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建構國小推展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之研究
作者:陳姵言
作者(外文):Chen, Pei-Y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指導教授:蔡居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國小推展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德爾菲法分析層級程序法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ion index selection systemDelphi MethodAH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本研究藉由德爾菲調查法與分析層級程序法,建構國小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做為學校實施環境教育與成效檢核之依據。首先蒐集研析環境教育相關理論、法令規章、實證研究等,做為研究架構基礎,其次以「德爾菲法專家問卷」、「學校推展環境教育成對比較問卷」、「國小推展環境教育成效問卷」為研究工具,分別邀請十位環境教育專家為對象,藉由專家意見彙整,建構出國小推展環境教育指標系統及國小環境教育指標權重體系,再邀請三位A環境教育獎評審委員,對所建構的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進行適切性檢核。問卷調查所得資料透過SPSS 12、Export Choice 2000等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獲致如下結論:
一、國小推展環境教育指標系統簡明可行具實務功能性。
二、國小推展環境教育指標系統以教師專業素養為核心。
三、指標權重體系既能彰顯指標的優先順序,亦能呈現相對權重關係。
四、指標權重體系彰顯環境教育專業特性。
五、評選系統具有實務應用之適切性。
六、評選系統呈現指標權重特性,可發揮實質評核功能。
最後提出下列建議:
一、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可做為國小推展環境教育指引與規劃方向。
二、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可協助教育現場實施自我評鑑與成效檢核。
三、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可依時空背景遷移適時加以修訂。
四、師資培育體系與學校應持續關心教師專業素養的培育與提昇。
五、擴大研究對象,進行中學、大學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建構。
六、進行後續研究探討課程與教材在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中的重要性。
七、利用不同研究工具進行國小推展環境教育評選系統成效評估。
研究結果提供現行國民小學推展環境教育規劃、評鑑與成效檢核之參考。
關鍵字: 國小推展環境教育指標評選系統、德爾菲法、分析層級程序法
Through the Delphi survey method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ex selection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schools’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check. Firs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lated theories, decrees and regulations, empirical research, etc.
were collected a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bases in this paper. Second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Delphi expert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of paired comparison of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ion”, and “questionnaire of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n experts and scholars specialized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and non-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xperts were invited as participants. Through the compilation of expert opinions, the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ex selecti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ex weight system were constructed. Three “A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wards” judge panel members were then invited to carry out relevant checks o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ex selection system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SPSS 12, Export Choice 2000, and other statistical software,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underw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drawn were as follows:
1.The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ion index system was concise and feasible with practical functionality.
2.The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ion system used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as the core.
3.The index weight system not only showed the priority of the indicators, but also presented a relative weight relationship.
4.The index weight system highligh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ism first”.
5.The selection system possessed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levance.
6.The selection system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ex weights and played out a substantive assessment function.
The recommendation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The index selection system serves as a guide and the planning dire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ion.
2.The index selection system can assist the education site in implementing self-eval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check.
3.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ex selection system may be timely modified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time and space background.
4.The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and school should continue to show concern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5.Expand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ex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6.Conduct follow-up study on the importance of curriculum and course materials in the index selection system.
7.Different research too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ex selection syste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lanning, evalu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primary education.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motion index selection system, Delphi Method, AHP
中文部分
方吉正(2003)。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于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345-402。臺北:心理出版社。
孔家榆(2015)。應用修正式德爾菲法及層級分析法建構設計服務公司評選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
王佩蓮(2000)。國小環境教育檢核表之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319-346。
王秀娟(2004)。國民小學校園及社區資源與環境教育推動之分析與比較研究。臺北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俊秀(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的視野。臺北:巨流出版社。new window
王淑華(2006)。傳播模式與效益之研究─從知溝理論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王棋俊(2011)。海洋生態議題融入七年級生態保育教學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王順美、梁明煌、張子超(2000)。臺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計畫推展先驅計畫。臺北:教育部委託計畫期末報告書。
王順美(2003)。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整合研究-中等學校部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1-2511-S-003-047-
X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順美 (2004)。臺灣中等學校環境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環境教育研new window
究,2(1),1-23。
王順美(2009)。綠色學校指標及其評量工具發展歷程之研究。環境教育研究,6(1), 119-160。new window
王順美(2009)。綠色學校指標及其評量工具發展歷程之研究。環境教育研究,6(1),119-160。new window
王順美(2016)。臺灣永續發展教育現況探討及行動策略之芻議。環境教育研究,12(1),111-139。new window
王鑫(譯)(1999):Baczala, Krysia 原著。國民中小學校園環境稽核及調查參考手冊─英國的例子。臺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協會。
王鑫(2000)。永續校園-學校環境教育政策的範例。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9),20-23。
池文海、鍾權宏、陳瑞龍(2004)。應用分析層級程序法於我國政府採購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運籌研究集刊,5,57-82。new window
朱華津 (2009)。我國小學環境教育要素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彰化: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吳成仁(2005)。農產物流中心立地條件決策因素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
吳金香(2002)。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國小組織發展狀況及其革新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成果報告,NSC90-2413-H-415-002)。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美棱(2015)。結合DEMATEL與AHP探討疏濬工程決策評估因素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所。
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臺北:臉譜文化事業。
吳政達(1999)。國民中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吳淑姿(2005)。羅山有機村摺頁。花蓮:花蓮文化局出版。
吳清山、林天祐(2001)。德爾菲法。教育研究月刊, 92,127。
吳雅玲(2001)。德爾菲法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92,297-306。
吳雅玲 (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6。
吳鈴筑 (2010)。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吳鈴筑(2012)。我國環境教育新政策。樂活樂學季刊,146,3-5。
呂佳玲(2008)。綠色學校的實踐與評估-以大葉大學校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班。
呂佳蓉(2016)。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環境友善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環境教育與資源所。
宋文娟、黃久秦、洪錦墩(2008)。應用德爾菲法評估臺灣未來老人健康議題暨老年醫師之需求。明新學報,2, 355。new window
李千慧(1992)。國民小學如何實施環境教育之研究。臺北:書香小集。
李秀琴、林孟郁、黃木榮(2002)。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 運用智慧型代理人與分析階層程序(AHP)於商品選購策略─以旅遊行程規劃為例。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 2(2), 1-12。new window
李欣怡(1999)。我國國民中學推行學校環境教育主題工作現況之研究-以臺灣北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李青蓉 (2009)。蝴蝶生態園對學校環境與國小學童態度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立德大學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研究所。
李恆華(2004)。大學校院環境教育相關課程教師之教學現況調查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李忠諭(2009)。臺灣線上音樂服務提供者之優勢資源與策略聯盟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李崑山(1999)。落實國民小學環境教育之策略與方法。環境教育季刊,40,63-70。
李曜宇(2017)。透過AHP建構十二年國教下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之進修研究所最佳歷程-以教育研究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辛懷梓(2010)。發展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概念暨分析國民小學教科書內容涵蓋環境教育概念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汪靜明(1990)。活動設計架構與特色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5,58-66。
汪靜明(1995)。社會環境教育之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集刊,20,213-235。new window
汪靜明(2000)。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季刊,43,18-34。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new window
沈淑芬(2010)。雲林縣國民小學課程發展委員會運作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沈文吉(2013)。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對國小學童學習成就與環境素養之影響-以蝴蝶生態課程模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私立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
余興全譯(1990)。環境教育研究的啟示—環境教育和情意教育。環境教育,7,8-15。
巫麗雯(2006)。校園生物棲地物種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宋文娟(2001)。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研究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2(2),11-20。new window
李芳甄 (2002)。虛擬攝影棚在臺灣電視節目製作之發展與應用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李崑山(1996)。國民小學戶外教學理論與實務初探。環境教育季刊,29,62-69。
周智勇(2003)。一所國民小學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對發展學校環境教育本位課程觀點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周儒、姜永浚(2013)。透過德爾菲法探討優質環境學習中心之特質。環境教育研究,9(2), 1-32。
林天祐 (1996)。 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new window
林文鵬(2004)。國民小學環境價值教育基本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
林吟徽(2009)。國小四年級環境教育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秀君(2000)。國民小學環境教育實施之研究--以臺北縣成功案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 。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明瑞、呂彥慧、李雅鳳、梁玉燕、謝佳伶(2011)。社區型環境學習中心組成要素及發展模式應用於特殊地區研究。環境教育研究,8(2), 16。new window
林明瑞、葉茂森 (2006)。加入WTO後我國農業如何轉型才能永續發展。臺中 師院學報,16, 421-432。new window
林青芬、吳淑明(2016)。應用奧福音樂教學融入課程設計及成效探討-以國小音樂課為例。藝術論文集刊,26, 69-92。new window
林津治(2001)。從學習型組織的觀點探討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南亞學報,21,185-196
林信志 (2014)。高級中學教科書性別偏見檢視規準之建構:德爾菲法與層級分析法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7(3), 119。new window
林美玲(1997)。社教機構推廣自然保育環境教育活動之規劃與探討。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歐貴英、凃嘉新、田育芬(2011)。建構幼兒園教師環境教育之教學專業能力指標研究。環境教育研究,9(1),1-36。new window
林建棕(2012)。規劃新思維新市國小綠色經驗-建構21世紀人文、美學、健康、創新、永續新學習空間。營建知訊,358, 28-37。
林郁鳴(2010)。環境實驗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 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
林晉寬 (1995)。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資源特性與成長策略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林淑芬(2011)。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系統性課程方案規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明道大學設計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偉人(1999)。淺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之友,51(2),3-13。
周智勇(2003)。一所國民小學校長、行政人員、教師整發展學校環境教育本位課程觀點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1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馨緻(2012)。建構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環境教育教師評鑑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法成德(2014)。應用德爾菲法與層級分析法探討路口監視錄影系統在偵防犯罪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洪如玉(2002)。從生態現象學論生態教育學的哲學基礎(未出版博士論new window
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洪如玉(2013)。地方教育學探究:Sobel、Theobald與Smith的觀點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6(1),115-138。new window
馬信行(1988)。國家發展指標之探索:以教育與經濟發展指標為主。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8,229-271。
柯佩伶(2014)。新竹科學園區轉運站與多目標空間指標 建構及發展優勢(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科技管理學程。
范信賢(1999)。對國民中、小學「道德學科」研究取向的若干想法:學生生活世界的切入觀點。研習資訊,16(1),11-16。
范綱誠(2014)。以德爾菲法及層級分析法探討軌道運輸業之供應商評選研究–以T公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晏涵文等人(2003)。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整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511-S-003-046-X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晏涵文、馮嘉玉、劉潔心(2006)。我國學校環境教育指標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 51(1), 85-102。new window
高宜媛(2011)。現階段環境教育法落實面對問題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
高翠霞、高慧芬(1991)。環境教育你我他。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高翠霞等人(2003)。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與衡鑑之方式研究-
國民小學階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1-2511-S-133-002-X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高翠霞、張子超(2016)。環境教育的發展脈絡與融入十二年國教的方法。課程與教學, 19(2),27-51。new window
高廣孚(1987)。杜威教育思想。臺北:水牛圖書。
高慧君、洪志洋、袁建中、曾國雄、林寶樹(2004)。應用德爾菲法探討無線通訊產業之發展情境。科技管理學刊,9(4), 1-28。new window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臺北:教育部。new window
莊錦森 (2013)。環境教育法於國民小學實施現況之調查與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張子超(2000a)。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臺灣教育,589,12-21。
張子超(2000b)。永續環境的學習能力指標與課程設計。新世紀小學教師永續環境教育研習手冊。臺北:教育部。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于張子超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129-15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子超(2003)。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整合研究─政府部門環境教育指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511-S-003-044-X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ew window
張子超(2007)。政府部門環境教育指標研究。環境教育研究,4(2),1-21。new window
張子超、王順美、梁明煌、柯淑婉(1999)。綠色學校推廣研究。臺中:臺灣省環境保護處期末報告。
張之烱(2011)。以AHP法評選企業採購設備決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研發科技與資訊管理研究所。
張世昌(2008)。臺灣地區各縣市環保局推動環境教育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張玉蓮、高德全、林明瑞(2005)。學校環境教育辦理現況之調查研究—以國中小為例。臺灣環境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資料。
張金淑 (2006)。永續校園的推動與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44,66-84。
張俊彥、張蓉真(1999)。校園綠美化對學童之學習效益。科學農業,47 (1),61-67。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珩、葉育廷(2010)。國小校園綠化空間對都市綠地供給之意義-環境教育的基礎。環境教育研究, 8(1), 95-121。new window
張基成、蔡政緯(2012)。以網路模糊德爾菲法與模糊層級分析法發展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之知識管理行為量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0(1), 103-133。new window
張清濱(1997)。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臺北:臺灣書店。
張惠婷(2012)。土壤中EDTA生物抑制性及可分解性探討(未出版之學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張惠雯(2004)。中部地區環保有功中小學環境教育內容、成因及成效之探討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張嘉育(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6-12。new window
張芬芬、張嘉育(2015)。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課程」規劃芻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3),26-33。
許世璋(2001)。社區進行保育工作之研究---以花蓮縣富源社區馬蘭鉤溪護溪巡守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
許世璋(2003)。大學環境教育課程對於環境行動與其它環境素養變項之成效分析。科學教育學刊, 11(1), 97-119。new window
許世璋、徐家凡(2012)。池南自然教育中心一日型方案「天空之翼」對於六年級生環境素養之成效分析。科學教育學刊,20(1),69-94。new window
郭昭佑、陳美如(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建構初探。師大學報:教育類, 46(2), 193-211。new window
郭實渝 (1999)。以生態文化教育的觀點看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季刊,40(1),15-23。
陳木金 (2000)。從學校系統理論看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實施。學校行政,7,17-31。
陳平景(2010)。校園推動環境教育課程教學的困境與成效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陳吉文(2009)。地方本位科學課程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成就與地方感之影響(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學系。
陳卓薰(2007)。建構環境教育為國小校本課程評鑑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陳参祝(2015)。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實施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陳浙雲、余安邦(2002)。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與社區學校化的實踐。教育研究資訊,10 (3), 29-48。new window
陳崑治 (2009)。基於健康城市架構下臺東縣環境指標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陳雪雲(1988)。臺灣地區國小,高中,大學學生環境意識之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凱富(2014)。結合模糊德爾菲法與分析網路程序評估半導體產業E化供應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靜宜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陳謙貴(2016)。提升全民國防教育野外求生課程教學成效之評估方法-層級分析法(AHP)的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苗栗:育達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
陳麗珠、吳政穎(1999)。層級分析法(AHP)應用於國民教育補助政策公平效果評估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2),1-37。new window
陳繹如 (2014)。環境學習中心地方本位課程發展與實踐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臺北:教育部。new window
國家研究院(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新北:國家研究院。
傅文成、王隆綱(2016)。應用修正式德爾菲法評估國軍新媒體議題管理關鍵因素之研究。新聞學研究,129,33-96。new window
游恆誌(2011)。運用AHP評估企業網路行銷策略-以3C產業網站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苗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資訊管理所。
游雅婷(2007)。幼兒園環境教育指標之發展、執行現況及阻礙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
彭美鈴(2001)。社區活動對居民環境態度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
黃文煜 (1996)。國民中學校園環境教育之研究--以台北縣六國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黃世榮(2016)。運用資源基礎理論於策略轉折點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黃光雄主編(2003)。教育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黃建文、王婉馨、張庭語 (2016)。應用模糊德爾菲法與模糊層級分析法於美容SPA工作分析。育達科大學報,47, 1-25。
黃建翔、吳清山 (2016)。國民中小學校長永續領導指標及權重體系之建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1), 1-32。new window
黃政傑(2005)。課程思想。臺北:冠學出版社。new window
黃政傑、翁福元、方志華、張美蓮 (1998)。 我國教育指標系統整合型研究計畫之規劃。科學發展月刊, 26(6), 71-81。
黃美惠(2009)。國小學童資源回收行為與環境知識、環境態度及環境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黃素惠、余志鴻(2007)。永續校園環境規畫之探究-以國民小學綠色校園爲例。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5,12-34。
黃國娣(2008)。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評鑑指標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黃朝英(2016)。桃園航空城發展智慧運籌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元智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曾兆興(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楊洲松 (199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哲學分析──後現代的觀點。載于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29-51。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楊冠政、汪靜明、陳佩正(1995)。我國的環境教育經驗。環境教育季
刊,24,54-57。
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臺北:明文書局。
楊冠政(2003)。環境教育。臺北:明文出版社。
楊家瑜(2010)。國小校長說故事領導能力影響模式與其指標權重體系之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楊國賜 (1994)。系統分析在教育革新的應用。臺北:水牛出版社。
楊國賜 (2016)。臺灣推動環境教育的現況與問題及其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97,2-7。
楊深坑 洪如玉(2004) 。生態中心論的哲學解析及其在生態教育學建構上的蘊義。師大學報,49(2) ,1-18。new window
楊期屏(2016)。我國離婚後親權改定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
楊嘉輝(2012)。以AHP法評估國民中小學推動綠色低碳校園應用順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葉欣誠、莊育禎(2004)。綠色大學評量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28, 81-95。new window
葉曉蓉(2015)。應用模糊德爾菲法及AHP層級分析法探討工業4.0對供應商評選之影響─以背光模組廠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葉學志(1985)。教育哲學。臺北:三民書局。
趙家民、涂智慧(2011)。國小學童環境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嘉北國小為例。國教新知。58(1), 69-86。new window
鄧振源、曾國雄 (1989)。分析層級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7。new window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鄭雯文(2017)。建構公部門執行環境教育之績效指標-以高鐵局辦理台南水雉教育生態園區教育訓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新北: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
鄭湧涇 (1994)。「科學教育指標之研究:科學學習進展指標」合作研究計畫的規劃及推動。科學發展月刊, 22(5),480-493。
蔡執仲(2014)。以地方教育學為理念的環境課程對教師專業成長與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
告,NSC 102-2511-S-017 -008)。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劉潔心等人(2003)。我國環境教育指標整合型研究─大學校院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511-S-003-045-new window
X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羅月英(2006)。羅山有機村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在環境教育之成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羅涵勻(2005)。國民小學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使用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劉宜君、朱鎮明、王俐容(2011)。文化藝術補助政策之執行評估-政策德爾菲法之應用。中國行政評論,18(2), 57-90。new window
劉宜君、辛炳隆(2009)。我國外籍勞工引進與名額配置因素之探討:政策德爾菲法之應用。政大勞動學報,24,133-177。new window
劉宜君、林昭吟、辛炳隆(2008)。 我國促進就業措施評估機制之探討-政策德爾菲法之應用。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8, 43-87。new window
劉約蘭(2008)。全球在地化教育行政決策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劉雲傑(2016)。國民小學永續學校指標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new window
賴美真(2013)。彰化縣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法執行現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賴雅芬(1996)。校園戶外教育。環境教育,30,76-83 。
蔡金田(2013)。國民小學教育品質理論層面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1,1-33。new window
蔡依純(2015)。環境教育法在學校落實之探討─以環境教育研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謝俊輝(2016)。應用大數據及分析網路程序法探討學校用地再利用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魏明通(2006)。科學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魏鈺玲(2009)。綠色學校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環境議題知識、環境敏感度及環境行為表現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謝有誌(2004)。中部地區環保模範社區發展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謝美慧(2012)。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政策之個案研究-以花蓮縣一所小學實施環境教育特色課程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管理學系。
謝鴻儒(2000)。國小教師戶外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顏瓊芬、林妙徽、李暉、蕭戎(2007)。回歸地方的國際趨勢-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的地方本位觀點。臺灣人文生態研究,9(1),1-22。
鍾玉定(2016)。資源整合概念運用於國民小學推動環境教育之研究-以高雄市愛河學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亞太研究。
簡聰義(2014)。新北巿國民小學推動學校環境教育之現況與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羅月英(2006)。羅山有機村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在環境教育之成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羅涵勻(2005)。國民小學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使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鐘瑛瑜(2015)。改善既有交通工程對降低交通事故之研究-以省道臺2線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中華科技大學土木防災與管理碩士班。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2009)。環境教育法草案說明。取自
http://www.general.ncnu.edu.tw/archive/.
周儒(2010)。成為聰明的環境教育經營者-談環境教育的理論與資源運
用。取自:web.fg.tp.edu.tw/~tispa/blog/epaper/04/word/d2-1.pdf
曹欽瑋、溫芳蘭、李佳蓮、鄭秀真、陳敏男、陳惠文、陳百雀、姜秋蘭(2005)。偏鄉小學推動環境教育之個案研究-以「國家永續發展獎」為例。取自: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pta_13706_1603368_88050.pdf
陳坤德(2006)。德爾菲法在研究上之應用。取自:
http://myhome.chnew.com.tw/msg/2006/delphi.htm
禇志鵬(2009)。層級分析法的修正與應用。取自: ftp://mail.im.tku.edu.
tw/Prof_Shyur /AHP/AHP2009.pdf。

外文部分
Allman, S. A.(1972). 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pt for inclusion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USA: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Arnold, F. S. (2012). From teacher education to student progress: Teacher quality since NCLB, teacher quality 2.0. special report1.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arol, R. K. & Boulton, P. (1995). Campus Children’s Center: Support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Children Today,23 (4),18-21.
Coleman, P. (1998). Parent, student and teacher collaboration:The power of three.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Inc.
Damerell, P., Howe, C., & Milner-Gulland, E. J. (2013). Child-orientat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fluences adult knowledge and household behaviour.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8(1), 15-16.
Epstein J.L. (1992). School and family partnership. In M.C.A. Alkin (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thed.). New York: Macmillan.
Epstein, J.L., Coates, L., Salinas, K.C., Sanders.M.G., & Simon, B.S. (1997).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Your handbook for action.Thousand Oaks, CA:Corwin Press,Inc.
Faherty, V. (1979). 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sults of a Delphi survey.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 15(1), 12-19.
Ferreira, A. J. D., Lopes, M. A. R., & Morais, J. P. F. (2006).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s implementation as an educational tool for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4(9-11), 973-982.
Ghent, C., Trauth-Nare, A., Dell, K., & Haines, S. (2014). The Influence of a Statewide Green School Initiative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 K–12 Classrooms. Appli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Communication, 13(4), 250-260.
Ham, S. H., & Sewing, D. R. (1988). Barriers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2),17-24.
Hollden,M.C.& Wedman,J.F.(1993).Future Issue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Education Technology, 41(4),5-24.
Howley, C., & Howley, A.(2010).Poverty and school achievement in rural communities: A social class interpretation. In K. Schafft & A. Jackson(Eds.),Rural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dentity, place, and Community in a globalizing world (pp. 34-50).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Juanita Z.P., & Sergio R. (2016).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dicators system for protected areas management. Ecological Indicators (67) PP146-155.
Knapp, C. E. (2005). The ”I-Thou” relationship, place-based education, and Aldo Leopold. The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7(3), 277-285.
Kansas Association for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99).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andards for Kansa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ucas (1972).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ptual issues and Curriculum Implications. PhD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Nevo, D.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Oxford, England :Pergamon.
Oakes, J. (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Powers, A. L. (2004). An evaluation of four place-based education program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5(4), 17-32.
Rocío V.H., Alcántara L. & Limón D. (2017). The complexi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ing ideas and strategies from teacher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37) ,968-974.
Saaty, T., & Erdener, E. (1979). A new approach to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esign Methods and Theories, 13(2), 62-68.
Sebba (1986). Adjectives and Copulas in Sranan Tongo. In:Journal of Pidgin and Creole Language 1 (1),109-121.
Semken, S. & Freeman, C. R. (2008). Sense of place in the practice and assessment of place-based science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92, 1042-1057.
Smith, G. A. (2002). Place-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 where we are. Phi Delta Kappan, 83(8), 584-594.
Smith(2002).New Globalism, New Urbanism: Gentrification as Global Urban Strategy. Antipode 34(3):427–450 •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and communities. Nature Literacy Series Vol. 4. New Patriotism Series 4.
Great Barrington, MA:The Orion Society.
Spee, A., & Bormans, R. (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 Education
Management, 4(2),139-155.
Vanesa G., Lo I.F. , Salvador F., Capuz R., Juan I.T.L.(2018).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t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 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at Politecnica de Valenci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78),pp846-865.
Woodhouse, J. L., &; Knapp, C. E. (2000). Place-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pproach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48012).
Azeiteiro U.M., Bacelar-Nicolau, P., Caetano F.J.P., Caeiro S.( 2015).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es from Portugal. J. Clean. Prod. 106, 308e319.
from http://dx.doi.org/10.1016/j.jclepro.2014.11.056.
Baiju, K.N. & Meera, B. (2010). Teacher-pedagogy an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proficiency. Retrieved June 5,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eric.ed.gov/ERICDocs/data/ericdocs2sql/content_storage_01/0000019b/80/ 46/5e/cf.pdf
Chin, J. (2001). The benefits of place-based educ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2016, from http://greatstewards.glstewardship.org/wp-content/upload
s/2017/01/BenefitsofPBSE_Final-1.pdf.
Heck,D.(2003).The Sta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Australian School Curriculum. Aus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
115-124. from http://search.informit.com.au/document Summary;
dn=657029553529679;res=IELHSS
Milutinovic S.& Nikolic V. (2014). Rethinking highe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erbia: an assessment of Copernicus charter principles in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practices. J. Clean. Prod. 62, 107-113. from http://dx.doi.org/10.1016/j.jclepro.2013.05.028 (Accessed 24 February 2016).
Mintz K. & Tal T.( 2014).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multiple learning Outcomes. Stud. Educ. Eval. 41, 113-123. from http://dx.doi.org/10.1016/j.stueduc.2013.11.0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