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以來中國海洋戰略的發展〈1842-2003 〉
作者:歐淑惠
作者(外文):Ou, Shuhu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孫同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海權海軍戰略海洋戰略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中法越南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太平洋世紀航空母艦Sea PowerNaval StrategyMaritime StrategyThe Opium WarThe Second Opium WarSino-French War in VietnanSino-Japanese WarThe Pacific CenturyAircraft Carri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2
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在時間上,主要可區分為三大部分,晚清時期、民國時期及中共建政時期。在內容上,主要探討自鴉片戰爭開始到2003年為止中國海洋戰略的發展。除結論外,內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內容解說本論文的理論架構。除此之外,在問題意識裡,本論文引述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古代海權的發展。最後,說明引用的資料、研究成果以及章節安排。
  第二章的主題是鴉片戰爭後海權思想的萌芽。所包括的歷史過程是以鴉片戰爭﹝1842﹞為起點,以甲午戰爭﹝1894﹞為終點。本章內容首先藉由鴉片戰爭與英法聯軍說明外來海權對中國的衝擊,其次,分析外來海權對中國的影嚮以及中國海權意識覺醒後,對外來海權的反應。第三,從中法戰爭到甲午戰爭期間,中國海軍的建設成果難以令人滿意,中國海權在甲午戰爭遭逢重大的挫敗。
  第三章的斷限,自甲午戰爭起,至清代覆亡為止。首先,討論的是甲午海戰之後海軍存廢的問題;其次,討論的是西方海權觀念的傳入;其三,則將焦點鎖定在清代的最後十餘年,海權理論如何在重建海軍以及維護南海諸島的主權上產生實際的影響。
  第四章討論的是民國時期的海權思想。首先,討論的孫文的海權觀;其次討論蔣介石以及楊樹莊與陳紹寬兩位海軍將領的海權觀;其三,分析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一些海軍建設計劃,並探討計劃為何無法落實的制約因素。
  第五章主要探討中共海軍在歷經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三位領導人的主控,以及在國內外局勢的牽動下,產生何種變化?又孕育出何種戰略思維?鑑往知來,藉此推測在二十一世紀的海洋世紀中,富強的海洋中國對於亞太區域和全世界而言,是和平安定的重要支柱,抑或是大國崛起的威脅。
  第六章首先論述鄧小平主政時期,中共已意識到海洋戰略對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的重要性。其次,透過中共海軍的未來戰略任務與其所扮演的三種角色﹝外交角色、軍事角色和員警角色﹞分析中共海軍在21世紀的戰略趨勢。最後,說明戰略地位、天然資源、與經濟成長等因素促使太平洋地區成為中共海洋戰略運作的焦點。面對21世紀的太平洋時代,中共政權不僅重視海權在軍事方面的增強,同時也重視海權在非軍事方面的發展。
壹、中文部分
一、檔案
(一)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案
〈陳紹寬考察英美海軍報告案〉:411.1/7529.2
〈陳紹寬赴日本考察報告〉:411.1/7529
〈陳紹寬、林國賡、徐祖善赴歐觀戰案〉:062.44/7529
(二)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
〈駐英武官陳紹寬歐戰報告案〉以及〈駐英海軍武官報告書〉,全宗號:1026,卷號189。
〈有關作戰指導計畫方略及敵軍作戰計畫或企圖等重要材料〉,全宗號:787,卷號402。
〈中華民國國防計畫綱領草案及國防政策實施意見書〉,全宗號:787,卷號1956。
〈國防計畫草案〉,全宗號:787,卷號1957。
〈蔣介石對國防計畫及各地軍事設施指示之函電〉,全宗號:787,卷號1959。
〈孔祥熙函送美國律師奧伯雷草擬之中國十年國防計畫預算〉,全宗號:787,卷號1970。
〈參謀本部草擬提交之國防方針及國防外交政策提案〉,全宗號:787,卷號2041。
〈國民黨第四次全代會軍事報告草案〉,全宗號:787,卷號2053。
〈參謀本部對於國民大會軍事工作報告初稿〉,全宗號:787,卷號2055。
〈海軍建設計劃草案〉,全宗號:787,卷號2080。
〈海軍戰時充實計畫草案及國防計畫海軍部分〉,全宗號:787,卷號2081。
〈國防軍事建設計畫草稿〉,全宗號:787,卷號2058。
〈國防作戰計畫〉,全宗號:787,卷號2128。
〈海軍國防計畫草案及改訂海軍作戰計畫草案〉,全宗號:787,卷號2129。
〈海軍革命戰史〉,全宗號:787,卷號16823。

二、檔案匯編
清‧賈楨 修,《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清‧寶鋆等編,李書源整理,《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朱壽朋編、張靜廬等校點,《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58。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台北,大通書局,1987。
王鐵崖主编《中外舊約章匯編》,第一册,北京,三聯書店,1957。
王彥威、王諒主編,《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8年。
中華戰略學會戰略資料中心,《國際戰略情勢研究參考資料》,台北,中華戰略學會,1993年。
國民政府海軍部,《海軍公報》,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
《海軍部成立三週年紀念特刊》,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1932。
陳壽彭譯,《中國江海險要圖志》,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廣東廣雅書局重印本。
陳天錫主編,《西沙島東沙島成案匯編‧東沙島成案匯編》,上海,商務書館,1928。
楊志本主編,《中華民國海軍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年5月。
[美]惠頓著、[美]丁韙良譯、何勤華校,《萬國公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韓振華主編,《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匯編》,北京,東方出版社,1988。

三、正史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
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乾隆四年敕撰,《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1937年偽滿國務院影印本。


四、前人著作
王之春輯,《國朝柔遠記(二)》,台北,華文書局,1968。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王啟原編,《曾文正公大事年表》,上海,世界書局石印本,民國20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清光緒辛丑二十七年(1901)刊本。
宋‧朱彧撰,《萍洲可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元‧汪大淵撰, 汪前進譯注,《島夷志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俞大猷撰,廖淵泉、張吉昌整理點校,《正氣堂集》,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阿達爾美阿撰、張鳳苞譯,《海戰新義》,天津,天津機器局鉛印本,1885年。
東漢,袁康、吳平,《越絕書》,四部備要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陳旭麓、郝盛潮、王耿雄合編,《孫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明‧鄭若曾撰《籌海圖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 年。)
清‧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清‧張之洞,《張文襄公(之洞)全集‧奏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劉坤一,《劉忠誠公(坤一)遺集‧奏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夏東元編,《鄭觀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魏源,《海國圖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6年。
清‧魏源,《古微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嚴復,《法意》,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研究室等合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五、專書
王家儉,,《李鴻章與北洋艦隊─近代中國創建海軍的失敗與教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王家儉,《中國近代海軍史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3年。new window
王家儉,《清史研究論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與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丘宏達等,《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2年。
亓樂義,《捍衛行動─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台北,黎明出版社,2006年10月。
白壽彝,《中國交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呂實強,《丁日昌與自強運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1年。new window
李士豪、屈若搴,《中國漁業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2年。
李金明,《中國南海疆域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沈志華,《冷戰與中國的周邊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5月。
吳奇達、高一中、黃俊彥譯,Susan M. Duska編,《下下一代的共軍》,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2月。
吳純光,《太平洋上的較量:當代中國的海洋戰略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伯納德‧D‧柯爾博士著,羅倩宜‧翟文中譯,《海上長城─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海軍》,桃園,老戰友文化,民國95年。
胡滄澤,《海洋中國與福建》,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倪建中,《海洋中國─文明重心東移與國家利益空間》,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7年。
高西可夫著,朱成祥譯,《國家海權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4年。
高銳主編,《中國軍事史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
高自強譯,摘自日本軍事研究雜誌社,《二十一世紀中國海軍戰略之發展》,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5年6月。
唐昀,《大搏殺─世紀石油之爭》,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4月。
海軍司令部近代中國海軍編輯部編著,《近代中國海軍》,北京,海潮出版社,1994年。
陳在正,《台灣海疆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陳孟豪,《探索中共21世紀的軍力:邁向打贏高技術戰爭之路》,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1年3月。
陳高華、陳尚勝,《中國海外交通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6年。
陳旭麓、郝盛潮、王耿雄合編,《孫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陳重成主編,《第五屆兩岸遠景論壇─東亞區域整合與兩岸關係》,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5年。
陳書麟、陳貞壽,《中華民國海軍通史》,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北一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郭壽航,《鄧小平國防現代化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8年。
張召忠,《海洋世紀的衝擊》,北京,中信出版社,1990年。
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分析》,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張鐵牛、高曉星,《中國古代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景杉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鈕先鍾,《國家戰略論叢》,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4年。
鈕先鍾,《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前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鈕先鍾,《國際安全與全球戰略》,台北,軍事譯粹社,民國77年。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台灣有沒有明天─台海危機美中台關係揭秘》,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
黃港洲,《張愛萍與海軍─共和國海軍出創紀實》,北京,海潮出版社,1991年4月。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當代中國的海洋事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7月。
劉赤忠,《海洋與國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72年。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8月。
蕭勁光,《蕭勁光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2月。
聶全林、吳青田編,《國際環境與未來國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
聶寶璋,《中國近代航運史資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蘇曉康與王魯湘,《河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88年。
[美]龐百騰撰,陳俱譯,《沈葆楨評傳─中國近代化的嘗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六、期刊論文
山下太郎,〈東沙島の沿革(上)〉,《臺灣時報》,昭和14年(1939)11月號。
〈今昔海防異勢論〉,何良棟編,《皇朝經世文四編》,台北,文海出版社,卷37。
王家儉,〈清季的海防論〉,《師大學報》第12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國56年6月。new window
王家儉,〈清季的海軍衙門〉,《中國歷史學會史學季刊》第5期,台北,民國62年3月。new window
王家儉,〈近代中國海權意識的覺醒〉,《近代中國維新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民國67年6月。new window
王家儉,〈李鴻章的海軍知識與海權思想〉,《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民國84年3月。
王家儉,〈魏默深的海權思想〉,《第二屆廿一世紀海權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民國81年7月。
王維儉,〈普丹大沽口船舶事件與西方國際法傳入中國〉,《學術研究》,廣州,學術研究雜誌社,第5期,1985。
王如繪,〈試論馬建忠的海防思想〉,《東岳論叢》,濟南,東岳論叢雜誌社,第24卷第1期,2003年1月。
王榮國,〈嚴復海權思想初探〉,《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廈門,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誌社,2004年,第3期。
亓樂義,〈中共已能打造航母尚未定案拍板〉,中國時報,台北,2007年1月10日。
亓樂義,〈要不要航母取決於戰略需要〉,中國時報,台北,2007年1月10日。
方偉君,〈李鴻章的海防思想和實踐〉,《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紹興,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編輯部,第25卷第1期,2005年2月。
元青、王建明,〈近代中国海军留日教育及其影響〉,《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徐州,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編輯部,2006年,第1期。
史春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關於海權觀念與內涵評述〉,《中國海洋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青島市,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編輯部,2007年,第2期。
史春林,〈孫中山海權觀評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福州,福建省社科院,2008,第3期。
代祥,《試論林則徐海防思想的發展變化》,《晉中學院學報》,山西省晉中市,晉中學院,第22卷第6期,2005年12月。
印鐵林,〈中國要不要發展海權,建立強大的海軍?〉,《海峽評論》,台北,海峽評論雜誌社,第218期,2009年2月。
江澤民,〈關於二十年來軍隊建設的歷史經驗〉,北京,人民日報,1999年1月8日,版1。
江暢,〈中共海軍戰略思想演進之研究〉,《海軍學術月刊》,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第36卷第2期,2002年2月。
李毓麟,〈列強海軍今勢論〉,《海軍》,第四期。
李鼎文,〈謀攻在現代海軍威懾中的運用〉,《第三屆孫子兵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1992年3月。
李平,〈九○年代海洋政策〉,《中共問題資料週刊》,台北,462期,1991年4月8日。
李明峻,〈中日爭奪石油能源的世界戰略〉,陳重成主編《第五屆兩岸遠景論壇─東亞區域整合與兩岸關係》,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5年。
李恭忠、李霞,〈倭寇記憶與中國海權觀念的演進:從《籌海圖編》到《海防輯要》的考察〉,《江海學刊》,南京,江蘇省社會科學院,2007年3月。
何良棟編,〈防海四策〉,《皇朝經世文四編》,台北,文海出版社。
佚名,〈說海權〉,《華北雜誌》,第9卷,1905年。
肖舉規,〈海軍論〉,《海軍》,東京,海陸軍留日學生監督處,第2期。
沈鴻烈,〈海軍發刊意見書〉,《海軍》,東京,海陸軍留日學生監督處,第1期。
宋海洋,〈海權論與中國的和平崛起〉,《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寧波,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編輯部,第7卷第3期,2009年9月。
何頻,〈賀鵬飛出任中共海軍副司令意在加強裝備〉,台北,中國時報,1992年12月22日,第10版。
吳國昌譯,〈中國海軍的回顧與展望〉,《現代軍事月刊》,香港,1983年7月。
林國炯,〈論核時代與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海權〉,《海峽評論》,台北,海峽評論雜誌社,第224期,2009年8月。
長嘯,〈中法馬江戰記〉,《海軍》,東京,海陸軍留日學生監督處,第2期。
周益鋒,〈海權論的傳入與晚清海權思想〉,《唐都學刊》,西安,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編輯部,21:4,2005年7月。
周益鋒,〈「海權論」東漸及其影響〉,《史學月刊》,開封,河南大學史學月刊編輯部,2006年第4期。
易予聖,〈解放軍部署航空母艦之探析─從經濟安全及用兵思維解析〉,《尖端科技》,台北,尖端科技雜誌社,第312期,2010年8月。
范騰霄,〈海軍經濟問題續議〉,《海軍》,東京,海陸軍留日學生監督處,第2期。
〈咸寧軍艦進水記盛〉,《海軍期刊》,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第1卷,第4期。
姚錫光,〈籌海軍芻議〉,張俠等編,《清末海軍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年。
姚宏毅,〈危機與武力使用 1995-1996台海危機的再省思〉,《國防雜誌》,桃園,國防大學,2005年7月。
〈重興海軍議〉,《時報》,1905年8月17日。
〈重興海軍問題〉,《海軍》,東京,海陸軍留日學生監督處,第1期。
胡小園,〈海權與近代中國的歷史命運〉,《歷史月刊》,台北,歷史智庫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號。
孫健等,〈論中國近代軍事思想之發展邏輯〉,《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和軍隊建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
海濤,〈海軍軍人進級及教育之統系〉,《海軍》,東京,海陸軍留日學生監督處,第2期。
徐德誠,〈中共海軍的角色一局部戰爭的觀點」〉,《海軍學術月刊》,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第26卷第9期,1992年9月10日。
殷克東等,〈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現實與思考〉,《海洋開發與管理》,北京,海洋開發與管理雜誌社,第2期,2010年。
笛帆,〈海上主管權之爭奪〉,《海軍》,東京,海陸軍留日學生監督處,第2期。
梁啟勛,〈論太平洋海權與中國前途〉,《新民叢報》,橫濱,第26號,1903年3月26日。
曹敏華,〈陳紹寬海防思想簡論〉,《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福州,福建省社科院,2003年第5期。
陳紹寬,〈世界上有不要海軍的國家麼?〉,《海軍期刊》,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第1卷,第7期。
陳紹寬,〈談海軍有設部的必要〉,《海軍期刊》,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第1卷,第7期。
陳紹寬,〈海軍建設〉,《海軍雜誌》,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海軍編譯處,第16卷,第6期。
陳紹寬,〈海政關係國防〉,《海軍期刊》,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第3卷,第7期。
陳紹寬,〈論中國海軍建設〉,《海軍雜誌》,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第17卷,第5期。
陳紹寬,〈海軍年報發刊詞〉,《海軍年報》,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
陳相靈,《中國傳統海防思想的演變及特點》,《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河南省南陽市,南陽師範學院期刊部南都學壇編輯部,第28卷第1期,2008年1月。
張力,〈陳紹寬與民國海軍〉,《史學的傳承:蔣永敬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1。
張雅君,〈中共與美日的亞太海權競爭:潛在衝突與制度性競爭機制〉,《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41卷第5期,民國87年5月。new window
張秀娟,〈論李鴻章海防建設思想〉,《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貴州省貴陽市,貴陽學院學報編輯部,2006年第4期。
章沁生等,〈局部戰爭-現實和未來主要威脅〉,解放軍報,北京,1986年9月26日。
郭淵,〈日本對東沙群島的侵略與晚清政府的主權維護〉,《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福州,福建省社科院,2004年第8期。
郭淵,〈西方列強對西沙群島的侵略與晚清政府的主權維護〉,《學術論壇》,廣西省南寧市,學術論壇雜誌社,2005年第2期。
郭淵,〈從近代國際法看晚清政府對南海權益的維護〉,《求索》,湖南省長沙市,求索雜誌社,2007年2月。
郭淵,〈晚清政府對西沙群島資源的開發及其歷史意義〉,《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浙江省舟山市,浙江海洋學院學報編輯部,第24卷第3期,2004年9月。
章長蓉,〈中共海軍建軍與戰略發展之研究〉,第二屆21世紀海權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2年11月。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中國飛彈飛越台灣海峽的政治與軍事評估〉,《台灣有沒有明天─台海危機美中台關係揭秘》,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2月。
焦佩,〈日本海洋發展觀與中日海權爭端〉,《日本問題研究》,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學,2006年第2期。
黃建鋼,〈論中國國家海洋戰略:對一個治理未來發展問題的思考〉,《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浙江省舟山市,浙江海洋學院學報編輯部,第24卷第1期,2007年3月。
曾桂林,〈從《條議海防事宜》看郭嵩燾得富強觀〉,《柳州師專學報》,廣西省柳州市,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編輯部,第18卷第2期,2003年6月。
萬仞,〈未來戰略環境的新挑戰:後冷戰與二十一世紀〉,《國防雜誌》,桃園,國防大學,第11卷第12期,民國85年6月16日。new window
楊世才,〈中共海權擴張的探討〉,《國防雜誌》,桃園,國防大學,第8卷第6期,1992年12月10日。new window
楊樹莊,〈請整頓海軍呈文〉,《海軍期刊》,南京,國民政府海軍部,第1卷,第1期。
楊溫利,〈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歷史月刊》,台北,歷史智庫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34期。
楊沐霖編,〈籌備經費為今日興復海軍最要之急務〉,《中外各國海軍全志》,上海,上海科學書局,1910年。
蔡一鳴,〈海權論與和諧海洋大戰略觀〉,《世界地理研究》,上海市,世界地理研究編輯部,第17卷第4期,2008年12月。
〈論海防為近今之急務〉,何良棟編,《皇朝經世文四編》,卷37,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劉華清,〈建設一支強大海軍,發展我國海洋事業〉,人民日報,北京,1984年11月24日。
劉中民,〈中國海權發展戰略問題的若干思考〉,《外交學院學報》,北京,外交學院學報編輯部,第80期,2005年2月。
劉呂萍,〈試論中國海洋戰略的特殊性〉,《咸寧學院學報》,湖北省咸寧市,咸寧學院學報編輯部,第29卷第2期,2009年4月。
劉中民,〈海權問題與冷戰後的中美關係:矛盾的認知與艱難的選擇〉,《外交評論》,北京,外交評論編輯部,第85期,2005年12月。
劉一健、呂賢臣,〈試論海權的歷史發展規律〉,《中國海洋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2007年第2期。
劉達材,〈從馬漢海權思想看海權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二十一世紀中國海權研討會專集》,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1年6月。
劉達材,〈贏得冷戰勝利的海洋戰略〉,《第二屆二十一世紀海權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民國81年12月。
劉達材譯,〈巨龍出海〉,《中華戰略學刊》,1992年3月31日。
謝瑞業,〈回顧中國海權歷史談未來海權建設努力方向〉,《海軍學術月刊》,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第28卷第3期,民國83年3月10日。
糜振玉,〈甲午戰爭一百週年與現代海洋觀〉,《國防雜誌》,北京,1994年9月。
鞠海龍,〈晚清海防與近代日本海權之戰略比較〉,《中州學刊》,河南省鄭州市,中州學刊雜誌社,2008年第1期,總第163期。
羅玉東,〈光緒朝補救財政之方策〉,《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集刊》,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七、學位論文
陳果,《石油安全對中共海軍戰略影響之研究(1989-2006)》,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年。
陳德育,〈中共海軍戰略的轉變因素及趨勢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97年6月。
賴進義,〈晚清海防塞防之爭的研究(1874-1881)〉(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

八、網路資料
台灣文獻叢刊/二八八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選輯﹝上﹞/請速籌台事全局疏。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徐明善、堂復全、曲維加,〈周恩來與新中國海防〉,人民網(北京),2002年。參閱網址: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8198/9405/34150/2543650.html(檢索日期:2010年10月16)。
〈中國須打造信息化新海軍力量─維護海洋權益〉,中國評論新聞網,香港,2007年8月21日。參閱網址:http://www.touataiwan.org/doc/1004/3/3/7/100133728.html?coluid=6&kindid=27&docid=100433728&mdate=0911123624﹝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
王崑義,〈台海危機十年來的省思〉,《幼獅軍護之家》,參閱網址:http://www.youth.com.tw/una/Military/95/06/M95.06.30-F.htm. ﹝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
〈藉剿索國海盜 中插手印度洋〉,自由時報,2010年1月2日,網址:http://n.yam.com/tlt/international/201001/20100102620690.html. ﹝檢索日期:2010年10月8日﹞。
孫志輝,〈加強海洋管理譜寫藍色輝煌〉,北京:國家海洋局政府網站,2009年9月15日。參閱網址:http://www.soa.gov.cn/soa/news/importantnews/webinfo/2009/09/1285406066976298.htm﹝檢索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中國海洋事業發展白皮書》(北京:中共國務院,1998年)。參閱新華網,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11/15/content_630706.htm(檢索日期:2010年10月15日)。

貳、英文部份
一、專書﹝Books﹞
Aikman, David, Pacific Rim: area of Change, Area of Opportunity, Boston: Little, Brown, 1986.
Corbett,Julian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Maryland:Naval Institute Press,1972.
Dellios, Rosita, Modern Chinese Defence Strateg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0.
Godwin, Paul H.B., Force Projection and China’s Military Strategy, Virginia: coolfont,1995.
Grove, Eric, The Future of Sea Power, London: Routledge, 1990.
Howard, Michael, War in European Histo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Joffe, Ellis, The Chinese Army After Ma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Lin, Chong-pin, China’s Nuclear weapons Strategy, Massachusetts:Lexington Books, 1988.
Linder, Staffan B., The Pacific Centur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Mahan ,Alfred.,The Influ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890.
Muller, David G. Jr., China as a maritime Power, Boulder, Colorodo: Westview Press, 1983.
Segal, Gerald, Rethinking the Pacifi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1.
Thucydides,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 New York:Penguin Books,1972.


二、論文﹝Articles﹞
Crowl,Philip A.‘ Alfred Thayer Mahan: the Naval Historian’, in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Machioavelli to the Nuclear Age ed. By Peter Paret,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Endicot, John ‘Asia Faces the Next Century’, NATO’s Sixteen Nations, April 1989.
Georgs Tan Eng Bok,’How Does the PLA Cope with Regional Conflict and Local War’, China’s Military:The PLA in 1990\1991, Kaohsiung Taiwan: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1991.
Hahn, Bradley, ‘Hai Fang’,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March 1986. Lampton and Catherine H. Keyser,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1988.
Muller, David G. Jr., ‘China As a Maritime Power in the Year 2000’, SCPS Workshop on PLA Affairs, Kaohsiung, Taiwan: Sun Yat-sen Center for Policy Studie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Pappageorge, John G., ‘Ocean Space and National Security’, New Dynamics in National Strategy,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 1975.
Rosinski,Herbert ‘Mahan and World War II’, The Development of Naval Thought: Essays, ed. By B. Mitchell Simpson III ,Newport: U.S. Naval War College Press, 1977,
Simon, Denis Fred, ‘China’s Evolving Electronics Strategy: The Role of Structural Reform and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China’s Global Presence, ed.by Lampton, David M.,and Keyser, Catherine H. Washington 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88.
Sprout,Margaret Tuttle ‘Mahan: Evangelist of Sea Power,’ in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Military Thought from Machiavelli to Hilter, ed. By Edward M. Earl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3.
Commander Swanson, Bruce, ‘The PRC Navy-Coastal Defense or Blue Water? U.S. Naval Proceedings”, Naval Review, 1976.
Swaine, Michael D., ‘China’, Strategic Appraisal, edited by Zalmay Khalilzad , Santa Monica: RNAD, 19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