:::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序(以文代序)百年前的中國漢語標音符號之制定及後續發展
作者:信世昌
書刊名: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信世昌 (主編)
頁次:1-14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臺北:五南
主題關鍵詞:漢語標音符號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王東傑(2010)。「聲入心通」:清末切音字運動和「國語統一」思潮的糾結。近代史研究,2010(5),82-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信世昌(2013)。漢字標音符號之發展轉折--漢字字符與外文符號之競爭。國語注音符號百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3年10月25-26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2003)。國音學。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竺家寧(1997)。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德明(2008)。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Wade, T. F.、Hillier, W. C.(1886)。Colloquial Chinese--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  new window
5.Wade, T. F.、Hillier, W. C.(2002)。語言自邇集--十九世紀中期的北京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信世昌(2003)。臺灣的語言現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令申(20101230)。雍正帝力推「普通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 guide to the Writing of Mandarin Chinese in Romanization,http://www.pinyin.info/romanization/compare/gwoyeu_romatzyh.html。  new window
4.馮志偉(2006)。中文拼音運動的歷史回顧,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hanyu/865750.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從官話到國語,http://www.chedan.com/printpage.asp?ArticleID=1149。  new window
6.簡析民國時期的國語運動,http://www.jiaodong.net/wenhua/system/2007/10/17/010106146.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R Junction,http://home.iprimus.com.au/richwarm/gr/gr.ht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理嘉(1999)。從官話到國語和普通話--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及其發展結。集思廣益(三輯):普通話學與教的實踐與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信世昌(20100000)。華語教學之發展及其對於英語的迎合現象與反思。華語與文化之多元觀點。臺北:文鶴。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黎錦熙(2002)。漢語規範化的基本工具--從注音字母到拼音字母。黎錦熙語言文字學論著選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