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近代中小學體育師資之研究(1897-1945)
作者:龍炳峯
作者(外文):LUNG,PING-FENG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徐元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中國近代體育師資體育課程體操學堂Modern China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gymnasticsschoo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5
歷年來體育課程的改革與實施,必須由體育教師教學來落實,所以體育師資素質的良窳,決定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而過去的學者尚未有系統,針對中國近代中小學體育師資發展脈絡做深入的探究。故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目的在考察中小學體操師資之形成,究明體育師資之培育,探究體育師資之實踐。在蒐集相關資料後加以分析與解釋,得到以下結果:一、中國近代中小學體育師資培育之形成,始於清末開辦西式教育,中小學設置體育課程急需體育教員,因此朝廷將師範教育正式納入學制,並且從模仿日本師範教育制度的經驗著手。二、中小學體育師資之培育現代化、制度化的過程中,相較其他西方國家時間縮短很多,然而在這轉變執行的歷程中,無論是仿日或是仿美,不盡然都是完美的措施和制度,但政府陸續頒訂修正相關法令、政策和課程,逐漸融合中、日、美三種體育師資之培育經驗,同時修訂符合軍事需求的培育課程;三、中小學體育師資之實踐,因相關的法規和辦法無配套措施,又未能徹底落實,也造成部分體育師資培育的畢業生學非所用;畢業後任職也非想像中的順遂;同時也因過去體育教員未具備體育專門學識,體育教學敷衍了事,再加上部份教員常有言語粗鄙、品行不良等教員形象受損之行為,因此有不少教員、學者、主管機關官員等分別提出了提升體育教員之正面形象之建議和實際作法。
Since the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E) curricula must be executed by PE teacher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E teachers has become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reform. However, no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systematic and profound research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PE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modern China. Therefore, this study employed historical research to ob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PE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modern China, probe into training for these teachers, and explore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relevant data, this study generat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 for PE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modern China began with Western style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ue to the shortage of PE teachers and urgent need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Chinese Imperial Court, referring 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Japan, formally incorporated the education for PE teachers in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 2.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P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was much shorter compared to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but in the transition, measures and policies borrowed from either the U.S. or Japan system were not necessarily appropriate and adequate. However, the Imperial Court had successively enacted new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and amended the old ones, as well as implemented associating course programs, which had gradually blended together the experience of the three parties: China, Japan, and the U.S. Meanwhile, it also revised the training program so as to meet military requirements at that time. 3.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exercis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d not been truly installed due to the lack of necessary polices and measures, which also led to situations that either graduates did not do what they had learned or what they had learned could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future profession. Besides, because teachers had not been appropriately tra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PE and sometimes did not take the job seriously, and also because of the vulgar language and bad behavior that some teachers exposed, many school faculty members, scholars, government officials have expressed worries and provided many practical and beneficial suggestions and approaches so as to enhance the positive image of PE teachers.
一、古籍
容閎(清),《西學東漸記》,臺北:文海,1966。
學部總務司(清)編,《學部奏咨輯要˙卷3》,臺北:文海,1986。
魏允恭(清)編,《江南製造局記˙卷2》,臺北:文海,1969。
清宣統(清)敕撰,《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卷421》,臺北:臺灣華文,1964。
曾國藩(清)撰; 李瀚章編校,《曾文正公(國藩)全集》,臺北:文海,1974。
張之洞(清)纂,〈奏定初級師範學堂章程〉,收入於《奏定學堂章程》,臺北:臺聯國風複印,1970。
張之洞(清)纂,〈奏定優級師範學堂章程〉,收入於《奏定學堂章程》,臺北:臺聯國風複印,1970。
張百熙(清)纂,《欽定學堂章程》,臺北:文海,1986。
張之洞(清),《勸學篇》,臺北:文海,1966。
張之洞(清)著、王樹楠編,《張文襄公全集奏議˙卷七》,臺北:文海,1966。
張之洞(清)纂,《奏定學堂章程(湖北學務處本)》,臺北:文海,1966。
左宗棠(清),〈詳議創設船政章程摺〉,收入於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1992。
左宗棠(清),〈試造輪船先陳大概情形摺〉,收入於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1992。
席裕福(清),〈欽定中等學堂章程〉,收入於《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成文,1902,卷229,學校17。
席裕福(清),〈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收入於《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成文,1902,卷228,學校16。
席裕福(清),〈欽定高等學堂章程〉,收入於《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成文,1902,卷229,學校17。
張之洞(清),〈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收入於《奏定學堂章程》,臺北:臺聯國風,1970,427~479。
張之洞(清),〈奏定高等小學堂章程〉,收入於《奏定學堂章程》,臺北:臺聯國風,1970,383~425。
張之洞(清),〈奏定初級中學堂章程〉,收入於《奏定學堂章程》,臺北:臺聯國風,1970,343~382。
張之洞(清),〈奏定初級師範學堂章程〉,收入於《奏定學堂章程》,臺北:臺聯國風,1970,553~613。
張之洞(清),〈奏定優級師範學堂章程〉,,收入於《奏定學堂章程》,臺北:臺聯國風,1970,503~552。
張百熙(清),《欽定章程:附張百熙進呈全學堂章程摺》,臺北:文海,1984。
學部官報局編(清)。〈奏定女子師範學堂章程〉,《學部官報》,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137~144。

二、年鑑、公報
〈小學教員檢定暫行規程〉,《教育部公報》,6.21~22(1934):33。
〈小學準教員檢定暫行規程〉,《政府公報》,61(1939):2~4。
〈中學及師範學校教員檢定暫行規程〉,《教育部公報》,6.21~22(1934):18~32。
〈令發教育部暑期體育補習班規程〉,《廣東省政府公報》,215(1933):78~79。
〈令發第三屆暑期體育訓練班招生簡章〉,《廣東省政府公報》,261(1934):110~113。
〈民國30年6月17日教肆字第3460號指令藤縣縣立初級中學關於國術專員一項應由體育教師兼任〉,《廣西省政府公報》1114(1941):9。
〈仰儘量提倡國術教練聘用國術考試合格人員充當教練員〉,《福建省政府公報》,477(1935):15。
〈京師小學教員檢定委員會布告〉,《政府公報》,1221,1919.6.29。
〈京師小學教員檢定委員會布告〉,《政府公報》,816,1918.5.2。
〈京師小學教員檢定委員會通告〉,《政府公報》,683,1917.12.10。
〈京師小學教員檢定委員會通告〉,《政府公報》,940,1918.9.6。
〈京師小學教員檢定委員會試驗檢定合格暨成績優良各員分類名冊〉,《政府公報》,1309,1919.9.27。
〈奉教育部令發修正體育師範學校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教學及自習時數表仰遵照由〉,《浙江省政府公報》,3346(1942):27~29。
〈附教育部全國師範學校體育教員暑期訓練辦法〉,《察哈爾省政府公報》,1065(1937):78~83。
〈師範學校規程〉,《教育部公報》,5.15~16(1933):19~40
〈核定開辦省立體專科學校〉,《廣東省政府公報》,287(1935):78~96。
〈教育部訓令上海市教育局(為上海私立東亞體育專科學校... )〉,《教育部公報》,3.4(1931):19~20。
〈審查小學準教員資格暫行規程〉,《政府公報》,61(1939):5~6。
〈轉令飭教育部暑期體育補習班學員保送機關酌予津貼〉,《廣東省政府公報》,224(1933):56。
〈轉發修正體育師範學校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教學及自習時數表〉,《廣東省政府公報》,276(1934):171~176。
〈體育師範學校學生畢業會考科目〉,《教育部公報》,6.49~50(1934.12):25~27。
〈體育師範學校學生畢業會考科目〉,《教育部公報》,7.1~2(1935.1),27~29。
上海市政府指令第14730號令教育局,〈奉令發體育師範學校學生畢業會考科目表令仰遵照〉,《上海市政府公報》,158(1935),131~132。
江西省教育廳訓令樸字第664號,〈奉令發體育師範學校學生畢業會考科目表令仰遵照〉,《江西省政府公報》,78(1935):18。
教育部,〈教育部暑期體育補習班規程〉,《教育部公報》,5.7~8(1933):25~27。
教育部,〈教育部曾通咨各省長、都統南京高師校體育專科畢業學生咨請查照酌聘任用文〉,《政府公報》,1918年2月16日742號。
教育部年鑑編纂委員會,《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1934年版)》,臺北:宗青,1981。
教育部年鑑編纂委員會,《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1948年版)》,臺北:文海,1986。
教育部年鑑編纂委員會,《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1957。

三、書籍
〈上海中國女子體操學校開學記略〉收入於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9。
〈中國女子體操學校之運動會〉收入於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9。
〈視察第三區(皖、蘇、浙)學務總報告(江蘇部分1914年)〉收入於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輯第一編教育(一)》,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國史館中華民國教育志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初稿)》,臺北:國史館,1990。
王炳照、宋元強、蔡振生、蘇渭昌、雷克嘯,《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1994。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1987。
王爾敏,《清季軍事史論集》,臺北:聯經,1980。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上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
吳文忠,《中國近百年體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吳文忠,《中國體育發展史》,臺北:三民書局,1982。new window
吳文忠,《體育史》,臺北:正中書局,1957。
吳俊憲,〈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省思師資素質發展的課題與因應〉,收入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改革、問題與期許》,臺北:五南,2012。
宋恩榮等主編,《中華民國教育法規選編》,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宋晞,〈容閎與一百二十名官學生~~中國早期留美史略〉,收入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 第六編自強運動(一)通論》,臺北:臺灣商務,1985。
李方晨,《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1993。
李守孔,《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1994。
李余書麟,《中國教育史下冊》,臺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1961。
李亞白,〈教育行政〉,收入於《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初稿)》,臺北:國史館,1990。
李喜所,《中國近代社會與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李喜所、李來容,《中國近代史:告別帝制》,臺北:三民,2008。
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1995。
杜維運,《中國通史(下)》,臺北:三民,2001。
周西寬主編,《體育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
林本,〈我國師範教育之沿革及其進展〉收入於《師範教育研究》,臺北:正中,1963。
林本,〈師範教育七十年〉收入於《教育思想與教育問題(第三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4。
林本,《世界各國師範教育課程》,臺北:臺灣開明,1964。
林志鈞編,《飲冰室合集‧交集第一冊》,上海:中華,1936。
林顯芳等,《福州美以美青年會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3。
金鐵寬、吳式穎,《中外教育大事年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范春源,《我國小學體育科教育演變之歷史考察》,屏東:睿煜,2002。
郎淨,《近代體育在上海(1840~1937)》,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孫邦正,〈師範教育〉收入於《中華民國開國七十年之教育》,臺北:廣文,1971。
徐元民,《中國近代知識份子對體育思想之傳播》,臺北:師大書苑,1999。new window
徐元民,《體育史》,臺北:品度,2005。
徐元民,《體育學導論(第二版)》,臺北:品度,2006。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臺北:五南,1997。
郝延平、魏秀梅主編,《進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上冊)中文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國家體委體育文史工作委員會中國體育史學會編,《中國近代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學院,1989。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臺北:臺灣東華,1989。
張玉法、洪健榮,《中國近代史史料指引(1500~1912)》,臺北:新文豐,2005。
張長江,〈國體建校始末〉,《國立國術體育師範專科學校暨中央國術館校友通訊錄》,臺北:中央國術館暨中央國術館校友通訊錄,1988。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2003。new window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2001。new window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體育大辭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體育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1984。
許光麃,〈洋土體育思想之論爭(1915~1937)〉收入於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臺北:啓英,1996。
許有根,《武舉制度史略》,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
許義雄,〈麥克樂與近代中國體育〉,收錄於許義雄、徐元民等著,《近代中國體育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1990。new window
許義雄、徐元民,《中國近代學校體育(下)~~思想之演進》,臺北:師大書苑,1999。new window
許義雄、徐元民,《中國近代學校體育(上)~~目標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1999。
許義雄等著,《中國近代體育思想》,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new window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冊至第四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第二冊(清季)》,臺北:正中,1963。
陳谷嘉、鄭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史資料(下冊)》,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陳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國教育史》,上海:太平洋,1930。
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陳啓天,《近代中國教育史》,臺北:中華,1969。
陶行知著、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陶行知教育文選》,北京:新華,1981。
傅樂成,《中國通史(下)》,臺北:大中國,1998。
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上海:上海文化,1989。
黃士嘉,《師範教育史論集》,臺南:漢風,1999。
黃士嘉,《晚清教育政策演變史(1862~1911)》,臺北:心理,2006,。
黃政傑,《十二年國教:改革、問題與期許》,臺北:五南,2012。
琚鑫奎等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師範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董守義,《清代留學運動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
福建師大附中校志編委會,《八閩之光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志》,福建:師大附中,200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制度沿革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劉一民,《我國體育學術研究之現況與未來願景(初稿)》,臺北:行政院體委會,1999。
劉秀生、楊雨青著,《中國清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蔡翔、孔一龍,《20世紀中國通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4。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8。new window
韓同文,《廣文較譜》,臺北:開明書店,1993。
瞿立鶴,《中等教育》,臺北:教育文物,1985。
魏外揚,〈華北的教育宣教士~~路思義〉,收入於《宣教事業與近代中國》,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78。

四、論文
王建臺,〈麥克樂對中國近代體育的影響(1913~1926)〉,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吳政穎,〈清末學堂體操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林玫君,〈戰後臺灣國民小學體育師資養成之歷史探源(民34年~76年)〉,桃園: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new window
范春源,〈戰後台灣小學體育科教育演變之研究(民國34~83年)〉,臺北: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唐智鵬,〈清末民初湘省學堂體育研究〉,湖南: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徐元民,〈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現代化之研究(1902~1949)〉,臺北: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new window
張慧杰,〈近代中國教會學校體育發展史研究(1840~1949)〉,浙江: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
黃士嘉,《晚清教育政策之研究(1897~1911)》,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4。
黃正嵐,〈民國體育法規研究〉,蘇州:蘇州大學高等學校教師碩士論文,2010。
曹海信,〈近代中國體育專業課程設置體系的歷史變革及啟示〉,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劉麗,〈北京政府前期學校體育的發展研究(1912-1922)〉,河南: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五、期刊
〈二月二十一日—公布教育部暑期體育補習班規則〉,《法令周刊分類總目》,4(1934):30。
〈上海私立中國女子體操學校校況〉,《重光體育季刊》,2(1946):29~31;
〈上海東亞學校體育章程〉,《東亞體育學校校刊》,1(1919):附錄1~4。
〈中央大學函請選派體育專修學生〉,《福建教育廳週刊》,77~78(1931):62~63。
〈中國女子體育師範學校概況〉,《上海體育》,1.3(1937):64~65。
〈中國體操學校章程(民國2年暑假第12學期改正)〉,《體育雜誌》,1(1914):1~4。
〈令示申送赴京受訓各師範學校體育教員應由校保留原職〉,《江西教育旬刊》,6.1(1933):21~28。
〈令省會警察局查封私立健華體育專修學校〉,《四川教育》,1.9(1937):143。
〈令選送上海市體育專科及體育師範科學生〉,《江蘇教育》,5.11(1936):155~156。
〈北洋女子師範學堂章程〉,《東方雜誌》,3.9(1906):227。
〈本校體育專科消息摘要〉,《重慶大學校刊》5(1945):4。
〈江西省立體育場附設高中體育師範科畢業生服務工作分配一覽表〉,《江西地方教育》,164~165(1939):61。
〈呈報本省選送中央暑期體育補習班學生姓名及學歷經歷表〉,《雲南教育》,1.2(1933):25。
〈呈報補送暑期體育補習班楊實學歷經歷表〉,《雲南教育》,1.7(1933):27。
〈東亞體育學校現任職員一覽表〉,《東亞體育學校校刊》,2(1920):附錄1~2。
〈東亞體育學校畢業生狀況錄〉,《東亞體育學校校刊》,2(1920):附錄1~6。
〈法令—師範教育令〉,《中華教育界》2(1913):27~28。
〈法令章則(22年1月)~~教育部公佈暑期體育補習班規程〉,《中華教育界》,20.9(1933):107。
〈法規~雲南省立昆華體育學校簡章〉,《雲南教育行政週刊》,2.39(1933):16~17。
〈法規—雲南省立昆華體育學校簡章〉,《雲南教育行政周刊》,2.39(1933):16~17。
〈法規—雲南省立昆華體育學校簡章〉,《雲南教育行政周刊》,2.39(1933):17。
〈師範學校法〉,《雲南教育》,1.6(1933):1~2。
〈師範學校體育課程標準〉,《廣東教育廳旬刊》1.3(1935):14~18
〈師範講習社師範講義簡章〉,《教育雜誌》,2.6(1910):13~15。
〈浙江體育學校教職員一覽表〉,《體育雜誌》,1(1914):9~11。
〈記載—蒲城縣立女子高級小學校教員一覽表〉,《陝西教育周刊》,2.43(1929):21;
〈教育要聞:教部暑期體育補習班決擴充名額〉,《江西教育旬刊》,6.1(1933):68~69。
〈教育部公布師範學校課程標準令〉,《教育雜誌》,5.2(1912),24~32
〈教育部公布學校系統令〉,《教育雜誌》,4.7(1912):5~6。
〈教育部公佈師範學校規程令〉,《教育雜誌》,4.12(1912):63~80。
〈教育部訓令上海市教育局--為上海私立東亞體育專科學校校董會准予設立〉,《教育部公報》,3.4(1931):19~20。
〈教育部暑期體育補習班入學通則〉,《雲南教育》,1.2(1933):1~2。
〈教育部暑期體育補習班桂籍學員名單〉,《廣西教育行政月刊》,3.2(1933):172~174。
〈教部本年寒假舉行體育師範學校會考〉,《雲南教育》,3.11(1934):49。
〈部頒小學教員檢定暫行規程〉,《青島教育》,2.11~12(1934):29~31。
〈部頒小學課程標準綱要〉,《教育周刊》,140(1933):50~55。
〈報告:省督學視察報告私立震亞體育師範學校視察報告21年4月〉,《江西教育旬刊》,3.7(1932):1。
〈新定學務綱要〉,《東方雜誌》,3(1904):57~58。
〈聖約翰大學運動概況〉,《聖約翰大學1897~1929(五十週年年刊)》:43。
〈蒲城縣鄉村師範教員一覽表〉,《陝西教育周刊》,2.43(1929):20。
〈廣東體育專科〉,《群言》,11.9~10(1934),15。
〈論啞鈴、球竿、木環、豆囊及棍棒之特長〉,《教育雜誌》,2.12(1910):152~157。
〈學校系統改革案〉,《東方雜誌》19.23(1912):119~121。
〈興市復高小教員一覽表〉,《陝西教育周刊》,2.43(1929):23。
〈簡易師範學校體育課程標準〉,《福建教育》,7~8(1935),127~129。
〈簡易鄉村師範學校課程標準〉,《廣東教育廳旬刊》1.16(1935),12~17。
〈簡易鄉村師範學校體育課程標準〉,《福建教育》7~8(1935):137~139
〈轉令發教育部暑期體育補習班入學通則〉,《廣東省政府公報》,223(1933):90~97。
〈轉令發鄉村師範學校課程標準〉,《廣東教育廳旬刊》1.21(1935):29
〈體育消息:教部籌設暑期體育學校〉,《上海體育》,1.3(1937):52~53。
也骷,〈坪井氏改正連續徒手體操第一部〉,《體育界》,1(1909):9~12。
中華全國體育研究會,〈體育教員分級法〉,《體育季刊》,2.1(1923):1~4。
方萬邦,〈體育師資的訓練與修養〉,《教育雜誌》,24.2(1936):9~14。
王我臧,〈二分間體操〉,《教育雜誌》,1.7(1909):53~56。
王沛民,〈回憶我的體育經歷〉,《安徽體育史料》,2(1982):33。
王庚,〈師範學校體育課程標準之商榷〉,《教育建設》,3.5(1942),32~35。
王庚,〈體育教師修養問題〉,《新教育評論》,3.4(1926):7~14。
王建、劉宗琦,〈中國近代體育教師教育課程模式的發展〉,《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9.3(2000.5):29~33。
王健、鄭宗琦,〈中國近代體育師資教育課程模式的發展〉,《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9.3(2000,5):29~33。
王華倬,〈我國近代學制建立前體育課程之發展概況〉,《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2004):86。
王毅誠,〈提倡體育與培植體育師資〉,《教育通訊月刊》,復刊2. 11(1947):15~16。
包和清,〈培養體育師資之我見〉,《體育雜誌》,24.2(1934):27。
包和清,〈對於小學體育教師進修問題之我見〉,《體育雜誌》,1.5(1935):431~433。
史靜寰,〈教會學校與近代中國的師資培養〉,《高等師範教育研究》,37(1995):56-63。
史龍雲,〈讀吳蘊瑞先生「…今後暑校之辦法與教師訓練之要圖」後〉,《體育雜誌》1.5(1935):434~436。
吳志民,〈兩江女子體育專科學校校史〉,《上海體育史話》,1(1982.10):18。
吳邦偉,〈小學教師的體育責任〉,《小學教師》,4.8(1937):2~4。
我一,〈臨時教育會日記〉,《教育雜誌》,4.6(1912):1~16。
李超英,〈四十年來中國師範教育之演變與分析〉,《政治季刊》2.2~3(1938):223~256。
李劍萍,〈中國近代師範教育的中國化歷程〉,《高等師範研究》,2(1998):46~54
肖沖,〈清末留日學生對歐化的日本體育傳入中國所起的作用〉,《體育文化導刊》,3(1987.3):8~13。
佩子,〈國內大學中體育專科概況〉,《中學生雜誌》,46(1934):84。
東方雜誌第七年第三期(宣統2年3月25日),16965~16966。
東方雜誌第八年第三期(宣統3年4月25日),19476。
邵子博,〈江蘇省立無錫師範體育概況〉,《體育研究與通訊》,1.3(1933):183~187。
金兆鈞,〈體育教師自省五十五條〉,《體育季刊》,2.4(1936):509~510。
胡靖平,〈我國『五四』以前的體育師資培養〉,《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5.5(2009.10):17~20。
奚谷,〈體操教員〉,《千字文》,1.6(1939):6。
振民,〈怎樣補救體育師資的缺乏〉,《康健雜誌》,5.4(1937):1。
祝其樂,〈師範學校課程標準之檢討〉,《中華教育界》,23.3(1935),101~107。
袁志仁,〈我們應當要什麼樣的體育教員〉,《明日之教育》,2.8(1933):3~7。
郝更生,〈中小學體育師資訓練問題〉,《教育雜誌》,25.7(1935):133~136。
馬治奎,〈我的中學體育教學經驗談〉,《江蘇教育》,3.6(1941):31~34。
馬治奎,〈體育老師的師資問題〉,《中國體育》,1.1(1942):12~14。
馬瑜,〈中學學生對於體育教師之心理傾向〉,《體育季刊》,3.2(1937):139~143。
張天白,〈體操一詞的歷史沿革〉,《體育文史》,5(1987):11~14。
教育雜誌第二年第九期(宣統2年9月10日),記事,73。
梁向武,〈清末民初我國體育留學生的歷史考察〉,《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8.6(2008.6):50~53。
許光麃,〈從文化觀點論中國近代武術之發展(1861~1990)〉,《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2(1997):201~241。new window
許光麃、許義雄,〈中國近代洋土體育論爭之成因〉,《體育學報》,16(1993.12),19~36。new window
陳奎生,〈體育教師專業倫理三十五條〉,《勤奮體育月報》,2.1(1934):28~29。
陳剛,〈教會學校體育對中國近代體育發展的影響〉,《體育文化導刊》,6(2007):93~95。
陳夢漁,〈上海東亞體專科學校概況〉,《體育研究與通訊》,1.3(1933):173~182。
麥克樂,〈民國十一年之體育〉,《新教育》,6.2(1923):1~6。
麥克樂,〈體育教員的進修〉,《體育與衛生》,3.1(1924):1~14。
程振庭,〈擔任體育教師者應具之條件〉,《學生文藝叢刊》,8.1(1934):36~39。
程登科,〈改善全國私立體育學校之管見〉,《體育研究與通訊》,1.3(1933):9~42。
費石師,〈中國體操學校簡史〉,《國民體育季刊》,1(1941):84。
楊宗文,〈實施學校體育教學評鑑〉,《國民體育季刊》,29.2(2000):66~74。
楊彬如,〈小學體育教學法的實驗〉,《教育雜誌》21.6(1929.6):79~88。
煥經,〈體操教員之憤慨〉,《星期》,11(1922):1~4。
葉憲清,〈我國學校體育師資培育政策〉,《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2(1990):7~16。new window
葛衢康,〈中學體育教師應注意之點〉,《體育雜誌》,1.1(1935):52~58。
賈子錚,〈國民教育體育師資訓練問題〉,《國民教育指導月刊》,1.2(1941):28~29。
鄒昌盛,〈清末學校體育〉,《湖北省體育史志資料彙編》,1(1982):28~29。
熊式輝,〈令私立震亞體育師範學校停止招生以便辦理結束〉,《江西教育旬刊》,4.5~9(1933):5。
熊朝玉,〈在四川時的國立國術體育師範專科學校〉,《四川體育史料》,8(1984):22~25。
熊焰,〈近代中國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的歷史特徵〉,《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6.5(2003.10):99~102。
蔣興虞,〈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史略〉,《體育史料》,6(1982):14~16。
錢澤民,〈私立東亞體育專科學校的鼎盛時期〉,《上海體育史話》,1(1982.10):16~17。
龍承爔,〈省督學視察報告私立震亞體育師範報告〉,《江西教育旬刊》,4.5~9(1933):18。
龐敏修,〈蘭州師範學校的體育師範科〉,《甘肅教育半月刊》,3.21~22(1941):21~23。
龐醒躍,〈東亞體育學校的目的和內容〉,《東亞體育學校校刊》,1(1919):1~3。

六、周刊、月報
〈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之操與舞〉,《良友畫報》,第7期,1926年。
〈附民國13年度添設體育專科意見書〉,《北京師大周刊》,1925.5.3,第6版。
王復旦,〈體育師範之使命〉,《勤奮體育月報》,1.1(1933):21。
王應麟,〈做小學體育教師的第一年和我的教學法〉,《勤奮體育月報》,3.11(1936):982~983。
朱曉初,〈現代體育教師的六大要素〉,《勤奮體育月報》,4.3(1936):201~205。
吳邦偉,〈體育師範課程問題之商討〉,《勤奮體育月報》,2.1(1934):19~20。
阮蔚村,〈上海市立體育專科學校概況〉,《勤奮體育月報》,4.1(1936):82。
阮蔚村,〈暑假體育學校與全國體育教師應有之準備〉,《勤奮體育月報》,4.6(1937):420~421。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一)〉《勤奮體育月報》,2.1(1934):85~86。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七)〉《勤奮體育月報》,2.7(1935):481~482。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九)〉《勤奮體育月報》,2.12(1935):825~826。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二)〉《勤奮體育月報》,2.2(1934):180。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八)〉《勤奮體育月報》,2.8(1935):537。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三)〉《勤奮體育月報》,2.3(1934):255。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五)〉《勤奮體育月報》,2.5(1934):369。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六)〉《勤奮體育月報》,2.6(1934):437~438。
邵可羨,〈一個小學體育教師的生活(四)〉《勤奮體育月報》,2.4(1934):295。
邵汝幹,〈訓練體育師資之幾個重要原則〉,《勤奮體育月報》,1.10(1934):3~4。
俞子箴,〈小學體育教師的任務〉,《勤奮體育月報》,4.4(1937):299~301。
施秀峰,〈體育教員不健全〉,《勤奮體育月報》,2.3(1934):258。
孫和賓,〈小學體育教師應有的修養問題〉,《勤奮體育月報》,1.1(1933):23~24。
徐一冰,〈二十年來體操談〉,《體育周報—周年紀念號》,1920.01.05。
袁敦禮,〈近代體育教員的專業準備〉,《勤費體育月報》,2.7(1935):473。
郝更生,〈視察上海各體育學校報告〉,《勤奮體育月報》,1.7(1934):29~31。
莊文潮,〈理想中之中學體育教師〉,《勤奮體育月報》,3.1(1935):40~43。
陸禮華,〈復興後的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十年前的洄溯〉,《勤奮體育月報》,1.10(1934):31。
傅俊銘,〈小學體育教師修養問題〉,《勤奮體育月報》,1.3(1933):3~4。
劉南虎、葉淺千,〈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師範於本月四日在中華足球場舉行之春季運動會〉《良友畫報》,第7期,1926年。
蔡銓,〈怎樣做一個小學體育教師〉,《勤奮體育月報》,2.1(1934):62~65。
顏秀容,〈體育教師所應具有之條件〉,《勤奮體育月報》,4.10(1937):193。

七、譯書
實藤蕙秀原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83。
Thomas La fargue(美)原著、高宗魯譯注,《中國幼童留美史》,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

八、研討會
范春源,〈清末學堂體操發展之研究〉,臺北:第1屆東北亞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1995.12.19~12.21舉行),1996。new window
古川修,〈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ゐ朝鮮、臺灣の師範學校體操科擔當教員の免許取得狀況〉,札幌:第10屆東北亞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2013。

九、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教育大事年表〉, 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2013。

十、其他
范春源,〈我國小學體育師資培育之經緯(1905~1945)〉。臺北:國科會研究計畫,未發表,2002。
徐元民、莊嘉仁、卓旻怡,《中央國術館發揚本土體育之歷史經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2000,NSC~89~2416~H~179~012,275~278。new window

十、英文文獻
Daniel W. Fisher, Calvin Wilson Mateer~Forty~Five Years a Missionary in Shantong, China. The Westminister Press, 1911.
Housner, L.D., Metzler, M.W.,Schempp. P.G., Templin. T.J.《Historic Tradi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Morgantown, WV: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2009.
J. R. Little, C. H. McCloy, His Contribu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Iowa City: The University of Iowa ,1968.

十一、日文文獻
笹導恒輔,《近代中國體育スポーツ史》,東京:逍遙,197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