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方以智音學研究
作者:洪明玄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NG, MING-XU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金周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方以智《通雅》〈切韻聲原〉〈旋韻圖〉明代方音Fang YiZhiTong YaQie Tun Shen YanXuan Yun TuDialect of Mi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明末清初,動盪的社會與複雜的學術環境,激發方以智從辨當名物的方式匯集當代智慧而作《通雅》,其中考古識事、辨字解義的關鍵正在聲音的承繼與演變。他有系統地使用「因聲求義」以考察古音古義,並結合各地方言用以審定文字音、義,因而建立古韻分期的說法,並發現古聲母混用和創立古韻分部的學說,直接、間接地影響了清代訓詁學家的學術理論。
站在考古以決今的立場,方以智遍考典籍以解釋現象界的事物;處於崇實黜虛的角度,方氏的學問務為今用,所以他藏通幾於質測,並據此結合音《易》,而作〈切韻聲原•旋韻圖〉、〈旋韻圖說〉,企圖自音學通《易》學、從《易》學通天地的運行之理。崇古的思維,使方氏的聲韻設計,仍守《中原》、《洪武》之舊,但務為今用的觀點,讓他所作的〈新譜〉,有著濃厚的時音韻味,因此其〈切韻聲原〉乃崇古尊今,折衷古今而無偏廢。面對西哲的東渡來華,以及固有的音學資料,方以智更融貫中西之特出,成為明末清初音學研究的奠基者,並開後代古、今聲韻研究之先河。
方以智〈旋韻圖〉以循環的思想,應宇宙萬物的交輪幾運作,〈旋韻圖〉不僅是方氏對今音的整理,又是他徵考古音的道具,而可以達到通古今,考古而不泥古的功效。他從質測之審音,以求語音的內容,其成果,為他博取了卓然獨立的名聲;訂定古聲韻學說,奠定新的語言研究之方向。雖然未能早一步提出正確的古音見解、時音的紀錄又礙於知識與時空的限制,而不能得到牢不可破的結論,造成〈新譜〉音系有著體例與字例的矛盾。但進步的研究領域、觀念與方法,塑造其音韻研究與貢獻,並成為音韻研究史上不可抹滅的一顆明星。
壹 古籍(順序先依時代,次以姓名筆畫)
戰國‧尸子:《尸子》,《子書四十種》,臺北:文文書局,1976年。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明倫出版社,1972年。
晉‧王弼 注:《老子道德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魏‧張揖:《廣雅》,《四庫全書》第2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印度‧龍樹菩薩 著,後秦‧鳩摩羅什 譯:《大智度論》,臺中:青蓮出版社,1997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宏業書局,1973年。
南朝齊‧劉勰:《文心雕龍》,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宋‧司馬光:《切韻指掌圖》,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東華書局,1986年。
宋‧作者不詳:《四聲等子》,《等韻五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宋‧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叢書集成新編》第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邵雍:《皇極經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宋‧張世南:《遊宦記聞》,《叢書集成初編》第2871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郭茂倩 編:《樂府詩集》,《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20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陳彭年 等著:《廣韻》,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宋‧項安世:《項氏家說》,《四庫全書珍本》第16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黎靖德 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宋‧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歐陽修:《歐陽文粹》,《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2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元‧馬可波羅 著,馮承鈞 譯:《馬可波羅行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元‧戴侗:《六書故》,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方學漸:《心學宗》,萬曆三十二年刊本,東京大學文學部漢籍中心藏。
明‧方孔炤 著、明‧方以智 編:《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臺北:文鏡出版社,1983年。
明‧方以智 著,侯外廬 主編:《方以智全書‧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方以智:《通雅》,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
《通雅》,《四庫全書》第85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通雅》,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藥地炮莊》,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
《青原志略》,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
《物理小識》,《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2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青原愚者智禪師語錄》,北京:華夏出版社,2014年。
《東西均》,《續修四庫全書》第113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浮山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膝寓信筆》,東京:東洋文庫藏,《桐城方氏七代遺書》本。
明‧李登:《書文音義便考私編》,《續修四庫全書》第25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金尼閣:《西儒耳目資》,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明‧張位:《問奇集》,《叢書集成新編》第3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明‧陸世儀:《復社記略》,《東林本末》,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陳第:《毛詩古音考》,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明‧陳藎謨:《皇極圖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14冊,臺北:華嚴文化,1997年。
明‧樂韶鳳、宋濂 等著:《洪武正韻》,《四庫全書》第23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明‧覺浪道盛:《天界覺浪道盛禪師全錄》,《嘉興大藏經》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明‧蘭茂:《韻略易通》,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清‧方中履:《古今釋疑》,《續修四庫全書》第114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永瑢 等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江永:《四聲切韻表》,臺北:廣文書局,1966年。
《河洛精蘊》,臺北:萬有善書出版社,1975年。
《古韻標準》,《叢書集成初編》第1247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音學辨微》,《叢書集成初編》第1250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阮元 編:《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疇人傳》,《叢書集成初編》第3370~3377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林本裕:《聲位》,《叢書集成續編》第7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清‧周亮工:《因樹屋書影》,《周亮工全集》第4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邵晉涵:《爾雅正義》,《續修四庫全書》第18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計六奇:《明季南略》,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胡承珙:《小爾雅義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年。
《爾雅古義》,《續修四庫全書》第1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徐文靖:《管城碩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馬其昶:《桐城耆舊傳》,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清‧畢沅:《釋名疏證》,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許瀚:《攀古小廬雜著》,《續修四庫全書》第116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張之洞:《書目答問二種》,北京:新華書店,1998年。
清‧陳澧:《切韻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
《東塾讀書記》,北京:新華書店,1998年。
清‧黃炳垕:《黃宗羲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年。
清‧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潛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潛研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清‧戴震:《戴東原集》,《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3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聲韻考》,《叢書集成新編》第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清‧顧炎武:《音學五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本‧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貳 現當代著作(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同源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中國語言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王國維:《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王寧:《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年。
北京大學中文學系 編:《漢語方言詞彙》,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
《漢語方音字彙》,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平田昌司:《文化制度和漢語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任道斌:《方以智年譜》,合肥:安徽敎育出版社,1983年。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年。
《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李新魁:《漢語等韻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5年。
何佑森:《清代學術思潮——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邢益海 編:《冬煉三時傳舊火--港台學人論方以智》,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
汪啟明:《考據學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吳蕙芳:《明清以來民間生活知識的建構與傳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周廣榮:《梵語〈悉曇章〉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周遠富:《通雅古音考》,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孟慶惠:《徽州方言》,《徽州文化全書》第19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胡楚生:《訓詁學大綱》,臺北:華正書局,1999年。
侯外廬 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
《近代官話語音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
章太炎:《國學略說》,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中華書局,1936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中華書局,1936年。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張永堂:《方以智》,《中國歷代思想家》第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張民權:《清代前期古音學研究》,北京:北京傳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張豈之 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明清卷》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新雄:《中原音韻概要》,臺北:學海出版社,1976年。
《訓詁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廣韻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甯忌浮:《洪武正韻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彭迎喜:《方以智周易時論合編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寶奎:《明清官話音系》,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楊耐思:《中原音韻音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楊琳:《小爾雅今注》,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2年。
管錫華:《爾雅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
趙爾巽 等著:《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趙蔭棠:《等韻源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劉君燦:《方以智》,臺北:東大出版社,1988年。
劉青峰、岑國良 編:《「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硏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蔡夢麒:《說文解字字音注釋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蔣國保:《方以智哲學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方以智與明清哲學》,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錢玄同:《文字學音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盧國屏:《爾雅語言文化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魏特 著、楊丙辰 譯:《湯若望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0年。
顏逸明:《吳語概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藝文印書館 編:《等韻五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羅常培:《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羅常培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
羅熾:《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竇秀豔:《中國雅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參 學位論文(依畢業年為序)
崔玲愛:《洪武正韻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年。
林平和:《明代等韻學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5年。
張永堂:《方以智的生平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
黃學堂:《方以智切韻聲原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大國文研究所所碩士論文,1989年。
蔡言勝:《通雅語文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張小英:《切韻聲原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周遠富:《方以智古音學考論》,南京: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梁萍:《評方以智通雅對連綿詞的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陳聖怡:《切韻聲原「十二統」音系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娟:《方以智語言學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沈信甫:《方以智易學形上思想研究》,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廖乙璇:《方以智通雅古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舒春雷:《通雅語源研究初探》,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胡婷:《通雅「同」、「通」、「近」、「轉」研究》,杭州: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廖逸婷:《方以智通雅同族詞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珊珊:《吳元滿字書的諧聲系統考察與音系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謝葵:《通雅‧稱謂篇研究》,武漢:湖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商雙:《通雅‧宮室研究》,武漢:湖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魯光:《通雅諺原研究》,杭州:浙江財經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歐亞青:《通雅訓詁研究》,錦州:渤海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胥俊:《通雅名物訓詁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柴潘虹:《通雅名物訓釋研究》,揚州: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肆 期刊論文(以第一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王松木:〈從明末官話記音資料管窺西儒中介語音系〉,《高雄師大學報》第19期,2005年,頁35~50。
〈明代等韻家之反切改良方案及其設計理念〉,第十一屆國際暨第二十七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新北,輔仁大學,2009年5月,頁145~183。
〈調適與轉化──晚明入華耶穌會士對漢語的學習與研究〉,第六屆漢學國際研討會──「西方早期(1552-1814年間)漢語學習和研究」,新北,輔仁大學,2010年,頁47-150。
〈《皇極經世‧聲音唱和圖》的設計理念與音韻系統──兼論象數易學對韓國諺文創制的影響〉,《中國語言學集刊》第6卷第1期,2012年,頁47~92。
〈知源盡變──論方以智〈切韻聲原〉及其音學思想〉,《文與哲》第21期,2012年,頁285~350。
〈因數明理──論陳藎謨《皇極圖韻》的理數思想與韻圖設計〉,《文與哲》第23期,2013年,頁241~392。
平田昌司:〈「中原雅音」與宋元明江南儒學——「土中」觀念、文化正統意識對中國正音理論的影響〉,《近代官話語音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頁51~74。
何九盈:〈爾雅的年代與性質〉,《語文研究》第2期,1984年,頁15~23。
李恕豪:〈從通雅看方以智的語言研究〉,《天府新論》1990年第2期,頁78~84。
李添富:〈「論「古人韻緩不煩改字」〉,《輔大國文學報》第23期,2007年,頁1~15。
汪榮寶:〈歌戈魚虞模古讀考〉,《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第1卷第2期,1923年,頁241~264。
吳澤順、胡婷:〈通雅音訓特色及其對清人的影響〉,《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第5期,2010年5月,頁65~68。
邢益海:〈方以智研究進路及文獻整理現狀〉,《現代哲學》2013年01期,頁119~128。
周遠富:〈方以智通雅與上古聲紐研究〉,《語言研究》第4期,2002年,頁48~53。
〈通雅與考古、審音〉,《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4年9月,頁80~83。
〈通雅與古韻分部〉,《古漢語研究》第2期,2005年,頁38~43。
〈通雅古音學及其應用〉,《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6年5月,頁70~74。
〈通雅與明清之際考據學〉,《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58~61。
〈通雅與古韻通轉〉,《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77~80。
冒懷辛:〈通雅校點說明〉,《方以智全書‧通雅》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頁1~18。
侯外廬:〈方以智的生平與學術貢獻〉,《方以智全書‧通雅》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頁1~96。
孫宜志:〈方以智切韻聲原與桐城方音〉,《中國語文》第1期,2005年,頁65~74。
〈通雅在漢語方言學史上的地位〉,《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2005年5月,頁29~32。
〈也談西儒耳目資甚次中的含義〉,《語言研究》第34卷第2期,2014年,頁90~94。
時建國:〈切韻聲源列圖校字〉,《古籍研究》第4期,1995年,頁98~101。
〈切韻聲原術語通釋〉,《古漢語研究》第1期,1996年,頁8~11。
〈切韻聲源研究〉,《音韻論叢》,2004 年,頁444~479。
袁津琥:〈通雅研究二題〉,《文獻季刊》第4期,2000年,頁166~173。
〈試論通雅命名之由及其在雅學史上的地位〉,《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2004年,頁64~68。
黃懷信:〈孔叢子的時代與作者〉,《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7年,頁31~37。
張永堂:〈方以智與西學〉,《中國哲學思想論集(4)》,臺北:水牛出版社,1976年,頁179~205。
張永堂:〈方孔炤周易時論合編一書的主要思想〉,《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985年12月,頁179~225。
張世亮:〈方以智「質測」與「通幾」之學研究述評 ── 一種方法論的視角〉,《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3年,頁34~37。
陳穎:〈試論方以智對戴侗因聲求義的繼承與發展〉,《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113~118。
郭金彬、黃長平:〈論「寓通幾於質測」──方以智的科學思想〉,《貴州社會科學》第1期,2010年,頁31-37。
麥耘:〈從《元史》看元人的「中原」概念──《中原音韻》研究中的一個背景性問題〉,《近代官話語音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頁90~100。
麥耘、朱曉農:〈南京方言不是明代官話的基礎〉,《語言研究》第4期,2012年7月,頁337~358。
楊建忠、賈芹:〈方以智通雅因聲求義的理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2003年7月,頁37~40。
楊建忠:〈方以智通雅因聲求義的實踐〉,《黃山學院學報》第6卷第1期,2004年2月,頁68~74。
楊軍:〈四韻定本的入聲及其與廣韻的比較〉,《中國音韻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年,頁172-182。
楊軍、王曦:〈四韻定本見曉組細音讀同知照組現象考察〉,《東方語言學》第1期,2014年,頁106~111。
劉元青:〈方以智的語言哲學思想〉,《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期,2008年,頁682~684。
〈「質測及藏通幾」說申論──兼論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觀〉,《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1年,頁27~31。
劉福根:〈方以智通雅中的因聲求義法〉,《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1992年,頁37~40。
魯國堯:〈明代官話及其基礎方言問題——讀《利瑪竇中國劄記》〉,《南京大學學報》第4期,1985年,頁47~52。
歐亞青:〈通雅的研究概況〉,《大眾文藝》第3期,2011年,頁173、143。
應裕康:〈洪武正韻聲母音值之擬訂〉,《中華學苑》第6期1970年,頁1~35。
〈洪武正韻韻母音值之擬訂〉,《許詩英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臺北: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研究室主編,1970年,頁275~299。
羅常培:〈耶穌會士在音韻學上的貢獻〉,《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30年,頁251~309。
顧之川:〈通雅對轉語的應用〉,《古漢語研究》第2期,1989年,頁38~43、37。
〈通雅成書年代考〉,《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9年,頁83~8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