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范成大詩歌研究
作者:邱文俊
作者(外文):CHIU,WEN-JU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晉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范成大宋詩中興四大詩人石湖居士Fan ChengdaSong poetrythe four poets of resurgenceShihu schola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摘要
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被稱為中興四大詩人,他們在南宋初期的詩壇中影響頗大。在深受江西詩派影響頗深的當代中,他們能夠不受到江西詩派的束縛,而且還能創作出擁有個人特色的詩篇,實屬不易。然而歷代的評論者喜愛將此四人互相比較以分高下,其實此四人的詩作是自成一家而不分軒輊。
楊萬里與陸游的詩作在當代頗負盛名,似乎凌駕於范成大之上。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清代初期的詩人反而往往把范成大與陸游相提並論。對於此一現象,本文將以不少文人的評論說明之,以論述范詩的品質與特色並不亞於楊詩與陸詩。
范成大的田園詩受到不少詩人的重視,其田園詩呈現出質樸自然、記錄農事、關心農民等特色。本文將舉例分析以明白范成大如何透過詩篇來記錄及貼近農民的日常生活。使金詩是范成大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作品之一,本文將藉由使金詩以論述范成大關心社稷與人民的愛國情操及其對北行中風土人情的見聞。范成大關注民生的詩篇頗有中唐新樂府詩的風格,本文將以王建與張籍的詩篇與范詩作比較,以論述范詩的諷諭精神深受王建與張籍的影響。
本文也將對范詩的藝術手法進行探討,試圖從范詩的內容中歸納出所發現的六項藝術手法,並且加以敘述與分析,期望能夠呈顯范詩的藝術價值以及讓人領略范詩的美。
本文的研究除了彰顯范詩的文學地位與價值之外,也希望能夠使范詩備受矚目,以便可以令學者們願意投入研究,以統整有關范成大的各方面學問,進而讓所有人能夠更加認識范成大。
關鍵詞:范成大、宋詩、中興四大詩人、石湖居士
Abstract
You Mao, Yang Wanli, Fan Chengda, and Lu You are known as the four poets of resurgence. The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etry in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contemporary,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Jiangxi poetry school, they can not be bound by the Jiangxi poetry school, but also can create poems with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not easy. However, the reviewers of all ages like to compare the four people to each other. In fact, the poems of these four people are self-contained and not inconsistent.
Yang Wanli and Lu You’s poems are quite famous in the modern era and seem to be above Fan Chengda. However,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poet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often compared Fan Chengda with Lu You. For this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will be explained by many literary comments, to discuss the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n's poems is no less than Yang's poems and Lu's poems.
Fan Chengda's idyllic poetry has been valued by many poets, and his idyllic poetry presents features such as simple nature, record farming, and concern for farmers. This article will give an exampl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how Fan Chengda records and closes the daily life of farmers through poetry. The poetry Fan Chengda wrote in Jin kingdom is one of the works that Fan Chengda is relishing. This article will make the poems of Fan Chengda concerned about the patriotic sentiment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people and their knowledge of the customs of the northbound strokes. Fan Chengda pays attention to the poetry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e style of the poems and poems of Wang Jian and Zhang Ji are compared. The irony spirit of Fan's poems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Wang Jian and Zhang Ji.
This article will also explore the artistic methods of Fan's poems, trying to summarize the six artistic techniques discovered from the content of Fan's poems, an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m. It is hoped that the artistic value of Fan's poems can be presented and the poetry can be appreciated.
In addition to highlighting the literary status and value of Fan's poems,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also hopes to b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so that scholars are willing to invest in research to integrate all aspects of Fan Chengda's knowledge, so that everyone can be more Meet Fan Chengda.
Keywords: Fan Chengda, Song poetry, the four poets of resurgence, Shihu scholar
參考文獻
(以作者姓氏筆劃由少到多排序)
一、專書
十三經注疏小組編:《周禮》,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
台北:學富文化出版社,2000年。
于北山:《范成大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景定建康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方回:《桐江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王安石;楊家駱主編:《王臨川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77年。
王鏊:《姑蘇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王鏊:《震澤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文淵閣
本。
王昶:《春融堂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王毓榮:《荊楚歲時記校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王貽樑、陳建敏:《穆天子傳匯校集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年。
王昶:《春融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王維: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王建著;王宗堂校注:《王建詩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夫之:《宋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孔凡禮輯:《范成大佚著輯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
朱彝尊:《曝書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濂:《宋學士全集》,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長白:《柳亭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李延壽:《南史》,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李時珍原著;紫圖編繪:《圖解本草綱目》,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說詩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何晏集解;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台北:世界書局,1980年。
沈謙:《修辭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呂留良、吳之振、吳自牧:《宋詩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周之鱗、柴升合編:《宋四名家詩鈔》,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周必大:《文忠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文淵
閣本。
孟元老;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
年。
吳景旭:《歷代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文
淵閣本。
吳寬:《家藏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文淵閣
本。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林瑞翰:《宋代政治史》,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58年。
范成大:《石湖居士詩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范成大:《范石湖集》;富壽蓀標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范成大:《吳郡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范成大:《吳船錄》,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96年。
范成大著、周汝昌選注:《范成大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范曄;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姜夔:《白石道人詩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姜夔:《白石道人詩集》,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66年。
姜劍云、閆瀟宏、毛桂香解評:《范成大集》,太原市:山西古籍出版社,2010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台北:世界書局,1976年。
查慎行著:《敬業堂詩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年。
姚鼐:《惜抱軒文集》,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
洪亮吉:《北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翁方綱:《石洲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孫希旦:《禮記集解(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馬茂軍:《宋代散文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
袁枚:《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陸游:《入蜀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陸游:《渭南文集》,台北:台灣商業印書館,1983。景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陸心源著:《宋史翼》,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陳與義:《簡齋集》,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66年。
陳與義:《陳與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延傑注:《張籍詩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陳騤:《南宋館閣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陳騤:《南宋館閣續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
文淵閣本。
梁庚堯:《南宋的農村經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台北:帛書出版社,1985年。
張劍霞:《范成大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張峻榮:《南宋朝廷實力與對金態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張高評、黃永武編:《宋詩論文選輯》,高雄:高雄復文書局,1988年。
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郭璞注;畢沅校:《山海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陶弘景著;吉川忠夫等編;朱越利譯:《真誥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
曾幾:《茶山集》,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66年。
黃大受:《中國通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葉燮:《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葉至誠、葉立誠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家駱:《宋會要輯稿》,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
楊萬里:《誠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楊萬里:《誠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楊慎:《升庵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賈島;李建崑校注:《賈島詩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
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劉克莊:《江西詩派小序》,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96年。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歐陽炯:《呂本中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
錢鍾書:《宋詩選註》,台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
錢士升:《南宋書》,台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謝和耐:《南宋社會生活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魏聰祺:《修辭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譚新紅等編著:《蘇軾詞全集》,武漢:崇文書局,2011年。

二、論文
(一)學位論文
文寬洙:《范成大田園詩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毛桂香:《范成大政治、民生詩研究》,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王欣:《論宋金和戰背景下的范成大使金詩》,汕頭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王麗萍:《范成大使金文學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付曉琪:《范成大蜀中詩文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宋志軍:《范成大詩歌新探》,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余霞:《陸游、范成大的巴渝詩研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董清:《范成大田園詩藝術論》,雲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邱文俊:《范成大散文研究》,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年。
林天祥:《范成大山水田園詩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年。
林智琳:《范成大「吳中詩」研究》,佛光大學中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柳品貝:《范成大詠花詩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年。
高碧雲:《范成大紀遊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
論文,2004年。
陳百華:《范成大「三錄」之南宋社會研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代親:《南宋范成大使金研究》,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楊秀萍:《楊萬里、范成大山水詩比較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
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劉薇:《范成大酬贈詩研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劉杰:《范成大田園詩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韓喜芳:《范成大民俗詩研究》,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二)期刊論文
王寶琴:〈范成大田園詩論析〉,《青海師專學報》,第3期,2004年。
左明珠:〈試論范成大使金詩的藝術思想〉,《科教導刊》,第9期,2012年。
左漢林:〈論范成大學杜及其宗唐傾向〉,《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第4期,2012
年。
李漢偉:〈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研究〉,《台南師院學報》,1991年。
李洲良:〈錢鍾書論宋代詩人〉,《寧夏大學學報學報》,第23卷第3期,2001年
5月。
李堅:〈土豪、動亂與王朝變遷-宋代閩粵贛邊區基層社會的演變〉,《韓山師範
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2008年。
李源清:〈由陶淵明與范成大農事詩比較引出的問題〉,《語文學刊》,2009年。
李娟:〈論范成大使金紀行詩的田園內涵〉,《江淮論壇》,第1期,2010年。
何開粹:〈治桂三年 嶺表流芳——記范成大在桂林〉,《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
第1期,2003年。
谷敏:〈周必大與《文苑英華》〉,《蘭州學刊》,第六期,2005年。
余霞:〈陸游、范成大巴渝詩異同之原因探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第5期,2007年。
周先慎:〈說范成大後催租行〉,《古典文學知識》,第2期,1995年。
周原:〈〈四時田園雜興〉與蘇州的歲時民俗〉,《社科縱橫》,第4期,2004年。
林德龍:〈范成大初年吟詠之清麗俊逸詩風與豪縱快意的生活〉,《上海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4年。
花志紅:〈陸游范成大蜀中交誼〉,《文教資料》,2009年。
苗菁:〈范成大思想初探〉,《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
1999年。
韋燕寧:〈試論范成大的寫景抒懷詩〉,《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
期,1997年。
高碧霞:〈「中興四大詩人」名稱來歷考〉,《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學報》,第7卷第
1期,2008年。
徐新國:〈為政至勤的詩人-范成大〉,《古典文學知識》,第5期,1995年。
徐新國:〈平生故人端有幾━范成大與陸游的交往〉,《古典文學知識》,第6期,
1999年。
徐新國:〈論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詩〉,《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第4
期,2000年。
徐新國:〈范成大山川行旅詩藝術論〉,《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
期,2000年。
徐新國:〈范成大與楊萬里的交往〉,《古典文學知識》,第6期,2000年。
徐新國:〈范成大與楊萬里的交往〉,《古典文學知識》,第6期,2009年。
秦恵民:〈論范成大使金紀行詩的田園內涵〉,《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2011年。
張學忠:〈論范成大及其地理詩〉,《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期,2001年。
張金花:〈從范成大詩歌看南宋商貿活動與商人生活〉,《江海學刊》,第5期,2004
年。
張邦煒、陳盈潔:〈范成大治蜀述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5期,2004年。
張珂:〈桃花源里可耕田?––淺論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的主要內容與藝術 特色〉,《山東電大學報》,第4期,2007年。
張紅梅:〈《范成大筆記六種》校點商榷〉,《瀋陽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第3期,2007年。
張高評:〈史書之傳播與南宋詠史詩之反饋—以楊萬里、范成大、陸游為例〉,《中
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0期,2007年。
康麗云:〈范成大農村詩藝術論〉,《農業考古》,第6期,2006年。
梁小炎:〈論范成大的痛苦內容與解脫方式〉,《文教資料》,第26期,2007年。
章琦:〈試論宋代田園詩的絕響及其餘音-以《四時田園雜興》和《月泉吟社詩》
為例¬¬〉,《延邊大學學報》,第4期,2008年。
章敏:〈論范成大的憫農思想及其根源〉,《西安社會科學》,第28卷第1期,2010年。
陳義成:〈南宋四大家間之交游考述〉,《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
月。
陳文苑:〈范成大在徽州期間的悲劇意識〉,《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1
卷第3期,2013年。
許靖卿:《日記體遊記吳船錄內容分析》,《雄工學報》,第九輯,2009年。
黃奕珍:〈范成大使金絕句中以「時間之對比」形塑「蠻荒北地」的修辭策略〉,
《台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
曾玉章:〈本色的田園詩人——詩中解讀范成大〉,《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2期,2004年。
景宏業:〈范成大出使金國所作詩藝術蠡測〉,《晉陽學刊》,第6期,1997年。
賀靈:〈論范成大對江西詩派的繼承與新變〉,《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第5
期,2010年。
鄒化政:〈泥土氣息 莊戶心聲──范成大農村詩淺論〉,《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8年。
褚大慶:〈褚大慶趙秀三與范成大田園詩之比較〉,《延邊大學學報》,第4期,2008
年。
溫斌:〈《北征》一曲嘆陸沉,文化交匯有餘情-析范成大使金詩的文化內涵〉,《陰山學刊》,第6期,2011年。
趙荷香:〈帶著泥土和血汗氣息的詩歌──讀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名作欣賞》,第6期,2005年。
趙維平:〈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于北山《范成大年譜》讀評〉,《淮陰師範學院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7年。
廖柏昂:〈簡論范成大的詠農詩〉,《江漢大學學報》,第5期,1997年。
齊海棠:〈論范成大使金詩的愛國思想〉,《語文學刊》,第5期,2006年。
管舒〈從范成大早期田園詩到《四時田園雜興》-兼論范成大詩中農事題材對田園詩的滲透〉,《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第19卷第4期,2010年。
劉蔚:〈論范成大田園詩的代言體特征〉,《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
期,2004年。
劉亭:〈論吳郡對范成大詩歌創作的影響〉,《現代語文》,2014年。
黎遠方:〈論陶淵明、「王孟」、范成大田園詩的異同〉,《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學報》,第4期,2004年。
鄢郴蘭:〈論范成大田園詩的思想價值與審美意義〉,《湘南學院學報》,第27卷
第6期,2006年5月。
鄭繼猛:〈妙手作記,圖畫山水-范成大日記體遊記研究〉(《安康師專學報》,第
6期),2005年。
謝桂華〈范成大憫農詩及其創作緣由探論〉,《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1期,2009年。
羅小華:〈范成大山川行旅詩的復合主題〉,《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5期,
2006年。
羅超華:〈論范成大入、出蜀途中所作詩歌〉,《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13年。
鐘東:〈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四題〉,《廣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期,199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