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北部5000-4000年史前文化內涵與相關問題研究
作者:陸泰龍
作者(外文):Tai-Lung L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有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考古學考古文化大坌坑文化大坌坑式陶器訊塘埔文化大坌坑文化訊塘埔相八里•舊城遺址ArchaeologyArchaeological CultureTapenkeng CultureTPK CoredSuntangpu CultureSuntangpu Phase of Tapenkeng CultureBali-Jiucheng Si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6
本論文主要以「臺灣北部5000-4000年史前文化內涵與相關問題研究」為題,對目前5000-4000年左右北部地區所認識“考古文化”進行討論,層面包括︰(一)重新檢視「訊塘埔文化」陶器內涵及其可能類型;(二)探討訊塘埔文化與大坌坑文化之異同;(三)比較分析訊塘埔文化與同時限、不同區域的考古文化之間的差異;(四)重新檢討5000-4000年前北部地區考古文化的內涵及定義。
本論文運用層位學、類型學、排隊法、年代學等,比較各遺址出土各類陶器在歷時限的變化,透過比較與分析,以期了解5000-4000年前史前文化在北部地區樣貌及演變趨勢。並透過八里•舊城遺址的發掘資料顯示早期被認為具有時間先後與文化傳承關係的大坌坑文化與訊塘埔文化的陶器遺留,在地層中無法明確地區辨開來而呈現伴出的現象,同時文化層下即為生土層而未再有發現有更早的遺物。這是否意味著訊塘埔文化與大坌坑文化兩者彼此並非存在時間先後的關係,而是共伴的存在,或者,兩個考古文化實際上是一個考古文化對於陶器使用的偏好所產生的差異,意即「帶有突脊與劃紋的大坌坑式陶器」實際上乃當時人群製作的眾多陶器中的一種,如此,文化層中帶有突脊與劃紋的陶器的有無,實際上並不代表具有不同文化傳統與時間先後的兩個考古文化,而很可能是同一文化傳統的人群在異時限和陶器使用喜好的具體表現。除此之外,透過北部地區遺址的比較分析顯示,具有大坌坑文化與訊塘埔文化類型的遺物或器物組合的遺址,主要分布在海岸沙丘、臺地、河岸階地、平原、與淺山等不同環境,而不同環境的遺址,在時間上主要存在於距今4800-4000年左右,部分可延續至3600年左右,且遺址的分布與當時的海岸線有密切的關聯性,換言之,此批人群自海外的地區移居臺灣,當時大多選擇西部的河口與寬闊的沙質海岸(灣)作為登陸地點,並在海岸地區建立居所,在面對生存的壓力與對新環境的逐漸熟悉的過程中,部分的人可能選擇沿河口進入中、上游地區。從年代資料來看,顯示早期移民在島內的移動速度可能比以往推測的要來得早且快速。而以考古文化的角度而言,或可將訊塘埔文化稱之為「大坌坑文化訊塘埔相」。此外,在區域比較的層次,台灣其他地區也具有相同的情況。
本論文研究顯示,臺灣新石器時代最早階段存在一個以繩紋為主要特徵的「考古文化」,其涵蓋本島與澎湖地區,發生在距今約4800年前左右,是否及於5000千年前仍未可知。此一考古文化即為大坌坑文化的本尊,各地所顯示的些微差異,代表的是大坌坑文化移居臺灣後的在地化表現。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topic 「A Study on the Prehistoric Culture In the North of Taiwan From 5000 to 4000 Years」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 Suntangpu Culture " which is known in the northern region around 5000-400 years ago, including:(1) reviewing the Suntangpu Culture and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prehistoric period of 5000-2004 in northern Taiwan; (2)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ntangpu Cultural and Tapenkeng Culture; (3)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ntangpu Cultural and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different regions; (4) to review the connotation and definition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e northern region between 5000 and 4000 years ago.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stratigraphy, typology, chronology, etc., to compare the various types of pottery unearthed in the time changes,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5000 - 4000 years ago prehistoric culture in the northern region appearance and evolution trend.
The excavation of the Bali-Jiucheng site shows the remains of Tapenkeng Culture and Suntangpu Culture those were suggested to have inherit by time and uncovered with the same layers, both two archaeological remains can not be clearly identified in the stratum, while the cultural layer is show the raw soil layer and no longer found earlier remains. Does this mean that the two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are not interited but co-existence, or that the two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are actually could be seem as on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t is mean the different type of pottery especially that "TPK Corded" is actually one of the many pottery produced by the crowd at that time, so that the pottery shards presence of the ridge and the other patterned pottery in the cultural layer does not represent the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is more likely to be the sam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people in different time limits and pottery use preferences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mains from the sites of the northern region, show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ites or complex of remains which defined as Tapenkeng Culture and Suntangpu Culture connotation of the sites or complex of remains objects with the cultural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oastal dunes, terraces, riverside terraces, plains, mainly in the time from 4800 – 4000B.P., a part of them can be extended latter to 3600B.P.; because the sites location and the coastline is closely related, in other words, this earliest inhabitants moved to Taiwan from overseas areas, and most of them chose the western estuary and the wide sandy coast (bay) as a landing site and established accommodation in the coastal areas. In the face of the pressure of survival and the familiarity with the new environment , some people may choose to enter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along the estuary.
From the dating, it is shown that early immigrants may move faster and faster than ever than we thought before. And in terms of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may be defined to as " Suntangpu Phase of Tapenkeng Culture ". In addition, at the level of regional comparison, the rest of Taiwan has the same archaeological remains and phenomenons.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earliest stage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Taiwan has an "archaeological culture" featuring the cord ware as the main feature, which covers the island and the Penghu island, about 4800 years ago; this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s called Tapenkeng Culture, but there are some minor differences, which means the Tapenkeng Culture moved to Taiwan being the localization performance.
石璋如
1954 〈圓山貝塚發掘概況〉。《臺北文物》3(1):8-13。
朱正宜
2003 〈臺灣西南部平原史前文化層序再思(一)──大坌坑文化的分歧及內涵〉。刊於《臺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1~5-2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2012 《大龍峒遺址搶救發掘及施工監看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財團法人庶古文化基金會。
2013 《牛稠子遺址範圍、內涵調查研究及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計畫成果報告》。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
2016 《西濱快速公路56K+140-56K+320段榕樹下文化遺址緊急搶救發掘成果報告書》。交通部西濱工程處委託庶古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正宜、蔡佳輔
2013 〈南投集集鎮長山頂II遺址搶救發掘工作的考古學意義〉。刊於《2013南投學研討會論文集》。游守中編,頁81-94。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朱正宜、張益生
 2016 《西濱快速公路56K+140-56K+320段榕樹下文化遺址緊急搶救發掘成    果報告書》。交通部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北區臨時工程處委託庶古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匡悌、臧振華、朱正宜 (李匡悌等2009、2010)
2009 〈從南關里遺址出土陶器再看大坌坑文化的陶器叢集〉。刊於《2008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集》。頁495- 508。臺北:中央研究院。
2010 〈研發與創新︰論南科園區出土大坌坑文化的陶器叢集〉。刊於《2009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集》。頁5-1-1-36。臺北︰中央研究院。
邱水金、朱正宜、蔡佳輔、戴志家(邱水金等2010)
2010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後續路線調查分析暨土建基本設計服務DX102標–萬大–中和–樹林線LG02站植物園遺址考古試掘成果報告》。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委託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
朱正宜、宋昱潔、張益生、楊鳳屏、鍾亦興(朱正宜等2015)
2015 《鹽水溪大昌橋遺址搶救發掘成果報告》。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委託庶古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安志敏
1999 〈關於考古學文化及其命名問題〉。《考古》1︰81-89。
宋文薰
1957 〈貓公阿美族的製陶、石煮和竹煮〉。《考古人類學刊》13/14︰125-126。宋文薰、張光直
1964 〈圓山文化的年代〉。《考古人類學刊》23/24:1 -11。
1966 〈圓山貝塚碳十四年代更正〉。《考古人類學刊》27:36。
宋文薰、連照美
1987 《卑南遺址第9-10次發掘工作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八種。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1988 《卑南遺址第11-13次發掘工作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十二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2004 《卑南考古發掘1980-1982》。臺北:臺灣大學。
李光周
1974 〈再看鵝鑾鼻:臺灣南端的史前遺址〉。《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5/36:48-61。
李坤修
2000 〈臺灣東部的繩紋陶〉。《宜蘭文獻雜誌》43:38-66。
李德仁
2003 〈談臺灣的「繩紋紅陶文化」──兼論其晚期發展與演變趨勢〉。刊於《臺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新趨勢──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9-27。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李錫堤、黃俊鴻、劉進金、蔡榮君、洪國華、林書毅
 1998 《林口臺地及鄰接海岸地形變遷與地貌復原可行性探討》。公共工程委     員會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執行成果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
2001 《新竹縣新埔鎮犁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暨監測報告》。臺灣高鐵工程C220標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
何傳坤、劉克竑
2002 《高速鐵路C240標里程125K+020至120處苗栗縣通霄鎮媽祖田遺址試掘報告》。韓商現代─中麟聯合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林雪美
 1996 《臺灣西部河口地區的地形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俊全
2004 〈八里地區的地形變遷、海水面變遷與考古遺址關係之研究〉。《田野考古》8(1/2)︰1-14。
林朝棨
1966 〈概說臺灣第四紀的地史剗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8︰7-41。
1973 〈金門復國墩貝塚遺址〉。《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6/37︰36-38。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
1979[1990] 《臺灣考古誌》(臺湾考古誌)。譚繼山譯。臺北︰武陵出版社。
范雪春 、林公務、 焦天龍 (范雪春等)
2003 〈福建東山縣大帽山貝丘遺址的發掘〉。《考古》12:19-31。
屈慧麗、閻玲達、張綵驊、王維安、陳曉萱 (屈慧麗等2015)
2015 〈臺中安和路遺址發掘報告〉。刊於《2014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集》。頁265- 317。臺北:中央研究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6 《臺中市西屯區「安和路」遺址福和段331號工程用地搶救發掘計畫期末報告》。慶和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委託。
夏鼐
1977 〈關於考古學上文化的定名問題〉。《考古》4︰169-192。
張光直
1995 〈中國東南海岸的「富裕的食物採集文化」〉。刊於《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張光直編,頁157-188。臺北:聯經
1987 〈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南方民族與考古》1:1-15。
1989 〈新石器時代的臺灣海峽〉。《考古》6︰541-569。
張光直編
1977 《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
 1933 〈蘇澳郡新城石器時代遺跡〉。《南方土俗》2(3):19-28。
鹿野忠雄
 1952[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東南亜細亜の民族学先史学研究,下巻)。宋文薰節譯第七、八、九篇 。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文山(主編)、俞何興、俞震甫、鍾孫霖、林正洪、林啟文、游能悌、吳逸民、王國龍
2016 《臺灣地質概論》。臺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地質學會。
陳文山、宋時驊、吳樂群、徐澔德、楊小青(陳文山等2005)
2005 〈末次冰期以來臺灣海岸平原區的海岸線變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2︰41-55。
陳奇祿
1959 〈蘭嶼雅美族之製陶方法〉。《考古人類學刊》9/10︰149-152。
陳有貝
2000a 〈廣東南、北地區的史前文化差異──兼論臺灣史前史的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5︰64-85。
2000b 〈臺灣史前文化架構下的大陸要素〉。《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4︰115-132。
2007 〈史前臺灣的兩縊型網墜與投網技術〉。《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7︰117-156。
陳得仁、郭素秋
2004 《臺北市植物園遺址採集資料整理研究計劃》。臺北:臺北縣三峽國民中學。
黃士強
1974 〈臺南縣歸仁鄉八甲村遺址調查〉。《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5/36︰62-68。
1984 《臺北芝山巖遺址發掘報告》。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委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1985 〈試論中國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與臺灣史前文化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4︰191-214。
1989 〈臺北市圓山遺址第二地點試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20-65。
1995 〈臺灣大坌坑文化與圓山下層繩紋陶文化〉。《中國民族學通訊》33︰18-24。
黃士強、劉益昌
1980 《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黃士強、楊鳳屏、劉益昌(黃士強等1999)
1999 《臺北兒童主題公圓圓山遺址考古調查研究計畫》。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葉美珍
2010 〈花蓮縣港口遺址繩紋陶文化初探―2001年試掘出土繩紋陶片之分析〉。《田野考古》12(1/2):19-68。
2014 〈臺灣東部大坌坑無劃陶器刻印紋初步研究-以東海岸六處遺址出土標本為例〉。《田野考古》17(1):19-58。
盛清沂
1962a 〈臺灣省北海岸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13(3)︰60–152。
1962b 〈淡水河上游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13(4)︰111–191。
1963a 〈宜蘭平原邊緣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14(1)︰92–152。
1963b 〈桃園縣沿海及臺灣地區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14(2)︰117–138。
1964 〈新竹地區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15(4)︰93–122。
郭素秋
2002 〈「植物園文化」探析〉。《文與哲》1︰273-329。
2014 《彰化縣牛埔遺址調查研究與試掘計畫》。彰化縣文化局委託臺灣打里摺文化協會。
2015 〈臺灣北部訊塘埔文化的內涵探討〉。刊於《臺灣史前史專論》。劉益昌編,頁185-246。臺北:聯經。
郭素秋、劉益昌
2000 《臺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
2005 《金門移民適應與遷移調查研究(史前期)》。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協會。
陸泰龍
2003 《石碇溪與雙溪河口及鄰近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以內寮等五個遺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a 《新北市臺北港特定區區段徵收公共工程第四分標『八里•舊城遺址』考古試掘計畫成果報告書》。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委託龍門顧問有限公司。
2014b 《新北市臺北港特定區區段徵收公共工程第四分標『八里•舊城遺址』考古第二階段試掘調查成果報告書》。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龍門顧問有限公司。
2016 《高雄市鼓山區臺泥廠區明渠及滯洪池工程『鼓山崎腳疑似遺址』施工監看既鑽探計畫成果報告書》。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委託龍門顧問有限公司。
焦天龍、范雪春
2010 《福建與東南語族》。北京:中華書局。
厲以壯
2011 《新北市萬里加投遺址範圍及內涵評估計畫》。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臺灣打里摺文化協會。
2015 《淡海新市鎮配水池新建工程水碓尾遺址搶救發掘計施工中文化監看工作成果報告書》。內政部營建署委託臺灣打里摺文化協會。
厲以壯、顏廷伃
20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新建野生動植物復育及急救園區」基地內遺址調查評估成果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委託臺灣打里摺文化協會。
趙金勇
1994 《臺東縣長濱鄉長光遺址發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金勇、鍾亦興
1992 〈彰化縣彰化市牛埔遺址調查報告〉。《田野考古》3(2)︰49-66。
臧振華
1989 〈試論臺灣史前史上的三個重要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5︰83-106。
1990a 〈論臺灣的細繩文陶文化──兼論臺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田野考古》1(2):1-31。
1990b 〈略論臺灣細繩紋紅陶文化〉。《浙江學刊》6:46-47。
1995 《臺灣考古》。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 〈華南、臺灣與東南亞史前文化關係:生態區位文化互動與歷史過程〉。刊於《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學術研討會》。許倬雲、張忠培編,頁71-89。北京:紫禁城出版社。new window
2004 〈從南科大坌坑文化的新發現檢討南島語族的起源問題〉。刊於《2004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2006 〈從考古學看臺灣〉。刊於《臺灣史十一講》。李明珠編,頁7-33。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臧振華、李匡悌
1995 《南科的古文明》。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劉聰桂
2001 〈八里平原全新世以來之地質環境變遷〉,《十三行博物館展示內容相關研究計畫報告》。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籌備處委託。
劉益昌
1992 〈臺灣北部地區史前文化的新資料及其檢討〉。中研院史語所學術講論會講稿。
1996 《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史前文化、人文歷史、視覺景觀等資源調查及    居民資源之培育》。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
1997 《臺北縣北海岸地區考古遺址調查報告》。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委託中國民族學會。
2001a 〈臺灣北部新辨認的訊塘埔文化〉。刊於《珠江三角洲與臺灣地區考古──近年來的新發現與新評估研討會》論文。XXX編,頁1-22。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東南亞考古研究室。
2001b 《宜蘭縣大竹圍遺址受北宜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匝道影響部分發掘研究報告》。宜蘭縣政府委託執行單位。
2001c 《第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調查研究報告》。臺北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2 《淡水河口的史前文化與族群》。臺北縣: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2005 〈The Earliest Austronesians and Their Movements inside Taiwan〉。「Lapita圓桌會議」發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第一會議室,6月05-06日。
2009 《新竹市考古遺址普查與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新竹市文化局委託臺灣打里摺文化協會。
2015 〈導論──臺灣考古學近年研究及意義〉。刊於《臺灣史前史專論》。劉益昌編,頁185-235。臺北:聯經。
劉益昌、陳仲玉、陳光祖 (劉益昌等2004)
2004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報告(七)臺北縣、臺北市、基隆市》,內政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
劉益昌、鍾亦興、顏廷伃(劉益昌等2007)
2007 《東西向快速公路八里新店線八里五股段工程影響訊塘埔遺址緊急考古發掘與資料整理分析計畫》。交通部國道工程局委託。
劉益昌、郭素秋、楊鳳屏、戴瑞春、林美智 (劉益昌等2002)
2002 《新竹市上沙崙暨相關考古遺址調查研究(竹塹文化資產叢書226)》。新竹市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顏廷伃
2013 〈高雄市路竹區新園遺址考古試掘結果暨相關研究問題〉。《田野考古》16(1)︰85-118。
鍾亦興、朱正宜、宋昱潔、張益生、戴瑞春、劉鵠雄(鍾亦興等2012)
2012 《桃園縣大園國小新建校舍涵蓋「大園尖山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委託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執行。

Binford, Lewis R.
1965 Archaeological Systematics and the Study of Culture Process. American Antiquity. Vol.31, No.2, Part1 203-210.

Chang, Kwang-chih and the collatorators
1969 Fengpitou, Tapenkeng, and the Prehistory of Taiwan. Ya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no.7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86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4th edi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war, Robert E.
1977 Niu-Ma-T’u, Ting Chieh, and Chiu She: A Report of the Archaeology of Three Sites in the Tatu River. 刊於《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張光直編,頁65-161。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Childe, V. Gordon
1929 The Danube in Pre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 Kuang-chou
1983 Problem raised by the K’eng-ting excavation of 1977.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43:86-116.。

Tsang, Cheng-hwa
1992 The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Tylor , Edward Burnett
2005[1871] 《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s)。連數聲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