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中地區史前文化與古環境之研究
作者:屈慧麗
作者(外文):Wheilee Chu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蔡衡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台中盆地遺址考古遺物鑽探碳十四定年Taichung Basinarchaeological sitearchaeological artifactsbore-hole loggingC-14 da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5
台中盆地位在台灣西半部的樞紐位置,史前文化發展在台灣人文史佔有重要地位。本研究透過位於筏子溪側的惠來遺址群、公兼兒六遺址及旱溪、大里溪側中興大學頂橋仔遺址、台中公園遺址的考古發掘與地層資料,藉由考古遺物中的環境訊息,以及地層土壤形態研究和地質鑽探方法,試圖重建台中盆地史前人群的生活環境,並討論新石器時代聚落發展與遷移的可能因素。
根據惠來遺址群的地層與碳十四定年資料顯示,北側台中盆地在6,380–4,990年前應屬於辮狀河的沉積環境,此種環境並不適合大規模的群聚,因此中部地區屬於大坌坑文化的遺址 (距今6,500–4,500年前) 雖然發現在台中盆地周緣的階地及地勢較高的地區,但在台中盆地內部並未出現。
由台中盆地史前遺址的時空分佈來看,盆地西側的筏子溪流域聚集了許多史前遺址,從牛罵頭文化以至番仔園文化皆出現,相較之下盆地東側的旱溪、大里溪一帶則遺址數目較少。在河流型態上東、西兩側的河流雖然皆屬於辮狀河系,但由遺址的地層記錄來看,盆地東側的古地形面顯然坡降較大,雨季時可能河水湍急,容易氾濫成災,居住條件相對不佳。而在盆地西側,由於地形坡降較緩,河流的流域也較小,造成氾濫的可能性較低,這裡的環境條件顯然優於盆地東側。而由盆地東、西兩側出土的史前網墜性質來看,東側遺址出土大批的石質網墜,西側遺址則是以陶質網墜為主,由於陶質網墜的比重較輕,其在水中的下沉特性顯然較石質網墜為弱,只適用於較為平靜的水文條件,也說明盆地東、西兩側的水文狀況並不相同,東側河流較為湍急,西側河流則較為安靜、平穩,環境條件顯然較東側適宜人群居住。
根據地層紀錄,台中盆地在過去數千年來一直都是呈現辮狀河系環境,並在雨季時經常產生氾濫作用,造成河道兩側、河間高地的氾濫,史前人類住所顯然深受河水氾濫的影響。在史前文化發展上,雖然盆地中包括牛罵頭、營埔與番仔園遺址皆有,但在數量上牛罵頭遺址顯然最多、分布也廣,說明此階段台中盆地的環境條件似乎十分適宜人群居住。可是到了營埔文化時期,遺址數量與規模呈現萎縮,推測營埔文化時期可能因為河水氾濫,一則造成營埔文化遺留的流失,或是當時環境條件不佳,營埔文化的族群在環境壓力之下,不斷遷徙以適應不同的地理環境。到了番仔園文化時期,台中盆地的古地形面趨於穩定,平原上氾濫減少,部分營埔文化後裔便繼續留在台中盆地發展成番仔園文化。
本研究也透過考古遺址的探坑斷面及地層鑽探研究,顯示台中盆地的地下地層以厚層礫石堆積為主,只有地表以下大約2-3公尺是較細的砂質或偏泥質沉積物,說明此地過去是以辮狀河系的堆積環境為主,因此目前的相關證據似乎皆不支持過去學者所提出的台中盆地曾經是湖泊環境的看法。
Topographic expression of the Taichung basin is a Quaternary subsidence basin where is surrounded by the Tatu-Pakua Tableland and Western Foothills. Several rivers originating from the Central Range of Taiwan and flowing into the basin have built a braid-river fan system. Based on the borehole logging data, the Taichung basin have accumulated large amounts of orogenic molasse about several hundred meters thickness. Some sandy and organic-mud deposits formed in a braided river system with inter-channel wetlands or broad flood-plains disseminate in the molasse formations. The fine grained sediments are often overlaid by prehistoric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1970s, exploration and trial excavations in Pakua and the Tatu Tablelands under the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Choshui and Tatu River Valleys of West-Central Taiwan led to the significant geological finding that the Taichung Basin was once a lake. According to the decoration pattern of potsherds and carbon-14 datings, the prehistoric culture in Central Taiwa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stages, i.e., the Ta-peng-ken, Niumatou, Yinpu and Fantziyuan cultural layers. This study provided new evidences based on the excavation and the borehole logging data from the sites near Fazih River and Dali River, indicating between 6,380–4,990 yr BP is a braid-riv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hence the Ta-peng-ken people live in a higher area but not in Taichung Basin.
Based on the radiocarbon dating and sedimentary study on the terraces of Chohsuishi upstream, it revealed a fast river aggradation during 2800-2200BP. The pollen analysis also indicates a wetter and cooler weather trend during 3500-2000BP. Therefore, flooding events should occur frequently at the lower-lying plain region during this period, and people could be very vulnerable to river flooding. Accordingly, it is possible that most of the communities of Yinpu culture (3000-2000BP) could not tolerate wetland conditions. Settlements were forced to retreat to the higher terraces. Re-occupation of many of the Fantziyuan cultural sites in Taichung Basin could be a result of the stabilized weather. Thus, the fertile flooding plain soil would also be a good lure for the prehistoric people.
This suggests that prehistoic people in the Niumatou and Fantziyuan cultural periods lived on a stable landform surface that resulted in soi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edologic morphologies,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people of the Fantziyuan culture assemblages selected sites close to a wetland between channels in the braided plain of the Taichung Basin. Therefore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Taichung Basin was a lake during late Holocene could be unreasonable.
中央氣象局 (2009) 氣象統計資料,http://www.cwb.gov.tw/,2009.10.31。
王為敏 (1997) 臺灣澎湖群島知近代土壤與晚中新世古土壤地球化學與風化化學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洪文 (1988) 地理學思想,臺北:明文書局。
王映皓、朱正宜、李匡悌、臧振華、屈慧麗、何傳坤、邢禹依、謝兆樞 (2006) “臺灣出土古稻的初步研究”, 2005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臺東史前館2006年3月4日、3月5日,頁18-1-18-11。new window
石再添、鄧國雄、許民陽、楊貴三 (1988) “臺灣花東海岸海階的地形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14期,頁1-50。new window
石再添、張瑞津、鄧國雄、黃朝恩 (1996)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958頁。
石璋如、宋文薰 (1956) “鐵砧山史前遺址試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8期,頁35-50。new window
朱正宜(2000)“從陶片遺物分佈探討遺址聚落空間配置之可行性及限制-以臺南縣道爺遺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5期,頁86-96。new window
宋文薰(1962) “臺中縣番仔園貝塚之墓葬”,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19、20期,頁83-90。new window
宋文薰(1965) “臺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臺灣文獻,第16卷第4期,頁144-155。
宋文薰(1980) “由考古學看臺灣”,中國的臺灣,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頁93-220。new window
宋文薰、張光直 (1964) “圓山文化的年代”,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23、24期,頁1-11。new window
宋文薰、連照美 (1975) “臺灣西海岸中部地區的文化層序”,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37、38期,頁85-100。new window
何春蓀 (1986) 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
何傳坤 (2009) 臺中市遺址監管通報系統計畫期末報告。臺中市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1) 臺中縣新社鄉福民國小遺址考古發掘暨監測報告,臺中縣文化局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4a) 臺中市古根漢美術館、新市政中心預定地及惠來里遺址試掘期末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4b) 臺中公園遺址搶救發掘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臺中市文化局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6) “臺中公園的繩紋陶”,載於2005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臺東史前館3月4、5日,頁6-1-6-36。
何傳坤、屈慧麗(2007a) 惠來遺址L區(惠民段145號地)發掘報告,2006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論文集,2007年5月。
何傳坤、屈慧麗(2007b)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預定地考古調查試掘計畫成果報告書,臺中市文化局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8a) 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市議會大樓新建工程預定地委託考古調查試掘計畫,臺中市建設處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8b) 臺中市惠民段141號地委託考古調查試掘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8c) 臺中市惠民段143號地委託考古調查試掘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9a) 臺中市西屯區惠民段105號地疑似遺址調查工作計畫報告,臺中市交通局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屈慧麗(2009b) 臺中市惠來遺址出土遺物之分析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中市文化局。
何傳坤、屈慧麗(2009c) 臺中市惠來遺址精華區緊急搶救地質鑽探及考古發掘計畫報告,臺中市文化局。
何傳坤、屈慧麗(2009d) 臺中市西屯區12期重劃區公兼兒6用地疑似遺址搶救工作執行計畫期末報告,臺中市建設處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袁興言 (2006) 臺中市遺址與聚落普查計畫期末報告,臺中市文化局委託之報告。
何傳坤、陳浩維、趙啟明等 (1996) 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沿線文化遺址調查評估報告,中鼎公司委託,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何傳坤、劉克竑 (2004) 大馬璘遺址考古發掘報告,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 (1997) 水蛙窟遺址調查暨考古發掘報告,臺閩地區地方考古人才培訓班第四期第二階段田野實習課程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李光周、鄭永勝、凌平彰、陳維鈞、韓旭東、陳有貝 (1985) 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報告。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李匡悌(1989)鵝鑾鼻公園地區史前漁撈活動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李坤修、楊宗瑋 (2002) 臺南縣官田鄉烏山頭遺址範圍調查探勘計畫期末報告,臺南縣文化局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之報告。
李錫堤、康耿豪、鄭錦桐、廖啟雯 (2000) “921集集大地震之地表破裂及地盤變形現象”,地工技術,第81期,頁5-18。
林久芳 (1988) 臺灣恒春半島及東部海岸全新世隆起珊瑚之鈾系定年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全、任家弘 (2004) “八里地區的地形變遷、海水面變遷與考古遺址關係之研究”,田野考古,第8期,頁1-14。
林淑芬(2004) 由孢粉紀錄看宜蘭平原最近4200年來的自然環境演變及其與史前文化發展之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淑芬、劉平妹、黃士強、劉聰桂 (2000) “由孢粉紀錄看芝山岩遺址在六千多年來的古環境變化”,載於臺灣之第四紀第八次研討會暨亞洲古環境變遷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第35頁。
林淑芬(2007) “宜蘭淇武蘭遺址的孢粉分析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20號,頁1-22。
林朝棨 (1957) 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朝棨(1966) “概說臺灣第四紀的地史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28期,頁7-44。new window
屈慧麗 (1991) “臺中市南屯區山仔腳遺址第一次發掘簡報”,田野考古,第2卷第2期,頁61-72。
屈慧麗(1996) “臺中市南屯區山仔腳遺址發掘報告”,臺灣考古百年紀念研討會,臺北,中研院史語所6月15、16日,頁78-97。
屈慧麗(2006) “八卦臺地福田里遺址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八卦臺地研究論文集,彰化縣文化局編印。
屈慧麗(2010) 臺中市西屯區12期重劃區西墩里公兼兒六基地遺物內涵調查工作執行計畫成果報告。12期重劃文英基金會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屈慧麗、何傳坤 (2002) “臺中市惠來遺址第一次發掘報告”,臺灣的考古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屈慧麗、何傳坤(2008) “臺中市惠來遺址大都會歌劇院出土遺物分析”,環臺灣地區考古學國際研討會暨2007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北,臺大人類學系5月10、11日,頁ll-B-1至ll-B-27。
屈慧麗、何傳坤(2009) “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市議會大樓新建工程預定地委託考古調查報告”,2008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29-199。
屈慧麗、劉克竑 (2010) 國立中興大學頂橋仔遺址試掘評估計畫及後續處理成果報告,國立中興大學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之研究報告。
屈慧麗、何傳坤、趙啟明 (2010) “臺中市12期重劃區公兼兒六基地的考古發現”,載於2009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臺北中研院人文社會中心考古專題中心主辦,頁9-3-1至9-3-15。
屈慧麗、黃文樹、蔡衡(2010)“從惠來遺址出土遺物和古土壤形態探討台中盆地史前環境”,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72期,頁35-66。new window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 (1949) “臺中縣營埔遺跡調查預報”,臺灣文化,第5卷第1期,頁29-34。
邱敏勇(1991)“試論大邱園文化”,考古與歷史文化(上),正中書局,頁343-354。
邱敏勇(1996) “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和遺址”,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尾賸錄.史前考古,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127-191。
洪曉純(2000) 臺灣、華南和菲律賓之石錛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思莊 (1964) “記營埔最近發現的幾件巴圖石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23/24期,頁106-108。new window
徐國士、宋永昌、呂勝由 (2001) 臺灣植被類型,臺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孫寶鋼 (1977) “莊後村龍泉村與山腳遺址試掘報告”,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第20期,頁197-244。
孫寶鋼(1982) “洞角與長山頂遺址試掘報告”,省立博物館年刊,第25期,頁73-42。
翁佳音 (1992) “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第42卷第2期,頁145-188。new window
陳文山、鄂忠信、陳勉銘、楊志成、張益生、劉聰桂、洪崇勝、謝凱旋、葉明官、吳榮章、柯炯德、林清正、黃能偉 (2000) “上─更新世台灣西部前陸盆地的演化─沉積層序與沉積物組成的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13號,頁137-156。
陳文山 (2008) “全新世西南部海岸平原區的古海岸線變遷與南科園區遺址古環境解析”,發表於2008年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論文集,中研院民族所,2008年10月4、5日。
陳文山、宋時驊、吳樂群、徐澔德、楊小青 (2005) “末次冰期以來臺灣海岸平原區的海岸線變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2期,頁40-55。new window
陳正祥 (1993) 台灣地誌,南天書局。
陳有貝(2000) “廣東南、北地區的史前文化差異-兼論台灣史前史的相關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5期,頁64-85。new window
陳有貝(2005)南科國小北側坐駕排水滯洪池工程文化遺址搶救計畫報告書,台南縣政府委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執行。
陳有貝(2007) “史前台灣的兩縊型網墜與投網技術”,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67期,頁117-155。new window
陳有貝(2008) 南科特定區公滯11滯洪池工程史前文化遺址搶救計畫期末報告,台南縣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執行。
陳勉銘、何信昌 (2000) 台中圖幅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張光直 (1977a) 「濁大計畫」與民國六一~六三年濁大流域考古調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70期,頁1-26。
張光直(1977b) 濁水溪大肚溪流域考古—「濁大計畫」第一期考古工作總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第70期,頁409-436。
張光直(1989)中國相互作用圈與文明的形成,轉譯自作者原著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1987 第四版)第五章,載於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23。

張瑞津、楊貴三 (2001) 臺灣中部活斷層的分布與地形特徵,師大地理研究 報告,第35期,頁89-120。new window
陸挽中(1996)日月潭盆地上次冰盛期以來之湖泊沉積物孢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貴三 (1986) 臺灣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特論活斷層與地形面的關係,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楊貴三、林志重(2005)“大肚台地與八卦台地間的階崖地形”,地質,第24卷,第1期,頁58~63。
楊小青、屈慧麗、羅清華 (2010)“史前陶器燒製技術之初步研究──以台中市公兼兒六號基地出土陶片為例”,2009台灣考古工作會報,臺北中研院人文社會中心考古專題中心主辦,頁4-1-1至4-1-6。
郭兆敏(1994)頭社盆地一萬餘年來湖泊沉積物之花粉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素秋(2010a)“臺中市中興大學(頂橋仔)遺址考古試掘報告”,載於2009台灣考古工作會報,臺北中研院人文社會中心考古專題中心主辦,頁1-3-1至1-3-60。
郭素秋(2010b)台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烏日文心北屯線考古遺址試掘報告,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執行之報告。
郭素秋(2010c)臺中市遺址、古蹟及監管通報系統計畫期末報告。臺中市委託臺灣打里摺文化協會執行之報告。
郭素秋、戴瑞春、吳美珍、陳得仁 (2008) 彰化縣遺址普查計畫第一期,彰化縣文化局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編印 (2007) 文化資產保存相關法規及作業參考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黃士強 (1977) 濁水溪中游北岸考古調查,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70,張光直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27-348。
黃士強、劉益昌 (1980) 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分,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之研究報告。
黃士強、陳有貝、顏學誠(1987)墾丁國家公園考古民族調查報告,臺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計畫報告。

黃文樹、蔡衡、許正一 (2006)“土壤化育指數在濁水溪流域階地對比之應用”, 台大地理學報,第45期,頁01-20。new window
黃進達 (2008)臺中地區第四紀沉積環境研究與大地構造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增泉、臧振華 (1976) “臺灣之古生態研究(六)-臺灣中部十八張、大邱園、牛罵頭、草鞋墩等史前遺址的孢粉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39、40期,頁91-115。new window
溫振華、劉益昌 (2001) 臺中縣清水鎮牛罵頭遺址地域資料蒐集研究計劃,臺中縣文化局委託研究。
齊士崢、龔琪嵐(2006)“台灣末次冰期後河階地的發育與其對史前人類活動的影響,2006年海峽兩岸地形研討會,南京。
蔡衡、楊建夫 (2004) 臺灣的斷層與地震,遠足文化,臺北。
劉平妹、陳仲玉(1990)“曲冰遺址的孢粉分析”。田野考古,第1卷第1期,頁67-72。new window
劉斌雄 (1955) “臺中縣清水鎮牛罵頭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第6卷第4期,頁69-83。new window
劉益昌(1988)“史前時代台灣與華南關係初探”,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3,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1-27。new window
劉益昌(1995)鯉魚潭水庫計畫地區第二期史蹟調查暨伯公瓏遺址發掘計畫報告,台灣省水利局中部水資源開發工程處。
劉益昌(1999a) 存在的未知:臺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劉益昌(1999b) 七家灣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和平,行政院退輔會武陵農場。
劉益昌(2000a) 又見大馬璘,埔里鎮,展顏文化事業工房。new window
劉益昌(2000b) “臺灣中部地區史前晚期文化的檢討”,載於中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文化局主辦,頁17-39。
劉益昌(2003) “大甲溪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的初步探討” ,載於台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文化局主辦,頁7-40,清水。
劉益昌、郭素秋、戴瑞春、簡史朗、邱水金 (1999) 水蛙窟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南投縣政府委託研究報告。
劉益昌、陳仲玉、林美智(2000)集集共同引水計畫工區內共和遺址搶救發掘及鄰近地區施工監測報告 ,經濟部水利處中區水資局工程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報告。
劉益昌、劉瑩三、顏廷妤(2004)牛罵頭遺址、清水社口遺址、清水中社遺址之間文化內涵與關連性調查研究:台中縣清水地區史前文化與環境變遷研究,台中縣文化局委託研究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陳俊男、曾宏民、李佳瑜 (2007a) 臺中縣考古遺址普查與研究計畫,臺中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執行之研究報告。
劉益昌、曾宏民、李佳瑜 (2007b) “番仔園文化的再檢討”,2006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2007年5月5日、5月5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
劉益昌、林美智、顏廷妤、曾宏民(2008) 臺中縣和平鄉Babao遺址(2008),臺中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發掘之計畫報告。
劉益昌、鐘國風(2010) “臺灣東部出土灰黑陶的初步討論與延伸觀察”,2009台灣考古工作會報,頁7-1-1至7-1-28。
劉益昌、潘英海(2010)台中生活圈2號線東段、4號線北段與平面延伸段及大里聯絡道工程第C704標潭興松竹段軍功公墓III(大坪III)遺址搶救考古發掘計畫期中報告,遠揚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執行之報告。
謝佳榮 (1987) “苗栗縣山佳遺址簡報”,臺灣博物季刊,第6卷第4期,頁48 -51。
臧振華 (1977) “南投縣烏溪河谷考古調查”,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張光直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70,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63-236。new window
臧振華 (1978)“南投縣集集鎮田寮園史前遺址試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卷第4期,頁515-562。new window
臧振華(1984) “頂崁子遺址試掘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5卷第3期,頁567-601。new window
臧振華(1990) “論臺灣的細繩紋陶文化—兼論臺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田野考古,第1卷第2期,頁1¬31。new window
臧振華(1999) 臺灣考古,臺北:行政院文建會。new window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等 (2004) “台南科學園區之考古工作概述”,2004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報告集, 12月5日、6日,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頁123-189。new window
臧振華、陳文山、李匡悌 (2009) 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 (第一年)研究報告,臺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 (1995)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第三年普查計畫(臺中縣、臺中市),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Birkeland, P. W. (1990) “Soil-geomorphology research-a select overview”, Geomorphology, 3: 207-224.
Bennett W.C.(1953)“New World Culture History: South America”, in Anthropology: An Encyclopedic Inventory, ed. by A.L.Kroeber,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pp.211-225.

Birkeland, P. W. (1999) “Soils and Geomorphology (3td ed.)”, New York: Oxford.
Boggs, S.(2001) Principles of 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3rded., Prentice-Hall Inc.
Bronger, A. and J. A. Catt (1998) “The position of paleopedology in geosciences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51/52: 87-93.
Buol, S. W., Hole, F. D., McCracken, R. J., Southard, R. J. (1997) “Soil genesis and classification, 4th ed.”, Ames,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Burbank, D., Anderson, R. (2001) Tectonic Geomorphology, Blackwell Science, London.
Gee, G. W., Bauder, J. W. (1986)“Particle-size analysis”, In: A. Klut (eds.): Methods of soil analysis, Part 1., Physical and mineralogical methods, Agronomy Monograph No. 9., Madison, WI: ASA and SSSA.
Gerrard, J. (1992)“Soil Geomorphology”, London: Chapman & Hall.
Hua-Wen Chen,Tung-Yi Lee,Leh-Chyun Wu (2010)“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Late Quaternary deposits of the Changhua Coastal Plain in the frontal arc-continent collision belt of Central Taiwa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9:192–213.
Hsieh, M. L., P. M. Liew, M. Y. Hsu (2004)“Holocene tectonic uplift on the Hua-tung coast, eastern Taiwan”,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15-116: 47-70.
Johnston, R. J. (1997)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Anglo-American human geography since 1945”, New York : Arnold.
Karlstrom, E. T. (2005) “Late Quaternary landscape history and geoarchaeology of two drainages on Black Mesa, Northeastern Arizona, USA”, Geoarchaeology, 20(1): 1-28.
Klassen, J. (2004) “Paleo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leosols and sediments at the Stampede site (DjOn-26), Cypress Hills,Albert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41: 741-753.
Krasilnikov, P. and N. E. García Calderón (2006) “A WRB-based buried paleosol classification”,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56/157: 176-188.
Lin, S. F., T. C. Huang, P. M. Liew and S. H. Chen (2007) “A palynological stud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prehistoric settlement in the Ilan Plain, Northeastern Taiwan”,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rchaeobotany, 16: 127-138
Mcfadden, L. D. and P. L. K. Knuepfer (1990) “Soil geomorphology: the linkage of pedology and surficial process”, Geomorphology, 3: 197-205.
Nettleton, W. D., B. R. Brasher, E. C. Benham, R. J. Ahrens(1998)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buried paleosol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51/52: 175-183.
Nettleton, W. D., C. G. Olson, D. A. Wysocki (2000) “Paleosol classification: Problem and solutions”, Catena, 41: 61-92.
Pirazzoli, P. A.(1996) Sea-level changes: the last 20,000 years, New York : Wiley.
Rapp Jr., G. and Hill, C. L.(2006) Geoarchaeology: The Earth-Science Approach to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2nd ed., Yale University Press.
Reading, H.G..(2006)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facies and stratigraphy, 3rded., Blackwell Science.
Retallack, G. J.(1998) “Core concepts of paleopedology”,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51/52: 87-93.
Rice, P.M.(1991)“Speci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diversity: A retrospective” in The Ceramic Legacy of Anna O. Shpard, ed. by Bishop, R.L. and F.W. Lange, 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 Niwot, CO.pp.262-263.

Soil Survey Staff (1993) Soil Survey Manual, USDA Handbook No. 18, Washington, DC: U. S. Gov. Print. Office.
Shiyong Yu, Cheng Zhu, Jian Song and Weizheng QU (2000) "Role of climate in the rise and fall of Neolithic cultures on the Yangtze Delta ," Boreas. Oslo, Vol. 29 : 157–165.
Thorson, R. M. and V. T. Holliday (1990) “Just what is geoarchaeology?”, Geotime, 35: 19-20.
Tsai, H., Hwang, W.S., Hseu Z.Y. (2007a) Pedogenic correlation of lateritic river terraces in central Taiwan. Geomorphology, 88:201-213.
Tsai, H., Hwang, W.S., Hseu Z.Y., Chen, Z.S. (2007b) Pedogenic approach to resolving the geomorphic evolution of the Pakua river terraces in central Taiwan. Geomorphology, 83:14-28.
Tsukada, M(1966) Late Pleistocen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in Taiwan (Formosa).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55(3):543-548.
Tsukada, M(1967)Vegetation in subtropical Formosa during the Pleistocene glaciations and the Holocene. Palaeogeo. Palaeoclim. Palaeoecol., 3:49-64.
Yamaguchi, M. and Y. Ota(2004) “Tectonic interpretations of Holocene marine terraces, east coast of Coastal Range, Taiwan”,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15-116: 71-8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