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中階段學生運動社團參與意圖模式之研究
書刊名:體育學報
作者:張千培鄭志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Chien-peiCheng, Chih-fu
出版日期:2009
卷期:42:3
頁次:頁95-112
主題關鍵詞:計畫行為理論高中階段學生運動社團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High school studentsSports club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3)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5
  • 點閱點閱:81
期刊論文
1.黃耀宗、季力康(2003)。從行為改變的階段探討運動促進策略—跨理論模式的應用。國民體育季刊,32卷 2 期,7-12 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耀豐、丁文琴(20030500)。規律運動行為對健康促進效果之影響--以臺灣地區論文為析論主體。成大體育,36(3)=38,3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owns, D. S.、Hausenblas, H. A.(2005)。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applied to exercise: A meta-analytic update。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2(1),76-97。  new window
4.朱斌妤、葉旭榮、黃俊英(20020600)。「志工參與行為意向模式」的建構及其在老人福利機構志工招募的應用。管理學報,19(3),475-5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jzen, Icek(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179-211。  new window
6.吳姿瑩、卓俊伶(19980600)。健康促進模式與健身運動促進。中華體育季刊,12(1)=45,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國川(1998)。計劃行為理論各成分量表之設計、發展與建議 - 以青少年無照騎機車行為之研究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3 (2),67-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國川(1999)。計分方式對於信念與態度之關係的影響- 兼考慮量表結構與加權方法之角色。師大學報(教育類),44 (1-2),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孟立(1998)。環球商專學生不參加運動性社團原因之研究。環球商業專科學校學報,6,95-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曉月、莊哲仁、歐肇緯(2005)。大專院校教職員工參與校內休閒運動社團阻礙之研究。臺大體育學報,7,237-2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奎延(2007)。台北市公立高中生運動價值觀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芮淇(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莉雯(2002)。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瑞怡(2005)。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行為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瑞良(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Ajzen, I.、Keynes, Milton(1988)。Attitude,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Ope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Ajzen, I、Fishbein, M.(1975)。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ur。New Jersey:Prentice-Hall。  new window
3.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漢文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ishbein, M.、Ajzen, I.(1980)。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Addison-Wesley。  new window
5.黃芳銘(2002)。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昶弘(2004)。高中學生憂鬱傾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休閒運動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嘉明(1992)。高中生的成長與生活輔導。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莊哲仁(2003)。大專院校教職員工參與校內休閒運動社團之態度、動機、阻礙因素、頻率及滿意度研究。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Ajzen, I.、Manstead, A. S. R.(2007)。Changing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An approach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he Scope of Social Psychology:Theory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 NY:Psychology Press。  new window
2.Hu, L.,、Bentler, P. M.(1999)。Cutoff criteria for fit。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Thousand Oaks, CA:Sage。  new window
3.Ajzen, Icek(1985)。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Springer-Verlag。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