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惠四大論辯的人生詮釋--以貝蒂和伽達默爾之論爭為對照
書刊名:鵝湖
作者:黃源典
作者(外文):Huang, Yuan-tier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0:7=355
頁次:頁53-62
主題關鍵詞:詮釋貝蒂伽達默爾莊子惠施Betti, EmilioGadamer, Hans-Geor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
  • 點閱點閱:50
期刊論文
1.王邦雄(19821200)。莊子與惠施的論學相知。鵝湖,8(6),27-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沈清松(1985)。莊子的語言哲學初考。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會議日期: 1985年11月3日至1985年11月7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9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君毅(1989)。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適、先秦名學史翻譯組(1996)。先秦名學史。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賢中(19920000)。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almer, Richard E.、嚴平(1995)。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復觀(1998)。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慶藩(1968)。校正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漢鼎(2001)。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儒賓(1991)。莊周風貌。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牟宗三(1986)。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煜(1993)。老莊思想論集。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Hegel, G. W. F.、范揚、張企泰(1996)。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孟麟(1998)。先秦名家與先秦名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etti, Emilio(2001)。作為精神科學一般方法論的詮釋學。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伽達默爾(2001)。「德國」《真理與方法》第二版序言。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