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譚嗣同的學術思想與經世實踐
作者:趙世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O, SHIH-WE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鍾彩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仁學以太經世永嘉之學戊戌維新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6
近代以來,學者對譚嗣同的研究著作頗多,討論的議題也具備多樣性,但是整體的論述與理論邏輯的推演,卻相對較為疏略,而在談論譚嗣同思想成因上,也多有所忽略或缺乏明確論證。諸如學者偏重於討論譚嗣同哲學思想,而忽略其早年學術思想的內容與經學、史學對其思想形成的重要性;學者偏重討論《仁學》的哲學意涵,與譚氏思想究屬唯心或唯物的問題,卻忽略譚氏寫作《仁學》的目的與其中關注的焦點,並非全在哲學問題上;學者無法明確指出譚氏思想形成的來源究竟為何,只依據主觀判斷其受到王船山思想與湖湘學派的影響,卻無視於譚氏曾自言永嘉之學對其深刻的影響。此外,譚氏在戊戌維新時期與失敗後的種種作為,學界仍有許多紛紛之論,其原因不外乎譚氏究竟心中有無革命的思想,而文獻上的證據卻往往有撰作者本身政治上的私人目的含混其中,如梁啟超所撰〈譚嗣同傳〉、畢永年的〈詭謀直紀〉等例子,致學者誤信其說,爭議遂起。
本篇論文即試圖解決上述學者研究上的不足與疏略處。全文概分為緒論、結論及七章:
緒論部分將海內外研究譚嗣同思想的重要文獻予以簡要評析,並說明本論文研究所關注的議題及採取的學術取徑為何。
第一章:譚嗣同學問形成的過程。以譚嗣同的啟蒙時期為起點,逐步分析譚嗣同思想形成的幾個關鍵階段,同時釐清影響譚氏思想最主要的來源為何。
第二章:從〈治言〉到〈三十自紀〉的思想轉變。主要分別探討《石菊影廬筆識》〈學篇〉中的經學問題、〈思篇〉中的思想以及史論。另外對〈治言〉寫作的動機與內容的分析中來探尋譚氏思想發展的脈絡,並剖析〈三十自紀〉後譚氏思想轉變的契機。
第三章:甲午戰後至居金陵期間完成《仁學》。除深入探究影響譚嗣同深遠的事功思想外,譚氏寫作〈瀏陽興算記〉之後在湖南地區以及師友之間所產生的爭議,也詳加論述,並對譚氏最重要的著作《仁學》寫作目的,及著作版本問題進行剖析。
第四章:深入探討《仁學》思想,並就仁說、以太與氣、以太與仁、從以太到心力的轉化、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及經濟思想等問題予以剖析。
第五章:金陵棄官與湖南新政的開展。從譚嗣同在金陵候補知府時期,留心新政的推展,以及對《申報》和《時務報》的幫助、促成時務學堂的設立,之後選擇離開金陵回到湖南,成立南學會,並大力推展湖南新政,而受到守舊派和張之洞等人的彈壓,最後終因書院出題之事導致譚氏與歐陽中鵠師生關係決裂。
第六章:從奉旨入京到菜市口就義。分述譚嗣同戊戌北上後擔任軍機章京時,與康有為等人協助光緒推展新政的過程,以及譚氏密會袁世凱的始末,和譚氏選擇從容就義的經過,另外也釐清獄中題壁詩的疑點。
第七章:一生的評價,探討譚氏性格對其一生的影響,以及反滿、死君的疑問,並就對後世的影響加以說明。
一、清代以前輯著之文獻資料:
丁寶楨,陳夔龍編輯,《丁文誠公奏稿》,清光緒19年刻本。
丁寶楨,《丁文誠公遺稿》,清光緒20年刻本。
丁寶楨、翁同龢、袁昶撰,《同光之際名人尺牘》,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1991年。
于寶軒編,《皇朝蓄艾文編》,上海官書局印;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重印,民國54年。
孔慶和、王冬立、張宇澄等編,《格致匯編》,南京市:南京古舊書店,1992年
文廷式,汪叔子編,《文廷式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
文廷式,《國朝諸人著述目錄補編》,抄本,出版項不詳。
文廷式輯,《知過軒隨錄》,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2001年。
毛佩之輯,《變法自強奏議彙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8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6年。
王文韶,袁英光、胡逢祥整理,《王文韶日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年5月。
王先謙,《虛受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570,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先謙,《虛受堂書札》,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0年。
王先謙編,《十朝東華錄》,上海積山書局石印本,清光緒甲午二十年。
王先謙編,《郭侍郎(嵩燾)奏疏》,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6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57年。
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市:文華出版社,民國57年。
王雲五主持,《道咸同光四朝奏議》,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49年。
王照,《小航文存》,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27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57年。
王照口述,王樹楠錄,《德宗遺事》,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王闓運,馬積高主編,《湘綺樓日記》,長沙市:岳麓書社,1997年。
王韜,方行、湯志鈞整理,《王韜日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
王韜,《弢園尺牘》,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72年。
王韜,李天綱編校,《弢園文新編》,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王韜,《弢園文錄外編》,上海市: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王韜,孫邦華編選,《弢園老民自傳》,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左宗棠,湖南左宗棠全集整理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左宗棠未刊奏摺》,長沙市:岳麓書社,1987年。
左宗棠,任光亮、朱仲岳編,《左宗棠未刊書牘》,長沙市:岳麓書社,1989年。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上海市:上海書店,1986年。
甘韓編,《皇朝經世文新編續集》,據光緒28年商絳雪齋書局印,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8年。
皮錫瑞,《師伏堂未刊日記》,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年。
皮錫瑞,《師伏堂筆記》,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65,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洋務檔案國家圖書館藏歷史檔案文獻叢刊》,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北京市,2004年。
朱壽朋編,張靜廬等校點,《光緒朝東華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年。
何良棟輯,《皇朝經世文四編》,據光緒28年印,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8年。
吳永口述,劉治襄記,《庚子西狩叢談》,北京市:團結出版社,1999年。
吳汝綸,施培毅、徐壽凱編,《吳汝綸全集》,合肥市:黃山書社,2002年。
吳廷燮編,《咸豐要錄》,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育仁,《采風記》,成都,清光緒23年刻本。
宋育仁,《時務論》,清光緒22年石印本,袖海山房。
宋恕,胡珠生編,《宋恕集》,中國近代人物文集叢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
李星源,袁英光、童浩整理,《李星源日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
李興銳,羅真容、廖一中整理,《李興銳日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
李鴻章,李國傑編,《李鴻章全集》,海口市:海南出版社,1997年。
求是齋校輯,《皇朝經世文編五集》,據光緒28宜今室石印,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76年。
沈葆楨,《沈文肅公牘》,福建省文史研究所編,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汪康年,《汪康年師友書札》,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法式善,《存素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76,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法式善,《清秘述聞》,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1178,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法式善,涂雨公點校,《陶廬雜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59年。
邵之棠輯,《皇朝經世文統編》,據光緒27年上海寶善齋石印,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9年。
金梁,《光宣小記》,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
金梁,《近世人物志》,台北市:國民出版社,民國44年。
胡思敬,《國聞備乘》,上海市:上海書局,1997年。
唐才常,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唐才常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
孫詒讓,張憲文輯,《孫詒讓遺文輯存》,《溫州文史資料》第五輯,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孫詒讓,雪克輯點,《籀廎遺著輯存》,濟南市:齊魯書社,1987年。
孫靜安,《栖霞閣野乘》,北京市: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孫寶瑄,《忘山廬日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容閎,《西學東漸記》,長沙市:岳麓書社,1985年。
容閎,石霓譯注,《容閎自傳:我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上海市:百家出版社,2003年。
徐一士,《一士談薈》,太原市: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徐珂編,《清稗類鈔》,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
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隨筆》,太原市: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徐潤,《清徐雨之先生潤自敘年譜》,(又名《愚齋自敘年譜》),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
翁同龢,《翁文恭公遺集》,臺北市:維新書局,民國59年。
翁同龢,陳義傑整理,《翁同龢日記》,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1998年。
袁昶,《袁太常戊戌條陳》,清光緒28年鉛印本。
馬丕瑤,《馬中丞遺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8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0年。
馬建忠,《適可齋紀言紀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6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57年。
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編,《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市:中華書局,1958年。
康有為,《我史》,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康有為,《孟子微》,萬木草堂叢書本,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康有為,姜義華編校,《康有為全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92年。
康有為,《諸天講》,北京市:中華書局,1990年。
康有為遺稿,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編,《戊戌變法前後》,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張之洞,范書義、孫華峰、李秉新編,《張之洞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元濟,張樹年、張人鳳編,《張元濟書札》,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7年。
張蔭桓,王貴忱註釋,《張蔭桓戊戌日記手稿》,澳門:尚志書社,1999年。
張謇,曹從坡、楊桐、南通市圖書館編,《張謇全集》,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市:華正書局,民國78年。new window
梁啟超等,《譚嗣同唐才常兩先生暨丙午年萍瀏醴革命史料》,臺北市:大中書局,[出版年不詳]。
盛宣懷,《盛宣懷日記》,揚州市: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
盛宣懷,北京市大學歷史系近代史教研室編,《盛宣懷未刊信稿》,北京市:中華書局,1960年。
盛宣懷,《愚齋存稿》,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571-1573,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盛康編,《皇朝經世文編續編》,楊家駱主編,臺北: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8年。
郭嵩燾,《郭嵩燾日記》,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983年。
郭嵩燾,楊堅編,《郭嵩燾奏稿》,岳麓書社,1983年。
郭嵩燾,《養知書屋文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郭嵩燾等著,《郭嵩燾等使西記六種》,王立誠編校,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陳忠倚輯,《皇朝經世文三編》,上海:上海書局石印,光緒28年,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8年。
陳弢撰,《同治中興京外奏議約編》,臺北市:新興書局,民國75年。
陳熾,《陳熾集》,趙樹貴、曾麗雅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年。
陳寶箴,《陳寶箴集》,汪叔子、張求會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3年。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陳虬,《陳虬集》,溫州文史資料第八輯,胡珠生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章太炎,《章太炎生平與學術自述》,倪偉編選,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85年。
章炳麟,《章太炎政論選集》,湯志鈞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77年。
麥仲華輯,《皇朝經世文新編》,上海:大同譯書局刊,臺北: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8年。
彭玉麟,《彭玉麟集》,梁紹輝、劉志盛、梁小進、任光亮編,長沙市:岳麓書社2003年。
曾紀澤,《曾紀澤日記》,劉志惠點校輯注,王澧華審閱,長沙市:岳麓書社,1998年。
曾紀澤,《曾紀澤遺集》,喻岳衡點校,長沙市:岳麓書社,1983年。
曾國藩,《曾國藩奏摺》,唐浩明評點,長沙市:嶽麓書社,2004年。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唐浩明總責任編輯,長沙市:嶽麓書社,1987-1994年。
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上海:廣百宋齋校印,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8年。
馮桂芬,《校棻廬抗議》,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馮桂芬,《顯志堂稿》,臺北: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70年。
馮桂芬、馬建忠,《采西學議:馮桂芬馬建忠集》,鄭大華點校,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黃遵憲,《黃遵憲集》,吳振清、徐勇、王家祥編校整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黃濬著,許晏駢、蘇同炳合編,《花隨人聖盦摭憶全編》,聯經出版公司,民國68年。
惲毓鼎等著,《清光緒帝外傳》,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楊家駱主編,《戊戌變法文獻彙編》,臺北市:鼎文書局,民國62年。
楊銳,《楊叔嶠先生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568,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經元善,《經元善集》,虞和平編,武昌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葉昌熾,《緣督廬日記》,台北,學生書局影印,民國53年。
葉德輝編,《覺迷要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33輯330,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76年。
葛士濬輯,《皇朝經世文續編》,上海:廣百宋齋校印,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8年。
榮祿,《榮祿存劄》,杜春和、耿來金、張秀清編,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榮祿,《榮祿來往書信檔案》,北京市: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資訊影像技術部,1991年。
榮慶,《榮慶日記》,謝興堯注釋,陝西,西北大學出版社,1986年。
熊希齡,《熊希齡先生遺稿》,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
熊希齡,《熊希齡集》,林增平、周秋光編,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趙炳麟,《光緒大事匯鑒》,廣文書局,1978年。
劉體仁,《異辭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3月。
劉人熙,《蔚廬文集》,清光緒22年大梁刊本。
劉光第,《劉光第集》,《劉光第集》編輯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
劉光蕡,《煙霞草堂文集》十卷,附錄一卷,刻本,蘇州:思過齋,民國7年。
劉光蕡,《煙霞草堂遺書》,刻本,蘇州:王典章思過齋,民國8-10年。
劉坤一,《劉坤一遺集》,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中華書局,1959年。
德齡,《光緒帝畢生血淚史》,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德齡,《我在慈禧太后身邊的日子》,劉雪芹譯,武漢市: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
德齡,《御苑蘭馨記》,北京市:團結出版社,1999年。
德齡,《清宮中的生活寫照》,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蔡雲萬,《蟄存齋筆記》,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3月。
鄭孝胥,《鄭孝胥日記》,中國歷史博物館編,勞祖德整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3年。
鄭孝胥,《蘇戡公最後遺稿》,鉛印本,民國間。
鄭觀應,《鄭觀應集》,夏東元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8年。
黎庶昌,《拙尊園叢稿》,清末民初史料叢書第2種,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57年。
駱成驤,《清漪樓遺稿》二卷,鉛印本,民國37年。
薛福成,《薛福成全集》,臺北市:廣文書局,民國52年。
薛福成,《薛福成選集》,丁鳳麟、王欣之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魏源,《魏源集》,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
魏源編、饒玉成續編,《皇朝經世文編續集》,光緒8年補刻續編,江右饒氏雙峰書屋刊本。
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增訂本,蔡尚思、方行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
譚嗣同,《譚嗣同書簡》,歐陽予倩輯,上海市:文化供應社,民國37年。
嚴復,《嚴復集》,王栻主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
蘇輿編,《翼教叢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5輯647,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0年。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王佩諍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

二、近人專著及論文集

《知新報》,澳門:澳門基金會,1996年第1版。
《湖南歷史資料》,美國Virginia:中國研究資料中心。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丁文江編,《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國47年。
丁偉志、陳崧《中西體用之間:晚清中西文化觀述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委員會編,《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1989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研討會》,1981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對西方及列強認識資料彙編》,民國61年至79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維新思想研討會》,民國68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民國77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道光咸豐兩朝籌辦夷務始末補遺》,民國71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日戰爭》,邵循正等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法戰爭》,邵循正等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戊戌變法》,翦伯贊等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洋務運動》,翦伯贊等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齊思和、林樹惠等編,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上諭檔》,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市:中華書局,1995-1996年。
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晚清洋務運動事類匯鈔》,北京市,1999年。
中華書局編輯,《湘報》第1—177號,影印本,北京市:中華書局,1965年。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為人知的中日結盟及其他──晚清中日關係史新探》,巴蜀書社,2004
孔祥吉,《戊戌維新運動新探》,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孔祥吉,《康有為變法奏議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
孔祥吉,《晚清史探微》,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孔祥吉,《晚清佚聞叢考:以戊戌維新為中心》,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孔祥吉編著,《救亡圖存的藍圖─康有為變法奏議輯證》,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8年。
牛仰山、孫鴻霓編,《嚴復研究資料》,福州市: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江蘇文藝,1997年。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時報文化,民國74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4年。
王曉秋、尚小明,《戊戌維新與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北京市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曉秋主編,《戊戌維新一百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9年。new window
王樾,《譚嗣同變法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9年。
田澍,《曾國藩與湖湘文化》,長沙市: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精選:清末民初風雲》,中國文史,2006年。
存萃學社編集,《洋務運動研究論集》,香港:崇文書店,1973年。
成曉軍,《曾國藩與中國近代文化》,長沙市:湖南出版社,1991年。
朱東安,《曾國藩集團與晚清政局》,北京市:華文出版社,2003年。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吳文萊,《容閎與中國近代化》,珠海出版社,1999年。
吳廷嘉,《戊戌思潮縱橫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吳銘能,《梁啟超研究叢稿》,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呂實強,《丁日昌與自強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
宋德華,《嶺南維新思想述論—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中心》,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市:三民書局,民國85年。
李文海、孔祥吉編,《戊戌變法》,成都:巴蜀書社,1986年。
李恩涵、張朋園等,《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自強運動》,南昌市: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李國祁,《張之洞的外交政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
李細珠,《張之洞與清末新政研究》,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市:谷風出版社,民國75年。
沈雲龍主編,《時務報》,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三十三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7年。
沈雲龍主編,《清議報全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十五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6年。
汪榮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長沙市:嶽麓書社2000
汪榮祖,《康章合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汪榮祖,《從傳統中求變: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臺北市:聯經,民國72年。
周妤,《中國近代經世派與經世思潮研究》,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建波,《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69年。
周積明,《最初的紀元: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周積明等著,《震盪與衝突:中國早期現代化進程中的思潮和社會》,商務印書館,2003年。
房德鄰,《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與近代儒學》,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
林文仁,《派系分合與晚清政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林毓生,《熱烈與冷靜‧譚嗣同反傳統思想的特質》,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6月
林載爵,《中國歷代思想家-譚嗣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林保淳,《嚴復:中國近代思想啟蒙者》,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林啟彥、黃文江主編,《王韜與近代世界》,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0年。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政協瀏陽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譚嗣同紀念館合編,《譚嗣同研究資料匯編》,1988年。
段本洛,《譚嗣同》,揚州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秋陽,《李端棻傳》,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
胡偉希編選,《民聲-辛亥時論選》,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胡繩武編,《戊戌維新運動史論集》,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茅海建,《戊戌變法史事考》,三聯書店,2005年。
唐德剛,《晚清五十年》,臺北市:聯經,民國86年。
夏東元,《晚清洋務運動研究》,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夏東元,《盛宣懷年譜長編》,上海市: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文光、王世芸,《龔自珍研究資料集》,合肥:黃山書社,1984年。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new window
徐義君,《譚嗣同思想研究》,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桑咸之,《晚清政治與文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國家檔案局明清檔案館編,《戊戌變法檔案史料》,中華書局,1958年。
張玉法,《中國近代史》,臺北市:東華書局,民國85年。
張立文,《中國近代新學的展開》,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0年。
張仲禮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論著選譯》,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
張仲禮主編,《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宇權,《思想與時代的落差:晚清外交官劉錫鴻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張志建,《嚴復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5年。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53年。
張朋園、李恩涵等著,《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自強運動》,臺北市:食貨出版社,民國60年。
張磊,《丁日昌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張錫勤,《戊戌思潮論稿》,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張耀南、陸麗雲、孫宇陽,《戊戌百日誌》,北京市:北京市燕山出版社,1998年。
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市:華正書局,民國63年。
清華大學歷史系編,《戊戌變法文獻資料繫目》,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
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中華書局,1985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之變局》,臺北市:聯經,民國79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市:曉園出版社,民國84年。
陳善偉,《唐才常年譜長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年。
陳越光、陳小雅,《搖籃與墓地:嚴復的思想和道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陳耀南,《魏源研究》,香港:乾惕書屋,1979年。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市:廣文書局,民國72年。
章開沅,《張謇傳》,北京市: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年。
章開沅、田彤,《張謇與近代社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湯志鈞,《康有為與戊戌變法著》,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年。
湯志鈞、湯仁澤,《維新.保皇.知新報》,上海市: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六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馮天瑜、何曉明,《張之洞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馮天瑜、黃長義,《晚清經世實學》,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馮契主編,《中國近代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黃彰健,《戊戌變法史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9年。
黃彰健,《康有為戊戌真奏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63年。
楊一峰,《譚嗣同》,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48年。
楊天石,《海外訪史錄》,北京市:社科文獻出版社,1998年。
楊天石,《尋求歷史的謎底》,北京市: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楊廷福,《譚嗣同年譜》,香港:崇文書店,1972年。
楊榮國,《譚嗣同哲學思想》,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57年。
賈維,《譚嗣同與晚清士人交往研究》,長沙市: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熊月之,《馮桂芬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福州市嚴復研究會編,《嚴復與中國近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海峽文藝出版社,1998年。
劉振嵐,《戊戌維新運動專題研究》,北京市: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鳳翰,《袁世凱與戊戌政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0年。
樓宇烈,《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年。
樊百川,《清季的洋務新政》,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上海市:上海市書店,1990年。
蔡辰蘇、張勇、王憲明著,《戊戌變法史述論稿》,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鄭海麟、《黃遵憲與近代中國》,北京市:三聯書店,1988年。
鄧潭洲,《譚嗣同傳論》,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市: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
蕭功秦,《危機中的變革──清末現代化進程中的激進與保守》,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9年。
戴景賢,《王船山之道器論》,臺北市:廣學社印書館,民國71年。new window
戴逸,《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戴逸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戴逸,《步入近代的歷程》,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
戴逸,《履霜集》,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官定意識型態的西化理論》,稻鄉出版社,民國80年。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蘇同炳(莊練),《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台北:四季出版公司,民國67年。
顧長聲,《容閎:向西方學習的先驅》,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龔書鐸等著,《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幾個原則爭論》,北京市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龔鵬程,《近代思想史散論》,臺北市:東大圖書,民國80年。



三、近人外文著作及中譯著作
Bastid, Marianne,〈晚清官方的皇權觀念〉,賈宇琰譯,《開放時代》2001年1月號。
Burtt, Edwin Arthur,《近代物理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徐向東譯,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
Huntington, Samuel,《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
Ingo Schäfer, “Natural Philosophy, Physics and Metaphysics in the Discoourse of Tan SiTong: The Concepts of Qi and Yitai”, Michael Lackner, Iwo Amelung and Joachim Kurtz (eds.),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eiden et al. 2001.
Karl, Rebecca E. & Peter Zarrow, 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Qing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 , 2002.
Kwong, Luke S. K., A mosaic of the hundred days : personalities, politics, and ideas of 1898,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Kwong, Luke S. K., T’AN SSU-T’UNG, 1865-1898: Life and Thought of a Reformer, Leiden; New York; Koln: Brill, 1996.
Lewis, Charlton M., Prologue 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and Institutions in Hunan Province, 1891-1907. Cambridge/Mass. 1976.
Lewis, Charlton M., The Reform Movement in Hunan (1896-1898), Papers on China, vol. 15, 1961.
Morse, Hosea,張匯文等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上海,上海書店,1960年。
Niu, Pu, Confucian statecraft in Song China: Ye Shi and the Yongjia school, pp. 14-15, Ph.D. Dissert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1998.
Robel, R. Ronald,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T’an Ssu-t’ung.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2.
Rogers, Lisa Marie, Nature and Ethics in Late Qing Thought.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4.
Shek, Richard H., “Some Western Influences on T’an Ssu-t’ung’s Thought”, Paul A. Cohen and John E. Schrecker (ed.),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976.
Talbott, Nathan M., Intellectual Origins and Aspects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Jen-hsueh’ of T’an Ssu-t’ung, Martyr of the 1898 Reform.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of Washington University, 1956.
Wile, D. David, T’an Ssu-t’ung: His Life and Major Work, The Jen-hsueh.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72.
小野川秀美,《晚清政治思想研究》,林明德、黃福慶合譯,時報文化出版社,民國71年。
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溫洽溢譯,時報出版公司,2001年。
史華茲,《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葉鳳美譯,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田大里輯,《光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78年。
任達,《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年》,李仲賢譯,江蘇人民出版社。
有田和夫,《近代中国思想史論》,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有田和夫,《氣的思想‧變法運動中的氣-附:以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有田和夫,《清末意識構造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84年。
西順蔵編,《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第2冊《洋務運動と変法運動》,東京:岩波書店,1976年。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の知識人と文明》,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6年。
佐藤慎一編,《近代中国の思索者たち》,大修館書店,1998年。
李恵京,〈譚嗣同の《仁学》-批判哲学としての破壊と建設の役割について〉,《東方学》95。
近藤邦康,《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東京:勁草書房,1981年。
孫路易,《中国思想認識における幾つかの問題》,朋友書店,2006年。
島田虔次,《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計秋楓、朱慶葆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烏特亨利,《治心免病法》,傅蘭雅譯,上海格致書室,清光緒二十二年鉛印本,湖南省圖書館。
狹間直樹,《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高田淳,《中国の近代と儒教:戊戍変法の思想》,東京:紀伊国屋書店,1970年。
勒文森,《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劉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張灝,《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找秩序與意義》,高力克等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崔志海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堀川哲男,〈譚嗣同的政治思想〉,殊毅譯,《河北師院學報》,第4期。
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史:晚清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費維愷,《中國早期工業化:盛宣懷和官督商辦企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福爾索姆,《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幕府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齊赫文斯基,《中國變法維新運動和康有為》,張時裕等合譯,北京市:三聯,1962年。
劉廣京、朱昌,《李鴻章評傳:中國近代化的起始》,陳絳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稻葉君山,《清朝全史》,但燾譯,臺北市:中華書局,民國49年再版。
蕭公權,《翁同龢與戊戌維新》,楊肅獻譯,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2年。
蕭公權,《康有為思想研究》,汪榮祖譯,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民國77年。new window
濮蘭德、白克好司,《慈禧外記》,陳冷汰、陳詒先譯,珠海市:珠海出版社,1995年。
龐百騰,《沈葆楨評傳:中國近代化的嘗試》,陳俱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坂元弘子,〈譚嗣同的《仁學》和烏特亨利的《治心免病法》〉,《中國哲學》第13輯,1985年。
坂元弘子,〈譚嗣同思想與民族認同、性別意識〉,《譚嗣同與戊戌維新》,嶽麓書社,1999年。
坂出祥伸,《中国近代の思想と科学》,京都:同朋舎出版,1983年。
坂出祥伸,《康有為傳》,葉妍譯,臺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
荘光茂樹,《中国近代政治の運動と思想:洋務・変法・革命運動》,時潮社,1998年。

四、中文碩博士論文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的解體(1895-1919)》,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1年。
尹飛舟,《湖南維新運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近代史博士論文。
王林,《《萬國公報》研究》,北京市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1996年。
史革新,《晚清理學研究》,北京市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1992年。
皮後鋒,《嚴復與西學東漸》,南京大學博士論文,1997年。
任靈蘭,《嘉道時期士大夫的學術風尚》,北京市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1998年。
李海英,《孫詒讓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周敏之,《王照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02年。
邱榮舉,《譚嗣同的政治思想》,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年。
金慶惠,《晚清早期維新派研究》,北京市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1998年。
馬克鋒,《西學中源說與近代文化》,北京市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1991年。
張家珍,《譚嗣同「仁學」思想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9年6月。
張登德,《尋求近代富國之道的思想先驅-陳熾研究》,北京市師大中國近史博士論文,2003年。
陽信生,《湖南近代紳士階層研究(1895—1912)》,湖南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03年。
董貴成,《近代科學與戊戌維新》,北京市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01年。
賴溫如,《晚清新舊學派思想之論爭—以《翼教叢編》為中心的討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new window

五、中文期刊論文
丁放,〈晚清政治風雲中的吳保初〉,《安徽史學》,1995年01期。
孔祥吉,〈蔡金台密札與袁世凱告密之真相〉,《廣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孔祥吉,〈譚嗣同「獄中題壁」詩刑部傳鈔本之發現及其意義〉,《漢學研究》12卷1期,民國83年6月。new window
孔祥吉,(難得一見的百日維新史料——讀唐烜稿本《留庵日鈔》),《學術界》,2004年01期。
孔祥吉,〈宋伯魯與戊戌變法〉,《人文雜誌》,1984年02期。
王先明,〈張之洞與晚清「新學」〉,《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04期。
王林,〈《萬國公報》的變法主張述評〉,《學術研究》,2004年04期。
王夏剛,〈清代檔案中譚嗣同資料釋讀〉,《史學月刊》,2006年第7期。
王振鋒,〈晚清開放初期中堅人物的隕落──徐繼畬四論〉,《城市研究》,1995年02期。
王翔,〈《資政新篇》與洋務思想的文化學比較〉,《史學集刊》,4期,1988年。
王樾,〈會通與轉化-譚嗣同宗教觀之分析〉,《淡江史學》5期,民國82年6月new window
史革新,〈理學與晚清社會〉,《北京市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田濤,〈晚清國人世局觀的演變〉,《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成曉軍,〈論黎庶昌對曾國藩洋務觀的繼承和發展〉,《貴州社會科學》,1994年02期。
成曉軍、武增鋒、李龍躍,〈晚清「西學中源」說再認識〉,《貴州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朱維錚,〈在晚清思想界的黃宗羲〉,《天津市工會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何一民,〈駱成驤與戊戌維新運動〉,《文史雜誌》,1987年04期。
何一立,〈黃英《籌蜀篇》及其維新思想〉,《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5期。
吳忠民,〈論王先謙的洋務思想〉,《東嶽論叢》,1期,1985年。
吳福環,〈洋務論者的「變局」觀〉,《史學月刊》,2期,1987年。
呂實強,〈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檢討〉,《歷史月刊》,125期,民國87年06月。
呂實強,〈自強運動時期的維新與保守〉,《復興崗學報》,12期,民國63年09月。
呂實強,〈論洋務運動的本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1年第20期。
李增,〈譚嗣同以太之形上學解析〉,《譚嗣同暨戊戌維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仁學會叢書第八集》,臺北:中華仁學會,1998年10月
李增,〈譚嗣同之仁通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期,民國85年12月new window
李澤厚,〈論譚嗣同的哲學思想和社會政治觀點〉,《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二編》,香港:存萃學社編集,崇文書店,1971年10月。
李澤厚,〈關於譚嗣同哲學思想的研究-對孫長江先生兩篇文章的一些意見〉,《哲學研究》1957年第3期。
李書源、管書合,〈洋務派與戊戌維新運動〉,《史學集刊》,1998年04期。
李海紅,〈李提摩太在《萬國公報》上的變法思想〉,《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
沈豔,〈晚清經世文編現象的歷史文化透視〉,《江漢論壇》,2000年01期。
汪林茂,〈從傳統到近代——晚清浙江學術的變遷〉,《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
汪榮祖,〈一百年前的六月—戊戌風雲今談〉,《歷史月刊》,125期,民國87年06月。
汪榮祖,〈譚嗣同中詩透露的戊戌史事〉,《歷史月刊》154期,民國89年11月
汪榮祖撰,〈戊戌密謀再議─答高、黃兩先生〉,《歷史月刊》,民國77年9月,總第8期。
汪榮祖撰,〈帝黨確有密謀─也論戊戌政變〉,《歷史月刊》,民國77年4月,總第3期。
周志文,〈崇奢黜儉-論譚嗣同與章炳麟的一個經濟觀點〉,《淡江學報》31期,民國81年1月。
周輝湘,〈洋務思潮中的三種西學觀〉,《歷史教學》,1995年10期。
周輝湘,〈論洋務「西體中用」文化觀〉,《求索》,2001年01期。
周積明,〈晚清經世實學對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的推動〉,《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03期。
周積明,〈變革的新工具-略說戊戌時期的學堂、學會、報紙〉,《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
房德鄰,〈維新派「圍園」密謀考—兼談〈詭謀直紀〉的史料價值〉,《近代史研究》,2001年3期。
林俊宏,〈譚嗣同「仁學」思想的社會政治分析-儒家思想的承繼與批判(上)(下)〉,《孔孟月刊》34卷4-5期,民國84年12月、民國85年1月。new window
林慶元,〈譚嗣同對中西學的匯通(上)(下)〉,《孔孟月刊》39卷10-11期,民國90年6-7月。new window
林文仁,〈由沈、榮之爭看影響晚清政局演變的兩個因素〉,《史學集刊》,1996年04期。
林啟彥,〈王韜中西文化觀的演變〉,《漢學研究》,17卷1期,民國88年06月。
邱展雄,〈彭玉麟的洋務思想〉,《湖南城市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邱榮舉,〈論晚清變法思想〉,《空大學訊》,283期,民國91年01月。
俞雄,〈孫詒讓維新思想及其實踐〉,《溫州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茅海建,〈戊戌政變的時間、過程與原委〉,《近代史研究》2002年4、5、6期。
苑書義,〈張謇與維新運動〉,《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唐凌,〈一位不容忽視的洋務思想家—馬丕瑤〉,《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
孫邦華,〈西潮衝擊下晚清士大夫的變局觀〉,《二十一世紀》,65期,民國90年06月。new window
孫長江,〈論譚嗣同〉,《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二編》,香港,崇文書店,1971年10月。
孫隆基,〈從「天下」到「國家」—戊戌維新一代的世界觀〉,《二十一世紀》1998年46期。
徐振亞,〈近代西方科技譯著對譚嗣同的影響〉,《譚嗣同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仁學會叢書第七集》,臺北:中華仁學會,1997年10月。
高柏園,〈譚嗣同《仁學》的理論內容與思想性格〉,《鵝湖月刊》第二十一卷第五期。
張力群,〈張之洞與《時務報》〉,《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張仲禮等,〈國外洋務運動研究概述〉,《歷史研究》,3期1985年。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52期,民國88年04月。new window
張灝,〈再認戊戌維新的歷史意義〉,《二十一世紀》,45期,民國87年02月。new window
符必春,〈陳虬的政治維新思想〉,《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許晏駢(高陽)撰,〈所謂「帝黨確有密謀」的面面觀─答汪榮祖先生〉,《歷史月刊》,民國77年7月,總第6期。
許晏駢(高陽)撰,〈慈禧太后與伊藤博文─戊戌政變真相之揭發〉,《歷史月刊》,民國77年2月,創刊號。
郭長庚,〈戊戌變法失敗原因新探—清代變革的環境壓力與時機問題〉,《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
郭漢民,〈譚梁交誼與晚清思想〉,《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04期。
陳居淵,〈略論晚清學術界的尊顏與反顏之爭〉,《河北學刊》,1997年01期。
陳居淵,〈論晚清儒學的「漢宋兼采」〉,《孔子研究》,1997年03期。
陳金陵,〈發出維新呼聲的法式善〉,《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84年06期。
陳康衡,〈鄭觀應與晚清社會的三個派別〉,《歷史教學》,2004年08期。
陳捷先,〈戊戌變法前後的帝后黨爭〉,《歷史月刊》,125期,民國87年06月。
陸寶千,〈郭嵩燾之洋務思想〉,《廣文月刊》,1卷3期,民國58年01月。
章鳴九、張耀美,〈論洋務思想家的理論基礎〉,《近代史研究》,6期,1986年。
傅美林,〈洋務思潮之嚆矢─論馮桂芬的思想〉,《歷史教學》,1999年08期。
曾建立,〈《格致古微》與晚清「西學中源」說〉,《中州學刊》,2000年06期。
曾琦雲,〈譚嗣同與佛教〉,《內明》280期,民國84年7月。
湯志鈞,〈關於戊戌政變的一項重要史料—畢永年的《詭謀直紀》〉,《中華文史論叢》,1986年。
賀廣如,〈論譚嗣同的變法與復古〉,《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2期,民國89年12月。new window
馮天瑜,〈張之洞與戊戌維新〉,《清史研究》,1999年01期。
黃彰健,〈戊戌變法與素王改制〉,《大陸雜誌》,100卷5期,民國89年05月。
黃彰健,〈論譚嗣同獄中詩-與孔祥吉先生商榷〉,《大陸雜誌》90卷2期,民國84年2月
黃彰健撰,〈談戊戌政變─與高陽、汪榮祖二先生商榷〉,《歷史月刊》,民國77年8月,第7期。
涂美珍、堯奇,〈陳熾與戊戌維新運動〉,《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楊天石,〈袁世凱〈戊戌紀略〉的真實性及其相關問題〉,《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
楊際開,〈宋恕變法理論與清末政治思想〉,《思與言》,39卷04期,民國90年12月。
葉海煙,〈譚嗣同「仁學」的人學意義〉,《東吳哲學學報》3期,民國87年4月。
董劍平,〈維新與衛道:王先謙的文化心態〉,《二十一世紀》,29期,民國84年06月。new window
董增剛,〈論譚嗣同《仁學》以太說〉,《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5期。
鄔昆如,〈譚嗣同哲學體系與淵源問題〉,《湖南文獻》22卷4期,民國83年10月。
劉金源,〈洋務運動的馬前卒—徐潤〉,《檔案與史學(漢學)》,1999年1-2期。
劉聖宜,〈梁慶桂與晚清廣東維新運動〉,《學術研究》,2004年07期。
劉廣京,〈鄭觀應易言—光緒初年之變法思想〉,《清華學報》,8卷1至2期,民國59年08月。
鄭志明,〈譚嗣同的宗教觀〉,《鵝湖》26卷2期,民國89年8月。new window
盧剛,〈《湘報》與湖南維新運動〉,《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02期。
鮑家麟,〈宋恕(1862-1910)的變法論〉,《歷史學系學報》,2期,民國64年06月。
鮑紹霖,〈帝術縱橫:析論康有為《彼得大帝心法》之義〉,《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03期。
鍾家鼎、王羊勺,〈李端棻《變法維新條陳當務之急折》研究〉,《貴州文史叢刊》,2004年01期。
韓毓海、董正華,〈晚清以來的中國歷史和現代化進程─周錫瑞教授訪談錄〉,《戰略與管理》,1996。
薩孟武,〈戊戌變法以前的洋務運動及反對的言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3卷4期,民國59年。
鄺兆江,〈譚嗣同和傅蘭雅的一次會見〉《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6期。
嚴北溟,〈論譚嗣同的「仁學」思想〉,《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五編》,香港:存萃學社編集,崇文書店,1974年1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