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玉器看台灣東部考古學研究
作者:尹意智
作者(外文):Yi-Chih Y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有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台灣史前玉器大坌坑文化卑南文化階層社會玉器消失斷層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論文是關於臺灣新石器時代「玉器」如何出現,在史前社會中扮演何種角色,及對玉器在最後如何消失作相關的討論。由下而上地藉由玉器在不同時期社會文化中所佔有的地位,反思東部考古學的內容;同時對「玉器」與「史前社會」視為相互對話的能動性主體,試圖與現今主流的玉器研究、史前社會變遷論述對話。
玉器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東亞玉器發展的脈絡。本文一方面觀察大坌坑文化出現玉器的脈絡;另一方面也從玉器出現的脈絡檢視大坌坑文化的社會現象。筆者認為大坌坑早期,人群由西側進入,與澎湖地區有著強烈的交流互動關係,當時尚未出現玉器;大坌坑晚期,東部玉器工匠的移入,是為第二次人群移入的結果之一;也就是在大坌坑晚期,玉器文化由長江下游的用玉文化的工匠,偶然進入台灣東部的結果。第二批人群進入台灣所攜帶的技術、文化,既包含中國南方的農業技術如稻米文化;也帶著北方特有的生產與工業技術,如辨認閃玉的技術。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玉器不斷發展演進,由全台各地皆可見玉器大量的出現,與玉器尊貴物品(prestige good)的不斷出現,史前玉器生產演進為「為交換而生產」(production for exchange);本文經由玉器「專業化」、「商品化」,與「權力具象化」的討論,說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東部已經出現階層社會。
最後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玉器隨著鐵器時代來臨而突然消失。有愈來愈多的證據說明,玉器生產的連續性發生嚴重的中斷;玉器在鐵器時代消失是突然發生。筆者認為鐵器時代外來物品玻璃珠與瑪瑙珠進入台灣史前社會,並不是造成玉器消失的原因;玻璃珠、瑪瑙珠進入台灣社會的脈絡,卻是在玉器裝飾品、階級社會真空的狀態下趁勢而入的結果。
This thesis is about how the "Nephrite artifacts"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Taiwan appeared, what role they played in prehistoric society, and the discussion of how nephrite disappeared in the end. Looking at the position of nephrite artifact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social culture, I will try to re-think research on the Neolithic Age of Easter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I regard the "Nephrite" and "Prehistoric Societies" as the active subjects of a mutual dialogue, trying to interact with the current mainstream.
The emergence of nephrite artifacts can be traced back to developments in East Asia. On the one hand, this paper observes the context of the appeareance of nephrite artifacts in the Dapenkeng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examines the social phenomena of the Dapenkeng Culture through nephrite artifacts. I will argue tha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Dapenkeng Culture, people entered from the west and had strong interactions with the Penghu Islands. At that time, nephrite was not present; in the late Dapenkeng Culture, nephrite craftsmen from the North was the result of a second immigration. That is, in the late stage of the Dapenkeng Culture, the nephrite craftmen arbitrarily entered into Eastern Taiwan. The second wave of people entered Taiwan carrying specific technologie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southern China, such as rice culture; it also carried the unique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from the North, such as the technology of identifying nephrite. The people who entered Taiwan in the early Neolithic Periods should be marine groups travelling by sea.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Neolithic Age, nephrite articles continued to develop. A large number of nephrite articles appeared in all parts of Taiwan, and the emergence of nephrite artifacts evolved into "production for exchange". The discussion of "specialization", "commodification", and "prestige goods" shows that there was a stratified society in Eastern Taiwan in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Finally, in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nephrite artifacts suddenly disappeared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ron Age.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the continuity of nephrite artifacts had been severely disrupted,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nephrite artifacts in the Iron Age is abrupt. I believe that the glass beads and agate beads entered the prehistoric society of Taiwan, but were not the cause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nephrite; people who made nephrite artifacts disappeared, and Taiwan societies had no choice but to receive glass beads and agate beads in the Iron Age.
Appadurai, Arjun
1986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yman, James
1995“Rethinking "Redistribution" in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Obsidian Exchange at the Marana Platform Mound.”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51: 37-63.
Bellwood, Peter
2002“Southeast Asian Prehistory and Archaeology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In Barry Cunliffe, Wendy Davies, and Colin Renfrew(eds.) Archaeology: The Widening Debate. pp. 318-33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rao Mateo, José Eugenio et al., eds.
2002 Spaniards in Taiwan. Taipei: SMC Publishing.
Brumfiel, Elizabeth M. and Timothy K. Earle
1987“Specialization, exchange, and complex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in Specialization, exchange, and complex societies, edited by Elizabeth M. Brumfiel and Timothy K. Earle, pp.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ng, Kwang-Chih
1969Fen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 in Anthropology, no. 73,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lark, John E.
1995 “Craft Specialization as an Archaeological Category.” Research in Economic Anthropology 16: 267-294.
Costin, Cathy L.
1991“Craft specialization: issues in defining, documenting and explaining th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pp. 1-56, Tusc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1Craft production system. Archaeology at the millennium: A source book.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Cross, John R.
1993“Craft Specialization in Non-stratified Societies.” Research in Economic Anthropology 14: 61-86.
DeMarrais, Elizabeth, Luis J. Castillo, and Timothy K. Earle
1996“Ideology, Materialization and Power Strategies.” Current Anthropology 37(1): 15-32.
Francis, Peter Jr.
2002 Asia''s Maritime Bead Trade: 300 B.C. to the Presen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Gilman, Antonio
1981“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Bronze Age Europe”. Current Anthropology 22 (1): 1–23.
Hill, Carol W.
2003‘Who is what? A Preliminary enquiry into culture and physical identity’, In Archaeological Approaches to Culture Identity. S. J. Shennan eds. Pp. 231-241. New York: Routledge.
Hung, Hsiao-chun (洪曉純)
2017“Nephrite and other Early Metal Age exchange networks. In Peter Bellwood.” First Islanders: Prehistory and Human Migration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pp. 333-335. Routledge.
Hung, Hsiao-chun and Yoshiyuki Iizuka
2013 “The Batanes Nephrite Artefacts.” in Peter Bellwood and Eusebio Dizon (ed.), 4000 Years of Migr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The Archaeology of the Batanes Islands, Northern Philippines, pp. 149-168, Canberra: Terra Australis 40.
Kopytoff, Igor
1986"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a Process." In edited by A. Appadurai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Kuang-ti(李匡俤)
2013“Rethinking Tapenkeng Culture in the Warly Neolithic Taiwan and the Issue Relating to Austronesian Homeland.” 陳光祖、臧振華主編《東亞考古的新發現》。臺北:中央研究院。頁239 – 277。
Matsumura, H., M. Oxenham, Y. Dodo, K. T. Nguyen, L. C. Nguyen, K. D. Nguyen, D. Huffer and M. Yamagata
2008“Morphometric affinity of the late Neolithic human remains from Man Bac, Ninh Binh Province, Vietnam: Key skeleton with which to debate the ‘two layer’ hypothesis.”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116.2: 135-148.
Matsumura, H., M. Oxenham, K. T. Nguyen, L. C. Nguyen and K. D. Nguyen
2011“Population history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The two layer model in the context of nothhern Vietnam.” In edited by N. Enfield and J. White Dynamics of Human Diversity: The Case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Canberre: Pacific Linguistics. Pp. 1-23.
Meacham , William
1988“Improbability of Austronesian Origins in South China.” Asian Perspectives, 26: 1, PP. 90-106.
Pauketat T.
1992“The Reign and Ruin of the Lords of Cahokia: A Dialectic of Dominance”. In edited by Barker A. and Pauketat T. Lords of the Southeast: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e Native Elites of Southeastern North America. pp. 31–4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Sahlins, Marshall著,張經緯、鄭少雄、張帆譯
2009《石器時代經濟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Sahlins, Marshall著,藍達居等譯
2003《歷史之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Satitta, Dean J.
1994a “Class and Community in the Prehistoric Southwest”. In edited by Wills W. and Leonard R. The Ancient Southwestern Community: Model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Prehistoric Social Organization, pp. 25–43.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Albuquerque.
1994b “Agency, Class, and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 13: 1–27.
2000“Theoriz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uthwestern Exchange”. In ed. Michelle Hegmon The Archaeology of Regional Interaction: Religion, Warfare, and Exchange across the American Southwest and Beyond.. Pp. 151 – 187. Boulder: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
Solheim, Welhelm
1975“Reflections on the new data of Southeast Asian prehistory: Austronesian origin and consequence.” Asian Perspectives 18, pp.146-160.
1988“The Nusantao Hypothesis: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Austronesian Speakers.” Asian Perspectives 26:1, p. 81、84-85.
1996“The Nusantao and north-south dispersal.”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15, pp. 101-9.
2006Archaeology and 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 Unraveling the Nusantao.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Press.
Thomas, Nicholas
1991 “The Indigenous Appropriation of European Things.” In Entangled Objects:Exchange, Material Culture, and Colonialism in the Pacific. Pp.83-124.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sang, Cheng-hwa(臧振華)
1992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g. Taipei: Institute of Ho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aca.
丁品
1999〈錢塘江兩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關係初論〉,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編《紀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論文集》,杭州:西冷印社,頁49-58。
方向明
1999〈馬家浜─良渚文化若干問題的探討〉,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編《紀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論文集》,杭州:西冷印社,頁33-48。
王明達
2008〈河姆渡文化研究〉,嚴文明主編《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石器時代,考古卷》,北京:科學出版社,頁259-271。
王海明、孫國平
1999〈鯗架山遺址發掘的啟示〉,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編《紀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論文集》,杭州:西冷印社,頁17-22。
王天送
1992〈花蓮縣史前文化遺址簡介〉《臺灣文獻》43(3):261-273。
尹意智
2008《台灣史前玉器工藝:以平林遺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2011〈台灣史前考古學「文化」〉,《人類與文化》42:122-139。
2013〈花蓮松園別館遺址試掘簡報〉。《人類與文化》44:190-216。
2014〈臺東縣長濱鄉膽曼遺址考古田野報告〉。《田野考古》17(2):101-136。
2016《「花蓮縣老人會花崗山老人館整建及增設相關設備」工程(花岡山遺址)試掘評估報告》。花蓮縣文化局。
2016《花蓮市四維段681號」林潘美鳳住宅新建工程(德興遺址)考古試掘成果報告》。花蓮縣文化局。
尹意智、莊家銘
2017《花蓮縣崇德遺址工程基地(下崇德段834地號)試掘評估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
白奇林
2008《花東土砂災害集水區崩塌地淺感分佈極地景變遷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碩士論文。
古家實三
1925《臺灣石器時代遺品圖譜》。神戶市:白雲堂書局。
加藤晉平
2003 〈閩粵臺地域史前文化交流的問題〉,《東南考古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頁277-283。
台灣省礦物局
1983《軟玉礦床探勘開發計畫研究報告》。台北:台灣省礦物局。
考古学雑誌編輯委員会
1931〈台湾の最南端で石棺と人骨を発見〉,《考古学雑誌》21(9):76-77。
林恭務
2005〈福建沿海新石器時代文化綜述〉,陳仲玉、潘建國主編《中國東南沿海島嶼學研討會》。連江:連江縣政府。頁75 - 90。
朱非素、邱立誠、楊少祥、宋方義
2000〈廣東考古十年概述〉,廣東省博物館編《廣東省博物館開館四十四週年紀念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頁48 - 59。
朱非素
1999〈廣東石硤文化出土的琮和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良渚文化研究: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273 – 281。
朱正宜
1990〈台東縣馬武窟溪口新石器時代遺址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台灣西南部平原史前文化層序再思(一)-大坌坑文化的分期及內涵〉,《臺灣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會議時間:2003年6月。頁5-1~24。
安倍明義
1933a〈東台湾の遺跡に就いて(一)〉,《台湾教育》366:49-57。
1933b〈東台湾の遺跡に就いて(二)〉,《台湾教育》367:65-71。
林淑芬
2006〈由地下孢粉紀錄看宜蘭最近4200 年來的自然環境變化〉,《宜蘭文獻雜誌》75/76:247-262
2015〈聚落發展與自然環境變遷─以宜蘭地區史前為例〉,收錄於劉益昌主編,《臺灣史前史專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pp. 239-266
2018〈宜蘭地區在距今2000年前左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台灣考古學會主辦「2018年台灣考古學年會」會議手冊,2018年7月6、7日。
林淑芬、屈慧麗、鄭建文
2013〈史前石器中西瓜石石材的岩石名稱研究—兼論台灣的史前變質火山岩石材〉,《田野考古》16(2):29‐51。
佐藤文一
1988 [1944] 《臺灣原住種族的原始藝術研究》。台北:南天出版社。
宋健
1999〈論良渚文明的興衰過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良渚文化研究:紀念良渚文化發現六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86 - 103。
宋文薰
1969〈長濱文化──台灣首次發現的先陶文化(簡報)〉《中國民族學通訊》9:1-27。
1976〈台湾東海岸の巨石文化〉,《えとのす》6:145-156。
1980 〈由考古學看臺灣〉,收錄在與陳奇祿教授等合著《中國的臺灣》。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頁:93-220。
宋文薰、連照美
1987《卑南考古( 1986 – 87)》。台北:南天書局。
2003《台灣新石器時代卑南研究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4《卑南考古發掘1980~1982—遺址概況、堆積層次、及生活層出土遺物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李匡俤
2013〈二十一世紀臺灣海峽考古研究的契機〉,陳光祖主編《東亞考古學的再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82。
李坤修
2000〈台灣東部的繩紋陶〉,《宜蘭文獻》43:38-66。
2002〈卑南遺址的新發現及新問題〉。《台東文獻》復刊7:40-71。
2005《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期末報告》。臺東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研究。
2006〈台東縣舊香蘭遺址的搶救發掘極其重要的發現〉,《九十四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12-1~30。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10〈舊香蘭遺址出土的三突脊玉耳飾即其相關問題探討〉,《2009 南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6年3月4、5日。頁:141-164。
2014〈台東縣多良遺址的發現與研究〉,《南島研究》5(1):31-71。
李坤修、葉美珍
1995〈台東縣卑南鄉富山遺址1994年 試掘報告〉,《國立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5:33-94。
2001《台東縣史.史前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李作婷
2016〈臺中市安和路遺址試掘地點層位說明〉,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主編《2015 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論文集》。台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會議時間:2016年6月4 – 6日。頁191 – 203。
李世源
1998〈珠海、澳門近年出土水晶器、玉器試析〉,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Vol. 1》:323-328。
何傳坤、劉克竑、胡正恆、閻玲達(何傳坤等)
2007〈花蓮縣嶺頂第2地點的墓葬〉,《2006台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
邵望平
1997〈從海岱區先秦歷史沿革看秦置郡縣的依據〉,收錄於臧正華主編《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73 – 391。
易西兵
2008〈試析北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年代序列及其與周鄰地區文化的關係〉,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省文物考古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編《華南考古》2,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0-25。
河姆渡文化課題組
1999〈二十年來河姆渡文化的認識與探索〉,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編《紀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論文集》,杭州:西冷印社,頁1-16。
吳春明
1998〈福建先秦玉器初探〉,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298 – 303。
吳曾德、葉楊
1994〈論新石器時代珠江三角洲區域文化〉,深圳博物館編《深圳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43-160。
吳意琳、Laurent DESCHODT
2011〈遺址的區位變遷:東海岸沙丘遺址及其年代〉,《2010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講稿。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1年5月28日至30日。
卓浩右
2006《茶的前半生:從生產的價值邏輯到市場的運作》。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屈慧麗、閻玲達、張綵驊、王維安、陳曉萱(屈慧麗等)
2015〈台中市安和路遺址發掘報告〉,《2014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時間:2015年5月1、2日。頁265 – 317。
花蓮縣文化局
2016《105年度遺址監管保護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
洪曉純
2006〈臺灣史前玉器在東南亞的分佈極其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華南及東南亞地區史前考古——紀念甑皮岩發掘3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0《臺灣、華南和菲律賓之石錛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3〈從中國東南沿海到太平洋—由考古學新證據看南島語族史前史〉,陳光組、臧振華主編《東亞考古的新發現》。台北:中央研究院。頁279 – 331。
洪曉純、楊淑玲、阮金容、飯塚義之、Peter Belleood(洪曉純等)
2012〈海外出土的臺灣玉及其卑南文化要素〉,《田野考故》15(1):19 – 40。
洪曉純、飯塚義之、Rey A. Santiago(洪曉純等)
2004〈海外遺珠-一顆在菲律賓出土的史前台灣鈴形玉珠〉,《故宮學術季刊》21(4): 43-56。
胡正恆、盧柔君
2010《慈濟大學考古隊收藏花蓮區域:石器與陶質遺物研究》。花蓮: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未出版)
2011〈從業餘考古收藏觀察區域社會史:以花蓮地區史前石質遺物為例〉《慈濟通識教育學刊》7:89-162。
胡家瑜
2012〈臺灣南島民族玻璃飾品的跨文化分析比較:對於形式、價值與物質性的一些思考〉,《考古人類學刊》76:97-134。
姚書宇
2016《花連縣富源遺址發掘與史前遺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宮本延人
1930a〈台灣台東庁カロラン社出土石棺写真〉,《史學》9卷頭。
1930b〈花蓮の花岡山公園遺跡の甕棺〉,《史學》9。
1931a〈花蓮港花岡山の遺跡〉,《南方土俗》1(1):63-76。
1931b〈墾丁寮の石棺と臺灣各所の石棺出土について〉,《南方土俗》1(3):112-114。
1931c〈花蓮港貓公の石臼〉,《南方土俗》1(1):96。
1931d〈貓公の遺跡〉,《南方土俗》1(2):166。
宮原敦
1931〈墾丁寮に於ける發掘〉,《南方土俗》1(3):109-112。
高廣仁、邵望平
1984〈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 — 海岱歷史文化區〉,發表於《史前研究》1。
凌純聲
1954〈中國古代海洋文化與亞洲地中海〉,收錄於《海外》3(10),頁7 – 10。
鹿野忠雄
1930a〈台灣東海岸巨石文化遺跡に就て(一)〉,《人類學雜誌》45(7):273-285。
1930b〈台灣東海岸巨石文化遺跡に就て(二)〉,《人類學雜誌》45(9):362-374。
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1》。東京:矢島書房。
鹿野忠雄著,宋文薫譯
1955《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鳥居龍藏
1926〈台湾の古代石造遺跡に就て〉,《民族》1(3):123-128。
野林厚志主編,黃淑芬等中文翻譯
2009《百年來的凝視:日本國立民族博物館珍藏台灣原住民展示》。台北市:順益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編
1994〈深圳市大鵬咸頭嶺沙丘遺址發掘簡報〉,深圳市博物館編《深圳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頁28 – 41。
陳文
2004〈新舊石器時代的劃分和嶺南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華南考古》1:11 – 20。
陳威
2006《深圳7000年—深圳出土文物圖錄》(五)。北京:文物出版社。
郭大順
1998〈紅山文化玉器特徵及其社會文化意義再認識〉,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140 – 147。
張明華
1998〈崧澤玉器考略〉,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140 – 147。
張緒球
1998〈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玉器〉,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241 – 250。
張之恆
2001〈環砥石與穿孔技術〉,《華夏考古》2001年4期。
張光直
1987〈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南方民族考古》1:1-14。
1995〈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張光直著,《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頁:171-188。
陸泰龍
2017《臺灣北部5000-4000年史前文化內涵與相關問題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康芸甯
2013《以植物矽酸體分析和陶器壓痕翻模法探討卑南遺址的植物遺留》。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仲玉
1998〈台灣史前的玉器工業〉,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336 – 349。
1999〈福建金門金龜山與浦邊史前遺址〉,鄧聰、吳春明主編《东南考古研究第2辑》,廈門:厦門大学出版社。頁52 - 61。
2002〈論中國考古學海洋島嶼的研究取向─以殷商文化的海洋成份為例〉,收錄於宋文薰、李亦園、張光直主編《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台北:南天書局,頁209 – 225。
2005〈談馬祖列島的「曲蹄」族〉,收錄於臧振華、陳仲玉編《2011馬祖研究 :馬祖列島與海洋環境文化》。連江縣南竿鄉:連縣府,頁67 – 80。
2012(論海灣三角洲與海洋文明—以杭州灣三角洲為例),收錄於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編《跨湖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303 – 314。
2014〈「亮島人」所引起南島語族研究的若干問題〉,收錄在《2014從馬祖列島到亞洲東南沿海:史前文化與體質遺留研究國際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日期:2014年9月27、28日。頁:88 – 100。
陳仲玉、邱鴻霖
2013《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群與「亮島人」修復計畫》。連江:連縣文化局。
陳有貝
1991《花蓮縣花蓮溪口至秀姑巒溪口附近海岸遺址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台灣史前文化架構下的大陸要素〉,《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4:115 – 132。
2002〈花蓮縣芳寮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人類學刊》59:152–177。
2006a〈大坌坑的生業模式探討─陶片矽酸體分析方法的嘗試〉,《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6:123 – 154。
2006b〈族群、生態與兩岸史前文化關係研究〉,許倬雲、張忠培主編《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頁61 – 70。
2009a《花蓮縣壽豐鄉水璉遺址考古監看計畫(東昇段122 地號等15 筆土地與水璉遺址重疊區域):期末報告》。金磊企業社委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執行。
2009b《花蓮縣嶺頂、大坑遺址調查研究計畫》。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執行研究。。
陳有貝、尹意智
2013《花蓮縣四八高地遺址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2015《104年遺址遇開發行為試掘評估服務開口契約花岡山遺址、上美崙Ⅱ遺址、港口遺址試掘成果報告》。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陳有貝、尹意智、姚書宇(陳有貝等)
2016《花蓮縣富源遺址範圍及文化內涵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陳維鈞
1997〈屏東縣三地門鄉Chula遺址試掘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八十六年度講論會文稿。
2006《金門縣金龜山貝塚遺址考古發掘》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2016〈屏東近山地區Chula遺址的重要性及其文化意義〉,郭素秋籌辦《台灣東半部一千年前後的文化樣貌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6年11月15日。頁144-153。
陳義一、葉美珍、楊淑玲、張白如、張秀菊、洪曉純(陳義一等)
1994《花蓮縣台11線公路拓寬工程史前遺址影響調查評估計畫:第一年工作 報告》。台灣省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委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執行。
1996《花蓮縣台11線公路拓寬工程史前遺址影響調查評估報告:第二年調查評估報告》。臺灣省公路局第四局工程處委託,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籌備處研究計畫報告
連照美
1998〈臺灣卑南玉器研究〉,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350 – 367。
2003《台灣新石器時代卑南研究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7《臺灣新石器時代墾丁寮遺址墓葬研究報告》。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2008《臺灣新石器時代卑南墓葬層位之分析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連照美、宋文薰
2006《卑南遺址發掘1986~198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連照美、宋文薰、李坤修、李明欣、趙金勇、市原常夫、李德仁、陳韻安、黃信凱(連照美等)
1992《台灣地區史前遺址資料檔(一)》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專刊2台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連照美、譚立平、余炳盛
1997〈台灣卑南遺址出土玉器材料來源初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2:211-220。
郭素秋
1995《台東縣馬武窟溪流域史前遺址調查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3 《花蓮縣縣定遺址-掃叭遺址與公埔遺址範圍及內涵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花蓮縣文化局委託社團法人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執行。
2014a〈臺灣新石器時代的圓形旋截法及其旋轉機械初探〉。收錄於鄧聰主編《澳門黑沙史前輪軸機械國際會議論文集》,頁268-299。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
2014b〈花蓮縣掃叭遺址的文化內涵-兼論麒麟文化〉,《田野考古》17(2):1-58。
2014c〈四千年前後的台灣與中國東南地區文化樣相〉,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連江縣政府文化局主辦「2014從馬祖列島到亞洲東南沿海:史前文化與體質遺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4年9月27-28日。
2015a〈花東縱谷北部重光遺址的內涵〉,《2014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日期:2015年5月1 - 2日。
2015b〈花東縱谷北段重光遺址發掘報告〉,《南島學報》6(2):91-190。
2005c《金門移民適應與遷移調查研究(史前期)》,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2016〈中部大坌坑式陶器的內涵-以彰化牛埔遺址為例〉,《田野考古》18(2):1-36。
2017〈花東縱谷北段玉製錛鑿形器工藝—以豐坪村遺址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8(1):1-60。
庶古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著
2015《鹽水溪大昌橋遺址搶救發掘》。高雄市: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
張光仁
2004〈初論島嶼東南亞東部島群原史時代的貿易與社會經濟變遷:三個個案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3:1-26。
2012〈考古資料的脈絡分析:以瑪瑙珠與硬陶甕為例談起〉,《考古人類學刊》67:5-32。
黃宣佩
1998〈齊家文化玉器〉,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184 – 191。
彭長林
2008〈嶺南與東南亞大陸考古學文化關係的對比研究〉,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編《華南考古》2:33 –470。
曾騏、楊耀林
2008〈華南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收錄在顏文明主編《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世紀時代考古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黃士強
1974〈台南縣歸仁鄉八甲村遺址調查〉,《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7/38:44-67。
1975〈玦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37/38:44-67。
1984《臺北芝山巖遺址發掘報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1990〈東河地區史前遺址調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4:7-28。
黃翠梅
2016〈從帶突玦飾論臺灣及環南海地區早期玉文化的發展〉,《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9(1):65-90。
黃國恩
2017〈跨越千年傳播萬里的台灣玉〉,《科學發展》532:26 - 33。
楊式挺
1998〈廣東史前玉石器初探〉,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304 – 31。
楊晶
2011《中國史前玉器的考古學探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建芳
1987〈大溪文化的淵源探討〉,《南方民族考古》1987年第1期。
楊耀林
1998〈深圳先秦玉石飾物初探〉,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Vol. 1》:316-322。
福建省博物館
1991〈福建平潭島殼丘頭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1年第7期。
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隊
2010《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葉茂林
1998〈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玉器初步研究〉,收錄在鄧聰主編《東亞玉器 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180 – 183。
葉楊
1998〈深圳新石器時代考古〉,深圳博物館主編《深圳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頁85 – 90。
葉長庚
2014〈花蓮縣玉里鎮高寮遺址試掘報告〉,《田野考古》17(2):59-100。
2017《卑南遺址史前聚落形成與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論文。
葉美珍
1987《卑南文化農業形態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台東的史前文化〉,《臺東文獻復刊》2:14-27。
2000〈花岡山文化之研究〉,《宜蘭文獻雜誌》43:61 – 127。
2001《花岡山文化之研究》。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3〈港口遺址繩紋陶文化之研究〉,《台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
2005〈卑南遺址之玉器文化〉,收錄於臧振華、葉美珍主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藏卑南遺址玉器圖錄》。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頁17 – 37。
2010a〈臺灣東海岸新出土獸形玉飾初步研究〉,《2009南島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台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頁165-184。
2010b〈港口遺址之繩紋陶文化之研究-2001年試掘出土繩紋陶片分析〉,《田野考古》12(1、2):19-68。
2011〈臺灣花東海岸史前玉器文化〉,《2011臺灣花東地區玉石藝術季 兩岸原住民玉石文化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花蓮縣兩岸少數民族玉石文化促進會主辦,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堂國際會議廳,會議日期:2011年10月25日。頁:34 – 60。
葉美珍、李坤修
2019〈再探上里遺址〉,《2019年臺灣考古學年會論文集》,台灣考古學會主辦,國立台灣大學人類系暨研究所合辦,會議日期:2019年6月28-30日。頁:3-39。
楊小青
2017〈史前台灣的大航海時代〉,《科學發展》532:34 - 38。
楊承澔
2010《六千年來台灣宜蘭地區之古氣候與環境變遷:梅花湖MHL-7B岩芯之礦物與地球化學證據》。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國祥
2007a〈興隆窪文化源流關係〉,收錄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 考古藝術研究中心編《玉器起源探索:興隆窪文化玉器研究及圖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24 – 27。
2007b〈中國玉文化起源探索—以興隆窪文化玉器為例〉,收錄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 考古藝術研究中心編《玉器起源探索:興隆窪文化玉器研究及圖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217 – 231。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博物館
2014《石峽遺址—1973~1978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劉茂源
1954〈花蓮縣平林遺跡調查初步報告〉,《文獻專刊》5(1/2):47-60。
趙金勇
1994《台東縣長濱鄉長光遺址發掘報告》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東海岸長濱地區史前遺址空間分佈初探〉,《田野考故》7(1、2):19 – 44。
2016〈花蓮北段金屬器早期考古文化的破裂與連續:一個初步構想〉,「台灣東半部一千年前後的文化樣相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6年11月15日。
趙金勇、王冠文
2012〈初探台灣史前玻璃珠的出現及其在環南海地區的意義〉。收錄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專題中心主辦《「古代交換與殖民模式的跨地域比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9月1日~9月3日。
趙金勇、劉益昌、鍾國風
2013〈花岡山遺址上層類型芻議〉。《田野考古》16(2):53-73。
劉益昌
1990〈台灣東部地區史前文化的新資料及其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講論會論文。
1993《宜蘭縣大竹圍遺址初步調查報告》宜蘭文獻叢刊2,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1997《台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報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委托,中國民族學會執行調查。
1999《存在的未知——臺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2000《宜蘭丸山遺址搶救發掘資料整理計畫》。宜蘭:宜蘭縣政府民政局。
2003〈台灣玉器流行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臧振華主編《史前與古典文明—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 – 44。
2005〈從玉器到玻璃、瑪瑙:台灣史前裝飾器物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台灣地區外來物質:珠子與玻璃環玦形器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221 – 226。
2006〈「台灣玉器製造技術」與研究方法的初步檢討〉,許倬雲、張忠培主編《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71 – 496。
2008〈玉器的交換體系—製造與資源控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台灣史前史專論》:15-40。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2《花蓮縣縣定遺址-萬榮.平林遺址內涵及範圍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2012〈東台灣海域人群互動與交流—以玉器為中心〉,收錄在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主辦《台灣與亞洲:與福建文化的交流為中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12年12月14-15日,頁53-67。
2013〈台灣史前時代玉器製造與資源控制〉。陳光祖、臧振華主編《東亞考古的新發現》。臺北:中央研究院。頁199 – 238。
2015a〈導論—台灣考古學近年研究及其意義〉,劉益昌主編《臺灣史前史專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頁1–58。
2015b〈玉器的交換體系—製造與資源控制〉,劉益昌主編,《台灣史前史專論》。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聯經。頁:83-112。
劉益昌
2004a《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台北縣、基隆市、台北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2004b《臺閩地區考古遺址:宜蘭縣、花蓮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劉益昌、陳光祖、顏廷伃
2001《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調查研究報告》。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鍾國風
2009《水璉遺址緊急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執行研究。。
2014〈花蓮縣壽豐鄉重光遺址調查試掘報告〉,《田野考古》17(2):137-168。
2015《花蓮縣上美崙II遺址》。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劉益昌、趙金勇
2010a《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花岡山遺址搶救發掘報告第一冊總論》。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0b《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報告第三冊(金屬器時期)》。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2010c《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報告第四冊(新石器時期)》。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2014《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第二期)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劉益昌、鍾國風
2009《花蓮縣遺址監管通報系統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台灣打里摺協會。
2009《水璉遺址緊急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花蓮縣文化局委託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執行研究。
劉益昌、劉瑩三、鍾國風(劉益昌等)
2018《花蓮縣史前玉器製作工坊群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劉益昌、郭素秋
2005〈金門復國墩遺存在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地位及其意義〉,收錄於陳仲玉、潘建國主編《中國東南沿海島嶼考古學研討會》論文集。連江縣政府文化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研究專題中心共同舉辦,2005年10月29-30日。頁91 – 198。
劉益昌、郭素秋、簡史朗(劉益昌等)
2004〈九二一震災後Lalu遺址發掘及其意義〉,林美容、丁仁傑、詹素娟主編《災難與重建—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405-435。
劉益昌、顏廷伃
2000《台東縣史前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海岸山脈東側與綠島》。台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
臧振華
1999《台灣考古》。台北:文建會。
2005〈海隅奇耙—台灣東海岸的玉器文明〉,臧振華.葉美珍主編《卑南遺址玉器圖錄》。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頁4-16。
2006 〈從臺灣南科大坌坑文化遺址的新發現檢討南島語族的起源地問題〉,刊於《浙江省文考古研究學刊》8:337-348。
2001《十三行的史前居民》。台北縣:十三行博物館。
2011〈長濱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發表於「2010年臺灣考古年會」,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11.5.28-30。
2012〈再論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問題〉,Journal of Austronesian Studies 3(1):87-119。
臧振華、李匡俤、朱正宜(臧振華等)
2006《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新營:台南縣政府。
臧振華、李匡悌、李德仁、朱正宜、陳俊男(臧振華等)
2010《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考古遺址搶救發掘及監測計畫期末報》。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研究。
鄧聰
2000〈環珠江口考古之崛起——玉石飾物作坊研究舉偶〉,《珠海文物集萃》。香港: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12 – 60。
2007〈玉亦神物—東亞玉文化起源〉,收錄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 考古藝術研究中心編《玉器起源探索:興隆窪文化玉器研究及圖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頁52 – 53。
鄧聰、鄭煒明
1995《澳門黑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09《番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冊,阿美族》。臺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廣東省博物館
1979〈廣東考古結碩果,嶺南歷史開新篇〉,文物編輯委員會編《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頁325 – 338。
廣東省博物館、曲江縣文化局,石峡發掘小組
1989〈廣東曲江石峡墓葬發掘簡報〉,廣東省博物館編《廣東文物考古資料選輯》。廣東:廣東省博物館。頁152 – 163。
蔡佳輔
2015〈南投縣集集鎮長山頂II遺址搶救發掘概報〉,《2014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時間:2015年5月1、2日。頁336 – 368。
鄭建文
2009〈試論台灣南部與東部舊石器時代晚期與新石器時代早期之文化關係 – 以鵝鑾鼻第二遺址下層遺存為例〉,收錄於《2008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文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411~458。
撒韵·武荖、尹意智
2016〈撒奇萊雅與德興〉。發表於「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6年會:人類學與族群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未出版)
潘繼道
1998〈花蓮舊地名探源—被遺忘的「奇萊」民族與其故事〉,《歷史月刊》127:4-11。
1999〈花蓮舊地名探源—認識加禮宛〉,《歷史月刊》134:79-85。
2008《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974-1945)》。台東:東台灣研究會。
潘英海、郭素秋主持
2013《花蓮縣縣定遺址 : 掃叭遺址與公埔遺址範圍及內涵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
盧柔君、胡正恆、林子晴
2011〈慈濟大學所藏花蓮地區陶質考古標本研究〉。《東台灣研究》16:27-66。
顏文明主編
2008《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世紀時代考古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謝艾倫
2009《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外來陶瓷器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淇武蘭遺址上文化層的外來陶瓷:一個歷史考古學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76:33-60。
謝孟龍
2012〈被惡水吞噬的文化〉,《地質》(31)2:69-71。
謝依玲
2014《花蓮縣四八高地遺址及出土網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廷伃
2010〈臺灣西南平原大湖至蔦松文化的變遷初論〉,收錄在《2009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專題研究中心,2010年03月19-20日,頁1-2-1~32。
2013〈高雄市路竹區新園遺址考古試掘結果暨相關研究問題〉,《田野考古》16(1):85-118。
Lee, T.; L. Wang; S. Chen
2008Evolution of the Li-Yu Lake at Eastern Taiwan: Evidences from Magnetic Proxies and Pollen Analysis. 網址: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2690917_Evolution_of_the_Li-Yu_Lake_at_Eastern_Taiwan_Evidences_from_Magnetic_Proxies_and_Pollen_Analysis/stats。2019年7月5日上網。
邱莉玲
2014〈國寶等級文物「人獸形玉器」於南科園區出土!〉,《中國時報電子報》。2014.07.14。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714003745-260405l。2018年2月2日上網。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3
2012〈地質資料整合查詢〉。網址:http://gis.moeacgs.gov.tw/gwh/gsb97-1/sys8/index.cfm。上網日期:2012年11月27日。
趙金勇
1999〈從芝田遺址試掘談大坌坑文化及意義〉,《台灣與東南亞考古研究室》。網址:www.ihp.sinica.edu.tw/~cooper/pdf/chihtian_final.pdf。上網時間:2019年6月17日。
葉乃婕
2014〈數典精選:人獸形玉玦(中研院史語所藏)〉《南無考古大菩薩》。網址:http://ihparcheodata.pixnet.net/blog/archives/201407。2018年2月2日上網。
葉美珍
2008〈港口遺址玉器系列(一):人獸形耳飾〉《史前館電子報》(137)。2008.08.15。網址:http://beta.nmp.gov.tw/enews/no137/page_02.html。2018年2月2日上網。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