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齋戒禮研究
作者:張明嫏
作者(外文):Ming-Lang Ch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葉國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齋戒先秦古漢族誠敬聖化淨化隔離Zhai-JieAncient Han nationalitysincerity and respectconsecrationpurificationseclud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齋戒」幾乎存在於每個民族,最初為宗教前置儀式,它的作用是淨化、聖化齋戒者,使其能與神明溝通。齋戒的規範通常包括淨化、聖化和隔離。
  先秦古漢族的齋戒,與當代中華文化圈的齋戒,在形式上已有相當大的差異。為了瞭解先秦齋戒的禮文和禮意,本論文由典籍入手以搜羅禮文,以人類學方法解析禮意,研究先秦齋戒與當代及其他民族的異與同。
  淨化:先秦古漢族以沐浴淨化外在、以變食淨化體內。齋戒前需要沐浴,以清洗穀物的水洗頭髮,並在洗澡水中加入「秬鬯」,沐浴完畢再穿著明衣,這是古漢族的外在淨化。齋戒時的飲食改變包括不飲酒、不茹葷,至於天子則尚有「三舉」和「食玉」的特殊規定。不飲酒、不茹葷是齋戒的飲食禁忌,與其他民族相仿;但「三舉」卻與其他民族不同,不僅不禁肉食,反而要攝取比平常多的牲畜,以獲得能量;「食玉」更是齋戒時的特殊飲食,服用玉屑以增強陽氣。
  聖化:齋戒時的服裝改變,是為了使齋戒者獲得神聖的屬性。對古漢族而言,穿著黑色系的齋服可以接近鬼神,齋服包括玄冕、玄端、玄裳。此外,還要將平時佩戴的玉佩反結在「韠」之上,以免發出聲音。
  隔離:為了使齋戒者能保持淨化與聖化的狀態,許多民族都會將其隔離。古漢族齋戒的隔離包括住與行,以及精神上的隔離。齋戒時必須住在固定的住所,如天子諸侯居於齋宮、士居於寢,到了「致齋」階段就不能外出。散齋時雖然可以外出,但必須乘坐齋車,不能弔喪,在家中則不入側室。
  除了上述三類齋戒規範,本論文還討論了齋戒的理論精神,以及齋戒的運用場合。「齋戒的理論與精神」一章,定位了齋戒在古禮中的重要性,歸納出先秦齋戒的四種特質:謙恭、樸實、莊嚴、誠敬。齋戒不只是宗教的前置儀式,而是一種有思想深度的生活規範。齋戒的用途也十分廣泛:上自天子下至士人,吉凶軍賓嘉五大類禮節,均需要齋戒作為前置儀式;此外,齋戒更演變出對人事政事表達敬重的功能,表示當時的人已抽繹出齋戒儀式表達的重要精神:「敬」,進而應用到人事之上。
Zhai-Jie, a kind of pre-rites before many important ceremonies or events in Chinese culture, concludes several significances: purification of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consecration, and seclusion. At first, Zhai-Jie was supposed to be a religious pre-rite, including fasting, taking a bath and shampoo, changing clothes, and secluding. As time went by, in the period before the Qin Dynasty, the using and meaning of Zhai-Jie had changed: from only religion to both religion and thinking.
In this thesis, I''ve used two methods for research: one is the traditional Classics, and the other is Anthropology. Traditional scholars (before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d made researches on the Five Classics. Though there were no monograph about Zhai-Jie, they mentioned some details of Zhai-Jie in their book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we study ancient ceremonies, the methods of anthropology is necessary. Traditional scholars showed us HOW the ancient Han people held "Zhai-Jie", but if we want to know WHY, we need to use Anthropology methods. Comparing Zhai-Jie with other peoples'' fasting or asceticism is the way to know WHY the rules must exist.
Chapter 1 is the purpose and methods of this thesis. Chapter 2 is the process of Zhai-Jie. Chapter 3 includes the thought and the theory of Zhai-Jie. Chapter 4 displays the applications of Zhai-Jie in the period of Qin Dynasty, to see how the ancient Han people bring it into exercise. Chapter 5, 6, 7, 8 show how Zhai-Jie was held. Chapter 5 is ablution, the function of purification of exterior. Chapter 6 is fasting, the function of purification of inner. Chapter 7 is clothing, the function of consecration. Chapter 8 is the rules of living and moving, the restriction of secluding. Chapter 9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Note: Zhai-Jie is usually translated as "fasting" in English, but in fact, fasting is only a part of diet of Zhai-Jie. However, when the ancient Han people was holding Zhai-Jie, they might eat more meat than other days. When we use the word "fasting", we always bethink of eat less and diet or taboo, but it''s not the whole meaning of "Zhai-Jie". So in this essay, I decided to use "Zhai-Jie" instead of "fasting" in order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words.
參考書目
傳統之部
壹 經部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王安石:《周官新義》,《叢書集成新編》第3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宋.王昭禹:《周禮詳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俞廷椿:《周禮復古編》,《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葉時:《禮經會元》,《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出版公司,1981年。
宋.易祓:《周禮總義》,《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朱申:《周禮句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陳友仁:《周禮集說》,《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王應電《周禮傳.周禮圖說.周禮翼》,《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柯尚謙:《周禮全經釋原》,《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陳深:《周禮訓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8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郝敬:《周禮完解.讀周禮》,《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8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李光坡:《周禮述註》,《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方苞:《周官集注》,《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方苞:《周官析疑》,《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7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惠士奇:《禮說》,《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江永:《周禮疑義舉要》,《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江永:《周禮疑義舉要》,《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乾隆敕撰:《欽定周官義疏》,《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8-9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82-85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俞樾:《周禮平議》,《皇清經解續編》第20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儀禮注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鄭樵:《禮經奧旨》,《叢書集成新編》第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梁萬方:《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112-11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宋.李如圭:《儀禮集釋》,《叢書集成新編》第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宋.魏了翁:《儀禮要義》,《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車垓:《內外服制通釋》,《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1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敖繼公:《儀禮集說》,《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出版公司,1981年。
明.郝敬:《儀禮節解》,《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8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朱朝瑛:《讀儀禮記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8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淩廷堪:《禮經示例》,《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乾隆敕撰:《欽定儀禮義疏》,《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4-12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李光坡:《儀禮述註》,《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方苞:《儀禮析疑》,《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吳廷華:《儀禮章句》,《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蔡德晉:《禮經本義》,《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胡承珙:《儀禮古今文疏義》,《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1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胡培翬:《儀禮正義》,《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1-92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沈彤:《儀禮小疏》,《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任啟運:《宮室考》,《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朱彝尊:《儀禮平議》,《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禮記註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衛湜:《禮記集說》,《通志堂經解》第30-32冊。臺北:漢京出版公司,1981年。
宋.魏了翁:《禮記要義》,《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6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宋.朱申:《禮記句解》,《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元.吳澄:《禮記纂言》,《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吳澄,清.朱軾補校:《禮記纂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10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元.陳澔:《禮記集說》,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明.胡廣奉敕撰:《禮記大全》,《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徐師曾:《禮記集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8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黃乾行:《禮記日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8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徐養相:《禮記輯覽》,《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戈九疇:《杭郡新刊禮記要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馬時敏:《禮記中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湯三才、湯道衡:《禮記新義》,《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郝敬:《禮記通解》,《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1-9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湯道衡:《禮記纂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金淛:《讀禮日知》,《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7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明.郝敬:《禮記通解》,《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7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明.趙僎:《禮記思》:《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7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明.許兆金:《說禮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朱朝瑛:《讀禮記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張沐:《禮記疏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黃道周:《月令明義》,《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黃道周:《表記集傳》,《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黃道周:《坊記集傳》,《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黃道周:《緇衣集傳》,《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黃道周:《儒行集傳》,《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鄭元慶:《禮記集說》,《叢書集成續編》第63-6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冉覲祖:《禮記詳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6-10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姜兆錫:《禮記章義》,《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99-10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任啟運:《禮記章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102-10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王夫之:《禮記章句》,《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8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萬斯大:《禮記偶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8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吳廷華:《禮記疑義》,《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99冊至100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杭世駿:《續禮記集說》,《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1-102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翁方綱、《禮記附記》,《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3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姚際恆:《禮記通論輯本》,《姚際恆著作集》第3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4年。
清.朱彬:《禮記訓纂》,《四部備要.經部禮類》,臺北:中華書局。1960年。
清.郝懿行:《禮記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4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劉沅:《禮記恆解》,《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5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丁晏:《禮記釋注》,《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6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郭嵩燾:《禮記質疑》,《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06冊。臺北:四庫全書編纂處曁中國學術史硏究所,1965年。
清.張廷玉:《日講禮記解義》,《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乾隆敕撰:《欽定禮記義疏》,《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4-12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黃宗羲:《深衣考》,《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納蘭性德:《陳氏禮記集說補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7冊。臺北:臺灣商務,1986年。
清.李光坡:《禮記述註》,《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方苞:《禮記析疑》,《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江永:《禮記訓義擇言》,《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江永:《深衣考誤》,《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陳壽祺等:《禮記鄭讀考》,《叢書集成續編》第6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惠士奇:《禮說》,《叢書集成三編》第2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1999年。
清.汪紱:《禮記章句》,《叢書集成三編》第2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1999年。
清.朱彝尊:《禮記平議》,《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戴德,北周.盧辯註:《大戴禮記》,明.程榮:《漢魏叢書》,日本:中文出版社,1971年。
漢.戴德:《大戴禮記》,《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汪中:《大戴禮記正誤》,《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叢書集成續編》第6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孔廣森:《大戴禮記補註》,《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孔廣森:《戴禮補註》,《叢書集成新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王樹柟:《校正孔氏大戴禮記補註》,《叢書集成新編》第3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汪照:《大戴禮記注補》,《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朱彝尊:《大戴禮記平議》,《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陸隴其:《讀禮質疑》,《學海類編》,臺北:大化出版社,1985年。
清.惠士奇:《禮說》,《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孔廣森:《學禮卮言》,《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陳祥道:《禮書》,《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31-1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聶崇義:《新定三禮圖》,《古代版畫叢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貢汝成:《三禮纂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105-10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鄧元錫:《三禮編繹》,《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禮類》第106-10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江永:《禮書綱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33-1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臺北:正光書局,1971年。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四庫全書.經部禮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光緒七年江蘇書局刊本,1882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

宋.司馬光:《書儀》,《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朱熹(舊題):《家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1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清.江聲:《論語竢質》,《叢書集成新編》第1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蘭臺書店,1971年。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
民國.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臺北:國民出版社,1970年。
清.阮元:《經籍纂詁》,臺北:泰順書局,1972年。

清.阮元編輯:《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景本。
清.徐乾學編輯:《通志堂經解》,清.成德(性德)輯,清康熙19年(1680年)通志堂刊本。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75年。
清.阮元編輯:《皇清經解》,清道光9年(1829年)廣東學海堂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王先謙輯:《皇清經解續編》,清光緒14年(1888年)南菁書院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貳 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原上海:中華書局,1980年排印本,下同。臺北:鼎文書局,1984年。
漢.班固:《漢書》,唐.顏師古注。臺北:鼎文書局,1984年。
南朝.范曄:《後漢書》,唐.李賢等注。臺北:鼎文書局,1984年。

唐.杜佑:《通典》,《十通》,商務印書館輯,民國24-2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下同,附《十通索引》,臺北:新興書局,1970年。
宋.鄭樵:《通志》,《十通》,臺北:新興書局,1970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十通》,臺北:新興書局,1970年。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叢書集成新編》第2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叢書集成新編》第2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漢.高誘注:《戰國策》,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漢.衛宏:《漢舊儀》,清孫星衍輯校補遺。《叢書集成新編》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吳.韋昭注:《國語》,《叢書集成新編》第10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宋.羅泌:《路史》,《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第38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參 子部
漢.高誘注,清.畢沅校:《呂氏春秋新校正》,《新校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漢.高誘注:《淮南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魏.王肅:《孔子家語》,《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晉.王弼、唐.陸德明釋文:《老子道德經注》,《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釋文、唐.成玄英疏、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舒校正:《管子校正》,《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明.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民國.張純一校注:《晏子春秋校注》,《新編諸子集成》,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宋.葉庭珪:《海錄碎事》,臺北:新興書局,1970年。
宋.高承:《事物記原》,臺北:新興書局,1976年。
宋.佚名、《錦繡萬花谷》,臺北:新興書局,1974年。
宋.祝穆等:《古今事文類聚》,宋.祝穆、元.宮大用《新集》、元.祝淵《遺集》,臺北:大化書局,1980年。
宋.王應麟:《玉海》,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明.姚廣孝等:《永樂大典》,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明.陳耀文:《天中記》,臺北:學源書局,1964年。
清.康熙敕撰:《淵鑑類函》,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
清.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林洪:《山家清供》,《叢書集成新編》第4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四庫全書.子部醫家》第772-7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台南:第一出版社,1982年。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長篇》,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
清.趙翼:《二十二史剳記》,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
清.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
清.王鳴盛:《蛾術編》,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肆 集部
唐.顏真卿:《顏魯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唐.韋應物:《韋刺史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文集》,《叢書集成新編》第5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當代之部
壹 專書
陸文郁:《詩草木今釋》,香港:萬葉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林書堯:《色彩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葉大松編著:《中國建築史》,臺北;中國電機技術出版社,1978年。
章景明:《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世界風俗全集編輯委員會:《世界風俗(食篇)》,臺北:國家出版社,1980年。
中國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建築藝術編1.宮殿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7年。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臺北:南天出版社,1988年。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6.印染織繡(上)》,臺北:錦繡出版社,1989年。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臺北:南天書局,1989年。new window
《禮制建築 壇廟祭祀》,《中國古建築之美》冊9,臺北:光復書局,1992年。
周聰俊:《祼禮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裝史》,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5年。
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南投:暨南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張澤洪:《道教齋醮科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王幼平:《舊石器時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臺北:明文書局,2000年。
許嘉璐:《中國古代食衣住行》,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
張家驥:《中國建築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敘杰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一卷》,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
柳肅:《中國建築.天壇》,臺北:錦繡出版社,2003年。
柳肅:《中國建築.禮制與建築》,臺北:錦繡出版社,2003年。
劉曉光:《中國建築.象徵與建築》,臺北:錦繡出版社,2003年。
中國織繡服飾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織繡服飾全集.歷代服飾卷》,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
張江凱.魏峻:《新石器時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莊孔韶主編:《人類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莊孔韶:《人類學經典導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招子明、陳剛主編:《人類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銘銘主編:《20世紀西方人類學主要著作指南》,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
孫慶偉:《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貳 期刊論文
金道生:〈略談回教齋戒月〉,《道風》,1974年12月,頁50-53。new window
林鼎盛:〈天主教羅厝堂區的食物:日常食物、儀式性食物與齋戒〉,《人類與文化》,2001年6月,頁66-82。new window
劉淑芬:〈年三月十──中古後期的斷屠與齋戒〉(上),《大陸雜誌》,104:1,2002年1月,頁15-33;〈年三月十──中古後期的斷屠與齋戒〉(下),《大陸雜誌》,104:2,2002年2月,頁16-30。
定治中提供:〈伊斯蘭的齋戒〉,《宗教大同》,2003年12月,頁54-59。
林榮澤:〈入教吃齋──論清代民間宗教齋戒活動的社會影響〉,《中國歷史學會集刊》,2004年7月,頁187-241。new window
林榮澤:〈吃齋與清代民間宗教的發展機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05年6月,頁79-136。new window
郭正典:〈回教的齋戒月與佛教的過午不食〉,《佛學與科學》,2005年1月,頁7-9。
紀志昌:〈「誠」與「齋戒」-從祭禮到哲學的轉化〉,《哲學與文化》,27卷第11期,2000年11月,頁1084-1092。new window
林素娟:〈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文化象徵意義─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期刊》,2008年3月,頁171-216。new window
參 譯著書目
《聖經:新舊約全書》,聖經公會,1986年。
〔法〕Henri Hubert(1872-1927)與Marcel Mauss(1872-1950)著,梁永佳、趙丙祥譯:《獻祭的性質與功能》,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年。
〔英〕J.G.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英〕Edward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英〕Edward.B.Tylor著,連樹聲譯:《人類學:人及其文化化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法〕Louis Dupre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Meadow Mary Jo & Richard D Kahoe著,陳麟書等譯:《宗教心理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未詳〕Ali Budak著,楊晶文、黃思恩譯:《齋戒指南:伊斯蘭的拉瑪丹》,臺北:希泉出版社,2006年。
郭良鋆譯:《巴利文經典─經集》,宜蘭:中華印經會,2000年。
〔美〕Akhil Gupta and James Ferguson編著,駱建建、袁同凱、郭立新譯:《人類學定位》,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
〔英〕Michael Herzfeld著,劉珩、石毅、李昌銀譯:《什麼是人類常識》,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
〔英〕A.R.Radcliffe Brown著,夏建中譯:《社會人類學方法》,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英〕Victor Turner著,黃劍波、劉博贇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William Y. Adams著,黃建波、李文建譯:《人類學的哲學之根》,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日〕岡元鳳纂輯,王承略點校解說:《毛詩品物圖考》,濟南:山東畫報社,2002年。

肆 外文書目
The Holy Bible:The Old Testament & New Testament
Mary Douglas, Purity and Danger: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of Pollution, London : Routledge, 1993,c1966
J. G. FRAZER,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G. FRAZER, CURZON PRESS.
Sir James George Frazer, AFTERMATH: A Supplement to the Golden Bough,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37.
Andrew Lang, M. A, The Origins of Religion, London WATTS & CO. 1908
〔日〕下中彌三郎編輯:《大百科事典》,東京:平凡社,1933年。
〔日〕下中彌三郎編輯:《大辭典》,東京:平凡社,193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