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佛教孝道的義理與實踐——以大足、敦煌石窟為重點
作者:黃桂雲
作者(外文):HUANG, KUEI - YU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玉珍
陳淑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佛教孝道父母救度大足敦煌石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本論文著眼於中國佛教孝道的義理與實踐應回歸到佛教脈絡探討,以佛教義理論證中國孝道的弘揚與實踐方式,有別於儒家孝道強大研究主流下,把佛教孝道含蓋於內的說法。本論文的出發點是站在佛教脈絡下,以大足、敦煌石窟的孝道為重點的討論。闡述石窟孝道的弘揚依於經典;以敦煌石窟供養人及敦煌文獻的救度方法,說明佛教孝道實踐。
在研究方式上,是將石窟的圖像與文獻,對應於佛教經典的義理與法門,闡述佛教孝道的弘揚與實踐。說明佛教徒的弘揚孝道、奉養父母、勸父母修行、為修福德、超薦先亡、度眾生如度父母的孝道方法。目標朝向奉養父母得安樂,度脫生死為大孝的施行。在此目標下,如何以石窟的營造、修諸功德,以功德廻向先亡,超生淨土。並透過石窟榜題、發願文及敦煌文獻救度方法,看佛教徒行孝的發願,及菩薩道救度眾生解脫生死的廣義孝道。
論述佛教孝道的義理與實踐內容分為三:
一者闡明大足佛教石窟孝道的弘揚與敦煌石窟孝道實踐的方法
在大足石窟佛教孝道的弘揚,闡述宋代大足高僧趙智鳯精心安排寶頂山報恩道場,第15號龕是弘揚佛教知恩報恩孝道,是向七佛祈求教法,闡揚父母恩重及孝與不孝果報。第17號龕弘揚釋迦佛行孝,以8組圖說明佛陀前世及今生行孝,以3組圖說明佛陀在菩薩時求法救度眾生如度父母的思想。全部圖像都是依於經典義理或禪師孝道刻石,是弘揚佛教孝道,藉由這些面向來證明寶頂石刻不是儒家孝道的內涵。於敦煌石窟報恩圖及供養人,說明修福資薦先亡的佛教孝道作法。敦煌石窟門上供養人虔誠供佛修福,以高位置表蓮品高升,以牌位方式書寫先亡名諱作為超薦,造窟供養人將有限的財施轉成無限的法施。是為先亡修福,功德廻向的超薦方法。
二者說明石窟營造與孝道之關聯
闡明佛教石窟營造為了弘法與修行,石窟是由僧人及佛教徒籌劃營建,因護法有功德,以此修福功德廻向行孝。舉例石窟發願文證明行孝願心。
三者整理佛教孝道實踐的方法其經典依據,包括佛教孝道行孝方式、救度方法的實踐,用經典義理說明儀式及廻向等方法實踐;並舉敦煌文獻,做為佛教歷史實踐救度方法的實證。
參考文獻
一、藏經(按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一)《大藏經》(本文《大藏經》版本,依據CBETA光碟2011年版)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大藏經》冊3,頁124-166。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卷1〈1 序品〉,《大藏經》冊3,頁124-125。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卷1〈2 孝養品〉,《大藏經》冊3,頁127,下18-19。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卷1〈2 孝養品〉,《大藏經》冊3,頁127-130。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卷2〈3 對治品〉,《大藏經》冊3,頁133-135。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卷3〈5 論議品〉,《大藏經》冊3,頁137-141。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卷4〈6 惡友品〉,《大藏經》冊3,頁142-147。
失譯,《大方廣十輪經》卷4〈6 剎利旃陀羅現智相品〉,《大藏經》冊13,頁701。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卷2,《大藏經》冊2,頁384。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卷6,《大藏經》冊2,頁419。
失譯,《毘尼母經》卷2,《大藏經》冊24,頁810。
失譯,《般泥洹經》卷2,《大藏經》冊1,頁184。
失譯,《兜調經》卷1,《大藏經》冊1,頁887-888。
失譯,《菩薩本行經》卷3,《大藏經》冊3,頁123。
失譯,《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2,《大藏經》冊23,頁511。
失譯‧西晉錄,《菩薩睒子經》,《大藏經》冊3,頁436-438。
吳‧支謙譯,《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2,《大藏經》冊12,頁316。
吳‧支謙譯,《佛說菩薩本業經》卷1〈2 願行品〉,《大藏經》冊10,頁449。
吳‧支謙譯,《撰集百緣經》卷3〈3 授記辟支佛品〉,《大藏經》冊4,頁213。
西晉‧法立、法炬譯,《大樓炭經》卷5〈11 三小劫品〉,《大藏經》冊1,頁302。
西晉‧法立、法炬譯,《佛說諸德福田經》卷1,《大藏經》冊16,頁777。
西晉‧竺法護譯,《生經》卷5,《大藏經》冊3,頁108。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八陽神咒經》卷1,《大藏經》冊14,頁73。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太子刷護經》卷1,《大藏經》冊12,頁154。
西晉‧竺法護譯,《菩薩行五十緣身經》,《大藏經》冊17,頁773-774。
西晉‧聶道真譯,《諸菩薩求佛本業經》卷1,《大藏經》冊10,頁451。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6〈8 賢首菩薩品〉,《大藏經》冊9,頁433。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大藏經》冊1,頁204。
東晉‧竺曇無蘭譯,《佛說戒德香經》卷1,《大藏經》冊2,頁507。
東晉‧竺曇無蘭譯,《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卷1,《大藏經》冊1,頁877。
東晉‧竺曇無蘭譯,《鐵城泥犁經》卷1,《大藏經》冊1,頁826-827。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15〈1 王相應品〉,《大藏經》冊1,頁524。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6〈3 舍梨子相應品〉,《大藏經》冊1,頁456- 457。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9〈4 未曾有法品〉,《大藏經》冊1,頁483。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1 序品〉,《大藏經》冊2,頁550。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29 苦樂品〉,《大藏經》冊2,頁657。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31 增上品〉,《大藏經》冊2,頁672。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卷10〈19 勸請品〉,《大藏經》冊2,頁595。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卷11〈20 善知識品〉,《大藏經》冊2,頁601。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卷12〈21 三寶品〉,《大藏經》冊2,頁602。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卷16〈24 高幢品〉,《大藏經》冊2,頁624。
後漢‧支婁迦讖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4,《大藏經》冊12,頁298。
後漢‧支婁迦讖譯,《雜譬喻經》卷1,《大藏經》冊4,頁501,中19-21。
後漢‧竺大力.康孟詳譯,《修行本起經》〈3 遊觀品〉,《大藏經》冊3,頁466。
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卷27〈31 樂品〉,《大藏經》冊4,頁755。
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卷4〈2 欲品〉,《大藏經》冊4,頁627。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藏經》冊12,頁347。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藏經》冊9,頁 9。
姚秦‧鳩摩羅什譯,《眾經撰雜譬喻》卷1,《大藏經》冊4,頁534。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卷2〈8 佛道品〉,《大藏經》冊14,頁549。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卷2,《大藏經》冊24,頁1006。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藏經》冊25,頁 110-590。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藏經》冊25,頁121-122。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7〈2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藏經》冊9,頁57。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藏經》冊24,頁1002-1008。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卷1,《大藏經》冊24,頁1002。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卷2,《大藏經》冊24,頁1005-1006。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1〈39 隨喜品〉,《大藏經》冊8,頁297。
符秦‧僧伽跋澄等譯,《僧伽羅剎所集經》卷1,《大藏經》冊4,頁115。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藏經》冊1,頁5-51。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1 閻浮提州品〉,《大藏經》冊1,頁114-115。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卷2,《大藏經》冊1,頁12。
後秦‧竺佛念譯,《出曜經》〈24 我品〉,《大藏經》冊4,頁72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央掘魔羅經》,《大藏經》冊2,頁539。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說阿遬達經》卷1,《大藏經》冊2,頁863。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22,《大藏經》冊2,頁15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40,《大藏經》冊2,頁290。
劉宋‧沮渠京聲譯,《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卷1,《大藏經》冊14,頁781-783。
劉宋‧曇無蜜多譯,《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卷1,《大藏經》冊9,頁392。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1,《大藏經》冊12,頁341。
梁‧僧祐撰,《釋迦譜》,《大藏經》冊50,頁21- 22。
梁‧慧皎撰,《高僧傳》卷13,《大藏經》冊50,頁409。
梁‧慧皎撰,《高僧傳》卷14,《大藏經》冊50,頁422。
梁‧寶唱等集,《經律異相》卷5,《大藏經》冊53,頁23。
元魏‧月婆首那譯,《僧伽吒經》卷1,《大藏經》冊13,頁961。
元魏‧吉迦夜,曇曜譯,《雜寶藏經》卷1,《大藏經》冊4,頁449-452。
元魏‧吉迦夜、曇曜譯,《雜寶藏經》卷2,《大藏經》冊4,頁455。
元魏‧吉迦夜、曇曜譯,《雜寶藏經》卷7,《大藏經》冊4,頁484。
元魏‧吉迦夜譯,《稱揚諸佛功德經》,《大藏經》冊14,頁87。
元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佛名經》卷11,《大藏經》冊14,頁229。
元魏‧慧覺等譯,《賢愚經》卷1〈2 摩訶薩埵以身施虎品〉,《大藏經》冊4,頁352-356。
元魏‧慧覺等譯,《賢愚經》卷1〈7 須闍提品〉,《大藏經》冊4,頁356。
元魏‧慧覺等譯,《賢愚經》卷3〈19 差摩現報品〉,《大藏經》冊4,頁370。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14〈7 聖行品〉,《大正藏》冊12,頁449。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1〈6 修三十二相業品〉,《大藏經》冊24,頁1039-1040。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2〈11 自他莊嚴品〉,《大藏經》冊24,頁1045。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2〈7 發願品〉,《大藏經》冊24,頁1040。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2〈8 名義菩薩品〉,《大藏經》冊24,頁1041。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3〈14 受戒品〉,《大藏經》冊24,頁1047-1048。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3〈17 供養三寶品〉,《大藏經》冊24,頁1051。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5〈19 雜品〉,《大藏經》冊24,頁1059-1060。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7〈26 毘梨耶波羅蜜品〉,《大藏經》冊24,頁1074。
隋‧吉藏撰,《勝鬘寶窟》卷2,《大藏經》冊37,頁37。
隋‧智顗說‧灌頂錄,《金光明經文句》,《大藏經》冊39,頁53。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卷3,《大藏經》冊49,頁36。
隋‧達摩笈多譯,《起世因本經》卷4〈4 地獄品〉,《大藏經》冊1,頁383。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卷10,《大藏經》冊44,頁657-815。
隋‧慧遠撰,《觀無量壽經義疏》卷1,《大藏經》冊37,頁182-183。
隋‧闍那崛多譯,《佛說一向出生菩薩經》卷1,《大藏經》冊19,頁701-702。
隋‧灌頂纂,《國清百錄》卷3,《大藏經》冊46,頁812。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7〈5 懺悔品〉,《大藏經》冊13,頁759。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201卷-第400卷)》卷311〈43 辦事品〉,《大藏經》冊6,頁586-695。
唐‧玄奘譯,《本事經》卷4,《大藏經》冊17,頁682。
唐‧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大藏經》冊29,頁41。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3,《大藏經》冊27,頁535。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藏經》冊30,頁314。
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大藏經》冊33,頁155。
唐‧明曠刪補,《天台菩薩戒疏》卷1,《大藏經》冊40,頁586。
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寶星陀羅尼經》卷8〈9 慈愍品〉,《大藏經》冊13,頁573。
唐‧法照述,《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卷2〈父母恩重讚文〉,《大藏經》冊47,頁490。《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此經未編入《大藏經》。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7〈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藏經》冊10,頁739。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藏經》冊10,頁847。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2 報恩品〉,《大藏經》冊3,頁297-302。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2 報恩品〉,《大藏經》冊3,頁301-302。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5〈5 阿蘭若品〉,《大藏經》冊3,頁316-317。
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2〈3 發菩提心品〉,《大藏經》冊8,頁874-875。
唐‧般若譯,《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3〈5 金剛界外供養品〉,《大藏經》冊18,頁280。
唐‧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大藏經》冊45,頁455。
唐‧菩提流志譯并合,《大寶積經》卷44〈7 尸波羅蜜品〉,《大藏經》冊11,頁258。
唐‧菩提流志譯并合,《大寶積經》卷90,《大藏經》冊11,頁515-516。
唐‧傳奧述,《梵網經記》卷1,《大藏經》冊38,頁248-249。
唐‧愛同錄,《彌沙塞羯磨本》卷1,《大藏經》冊22,頁216。
唐‧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大藏經》冊51,頁6。
唐‧義淨譯,《譬喻經》,《大藏經》冊4,頁801。
唐‧道宣,《續高僧傳》卷1,《大藏經》冊50,頁427。
唐‧道宣撰,《淨心戒觀法》卷2,《大藏經》冊45,頁827。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藏經》冊13,頁783。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卷1〈3 觀眾生業緣品〉,《大藏經》冊13,頁779。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卷2〈7 利益存亡品〉,《大藏經》冊13,頁784。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大藏經》冊54,頁472。
失譯,《父母恩重經》,《大藏經》冊85,頁1403-1404。
宋‧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大藏經》冊40,頁374。
宋‧天息災譯,《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15〈20 說一字大輪明王畫像成就品〉,《大藏經》冊20,頁889。
宋‧天息災譯,《分別善惡報應經》卷1,《大藏經》冊1,頁896-897。
宋‧天息災譯,《分別善惡報應經》卷2,《大藏經》冊1,頁900。
宋‧王日休撰,《龍舒增廣淨土文》卷4,《大藏經》冊47,頁265。
宋‧王日休撰,《龍舒增廣淨土文》卷6,《大藏經》冊47,頁271。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卷40,《大藏經》冊49,頁374。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卷53,《大藏經》冊49,頁463-464。
宋‧宗曉編,《樂邦遺稿》卷2,《大藏經》冊47,頁249。
宋‧法天譯,《佛說大乘日子王所問經》卷1,《大藏經》冊12,頁74。
宋‧施護譯,《大集法門經》,《大藏經》冊1,頁231。
宋‧施護譯,《佛說最上意陀羅尼經》,《大藏經》冊21,頁923。
宋‧皇帝註,《註真宗四十二章經》卷1,《大藏經》冊39,頁516。
宋‧遵式撰,《往生淨土懺願儀》卷1,《大藏經》冊47,頁494。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卷3《大藏經》冊50,頁720。
中村不折氏藏燉煌本,《大藏經》冊85,頁1305。
古逸部‧疑似部,《禮懺文》,《大藏經》冊85,頁1305。
元‧覺岸編,《釋氏稽古略》卷3,《大藏經》冊49,頁822。
元‧德煇重編,《敕修百丈清規》卷6〈病僧念誦〉,《大藏經》冊48,頁1147。
明‧智旭述,《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大藏經》冊44,頁458。
明‧智旭解,《阿彌陀經要解》卷1,《大藏經》冊37,頁370。
(二)《卍續藏經》(本文《卍續藏經》版本,依據CBETA光碟2011年版)
隋‧智顗撰,《維摩經文疏》,《卍續藏經》冊28,頁19-258。
唐‧遇榮集,《仁王經疏法衡鈔》,《卍續藏經》冊41,頁229-230。
宋‧淨源集,《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卷1,《卍續藏經》冊95,頁1072。
宋‧景霄纂,《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卍續藏經》冊68,頁1016。
元‧王子成集,《禮念彌陀道場懺法》卷10,《卍續藏經》冊128,頁247。
元‧如瑛編,《高峰龍泉院因師集賢語錄》,《卍續藏經》冊114,頁86。
明‧弘贊述,《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卷4,《卍續藏經》冊38,頁726。
明‧智旭集,《在家律要廣集》卷2,《卍續藏經》冊106,頁773。
明‧智旭輯釋,《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卍續藏經》冊63,頁338-453。
明‧寶成編集,《釋迦如來應化錄》卷1,《卍續藏經》冊130,頁354。
清‧弘贊會釋,《七俱胝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會釋》,《卍續藏經》冊37,頁431。
清‧弘贊編,《沙門日用》卷2,《卍續藏經》冊106,頁263。
清‧超溟著,《萬法歸心錄》卷1,《卍續藏經》冊114,頁797。
清‧德基輯,《毗尼關要事義》,《卍續藏經》冊63,頁969。
清‧靈耀撰,《地藏本願經科註》卷4,《卍續藏經》冊35,頁578。
(三)《乾隆大藏經》(本文《乾隆大藏經》版本,依據CBETA光碟2011年版)
唐‧實叉難陀譯、唐.澄觀撰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第17卷-第34卷)》卷23,《乾隆大藏經》冊131,頁299- 410。
二、敦煌文獻(按功能分類)
(一)患文:為病患祈求佑護之文,如P3825〈患文〉、S5561〈丈夫患文〉、P3351〈患文〉、S5639〈疾痊廻向設齋文〉等。
(二)祈禱文:老病的祈禱文包括平安文和難月文。
1. 平安文:如S5639〈為家人祈平安文〉,P2820〈平安文〉,P2850〈釋門為某官患病祈禱文〉等,都為祈求平安之文。
2. 難月文:用於為產婦消災,如S5759、S5639等難月文。
3. 廻向文:如P3162〈廻向文〉,為廻向所有債主怨家負財負命等者,能令廻向者三災九橫遠去,進化方深。
4. 消災願文:如S0522〈消災交念往生發願文〉。
(三)超度:此種文類保存較多,如P3825〈亡文〉、P2854〈亡母文(原題亡父)〉、S6417〈為亡闍黎追七文〉、S5957〈亡妣文〉、P2820〈男意〉、P2820〈亡女文〉、S5580〈亡僧文〉、S5639〈為亡孩超度文〉、S5639〈追七文〉、S5639〈為孩追福文〉、S5639〈為小娘子追福文〉、S5573〈亡齋文一道〉、北102、P3545〈祭馬文〉等。
(四)臨壙文:如S4474〈歎壙文〉、S6417〈臨曠文〉。
(五)脫服文:如S5637〈亡考妣三周文〉。此三周為中國喪禮中的守喪三年,即喪期進入第三年,為第25個月即可脫下孝服,如S5957〈脫服文〉。此又稱為大祥,脫下喪服換吉服謂之大祥之日。故大祥日之祭文即為三周文或脫服文。
(六)祭文:如S5802〈祭僧文〉、P3214〈祭寺主文〉、P3214〈僧祭兄文〉。
(七)願文:如S6577〈屍陀林發願文〉、P3535〈敕為大惠禪師建碑于塔所設齋贊願文〉。
(八)銘文:如P3677〈劉金霞和尚遷神志銘并序〉、P3720〈河西都僧統陰海晏墓志銘并序〉。
(九)邈真讚:如P4660〈都僧統唐悟真邈真讚并序〉、P4660〈西都僧統翟和尚邈真讚〉、P2481〈副僧統和尚邈真讚并序〉、P4640〈李僧錄贊〉、P4660〈前任沙州釋門都教授毗尼大德炫闍梨贊并序〉、P3718〈唐故河西釋門僧政臨壇供奉大德兼闡揚三教毗尼藏主賜紫沙門和尚邈真讚并序〉、P4660〈大唐沙州譯經三藏大德吳和尚邈真讚〉、P4660〈敦煌管內政兼勾當三窟曹公邈真讚〉、P3556〈曹法律尼ㄙ乙邈真讚并序〉、P3556〈張法律尼清淨戒邈真讚并序〉等。
(十)疏:如P2697〈後唐清泰二年九月比丘僧紹宗為亡母轉念〉。
(十一)表:如S1438〈沙州寺舍利骨一百三十七粒金棺表〉。
(十二)忌日文:P2854〈先聖皇帝遠忌文〉、S2854〈國忌行香文〉、P2341〈亡考〉、S6417〈亡考文〉等。
二、近人論著(按姓氏筆劃排列)
(一)專書論著
王三慶,〈敦煌文獻中齋願文的內容分析研究〉《敦煌學論集》,四川,巴蜀書社,2003。
王恒,《雲岡石窟——世界文化遺產 中華藝術瑰寶》,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8。
王恒,《雲岡石窟名稱和銘文碑記》,《大同歷史文化叢書第六輯》(全十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四川省社科院、大足文物管理所等編,《大足石刻內容總錄》,重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
李已生,〈大足石窟佛教造像〉,收入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大足石刻研究文集4》,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
李文生主編、龍門石窟研究所編,《龍門石窟志》,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李正宇,《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研究》,國家社科基金結項資料,無出版項。
李永翹、胡文和,《大足石刻內容總錄》,重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頁183-273。
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新竹,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1。new window
南宋‧思覺集,趙文煥、侯沖整理,《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場儀》卷1,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冊8,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頁53-143。
南宋‧思覺集,趙文煥、侯沖整理,《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場儀》卷3,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冊8,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頁143-245。
段文傑,《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二八五窟》,合肥,江蘇美術出版社,1995。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大足石刻銘文錄》,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徐自強主編,閻文儒、常青著,龍門石窟研究所編,《龍門石窟研究》,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
徐紹強,《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卷1,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冊1,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頁368。
海濤法師編輯,《父母恩重難報經》,中華印經協會、台灣生命電視出版,宜蘭,2012。
馬世長、丁明夷,《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6。
張焯,《雲岡石窟編年史》,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陳明光,《地獄變經文偈頌》卷1,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冊4,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頁331-332。
陳明光,《觀經變像經文偈頌》卷1,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冊4,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頁310-311。
陳明光編,《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經文偈頌》卷1,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冊4,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頁299-307。
陳明光編,《父母恩重經變經文偈頌》,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冊4,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頁292- 298。
陳明光編,《地獄變經文偈頌》,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冊4,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003,頁329-330。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石窟鑒賞叢書第一輯第七分冊231窟》,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0。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石窟鑒賞叢書第三輯第九分冊第98窟》,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石窟鑒賞叢書第三輯第九分冊第九窟》,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5。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黃徵、吳偉編校,《敦煌願文集》,湖南,岳麓書社,1995。
董玉祥著,《從印度到中國——石窟藝術的產生與東傳》,台北,藝術家,2012。
賴鵬舉,《絲路佛教的圖像與禪法》,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出版,2002。new window
霍旭初、王建林,《丹青斑駁 千秋壯觀——克孜爾石窟壁畫藝術及分期概述》,《龜茲佛教文化論集》,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3。
顏尚文,《梁武帝》,台北,東大圖書,1999。
顏娟英主編,《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2008。
羅宗濤著,《敦煌變文社會風俗事物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
釋思慧發行,《佛門必備課誦本》,台北,佛教出版社,1985。
饒宗頤主編,《敦煌邈真讚校錄并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
(二)期刊、論文集之單篇論文
古正美,〈大足佛教孝經經變的佛教源流〉,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2005年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136-172。
白天佑、沙武田,〈莫高窟第231窟陰伯倫夫婦供養像解析〉,《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頁6-10。
安忠義,〈甘肅省博物館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研究〉,《絲綢之路》,甘肅,2003年1期,總第7期,頁49。
曲金良,〈敦煌寫本《孝子傳》及其相關問題〉,《敦煌研究》,蘭州,1998年 2期。
李小榮,〈略論敦煌變文中的孝親思想〉,《鹽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2期,頁19-22。
李已生,〈報恩道場寶頂山〉,收入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大足石刻研究文集5》,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頁174-185。
李正心,〈大足石刻中的儒教造像及其產生根源〉,《孔子研究》第1期(雙月刊),山東濟南,1993,頁114-117。
李正宇,〈唐宋時期敦煌佛教〉,鄭炳林主編,《敦煌佛教藝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頁367-386。
李正宇,〈晚唐至宋敦煌聽許僧人娶妻生子〉,《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九卷,2006,頁339-352。
李正宇,〈晚唐至宋敦煌聽許僧人娶妻生子──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五(修訂稿)〉,《敦煌佛教與禪宗學術討論會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沙武田,〈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供養人畫像考察〉,《中國藏學》2003第2期,頁80-93。
沙武田,〈供養人畫像與唐宋敦煌世俗佛教〉,《敦煌研究》,2007年4期,甘肅,蘭州,頁73。
沙武田,〈莫高窟「報恩吉祥窟」再考〉,《敦煌研究》,2008 年第 2 期,頁25-31。
段文杰,〈前言〉,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頁1。
科大衞,〈祠堂與家廟──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第一卷第二期,香港,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半年刊,2003年10月,頁2。new window
胡文和,〈大足寶頂《父母恩重經變相》研究〉,《大足石刻研究文集2》,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頁291-303。
胡文和,〈對大足寶頂《父母恩重經變》重新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頁115-140。new window
胡同慶,〈大足《釋迦行孝圖、修行圖》中的外道人物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收入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2005年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173-189。
胡良學,〈大足石刻「孝」文化研究〉,收入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2005年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318-344。
胡良學,〈寶頂大佛灣第15號龕刻石之管見〉,《大足石刻研究文集4》,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頁289-305。
胡昭曦,〈大足寶頂石刻與「孝」的教化〉,《大足石刻研究文集2》,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頁83-100。
范泉,〈莫高窟第 12 窟供養人題記、圖像新探〉,《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頁86-91。
候沖,〈宋僧慈覺宗賾新考〉,收入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大足石刻研究文集5》,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頁261-272。
候沖,〈宗賾《孝行錄》及其與大足寶頂勸孝石刻的關係〉,《大足石刻研究文集4》,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頁306-327。
孫修身,〈大足寶頂與敦煌莫高窟佛說父母恩重經變相的比較研究〉,《大足石刻研究文集4》,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頁268-288。
秦茂惠、黃朝東,〈略論大足石刻《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思想內容和現實意義〉,《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6期,頁26-28。
翁雪梅,〈大足「孝道」石刻研究方法新探〉,《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 期,2003年4月,頁128。
馬德,〈敦煌莫高窟「報恩吉祥窟」考〉,《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蘭州,頁56-59。
宿白,〈敦煌莫高窟現存旦期洞窟的年代問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20卷,1989,頁15-31。
張先堂,〈P.2991〈報恩吉祥之窟記〉新解〉,《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頁1-8。
張亞寧,〈論敦煌佛教文獻中的孝親思想〉,《敦煌學輯刊》2009年3期 ,頁14-21。
陳明光,〈大足石刻是宋史研究的實物史料庫〉,《大足石刻研究文集2》,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頁35-42。
陳明光,〈南宋大足寶頂山《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辨正——賜紫慈覺禪師宗賾溯源〉,《大足石刻研究文集5》,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5,頁236-253。
程毅中,〈敦煌本「孝子傳」與睒子故事〉,《中國文化》第五期,北京,1991年 02期,頁149-153。
楊家駱,〈寶頂夢游——楊家駱發現大足唐宋崖雕二十周年紀念文字之三〉,收入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編,《大足石刻研究文集2》,重慶,重慶出版社,1997,頁1。
楊鴻源,〈中土佛教孝論考略〉,《孝感學院學報》第30卷,湖北武漢師院,2010年 2期,頁18-19。
趙莉,〈克孜爾石窟分期年代研究綜述〉,《佛學研究》2001年,總第10期,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劉賢高,〈寶頂大佛灣第15號龕鎸「慈覺大師」考略〉,《大足石刻研究文集3》,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頁301-308。
鄭阿財,〈《父母恩重經》傳布的歷史考察──以敦煌本為中心〉,《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3,頁27-48。
鄭炳林,〈敦煌寫本邈真讚所見真堂及其相關問題研究——關於莫高窟供養人畫像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蘭州,頁66。
謝生保,〈從《睒子經變》看佛教藝術中的孝道思想〉,《大足石刻研究文集3》,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頁254-272。
羅彤華,〈歸義軍期敦煌寺院的迎送支出〉《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台北,2003年6月,頁206-207。new window
釋慧謹,〈莫高窟196窟前室北壁題記《毘尼心》考釋〉,《敦煌學輯刊》,2009年第4期,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頁68-75。
釋慧謹,〈澄清南宋寶頂山石刻的兩個誤解──以《守護大千國土經》、《護口經》為例〉,該文發表於2011年11月杭州佛學院所舉辦的「第九屆吳越佛教研討會」,後收入杭州佛學院編,《吳越佛教──第七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頁89-102。
(三)學位論文
王中旭,《陰家政窟——禮俗、法事與家窟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9。
鄭阿財,《敦煌孝道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1982年3月。new window
(四)外國學者著作
Gregory Schopen, “Filial Piety and the Monk in the Practice of Indian Buddhism: A Question of ‘Sinicization’ Viewed from the Other Side”,《通報》vol.70(1984), p110-126.
John Strong, “Filial Piety and Buddhism: the Indian Antecedents to a ‘Chinese’ Problem.” In Traditions in Contact and Change, edited by P. Slater.(Waterloo Ontario Canada: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1983), p171-186.
Kenneth Chen,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Buddhism.” In Harvard Jour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28 (1968.7), 81-97.
道端良秀,〈二十四孝と中國佛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 n.1,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東京,1953,頁62-66。
道端良秀,〈中國佛教における報恩思想とその實踐〉,《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7 n.1,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東京,1958,頁270-273。
道端良秀,〈中国仏教と儒教の祖先崇拝〉,《宗教研究》v.33 n.3 (總號n. 162),日本宗教学会,東京,1960,頁76-77。
道端良秀,《中国仏教と儒教倫理孝との交渉》,《中國佛教史全集》第9卷,書苑出版,東京,1985。
道端良秀,《佛教と儒教——中國佛教における孝の問題》,東京,平樂寺,1968。
(五)網路電子檔論文
王惠民,〈曹元德功德窟考〉,《敦煌研究》1995年第四期,蘭州,頁165-168。http://hk.plm.org.cn/e_book/xz-11359.pdf
沙武田,〈石窟索引─敦煌莫高窟—第196窟〉,《ペリオ敦煌図録図版解説 第2巻 図110》,敦煌研究院文獻研究所研究員。網址: http://dsr.nii.ac.jp/reference/pelliot/entry/2-110.html.ja
陳曉紅,〈試論敦煌佛教願文的類型〉,《敦煌學輯刊》2004年第1期電子書,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j02/1142.html
藏密,〈百丈金身開翠壁 ─── 樂山大佛巡禮〉,《法音》期刊,北京,中國佛教協會會刊。網址:http://www.minlun.org.tw/old/378/t378/t378-4-5.htm
(六)數位工具書、資料庫、百科全書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8,第四版光碟。
〔百度百科‧「海通和尚」條目〕,網址:http://baike.baidu.com/view/2134563.htm
〔中文百科在線‧「海通和尚」條目〕,網址: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85237
〔維基百科‧「佛陀紀念館」條目〕,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9%99%80%E7%B4%80%E5%BF%B5%E9%A4%A8
〔維基百科‧「海通和尚」條目〕,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9%80%9A%E5%92%8C%E5%B0%9A
〔維基百科‧「曹議金」條目〕,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B%B9%E8%AD%B0%E9%87%91
中國期刊網「文史哲」網,網址:http://cnki50.csis.com.tw.nthulib-oc.nthu.edu.tw/kns50/scdbsearch/cdbindex.aspx
敦煌研究院的官網,網址:http://www.guxiang.com/zhuanti/dunhuang/yanjiu19_1.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