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馬六甲、檳城華人在宗祠、義山祭祀中的聖教觀
書刊名:成大歷史學報
作者:李豐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Fong-mao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9
頁次:頁109-147
主題關鍵詞:馬六甲檳城宗祠義山聖教華人宗教MalaccaPenangAncestral templeYishanSacred religionChinese relig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
  • 點閱點閱:94
期刊論文
1.李豐楙(20080900)。文化識別:從事馬來西亞華人宗教研究的經驗。亞太研究論壇,41,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科大衛(20031000)。祠堂與家廟--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1(2),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饒宗頤(1969)。星馬華人碑刻繫年。新加坡大學中文學刊,1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eng, Tan Chee(1983)。Chinese Religion in Malaysia。Asian Folklore Studies,42(2),219。  new window
5.饒宗頤(1969)。星馬華人碑刻繫年。新加坡大學中文學刊,1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雲樵(1971)。星馬私會黨與洪門天地會的淵源。東南亞研究,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Tan Chee Beng,(1983)。Chinese Religion in Malaysia: A General View。Asian Folklore Studies,42(2),219-252。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豐楙(2005)。獨尊與並存 : 漢代喪葬禮俗的衝突與融合--道教前史的綜合考察之一。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527-5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瑋(2008)。從蓁莽到街市──木柵村的歷史初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楙(2008)。爐下弟子 : 木柵張家在祠、廟信仰中的認同與識別。「歷史視野中的中國地方社會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國偉(2005)。公司流變:十九世紀檳城華人「公司」體制的空間再現(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豐楙(2009)。效忠與留根:馬華在義山事件中的修辭表現與政治困境。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宗教與認同:伊斯蘭、佛教與華人信仰。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水檺、駱靜山(1984)。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臺校友會聯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國光(1993)。中國文化原點新探。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麥留芳、張清江(1985)。星馬華人私會黨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席涵靜(1978)。周代祝官研究。臺北:勵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清湟、粟明鮮(1991)。新馬華人社會史。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規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振滿(1992)。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杭(2001)。血緣與地緣之間:中國歷史上的聯宗與聯宗組織。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井上徹(2008)。珠江三角洲宗族的普及。中國的宗族與國家禮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少寬(2000)。十九世紀檳城福建公塚研究。留根與遺恨 : 文化古蹟與華人義山。馬來西亞:大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志明(1984)。海峽殖民地的華人─峇峇華人的社會與文化。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良樹(1989)。大馬華族史最早期文獻─青雲亭條規簿。歷史的跫音:三保山資料選輯。吉隆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91)。檳城王氏太原堂創建史略。馬來西亞檳城王氏太原堂慶祝百週年紀念特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井上徹、錢杭(2008)。中國的宗族與國家禮制──從宗法主義角度所作的分析。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水檺 ; 何國忠等人(1998)。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吉隆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檳城聯合福建公塚董事會(1994)。檳城福建聯合公塚二百年。檳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檳榔嶼本頭公巷福德正神廟(2007)。福庇眾生:檳榔嶼本頭公巷福德正神廟修復竣工紀念特刊。檳榔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惠娟(2008)。地圖檔案中木柵地區的時空變遷。「歷史視野中的中國地方社會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少寬(2000)。十九世紀檳榔嶼福建家塚研究。留根與遺恨 : 文化古蹟與華人義山。馬來西亞:大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志明(1984)。海峽殖民地的華人──峇峇華人的社會與文化。馬來西亞華人史 \ 林水檺、駱靜山 (合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良樹(1989)。大馬華族史最早期文獻-青雲亭條規簿。歷史的跫音:三保山資料選輯 \ 華社資料研究中心 (編)。吉隆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Wang, Ling-chi and Wang Qungwu, eds.(1998)。The Chinese Diaspord: Selectod Essays。Time Academic Press。Singapord。  new window
其他
1.檳城福建聯合公塚二百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豐楙(2002)。朱子〈家禮〉與閩臺家禮。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tson, James. L.(1988)。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 Ritual Sequence, 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