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評介兩本在日治時期以日文撰寫的臺灣語法書
作者:湯廷池
書刊名:河洛語語法研究入門;上冊
頁次:1-26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臺北:致良
主題關鍵詞:日治時期日文臺灣語法書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湯廷池(20000300)。漢語的情態副詞:語意內涵與句法功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1),199-219+2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若望、湯志真(19950300)。Modals as Verbs in Chinese: A GB Perspective。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1),53-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湯廷池、湯志真(1997)。華語情態詞序論。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台北:世界華文出版社。175-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廷池(1996)。從傳統語法到當代語法理論:漢語「兼語式」的結構與功能。第五屆漢語語言學國際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湯廷池、湯志真(2006)。華語與日語 「情態詞」 的對比分析。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臺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73-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湯廷池、忻愛莉(2002)。閩南語情態副詞:種類、詞序與認可原則。第四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69-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建忠(1898)。馬氏文通。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湯廷池(20000000)。漢語語法論集。臺北:金字塔。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倉石武四郎(1938)。支那語語法。東京:弘文堂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輝龍(1934)。台灣語法。台北:陳輝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獻璋(1950)。福建語法序說。南風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俊介(1920)。白話文法綱要書館。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岩村忍、魚返善雄、Karlgren, Bemhard(1999)。支那言語學概論。東京:ゆまに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魚返善雄、Karlgren, Benlhard(1941)。北京語の発音。東京:文求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小林英夫、シャルル.バイイ(1941)。言語活動と生活。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力(1940)。中國文法學初探。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力(1939)。中國語文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盛三(1928)。北京官話文法。東京:太平洋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小林英夫、索緒爾(1928)。言語学通論。東京:三省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我軍(1925)。中國國語文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地山(1923)。語體文法大綱。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樹達(1928)。中國語法綱要。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樹達(1930)。高等國文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復(1932)。中國文法講話。上海:上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湯廷池(1992)。英語情態動詞的形態、意義與用法。英語認知語法:結構、意義與功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