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七次修憲過程中的媒體角色(1991-2005) ─《自由時報》與《聯合報》的新聞與言論分析
作者:夏士芬
作者(外文):Shih-Fen Shia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周陽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市民社會憲政選擇媒體角色civic societyconstitutional choicerole of medi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6
1988年元旦,緊接著解嚴、台灣開放報禁,媒體正式從政治威權中解放,台灣社會全面邁入民主化;1991年4月,完成「一機關、二階段」修憲計畫中的程序性修憲,爾後,憲法共修七次。
本文在自由主義的脈絡下,以詮釋的社會科學途徑,檢視台灣的憲政選擇,解析修憲關鍵時期,二大報刊──《聯合報》和《自由時報》的相關新聞報導、評論以及讀者投書;並輔以實證主義社會科學的途徑,分析解禁後台灣,有關修憲議題之讀者投書。再從功能論角度,檢視媒體就作為公共領域而言,在報導修憲議題時,報紙所扮演之角色,以及報紙如何透過守門作用,讓報社本身之政治立場與意識形態,在報導、評論,以及讀者投書間流竄,對於憲政選擇發揮何種影響力。
研究發現,七次憲改之修憲選擇,最重大的改變在於第四次修憲,體制由原來偏向內閣制的規劃,走向半總統制。
解禁後的公民輿論,也僅是一個由上而下、單向的公共領域,參與論壇者依然集中於北部、男性,及屬高文化資本職業類型的人口。政黨掌控國家機器,兩大報選擇性地具實報導,一般民眾僅能就有限的真實,發洩不滿的情緒,或向政府提出微弱的呼籲,並未發展出類似西方「公民」(citizen)的概念,更談不上「政治參與」。
市場開放、商業競爭的壓力加劇,媒體不再是侍從報業,卻淪為市場商品,媒介商品必須有清楚的市場區隔及定位,再加上媒體無法拋卻自我的意識形態,反而加入修憲的戰局,與政黨同進退。第四次修憲,是國民、民進兩黨權力消長的交叉點,兩大報紙的表現,則完全展現它所代表的意識型態在台灣社會的興衰起伏,二報分別呈現的是台灣上與下、右與左、統與獨…對比的社會面貌,形成一個台灣、兩種世界的現象。報紙多所著墨的程序正義,也只是媒體用來反對修憲內容的最佳施力點,並非主要的訴求。
市民社會的力量,除了在第五次修憲後,將累積多年的不滿情緒、集中能量一次爆發,在其他六次修憲的過程中,幾乎是不存在的,政黨與修憲只是政治人物遂行個人政治意志的工具。
站在歷史的長河上,任河洶湧的波濤都會歸於平靜,所有曾經佔據新聞版面、引發議論的紛紛擾擾,終將化為煙塵,消失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憲過程中;過多的算計都敵不過歷史巨輪的碾擠,唯有真正政治家的風範與良心,才能在人民心版上、以及國家史冊中留下深刻的痕跡。
Following the government’s lifting of martial law rule on July 15, 1987, the ban on new newspapers was allowed to expire on January 1, 1988, freeing the media in Taiwan from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influence. Taiwan's society was then able to pursue full democratization. In April 1991, the National Assembly initiated procedures to revise the constitution. In total, over the next fourteen years, seven constitutional revisions were approved, although the fifth was subsequently rejected by the Supreme Court.
Within the context of Taiwan’s liberalization, this paper will apply an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to closely examine the evolution of Taiwan’s constitutional choices side-by-side with the news reports, commentaries and readers' opinions expressed in Taiwan’s two leading dailies – the United Daily News and the Liberty Times. With particular respect to the numerous expressions of readers' opinion that appeared in these newspapers, this research paper will also conduct a structured empirical analysis designed to expose any key shifts of public sentiment towards amending the constitution during the immediate post-deregulation period. Later, the paper will apply functional analysis to review how these newspapers played their gatekeeper roles in the public sphere by reporting issues related to the amendings; thereby imprinting their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ideologies upon the unfolding national debate about these important constitutional choices.
The finding of this paper is that among the seven instances of constitutional change, the fourth instance was the most crucial, with the government being converted from a parliamentary to a semi-presidential system.
Even after the deregulation of the media, the forum of civic opinion was still a top-down and one-directional public forum, dominated by a particular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that was mainly male, based in northern Taiwan, well educated and pursuing white-collar occupations. The political ruling party still controlled the state machine, and the two leading newspapers selectively reported the facts as they saw them. The general public could only express its dissatisfaction based upon limited information or make weak appeals for change, failing to become fully empowered citizens as in some western societies. There was littl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 market liberalization, market competition became intensified. Unleashed from a political grip, the media fell under the sway of market influences. The sale of their products came to depend increasingly upon clea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positioning. Because the media could not let go of their original ideologies, they assumed roles in the constitutional process and sided explicitly with political parties. The fourth time the constitution was revised marked a clear watershed in the rise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and the decline of the Kuomintang (KMT), and the two newspapers fully reflected the rise and the downfall of the ideological spectrums they represented in Taiwan society. The two dailies mirrored the clear contrasts between Taiwan’s leftist vs. rightist, irredentist vs. independent ideologies. In Taiwan, there appeared two alternative world views represented by the two dailies respectively. When the media invoked the concept of procedural justice, it was seldom intended as a general appeal. Far more often it was only a tactic to more effectively prosecute the desired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s.
Accumulating social discontent for years, a strong sense of civil society finally exploded all at once in the fifth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although its role was almost non-existent in the other six instances. Political parties and constitutional maneuvering were merely vehicles through which politicians could realize their political ambition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turbulence of this period would inevitably die down. All the disputes, once dominant in newspaper pages and drawing wide attention, ceased to be the dominant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Deliberate favoritism cannot survive the tide of history. Only the moral integrity of a true statesperson could leave its mark in history and the national archives.
中文文獻
Aristotle,高思謙譯,2006,《尼各馬科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二版,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Aristotle,淦克超譯,1987,《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Political Science),再版,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Aristotle,顏一、秦典華譯,2003,《亞里士多德:政治學》(Politics),第一版,台北:昭明出版。
Berger, Arthur Asa,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初版,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Bottomore, Tom,廖仁義譯,1991,《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初版,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Habermas,Jürgen,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合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Polity),初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Klaus B. Jensen & Nicholas W. Jankowski,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yion Reasearch),初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Lessnoff, Michael H.,楊慧玲譯,2005,《政治思想十一巨擘》(Political Philosoph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初版,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Lijphart, Arend & Waisman, Carlos H.,蔡熊山、陳駿德、陳景堯譯,1999,《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政選擇》(Institutional Design in New Democracies),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Locke, John,葉啟芳、瞿菊農譯,1986,《洛克:政府論次講》(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台北:唐山出版社。
McLuhan, Marshall,葉明德譯,1987,《傳播工具新論》(Understa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一版三印,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Neuman W. Lawrence,郝大海譯,2007,《社會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第五版)》(Social Research Method: Qual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一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Plant, Raymond,陳中和譯,1999,《黑格爾》(Hegel),初版,台北:麥田出版。
Schmitt, Carl,劉鋒譯,2004,《憲法學說》(Verfassungslehre),初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Taylor, Charles,李尚遠譯,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初版,台北: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
Taylor, Charles,徐文瑞譯,1990,《黑格爾與現代社會》(Hegel and Modern Society),初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Weber, Robert P.,林義男、陳淳文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Basic Content Analysis),一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1991,《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1996,《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五年版》,台北:中國新聞學會。
方平,2007,《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天濱,2003,《台灣報業史》,初版,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十一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王正華,1997,《南京時期國民政府的中央政制(一九二七-一九三七)》,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二版,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王振寰等,1989,〈如何看待民間社會【座談會】〉,《中國論壇》,第28卷第12期(總號336號),頁7-22。
史思虹,1889,〈人民主義──超越國家/民間社會的新焦點〉,《中國論壇》,第28卷第12期(總號第336期),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頁34-42。
田士章、余紀元,1992,《世界十大思想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初版,台北:書泉出版社。
何明修,2001,〈溝通行動理論與市民社會〉,《社會理論學報》,第四卷第一期,台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系,頁147-176。new window
何明修,2005,〈公共領域的理想與現實:評李丁讚等,《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灣社會學刊》,第34期(6月),台北:台灣社會學社,頁249-258。
吳榮輝,1987,《盧梭政治理論的研究》,初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頁357-395,初版,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頁1-62,初版,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李明,2004,<獨立社會之起點──蘇州社民公社的衍變及現代意義>,唐力行主編,《國家、地方、民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頁197-205,初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金銓,1987,《大眾傳播理論》,三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李炳南編著,1994,《憲政改革與國民大會》,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李炳南編著,1997,《第一階段憲政改革之研究》,初版,台北:李炳南出版。
李炳南編著,1998,《不確定的憲政:第三階段憲政改革之研究》,初版,台北:李炳南出版。
李炳南編著,2001,《九七修憲記實》,初版,台北:世新大學。
李炳南編著,2003,《二OOO台灣憲改》,初版,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李炳南編著,2008,《二OO五台灣憲改》,初版,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李瞻,1987,《新聞學》,八版,台北:三民書局。
肖雪慧,2004,《公民社會的誕生》,第一版,上海:三聯書局。
周世輔、周陽山,2001,《中山思想新詮──民權主義與中華民國憲法》,增訂四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周陽山,1996,〈總統制、議會制、半總統制與政治穩定〉,《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50-61。new window
周陽山,2002,〈從公民文化到公民社會──一項現實的考察〉,《華岡社科學報》,Vol.16,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頁1-9。
周陽山,2005,《憲政主義與憲政改革》,初版,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子儀,1993,《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月旦出版社。new window
林水吉,2002,《民主化與憲政選擇:由憲政主義析論我國六次修憲》,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new window
林國明,2009,〈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思想》,第11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181-195。new window
林潔斌、林川雄、劉明德、飛捷工作室,2005,《SPSS 12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二版,台北: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林騰鷂,2006,《中華民國憲法》,一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斌、董保城,2003,《憲法新論》,初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邱振崑,2003,《用Excel精通統計學》,初版,台北:文魁資訊版股份有限公司。
芮和蒸,1965,〈各國憲法有關憲法修正規定之分析說明〉,《世界各國憲法大全》,第四冊,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編印,頁1803。
施威銘研究室,2004,《Microsoft Excel 2003使用手冊》,台北:標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洪鎌德,2007,《黑格爾哲學之當代詮釋》,初版,台北: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洪鎌德、黃德怡,1994,〈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國家觀的析評〉,《中山社會科學學報》,第8卷第2期,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頁1-40。
胡逢瑛、吳非,2006,《政治傳播與新聞體制》,四版,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苑舉正,1999,〈公民社會與法治教育〉,《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6輯,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系,頁243-266。new window
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初版,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夏春祥,2004,<尋找公共領域──論台灣社會中的新聞論述>,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頁215-298,初版,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孫善豪,1889,〈「民間社會」與「文明社會」──民間社會理論對葛蘭西的誤解〉,《中國論壇》,第28卷第12期(總號第336期),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頁30-33。
徐奇山,2000,《論亞里斯多德的國家理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松如、潘同、徐寧,2004,<關於國家、地方、民眾相互關係的理論與研究狀況概述>,唐力行主編,《國家、地方、民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頁197-205,初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進銓,1889,〈住宅運動與人民民主──對國家VS.民間社會的質疑〉,《中國論壇》,第28卷第12期(總號第336期),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頁43-47。
祝基瀅,1986,《政治傳播》,再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7期,台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系,頁91-126。new window
張美慧,1995,《國內主要政黨政治傳播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哲彰,1996,《報紙讀者投書版學校教育意見及其國民小學教育意見之意識形態分析》,嘉義: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4,〈大眾傳播與公民社會〉,《訓育研究》,第33卷第1期,台北:中國訓育學會訊育研究季刊雜誌社,頁1-4。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初版,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梁治平,2001,<”民間”、”民間社會”和CIVIL SOCIETY──CIVIL SOCIETY概念再檢討>,《當代中國研究》,七十二期,頁63-89。
梁學渡,1993,《洛克「政府論次講」中關於政治社會論證之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大華,1995.6,<漢挪•阿蘭德(Hannah Arendt)政治思想初探>,《復興崗論文集》,第十七期,政治作戰學校,頁131-148。
莫大華,1999.6,<漢挪•鄂蘭政治思想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哲學與文化》,二十六卷第六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頁537-555。new window
許紀霖,2004,<近代中國公共領域的原初型態及其演變>,唐力行主編,《國家、地方、民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頁197-205,初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明通、鄭永年主編,1998,《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初版,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陳明道,2005,〈蘋果打敗番薯 台媒黯然神傷〉,《新台灣新聞周刊》,第489期(8月),台北:本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62-73。
陳秉璋,1984,《政治社會學》,初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陳思賢,2008,《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二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郁宜,2006,《憲政爭議的媒介再現:台灣主要報紙報導第四次修憲之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國祥、祝萍,1988,《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二版,台北:自立晚報。
陳慈陽,2005,《憲法學》,第二版,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陳新民,1997,《憲法學導論》,修訂二版,台北:三民書局。
喬寶泰,1998,《中華民國制憲行憲史述》,初版,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彭芸,1986,《政治傳播》,一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彭芸,1992,《新聞媒介與政治》,初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彭芸,2001,《新媒介與政治》,一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初版,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new window
曾志隆,2007,〈公/私領域的界限:瓊塔‧穆芙的詮釋〉,《思與言》,第45卷第3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頁79-116。new window
鈕則勳,2001,《總統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以公元二OOO年我國總統大選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馮青虎譯,1999,<市民社會的模式>,鄧正來與 Alexander, Jeffrey C.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第一版,頁3-31,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黃宗智著、程農譯,1999,<中國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的第三領域>,鄧正來與 Alexander, Jeffrey C.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第一版,頁420-443,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楊世瑩著,2004,《Excel 2003實戰手冊》,台北:標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孝濚,1991,《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四版。台北:三民書局。
楊念群,2001,《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第一版,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楊意菁,2002,《民意公共性與媒體再現:以民調報導與談話性節目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意菁,2004,〈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台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第79期,台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系,頁1-47。new window
經觀榮,2002,《中華民國憲法論》,第四版,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葉賀松,1990,〈從「民間社會」(Civil Society)的興起看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台電月刊》,第330期,台北: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頁16-17。
資訊應用研究室編著,2004,《Excel 2003快易通中文版》,初版,台北:台科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若韶,1998,《柏拉圖『理想國』導讀》,初版,台北:臺灣書局。
劉佩詩,2006,《「家庭版」沿革及女性角色轉變──以《中國時報》為例(1959-2004)》,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家慶,2004,《媒介、歷史與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蔡文輝,1989,《社會學》,五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蔡佩蓉,2003,《國內主要政黨政治傳播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其達,1889,〈打開「民間社會」史: 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中國論壇》,第28卷第12期(總號第336期),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頁23-29。
蔡政文等,2009,《我國憲政體制問題及改革方向》,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RDEC-RES-097-020,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鄭貞銘,1987,《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四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鄭貞銘、林東泰、鍾蔚文編著,1987,《新聞與傳播》(上冊),初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貞銘、林東泰、鍾蔚文編著,1988,《新聞與傳播》(下冊),初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植榮,1993,《讀者意見與報紙立場關聯性研究──以台獨問題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鄧正來,1999,<導論: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鄧正來與 Alexander, Jeffrey C.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第一版,頁1-21,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new window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初版,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鄧宗聖,2004,〈誰在近用媒介?初探報紙讀者投書的文化資本生態〉,《中華傳播學刊》,第6期(12月),台北:中華傳播學會,頁195-239。new window
盧嵐蘭,1994,《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報紙整合功能(1912-1921)──以申報與大公報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新煌、王振寰、卡維波、南方朔等,1889,〈如何看待民間社會座談會紀錄,中國論壇〉,《中國論壇》,第28卷第12期(總號第336期),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頁7-22。
錢實甫,1984,《北洋政府時期的政治制度(上冊)》,第一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謝岳,2005,《大眾傳媒與民主政治──政治傳播的個案研究》,第一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謝政道,2007,《中華民國修憲史》,二版,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薩孟武、黃俊杰,2007,《中國憲法新論》,修訂二版,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魏玓,2009,〈公民社會、知識份子與國家──關於臺灣媒體改革運動的幾點反思〉,《臺灣社會研究》,第74期,台北:臺灣社會研究社,頁317-330。new window
魏楚陽,1997,《黑格爾市民社會理論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鄺芷人,1999,〈公民社會與民主政治〉,《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6輯,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系,頁189-225。new window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羅文輝,1994,《無冕王的神話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蘇子喬,2011,<是不是「半總統制」?那一種「半總統制」?──「半總統制」概念界定爭議的釐清>,半總統制與民主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籌備處、台灣大學政治學系,6月5日。new window
蘇寧,2001,《世界精神之鏡──關於黑格爾》,台北:笙易有限公司文化事業部。
顧忠華,1996,〈社會變遷下政府角色的調整〉,《研考雙月刊》,第20卷第6期(總號第196號),台北:行政院研考會,頁16-21。
欒棟,1999,〈公民社會與生活教育〉,《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6輯,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系,頁227-242。new window


英文文獻
Benjamine, Walter. 1969. “Community Radio in the U.S.: The Struggle for a Democratic Media”, in Illuminayions. pp. 217-251. New York: Schocken.
Bennett, W. Lance, and Entman, Robert M. 2001. Mediate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Boulding, Elise. 1988. Boulding a Global Civic Culture. Syracuse: Syracuse Univ. Press.
Calhun, Craig. eds. 1991.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Cohen, Jean L., and Arato, Andrew. 1994.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Ferree,Myra Marx, Gamson,William Anthony, Gerhards,Juergen, and Rucht,Dieter. 2002. “Four Models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Democracies”, Theory and Society, Vol. 31, No. 3 (Jun), pp.289-324.
Fowler, Floyd J. 1990. Survey Research Method, 6th printing,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Inc.
Fraser, Nancy. 1992.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 Calhoun, Craig, eds,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pp. 109-142. Cambridge, M.A., MIT Press.
Gans, Herbert J. 1992. “Multiperspectival News”, in Cohen, Elliot D. ed,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Journalism. pp. 190-204.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Habermas, Jurgen. 1997. “The Public Sphere”, in R. E. Goodin & P. Pettit, eds,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n Anthology. pp. 105-10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MaQuail, Dennis. 1987.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2nd ed. Beverly Hills, CA: Sage.
Thompson, John B. 1995.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