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金門宗祠祭禮研究──以陳、蔡、許三姓家族為例
作者:楊天厚
作者(外文):Tian-Hou Yang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許清雲
李豐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金門祭禮宗祠閩南文化陳蔡許KinmenSacrificial Ritesancestral templeFukienese cultureChen –Cai- X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36
金門素有「海濱鄒魯」雅稱,但以其孤懸東南海隅的框限性,以及長期軍事箝制的封閉性,並以擁有豐厚閩南文化而廣受學界青睞。其中尤以量多質精的祠堂,形塑閩南建築群裡最閃耀的星輝;祠堂中一年兩度的春秋祀祖儀典,洋溢濃郁閩南古風之餘,更成為傳統祭禮儀節的奇葩。
紹述金門宗族的祭典,由於各姓氏間執禮者習慣的不同,常於「標準化」範疇內略現部分的差異,但共同遵循的傳統「三獻禮」儀式,暨琳琅滿目的「滿漢全席」供品呈現方式,卻是金門島民恪遵宋儒朱熹(1130-1200)《家禮》,以及清代的《家禮會通》和民國時期《家禮大成》一脈禮規所萃聚而成的禮樂文化。
抉擇陳、蔡、許三姓家族作為研究取樣的對象,係因陳、蔡、許三姓氏在明、清兩代科舉業各有不凡成就,其祀祖禮儀且各有不同特色,彼此間深具互補性使然。南宋大儒朱熹出任同安縣主簿,簿同期間曾數度過化金門,金門教化得以大行,禮教得以昌盛,金門之祭禮實踐能於「禮失而求諸野」的今日,彰顯其不凡的特質與意義,朱熹的倡導教育與《家禮》的普及全面化,對金門文風的興盛都有著一定程度的貢獻。
《禮記‧祭統》云:「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吉禮為五禮之首,祭祖儀典且是吉禮的核心價值。金門早期相關文獻不多,許多深具閩南遺風的儀式,莫不藉由代代相傳的禮生,以口耳相傳,或是簡陋的手抄本以輔助記憶。本文撰寫即在透過系統化的整理,重新審視《家禮》在金門大眾所傳達和實踐的面向,並將這些深具閩南古風的禮文作完整的留存與呈現。
Kinmen has long been reputed with the notation of elegant title as “Hai-Bin- Zhou-Lu” as of its limitation being isolated at south-east corner of the ocean as well as seclusion of being strangled by military control, and it has been widely received and acclaimed by the academic world because of its abundant Fukienese culture. Most of all, its numerous ancestral temples those are both massive and refined in quality have turned themselves to become the shining stars that shape up the Fukienese architectural clusters. In addition, the two occasions of sacrificial rituals held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every year are brimmed with intense Fukienese classical atmosphere, turning itself to become the wonderful phenomenon of traditional sacrificial rites.
Of elaboration on kindred sacrificial rites in Kinmen, it varies among those who perform practices among families of diverse names as there will be some slight difference within scope of “standardization”; nonetheless, they have, in common, abided by traditional ways of rites with “Three Offering Rituals” as well as manner of demonstration for dazzling array of wonderful exhibits as “Manchuria-Han
Full-course Dinner” offering. Of all these rites and offerings, they are found consistent as islanders of Kinmen have strictly observed such ritual and music culture consummated in line with the ritual system from “Family Rite” by Zhu-xi (1130-1200), Confucian scholar of Sung Dynasty to “General Practices of Family Rite” from Ching Dynasty to “General Works on Family Rite” at Republic era.
The reason that Chen, Cai, and Xu three families are chosen as subjects of sampling for study is that the three families had obtaine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at imperial examination during Ming and Ching Dynasty, and it is why they are found with distinct features of their own in terms of sacrificial rites, given with profound complementariness. Zhu-xi, a major Confucius scholar at Southern Sung Dynasty , was appointed the vacancy of magistrate of Tung-an, and he had, for several occasions, paid visit to Kinmen in his tenure so that cultivation of education in Kinmen became most prosperous and so as inculcation of ritual. The practice of sacrificial rites in Kinmen today has demonstrated some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meaning as “rites are re-discovered from the civilian with its loss.” Besides,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by Zhu-xi and secularization of “Family Rite” have rendered certain degree of contribution to the prosperity of literary atmosphere at Kinmen.
As noted by “Sacrificial System – Rites”, it says that “Sacrificial Rite Is Paramount of All Among Five Classics of Rites,” while rite for blessing is foremost of five rites, and sacrificial rite is considered as the core value of rite for blessing. In fact, there are not too many related literatures on early Kinmen, whereas most of them are found with traces of Fukienese style, which are passed on with hear and say through generations of ceremony host, or with auxiliary memory of simple hand-written manuscript. This article is to compose through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compilation and again review the aspects of practice and realization as transmitted through “Family Rite” in Kinmen so that those rituals well-endowed with classic Fukienese atmosphere can be retained and preserved comprehensively.
參考文獻
一、傳世文獻:按年代、姓氏筆劃排列
(一)經部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民國‧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書局,1991年9月再版。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據宋嘉定四年江右計臺刻本影印),《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漢‧董仲舒,民國‧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年6月初版第5刷。
漢‧劉熙,《釋名》(上海涵芬樓《古今逸史》叢書本),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51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漢‧鄭玄,《駁五經異義》,《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漢‧戴德,清‧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5月3版。
東漢‧崔寔,唐鴻學校輯,《四民月令》(民國大關唐氏成都刊怡蘭堂叢書本),《歲時習俗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2月。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8年8 月。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民國‧李傳書整理,《爾雅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司馬光,《書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1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司馬光,《溫公書儀》(據清嘉慶張海鵬輯刊學津討原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朱熹,民國楊亮功、宋天正、毛子水註譯,《四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7月修訂1版。
宋‧朱熹,《家禮》(南宋淳祐5年(1245年)五卷本加附錄一卷),收入《孔子文化大全》,山東:友誼書社,1992年11月。
宋‧朱熹,丘濬輯,《重刻朱子家禮》(紫陽書院定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圖書館。
宋‧朱熹,《家禮》(日本慶安元年(1648年)風月宗知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四樓善本室。
宋‧朱熹,《家禮》(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線裝書,紫陽書院定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宋‧朱熹,《家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1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朱熹,《家禮》(載錄《性理大全書》),《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朱熹,《家禮》(清光緒六年(1880年)刊本,共3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善本書。
宋‧朱熹;明‧丘濬重編,《文公家禮儀節》(共8卷),明萬曆戊申36年(1608年)常州府推官錢時刊本,常州府出版。臺北:國家圖書館。
宋‧朱熹;明‧丘濬重編,《文公家禮儀節》;明‧弘治3年(1490年),順德知縣吳廷舉刊;嘉靖己亥18年(1539年)修補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微卷。
宋‧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張虙,《月令解》,《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陳祥道,《禮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1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楊復,《儀禮經傳通解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1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歐陽修等編,《太常因革禮》,載《叢書集成新編》3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宋‧聶崇義,《三禮圖集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1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吳澄,《三禮考註》(據明成化九年(1473年),謝士元刻本縮印),《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元‧吳澄,《禮記纂言》,《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鄭泳,《鄭氏家儀》,(上海圖書館藏清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丘濬,《邱公家禮儀節》,乾隆庚寅35年(1770年)重修,板藏寶勅樓,載《丘文莊公叢書》,臺北:丘文莊公叢書輯印委員會,1972年5月。
明‧丘濬,《文公家禮儀節》,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正德13年(1518年)常州府刻本,《四庫全書總目‧經部》114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2月。
明‧呂坤,《四禮疑》(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清同治光緒間補修呂新吾全集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北:莊嚴出版社,1995年9月。
明‧呂坤,《呂坤全集‧四禮疑》,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明‧呂坤,《四禮翼》(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清同治光緒間補修呂新吾全集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北:莊嚴出版社,1995年9月。
明‧呂坤,《四禮翼》,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明‧呂柟,《涇野先生禮問》(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二年謝少南涇野先生五經說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呂維祺,《四禮約言》,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北:莊嚴出版社,1995年9月。
明‧宋纁,《四禮初稿四卷》(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40年宋氏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俞汝楫編,《禮部志稿》,《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馮善編集,《家禮集說》,明成化己亥(15年,公元1479年)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珍藏微卷。
明‧黃佐,《泰泉鄉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黃佐,《泰泉鄉禮》,《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程登吉原本;清‧鄒聖脈增補,胡遐之點校;民國‧簡美玲註譯,《幼學瓊林》,臺南:文國書局,1998年5月。
明‧彭濱編,明‧余良相刊本,《重刻申閣老校正朱文公家禮正衡八卷》(珍善本資料),臺大圖書館珍藏。
明‧楊慎輯,《文公家禮儀節》,明啟禎間(1621-1644年間)刻本,美國:國會圖書館珍藏。
明‧劉績,《三禮圖》,《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毛奇齡,《大小宗通繹》,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刻西河合集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08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9月。
清‧毛奇齡,《家禮辨說》,《叢書集成續編》6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毛奇齡,《廟制折衷》,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刻西河合集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08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9月。
清‧毛奇齡,《辨定祭禮通俗譜》,《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1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牛兆濂輯,《家禮》(清光緒刊本。西安省城重刊,馬雜貨鋪藏板)。臺北:國家圖書館。
清‧王心敬,《四禮寧儉編》(不分卷),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民國陜西通志館排印關中叢書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2月。
清‧王復禮,《家禮辨定》,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2月。
清‧王聘珍,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
清‧王謨,《夏小正傳戔四卷附大戴禮公符篇考一卷》,《四庫未收書輯刊》,清‧ 乾隆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朱彬,饒欽農點校,《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2刷。
清‧李光地,《朱子禮纂》,《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李塨,《學禮》,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5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刻畿輔叢書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9月。
清‧汪紱,《三讀禮志疑》,《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汪紱,《六禮或問》,《叢書集成三編》2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汪紱,《禮記或問》,《叢書集成三編》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毛詩》(重刊宋本),漢‧毛公傳,鄭元箋;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孝經》(重刊宋本),唐元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易》(重刊宋本),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禮》(重刊宋本),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孟子》(重刊宋本),漢‧趙岐注;宋‧孫奭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尚書》(重刊宋本),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重刊宋本),漢‧何休注;唐‧徐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重刊宋本),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穀粱傳》(重刊宋本),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爾雅》(重刊宋本),晉‧郭璞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儀禮》(重刊宋本),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論語》(重刊宋本),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禮記》(重刊宋本),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5月6版。
清‧阮元輯,《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1961年5月。
清‧杭世駿,《續方言》,《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清‧林伯桐,《人家冠婚喪祭考》(簡稱《冠婚喪祭考》),《叢書集成三編》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姚際恒,《儀禮通論》,《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8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夏炘,《學禮管釋》,《叢書集成三編》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
清‧孫詒讓,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全1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初版3刷。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1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桃園:聖環圖書公司,1994年5月。
清‧乾隆十三年敕撰,《欽定周官義疏》,《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張大翎,《時俗喪祭便覽》,《四庫未收書輯刊》,清鈔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張文嘉,《重定齊家寶要》(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康熙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2月。
清‧許三禮,《讀禮偶見》(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北:莊嚴出版社,1995年9月。
清‧陸世儀,《家祭禮》,《叢書集成三編》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淩廷堪,《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發行,2002年12月初版。
清‧淩廷堪,《禮經釋例》,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2002年12月。
清‧曾釗,《周禮注疏小箋》,《叢書集成三編》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程川編,《朱子五經語類》,《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清‧黃本驥,《三禮從今》,《四庫未收書輯刊》,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萬斯大,《宗法論》,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1月。
清‧萬斯同,《廟制圖考》(四明張氏約園開雕),《叢書集成續編》6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趙執信,《禮俗權衡》,《四庫未收書輯刊》,清康熙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蔡德晉,《禮經本義》,《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戴翊清,張汝誠輯,《家禮會通》,雍正甲寅(1734年)序刊本,臺北:大立出版社,1985年7月。
清‧顧問,《夏小正集解》,《四庫未收書輯刊》,清乾隆五十七年敬業堂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顧鳳藻,《夏小正經傳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5月3版。
民國‧王靜芝,《詩經通釋》,新莊:輔仁大學文學院,1976年7月5版。
民國‧呂子振輯,楊鑑重校,《家禮大成》,臺灣:竹林書局,1971年5月5版。
民國‧法主堂山人,《家禮大全》,臺北:世一書局,2002年修訂2版。
民國‧姜義華注譯,《新譯禮記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10月。
民國‧南懷瑾述著,蔡策紀錄,《論語別裁》,臺北:老古文化公司,1985年10月增訂注音15版。
民國‧徐天有,《家禮大成》(合訂本),臺灣:竹林書局,1980年4月第九版。
民國‧黃耀德,《家禮通書》,臺北:世一書局,2002年修訂2版。
民國‧南懷瑾述著,蔡策紀錄,《論語別裁》,臺北:考古文化公司,1985年10月增訂注音15版。
民國‧廣陵書社編,何慶先等整理,《中國歷代禮儀典》,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11月。
民國‧國立編譯館主編,《周禮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6月。
民國‧國立編譯館主編,《儀禮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6月。
民國‧國立編譯館主編,《禮記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6月。
(日)室直清著,《文公家禮通考》,《叢書集成續編》6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臺1版。

(二)史部
1.【史書類】
周‧左丘明,《國語》,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初版二刷。
漢‧司馬遷,《史記》,宋‧裴駰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2月。
漢‧司馬遷,日‧瀧川龜太郎編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1973年6月再版。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2月4版。
漢‧班固,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初版4刷。
漢‧劉向,民國‧王守謙等譯注,《戰國策》,臺北: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出版,1980年9月4版。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元月3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4月4版。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新校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編,1974年5月3版。
金‧張瑋等,《大金集禮》,《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6月3版。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2版。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3版。
唐‧王涇,《大唐郊祀錄》,《叢書集成續編》6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唐‧令狐德棻等奉敕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3版。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3版。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12月3版。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元月3版。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5月。
唐‧房玄齡等,《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8月3版。
唐‧長孫無忌等,《唐律疏義》,《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3版。
唐‧姚思廉,《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3版。
唐‧蕭嵩等,《大唐開元禮》(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大木庫本,光緒12年(1886年)氏公善堂校刊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
唐‧魏徵等,《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6月3版。
宋‧不著撰人,《咸淳遺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王得臣,《塵史》,《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宋‧王溥,《五代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宋‧王溥,《唐會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60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王溥,《唐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宋‧王應麟,《漢制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6年11月1日再版。
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四部叢刊‧史部》(上海涵芬樓借海鹽張氏涉園藏宋刊本景印)。
宋‧吳自牧,《夢粱錄》,知不足齋叢書本重印,學津討原本校勘。
宋‧李誡,《營造法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67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3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周密,《武林舊事》,知不足齋叢書本重印。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日本靜嘉堂文庫影印黃丕烈舊藏元刊明印本重印。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4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清光緒9年(1883年)江蘇書局刊本),載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11月3版。
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2版。
宋‧鄭居中等,《政和五禮新儀》,《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鄭樵,《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2月3版。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5月再版。
元‧脫脫等,《金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12月3版。
元‧脫脫等,《遼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9月2版。
明‧朱國楨,《皇明史概》,(明崇禎間原刻本),臺北:文海出版社。
明‧胡廣等,《明太祖實錄》,臺北:央研究院史語所據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鈔本之ozaphane微卷放大影印。
明‧夏言;明‧徐階等編輯,《桂洲夏文愍公奏議二十一卷,補遺一卷》,清乾隆甲申(1764年)忠禮書院重刊本,珍藏臺大圖書館。
明‧李東陽等,申明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明神宗萬曆十五年司禮監刊本),1964年3月再版。
明‧宋濂、王褘等,《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3月3版。
明‧徐一夔等,《大明集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徐溥等、李東陽等重修,《大明會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楊士奇等,《歷代名臣奏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43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三泰等,劉統勳等續纂,《大清律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允祹等,《欽定大清會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王梓材、馮雲濠輯,《宋元學案補遺》,《叢書集成續編》第24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托津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4月。
清‧崑岡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據清光緒25年刻本景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899年。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46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來保、李玉鳴等,《欽定大清通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6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上海:中華書局,1957年11月。
清‧郝玉麟等,魯曾煜等編纂,《廣東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郝玉麟等,《福建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5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郝玉麟等監修,《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10月。
清‧乾隆官修,《清朝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清‧乾隆官修,《清朝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清‧乾隆官修,《續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清‧乾隆官修,《續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1月3版。
清‧畢沅,《續資治通鑑》,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1年4月。
清‧黃本驥編,《歷代職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2次印刷。
清‧琴川編,《皇清奏議》(都城國史館琴川居士排字本)卷33,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清‧龍文彬纂,《明會要》,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二輯,歷代會要第一期書第九冊。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10月第3版。
民國‧國史館編著,《清史稿校注》,臺北:國史館出版發行,1986年7月。
民國‧郭齊、李文澤主編,《歷代學案》,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民國‧劉海年、楊一凡總主編,《大明令》,《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洪武法律典籍》,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8月。
民國‧劉海年、楊一凡總主編,《大明律》,《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洪武法律典籍》,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8月。
民國‧劉海年、楊一凡總主編,《御製大誥》,《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洪武法律典籍》,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8月。
民國‧劉海年、楊一凡總主編,《教民榜文》,《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洪武法律典籍》,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8月。
民國‧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台灣私法》,臺北:天書局出版,1995年10月台北刷。
民國‧(朝鮮)鄭麟趾,《高麗史》(雲南大學圖書館藏明藏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鮮活字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9月。
民國‧(朝鮮)鄭麟趾,《高麗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2月。

2.【方志類】
宋‧陳耆卿,《浙江省嘉定赤城志》,編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 》第560號,版權頁題名《嘉定赤城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
明‧何喬遠編撰,《閩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明‧洪受,《滄海紀遺》,金門:縣文獻委員會,1970年6月再版。
明‧洪受,清‧黃鏘補錄,民國郭哲銘譯釋,《滄海紀遺譯釋》,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8年12月。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清‧方鼎等修;清‧朱升元等纂,《晉江縣志》,編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福建省 》第8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清‧王澤椿纂、張閬仙修,《惠安縣志》,臺灣省立圖書館藏清雍正8年庚戌九月修本影印,臺北:臺北市惠安同鄉會,1973年。
清‧沈士秀修;清‧梁奇等纂,江西省《東鄉縣志》,編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29冊,1992年。
清‧李士棻等修;清‧胡業恆等纂,《江西省東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3月。
清‧余文儀主修;清‧黃佾等纂輯,《續修臺灣府志》,編入《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 》第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3月臺一版。
清‧吳宜燮修; 清‧黃惠、李田壽同纂,《龍溪縣志》,據清乾隆二十七年修清光緖五年補刊本影印,編入《中國方志叢書 》第9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12月。
清‧林焜熿,《金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9月。
清‧林焜熿,《金門志十六卷》,光緒壬午年(1882)10月開雕,版藏浯江書院。
清‧林豪,《澎湖廳志》,據民52年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刋本第164種影印,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6月。
清‧周學曾等,《晉江縣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清‧胡建偉,《澎湖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6月。
清‧蔣鏞,《澎湖續編》,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6月。
清‧徐景熹等修;清‧魯曾煜等纂,《福州府志》,據清乾隆19年刊本影印,編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 》第7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12月。
清‧清光緒癸巳年校補,《泉州府馬巷廳志》,臺北: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1986年10月重印。
清‧陳文達,《臺灣縣志》,據民53年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刋本第103種影印,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6月。
清‧陳炎宗總輯,《佛山忠義鄉志》,乾隆17年(1752年)壬申9月。
清‧黃佐、郭賡武纂修,《泉州府志》,泉州: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84年據泉山書社民國16年乾隆版補刻本影印。
清‧鄭祖庚纂修,《閩縣鄉土志》,據清刊本影印,編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福建省 》第22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6月。
清‧孫爾準等修,陳壽祺等纂,《重纂福建通志》,清同治10年(1871)重刊本,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10月。
清‧屠繼善,《恆春縣志》,據民49年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刋本第75種影印,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6月。
清‧劉佑督修,《南安縣志》,康熙11年(1672年),臺北:市南安同鄉會,1973年10月景印。
清‧萬友正纂修,《馬巷廳志》,據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修,清光緖十九年(1893)補刊本影印,編入《中國方志叢書》第9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12月。
民國‧同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同安縣志》,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 ‧福建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0月。
民國‧吳栻修; 蔡建賢纂,《南平縣志》,據民國10年鉛印本影印,編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福建省 》第21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6月。
民國‧永春地方志編纂辦公室整理,《永春州志》,清乾隆22年(1757)版,廈門:廈門出版社,1994年12月。
民國‧林學增等修,吳錫璜纂,《同安縣志》,據民國18年鉛印本影印,編入《中國方志叢書》第8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民國‧周益民主編,仙游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仙游縣志》,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福建省》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12月。
民國‧周凱,《廈門志》,編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 ‧方志類》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9月。
民國‧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1922年2月。
民國‧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1968年2月。
民國‧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1979年6月。
民國‧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志》,金門:金門縣政府,1999年初版2刷。
民國‧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志─96年續修》,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年12月。
民國‧馬龢鳴修;杜翰生等纂,《龍巖州志》,據民國九年鉛印本影印,編入《中國方志叢書 》第8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12月。
民國‧馬龢鳴修, 杜翰生纂,《龍巖縣志》,民國九年(1920)排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12月。
民國‧泉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泉州市志》,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福建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5月。
民國‧晉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晉江市志》,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福建省》,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4年3月。
民國‧連雅堂著,《臺灣通史》,編入《認識臺灣系列》,臺北:黎明文化公司,2001年4月。
民國‧財團法人金門縣史蹟維護基金會編,《金寧鄉志》,金門:金寧鄉公所,2005年10月。
民國‧許如中編著,《金門民俗志》,編入《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二輯,29,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1年春季。
民國‧許如中編; 陳槃審閱,《新金門志》,金門縣:金門縣政府,1959年3月。
民國‧許雪姬總編輯,《續修澎湖縣志》,澎湖:澎湖縣政府,2005年7月。
民國‧曹剛等修, 邱景雍等纂,《連江縣志》,據民國十六年鉛印本影印,編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 》第7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12月。
民國‧陳光貽,《中國方志學史》,編入周一良主編《大學歷史叢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民國‧陳嘉平等,《廈門地志》,廈門:鷺江出版社,1999年8月2刷。
民國‧惠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惠安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7月。
民國‧廈門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廈門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1月。
民國‧福建:莆田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莆田縣志》,北京:新華書店,1994年10月。
民國‧福建省晉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晉江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11月。
民國‧楊天厚、林麗寬總編纂,《金門縣金沙鎮志》,金門:金沙鎮公所,2007年12月。
民國‧楊天厚、林麗寬總編纂,《金門縣金湖鎮志》,金門:金湖鎮公所,2009年5月。
民國‧劉家國、邱新福,《東引鄉志》,連江:東引鄉公所,2002年3月。
民國‧臺灣中西文化事業中心影印,《泉州府志》,1964年。
民國‧蔡才厚主編,泉州市鯉城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鯉城區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福建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民國‧謝重光、楊彥杰、汪毅夫等,《金門史稿》,廈門:鷺江出版社,1999年8月。

3.【譜牒類】
《尚義黃氏家譜》,金門縣尚義黃氏宗親會編印,1985年。
《瓊林蔡氏春秋大宗祭祖儀註》(手抄影印本)。
水頭村《黃氏大宗祭祖儀式本》(手抄影印本)。
水頭村《瓊林蔡氏前水頭支派族譜》,蔡祖求老師贈送原書。
金門山后村《梁氏族譜》手抄本,謄錄時間為1987年1月。
金門青嶼村《金門青嶼社張氏重恩堂集及族系譜圖等專輯》,1991年8月20日。
金門許氏宗親會出版,《金門珠浦許氏族譜》,1987年4月。
金門盤山翁氏宗親會編,《金門翁氏族譜》,2000年9月。
金門縣金沙鎮東溪村《浯江鄭氏族譜》。
埔後《上學陳氏世系族譜》(手抄。八開影印本)。
許岱玲提供,〈烈嶼湖井頭許氏家譜〉(單張影印)。
陳為學編,《金門陳氏志略》,2003年11月。
澎湖馬公《澎湖柯蔡族譜》,1975年10月初版。
蔡厝村《蔡氏族譜》(青陽派)手抄影印本。
蔡鴻略(字尚溫)脩,瓊林村《浯江瓊林蔡氏族譜》,清道光元年(1821年)。
穎川堂金門陳氏宗祠奠安委員會發行,《金門陳氏宗祠穎川堂建祠八十週念奠安紀念特刊》,1985年正月。

(三)子部
周‧老子,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月第6次印刷。
周‧荀況,《荀子》,《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69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周‧荀況,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3月初版八刷。
周‧莊周,《莊子》,民國‧黃錦鋐註譯,《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4月15刷。
周‧莊周,《莊子集釋》,臺南:唯一書業中心,1975年9月。
周‧管仲,民國‧謝浩範、朱迎平譯注,《管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周‧墨翟,民國‧周才珠、齊瑞端譯注,《墨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周‧韓非,民國‧陳奇猷校註,《韓非子集釋》,臺北:平平出版社,1974年9月。
漢‧王充,《論衡》,臺北:漢學研究中心(影印本),1990年。
漢‧王符,清‧汪繼培箋,《潛夫論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2004年3月。
漢‧王符,龔祖培校點,《潛夫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
漢‧桓寬,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
漢‧班固,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光緒元年(1875年)春淮南書局刊),臺北:廣文書局,2004年10月再版。
漢‧賈誼,《新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69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漢‧蔡邕,《獨斷》,(上海涵芬樓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弘治癸亥刊本),《四部叢刊‧三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漢‧鄭安等,何寧撰,《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漢‧應劭,民國‧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9月。
漢‧應卲,《漢官儀》,載《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魏‧王肅註,《孔子家語》(明覆宋刊本),收入《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宋元明清善本叢刊》,1978年12月。
晉‧崔豹,《古今注》,(上海涵芬樓影印宋刊本),《四部叢刊‧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晉‧張華、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9月。
東晉郭璞、清‧郝懿行注,民國袁珂譯注,《山海經》,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初版二刷。
南朝宋‧劉義慶,民國‧楊勇著,《世說新語校箋》,臺北:平平出版社,1974年9月。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叢書集成新編》9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梁‧劉勰,民國‧王師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1月再版。
北齊‧顏之推,莊輝明、章義和,《顏氏家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2月。
宋‧王堯臣等,《崇文總目》,《百部叢書集成》(原刻景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王欽若、楊億等,《冊府元龜》,臺北:中華書局,1967年5月。
宋‧王應麟,清‧翁元圻等注,《困學紀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宋‧王闢之,呂友仁點校,《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3月。
宋‧王柡,誠剛點校,《燕翼詒謀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司馬光,《家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6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朱熹,《白鹿書院教規》,《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宋‧朱熹,《朱子大全》,《四部備要‧子部》(據明胡氏刻本校刊),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延平答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69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共2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宋‧朱熹,清‧李光地、熊賜履等編,《御纂朱子全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朱熹、呂祖謙同編,葉采集解,《近思錄》(正誼堂全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朱熹編,《河南程氏遺書》,載《叢書集成三編》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臺1版。
宋‧朱熹編輯,《二程語錄》,《叢書集成新編》第2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宋‧朱熹輯,張伯行集解,《近思錄》(百部叢書集成原刻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呂大鈞,《呂氏鄉約》,《叢書集成續編》5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宋‧呂大臨,陳俊民輯校,《藍田呂氏遺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1月。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本》(上海涵芬樓影印宋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月。
宋‧周密,《癸辛雜識》,《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宋‧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洪邁,何卓點校,《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0月初版2刷。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叢書集成新編》7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宋‧范仲淹,《范氏義莊規矩》,《叢書集成續編》5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宋‧范仲淹,清‧范能濬輯,《范文正集補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叢書集成新編》9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70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7月。
宋‧袁采,《袁氏世範》,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刻本影印,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5月。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歲時習俗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2月。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清光緒九年(1883年)江蘇書局刊本,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宋‧陸游,《放翁家訓》(據清乾隆鮑廷博校刊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9月16日。
宋‧程顥、程頤,朱子編,《二程外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程顥、程頤,潘富恩導讀,《二程遺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宋‧項安世,《項氏家說》,《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黃榦,《朱文公(熹)行狀》(一名《宋侍講朱文公行狀》),《叢書集成續編》2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宋‧楊時編輯,《二程粹言》,《叢書集成新編》2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宋‧葉夢得,《石林家訓》,《叢書集成續編》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趙括著,胡道靜校證,《夢溪筆談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
宋‧趙鼎,《家訓筆錄》,《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宋‧趙與旹,《賓退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劉清之,《戒子通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7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劉敞,《公是弟子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劉敞,《公是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樓鑰,《范文正公年譜》(四明張氏約園開雕),《叢書集成續編》2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宋‧歐陽修,《歸田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鄭太和,《鄭氏規範》,《叢書集成新編》第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宋‧鄭至道,《琴堂諭俗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86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7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摹宋刻本),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3月。
宋‧韓琦,李之亮、徐正英校箋,《安陽集編年箋注》,四川:巴蜀書社,2000年10月。
宋‧釋惠洪,《林間錄》(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黃端節編,《朱子成書》(明景泰元年(1450年)善敬書堂刊本),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微片)。
元‧鄭太和撰,《鄭氏規範》(據清曹溶輯,陶越增訂《學海類編》本影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元‧鄭濤,《旌義編二卷附四庫提要》,《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元‧龔端禮,《五服圖解》(宛委別藏影鈔元至治本),臺北:故宮博物院委託商務印書館景印原書。
明‧王夫之,《思問錄》,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7月3版。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87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9月。
明‧王省曾,《吳風錄》,《叢書集成新編》9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7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丘濬編輯,《朱子學的》,《叢書集成新編》2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明‧田汝成,《熙朝樂事》(據明萬曆孫幼安校刊稗乘本景印),《歲時習俗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2月。
明‧田藝蘅輯,《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明‧呂坤撰,《呂公實政錄》(清嘉慶丁巳年(1797年)重刊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8月。
明‧呂柟,《二程子抄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呂柟,《張子抄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胡廣等,《性理大全書》,《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中華書局,1961年9月初版3刷。
明‧張四維,《名公書判清明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初版2刷。
明‧張鼐,《孔子家語雋》(明萬曆間書林蕭世熙刊本),《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宋元明清善本叢刊》,1978年12月。
明‧陳懋仁,《泉南雜志》,《叢書集成新編》9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明‧陶晉英,《楚書》,《叢書集成新編》9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明‧章潢,《圖書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97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明‧黃宗羲,《明文海》(涵芬樓藏鈔本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
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7月初版3版。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6月初版7刷。
明‧楊繼盛,《楊忠愍公遺筆》,《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明‧楊繼盛,《楊忠愍傳家寶訓》,《叢書集成續編》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明‧溫以介述,《溫氏母訓》,《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明‧管志道,《從先維俗議》﹝影印明刊本﹞,《叢書集成續編》6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明‧霍韜,《霍渭臣家訓》,珍藏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善本書。
明‧謝肇淛,《五雜組》,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8月。
明‧龐尚鵬,《龐氏家訓》,《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明‧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清‧孔繼汾,《孔氏家儀》,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珍藏善本書。
清‧孔繼汾,《劻儀糾謬集》(清乾隆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三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王士俊輯,《閑家編》(浙江圖書館藏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養拙堂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58冊,臺北:莊嚴出版社,1995年9月。
清‧王述菴編,《金石萃編》,臺北:國風出版社,1964年7月。
清‧王懋竑,《白田雜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8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王懋竑編,《朱子年譜》(清道光光緒間刻本),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4月。
清‧江永,《近思錄集註》,《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林伯桐,《士人家儀考》,《叢書集成三編》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林伯桐,《品官家儀考》,《叢書集成三編》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津門佟氏輯,《士庶備覽》(清光緒十八年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參輯》1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范祖述,杭縣洪如嵩補輯,《杭俗遺風》,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9月。
清‧茅星來,《近思錄集註》,《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倪濤,《六藝之一錄》,《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夏炘,《述朱質疑》,咸豐壬子新鐫,景紫山房藏板,《續修閣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清‧孫奇逢,《孝友堂家訓》,《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清‧孫奇逢,《孝友堂家規》,《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清‧徐珂,《清稗類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6月。
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獻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清‧乾隆官修,《續文獻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清‧張師載輯,《課子隨筆鈔》,《叢書集成續編》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張習孔,《家訓》,《叢書集成續編》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張爾岐,《蒿庵閒話》,《筆記小說大觀續編》19冊(《四部集要‧子部》),臺北:新興書局。
清‧清世宗,《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一名《庭訓格言》),《叢書集成續編》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清世祖、呂宮等人纂,《御定資政要覽》,《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清聖祖,《淵鑑類函》,《四部集要‧子部》(殿版),臺北:新興書局,1960年9月。
清‧陳宏謨,《培遠堂偶存稿》(清乾隆間培遠堂刊本),臺北:珍藏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清‧陳盛韶,《問俗錄》,武陵出版社,1991年10月。
清‧陳夢雷主纂,《古今圖書集成》(原書雍正四年(1726年)告成,殿本無考證),上海:中華書局。
清‧萬斯大,《宗法論》,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1月。
清‧萬斯同,《廟制圖考》,《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聖祖頒諭、清世宗繹釋,《聖諭廣訓》,《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7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趙執信,《禮俗權衡》(清康熙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三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
清‧趙翼,《陔餘叢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清‧蔣伊,《蔣氏家訓》(據《借月山房彙鈔》本影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清‧鄭士範編,《朱子年譜》(清光緒六年(1880年)刻本),丁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2005年4月。
清‧鄭端輯,《朱子學歸》,《叢書集成新編》2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清‧戴翊清,《治家格言繹義》,《叢書集成續編》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鍾于序,《宗規》,載《叢書集成續編》第6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清‧鍾錂纂,《顏習齋先生闢異錄》,《叢書集成新編》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元月。
清‧顧祿,來新夏點校,《清嘉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不著撰者,《居家必用事類乙集》(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7冊,1995年9月。

(四)集部
周‧屈原,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9月五版。
梁‧蕭統,唐‧李善註,《文選》,臺北:藝文書局,1972年6月六版。
唐‧元稹,《元稹集》,《四部刊要‧集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2004年3月。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四部刊要‧集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2004年3月。
唐‧杜牧,《樊川文集》,《四部刊要‧集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2004年3月。
唐‧杜甫,《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6月。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香港:中華書局(分局),1972年1月。
唐‧張籍,《張司業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黃滔,《黃御史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 月。
唐‧劉長卿,《劉隨州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顏真卿,《顏魯公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方岳,《秋崖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方逢辰,《蛟峰文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王十朋,《梅溪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宋紹興辛未21年(1151年)提舉兩浙西路常平茶鹽王刊宋元明初遞修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四樓善本書室。
宋‧王質,《雪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司馬光,《傳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0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上海涵芬樓借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紹熙刊本景印),《四部叢刊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宋‧石介,《徂徠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09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朱熹,《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2刷。
宋‧朱熹,《晦庵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朱熹,《晦菴先生文集》,《宋集珍本叢刊》56冊,四川: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宋‧朱熹,民國‧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宋‧余靖,余仲荀編,《武溪集》,《四庫全書薈要‧集部》22冊,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2月。
宋‧吳泳,《鶴林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宋‧呂祖謙,《東萊別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5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呂祖謙,《東萊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李之儀,《姑溪居士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2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李石,《方舟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李覯,《李覯集》,《四部刊要‧集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10月。
宋‧李覯,《旴江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李覯,《直講李先生集》(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明代刊本景印),《四部叢刊‧集部》。
宋‧沈括,《長興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汪應辰,《文定集》,上海:世紀出版社,2009年2月。
宋‧周必大,《文忠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4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周惇頤,清‧周沈珂編,《周元公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臺北:國家圖書館「古籍影像檢索系統」。
宋‧邱葵,民國‧楊天厚、林麗寬譯注,《釣磯詩集譯注》,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7年3月。
宋‧姚勉,《雪坡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胡寅,《斐然集》,《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胡宿,《文恭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北宋刻本,古逸叢書三編之五),北京:中華書局影印。
宋‧范仲淹,《范文正集補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家鉉翁,《則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徐元杰,《楳埜集》,《宋集珍本叢刊》,四川大學古籍所編,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6月。
宋‧徐鉉,《徐騎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
宋‧徐鉉,《騎省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晁補之,《雞肋集》,《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2月。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宋集珍本叢刊》76冊,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宋‧馬永卿,《嬾真子》,《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7月。
宋‧張方平,《樂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0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張耒,《柯山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張栻,《南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6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陳著,《本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陳藻,《樂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5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陸九淵、陸持之編,《象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7月。
宋‧陸游,《渭南文集》(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明華氏活字本景印),《四部叢刊‧集部》。
宋‧游九言,《默齋遺稿》,(傅增湘校宜秋館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4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6月。
宋‧陽枋,《字溪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黃仲元,《四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黃幹,《勉齋集》,《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楊時,《龜山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楊傑,《無為集》,《古逸書》(線裝書,三編之36),北京:中華書局影印。
宋‧楊萬里著,楊長孺編,《誠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葛勝仲,《丹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熊禾,《勿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趙鼎,《忠正德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古籍影像檢索系統」。
宋‧劉才邵,《檆溪居士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舒大剛主編,《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6月。
宋‧劉辰翁,《須溪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劉攽,《彭城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4月再版。
宋‧劉宰,《漫塘文集》,舒大剛主編,《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6月。
宋‧劉敞,《公是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劉摯,《忠肅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09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樓鑰,《攻媿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歐陽守道,《巽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8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歐陽修,《文忠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穆修,《穆參軍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0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戴表元,《剡源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韓元吉,《桐陰舊話》(清道光刻《古今說海》本),《宋代傳記資料叢刊》第31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宋‧韓琦,《安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0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韓琦,《韓魏公集》,(據清康熙張伯行輯編同治左宗棠增刊正誼堂全書本影印),《百部叢書集成‧集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宋‧韓琦,李之亮、徐正英校箋,《安陽集編年箋注》,四川:巴蜀書社,2000年10月。
宋‧韓維,《南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魏了翁,《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叢刊電子版‧初編》(原文及全文檢索版),北京:書同文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台北:國家圖書館電子書,列印時間:04/03/2010。
宋‧羅點,《聞見錄》,臺北:國家圖書館微卷。
宋‧蘇洵,《嘉祐新集》,載《宋集珍本叢刊》,四川大學古籍所編,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6月。
宋‧蘇軾,《東坡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蘇頌、蘇携編,《蘇魏公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蘇轍,《欒城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蘇轍,《欒城應詔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王惲,《秋澗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方回,《桐江續集》,《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同恕,《榘菴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0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安熙,《默庵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9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86年7月初版。
元‧牟巘,《牟氏陵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李存,《俟菴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1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李祁,《雲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吳海,《聞過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吳澄,《吳文正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柳貫,《待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胡祇遹,《紫山大全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貢師泰,《玩齋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郝經,《陵川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許有壬,《至正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1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張養浩,《歸田類稿》,《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陳旅,《安雅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1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陳櫟,《定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0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歐陽玄,《圭齋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劉將孫撰,《養吾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19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劉壎,《水雲村稿》,《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劉鶚,《惟實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謝應芳,《辨惑編》,《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尹臺,《洞麓堂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7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文林,《文溫州集》(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0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方孝儒,《遜志齋集》(上海涵芬樓景印明嘉靖辛酉王可大台州刊本),《四部叢刊‧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明‧毛伯溫,《毛襄懋先生文集》(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37年毛仲愈等刻毛襄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3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王行,《半軒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取材自http://guji.artx.cn網站。
明‧王紳,《繼志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王慎中,《遵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丘濬,《重編瓊臺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4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朱升,《朱楓林集》(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歙邑朱時新等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
明‧何瑭,《柏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6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余懋衡,《余氏宗祠約》(明天啟四年(1624年)婺源余氏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片。
明‧吳子玉,《大鄣山人集》(吉林省圖書館藏明萬曆16年黃正蒙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41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呂坤,王國軒、王秀梅整理,《呂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明‧呂柟,《涇野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61冊(湖南圖書館藏明嘉靖34年于德昌刻本),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宋訥,《西隱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宋濂,《文憲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2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宋濂,《宋文憲公全集》,民國25年(1936),上海:中華書局排印本,臺北:國家圖書館珍藏善本書。
明‧李時勉,《古廉文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九年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汪循,《汪仁峰先生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清康熙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7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汪舜民,《靜軒先生文集》(據上海圖書館藏明正德6年張鵬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3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明‧汪道昆,《太函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汪禔,《檗菴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十八年刻汪氏家集三種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46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金瑤,《金栗齋先生文集》,據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41年(1613年)瀛山書院刻本。
明‧周敘,《石溪周先生文集》,《四庫全書總目‧經部》31冊(武英殿版),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9月初版7刷。
明‧岳正,《類博稿》,《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林文俊,《方齋存稿》,《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林希元,《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遼寧省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八年陳臚聲詒燕堂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5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林俊,《見素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邱濬,《丘文莊公叢書》,臺北:丘文莊公叢書輯印委員會輯印,1972年2月。
明‧邱濬,《重編瓊臺藁》,《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姜寶,《姜鳳阿文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27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胡直,《衡廬精舍藏稿》,《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姚廣孝、解縉等奉敕編纂,《永樂大典》,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2月。
明‧夏言,《夏桂洲先生文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吳一璘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唐桂芳,《白雲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唐錦,《龍江集》(據明嘉靖刻崇禎補修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明‧徐有貞,《武功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徐溥,《謙齋文錄》,《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崔銑,《洹詞》,《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6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康海,《對山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張四維,《條麓堂集》(據明萬曆31年吳士良、馬攀龍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51冊。
明‧張旭,《梅巖小稿》,(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正德元年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1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張寧,《方洲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郭子章,《蠙衣生傳草》(傳草許昌市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55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郭子章,《蠙衣生蜀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154冊(武英殿版),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9月初版7刷。
明‧彭韶,《彭惠安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程敏政,《篁墩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5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楊士奇,《東里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楊士奇,《東里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楊榮,《文敏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蔡復一,民國‧郭哲銘校釋,《遯庵蔡先生文集校釋》,金門:金門縣政府,2007年3月。
明‧蔡清,《蔡文莊公集》,(武漢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七年遜免敏齋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42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2月。
明‧蔡獻臣,《清白堂稿》,金門:金門縣政府,1999年11月。
明‧劉元卿,《劉聘君全集》(南開大學圖書館藏清咸豐二年重刊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54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劉宗周,《劉蕺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潘希曾,《竹澗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鄭岳,《山齋文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鄭紀,《東園文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薛蕙,《考功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韓邦奇,《苑洛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明‧歸有光,《震川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羅洪先,《念菴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羅欽順,《整菴存稿》,《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26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羅虞臣,《羅司勳文集》(浙江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年羅氏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4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嚴嵩,《鈐山堂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四年刻增修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56冊,臺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10月。
明‧蘇伯衡,《蘇平仲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顧亭林,《亭林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40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清‧方苞,《望溪先生文集》,《叢書集成三編》第5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上海涵芬樓景印姚江借樹山房刊本),《四部叢刊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清‧李光地,《榕村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13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沈彤,《果堂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紀昀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武英殿版),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9月初版7刷。
清‧胡培翬,黃智明點校,《胡培翬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11月。
清‧曹雪芹,《紅樓夢》,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2月再版。
清‧陳燿輯,《切問齋文鈔》,清乾隆40年(1775年)吳江陸氏家刊本。
清‧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月。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涵芬樓藏鈔本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
清‧董誥等編,孫映逵等點校,《全唐文》,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清‧趙翼,曹光甫校點,《檐曝雜記》,《清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筆記小說大觀》39編8冊。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上海涵芬樓景印潛研堂全書本),《四部叢刊‧集部》,上海:臺灣商務印書館,1929年。
清‧錢泳,孟斐校點,《履園叢話》,《清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清‧顏元,王星賢、張芥塵、郭征點校,《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清‧魏裔介,《兼濟堂文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顧炎武,《亭林文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40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3年5月。
清‧顧祿,《清嘉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清‧顧祿,王稼句點校,《桐橋倚棹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宋集珍本叢刊》76冊,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四部叢刊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民國‧王國維,《定本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出版,1961年3月。
廣東文徵編印委員會編,《廣東文徵》,廣東:文徵編印委員會,藝印刷有限公司,1973年。

二、現代著作
(一)宗族與宗祠
(日)井上徹,錢杭譯,錢聖音校,《中國的宗族與國家體制──從宗法主義角度所作的分析》,上海:上海書店,2008年6月。
(日)田仲一成,《中國的宗族與戲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日)清水盛光,宋念慈譯,《中國族產制度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年8月。
《金門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調查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7年12月。
《金門傳統祠廟建築之比較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7年12月。
尹文,《江南祠堂》,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1月。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王鐵,《中國東南的宗族與宗譜》,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9月。
甘懷真,《唐代家廟禮制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11月。new window
田松清,《中華姓氏叢書‧楊‧清白世家‧楊姓堂號》,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
余師光宏、蔣俊、趙紅梅合編,《閩西庵垻人的社會與文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吳江安,《明清江南望族與社會經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吳俊德,《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5年10月。new window
李文治、江太新,《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4月。
李師增德,《金門宗祠之美》,金門:財團法人金門縣史蹟維護基金會,1995年6月。
李錫回主編,《古寧頭李氏族誌──李氏家廟整建落成奠安慶典紀實》,金門縣古寧頭李氏宗親會發行,1996年10月。
徐正光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12月。
徐揚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6月。
常建華,《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常建華,《清代的國家與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張一兵,《明堂制度源流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5月。
梁煌儀,《周代宗廟祭禮之研究》,臺北:中外語文出版社,1989年7月。new window
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劉曉春譯,《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許在全、吳幼雄、蔡湘江主編,《泉州名祠》,福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郭志超、林瑤棋主編,《閩南宗族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陳支平,《民間文書與明清東南族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2刷。
陳志華,《宗祠》,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9月。
陳捷先,《中國的族譜》,臺北:文建會,1999年6月增訂1版。
陳啟鍾,《明清閩南宗族意識的建構與強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陸炳文,《金門宗祠大觀》,金門:金門縣政府,1991年7月。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6月。
章景明,《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4月。
曾玲、莊英章,《新加坡華人的祖先崇拜與宗鄉社群組合:以戰後三十年廣惠肇碧山亭為例》,臺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8月。
馮爾康,《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代轉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馮爾康,《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9月。
馮爾康等,《中國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董建輝,《明清鄉約:理論演進與實踐發展》,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廖慶六,《浯洲問禮──金門家廟文化景觀》,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8年12月。
廖慶六,《族譜文獻學》,臺北:南天書局,2003年5月。new window
福建省政協文史委員會編,《福建名祠》,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2月。
劉正,《金文廟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
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錢杭,《中國宗族史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
羅哲文等,《中國名祠》,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蘇黎明,《泉州家族文化》,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0年6月。

(二)祭禮與《家禮》
(日)宇野精一主編,洪順隆譯,《中國思想之研究‧禮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3月3版。
(日)鹿又光雄氏、鳥居敬造氏共同撰寫,《日據時期金門調查實錄》,南洋協會台灣支部發行,昭和十三年(1938年)。
(韓)盧仁淑,《朱子家禮與韓國之禮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8月。
方光華,《俎豆馨香──中國祭祀禮俗探索》,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方俊吉,《禮記之天地鬼神觀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7月。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new window
朱筱新,《中國古代禮儀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3月初版3刷。
朱鷹主編,《禮儀》,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6月。
何聯奎,《中國禮俗研究》,臺北:中華書局,1973年1月。
吳安安,《《儀禮》飲食品物研究》,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七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new window
吳俊德,《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5年10月。new window
吳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5月。new window
吳達芸,《儀禮特牲少牢有司徹祭品研究》,臺北:中華書局,1973年5月。
李曰剛等,《三禮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2年10月再版。
李師豐楙,《慶典禮俗》,國立空中大學www.nou.edu.tw,2010年8月。
李曉東,《中國封建家禮》,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杜希宙、黃濤,《中國歷代祭禮》,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1998年9月。
周何,《禮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1月。
周長耀,《敬天探源》,周長耀發行,1980年6月。
周銳、張璘,《中國民間婚喪禮俗通書》,湖南:三環出版社,1991年。
東方望編,《家禮集成》,滿庭芳出版社,1992年8月。
林存陽,《清初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12月。
林春梅,《宋代家禮家訓的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林素玟,《《禮記》人文美學探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new window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new window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new window
林素英,《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四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林素英,《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9月。
林雲、聶達編,《祭拜趣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
林碧玲,《王船山之《禮》學》,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初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邱衍文,《中國上古禮制考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6月。
洪文郎,《《禮記‧禮運》研究》,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初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姬秀珠,《儀禮飲食禮器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7月15日初版2刷。
徐福全主稿,賴世烈發行,《台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社會教育館,1995年6月30日再版。
徐福全主編,《臺灣民間祭祀禮儀》,台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99年6月初版4刷。
高明,《禮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9月三版。
商玉柔,《一代禮宗淩廷堪之禮學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4年2月。
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家範篇》,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9年春季。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張春生主編,《中國傳統禮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9月。
張崑振,《金門縣官祀建築調查研究》,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7年3月。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new window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代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5月。new window
梁煌儀,《周代宗廟祭禮之研究》,臺北:中外語文出版社,1989年7月。new window
許嘉璐、梅季坤,《儀禮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2002年2月。
陳烈,《中國祭天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2月。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7月。new window
陸益龍,《中國歷代家禮》,北京:圖書出版社,1998年9月。
章群,《唐代祠祭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6月。
傅才武,《中國人的信仰與崇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喬繼堂,《中國人生禮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2刷。
彭林,《禮樂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風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彭林編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彭美玲計畫主持,《家禮源流群書述略考異》(簡易版),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10月。
曾錦華,《《呂氏春秋‧十二紀》紀首、《淮南子‧時則訓》及《禮記‧月令》之比較研究》,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七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費成康,《中國家族傳統禮儀》(圖文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1月。
黃有興、甘村吉,《澎湖民間祭典儀式與應用文書》,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3年2月。
黃強,《神人之間──中國民間祭祀儀禮與信仰研究》,廣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7月。
黃然偉,《殷禮考實》,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67年7月。new window
黃耀德編著,《家禮通書》,臺北:世一出版社,2002年修訂二版。
楊天宇,《儀禮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月。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的民間慶典》,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年6月。
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3年10月。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2刷。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2刷。
鄒濬智,《西漢以前家宅五祀及其相關信仰研究──以楚地簡帛文獻資料為討論焦點》(上下冊),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二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new window
劉守松編著,《家禮常識》,新竹:先登出版社出版,1994年元月六版。
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4年10月。
劉曄原、鄭惠堅,《中國古代祭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6月初版2刷。
劉還月,《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臺北:常民文化公司,2000年元月。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錢玄、錢興奇,《三禮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2刷。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9月。
鍾敬文主編,《中國禮儀全書》,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8刷。
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三)其他
(中)鄭振滿、(美)丁荷生編纂,《福建宗教碑銘彙編‧重修朱文公祠記》(上),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03年12月第1次印刷,頁220。
《中國歷代官制》,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3月第3次印刷。
中國社會科學院點校,《明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初版2刷。
午榮編著,《魯班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方寶璋,《源與緣:閩台民間風俗以較》,福州:海風出版社,2008年7月。
王玉波,《中國古代的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9月。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10月。new window
王維堤,《中國服飾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王鐵,《中國東南的宗族與宗譜》,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9月。
田漢云、陳仁芳、薛瑞庭整理,《中國歷代經籍典》,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
申士堯、傅美琳主編,《中國風俗大辭典》,臺北:國家出版社,1999年10月。
吳玉貴,《中國風俗通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
束景南,《朱熹佚文輯考》,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李成華編著,《中國古代職官辭典》,臺北:常春樹書坊,1988年5月。
李振興、黃沛榮、賴明德注譯,《新譯顏氏家訓》,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2月初版二刷。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11月20日三版一刷。
李學勤主編,《爾雅注疏》,臺北: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李錫回主編,《金門史蹟源流》,金門:金門縣政府,1987年11月修訂再版。
沈從文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4月。
阮昌銳,《植物動物與民俗》,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99年9月。
阮昌銳,《歲時與神誕》,臺北:榮民印刷廠,1991年6月。
周一良、趙和平,《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周耀明,《明代、清代前期漢族風俗》,徐杰舜主編《漢族風俗史》(第四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務考》,臺北:臺灣商務印館,1985年12月臺六版。
林仁川、黃福才,《閩台文化交融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林金水主編,《福建對外文化交流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林振禮,《朱熹與泉州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林會承,《(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年11月。
金門縣文獻委員會發行,《金門先賢錄》,1970年5月出版。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初版9刷。new window
孫振聲編著,《白話易經》,臺北:星光出版社,1981年9月。
高令印、陳其芳,《福建朱子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2刷。
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1月。
莊輝明、章義和,《顏氏家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許維民,《金門傳統美食》,金門:金門縣政府指導贊助出版,1999年11月。
許維民,《後浦歷史之旅》,臺北:設計家出版社,1996年9月。
郭泮溪,《中國古代飲酒習俗》,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郭堯齡編纂,《朱子與金門》,金門:金門縣政府出版,2003年9月。
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初版2刷。
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2刷。
陳正之,《臺灣歲時記──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臺北: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12月2版。
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8月。
陳桂炳,《泉州民間風俗》,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1月。
陳捷先,《中國的族譜》,臺北:文建會,1999年6月增訂一版。
陳紹棣,《中國風俗通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6月。
陳篤彬、蘇黎明,《泉州古代科舉》,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9月。
陳篤彬、蘇黎明,《泉州古代書院》,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8月第二次印刷。
游彪、尚衍斌、吳曉亮等,鍾敬文主編《中國民俗史》(宋遼金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08年2月。
項楚、鄭阿財主編,《新世紀敦煌學論集》,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3月。
黃少萍主編,《閩南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9月。
黃健、翁志實編著,《節日大觀》,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
黃清連,《酒與中國文化》,臺北:文建會,1999年6月。
楊仁江,《金門縣的古蹟旅遊手冊》,金門:金門縣政府,1991年8月。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寺廟楹聯碑文》,臺北:稻田出版社,1998年11月。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采風──寬厚文史工作室作品遠集》,金門:寬厚文史工作室,2004年6月。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高粱酒鄉》,臺北:稻田出版社,2001年5月。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匾額人物》,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5年3月。
楊亮功、宋天正等註譯,《四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7月修訂一版。
葉師國良,《經學側論》,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葛承雍,《中國傳統風俗與現代化》,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葛晨虹,《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4月。
董新林,《中國古代陵墓考古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廖慶六,《族譜文獻學》,臺北:南天書局,2003年5月。new window
漢寶德主持,計劃單位:漢光建築師事務所,《金門縣古蹟瓊林蔡氏祠堂修護研究計畫》,金門縣政府委託,1992年7月。
劉浩然,《泉州民俗集成》,香港:閩南人出版公司,1998年。
劉浩然,《晉江民俗掌故》,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劉樹勛主編,《閩學源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蔡主賓編著,《蔡獻臣年譜》,金門:金門縣文化局指導贊助,2005年5月。
蔡希勤,《中國墓葬文化》,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年8月。
諸葛計、銀玉珍編著,《閩國史事編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盧正言主編,《中國歷代家訓觀止》,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4年8月初版2刷。
蕭乾主編,《民俗風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初版2刷。
蕭達雄,《臺澎地區禮俗禁忌論說──臺語說禁忌》,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二刷。
薛明揚主編,《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2刷。
謝嘉梁,《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11月30日。
韓振武、郭林濤編著,《中國民間吉祥物》,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9年11月初版3刷。
韓養民、張來斌,《秦漢風俗》,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
瞿宣穎纂輯,《中國社會史料叢鈔》(甲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8月。
顏立水,《金同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5年2月。
釋淨空,《百孝圖說》,臺灣:新竹市佛教淨宗學會出版,2006年3月。

三、期刊論文

(日)井上徹,錢杭譯,〈明代的祖先祭祀與家廟〉,《中國的宗族與國家體制─從宗法主義角度所作的分析》,上海:上海書店,2008年6月,頁87-110。
(日)池田溫,〈《文公家禮》管見〉,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日)谷川道雄,〈六朝士族與家禮〉,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日)遠藤隆俊,〈宋元宗族的墳墓和祠堂〉,《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9卷,2006年。
(美)田浩,《朱熹的鬼神觀與道統觀》,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英)科大衛,〈祠堂與家廟──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第1卷第2期,2003年10月,頁1-20。
(英)科大衛,〈祠堂與家廟──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第一卷第二期,2003年10月。
(英)科大衛、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英)科大衛、劉志偉合撰,〈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載《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韓)元廷植,〈明中期福建的新縣設置及宗族發展〉,《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0卷,2009年。
(韓)高英津,〈朝鮮時代的國法與家禮〉,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韓)韓基宗,〈從法制的觀點淺談韓國傳統社會的家禮〉,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Karl‧K‧Popper原著,黃柏棋譯,〈有關「傳統」的合理理論之探討〉,《鵝湖月刊》第48期,1979年6月。new window
于秀萍,〈晚清民國以來的河北宗族述略──以河北宗族族譜為中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8年。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研討會論文集》,臺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2年12月。
尹建中,〈民間傳統在變遷社會中的角色〉,《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
卞利,〈明清時期徽州的宗族公約研究〉,《中國農史》,2009年3月。
孔德成,〈三禮解題〉,《孔孟月刊》第22卷第12期,1984年8月。new window
孔德成,〈荀子的禮學〉,《孔孟月刊》第24卷第12期,1986年8月。new window
孔德成,〈儀禮十七篇之淵源及傳授〉,《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8卷第1期,1967年1月。new window
孔德成,〈論儒家之「禮」〉,《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10月。new window
孔德成,〈禮記成書時代及其在經典中之性質〉,《孔孟月刊》第18卷第11期,1980年7月。new window
孔德成,〈禮與現代〉,《孔孟月刊》第23卷第12期,1985年8月。new window
方向東,〈《大戴禮記》的形成與流傳〉,中央研究院主題研究計畫「儒家經典之形成」第二十一次專題演講,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2008年8月。
方述鑫,〈殷墟卜辭中所見的「尸」〉,《考古與文物》第121期,2000年5月。
牛志平,〈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家訓」與家內秩序〉,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王日根、張先勇,〈從墓地、族譜到祠堂:明清山東棲霞宗族凝聚紐帶的變遷〉,《歷史研究》,2008年2期。
王世光,〈清代中期「以禮代理」說芻議〉,《孔子研究》第2期,2004年,頁92-99。
王立軍,〈宋代的民間家禮建設〉,《河南社會科學》10卷2期,2002年3月。
王立軍,〈試論司馬光禮學思想的基本特徵〉,《唐都學刊》第17卷第3期,2001年3月。
王宇清,〈臺灣孔廟祭孔服飾的規制及其文史淵源〉,《台灣文獻》第53卷第1期,2002年3月。new window
王廷信,〈四時祭祖及蜡祭中的尸與扮演〉,《文學遺產》,2002年3月。
王保雲,〈孔子對祭祀的態度〉,《孔孟月刊》第24卷第9期,1986年5月。new window
王柏中,〈漢代廟制問題探討〉,《史學月刊》第6期,2003年,頁21-26。
王玲莉,〈《顏氏家訓》的人生智慧及其現代價值〉,《廣西社會科學》第10期,2005年。
王美華,〈官方禮制的庶民化傾向與唐宋禮制下移〉,《濟南大學學報》第16卷第1期,2006年。
王崧興,〈漢人的家族制──試論「有關係、無組織」的社會〉,《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
王崧興,〈漢學與中國人類學──以家族與聚落型態之研究為例〉,《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10月。
王崧興,〈論漢人社會的家戶與家族〉,《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59期,1985年春季。
王猛,《從盂蘭盆節看日本人的祖先信仰》,《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總第107期)。
王祥齡,〈中國古代祖先崇拜的起源與進展─從原始到人文的樞紐〉,《鵝湖月刊》第16卷第11期(總號第191),1991年5月。new window
王祥齡,〈儒家的祭祀禮儀理論〉,《孔孟學報》第63期,1992年3月。new window
王甦,〈孔子之樂教〉,《淡江學報》第12期,1974年3月。
王甦,〈孔子的禮教〉,《淡江學報》第10期,1971年11月。
王善軍,〈宋代的宗族祭祀和祖先崇拜〉,《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1999年。
王斌,〈學界泰斗與朱熹宗祠〉,《中華文化論壇》,2004年1月。
王夢鷗,〈「曲禮」校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11期,1965年5月。
王夢鷗,〈小戴禮記考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3期,1961年5月。
王夢鷗,〈中國古代家族之形成及其流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5期,1962年5月。
王夢鷗,〈禮記思想體系試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4期,1961年12月。
王夢鷗,〈禮運考──禮運禮器郊特牲校讀志疑〉,《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8期,1963年12月。
王夢鷗,〈讀「月令」〉,《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21期,1970年5月。
王維先、宮雲維,〈朱子《家禮》對日本近世喪葬禮俗的影響〉,《浙江大學學報》,第33卷第6期,2003年11月。
王聰明,〈左傳之人文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2號,1988年6月。
王鍔,〈《禮記》的形成及其流傳〉,中央研究院主題研究計畫「儒家經典之形成」第二十一次專題演講,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2008年8月。
王關仕,〈八佾篇「祭如在」章釋義管見〉,《孔孟月刊》第18卷第5期,1980年元月。new window
王關仕,〈儀禮漢簡本考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1號(上冊),1967年6月。
古國順,〈章學誠之族譜學〉,《北市師專學報》第13期,1981年6月。
左雲鵬,〈祠堂族長族權的形成及其作用說明〉,《歷史研究》,1964年第5-6期。
甘懷真,〈略論唐代百官家廟〉,《史原》第16期,1987年11月。new window
石磊,〈從《爾雅》到《禮記》〉,《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
安國樓,〈朱熹的禮儀觀與《朱子家禮》〉,《鄭州大學學報》第38卷第1期,2005年1月。
成玲,〈春秋公羊傳稱謂例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5號,1991年6月。
朴元熇,〈明清時代徽州商人與宗族組織──以歙縣柳山方氏為中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3期,1999年8月。
朱孟庭,〈儀禮燕禮用樂考〉(下),《孔孟月刊》第37卷第9期,1999年5月。new window
朱孟庭,〈儀禮燕禮用樂考〉(上),《孔孟月刊》第37卷第8期,1999年4月。new window
朱歧祥,〈論殷商銅器中的圖騰族徽〉,《靜宜人文學報》第18期,2003年7月。new window
朱崇先,〈彝族氏族祭祖禮俗及其文化內涵〉,《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第35卷第2期,2008年。
朱崇先、楊麗瓊,〈地方性的民俗認同──彝族祭祖大典儀式過程分析〉,《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8年2月。
朱嵐,〈傳統孝道生發的文化生態根源探析〉(下),《孔孟月刊》第39卷第8期,2000年4月。new window
朱嵐,〈傳統孝道生發的文化生態根源探析〉(上),《孔孟月刊》第39卷第7期,2000年3月。new window
朱鳳玉,〈太公家教研究〉,《漢學研究》第4卷第2期,1986年12月。new window
江桂珍,〈試論金門地區歷史考古之意義〉,《史博館學報》第23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江乾益,〈從儀禮看周代宮室制度〉,《孔孟月刊》第23卷第4期,1984年12月。new window
何聯奎,〈中國禮俗研究導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9期,1970年春季。
余師光弘,〈沒有祖產就沒有祖宗牌位?──E.Ahern溪南資料的再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2期,1986年秋季。
吳小平,〈從禮器到日常用器─論兩漢時期青銅器的變化〉,《廈門大學學報》總第175期,2006年第3期。
吳羽,〈論中晚唐國家禮書編撰的新動向對宋代的影響──以《元和曲台新禮》、《中興禮書》為中心〉,《學術研究》第6期,2008年,頁102-107。
吳秀英,〈荀子「禮」之研究〉,《孔孟月刊》第18卷第7期,1980年3月。new window
吳車,〈左傳論禮之重要性〉,《靜宜人文學報》第3期,1991年6月。new window
吳恆忠,〈論孔子的「禮孝」思想〉,《吉首大學學報》第23卷第4期,2002年12月。
吳培暉、徐明福,〈金門與澎湖洋樓式民宅的營建體系〉,《國立成功大學學報》第29卷,1994年11月。
吳培暉、張銘益,〈金門宗祠建築形式之探討──以金寧鄉為例〉,《2003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文化中心、國立金門技術學院,2003年12月。
吳清淋,〈荀子禮分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1號,1977年6月。
吳燕和,〈中國宗族之發展與其儀式興衰的條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9期,1985年春季。
呂元禮,〈禮治的闡釋及其對法治的補充〉,《鵝湖月刊》第377期,2006年11月。new window
呂光華,〈張載之禮學〉,《孔孟月刊》第22卷第2期,1983年10月。new window
呂作民,〈原上的禮俗,宗族的血脈──簡析《白鹿原》的地域文化特色〉,《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4期,2007年12月。
呂妙芬,〈顏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禮實踐與「家庭」的意涵〉,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呂欣怡,〈孟子禮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45號,2001年6月。
呂理政,〈鬼的信仰及其相關儀式〉,《民俗曲藝》第90期,1994年7月。new window
呂敦華,〈官澳的宗族組織〉,《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民族所,1994年6月。
宋光宇,〈試論明清家訓所蘊含的成就評價與經濟倫理〉,《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6月。new window
束景南,〈朱熹《家禮》真偽考辨(從《祭儀》到《家禮》)〉,束景南編著,《朱熹佚文輯考》,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束景南,〈朱熹《家禮》真偽考辨〉,《朱子學刊》(總第五輯),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5月。
李仕德,〈金門與早期臺灣開發的關係〉,《台北文獻》第102期,1992年12月。
李亦園,〈中國家族與其儀式:若干觀念的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9期,1985年春季。
李亦園,〈臺灣傳統的社會結構〉,《臺灣史蹟源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年11月。
李志鴻,〈遠可追,流可溯,木有本,水有源──台灣的祠堂側記〉,《福建鄉土》2002年4月。
李怡來,〈金門民間傳統建築漫談〉,《臺灣文獻》第33卷第2期,1982年6月。
李易書,〈從客家祭祖儀式分析祭祀品的遠古類詞〉,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第二屆「客家祭典與文化」苗栗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10月。
李建,〈論儒家生死鬼神觀的非宗教性特徵〉,《孔孟月刊》第40卷第3期,2001年11月。new window
李建軍,〈《詩經》與周代宗法性傳統宗教的嬗變〉,《廣西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5年1月。
李珊珊,〈試論漳台宗族文化的同根性〉,《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總第71期)。
李珍明,〈雲龍諾鄧中元祭祖的習俗調查〉,《大理學院學報》,第7卷第9期,2008年9月。
李禹階,〈朱熹的家族禮儀論與鄉村控制思想〉,《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2004年。
李禹階,〈理學與經學〉,《重慶師院學報》第1期,1995年。
李哲賢,〈荀子「禮義之統」思想之理論依據〉(下),《鵝湖月刊》第236期,1995年2月。new window
李哲賢,〈荀子「禮義之統」思想之理論依據〉(上),《鵝湖月刊》第235期,1995年1月。new window
李師增德,〈金門古寧頭聚落營造的探討〉,王師秋桂主編《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4年12月。
李師豐楙,〈台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一個中國式結構意義的考察〉,《哲學雜誌》第8期,1994年4月。
李師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1993年8月。
李師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
李師豐楙,〈朱子家禮與閩臺家禮〉,「朱子學與東亞文明研討會──紀念朱子逝世八百週年朱子學會議」,臺北:漢學研究中心、中研院中國文哲所、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共同主辦,2000年11月。
李師豐楙,〈服飾與禮儀:〈離騷〉的服飾中心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4期,1999年3月。
李師豐楙,〈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湖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第91期,1994年9月。
李師豐楙,〈節慶祭典的供物與中國飲食文化──一個「常與非常」觀節慶文化〉,林慶弧主編,《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6年。
李師豐楙,〈道教喪葬禮俗複合的魂魄觀〉,《泉南文化》,2001年7月。
李師豐楙,〈道教與中國人的生命禮俗〉,臺北:第四屆宗教與文化研討會,內政部主辦,1993年10月。
李師豐楙,〈禮生、道士、法師與宗族長老、族人──一個金門宗祠奠安的圖像〉,王師秋桂主編,《金門歷史、文化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4年12月。
李師豐楙,〈禮生與道士:臺灣民間社會中禮儀實踐的兩個面向〉,《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
李師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臺北:南港,1999年秋季。
李師豐楙,〈爐下弟子:木柵張家在祠廟信仰中的認同與識別〉,《華人宗教:歷史與主題》(未刊稿),頁357-385。
李樹軍,〈試論《詩經‧周頌》中的祖先崇拜〉,《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第4卷第4期,2004年12月。
李獻璋、李柏如譯,〈中國的祭典──Alpha大世界百科二二九「祭典專號」〉,《民俗曲藝》第72期,1991年7、9月。new window
李耀宗,〈論「黃帝」界說與黃帝精神─兼論陜西黃陵甲申「中華大祭祖」〉,《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第32卷第2期,2005年。
杜正勝,〈周禮身分的象徵〉,《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
杜松柏,〈從禮記看禮的精神和作用〉,《孔孟月刊》第21卷第5期,1983年元月。new window
沈文倬,〈宗周歲時祭考實─從祀典上的殷周異制說到喪奠(祭)與吉祭的聯繫與區分〉,《孔孟學報》第66期,1993年9月。new window
沈恆春,〈宗法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7號,1983年6月。
汪毅夫,〈鄉約、習慣法與閩南鄉土社會〉,陳益源主編《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2月。
肖文禮,〈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的客家祭祖音樂〉,《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卓秀巖,〈子夏禮學〉,《國立成功大學學報》第28卷,1993年11月。
卓秀巖,〈子游禮學〉,《國立成功大學學報》第24卷,1990年2月。
卓秀巖,〈子路禮學〉,《國立成功大學學報》第30卷,1995年11月。
卓秀巖,〈曾子論孝〉,《國立成功大學學報》第30卷,1987年10月。
卓秀巖,〈禮記學禮義述〉,《國立成功大學學報》第30卷,1977年5月。
卓雯雯、邱上嘉,〈傳統家廟建築空間演變之初探──以台中市西屯區張廖宗族家廟為例〉,《2003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縣文化中心、國立金門技術學院,2003年12月。
周休根,〈孔子與禮教〉,《孔孟學報》第4期,1962年9月。
周何,〈何以「不學禮無以立」?〉,《孔孟月刊》第9卷第7期,1971年3月。new window
周宗賢,〈臺灣的血緣組織〉,《淡江學報》第20期,1983年5月。
周昌龍,〈傳統禮教秩序與五四反禮教思潮─以周作人為例之研究〉,《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1991年6月。new window
周紹賢,〈荀子之禮論〉,《輔仁學誌》,1979年6月。
周凱模、李衛才、鄧啟耀,〈怒蘇祭祀〉,《民俗曲藝》第116期,1998年11月。new window
周富美,〈論墨子節葬說〉,《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12月。new window
周群振,〈荀子隆禮思想之分疏〉(1),《鵝湖月刊》第113期,1984年11月。new window
周群振,〈荀子隆禮思想之分疏〉(2),《鵝湖月刊》第114期,1984年11月。new window
周群振,〈荀子隆禮思想之分疏〉(3),《鵝湖月刊》第115期,1984年11月。new window
周蒙,〈《詩經》中之「尸」與祭禮〉,《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 1期,2000年第1月。
季旭昇,〈詩經吉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8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4年6月。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務考》,臺北:臺灣商務印館,1985年12月臺六版。
林少雄,〈天人合一:中國祭祀禮儀的文化意蘊〉,《社會科學》,1996年2月。
林文,〈從《詩經》中的祖先崇拜文學看西周王權與族權〉,《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
林秀幸,〈以社群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以大湖鄉北六村的臺灣客家聚落為例〉,《民俗曲藝》第142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林振禮,〈朱熹泉州事蹟考〉,《鵝湖月刊》第257期,1996年11月。
林素英,〈〈禮運〉大同思想探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34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林素英,〈《周禮》的禮教思想─以大司徒為討論主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36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林素英,〈研讀《禮記》的重要入門書〉,《國文天地》第18卷第11期,2003年4月。
林素英,〈從古代的生命禮儀透視其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8號,1994年6月。new window
林淑貞,〈生死關懷與生命美典的書寫──以方苞傳、祭文、哀辭、墓表、墓誌銘為視域〉,《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4卷,2003年7月。
林瑤棋,〈臺灣宗教制度瓦解之危機〉,《歷史月刊》第237期,2007年10月。
林翠玫,〈《儀禮‧鄭注》的護衛──《儀禮管見》〉,《孔孟月刊》第34卷第10期,1996年6月。
林曉平,〈客家祠堂與客家文化〉,《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4期。
林曉平,〈贛南客家宗族制度的形成與特色〉,《贛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 2003年2月。
林衡道,〈臺灣的生命禮俗〉,《生命禮俗研討會論文集》,1986年9月再版。
林衡道,〈臺灣與大陸的血緣關係〉,《臺灣文獻》第29卷第2期,1978年6月。
林聰舜,〈「禮」世界的建立──賈誼對禮法秩序的追求〉,《清華學報》第23卷第2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
林麗寬,〈金門新市里禮生的基礎調查〉,載楊天厚、林麗寬合著,《金門采風─寬厚文史工作室作品選集》,金門:寬厚文史工作室出版,2004年6月POD一版。
武迎新,〈中國宗法制度對徽商的影響〉,《皖西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4年6月。
侯瑞琪,〈從宗法制度看臺灣漢人宗族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42號,1998年6月。
侯錦郎、許麗玲摘譯,〈從考古、歷史及文學看祭祀用紙錢的源流與遞變〉,《民俗曲藝》第72期,1991年7、9月。new window
俞乃畢,〈從徽州譜牒中的族規家訓看其社會教化效應〉,《黃州學院學報》第11卷第4期,2009年8月。
俞志慧,〈說禮〉,《孔孟月刊》第34卷第5期,1996年1月。new window
俞秀玲,〈儒家禮治思想的合理內涵及其現代義蘊〉,《孔孟月刊》第40卷第11期,2002年7月。new window
姜伯勤,〈唐禮與敦煌發現的書儀──《大唐開元禮》與開元時期的書儀〉,《敦煌文藪》,臺北:新文豐公司,1999年4月。
姚邦藻、每文,〈徽州古祠堂特色初探〉,《黃山學院學報》第7卷第1期,2005年2月。
姚興富,〈上帝崇拜與祖先崇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第6期,2003年。
施宣圓,〈閩南‧閩南人‧閩南學〉,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編,《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選編》,2003年9月。
柳熙星,〈試論荀子「禮」的價值根源問題〉,《鵝湖月刊》第261期,1997 年3月。new window
洪燦楠,〈臺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台灣文獻》第29卷第2期,1978年6月。new window
洪櫻芬,〈儒家的價值教育──由孔子、荀子的學說思想談起〉,《鵝湖月刊》第342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紀良才,〈古代家族法的歷史脈絡及其重要特徵〉,《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9年2月。
胡天成,〈豐富多彩的重慶民間祭祀儀式〉,《民俗曲藝》第126期,2000年7月。new window
胡紅波,〈西漢之宗廟樂舞〉,《國立成功大學學報》第24卷,1990年2月。
范正義,〈清末中西祭祖糾紛與中國教民〉,《廈門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總第153期)。
倉修良,〈家譜概述〉,《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2009年1月。
唐美君,〈臺灣傳統的社會結構〉,《臺灣史蹟源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年11月。
夏長樸,〈李覯的重禮思想及其與荀子的關係〉,《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11月。new window
徐文珊,〈從衣服看中國文化〉,《東海大學中文學報》第3期,1982年6月。new window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
徐雨薇,〈從客家諺語看客家祭儀禮俗精神〉,苗栗:國立聯大第二屆「客家祭典與文化」苗栗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10月。
徐師漢昌,〈《管子》論「禮」初探〉,《中山人文學報》第1期,1993年4月。
徐福全,〈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4號(上冊),1980年6月。
殷劍、吳娜,〈試論樂安流坑祠堂祭祖風俗中的宗法問題〉,《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2003年8月。
耿元驪,〈五代祀天祭祖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2006年5月。
耿玉儒,〈徐世昌祖塋與宗祠考略〉,《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4卷第6期,1997年。
袁紅軍,〈章學誠創新譜牒學理論之功〉,《敦煌學輯刊》(總第53期),2006年第3期。
袁紅軍,〈章學誠對譜牒學理論的創新〉,《四川檔案》(總第130期),2006年第2期。
袁紅麗,〈清代宗族組織調處的社會效力〉,《歷史教學》,2009年第6期。
馬健鷹,〈「禮之初始諸飲食」質疑──兼論禮制的起源問題〉,《江漢大學學報》第15卷第1期,1998年2月。
馬漢寶,〈儒家思想法律化與中國家庭關係的發展〉,《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10月。new window
高令印,〈朱熹與福建文化〉,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5月。
高明,〈孔子的禮論〉,《孔孟月刊》第3卷第1期,1964年9月。new window
高明,〈朱子的禮學〉,《輔仁學誌》總第18期,1982年6月。
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以秦漢至隋唐作為考察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0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高明士,〈禮法意義下的宗廟──以中國中古為主〉,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new window
高桂惠,〈由孔子所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談周代學術文化之根──宗法制度〉,《孔孟月刊》第18卷第2期,1979年10月。new window
高葆光,〈從詩經觀察周代社會的主要情形〉,《東海學報》第4卷1期,1962年6月。new window
崔根德,金聖基譯,〈《朱子家禮》在韓國之受容與展開〉,《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1993年5月。
常建華,〈中國族譜學研究的最新進展〉,《河北學刊》第29卷第6期,2009年11月。
常建華,〈元代族譜研究〉,《譜牒學研究》第3輯,1992年。
常建華,〈明代宗族祠廟祭祖禮制及其演變〉,《南開學報》,2001年第3期。
常建華,〈明代墓祠祭祖述論〉,《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常建華,〈近十年晚清民國以來宗族研究綜述〉,《安徽史學》,2009年第3期。
張才興,〈荀子的禮義之治與法治〉,《逢甲中文學報》第2期,1994年4月。
張中秋,〈家禮與國法的關係和原理及其意義〉,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張少筠,〈近代蘇南宗族族田保護措施研究〉,《中國農史》,2009年3月。
張光裕,〈儀禮與周代禮制研究的關係舉隅〉,《臺大中文學報》第10期,1998年5月。new window
張光裕,〈儀禮盥洗說〉,《孔孟月刊》第9卷第3期,1970年11月。new window
張宇彤、徐明福,〈金門傳統民宅之營建儀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14期,1999年6月。
張亨,〈荀子的禮法思想試論〉,《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11月。new window
張育閩、涂志偉撰,〈漳台宗祠傳承對接〉,《漳臺族譜對接成果展─譜牒中的漳台緣》第九期,2008年。
張昀,〈人生儀禮與習俗探源〉,《新疆大學學報》第29卷第3期,2001年9月。
張崑振,〈清代閩南地區官祀建築的類型與構成:以福建省台灣府為例〉,《2003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縣文化中心、國立金門技術學院,2003年12月。
張清榮,〈由「子入太廟,每事問。」談孔子之謹言慎行〉,《孔孟月刊》第18卷第9期,1980年5月。new window
張連舉,〈論元雜劇中的掃墓祭祖習俗〉,《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3卷第1期。
張琪亞,〈民間祭祀的「交感魔力」〉,《貴州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總第98期)。
張琪亞,〈民間祭祀的「移情」論略〉,《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總第66期)。
張衛中,〈春秋時期的祭祀與政治傳播〉,《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5期,2003年9月。
曹硯農,〈試析宗祠建築文物的功能與價值〉,《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8年3期。
梅新林,〈《詩經》中的祭祖樂歌與周代宗廟文化〉,《浙江師大學報》,1999年第5期。
畢民智,〈從社會的發展看譜牒文化功能的變遷〉,《黃山學院學報》第10卷第6期,2008年12月。
盛清沂,〈臺灣家譜編纂之研究〉,《臺灣文獻》第14卷第3期,1963年9月。
莊英章,〈家族結構與生育模式──一個漁村的田野調查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59期,1985年春季。
莊雅州,〈荀子禮學初探〉,《孔孟月刊》第9卷第1期,1970年9月。
許司東,〈從仁禮起源論孔子的仁禮關係〉,《渭南師專學報》, 1996年第4期。
許秀霞,〈美濃鎮之雙姓祠堂及三姓祠堂〉,《臺灣文獻》第55卷第3期,2004年9月。new window
許哲娜,〈南宋時期理學家在閩南地區的勸俗活動〉,《南昌大學學報》,第35卷第3期,2004年5月。
許師清雲,〈儀禮概述〉(下),《孔孟月刊》第14卷第9期,1976年5月。
許師清雲,〈儀禮概述〉(上),《孔孟月刊》第14卷第8期,1976年4月。
許雅惠、邱上嘉,〈金門家廟尺度規劃之研究〉,《2003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縣文化中心、國立金門技術學院,2003年12月。
郭長華,〈傳統家訓的治家之道及其現實價值〉,《北方交通大學學報》第2卷第3期,2003年9月。
釭苣灼,〈中古家訓的社會價值分析〉,《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06年1月。
陳大絡,〈宗法、宗譜、宗族的遡源〉,《譜系與宗親組織》,中國地方文獻學會發行,1985年。
陳大絡,〈陳氏根源、祀典與宗法、修譜之探微〉,《臺北文獻》第60期,1982年6月。
陳壬癸,〈民間祭祖、拜神儀式之檢討〉,《臺灣文獻》第41卷第1期,990年3月。new window
陳玉台,〈白虎通義引禮考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9號,1975年6月,頁1-90。
陳名實、陳暉莉,〈福建譜牒文化調查研究〉,《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9年1月。
陳來,〈朱子《家禮》真偽考議〉,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
陳來,〈論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說之辯〉,《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1993年5月。
陳其南,〈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漢學研究》第3卷第1期,1985年6月。new window
陳其南、邱淑如,〈方志「氏族志」體例的演變與中國宗族發展的研究─附清光緒「鄉土志」總目錄〉,《漢學研究》第3卷第2期,1985年12月。new window
陳延斌、張琳,〈宗規族訓的敦族睦鄰教化與中國傳統社會的治理〉,《齊魯學刊》總第213期,2009年第6期。
陳忠華,〈閩人移殖臺灣史略〉,《臺北文獻》直字第5期,1968年7月1日,頁69-81。
陳怡如,〈從《儀禮》、《禮記》推論古人方位尊卑〉,《國文天地》17卷9期,2002年2月,頁49-53。new window
陳政揚,〈張載哲學中的「理」與「禮」〉,《高雄師範大學學報》第18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陳飛龍,〈孔子之禮論〉,《孔孟學報》第45期,1983年4月20日。new window
陳飛龍,〈淺談孔子禮教〉,《孔孟月刊》第15卷第11期,1977年7月。new window
陳飛龍,〈釋禮〉,《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45期,1982年5月。
陳彩雲,〈朱子《家禮》中的禁奢思想及對後世的影想〉,《孔子研究》第4期,2008年。
陳紹馨,〈姓氏‧族譜‧宗親會〉(下),《臺灣文獻》第10卷第4期,1959年12月。new window
陳紹馨,〈姓氏‧族譜‧宗親會〉(上),《臺灣文獻》第9卷第3期,1958年9月。new window
陳章錫,〈從〈禮運〉篇探索孔子思想〉,《鵝湖月刊》第304期,2000年10月,頁32-39。new window
陳剩勇,〈禮的起源──兼論良渚文化與文明起源〉,《漢學研究》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new window
陳富志,〈《詩經》中周王祭祖初探〉,《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3卷第5期,1998年第10期。
陳富志、張蘭雲,〈《詩經》中周王祭祖心理初探〉,《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7卷第4期,2002年8月。
陳惠馨,〈《唐律》中家庭與個人的關係──透過教育與法制建構「家內秩序」〉,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
陳進傳,〈宜蘭漢人族規初探〉,《臺北文獻》直字第110期,1994年12月。
陳進傳,〈宜蘭縣漢人族譜的蒐藏與修撰〉,《臺灣文獻》第47卷第3期,2003年9月。new window
陳進傳,〈清代宜蘭家族的發展〉,《臺北文獻》直字第103期,1993年3月。
陳進傳,〈清代宜蘭漢人的移動〉,《臺北文獻》直字第98期,1991年12月。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6月。new window
陳滿銘,〈論《論語》中的「禮」〉,《孔孟月刊》第40卷第12期,2002年8月。new window
陸建華,〈以道觀禮──老子禮學思想研究〉,《鵝湖月刊》第359期,2005年5月。new window
陸建華,〈荀子禮以解「弊」的諸子批判論〉,《鵝湖月刊》第328期,2002年10月。new window
陶晉生,〈北宋士人的起家〉,《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6年3月。
章景明,〈祭、喪之禮吉凶觀念之分別〉,《孔孟月刊》14卷10期,1976年6月。new window
章景明,〈禴祠烝嘗考辨〉,《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987年6月。new window
傅光宇,〈嘗新簡論〉,《民俗曲藝》第111期,1998年1月。new window
傅錫壬,〈楚辭九歌中諸神之圖騰形貌初探〉,《淡江學報》第31期,1992年元月,1-11。
彭妙卿,〈《儀禮‧有司徹》儀節研究〉,《逢甲中文學報》,1991年11月15日,頁159-174。
彭妙卿,〈儀禮有司徹儀節研究〉,《逢甲中文學報》第3期,1995年4月。
彭林,〈金沙溪《喪禮備要》與《朱子家禮》的朝鮮化〉,《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夏之卷。
彭林,〈詩禮傳家:家禮〉,《文史知識》,2003年第11期。
彭春芳,〈略論明清中國家族組織的性質及影響〉,《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第8卷(總第43期)。
彭美玲,〈君子與容禮─儒家容禮述義〉,《臺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2 年6月。new window
彭華,〈和諧的社會離不開禮與法──以儒家為考察中心〉,《宜賓學院學報》第2期,2008年2月。
曾石南,〈新竹鄭氏家廟冬至祭祖記〉,《民俗曲藝》第46期,1987年3月。
曾春海,〈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學誌》第27期,2000年12月。
曾昭旭,〈儒家義理與生命禮俗〉,《鵝湖月刊》第221期,1993年11月。new window
曾錦坤,〈禮樂與禮樂教化〉,《孔孟月刊》第28卷第2期,1984年10月。new window
游彪,〈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4卷第3期,2006年5月。
程光裕,〈朱熹知南康軍時之治績〉,《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6年3月。
程克雅,〈《春秋》三《傳》「逆祀」經解禮義釋論〉,《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3期,2001年6月,頁1-39。new window
粟品孝,〈文本與行為:朱熹《家禮》與其家禮活動〉,《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1期,2004年1月。
馮友蘭,〈儒家對于婚喪祭禮之理論〉,《燕京學報》第3期,1997年8月。
馮爾康,〈宗族不斷編修族譜的特點及其原因〉,《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2009年5月。
馮爾康,〈清代宗族祖墳述略〉,《安徽史學》,2009年第1期。
馮爾康,〈清代宗族祭禮中反映的宗族制特點〉,《歷史教學》2009年第8期,總第573期。
馮爾康,〈略述清代人「家譜猶國史」說──釋放出「民間有史書」的信息〉,《南開學報》第4期,2009年。
馮寶英,〈浙西宗族祠堂之探析〉,《東方博物》,2006年第1期。
黃永川,〈台閩與中原文化〉,《史博館學報》第10期,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年9月。new window
黃俊郎,〈從《禮記》談祭禮的意義〉,《孔孟月刊》第21卷第12期,1983年8月。new window
黃俊郎,〈祭神如神在〉,《孔孟月刊》第17卷第3期,1978年11月。new window
黃娜,〈朱熹禮學的經世傾向〉,《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4卷第12期,2008年12月。
黃娜,〈朱熹禮學的經世傾向〉,《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4卷第12期,2008年12月。
黃師樵,〈臺灣陳氏世系源流〉,《臺灣文獻》第24卷第2期,1973年6月27日,頁71-105。new window
黃清榮,〈儒家禮學的時代意義〉,《孔孟月刊》第27卷第5期,1989年1月。new window
黃紹祖,〈重建中國家庭制度的重要〉(一),《孔孟月刊》第19卷第6期,1981年2月。new window
黃紹祖,〈重建中國家庭制度的重要〉(二),《孔孟月刊》第19卷第7期,1981年3月。new window
黃敦敬,〈大村鄉賴姓宗族組織之調查研究〉,《臺灣文獻》第56卷第4期,2005年12月31日,頁176-204。new window
黃琦琨,〈族譜文獻價值解析〉,《圖書館論壇》第29卷第5期,2009年10月。
黃新憲,〈閩南家族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2007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2月。
黃寬重,〈科舉、經濟與家族興衰:以宋代德興張氏家族為例〉,《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96年3月,頁95-126。
黃樹民,〈閩南的風俗與文化〉,陳益源主編《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2月。
黃麗香,〈張載之禮學〉,《孔孟月刊》第25卷第7期,1987年3月。new window
楊仁江,〈金門西山前李氏家廟的歷史與建築〉,《2003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金門縣政府、國立金門技術學院主辦,2003年12月6-8日。
楊天宇,〈周人祭天以祖配天考〉,《史學月刊》第5期,2005年。
楊天宇,〈論鄭玄《三禮注》〉,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
楊天厚,〈「揀桌」在普渡儀節中的角色觀察〉,《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學報》(第三期),2008年3月。
楊天厚,〈金門瓊林村「七座八祠」研究〉,《2003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金門縣政府主辦,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承辦,2003年12月6-8日。
楊天厚,〈金門瓊林蔡氏宗祠祭典儀式探究〉,《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7月。
楊志剛,〈《司馬氏書儀》和《朱子家禮》研究〉,《浙江學刊》1993年第1輯,總第78期。
楊志剛,〈《朱子家禮》:民間通用禮〉,《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年第4期。
楊志剛,〈論《朱子家禮》及其影響〉,《朱子學刊》(總第6輯),1994年12月。
楊明鍔,〈民間節令祭祀與演戲〉,《民俗曲藝》第39期,1986年1月。new window
楊知勇,〈神鬼觀念的二重性與儺及喪葬祭儀的實質〉,《民俗曲藝》第82期,1993年3月。new window
楊亮功,〈中國家族制度與倫理思想〉,《譜系與宗親組織》,台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1985年。
楊亮功,〈中國家族制度與儒家倫理思想〉,《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年10月。
楊亮功,〈周代封建制度與文化發展〉,《孔孟月刊》第18卷第12期,1980年8月。new window
楊俊,〈弘揚朱子理學,發展地方文化──「中國朱熹與龍泉文化發展論壇」綜述〉,《成都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楊彥杰,〈閩西東山蕭氏的宗族文化及其特質〉,蔣斌、何翠萍主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2003年6月。new window
楊素珍,〈荀子「禮」論與其政治思想的關聯〉(下),《孔孟月刊》第34卷第3期,1995年11月。new window
楊素珍,〈荀子「禮」論與其政治思想的關聯〉(上),《孔孟月刊》第34卷第2期,1995年10月。new window
楊連生,〈荀子禮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7號,1973年6月。
葉師國良,〈唐宋哀祭文的發展〉,《臺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3年6月。
董金裕,〈朱子與金門的教化〉,《孔孟月刊》第29卷第6期,1991年2月。
董建輝,〈「禮治」與傳統農村社會秩序〉,《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70期,2005年第4期,頁93-100。
解光宇、解立,〈論朱熹與田愚的宗法思想〉,《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2008年7月。
寧新昌,〈和諧社會,由禮做起──讀龔建平的《意義的生成與實現─〈禮記〉哲學思想》〉,《鵝湖月刊》第375期,2006年9月,頁59-63。
廖慶六,〈試論金門家廟文化景觀〉,《2007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2月。
熊鐵基,〈以敦煌資料證傳統家庭〉,《敦煌研究》,1993年第3期。
趙克生,〈明代士人對宗祠主祭權多元化的思考〉,《東北師大學報》,2010年第2期,總第244期。
趙華富,〈徽州宗族祠堂三論〉,《安徽大學學報》第4期,1998年。
劉月珠,〈《詩經》中禮樂觀之探討〉,《孔孟月刊》第43卷第4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劉正浩,〈氏族制度考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第11期,1982年6月。new window
劉兆祐,〈中國方志中的文學資料及其運用〉,《漢學研究》第3卷第2期,1985年12月。new window
劉江翔、林坤,〈中國祭祖文化的社會功能及現代化〉,《龍岩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8年8月。
劉沛林,〈論中國歷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間」〉,《北京大學學報》第1期,1996年。
劉宗棠,〈論清代宗族法規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功能〉,《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劉欣,〈宋代「家禮」──文化整合的一個範式〉,《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第7卷第4 期,2006年11月。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禮」〉,《燕京學報》第3期, 1997年8月。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禮〉,《考古學報》(總第九十五期),1989年第4期。
劉冠生,〈荀子的禮治思想〉,《管子學刊》,2002年第3期。
劉美容、楊聰榮,〈從客家祭儀展演論文化保存──以苗栗通宵李氏公廳祭祖活動為例〉,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第二屆「客家祭典與文化」苗栗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10月。
劉師文起,〈荀子成聖成治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8號,1974年6月。
劉真倫,〈論荀禮論的道德屬性〉,《孔孟月刊》第34卷第4期,1995年12月。new window
劉國芳,〈周人「祭祖禮」與《詩經》宴飲詩探析〉,《湖北教育學院學報》第24卷第9期,2007年9月。
劉雅萍,〈以朱熹的構想為基礎的宋代祠堂〉,《黑龍江史志》,2009年6月(總第199期)。
劉源,〈商代後期祭祖儀式類型〉,《歷史研究》,2002年6月。
劉煥雲,〈客家「公廳」與「阿公婆牌」之研究〉,「國立聯合大學第二屆『客家祭典與文化』苗栗學學術研討會」,2006年10月13日。
劉瑞箏,〈穀梁禮證述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第24期,1995年6月,頁51-77。new window
劉喆,〈近代新洲黃氏宗族的祭祖活動〉,《湖北大學學報》第33卷第1期,2006年1月。
潘英,〈臺灣地區同籍聚落及同姓聚落探索〉,《臺北文獻》直字第84期,1988年6月25日,頁11-55。
蔣炳釗,〈漳浦地區鬼靈及祖先崇拜──民間信仰和文化的考察〉,《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年6月。
蔣偉,〈從族譜資料看江蘇宗族關于祭田祭祀的記錄〉,《社會學研究》總第282期,2010年3月。
蔣義斌,〈朱熹對宗教禮俗的探討──以塑像、畫像為例〉,《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6年3月。
蔡仁厚,〈「繼別為宗」與「別子為宗」〉,《鵝湖月刊》第306期,2000年12月。new window
蔡方鹿,〈朱熹之禮學〉,《朱子學刊》(總第8輯),1996年第1輯。
鄭元龍,〈論中國古代家族法的發展脈絡及其重要內容〉,《長春大學學報》,第18卷第6期,2008年11月。
鄭志明,〈從《說文解字》談漢字的鬼神信仰〉,《鵝湖月刊》第26卷第7期(總號第307),2001年。new window
鄭志明,〈莊子的鬼神觀〉,《鵝湖月刊》第20卷第5期(總號第233),1994年11月。new window
鄭阿財,〈「祭」和「季」有何區別〉,《國文天地》第13卷第3期,1997年8月。
鄭振滿,〈國際化與地方化:近代閩南僑鄉的社會文化變遷〉,陳益源主編《200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2月。
鄭基良,〈喪禮與祭祀研究〉,《空大人文學報》,第10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鄭憲仁,〈古代祭祖立尸制度淺探〉,《孔孟月刊》第33卷第7期,1995年3月。new window
鄧河,〈中國近代宗族組織探析〉,《大同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年第3期。
蕭登福,〈先秦冥界思想探述〉(下),《鵝湖月刊》第138期,1986年12月。new window
蕭登福,〈先秦冥界思想探述〉(上),《鵝湖月刊》第137期,1986年11月。new window
蕭靜怡,〈從《周禮》〈天官〉及〈地官〉二篇看周代祭祀問題〉,《孔孟月刊》第35卷第9期,1997年5月。new window
錢杭,〈關於同姓聯宗組織的地緣性質〉,《史林》,1998年第3期。
錢國旗,〈在禮與情之間──《顏氏家訓》對禮俗風尚的論述和辨正〉,《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戴東雄,〈論中國家制的現代化〉,《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民俗文化組),1981年10月。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家制及家產〉,《台灣文獻》第14卷第3期,1963年9月。
謝長法,〈祠堂及其社會教化〉,《孔孟月刊》第34卷第11期,1996年7月。new window
謝康,〈西周與法國封建制度的初步比較研究〉,《東海學報》第9卷1期,1968年1月。new window
謝德瑩,〈禮記孝親之禮研究〉(下),《北市師專學報》第12期,1980年6月,頁1-57。
謝德瑩,〈禮記孝親之禮研究〉(下),《北市師專學報》第12期,1980年6月。
謝德瑩,〈禮記孝親之禮研究〉(上),《女師專學報》第11期,1979年6月,頁1-51。
謝德瑩,〈禮記孝親之禮研究〉(上),《女師專學報》第11期,1979年6月。
鍾競生,〈儒家禮、法思想對社會建設之功能〉,《孔孟月刊》第27卷第5期,1989年1月。new window
韓國鐄,〈台灣一場家祭的北管演出報導〉,《民俗曲藝》第52期,1988年3月。
韓碧琴,〈《儀禮》所見士、大夫祭禮之禮器比較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11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韓碧琴,〈儀禮張氏學〉(下),《國立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9期,1995年元月。new window
韓碧琴,〈儀禮張氏學〉(上),《國立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8期,1995年元月。new window
韓碧琴,〈儀禮鄭註句讀校記──公食大夫禮第九〉,《國立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10期,1993年元月。new window
簡炯仁,〈南臺灣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臺灣文獻》第47卷第3期,1996年9月30日,頁17-39。new window
顏立水,〈同安的沿革〉,《同安文史資料》(精選本),福建省同安文史資料精選本編委會編,1996年11月。
顏芳姿,〈泉州三邑人的祖佛信仰──與宗族發展有關的地域守護神〉,《民俗曲藝》第88期,1994年3月,頁3-28。new window
龐銘輝,〈魏晉南北朝時期譜牒檔案興盛的原因─從制度方面進行分析〉,《天中學刊》第24卷第1期,2009年2月。
羅彤華,〈漢代分家原因初探〉,《漢學研究》第11卷第1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羅宗濤,〈談禮〉,《孔孟月刊》第13卷第2期,1974年10月。new window
羅秉祥,〈儒禮之宗教意涵──以朱子《家禮》為中心〉,《蘭州大學學報》第36卷第2期,2008年3月。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節初探〉,《臺灣文獻》第49卷第4期,1998年12月31日,頁173-185。new window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節再探〉,《臺灣文獻》第54卷第1期,2003年3月31日,頁105-132。new window
嚴定暹,〈周禮春官禮樂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1號,1997年6月。
蘇黎明,〈閩南村落家族文化與閩南文化〉,《閩南文化研究》,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2004年11月。
饒彬,〈荀子對於禮學的重要建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第19期,1974年6月。new window
饒彬,〈荀子禮學之淵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創刊號,1972年6月。new window
顧樂真,〈廣西師公祭祀神像畫初探〉,《民俗曲藝》第92期,1994年11月。new window
顧關元,〈漫話古代的祭文〉,《國文天地》15卷12期,2000年5月。
龔亞珍,〈商周以犬為牲的祭祀〉,《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3期,1995年8月。
龔建平,〈從儒家的宇宙觀看禮的內在根據〉,《鵝湖月刊》第284期,1999年2月,頁31-38。new window
龔義龍,〈維繫宗族共同體的硬權力:族譜記憶、祠墓祭拜與宗族通財─對清代民國期間成都及周邊地區宗族的研究〉,《中華文化論壇》,2009年第1期。
龔樂羣,〈告朔之餼羊章〉,《孔孟月刊》第16卷第2期,1977年10月。
龔鵬程,〈宗廟制度論略〉(下),《孔孟學報》第44期,1982年9月。new window
龔鵬程,〈宗廟制度論略〉(上),《孔孟學報》第43期,1982年4月。new window
龔鵬程,〈酒食貞吉:儒家的飲饌政治學〉,《鵝湖月刊》第273期,1998年3月。new window

(三)外文期刊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in David Johnson et al.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pp. 292-324. (中譯:呂宇俊、鄧寶山,〈神祇標準化─華南沿岸天后地位的提昇〉,頁163-197。)
(日)上山春平,〈朱子の「家禮」と「儀禮經傳通解」〉,載《東方學報》。
(日)山根三芳,〈二程子禮說考〉,《吉岡義豐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昭和52年6月。
(日)山根三芳,〈司馬光の「居家雜儀」について〉,《中國哲學史研究論集》,昭和56年12月。
(日)牧野巽,〈宗祠とその發達〉,《東方學報》東京第9冊。
James Watson,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 Ritual
Patricia Buckley Ebrey. Chu Hsi’s. Family Ritual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Patricia Buckley Ebrey.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Rawski eds.,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UC Press 1988, pp. 3-19.(中譯:華琛,〈中國喪葬儀事的結構─基本型態、儀式次序、動作〉,《歷史人類學》1卷2 期,頁99。)
Sequence, 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 in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S.
華琛(James Watson),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四、學位論文
(一)台灣地區碩博士論文
孔志明,《 朱子《家禮》對臺灣婚禮、喪禮之影響》,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明嘉靖朝政治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2月。
王一樵,《從「吾閩有學」到「吾學在閩」:十五至十八世紀福建朱子學思想系譜的形成及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6月。
王乃俐,《《左傳》論禮》,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95學年度。
王志文,《臺閩同源宗族空間祖織差異研究──以台北淡水河岸與廈門環西北海域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王鈞正,《宗族與當代地方社會──以湖口陳四源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史甄陶,《元代前期徽州朱子學──以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甘懷真,《唐代家廟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new window
朱禹潔,《金門祠堂空間組織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江柏煒,《宗族移民聚落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金門瓊林與澎湖興仁的比較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江錦財,《金門傳統民宅營建計劃之研究──空間形式及其尺寸之計劃》,1992年6月。
何淑宜,《士人與儒禮:元明時期祖先祭禮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何燿章,《台南地區「開閩王祖」的宗族記憶:以台南縣安定鄉六嘉村王姓宗族祭祖為分析場域》,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論文,2009年。
吳培暉,《金門聚落的變遷與空間意義的再界定》,私立淡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吳婷蕙,《六堆客家伙房文化之研究──以美和村利氏河南堂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李永興,《儒家「禮」、法家「法」與唐律之關係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4月。
李宜真,《李氏宗族與近代台南甲地區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李師增德,《金門古寧頭聚落營造的探討》,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李錫祥,《金門地區血源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臺灣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杜明德,《毛西河及其《周禮》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杜明德,《毛西河及其昏禮、喪禮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new window
沈宗憲,《宋代的鬼與死後世界傳說》,台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沈宗憲,《國家祀典與左道妖異──宋代信仰與政治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歷史所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周英戀,《金門民居「花杆博古圖」研究──以金門國家公園區內傳統聚落前水頭63號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林文炳,《金門民居形式及意義變遷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林明毅,《金門傳統建築保存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元月。
林建育,《金門傳統漢人聚落領域的空間界定:一個五營信仰的考察》,數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碩士論文,2006年8月。
林春梅,《宋代家禮、家訓的研究》,輔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0學年度。
林美惠,《朱子學禮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4學年度。
林美惠,《朱子學禮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金相範,《唐代禮制對於民間信仰觀形成的制約與作用──以祠廟信仰為考察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3月。new window
侯瑞琪,《從宗法制度看臺灣漢人宗族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1月。
姜閎仁,《新竹沿山地區家族之發展》,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2009年。
洪千惠,《金門傳統民宅營造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文化與建築研究小組碩士論文,1992年。
洪銀娥,《朱熹在金門之意象及其影響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5月。
洪曉聰,《烈嶼傳統聚落之研究──村落領域關係、擇址和空間組織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94年1月。
孫致文,《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7月。
師瓊珮,《朱子《家禮》對家的理解──以祠堂為探討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徐雨村,《國家力量、人口流動與鄉民經濟變遷──以金門官澳為例》,臺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高怡萍,《徘徊於聚族與離散之間──粵東客家的族群論述與歷史記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張文昌,《唐宋禮書研究──從公禮到家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6年7月。new window
張建騰,《金門蔡獻臣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月。
張富秦,《東漢時期的宗廟與政權正當性》,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張經科,《儀禮經傳通解之家禮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7學年度。
郭文涓,《家廟祭祖研究──以臺中市張廖家廟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陳依婷,《明代的宴享制度》,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7年8月。
陳炳容,《金門宗祠祭祖研究──以陳氏大宗潁川堂等六宗祠為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5月。
陳美玲,《從古典小說的鬼觀察鬼信仰的心理與文化現象》,國立高雄師大國文系博士論文,2001年6月。new window
陳重成,《一個新封建主義的歷史範疇:中國宗教社會與村落的持續與變遷:1900-1999》,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陳靜宜,《老年喪偶女性的家族網絡類型變化與憂鬱傾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黃明理,《范氏義莊與范仲淹──關於范仲淹的儒學史地位的討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黃美華,《司馬光《書儀》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葉玫芳,《台灣民間祭祖習俗之研究──以北部地區陳林二姓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廖經庭,《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台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劉兆書,《台南楠西地區江姓宗族發展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劉宜長,《金門李、蔡、陳氏宗祠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2月。
蔡宛真,《《朱子家禮》對金門喪葬文化之影響》,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2月。
蔡珮君,《從傳統聚落到「戰鬥村」:以金門瓊林為例》,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鄭嵐薰,《兩漢宗族與國家社會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鄭碧英,《台灣傳統寺廟宗祠供桌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1月。
盧仁淑,《文公家禮及其對韓國禮學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6月。new window
蘇博威,《宗祠於府城變遷中再發展之定位探討──以全台吳氏大宗祠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二)大陸地區碩博士論文
孔德凌,《《詩經》宴飲詩與周代禮樂文化的變遷》,曲阜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4月。
水汶,《《詩經》祭祖詩與祭祖禮》,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4月。
王玉強,《近世日本朱子學的確立》,吉林大學世界史(日本史)博士論文,2009年5月31日。
王玉強,《近世日本朱子學的確立》,吉林大學世界史博士論文,2009年。
王蕾,《村落生活與家族傳統的重構──萊陽小姚格庄衣氏家族研究》,山東大學中國民間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10日。
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與社會事業》,蘇州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10年3月。
成舒宇,《兩漢皇家祭祖考述》,西北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年。
衣淑艷,《先秦詩歌中的祭禮》,東北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5月。
何仁美,《明清以來贛北地區宗族的社會變遷──以何灣村何氏宗族的社會變遷為例》,廈門大學人類學碩士論文,2002年。
何巧云,《清代徽州祭祖研究》,安徽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10年。
李文放,《廣西賀州客家人祖先崇拜》,廣西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李文娟,《《儀禮》倫理思想研究》,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廈門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2年。
李瑾華,《《詩經‧周頌》考論─周代的祭祀儀式與歌詩關係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4月1日。
沙瑩,《《禮記》婚、喪二禮文化詞語語義系統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尚娜,《宗族性祭禮──婺源鬼舞的儺文化研究》,江西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姜虹,《國家禮制與禮制中國──以明清北鎮祭祀為中心》,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明清社會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胡正訪,《《詩經》祭祖詩研究》,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5月26日。
唐仲春,《明清至近代土家族宗法制度初探》,廣西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1月。
夏循祥,《宗族弱化與村民自治關係研究──以武漢市屏風村為例》,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5月。
孫華,《朱熹《家禮》研究》,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徐秀麗,《江西的宗族勢力與乾隆朝的治理》,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9年。
張先剛,《明清時期山東棲霞宗族變遷》,廈門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7年。
張金俊《清代徽州宗族與鄉村社會控制》,安徽師範大學社會學(中國社會史)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張艶,《我國古代農村宗族問題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碩士論文,2006年。
許明堂,《《朱子家禮》研究──以近世家族禮俗生活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郭善兵,《漢唐皇帝宗廟制度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4月。
覃華瑞,《明清徽州的家族人口與生計變遷》,廈門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09年。
楊亦花,《白地和志本東巴家祭祖儀式和祭祖經典研究》,西南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0年。
翟瑞芳,《宋代家禮的立制與實踐》,上海師範大學專門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4月。
劉萍,《黑衣壯族群祭祖儀式的審美人類學考察》,廣西師範大學美學碩士論文,2005年。
劉雅萍,《宋代家廟制度與祭祖禮法研究》,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5月。
劉麗,《式微中的更生:民國時期宗族法研究──以鄂東為中心的地域性分析》,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8年。
鄭翔,《「宗祠殯葬」問題研究──浙江溫州永嘉地區農村殯葬改革的思考》,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鄧小娟,《甘肅秦安羊皮鼓祭禮舞蹈的文化解讀》,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2005年5月。
魯淵,《客家祖先崇拜之研究──以粵東梅縣張氏宗族為重點考察》,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8年10月15日。
韓琳琳,《《禮記》與西漢社會──以「孝」為中心的考察》,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羅小紅,《唐代家禮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4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