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 : 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
作者:陳雪雲
作者(外文):CHEN,XUE-YU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新聞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瑞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1
主題關鍵詞:新聞媒体社會運動資本主義美麗島事件中國民主黨台灣論政時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8) 博士論文(7) 專書(9) 專書論文(6)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2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三十年來臺灣社會轉型期間,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的過程。本研
究假設新聞媒體實踐是社會形構的一環,社會形構是指特定歷史時空下,政治、經濟
和意理實踐形成的總結構,它是一種衝突和矛盾的復雜過程。因此,解釋新聞媒體的
現實建構,必須釐清國家控制、社會運動和資本主義三者間的關系。長遠觀之,新聞
媒體所建構的現實,其意義乃偏袒既存社會權力結構。
首先,本研究藉由國家和市民社會的概念,以源自市民社會的黨外運動,作為社會運
動的主線,另外,以國家機構行動為輔線,將三十年的臺灣社會發展,區分為四個階
段,即1960年代中國民主黨時期,1975年左右的臺灣政論時期,1977至1979年的中壢
事件與美麗島事件時期,及1987年左右的解嚴時期。1990年以前,國家機構支配臺灣
社會是不爭的事實,1980年后,各種源自市民社會的行動興起,至1986年左右,這些
社會勢力已逐漸能牽引國家機構的行動。
其次,在這四個階段中,新聞媒體與國家機構間的關系密切,經由結構層次分析本研
究發現,在動員戡亂體制之下,人民基本權力受到相當限制,同時,也限制新聞事業
的發展。當政者視新聞媒體為教育人民和政令宣導的工具,至于新聞事業監督政府,
自主自律的精神的培育一向較忽視。在新聞文化政策方面,強調政府的獎勵,管制和
輔導角色。例如,1951年至1988年政府實施報禁, 同時報禁期間, 黨政軍營報紙占臺
灣報紙半數, 1975至1980年間黨國機構積極介入報紙所有權轉移, 并且以非正式管道
督導新聞處理過程, 這些均是國家機構與新聞媒體關系密切的指標。至于,資本主義
與新聞媒體的關系,也是以1975至1980年之間最明顯,因為壟斷臺灣報業市場三分之
二的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系在此階段逐漸茁壯。
再者,本研究發現政治反對勢力與新聞媒體的關系,非常微弱。由于報禁政策實施,
國家機構干預報紙所有權轉移,因此,1960年代公論報停刊至1988年報禁開放期間,
反對政治勢力一直無法進入媒介權力結構。由黨外運動發展看來,雜志一直是黨外人
士傳聲筒,然而,由于政府言論管制政策,較著名的反對派雜志,如自由中國,臺灣
政論和美麗島等均遭到查禁,而且生命周期很短,至于其他的黨外雜志,大都流入地
下行銷系統,對社會大眾認知的影響有限。
最后,在媒介現實方面,經由1956年至1988年間自立晚報、聯合報和中央日報等新聞
內容的論述分析,本研究發現新聞媒體在報導黨外活動等向社會支配意義挑戰的事件
時,的確發揮意理效果,即媒介現實所呈現的意義基本上不利于黨外活動者,也使得
黨外活動的政治訴求不能傳布于社會,這種意義偏差的現象在解嚴后階段才逐漸獲得
改善。例如,1981年以前三家報紙報導黨外活動新聞的次數不多,而且1971年至1972
年是黨外在媒介義題上消失的年代。再者,1981年以前,黨外義會活動新聞,黨外民
意代表是伴隨答詢之政府官員出現,黨營報紙尤其明顯,黨外群眾活動的新聞報道,
無論黨民營報紙均以敘述群眾活動過程為主,主要在說明群眾事件的集結、衝突、協
商和結束等過程,至于群眾活動發生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結構因素,較少提及。同時,
黨外群眾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說明或評論往往不屬于黨外行動者,群眾活動往往被評為
不適當的活動,行動者的形象是偏差的,1986年以前,黨外通常被指稱為軍事武力者
、暴力者、心術不正者、品性不端者、急進者和邊際人,1986年以后,黨外活動者形
象偏差程度變小,1987年以后,民營報紙中黨外的形象只限于急進者和邊際人,已不
具有軍事武力色彩。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