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擺盪、跨越到肯認:探尋一位巫師校長的生命嘉年華
作者:陳黎娟
作者(外文):CHEN, LI-CHUAN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官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差異政治族群認同文化認同原住民民族教育校長巫師politics of differenceethnic identitycultural identityindigenous ethnic educationprincipalyoif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本研究目的在深入探究一位原住民校長的生命故事,由原住民校長成長歷程中族群與文化認同經驗,探究其建構生命意義的歷程以及文化傳承實踐。首先,研究者對於原住民族群文化認同之相關理論和研究作文獻探討,藉以構築本研究之先前理解。研究者以敘說的方式,呈現原住民校長的族群與文化認同的生命經驗,再現其生命歷程的意義與價值。最後根據研究分析與文獻對話,研究結論有四:一、生命歷程的重要事件建構原住民校長的生命意義;二、生命歷程中族群文化的經驗與覺知,重構原住民校長的族群與文化認同;三、原住民校長建構並轉化族群文化認同的意義,形成其信念與價值;四、原住民校長在實踐傳承族群文化的行動並持續探尋生命意義。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研究建議與研究者省思,作為後續研究及推動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life story of an indigenous principal. Based on the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experiences during the indigenous principal’s growing process, the study tried to explore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fulfillment. First, the researcher did the literature review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theories of indigenous ethnic education,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in order to build the pre-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narrative research, tried to present the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life experience of the indigenous principal, and represented his meanings and values of life cours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s on research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made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First, the important events of life course construct the indigenous principal’s meaning of life. Second, the indigenous principal’s ethnic 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awareness of life course re-constructed his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Third, the indigenous principal constructed and transformed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built his beliefs and values. Fourth, the indigenous principal promoted the ethnic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kept exploring his meanings of life.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bove,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 were proposed to be references for the feature of indigenous ethnic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 further studies.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巨中(2004)。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認同與社會變遷探討:以屏東縣獅子鄉排灣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臺灣社會學,4,11-74。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
王家通(2000)。比較教育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佳煌、任凱(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 (原作者:J .Lofland )。臺北:學富文化。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8)。敘說分析 (原作者:C. K. Riessman )。臺北市:五南。
王前龍(2015)。現階段原住民民族課程政策發展之多元文化課程轉化評析。課程研究,10(1),13-34。
王嵩山(1991)。鄒族的文化與藝術。蒐錄於鄒族之歌【CD】。臺北市:雲門舞集。
王嵩山(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王嵩山(2000)。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王嵩山(2001)。鄒族的社會與文化。載於顏志光(編),臺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合輯1999。臺東縣:臺東縣政府。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
王泰茂(1999)。原住民學校的親師互動--以玫瑰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王雅玄(2017)。多元文化誰與爭鋒?誰敢不從—兼論多元文化霸權危機。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2,1-6。
王聖雯(2006)。從多元文化看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生活場域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臺北:前衛。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 (原作者:P. Freire ) 。臺北:巨流。
方德隆(2001)。課程理論與實踐。高雄:麗文文化。
瓦歷斯‧諾幹(2013)。番刀出鞘。臺北:稻鄉出版社。
田哲益(2003)。臺灣的原住民-鄒族。臺北:台原。
田哲益(2003)。鄒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
巴穌亞‧迪亞卡納(2003)。復仇的山豬。臺北:新自然主義。
白亦方(譯)(2000)。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一種民族誌 (原作者:Harry F. Wolcott )。臺北:師大書苑。
白兹‧牟固那那(2003)。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成虹飛(2005)。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0,5-13。
江宜樺(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載於石元康(主編),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 (127-129頁)。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朱雅萱(2011)。新住民青少子女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朱儀羚、吳芝儀、柯禧慧、康萃婷、蔡欣志(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 (原作者:Michele L. Crossley )。嘉義:濤石。
吉娃思‧巴萬(2004)。原住民在教科書中的呈現。取自:http://www.wufi.org.tw/Taiwan/twabol.htm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實驗型第三學期制民族學校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紀錄。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夷將‧拔路兒(1994)。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4,23-38。
里慕伊‧阿紀(2001)。山野笛聲。臺中:晨星。
利格拉樂‧阿鄔(1996)。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臺中:晨星。
李芳菁(2010)。宜蘭縣國民小學原住民民族教育與學童族群認同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李秋娟(2016)。族群歧視、文化認同與新住民之國中在學子女的生活適應研究:以嘉義縣五個鄉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順民(2016)。從紀錄片《Kanakanavu的守候》談弱勢民族身分認同的重建。慈濟科技大學學報,2,147-164。
李廣均(2008)。籍貫制度、四大族群與多元文化:國家認同之爭下的人群分類。載於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93-110頁)。臺北:群學。
李佳芬(2010)。國小高年級客家學童族群認同與客語學習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關西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政賢(譯)(2014)。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 (原作者:M. Catherine & B. R. Gretchen )。臺北:五南。
李春慧(2004)。花蓮縣萬榮鄉布農族學生認同階段性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花蓮縣。
李淑菁(2016)。肯認讓家更穩固。天下雜誌。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54/article/5085
李瑛(2000)。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族教育—教育決策理論之探討。哲學與文化,27(4),349-361。
李慶芳(2013)。質化研究之經驗敘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鍊。臺北:高立圖書。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 (原作者:S. Anselam & C. Juliet ) 。嘉義:濤石。
吳芝儀(譯)(2008)。敘說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 (原作者:A. Lieblich, R. Tuval-Mashiach, & T. Ziber )。嘉義:濤石。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 (原作者:Q. P. Michael )。嘉義:濤石。
吳芝嫻、林官蓓(2010)。獵人學校的文化傳承-一位原鄉校長創新領導之個案研究。載於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45-62頁)。屏東縣:國立屏東大學。
吳俊憲(2006)。社區總體營造融入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9-62。
吳啟程、張俊紳(2015)。批判種族論:以臺灣原住民族特殊學童出現率為例。特教論壇,18,57-65。
吳瓊洳(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2),187-20。
吳瓊洳、蔡明昌(2017)。新住民雙重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9,1-32。
阮俊達(2015)。從族群主流化觀點思考原住民族政策。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3),173-200。
杜曉梅(2015)。原住民身分認同與文化認同。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7,147-168。
呂婉婷(2011)。家園是永遠的召喚-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的書寫歷程與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周水珍(2007)。原住民族小學民族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課程研究,3(1),87-108。
周佐明(2009)。山海文學獎原住民女性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惠民(2009年11月)。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與人才培育,國立臺灣大學主辦「2009年原住民族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
周惠民(2010)。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權的現況與發展。載於施正鋒(主編),加拿大原住民權利保障(254頁)。花蓮縣:東華大學。
周惠民(2012)。從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省思原住民族教育。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5(3),1-18。
周梅雀(2015)。沉浸式排灣族語教學幼兒園實驗班之初探。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8(3),1-39。
周佩儀(2000)。當代教師角色的認同:傳統、現代、後現代的多聲部組曲。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主辦),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7-199頁)。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亞榮隆‧撒可努(2011)。山豬‧飛鼠‧撒可努。臺北:耶魯國際文化。
洪孟嬌(譯)(2008)。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 (原作者:M. White )。臺北:張老師。
洪清一、陳秋惠(2014)。以文化-本位課程模式建構原住民族教育之探究。課程研究,2(9),3-21。
洪振華(2013)。多元文化社會中原住民族語課程實務的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122-129。
林逸文(2010)。原住民智能障礙學生族群認同、適應行為與學校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2003)。最近社會學理論的觀點 (原作者:E. C. Cuff, W. W. Sharrock, & D. W. Francis )。臺北:韋伯文化。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59頁)。臺北:麗文。
林瑞穗(譯)(2002)。社會學 (原作者:C. Calhoun, D. Light & S. Keller )。臺北:雙葉。
林曜同(2004)。鄒族族群研究。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
拓跋斯‧塔瑪匹瑪(1987)。最後的獵人。臺中:晨星。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邱怡薇(1997)。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臺北市阿美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前衛。
施正鋒(2004a)。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翰蘆。
施正鋒(2004b)。行政體系中的原住民族:由「優惠待遇」到「積極行動」。考銓季刊,40,41-80。
施正鋒(2011)。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族教育-東華大學三年的觀察。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1(4),1-53。
施正鋒(2013)。民進黨執政八年族群政策回顧與展望,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4,85-120。
柯禧慧(2004)。擺盪、跨越、與承認:一位小學教師自我身分認定的對話與探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姜明義(2003)。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的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高淑清(2000年12月)。來自異鄉人的心聲:海外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家人關係及其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央研究院與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高馨寧、林啟超(2016)。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不利歸因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50-54。
高德義(2013)。建構以「權利」為基礎的原住民族教育政策-國際法原住民教育權觀點。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4,57-84。
徐超聖、李佳芬(2012)。國小高年級客家學童客家語學習與族群認同相關之研究-以新竹縣關西地區為例。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8,73-100。
徐瑛(2016)。臺灣原住民教育政策分析-以「原住民族教育法」為例。教育行政論壇,8(1),81-93。
胡國禎、丁立偉、詹嫦慧(2008)。原住民巫術與基督宗教。臺北:光啟文化。
原住民族教育法(2016)。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7
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2016)。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7。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孫大川(1992)。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孫大川(2000)。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北:聯合文學。
孫大川(2003)。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臺灣原住民漢語文選-評論卷上,臺北:印刻。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
唐維敏(譯)(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 (原作者:S. Conner )。臺北:五南。
唐智霞(2014)。論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身分認同。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33(1),160-164。
夏曼‧藍波安(2007)。航海家的臉。臺北:印刻出版社。
夏曼‧藍波安(2009)。老海人。臺北:印刻出版社。
浦忠成(1993)。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臺北:臺原出版社。
浦忠成(1997)。庫巴之火。臺中市:晨星出版社。
浦忠成(1999)。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臺北:臺原出版社。
浦忠成(2000)。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灣原住民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朔。臺北:里仁。
浦忠成(2002)。思考原住民。臺北:前衛出版社。
浦忠成、浦忠勇、雅柏甦詠(2004)。「原」氣淋漓的文化辨思-鄒族兄弟的沉思。臺北:黎明文化。
浦忠勇(1996)。原住民族的自然文化-阿里山鄒族的「水」文化。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浦忠勇(1997)。臺灣鄒族生活智慧。臺北:常民文化。
莫那能(1989)。美麗的稻穗。臺中:晨星。
教育部(2010)。發展原住民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0F1D3AAB61372569。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世惠(2010)。山之味:餐廳裡的原住民生態智慧,經典,144,71-89。
陳金燕(譯)(2000)。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文化觀點 (原作者:A. E. Ivey, M. B. Ivey, & S. M .Lynn )。臺北:五南。
陳伯璋、李瑛、洪清一、、謝文豪、白亦方(1999)。原住民民族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範研究報告,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伯璋、李瑛(1999)。原住民民族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劃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陳枝烈(1995)。排灣族文化之田野研究及其對國小社會課程設計之啟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枝烈(1997)。臺灣原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枝烈(1998)。原住民教師充實傳統文化知能的探討。原住民族教育季刊,12,35-60。
陳枝烈(2002)。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學習適應、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臺北:教育部。
陳枝烈(2008)。台灣原住民民族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枝烈(2012)。臺灣原住民小學課程之回顧與展望。課程與教育季刊,15(4),53-72。
陳枝烈(2013)。臺灣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發展現況探討。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4),147-168。
陳康妮(2003)。漫長的等待。2003臺灣原住民族短篇小說獎。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辨識號:0003378791)
陳智明(2008)。回歸部落的原住民校長課程領導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陳雅馨(譯)(2017)。正義與差異政治 (原作者:I. M .Young )。臺北:商周。
陳義方(2005)。臺灣的酒。臺北:遠足文化。
陳麗珠(2007)。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的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36-48。
陳麗華、劉美惠(1999)。花蓮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陳麗華(2003)。族群關係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原理。載於歐用生、陳伯璋(主編),課程與教學的饗宴(205-244頁)。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性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許孟芸、陳育含譯(2012)。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臺北:韋伯文化。
許俊才(2015)。民族教育與文化-把我的東西還給我、抬頭挺胸做自己。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4),163-172。
張可婷(譯)(2010)。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 (原作者:A. Michael )。臺北:韋伯文化。
許世楷、施正鋒、布興‧大立(2001)。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原住民的人權報告。臺北:前衛出版社。
張守仁(2002)。原住民學校「族群認同」課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桃園縣復興鄉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臺北市。
張君玫(譯)(1998)。社會學:概念與應用 (原作者:Jonathan H. Turner )。臺北:巨流。
張欣穎(2012)。Mayasvi祭典音樂中的鄒人社會現象初探-以2011年特富野部落為例。臺灣音樂研究,14,89-109。
張珍立(譯)(2009)。肯認與差異:政治、認同與多元文化 (原作者:Scott Lash & Mike Featherstone ) 。臺北:韋伯。
張茂桂(1996)。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明田出版。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東華。
張建成(1997)。原住民觀點與原住民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
張建成(2000)。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建成(2000)。「文化研究」在教育社會學方法論上的意義。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93-110頁)。高雄:麗文文化。
張建成(2014)。再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困境。教育研究集刊,60(3),111-128。
張琇喬(2000)。臺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臺中市。
張錦裕(2002)。學校情境中影響臺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慧端(1996)。原住民母語教學或雙語教學?原住民文化季刊,4,35-42。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臺北:五南。
郭秋永(2012)。社會公益、差異政治、以及溝通民主。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4(4),529-574。
郭俊巖(2011)。全球化下低教育原住民回鄉就業的漫漫長路:社區菁英的角度,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1),1-40。
郭禎麟等(譯)(2010)。歡迎光臨人類學 (原作者:Lassiter. L. E )。臺北:群學。
莊明貞(199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
莊明貞(1999)。多元文化的動態評量與教學-從維高斯基觀點談起,教師天地,99,25-31。
莊安琪(譯)(2006)。Changing Minds-改變想法的藝術 (原作者:Howard Gardner )。臺北:聯經。
莊富源(2012)。肯認差異:多元文化主義的弱勢教育意涵。研習資訊,27(6),3-8。
莊喻如(2011)。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莊新生(2013)。臺灣原住民鄒族tapangu 聚落發展及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莊新國(2009)。阿里山鄒族的顏色世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18-56。
程麗華(2013)。向世界發聲-原住民散文中的文化演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曾大千、陳炫任(2013)。論多元文化教育之憲法基礎及其於我國原住民族法治之體現。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9,71-104。
黃光雄、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五南。
黃秀閑(2011)。原住民飲食書寫的文學/化性:以瓦歷斯‧諾幹、亞榮隆‧撒可努、夏曼‧藍波安為觀察核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臺北:五南。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德祥主譯(2006)。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 (原作者:R. M. Lerner )。臺北:心理。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童信智(2008)。臺灣原住民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對象分析。載於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編),2008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頁1-5-1-23)。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游恆山(譯)(2014)。心理學 (原作者:Richard J. Gerrig )。臺北:五南。
雅柏甦詠(2002)。原住民族教育的虛相與實相。原住民教育季刊,27,125-137。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7-101。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369-393頁)。高雄:麗文。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1-35。
鄒族達邦社kuba文化發展協會(2019)。戰祭Mayasvi。
惹絲日思‧嘎古力袞(2007)。走一條回家的路。取自:臺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https://fasdd97.moc.gov.tw/home/zh-tw/2007works/5441。
楊振昇(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1,29-30。
楊淳皓(2005)。在部落任教原住民籍教師的生涯故事:一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溫英傑、莊新國、翟本瑞(2011)。鄒語:伊索寓言及鄒語經典。嘉義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
溫英傑(2015)。鄒語薪火傳承-探討阿里山山美部落教室鄒語教學的實踐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董恕明(2008)。山歌海舞人在傾吐-臺灣原住民文學的起源與意涵。載於須文蔚(主編),2008文學@臺灣(15頁)。臺北:臺北相映文化。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碧斯蔚‧梓佑(2000)。尋找我的歌。取自:臺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https://aborigine.moc.gov.tw/home/zh-tw/2000works/4647。
廖千惠(2004)。互動中的含混矛盾-以Homi Bhabha後殖民論述反思臺灣原住民的主體/認同與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慈濟大學,花蓮縣。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力量-敘事治療的力量 (原作者:M. White & D. Epston )。臺北:心靈工坊。
廖維達(2005)。美國種族優惠性差別待遇:兼論我國原住民升學優惠制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歐陽百臨(2005)。巫師校長的嘉年華。壹週刊,56-59。
趙素貞(2010)。臺灣原住民族語教育政策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蔡敏玲、余曉雯 (譯) (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原作者:D. Jean Clandinin & F. Michael Connelly )。臺北:心理。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0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臺北:鼎茂。
劉世閔、鄭姿妮(2013)。一位魯凱族校長推展原住民族教育之個案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8,121-153。
劉芊(譯)(2003)。當代政治哲學導論 (原作者:Will. Kymlicka )。臺北:聯經。
劉若蘭(2006)。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多元族群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的發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307-338。
劉美慧(2000)。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模式:一個多族群班級的教學實驗。花蓮師院學報,11,115-142。
劉美慧、游美惠、李淑菁(2016)。多元文化教育。臺北:高等教育。
劉延超(2012)。族群認同與文化認同-新加坡英語文學中身分認同困惑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8(2),55-60。
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鄭曉雲(1992)。文化認同論。北京:大陸社會科學。
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臺北:心理。
鄭佩茜(2013)。阿里山鄒族樂野部落「藝術家屋」催生之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歐志華(2009)。J.Banks 和C. McCarthy的多元文化課程理論對台灣課程改革之啟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賴秦瑩、吳惠如、郭俊巖、王德睦(2013)。臺灣原鄉弱勢教育與教育福利議題之初探:原住民校長的角度。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7(2),2213-258。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汙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
謝幸芳(2001)。多元文化課程的省思。教育社會學通訊,29,29-33。
謝嘉璘(2006)。臺灣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以升學加分和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二版)。臺北:臺灣培生教育。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 (原作者:Bauer, M.W. & Gaskell, G)。臺北:五南。
譚光鼎(1993)。臺灣山胞青少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 82-0301-H260-001-T)。
譚光鼎(1997)。族群關係與教育。花蓮師院學報,7,265-288。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譚光鼎(2006)。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檢討與規劃。臺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1,42-58。
譚光鼎、張如慧(2009)。蘭嶼中學原住民文化課程現況之探究:原住民社區本位課程的分析觀點。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7(1),75-106。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譚光鼎(2002)。臺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臺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葉川榮(201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高中生學習現況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41-169。
嚴春財(2007)。阿里山鄒族教育觀:從傳統到現在的轉變(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顧瑜君(2002)。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應用心理研究,13,7-16。
龔元鳳(2007)。大陸與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族群認同之差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Aboud, F. E.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 In J. S. Phinney & M. J. 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32-55). Newbury Park, CA: Sage.
Anderson, G.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s of qualitative(pp.248-261).
Banks, J.A. (1989).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with ethnic content: A approach and guidelines.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pp.189-207).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A. (1994).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96a). The canon debat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 Banks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 acti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pp.3-29). N. 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Banks, J. A. (1996b).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curriculum reform, and action. In J.A. Banks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 acti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pp.335-347). 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Banks, J.A. (1997). Educating citizen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Banks, J.A. (1998). The lives and values of researcher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ng citizen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7(7), 4-17.
Banks, J. A. (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 A. McGee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pp.20-25).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Banks, J.A. (200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A.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 and perspectives(5th ed.)(pp.2-26).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 J. A.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4th ed. ).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enjamin, A. F. (2004). Ethnograph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Berry,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 (Eds.)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Bogdo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orsato, G. N. (2008).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racial/ethnic identity, and adjustment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Latino early adolescents.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313536).
Brown, C. S., & Chu, H. (2012). Discrimination, ethnic identity, and academic outcomes of Mexican immigrant children: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context. Child Development, 83(5), 1477-1485.
Charmaz, K. (2006).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Choi, Y., Harachi, T. W., Gillmore, M. R., & Catalano, R. F. (2006). Are multiracial adolescents at greater risk? Comparisons of rates, patterns, and correlates of substance use and violence between monoracial and multiracial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6(1), 86-37.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Clandinin, D. J. (2010). Potentials and possibility for narrative inquiry. In L. K. Thompson & M. R. Campbell(Eds.), Issues of Identity in music education: Narratives and Practices(pp.1-13). AZ: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Cummins, J. (1986).Empowering minority students: a framework for intervention .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6(1), 18-35.
Dehyle, D. (1992).Constructing failure and maintaining cultural identity: Navajo and Ute school leaver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31(2), 24-26.
Denis, V. S. (2007). Abroiginal education and antiracist education: Building alliances across cultural and racial identity.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0(4), 1068-1093.
Ellsworth, E. (1992). Why doesn’t this fell empowering? Working through the repressive myths of critical pedagogy. In C. Luke. & J. Gore.(Eds.). Feminisms and critical pedagogy(pp.90-119). New York: Routledge.
Freire, P. (1994). Pedagogy of hope: Reliving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Routledge.
Frideres, J. A. (2001). Aboriginal people in canada: Contemporary Conflicts. Toronto, Ont: Prentice Hall.
Fullan, M. G. (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Gibson, M. A. (1984).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ome concepts and assumptions.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5(2), 691-699.
Giroux, H. A. (1992). Border crossings: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Giroux, H. A. (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theory culture and schooling: a critical rea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Gollnick, D. M. & Chinn. P. C. (1998).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5th ed.) Prentice-Hall, Inc.
Grand, R. B. (2010). Development place and culture-based curriculum. Retrieved from http://pages.uoregon.edu/nwili/resources
Grant, C.A. & Christine E. Sleeter. (1997). Race, class, gender, and disability in the classroom, In J. A. Banks, and C. A. McGee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 (3rd ed.)(pp.61-83). Boston: Allyn & Bacon.
Greene, M. (1995). The dialectic of freedo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Press.
Gutmann, A. (1994).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Hall, Stuart,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K. Woodward(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51-61. London: Sage.
Hammersley, Martyn (1990). Classroom ethnography: Empirical and methodological essays.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Hutnik,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n, H. B. A. M. A. (2001). Culture-based curriculum: A framework. Retrieved from http://www.nvit.ca/docs/culture-based%20curriculum%20a%framework.pdf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Open University Celtic Court 22 Ballmoor Buckingham MK 18 1XW.
Kneafsey, M. (2002). Tourism images and the tonstruction of celtic city in Ireland and Brittany. In David. Harvey & Rhys Jones(Eds.), Celtic Geographies (pp.123-137). USA and Canada.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xford: Clarenton Press.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CA: Sage.
Mayer, R.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ay, S. (1999). Indigenows community-based education. Clevedon, New Zea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Martin, J. K. & Hall, G. C. N. (1992). Thinking black, thinking internal, thinking feminis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9(4), 509-514.
McEwan, E. K. (1998). Seven steps to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Inc.
McCarthy, C. (1990). Race and curriculum: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eories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schooling. London: Falmer Press.
McCarthy, C. (1993). After the cannon: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multicultural discourse 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 McCarthy & W. Crichlow(Eds.), Race, identity, and representation in education (pp.289-305). New York: Routledge.
McCarthy, C. (1994).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and curriculum refor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Theory, 44(1), 81-118.
McCarthy, C. (1998). The Uses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McLaren, P. (1994). White terror and oppositional agency: Towards a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Multiculturalism: a critical reader (pp.45-74). N.Y. : Basil Blackwell.
Merriam, S. B. (199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rriam, S. B. (2009).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acramento, CA: Jossey-Bass.
Modla, V. B., & Wake, D. G. (2006). Using a culturally-responsive approach to multicultural literature: Prepa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o work with all students. College Reading Association Yearbook, 28,293-311.
Moniz, A. S. (2008). Recovering the space for indigenous self-determinati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olonized Hawai’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10(2).
Muller, J. H. (1999). Narrative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rimary care. In B. F. Carbree, & W. L.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pp.221-238). CA: Sage.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n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hinney, J. S., & Rotheram, M. J. (1987).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Themes and implications. In M. J. Rotheram & J. S. Phinney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London: Sage.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 3,499-514.
Phinney, J. S. (1992).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 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7,156-176.
Phinney, J. S. (1995).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In A. M. Padills (Ed.), Hispanic psychology critic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pp.57-70). London : Sage.
Phinney, J. S., Horenczyk, G., Liebkind, K., & Vedder, P. (2001). Ethnic Identity, Immigration, and Well-Being: An 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7(3), 493-510.
Pyant, C. T., & Yanico, B. J. (1991). Relationship of racial identity and gender-role attitudes to black women'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8(3), 315-322.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essman, C. K. (2005). Narrative analysis narrative, memory & everyday life (pp. 1-7). Huddersfield: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Rotheram, M. J. & Phinney, J. S. (1987). Introduction: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M. J. Rotheram & J. S. Phinney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London: Sage.
Ryan, G. W. & Bernard H. R. (2000).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California: Sage.
Schaefer, R. (2001). Sociology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Smith, E.J. (1991).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 minority stat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0, 181-188.
Spradley, J.P. (1997).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6th ed.). New York: International Thomson.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Stella, T., Kimberlie, K. Y., Robin, B. S., Wintilo, g., Trina, J. W., & John, G. O. (2002). Ethnic/cultural identity salience and conflict styles in four US ethnic group.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4, 47-81.
Taylor, Charles. (1992).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 Gutmann(ed.).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p.25-73).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ajfel, H. (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3, 1-39.
Tylor, E. B. (1889).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New York, NY: Holt.
Van Manen, M. (1990).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Albany: SUNY.
Yalom, I.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