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制度之研究
作者:劉曉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Hsiao Fe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黃炳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大學教師聘任教師升等教師資格審查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二號解釋教師評鑑higher educationteacher evaluationfaculty evaluationfcaulty recruitmenttenureunivers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五:一、釐清大學教師的角色與任務;二、探討教師資格審查制度在大學的定位與規準;三、剖析國外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制度概況;四、探究國內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制度現況;五、對大學及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提供未來改進之建議。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literature review)、文件分析(document analysis)及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期望能藉由對大學教師資格審查之理論面與實務面的分析來達到上述目的。
本研究重要發現有八:
一、大學的理念與功能的轉變影響大學生態與制度運作。
二、教師的角色與任務的改變影響教師資格審查制度之內涵。
三、學術自由與大學自主的理念有助於釐清政府、大學與教師之關係。
四、教育評鑑概念有利於探究教師資格審查制度的定位。
五、理想的教師資格審查制度至少包括自主性、適切性、精確性、效用性及回應性等五項規準。
六、主要國家或地區教師資格審查制度受其歷史、文化背景及高等教育環境不同而有差異。
七、從整體性角度來看我國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制度仍有改進空間。例如政府在制度規劃層面的彈性仍嫌不足、學校在執行層面仍欠缺多元性及多樣性。
八、從校際角度來看大學因其背景因素如定位、設校理念、校務發展、特殊學風及競爭優勢等不同,在延聘教師及教師資格審查制度上有相當差異。
本研究之主要結論有:
一、 教師資格審查制度的理念分析方面
(一) 回歸大學主體性。
(二) 全面關照教師整體表現。
(三) 尊重大學內部事務運作。
(四) 建立多元評量及回饋機制。
(五) 教師資格之審查應符合理想的評鑑規準。
二、主要國家或地區教師資格審查制度所得到的啟示方面
(一)教師資格審查制度宜考量歷史文化因素。
(二)教師聘期規劃宜符合世界潮流。
(三)教師資格條件宜力求嚴謹。
(四)學術倫理及責任宜加速強化。
三、目前國內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制度所面臨的整體性問題方面
(一) 政府與大學的關係宜再調整。
(二) 政府宜明確區隔大學、技術校院及專科學校的差異性。
(三) 大學內部教師評鑑制度及文化宜速建立。
(四) 大學外部衝擊應妥善因應。
四、目前國內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制度在校際間之差異方面
(一)政府在制度規劃時應兼顧國、私立大學屬性差異。
(二)大學在執行層面應考量特色以創新思維突破限制。
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 政府應持續調整對大學的角色並加速鬆綁。
(二) 政府應區分大學校院與技專校院送審機制,取消發放教師證書制度。
二、對一般大學校院的建議
(一) 大學應儘速建立完整的教師評鑑制度。
(二) 大學應儘速發展學術自律及倫理規範。
(三) 大學應加強學校定位與選聘教師的連結以建立特色。
(四) 大學應活化並創新教師資格審查機制。
A Study of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in Taiwan
Liu Hsiao Fen
Abstract
There are five main purposes in this dissertation: 1.to clarify the roles and tasks of faculty of universities; 2.to investigate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of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in the universities; 3.to examine the assessment process in other countries; 4.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assessment process in Taiwan; 5.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improvement to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contains literature review, document analysi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ive aims mentioned above through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alysis of the assessment process for faculty qualification.
The important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e the following:
1.The change of concepts and functions of university has influenced the school culture and the way the system operates.
2.The change of faculty roles and tasks has affected the substance of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3.The ideas of academic freedom and university autonomy have help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y and the faculty.
4.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right position for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5.The ideal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should carry at least five standards: independence, propriety, accuracy, effectiveness, and responsiveness standards.
6.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es in the main countries and areas ar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ir histories, cultures, and enviro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7.From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in Taiwan still need to improve. For instance, the government is not flexible enough in terms of the planning of systems; the school lacks of variety and diversity in terms of implications.
8.Analyzing the recruitment processes and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es in various universities, the differences are determined by some background factors such as the school''''s position, educational ideas, development of school affairs, school culture and style, competition advantages, etc.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as follows:
1.Analyzed from the concepts of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1)Return to the autonomy of the university.
(2)Tak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faculty into account.
(3)Respect the operations of affairs inside the university.
(4)Build a system of varied evaluations and feedbacks.
(5)The assessment of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must accord with proper standards of evaluation.
2.Analyzed from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es in other countries:
(1)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should consider the factor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2)The regulations for the terms of the faculty should keep with the world stream.
(3)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faculty should be well-regulated and strict.
(4)The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scholarship should be enforced faster.
3.The general problems of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in Taiwan:
(1)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university needs to readjust.
(2)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clea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niversities, colleges of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junior colleges.
(3)Universities should accelerate to build th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inside the school.
(4)Universities should react properly to strikes from outside the school.
4.The differences of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between schools:
(1)As setting the regulatio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th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al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2)As implementing the process, each university should consider its specialty and style so as to be creative and not confined.
The suggestions this research makes include:
1.Suggestions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1)The government should keep adjusting the role it plays in relation to the university and accelerate to pass its power to the later.
(2)The government should differentiate the assessment process for universities'''' teachers from the on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and abolish the teacher certificate system.
2.Suggestions to the universities:
(1)Universities should create a complete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their faculty.
(2)Universities should develop the self-disciplines and ethics of scholarship.
(3)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more efforts on connecting the school specialties to teacher recruitment in order to create their own reputations.
(4)Universities should vitalize and recreate the process of the faculty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瑞琦(民87)。大陸高校教師評聘制度之研析。中國大陸研究,41 (12),59-76。new window
王瑞琦(民88)。九○年代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發展之研析。中國大陸研究,43(4),59-79。new window
王晴佳(民86)。大學之理念:洪堡德與傅斯年觀點之比較。載於黃俊傑(編),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51-66)。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天野郁夫(民88)。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結構變動。教育研究資訊,7(3),22-41。new window
中國時報(民88)。教授治校與學術倫理研討會紀錄。中國時報,八十五年七月五日,十版。
中國時報(民88)。再論學術的「自律」與「他律」。中國時報,八十八年八月十一日社論。
元智大學(民87)。元智大學校務發展自評報告書。台北:元智大學。
牟中原(民88)。大學的教師評鑑。發表於1999年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十月七日至八日,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
朱敬一、戴華(85)。教育鬆綁。台北:遠流。new window
朱敬一(民86)。國內大學校長遴選方式及問題。載於黃俊傑(編),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311-320)。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行政院教改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編者。
江原武一(民88)。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研究資訊,7(3),42-54。new window
汪志(民87)。評定職稱不能離了譜。科技日報,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五日,九版。
李逢堅(民85)。台灣地區大學教師升等審查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子儀(民81)。美國學術自由法制研究。台北:教育部。
林文達(民75)。我國大專教師聘任及待遇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3,29-58。
林文瑛(民88)大學理念、教育品質與大學評鑑制度。發表於1999年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十月七日至八日,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
林火旺(民89)。校園倫理與學生自治。發表於高等教育面面觀研討會,十月二十一日,救國團社會研究院主辦。
林生傳(民87)。大學文化與教育學程的教學研析。教育研究資訊,6(5),1-20。new window
林玉体(民73)。西洋教育史專題研究論文集,台北:文景。
林孝信、黃俊傑(民86)。美國現代大學的理念與實踐---以芝加哥大學為例。載於黃俊傑(編),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67-100)。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林明鏘(民88)。評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二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期,112-115。
林清江(民76)。大學教師的角色。師友:223,6-9。
林景銘譯、Daniel Fallon著(民86)。大學理念的持續與變遷。載於黃俊傑(編),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35-49)。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金耀基(民72)。大學的理念。台北:時報文化。
金耀基(民88)。大學理念的變遷。發表於1999年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十月七日至八日。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
吳幼吾(民86)。美國大學教授升等過程簡介。教育研究資訊,5(6),147-153。new window
吳瓊洳(民88)。從吉諾斯的公共知識份子觀論現代教師應有的角色。中等教育,50(3),78-86。new window
周志宏(民78)。學術自由與大學法。台北:蔚理法律。
周祝瑛(民86)。從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趨勢談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載於黃俊傑(編),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171-194)。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洪顯祖譯(民84)。論日本大學教育之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人文及社會科教育通訊,5(5),203-207。
胡慶山(民81)。憲法人權保障的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發表於大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十一月二十七至二十八日。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
范利民(民85)。中共高等教育體制之取向。台北:桂冠。
高強華(民80)。主要國家大學自主性之比較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高強華(民84)。論提昇教師專業成長的教師評鑑。載於中華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247-272)。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馬信行(民79)。德國高等教育對我我高等教育的啟示。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編),彩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75-98)。台北:中華徵信。
唐玉光(民88)。國際化-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的新職能。發表於1999年跨世紀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展望學術研討會,十二月十四至十五日,台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
秦夢群(民82)。教育評鑑對教育決策的影響。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145-158)。台北:南宏。
梁恆正民(82)。評鑑與政策結合的趨向分析。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159-172)。台北:南宏。
徐南號(民78)。日本大學功能及教師任用升等制度。載於行政院研考彙編,大學院校教師升等辦法改進之研究(251-266)。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涂經詒(民86)。美國大學校長遴選經驗-兼談大學的組織與功能。載於黃俊傑(編),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265-284)。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莊淇銘(民86)。開啟二十一世紀之鑰-未來學。台北:前衛。
許宗力(民88)。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二號解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期,100-105。
許博文(民)。大學教師的聘用---以台大電機系為例。載於歐陽教(編),大學教育的革新(211-214),台北:師大書苑。
郭為藩(民76)。大學教師的學術自由與社會責任。理論與政策,2(1),20-33。new window
陳伯璋(民88)。新世紀我國大學教育目標與課程的改革方向。發表於1999年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十月七日至八日。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
陳舜芬(民79)。美國高等教育對我我高等教育的啟示。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編),彩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37-74)。台北:中華徵信。
陳舜芬(民82)。高等教育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
陳舜芬(民82)。大學教師評審制度之改進---台灣師範大學的案例。發表於1995年大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四月二十八至二十九日,教育部主辦。
陳舜芬(民86)。戰後台灣地區大學教育的發展。載於黃俊傑(編),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161-170)。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陳金貴(民87)。我國大學教授治校問題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陳德華(民87)。從國內大學一般性大學組織規程探討大學校園運作之相關問題。教育研究資訊,6(2),115-132。new window
陳慶瑞(民79)。大學組織的特徵與管理。現代教育,7(21),81-92。
張天津、李大偉(民89)。大學專任教師分級、聘任及升等規劃(期中報告)。台北:教育部。
梁福鎮(民87)。近年來德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教育研究雙月刊,63,12-18。new window
教育部(民37)。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46)。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63)。第四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2)。美國、法國、日本、英國、德國五國大學運作專題研總結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6)。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第二十二屆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第二十二屆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8)。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第二十三屆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高等教育白皮書(草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大專專業教師分級、聘任及升等規劃專題(期末報告)。台北:教育部。
曹異美(民87)。日本大學教師任期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21,47-50。
曾孝明(民88)。教師評鑑制度---優先性及必要性。發表於1999年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十月七日至八日,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new window
曾翠英(民86)。假「合作」真「作假」。教育報,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第三版。
傅木龍(民87)。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游雪晴(民88)。學術造假人人喊打。科技日報,1999年2月6日,第二版。
黃介山(88)。關於高校用人機制改革的思考。中國高教研究(京),1999(3),15-17。
黃光雄編(民78)。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民87)。大陸地區高等教育「教育學類」教育專題研究期末報告。台北:教育部。
黃東熊(民81)。日本之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黃坤錦(84)。從教師專業論教師評鑑。載於中華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229-246)。台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民67)。教育與訓練。台北:文景。
黃炳煌(民79)。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展望。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編),彩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台北:中華徵信。
黃炳煌(民86)。大學自主與大學評鑑。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黃素雲(民75)。大學及獨立學院教師升等審查制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堅厚(民78)。大學院校教師升等改進辦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黃俊傑(民82)。戰後台灣的教育與思想。台北:東大。
黃俊傑(民86)。當前大學教育困境及其對應策略。載於黃俊傑(編),
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213-230)。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賀德芬(民80)。大學的再生---學術自由、校園民主。台北:時報文化。
楊振富譯,Donald Kenndy著(民89)。學術這一行。台北:天下。
楊深坑(民78)。西德大學師資結構及其晉用辦法。載於行政院研考彙編,大學院校教師升等辦法改進之研究(167-194)。台北:行政院研考會。new window
董保成(民81)。德國學術自由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董保城(民86)。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月旦。new window
董保城、法治斌、周志宏(民89)。大學運作與學術自由、大學自治之研究期末報告。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董保城(民89)。我國大學現今運作困境與未來公法人化之整備。教育研究資訊,8(4),1-17。new window
葉俊榮(民88)。學術標準的建立與司法審查的功能-釋字第四六二號解釋對於大專教師升等程序的基本設定及其難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期,106-112。
監察院(民88)。教育改革實施成效之調查。台北:監察院。
歐陽教、張德銳(民81)。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劉焜輝(民79)。日本高等教育對我我高等教育的啟示。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編),彩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教育(100-126)。台北:中華徵信。
劉源俊(民81)。對大學教師分級的看法。教育資料文摘,29(2),21-23。
劉興漢(民83)。我國台灣地區大學教師自主權之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蔡志方(民87)。論各級學校教評會評審行為之之法律性質及其救濟-兼評釋自四六二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41期,115-129。
蔡茂寅(民88)。大專教師升等紛爭之救濟-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二號解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期,116-120。
謝文全(民84)。比較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魏新(民88)。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在過去十餘年的改革與發展。發表於跨世紀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展望學術研討會,十二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國立台灣大學主辦。
蘇錦麗(民76)。我國大學教師聘用制度之改進。現代教育,2(4),136-144。
蘇錦麗(民84)。大學學門評鑑試辦計劃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蕭雄淋(88)。抄襲的處理與法律責任。中國時報,八十八年八月十三日,第九版。
瞿海源(民88a)。抄襲學術著作不可輕縱。中國時報,八十八年八月九日,第十五版。
瞿海源(民88b)。政府在大學教育上角色之調整。發表於1999年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十月七日至八日。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new window
龔放(民88)。大學的國際化和民族特色-海峽兩岸高等教育面的共同課題。發表於跨世紀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展望學術研討會,十二月十四至十五日,台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
龔鵬程(民79)。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係:我國模式的探討。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417-430。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貳、西文部分
Ash. E. R. (1996). Assurance of teaching quality: top-down and/or bottom-up strategy . In Robert Aylett (Ed.), Evaluating teacher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14).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Austin, A.E.& Baldwin, R. G. (1992). Faculty collaboration: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scholarship and teach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347958).
Barnett, R. (1992).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total quality care. Bristol: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ez, B. & Centra, J.A.(1995). Tenure, promotion, and reappointment: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implicati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396607).
Byrne, J. P.(1997). Academic freedom without tenure?New pathway:faculty career and employment for the 21 st century working paper.(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424816).
Dimand, R.M. & Adams, B.E. (1993). Recongnizing faculty work: reward systems for the Year 2000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owd, S. B.(1992). Academic integrity-a review and case study.(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349060).
Duke, D. L. (Ed.)(1995). Teacher evaluation policy: from accountability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Elis, R.(Ed.) (1993). Quality assurance for university.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Elton, L. (1996). Criteria for teaching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 In Robert Aylett (Ed.), Evaluating teacher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9-33).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Fairweather, J.S.& Rhoads, R.A. (1995). Teaching and the faculty role: enhancing the commitment to instruction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Summer 1995, Vol.17, No.2, 179-194.
Gibbs, G.(1996). Promoting excellent teacher at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from profiles to peer eview in ten years. In Robert Aylett (Ed.), Evaluating teacher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34-42).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Green, D. (Ed.) (1994). What i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dley, P. E.(1981). Ethics in higher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213303).
Hounsell, D. & Day, K. (1991). Feedback, evaluation and quality in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Manag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13th annual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Forum.
Jolly, P.(1998). The ethics of plagiarism.(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421725).
Johnson, B.(1993) . Teacher as research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355205).
Kells, H. R.(1995). Self study processes: a guild to self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4th ed.). New York: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Kenndy, D.(1997). Academic duty.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llman, J.(Eds.). The new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 California: Sage Publishers.
Pancrazio, S.B.(1992). Evaluating university policies on plagiarism and other forms of research misconduc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349903).
Plater, W.M. (1995). Future work: faculty time in the 21st century. Change, 27(3), 22-33.
Patrick, W.J. & Stanley, E.C. (1998). Teaching and research quality indicators and the shaping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Vol.39, No.1, 19-41.
Porter, A.C. (1989). External standards and good teach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elling teachers what to do.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Winter 1989, Vol.11, No.4, 343-356.
Richman, B.M. & Farmer, R.H. (1976). Goals, and power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Riegle, R.P.& Rhodes, D.M. (1986). Avoding mixed metaphors of faculty evaluation. College Teaching, 34(4), 123-129.
Rosch, T.A. & Reich, J.N. (1996). The Enculturation of New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ree Academic Department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Vol.37, No.1, 115-131.
Schmelkin, L.P. & Spencer, K. j. & Gellman, E.S. (1997). Faculty perspectives on course and teacher evaluation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Vol.38, No.5, 575-593.
Scriven, M. (1995). Student rating offer useful input to teacher valu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398240).
Smith, R.M.(1992). Crossing pedagogical oceans: International teaching assistants in U.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358812).
Tierney, W.G.& Rhoads, R.A. (1994). Enhancing promotion, tenure and beyond: Faculty socialization as a cultural proc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368321).
Tod-Mancillas, W. R.(1987). Academic dishonesty among communication student and professional :Some consequences and what might be done about the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296406).
Travis, J.E. (1998). Model for improving college teaching: A faculty resour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 Service No. ED 403810).
Trow, M. (1979). Elite and mass higher educartion:American models and European realities. Stockholm:National Board of University.
Vroeijenstijn, A. I. (1995). Improvement and accountability: navigating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