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作者:羅瑞玉
作者(外文):Lo, Juei-Yu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張壽山
陳密桃
---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7
主題關鍵詞: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父母親管教方式同理心自我效能教師權力類型同儕社會地位PROSOCIAL BEHAVIORELEMENTARY'''''''' STUDENTPARENTAL DISCIPLINEEMPATHYSELF-EFFICACYTEACHER PRACTICE AND PEER ST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3) 博士論文(5)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之主
要目的有四:1.探討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的涵義、理論及相關之研究
;2.了解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之現況;3.探究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的
影響因素;4.根據研究發現,歸納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
以提供教育輔導、學術研究之參考。為達成本研究目的,首先,透過
文獻探討以了解利社會行為的涵義、理論基礎與模式,以及相關的研
究,並綜合歸納提出本研究所進行探究的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之相關
因素,包括人口變項、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與個人特質等四方面。
其次,以文獻探討所得結果作為實證研究之架構基礎,與編製工
具之依據,再經由觀察、討論及因素分析,以編定「國小學生利社會
行為調查表」;同時採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兒童同理心量表
」、「自我效能知覺量表」、「國小教師權力類型問卷」、「班級生
活經驗調查表」等測驗工具,實證調查臺灣地區國小三、四、五、六
年級學生。本研究共計抽樣調查北、中、南、東部及離島五個地區,
三十所國小3825名學生,包括三年級915 名、四年級995 名、五年級
1004名、六年級 911名;其中男生1973名、女生1852名。
最後,根據調查所得資料,依照研究設計探討各相關因素與國小
學生利社會行為之關係;在資料處理方面,以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
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積差相關等統計分析考驗十一個假設,並
逐一討論分析各項結果。
茲將本研究結果綜合歸納如下:
一、 主要研究發現
(一)、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現況分析
國小學生的整體利社會行為傾向,在五點量表中的平均值為3.27
,屬中等以上程度。利社會行為表現之現況,在五點量表中平均值為
3.09,介於中等上下程度。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表現與利社會行為
傾向之間呈正相關,相關係數r值為 .7621。各類型的行為相關係數
r 值在.6775 至.6846之間。
(二)、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因其人口變項( 性別、年級、居住地
區 )不同而有顯著差異:1.在利社會行為傾向上,無論是關照、救助
與合作行為傾向,女生均優於男生;院、省轄市,縣轄市與鄉鎮地區
學生比偏遠地區學生高;六、四年級的關照行為傾向比三年級學生高
;六、五、四年級學生的救助行為傾向高於三年級學生;各年級學生
的合作行為傾向則無顯著的差異。2.在利社會行為表現上,無論是在
關照、救助或是合作行為表現,女生優於男生,四、五、六年級學生
明顯的比三年級學生好。省、院轄市,縣轄市與鄉鎮學生皆比偏遠地
區的學生有更多的行為表現。
(三)、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因其家庭因素( 家庭類型、出生序、家
庭信仰、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 )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1.
在利社會行為傾向,無論是關照、救助或合作行為傾向,皆以單親家
庭的子最低;老大均比老么為佳;佛教家庭的子女比無信仰家庭的子
女高;中上、中社經地位學生較中下與低社經地位的學生佳;開明權
威管教方式的學生優於其他四種管教方式的學生;以忽視冷漠管教方
式的學生,其利社會行為傾向最低。2.在利社會行為表現上,單親家
庭的子女最為不利;出生序間並無顯著差異;佛、道教家庭的子女在
關照行為與合作行為表現優於天主教家庭的子女;佛教家庭子女的救
助行為比天主教、無信仰家庭的子女高;家庭社經地位越高,其表現
也越高,開明權威管教方式的學生表現最佳,忽視冷漠管教方式有最
不利的影響。
(四)、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因其學校因素( 教師權力類型、同儕
團體關係、同儕社會地位 )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在利社會行為傾向
與表現上,無論是關照、救助或合作行為,知覺教師採用規範權力類
型的學生優於其他三種教師權力類型的學生;知覺教師採用強制權力
類型的學生亦高過於教師採用混合型的學生;與團體關係親密的學生
,均比普通、疏離兩組的學生為佳。與團體關係普通者亦比疏離者為
佳;同儕社會地位「良好」者比起「略差」、「不佳」兩組的學生為
高,而「普通」組也較「略差」者高。
(五)、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因其個人特質( 同理心、自我效能
知覺 )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在利社會行為傾向與表現上,無論是
關照、救助或合作行為傾向、表現,高自我效能知覺的學生,比中、
低自我效能知覺的學生為高;中自我效能知覺的學生亦高於低自我效
能知覺的學生;高同理心的學生,高於中、低同理心的學生;中同理
心的學生亦較低同理心的學生為佳。
(六)、不同父母管教方式的國小學生,其利社會行為不因性別、年
級、自我效能知覺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但是因同理心之高低而有顯
著差異。
(七)、不同教師權力類型的學生,其利社會行為不隨著年級、性別
、個人特質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八)、國小男女學生的利社會行為不因同理心、自我效能知覺之高
低而有顯著差異;各年級學生的利社會行為不因自我效能知覺之高低
而有差異,但因同理心之高低而有顯著差異。
(九)、國小學生的人口變項、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個人特質與其
利社會行為具有顯著的典型相關:1.在利社會行為傾向方面,有三對
典型相關係數達到.001以上的顯著水準。其中父母管教方式、教師規
範權力、個人特質等變項主要係透過第一對典型因素X 1 與η1 而與
「利社會行為傾向」產生密切的關聯。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相關
因素變項群」和「利社會行為傾向」在第一個至第三個典型相關因素
的重疊部份,共可解釋利社會行為傾向28.967% 的變異量。2.在利社
會行為表現方面,有三對典型相關係數達到.001以上的顯著水準。教
師規範權力、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效能等變項主要透過第一對典型因
素X1與η1 而與利社會行為表現產生密切的關聯。以國小學生第一組
變項「利社會行為相關因素變項群」和第二組變項「利社會行為表現
」在第一個至第三個典型相關因素的重疊部份,共可解釋利社會行為
表現的32.265%變異量。
十、國小學生的人口變項、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個人特質等相關因
素對利社會行為具有顯著的聯合預測力:1.對利社會行為整體傾向之
預測,多元相關為.5791 ,能聯合預測33.54%的變異量。以母親的要
求最大,可解釋14.96%的變異量,以下依次為教師規範權力、同理心
、父親的回應、性別、自我效能知覺。2.對利社會行為整體表現之預
測,多元相關係數為 .6056,能聯合預測出 36.67% 的變異量。其中
以教師的規範型權力最大,可解釋 16.35% 的變異量,其次為母親的
回應、自我效能知覺、父親的要求、性別、年級。
二、結論
(一)、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發展現況屬中等程度,尚稱平穩;就利
社會行為類型加以比較,以救助行為傾向較顯著,而在日常生活中,
則以關照行為表現較多,利社會行為傾向與利社會行為表現有積極的
正相關,但仍有差距存在。
(二)、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與其人口變項有密切的關連,性別差異
最明顯,女生的利社會行為較佳,年級(年齡)對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居住地區反應城鄉差距的事實,亟需改善。
(三)、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發展,植根於家庭因素的基礎上,家庭
類型、家庭信仰與家庭社經地位皆具影響力,各項因素環環相扣,以
積極良好的父母管教方式,最具關鍵性作用。
(四)、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有賴學校因素的涵化養成,教師規範
權力影響誠為首要,親密的團體關係與良好的同儕社會地位,使利社
會行為傾向與表現更能落實於生活中。
(五)、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藉由個人特質的發揮整合,更臻理想
;自我效能是利社會行為表現的動力,同理心之高低,則是利社會行
為的樞紐。
(六)、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影響變因錯綜複雜,社會化途徑能有
效解釋三分之一的變異量;利社會行為傾向與利社會行為表現各有其
重要關鍵性動因,皆應正視其功能。
三、建議
本研究並依結論,對於教育行政機構、國民小學及教師、父母與
未來研究等方面作建議:1.教育行政機構應全面重視國小學生利社會
行為之促進與輔導,訂定全面性教育均衡政策,縮短城鄉差距。2.國
民小學及教師應以利社會行為發展作為生活教育之核心工作,結合社
區資源有效推展親職教育,協助低社經、單親家庭教育其子女;強化
教師班級經營與利社會教學策略之能力,妥善運用教師規範權力,建
立溫暖師生及同儕關係,創造有利於學習之情境,建立學生積極的自
我效能,培養高度之同理心,並貫徹兩性平等之理念,避免性別刻板
印象之再製與影響。3.父母應給予男女孩相同的教育方式與合適的期
望,以積極的管教態度,激勵子女在家庭中利社會行為的實踐,多方
面的學習與發展。4.對未來的研究方面,應在研究變項上,加入父母
人格與教師示範等多方面拓展與探討,在研究模式上可在利社會行為
的「認知歷程途徑」與「動機歷程途徑」上深入探討;在研究方法上
宜再進行實驗教學與質的研究,以補調查法之不足;而在研究工具上
應可再加充實,期能建立我國國小學生利社會行為之常模。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Juei-Yu Lo
  There were four purposes of this study:
1. to review the research and theories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2.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and disposi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3. to investigat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4.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regarding the enhanc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Four related factors of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1)demographic factors(including sex,age,
grade, and area);(2)family environment factors(including
parental discipline methods, family socioecomic status,
family size, family religion, and birth ordinal);(3)personal
factors(including empathy and self-efficacy);(4)school
factors(including teachers'''''''' classroom discipline styles and
peer sociometric status).
3825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30 elementary schools
in different areas (metropolis, provincial city, town, and
village)grades three to six(ages between 9 to 13 years old).
There were 1973 boys and 1852 girls.
All children completed six questionnatires: (1)The
Prosoci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2)The Parents'''''''' Discipline
Styles Iventory; (3)The Children Empathy Measure; (4)The
Children Self-Perception Profile; (5)Teacher Power Styles
Inventory; (6)The Sociomertic Status Rating.
The significant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1.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7621) between children''''''''s
dispositio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prosocial
behavior.
2. the girls show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boys;
grades four, five, six children show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grade three children; metropolis,
provincial city, and town areas children show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villiage area children.
3.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social
behavior among children''''''''s family environment factors:
authoritarian parental discipline children show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others; the ignoring parental
discipline children showed the least prosocial behavior;
the higher and middle socioecnomic families children
appear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lower
socioecnomic families children; single-parent family
children showed the least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other;
the Buddhist family children appear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other.
4. the school factor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The Children with normative discipline
style teachers report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children with coercive and remunerative discipline styles
teachers. The higher peer sociometric status children
show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an the other.
5. there were significat cor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personal factor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The higher empathy
children show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The higher
self-effecicy children showed higher prosocial behavior
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multiple correlation from the related
factors to predict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by the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ultiple
correlation (r=.5791) predicted 33.54% variance of children''''''''s
disposion prosocial behavior. The parent discipline was the
best predictor. The multiple correlation (r=.6056) predicted
36.67% variance of children''''''''s performance prosocial behavior.
The teacher''''''''s normative discipline method was the best
poedictor.
Finally,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were discusse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