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
作者:夏春祥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n-Hsiang , Hsia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新聞學系
指導教授:陳世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新聞媒介新聞儀式新聞論述大眾傳播詮釋社群集體記憶結構性健忘二二八事件台灣社會文本分析文化景觀medianews ritualnews discoursemass communicationinterpretive communitycollective memorystructural amnesia228 eventTaiwan societytext analysiscultural spectac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5) 專書(5)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0
本研究主要探討新聞媒介如何建構過去,二二八事件則為研究案例。所關心的問題有二二八事件在新聞上的集體記憶有哪些?如何分類?它們的變遷情形又如何?研究中所採取的方法,則為文本分析法。
在二二八的媒介記憶中,共計可分為三個階段十七種類型。第一階段為1947年的事件初始期,有合理改革等五種類型、第二階段則為1948年到1983年的社會失憶期,包括了偶發型、共黨叛國型與遺忘型等三種類型。第三階段的眾聲喧嘩期,由1984到2000年,共計有派系鬥爭型等九種類型。十七種類型的分類依據,是依照新聞論述所形成的文化景觀而來,它們先後出現在1947年至今的台灣社會之中,並累積形成四種傷痛記憶的理念型要素,分別是污名、壓抑、故事/戲劇,以及形式化等。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二二八新聞在事件初始、社會失憶期,以及眾聲喧嘩期等三階段的分佈數量有很大的落差。社會失憶期的新聞只有區區數則,這構成了台灣社會中的結構性健忘。而新聞在二二八事件的發展過程中也有了相應的變與不變。不變的部分,如新聞的本質是論述的,故新聞論述實比新聞報導為更適合的描述詞彙。變化者則有大眾傳媒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變遷,從最早的「宣傳者」、到後來的「國家意識型態機器」等,其執行的功能也有凝聚個體於社會、抒解集體情緒,以及文化實踐等不同作用。本文主張以「詮釋社群」的概念來理解新聞事業,以補傳統上「侍從報業」之不足,這是新聞儀式觀點的具體表現。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編(1991)《走出二二八的陰影─二二八和平日促進運動實錄(1987-1990) 》,台北市: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丁名楠(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見聞雜記〉,載於葉芸芸編之《證言2.28》,頁190-202,台北市:人間。
丁果撰 陳俐甫、夏榮和合譯(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之考察:以陳儀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載於夏榮和等譯之《台灣‧中國‧二二八》,頁87-113,台北縣:稻鄉。new window
于治中(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期,頁97-113。new window
方孝謙(1999)〈什麼是再現?跨學門觀點初探〉,《新聞學研究》,60期,頁115-148。new window
尹章義(1989)〈二二八事件的真相在那?〉,載於李敖編之《二二八研究》,頁163-170,台北市:李敖。
王明珂 (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頁6-19。
---- (1994a)〈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卷3期:頁119-140。
---- (1994b)〈歷史、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刊於《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頁1-25,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歷史研究所。
王思翔(1991)〈台灣二月革命導論〉,載於周夢江、王思翔合編之《台灣舊事》,台北市:時報文化。
----- (1993)〈二二八縱橫談─一個外省人的反思〉,載於葉芸芸編之《證言2.28》,頁176-183,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王蕙瑛(1994)〈創傷與記憶─二二八民眾史與台灣主體性〉,《台灣史料研究》,3,頁68-83,台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王曉波(1986)《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市:帕米爾。
王建生、陳湧泉、陳婉真(1984)《一九四七年台灣二二八革命》,台北市:前衛。
司馬嘯清(1987)《台灣五大家族》(上)(下),台北市:自立晚報。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1991) 〈台灣暴動事件記實〉,載於鄧孔昭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集》,頁207-223,台北市:稻鄉。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91) 〈台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報告〉,載於鄧孔昭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集》,頁393-416,台北市:稻鄉。
江松清(1989)〈二二八受難者許錫謙家屬對楊亮功調查報告的反駁〉,載於李敖編之《二二八研究》,頁95-100,台北市:李敖。
李 敖(1997)〈「你所不知道的二二八」序〉,載於李敖、陳境圳著之《你所不知道的二二八》,頁199-252,台北市:新新聞。
李 喬(1998)〈「二二八」在台灣人精神史的意義〉,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397-408,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李丁讚(1991) Time and Magic: a Socio-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ublic Sphere and Moral Order, 台北市:國科會專題研究。
----- (1995)〈日常實踐與媒體論述─兩岸關係為例〉,載於徐正光、蕭新煌主編之《台灣的國家與社會》,頁199-252,台北市:東大。
----- (1997)〈公共論述、社會學習與基進民主:對「食物中毒」現象的一些觀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期,頁1-32。
李金銓(1992)〈報禁解除後的台灣報業〉,載於朱立、陳韜文編之《傳播與社會發展》,頁81-9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純青(1993)《望鄉》,台北:人間。
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市:自立晚報。
----- (1991)〈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陳儀的對策〉,載於陳琰玉、胡慧玲編之《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190-221。
----- (1992)〈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29卷4期,頁185-215。
----- (1993)《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市:自立晚報。
余光弘(1985)〈A. van Gennep生命儀禮理論的重新評價〉,《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0期,頁229-257。
阮美姝(1992a)《孤寂煎熬45年:尋找228失落的爸爸阮朝日》,台北市:前衛。
----- (1992b)《幽暗角落的泣聲:尋找228散落的遺族》,台北市:前衛。
----- (1999)「受二二八事件影響之報社與報界關係人士」計畫,第一至第八冊,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贊助。
何漢文(1989)〈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紀略〉,載於李敖編,《二二八研究》,頁101-174,台北市:李敖。
何華欽(1996)《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歷史的敘事分析》,台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義麟(1998)〈《留台日僑世話役日誌》中有關二二八事件之史料─附錄白崇禧對日僑講話全文翻譯〉,《台灣史料研究》,頁122-129。new window
----- (1998)〈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與二二八事件〉,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169-206,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1999)〈戰後台灣的媒體政策與語言衝突(1945-1950)---廢除報紙雜誌日文欄問題初探〉,「受二二八事件影響之報社與報界關係人士」計畫,第五冊,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贊助。
何翠萍(1992) 〈特納─比較象徵學大師〉,刊於黃應貴主編之《見證與詮釋》,台北市:正中。new window
吳文星(1993)〈「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的因應與決策之探討〉,載於賴澤涵主編之《台灣光復初期歷史》,頁107-126,台北市: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吳金鏞(1994)《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二二八紀念碑的建構》,台北市: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克泰(1992)〈比較、分析、去偽存真─在南京看到的二二八檔案〉,載於陳興唐主編之《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頁17-29,台北市:人間。
----- (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記〉,載於葉芸芸編之《證言2.28》,頁81-88,台北市:人間。
吳慧卿(1992)《社會記憶與新聞詮釋---以第二次保釣新聞媒體事件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組碩士論文。
杭 之(1990)《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上)》,台北市:唐山。
林元輝(1998)〈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頁1-56。new window
林彥君譯(1991)〈獨家披露美國國務院「二二八事件」機密檔案〉,《新新聞》,第208期,頁46-56。
林啟旭(1983)《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高雄:新台政論。
林德龍輯註(1992)《二二八機密史料》,台北:自立晚報。
林書揚(1992)《從二二八到五零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市:時報文化。new window
林宗光(1988/1995)〈美國人眼中的二二八事件〉,載於陳芳明編之《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69-110,台北市:前衛。
----- (1998)〈台灣人之認同問題與二二八〉,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359-370,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林宗義(1992)〈二二八學術研討會閉幕詞〉,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9-374,台北市: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 (1995)〈林茂生與二二八─他的處境與苦悶〉,載於陳芳明編之《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21-46,台北市:前衛。
林麗雲(1999)〈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新聞報導如何再現事實?語言層面的探討》論文發表會,頁1-44,台北市:政治大學新聞系。
周 青(1992)〈二二八事變─起因‧原型‧本質和影響〉,載於陳興唐主編之《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頁31-51,台北市:人間。
施正鋒(1998)〈浩劫與認同的探討〉,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411-432,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new window
柯偉林(1993) Planning Postwar Taiwan: The Case of Industry, 1943-1947,台灣史料國際研討會。
若林正丈(1995)《台灣:分裂國家與民族化》,台北市:月旦。
南方朔(1988)〈我們曾經有過一個黑暗年代---新聞文化人被政治壓迫的那段歷史〉,《新新聞》,98期,頁68-70。
侯坤宏(1994)〈「二二八事件」有關史料與研究之分析〉,《國史館館刊》,16期,頁37-66。new window
----- (1997)〈導言:二二八事件研究---以國史館相關檔案史料為中心之探討〉,載於侯坤宏編之《國史館藏二二八檔案史料》(上),頁1-31,台北縣:國史館。
韋洪武(1998)〈這一頁歷史還是掀不開〉,《新新聞》,94期,頁85-86。
唐賢龍(1991a)〈台灣事變的原因〉,載於鄧孔昭編之《二二八事件資料集》,頁17-37,台北市:稻鄉。
----- (1991b)〈台灣事變內幕記〉,載於鄧孔昭編之《二二八事件資料集》,頁57-104,台北市:稻鄉。
馬成龍(1999)〈「傳」字這條路:如何走出悲情〉,《新聞學研究》,59期:頁175-178。
馬起華(1987)《二二八研究》,台北市:中華民國公共秩序研究會。
----- (1994)〈二二八感言〉,載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之《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頁796-805,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馬傑偉(1998)〈再造香港:集體記憶、文化身份與普及電視〉,《傳播文化》,6期,頁29-61。
郭正亮(1988)《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1988)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春祥(1997a)〈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集,頁141-166。new window
----- (1997b)〈什麼是傳播思想史?談傳播研究中的歷史問題〉,《傳播研究簡訊》,12期,頁8-9。
----- (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的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一期,頁 57-96。
夏榮和、林偉盛、陳俐甫合譯(1992) 《台灣‧中國‧二二八》,台北縣:稻鄉。
翁秀琪、陳慧敏(1999) 〈社會結構、與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併購素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載於翁秀琪、蔡篤堅、陳順孝等之《新聞報導如何再現事實?語言層面的探討》,頁1-140,台北市:政治大學新聞系。new window
翁嘉禧(1997)《陳儀時期台灣經濟政策之研究(1945-1947)》,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翁嘉禧(1998a)〈論二二八事件與經濟政策的因果關係〉,《台灣風物》,48卷4期,頁91-117。new window
翁嘉禧(1998b)〈二二八事件與戰後台灣的經濟政策〉,《思與言》,頁91-117。new window
郝任德(1998)〈紅毛城與二二八 ─英國外交部對於台灣1947的態度〉,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275-290,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項退結(1989)《海德格》,台北市:東大出版。
陳少廷(1992)〈中共對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兼評台灣統派紀念二二八的政治訴求〉,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 》,頁305-333,台北市: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陳木杉(1990)《二二八真相探討》,台北市:著者發行。
陳永興(1991)〈推動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的感想〉,載於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編《走出二二八的陰影─二二八和平日促進運動實錄(1987-1990)》,頁2-7,台北市: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陳正卿(1989)〈試析台灣「二二八」起義前的四大經濟矛盾〉,載於李敖編之《二二八研究續集》,頁159-182,台北市:李敖。
陳世敏(1999)〈導言:十字路口還是分水嶺〉,《新聞學研究》,58期,頁241-244。
----- (2000)〈小媒介立大功〉,《新聞學研究》,62期,頁175-182。
陳孔立(1996)《台灣歷史綱要:以科學的史論把握台灣地方的全史》,台北市:人間。
陳明通(1993)〈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載於賴澤涵主編之《台灣光復初期歷史》,頁223-302,台北市: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芳明(1991)〈歷史情結的繫鈴與解鈴─評「楊亮功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載於李敖編之《二二八研究》,頁149-162,台北市:李敖。
----- (1991)〈中共對二二八事件史觀的政策性轉變〉,《中國論壇》,31卷5期,頁37-44。
陳俐甫編著(1990)〈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台北縣:稻鄉。
----- (1992a)〈關於二二八事件史料的構造過程〉,載於夏榮和等譯之《台灣‧中國‧二二八》,頁243-250,台北縣:稻鄉。
----- (1992b)〈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民族意識〉,載於夏榮和等譯之《台灣‧中國‧二二八》,頁251-257,台北縣:稻鄉。
陳順孝、譚士屏(1999)〈威權時代的筆桿子---記者在政治高壓下的報導策略〉,載於翁秀琪、蔡篤堅、陳順孝等之《新聞報導如何再現事實?語言層面的探討》,頁1-27,台北市:政治大學新聞系。
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個面向》,台北市:時報文化。new window
----- (1998)〈「大中國」與「小台灣」的經濟矛盾 ─以資源委員會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51-77,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國祥、祝萍(1988)《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 (1995)〈國家與新聞媒體〉,發表於政治大學新聞教育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台灣傳播問題的生產與消費層面」,頁1-22。
陳弱水(1989)〈歷史上的二二八事變〉,《歷史月刊》,第17期。
陳嘉映(1995)《海德格爾哲學概論》,北京市:三聯出版。
陳興唐主編(1992)《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下卷】,台北市:人間。
陳儀深(1992)〈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 》,頁27-75,台北市: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 (1998)〈再探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關於其政治立場與角色功能的評估〉,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153-168,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韜文(1999)〈傳播教育與知識結構問題─思考分析與實務技術訓練之間的張力〉,《新聞學研究》,59期,頁137-141。new window
陳韜文、蘇鑰機(1996)〈以範例問題帶動的新聞實務教育─從香港中文大學《大學線》月刊說起〉,《台大新聞論壇》,1卷4期,頁224-250。
許雪姬(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第29卷第4期,頁155-184。new window
莊天賜(1998)〈長老教會與二二八平反運動(1987-1990)---以「台灣教會公報」為中心之研究〉,《台灣史料研究》,12期,頁25-44。
莊永明(1988)〈台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載於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頁107-120,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
-----(1992)〈歷史現場─新知識雜誌〉,《文學台灣》,3期:封面裡頁,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
張文義、沈秀華採訪記錄(1992)《噶瑪蘭二二八---宜蘭二二八口述歷史》,臺北市:自立晚報。
張琴(1992)〈台灣真相〉,載於陳興唐主編之《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卷】,頁135-162,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張旭成(1988/1995)〈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載於陳芳明編之《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111-130,台北市:前衛。
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採訪記錄(1993)《悲情車站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4)《嘉義北回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5a)《嘉雲平野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5b)《嘉義驛前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5c)《臺北南港二二八》,臺北市:自立晚報。
----- (1995d)《諸羅山城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
----- (1996a)《淡水河域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
----- (1996b)《臺北都會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
張炎憲 (1994)〈二二八─台灣史詮釋的原點〉,《台灣史料研究》,3:3-8,台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 (1994b)〈二二八民眾史觀的建立─基隆二二八事件的悲情〉,《台灣史料研究》,3期,頁9-15,台北:自立晚報。
----- (1997)《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主題展示內容及史料文物徵集規劃期末研究報告書》,台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 (1998)〈二二八的歷史意涵─鎮壓、反抗、扭曲、重建〉,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471-486,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富美(1988/1995)〈在血痕中讀史─二二八事件研究資料評介〉,載於陳芳明編之《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145-159,台北市:前衛。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市:黎明。new window
黃富三(1993)〈「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二二八事件〉,載於賴澤涵主編之《台灣光復初期歷史》,頁127-168,台北市: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甦甡(1947)〈紙荒─文化破壞的前兆〉,《台灣文化》,二卷3期,頁11。
葉芸芸(1993)《證言2.28》,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葉榮鐘(1985)《台灣人物群像》,台北縣:怕米爾書店。
葉斯逸(1998)《由敘事理論角度分析媒介「二二八事件」的報導》,台北市: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
楊 逵(1946/1992)〈為此一年哭〉,《新知識》,引自莊永明〈歷史現場---「新知識」雜誌〉,《文學台灣》,3期:封面裡頁,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
楊開煌(1997)〈對中共紀念二二八事件之研究---以人民日報為例〉,台北:二二八事件5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
鄭 梓(1988)〈戰後台灣省制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公署制到台灣省政府(1945-1947) 〉,《思與言》,第26卷第1期,頁133-146。
----- (1991)〈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的分析〉,《思與言》,第29卷第4期,頁217-259。
----- (1992)〈試探戰後初期國府之治台策略─以用人政策與省籍歧視為中心的討論〉,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 》,頁229-277,台北市: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 (1995)〈「光復元年」台灣社會圖像之一---以《台灣新生報》為中心的探討〉,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 (1998)〈二二八悲劇之序曲─戰後報告文學中的台灣「光復記」〉,《台灣史料研究》,頁48-85。
鄭仰恩(1998)〈危險記憶的轉變力量 ─試論二二八事件的神學意涵〉,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343-356,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鄭明德(1997)《我國政府與民間社會對「二二八」的善後處理(1987-1997)─公共政策分析途徑》,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市:稻鄉。
賴澤涵(1989)〈二二八事件與當代台灣的發展〉,《當代》,第34期:80-93。
----- (1990)《陳儀和二二八事件》,《台灣風物》,40卷2期,頁161-178。
----- (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羅珞珈譯(1993) 《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潘英海(1993)〈熱鬧:一個中國人的社會心理現象的提出〉,《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期,頁330-337。new window
----- (1994a)〈儀式:文化書寫與體現的過程〉,載於黃美英著《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頁15-26,台北:自立晚報。
----- (1994b)〈儀式:心靈的敘說與術數〉,C. A. Hammerschlag原著 汪芸譯《失竊的靈魂》,專文推薦,台北市:遠流。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市:麥田。new window
歐陽可亮 張志銘譯(1998)〈二二八大屠殺的證言〉,《台灣史料研究》,11,頁140-164。
歐塞德(1987)〈當新聞界突然沒有聲音〉,《新新聞週刊》,第1期,頁23。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嘉義市: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博洲(1991)〈誰知英烈竟沈屍--「人民導報」社長宋斐如〉,載於《沈屍、流亡、二二八》,頁239-280,台北市:時報文化。
薛化元主編(1990)《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 (1945-1965),台北市:業強。
薛化元(1998)〈戰後十年台灣的政治初探(1945-1955) ─以國府在台統治基盤的建立為中心〉,載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13-38,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戴寶村(1987)〈士紳型政治運動領導者─林獻堂〉,載於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四冊,頁51-75,台北市:自立晚報。
戴國煇著 魏廷朝譯(1992)《台灣總體相:住民.歷史.心性》,台北市:遠流。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台北市:遠流。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卷1期,頁247-296。new window
蕭 乾(1990)〈冷眼看台灣〉,《人生採訪》,頁249-252,台北:聯經。
蕭聖鐵(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的經濟與文化背景─社會期望理論之應用〉,載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77-113,台北市: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
蘇 新(1993a)《憤怒的台灣》,台北市:時報文化。
---- (1993b)〈關於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