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體育運動中道德之發展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張淑卿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6:2=61
頁次:頁87-93
主題關鍵詞:道德運動道德運動倫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
  • 點閱點閱:28
體育運動長久以來,一直是學校教育之一部份,透過體育活動能獲得身心的健康外,更能學習社會行為、發展運動道德,以為社會生活之準備,倘若,體育運動在透過競爭活動、運動參與後卻反而習得負面價值觀或反社會行為,那麼學校體育的價值與意義將受到嚴正考驗!反之,若透過體育活動的參與能習得社會行為,啟發正面性格發展,不正是參與體育運動的一大誘因;故本文擬針對運動道德發展的情況進行探討。
期刊論文
1.張宏明(20000800)。體育運動與道德推理。大專體育,49,64-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麗娟、陳定雄(20010100)。運動倫理學初探。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8,79-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錦宏(19950100)。從「教學過程系統化」談學校運動道德教學的實施。臺灣省學校體育,5(1)=25,1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偉謙(20010400)。體育的倫理。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1(2),43-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Volkwein, Karin A. E.(1995)。Ethics and Top-Level Sport--A Paradox?。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30(3/4),311-320。  new window
6.黃英哲(19931200)。運動競爭與運動倫理。中華體育季刊,7(3)=27,7-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芳進、邱金松(19941200)。經濟發展與運動倫理。體育學報,18,79-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元培(19971200)。「灌籃高手」漫畫對於體育運動之教育意涵。中華體育季刊,11(3)=43,35-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ruz, J.、Boixados, M.、Valiente, J.、Capdevila, L.(1995)。Prevalent Values in Young Spanish Soccer Plays。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30(3/4),355-373。  new window
10.Lee, M. J.、Cockman, M.(1995)。Values in Children's Sport: Spontaneously Expressed Values Among Young Athletes。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30(3/4),337-350。  new window
11.林英亮(19981200)。論運動的規範體系--由足球球員圍毆裁判事件談起。中華體育季刊,12(3)=47,27-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redemeier, B. J. L.(1995)。Divergence in children's moral reasoning about issues in daily life and sport specific contex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26(4),453-463。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方慈惠(1998)。棒球選手之運動道德判斷(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永宏(1999)。國小運動員與非運動員道德判斷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春秀(1988)。國民中學體育認知與體育道德目標達成程度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8)。社會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台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1985)。辭海。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俊甫(1991)。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hields, D. L.、Bredemeier, B. J. L.、許義雄(2000)。性格發展與身體活動。臺南市: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Nixon, Howard L. II、Frey, James H.、王宗吉、蔡雅菁、林慈郁、李育純、趙恆玉、許珮琦、王嘉蘭、陳惠君(2000)。運動社會學。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ller, J. M.、Lumpkin, A.、Stoll, S. K.(1994)。Sport ethics: Applications for fair play。Mosby。  new window
7.Shaffer, D. R.、林翠湄、蘇建文(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臺北:心理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金松(1988)。運動社會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金松(1988)。現代體育運動思潮。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元民(19990000)。中國近代知識份子對體育思想之傳播。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