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公庾後私家:宋朝賑災措施及其官民關係
作者:楊宇勛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臺北:萬卷樓
集叢:史學研究叢書.歷史文化叢刊
ISBN:9789577398451
主題關鍵詞:農業災害賑災宋代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包偉民(1992)。中國九到十三世紀社會識字率提高的幾個問題。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4),79-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秋根(1990)。試論兩宋高利貸資本利息問題。宋史研究論叢,1,249-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文(2003)。荒政與勸分:民間利益博弈中的政府角色--以宋朝為中心的考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4),27-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銘德(20111200)。南宋地方荒政中朝廷、路與州軍的關係--以朱熹、陳宓、黃震為例。成大歷史學報,41,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宇勛(20030600)。宋代的乞丐。興大人文學報,33(下),753-8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佳慧(20130900)。從社倉法的推行考察南宋金華潘氏家族發展。淡江史學,25,135-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包偉民、傅俊(2008)。宋代「鄉原體例」與地方官府運作。浙江大學學報,20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華瑞(2010)。北宋荒政的發展與變化。文史哲,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華瑞(2011)。宋代的捕蝗與祭蝗。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5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華瑞(2012)。抄劄救荒與宋代賑災戶口的調查統計。歷史研究,20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華瑞(2013)。論宋代的自然災害與荒政。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滔、周中建(1998)。劉猛將信仰與吳中稻作文化。農業考古,1998(1),265-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幸宜珍(20090700)。北宋的救災程序與方法。史轍,5,53-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東升(2007)。展限、住催和倚閣--宋代賦稅緩征析論。中國史研究,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文(2004)。中國古代報災檢災制度述論。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文佳(2004)。論宋代災害救助程序。求索,200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文佳(2008)。民間力量與宋代社會救助。新鄉學院學報,20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明光(2003)。唐宋田賦的「損免」與「災傷檢放」論稿。中國史研究,20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宇勛(19900100)。史彌遠年譜﹣﹣以宮廷政爭、宋蒙金三國關係、崇揚道學為中心。文史論集,1,14-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宇勛(20130900)。試論南宋富民參與祠廟活動。淡江史學,25,109-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宇勛(20131200)。晚宋的軍糧科糴(1217~1263)。中國中古史研究,13,187-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今堀誠二(1942)。宋代社倉制批判。師大學刊,19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戶田裕司(1990)。黃震の廣德軍社倉改革--南宋社倉制度の再檢討。史林,7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戶田裕司(1992)。救荒•荒政研究と宋代在地社會への視角。歷史の理論と教育,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戶田裕司(1993)。朱熹と南康軍の富室‧上戶--荒政から見た南宋社會。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日野開三郎、草野靖(1958)。唐宋時代の合本に就いて。東洋史研究,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高橋芳郎(1981)。宋代浙西デルタ地帯における水利慣行。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瑾明(2007)。南宋時期荒政的運用和地方社會--以淳熙七年(1180)南康軍之饑饉為中心。宋史研究論叢,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宇勛(20030600)。宋代的布衣上書。成大歷史學報,27,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文勛、黎志剛(2009)。宋代的貧富分化及政府對策。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文(2011)。兩宋鄉村社會保障模式初探。第十四屆中國宋史研究會年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志強(2010)。驅蝗避災:宋代禳蝗對象的形塑與轉變。「中國十至十三世紀歷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四屆年會,(會議日期: 2010年8月20-21日)。武漢: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漆俠(1984)。宋代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第二屆中國宋史研究會年會。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冬梅(2009)。試述北宋前期士大夫對待災害信息的態度。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川豪(2011)。從《西山文集》看救荒物資的籌措。2011年區域社會史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1年11月18日)。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銘德(2012)。宋代地方官員災荒救濟的勸分之道--以黃震在撫州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柳田節子(1995)。宋代鄉原體例考。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近藤一成(1983)。知杭州蘇軾の救荒策--宋代文人官僚政策考。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銘德(2009)。義利之間:宋代士大夫眼中的富民(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健凱(2013)。權相秉國--史彌遠掌政下之南宋政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惠如(2004)。南宋的家族與賑濟:以建寧地區為中心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文書(2010)。宋代借貸業研究(博士論文)。河北大學,保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顏(2007)。論唐宋時期社會救助機制的變化及特點(碩士論文)。陝西師範大學,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杜偉(2005)。兩宋社會保障探析(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幸宜珍(2010)。北宋救災執行的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倖珠(2012)。宋朝兒童收養(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博淳(2012)。損有餘補不足:宋朝義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萬國平(2008)。宋代救災文化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造(1983)。江湖長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彥約(1983)。昌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建國(2008)。宋代刑法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仲良、李之亮(2006)。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之亮(2001)。宋川陝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之亮(2001)。宋兩湖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慈、姜麗蓉(1996)。洗冤集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陸游(1986)。陸放翁全集。北京: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Tilly, Charles、Tarrow, Sidney、李義中(2010)。抗爭政治。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仲昭(2006)。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華瑞(2010)。宋夏關係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竹淇(1976)。兩宋農民戰爭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Hoffer, Eric、且文(1988)。群眾運動。台北:久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真德秀(1967)。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栐(1982)。燕翼詒謀錄。臺北市: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之亮(2001)。宋福建路郡守年表。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曉龍(2008)。宋代提點刑獄司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之亮(2001)。北宋京師及東西路大郡守臣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之亮(2001)。宋兩江郡守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之望(1983)。漢濱集。台北: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班固(1974)。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永猛(1975)。中國佛教經濟發展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司馬光(1985)。司馬溫公文集。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周必大、歐陽修(1983)。文忠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秋根(2007)。中國古代合伙制初探。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曾瑜(1999)。荒淫無道宋高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札隆阿(1970)。(道光)宜黃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姚廣孝(1962)。永樂大典。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建秋(1965)。宋代太學與太學生。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敞(1985)。公是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范仲淹(1967)。范文正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盧熊(1983)。(洪武)蘇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寶儀(1985)。宋刑統。臺北:新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朱瑞熙、程郁(2006)。宋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元綱(1985)。厚德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錢若水、范學輝(2012)。宋太宗皇帝實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李之亮(2001)。宋兩淮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董安琪、Olson, Mancur Jr.(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魏了翁(1967)。鶴山先生大全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今堀誠二(1991)。中國封建社會の構成。東京都:勁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李心傳、徐規(2010)。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徐元瑞(1988)。吏學指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袁桷(1990)。延祐四明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馮福京(1990)。(大德)昌國州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林表民(1983)。赤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俞文豹(1980)。吹劍錄。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汝企和(1995)。續編兩朝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張四維、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2002)。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葉紹翁、馮惠民、沈錫麟(1997)。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李昴英(1983)。文溪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王珪(1985)。華陽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曾鞏(1967)。隆平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宋綬、宋敏求(1962)。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黃淮、楊士奇(1989)。歷代名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王稱(1991)。東都事略。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熊克、郭群一、顧吉辰(1984)。中興小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王庭珪(1983)。盧溪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施宿(1990)。嘉泰會稽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趙效宣(1983)。宋代驛站制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洪邁(1979)。容齋隨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Blau, Peter、孫非(1991)。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王文濤(2007)。秦漢社會保障研究--以災害救助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張方平、鄭涵(2000)。張方平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韓琦、李之亮、徐正英(2000)。安陽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陳夢雷(1985)。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劉子健、趙冬梅(2002)。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梁太濟、包偉民(1994)。宋史食貨志補正。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徐松(198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完顏納丹、黃時鑑(1986)。通制條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張文(2001)。宋朝社會救濟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呂祖謙、齊治平(1992)。宋文鑑。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蘇軾(1992)。蘇東坡全集。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蘇轍(1975)。蘇轍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鄧拓(1998)。中國救荒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黃榦(1983)。勉齋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包偉民(2001)。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汪聖鐸(1995)。兩宋財政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薛應旂、胡宗憲(1990)。(嘉靖)浙江通志。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史能之(1990)。咸淳毗陵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林文勛(2008)。中國古代「富民」階層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張苙雲(1986)。組織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Coser, Lewis A.、孫立平(1989)。社會衝突的功能。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Zastrow, Charles、張英陣、彭淑華、鄭麗珍(1998)。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姜錫東(2002)。宋代商人和商業資本。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邵博、劉德權、李劍雄(1997)。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鄧小南(2006)。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李之亮(2001)。宋兩浙路郡守年表。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趙汝愚、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1999)。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李隆基、李林甫、廣池千九郎、內田智雄(1991)。大唐六典。陝西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袁應祺(1985)。(萬曆)黃巖縣志(七卷)。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曹家齊(2002)。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王德毅(1970)。宋代災荒的救濟政策。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劉馨珺(19940000)。南宋荊湖南路的變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劉宰(1983)。漫塘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懷蔭布、黃任、郭賡武(2000)。(乾隆)泉州府志。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黃寬重(19780000)。晚宋朝臣對國是的爭議:理宗時代的和戰、邊防與流民。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真德秀(1991)。大學衍義。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劉時舉(1983)。續宋編年資治通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歐陽守道(1983)。巽齋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李綱、王瑞明(2004)。李綱全集。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周密、張茂鵬(1997)。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方萬里、羅濬(1990)。寶慶四明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洪邁(1982)。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林希逸(1983)。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黃宗羲、全祖望、陳金生、梁運華(1987)。宋元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王曾瑜(1996)。宋朝階級結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王世宗(19890000)。南宋高宗朝變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王鞏(1983)。隨手雜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袁燮(1985)。絜齋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樓鑰(1985)。攻媿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薛季宣、張良權(2003)。薛季宣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梁庚堯(19850000)。南宋的農村經濟。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王應麟(1983)。玉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朱熹(1967)。朱文公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張文(2005)。宋朝民間慈善活動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虞雲國(1997)。宋光宗.宋寧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陳宓(2002)。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周南(1983)。山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王柏(1983)。魯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葉坦(1991)。富國富民論:立足於宋代的考察。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馬蓉(2004)。永樂大典方志輯佚。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謝枋得(1966)。疊山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文天祥(1967)。文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王明清(1995)。《揮麈錄》前錄、後錄、三錄、餘話。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包拯(1993)。包拯集。臺北:捷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司馬光(1988)。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江少虞(1983)。事實類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李元弼(1967)。作邑自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李攸(1995)。宋朝事實。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汪應辰(1985)。文定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胡太初(1970)。晝簾緒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留正(1967)。皇宋中興兩朝聖政。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袁采(1996)。袁氏世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馬端臨(1991)。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張文耀(2010)。(萬曆)重慶府志。北京: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脫脫(1983)。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陳傅良(1967)。止齋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陶宗儀(1995)。說郛。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程勳(2000)。劉氏傳忠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黃震(1988)。戊辰修史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楊簡(1986)。慈湖先生遺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傅增湘(1973)。宋代蜀文輯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葉適(1975)。葉適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劉辰翁(1986)。須溪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劉昫(199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蔡戡(1989)。定齋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魯應龍(1995)。閑窓括異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謝鐸(1988)。赤城後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魏大名(2010)。(嘉慶)崇安縣志。北京: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李之亮(2005)。宋史全文續資治通鑑。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王明蓀、韓桂華(2004)。戰後臺灣歷史學研究1945~2000第四冊:宋遼金元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朱傳譽(1970)。宋代新聞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高明士(1990)。中國史研究指南III:宋史•遼金元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郭文佳(2005)。宋代社會保障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楊宇勛(20030000)。取民與養民 : 南宋的財政收支與官民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廖寅(2011)。宋代兩湖地區民間強勢力量與地域秩序。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蔡漢賢、李明政(2007)。社會福利新論。臺北:松慧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鄭功成(2010)。災害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盧文蔚(1999)。認識訴願。臺中:臺灣省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梁其姿(19970000)。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黃震(1984)。黃氏日抄。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吳廷燮、張忱石(1984)。北宋經撫年表、南宋制撫年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譚其驤(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陸九淵、鍾哲(1980)。陸九淵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斯波義信、莊景輝(1997)。宋代商業史研究。稻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劉克莊(1967)。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余英時(2004)。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李之儀(1985)。姑溪居士全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徐自明、王瑞來(1986)。宋宰輔編年錄校補。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陳著(1983)。本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李心傳(1988)。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徐夢萃(1987)。三朝北盟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周應合、馬光祖(1990)。(景定)建康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李之亮(2003)。宋代路分長官通考。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程毅中、程有慶(1994)。京本通俗小說等五種。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王象之(1992)。輿地紀勝。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李昌憲(1997)。宋代安撫使考。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董煟(1966)。救荒活民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范成大、汪泰亨(1990)。吳郡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衛涇(1983)。後樂集。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石濤(2010)。北宋時期自然災害與政府管理體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傅璇琮(1998)。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曾棗莊、劉琳(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陳均、許沛藻(2006)。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謝深甫、戴建國(2002)。慶元條法事類。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長孫無忌、劉俊文(1996)。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董煟(1983)。救荒活民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姚勉(1983)。雪坡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徐經孫(1983)。矩山存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邱雲飛(2008)。中國災害通史.宋代卷。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寬重(2006)。從中央與地方關係互動看宋代基層社會的演變。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庚堯(1997)。南宋的社倉。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華山(1982)。南宋紹定、端平間的江、閩、廣農民大起義。宋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Von Glahn, Richard(1993)。Community and Welfare: Chu Hsi's Community Granary in Theory and Practice。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5.小島毅、龔穎(2006)。宋代天譴論的政治理念。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曾瑜(2006)。宋朝鄉村賦役攤派方式的多樣化。錙銖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庚堯(1997)。豪橫與長者︰南宋官戶與士人居鄉的兩種形象。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柳立言(2008)。青天窗外無青天:胡穎與宋季司法。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形成與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子健(1987)。背海立國與半壁山河的長期穩定。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佐竹靖彥(2006)。《作邑自箴》研究--對該書基礎結構的再思考。佐竹靖彥史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寬重(1990)。宋代變亂研究的檢討。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柯立(2008)。宋代的粉壁與榜諭:以州縣官府的政令傳布為中心。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重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純艶(2008)。下情上達的唐宋登聞鼓制度。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重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Twitchett, Denis、孫隆基(1980)。范氏義莊:公元1050年至1760年。儒家思想的實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梁庚堯(1997)。中國歷史上民間的濟貧活動。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襄(1996)。州縣提綱。官箴--做官的門道。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明蓀(2008)。宋初的反戰論。宋史論文稿。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曾瑜(2010)。宋朝賣官述略。點滴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華瑞(2012)。宋朝的訴災制度。視野、社會與人物--宋史、西夏史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華瑞(2012)。宋代救荒中的檢田、檢放制度。視野、社會與人物--宋史、西夏史研究論文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華瑞(2012)。勸分與宋代救荒。視野、社會與人物--宋史、西夏史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華瑞(2012)。略論南宋荒政的新發展。視野、社會與人物--宋史、西夏史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汪聖鐸(2007)。宋朝賣官鬻爵辨析。宋代社會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車錫倫、周正良(1992)。驅蝗神劉猛將的來歷和流變。中國民間文化:稻作文化與民間信仰調查。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文勛(2005)。宋代「富民」與災荒救濟。唐宋鄉村社會力量與基層控。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文勛(2011)。保富論:一種充分體現時代特徵的嶄新經濟思想。唐宋社會變革論綱。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祁志浩(2008)。宋朝「富民」與鄉村慈善活動。中國古代『富民』階層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草野靖、徐世虹(1993)。宋代的頑佃抗租和佃戶的法律身份。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郭東旭(2001)。論南宋的越訴法。宋朝法律史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斯波義信、方健、何忠禮(2001)。漢陽軍:1213-1214年的事例。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聯陞(1991)。朝代間的比賽。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子健、劉紉尼(1981)。宋初改革家--范仲淹。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蔣復璁(1975)。宋代一個國策的檢討。宋史新探。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小川策之介(2000)。北宋期の福祉事業について。中国の歴史と経済 : 東洋経済史学会記念論集。福岡: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大崎富士夫(1949)。富弼の流民救濟法。東洋の政治經濟。廣島:廣島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周藤吉之(1971)。南唐•北宋の沿徵。宋代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周藤吉之(1992)。北宋末•南宋初期の私債および私租の減免政策--宋代佃戶制再論。宋•高麗制度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周藤吉之(1992)。北宋前期の舉放·課錢と王安石の靑苗法--有利債負法をめぐって。宋•高麗制度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宮崎市定(1992)。合本組織の發達。宮崎市定全集9:五代宋初。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渡邊紘良(1981)。淳煕末年の建寧府:社倉米の昏頼と貸糧と。中嶋敏先生古稀記念論集。東京:中嶋敏先生古稀記念論集事業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黃繁光(1995)。南宋義役的綜合研究。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歷史哲學卷)。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劉子健(1987)。劉宰和賑饑。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赤城隆治(1981)。宋末撫州救荒始末。中嶋敏先生古稀記念論集。東京:中嶋敏先生古稀記念論集事業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張小聰、黃志繁(2007)。清代江西水災及社會應對。田祖有神:明清以來的自然災害及其社會應對機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