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內聖外王的重整與貫徹──論朱熹哲學思想與道德事功之學的聯繫
作者:張莞苓
作者(外文):Wan-Ling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鐘彩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朱熹內聖外王儒家文教仕隱政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文研究目的有三:一是建立動態的「內聖外王」概念與思維;二是進行歷史環境與哲學思想兼具的研究;三是刻畫朱熹「內聖外王」的新型態。全文分為五個章節:
  第一章為緒論,闡述研究動機、目的、方法、文獻探討。
  第二章旨在確立本文「內聖外王」概念的使用方式,建立朱熹之前的儒家「內聖外王」模式,並見宋代歷史環境對朱熹的影響。首先回溯「內聖外王」概念的發展過程與現當代學者的定義與使用,提出以各個時代、不同儒者自行定義其「內聖外王」模式的動態視角。其次,對先秦漢唐儒家的「內聖外王」型態進行梳理,從傳統儒家經典、孔孟荀,再到漢唐儒者,以與儒者們息息相關的部分如君臣關係、考試選官制度、經典詮釋方式、心性理論特色等方面,凸顯朱熹以前儒者們的「內聖外王」型態,仍是以投入政治或運用政治力量為主,據此掌握朱熹「內聖外王」精神與理念的承繼資源,並顯發其新型態的特色。其三,對朱熹生存的宋代進行探討,包含宋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學術發展狀況,以及儒者體用本末與仕隱政教觀念的轉變,可見北宋以來儒者企圖以學術領導政治,又受制於政治的雙向纏繞關係,透過各種變法、科舉的改革,以及經史文學的變化,顯現儒者對於仕隱政教之間的關係有了新的反思與趨向,不僅開始肯定隱而文教的地位與價值,也重新確立了立體返本的優先性與關鍵性,從而塑造了朱熹「內聖外王」新型態的產生環境。
  第三章旨在透過朱熹個人的思想內涵,發見其對內外關係的界定,並建立其嶄新的「內聖外王」型態。首先由朱熹與陳亮的爭辯進入,看見朱熹如何安排內在道德與外在事功的關係。透過朱熹對於「事功」、「功業」的界定,可知所謂的「事功」、「功業」不僅包含有位者的政治事功,更包含了無位者的文教事功,擴展其「外王」範疇;並且說明他對文教事業的意識與理解,指出他所重視的《大學》「新民」所運用的感興振發原理,即是文教的作用,可知與政治密切相關的「新民」,其實就是以文教為動機與目的,為其以文教貫徹內外的模式提供理論基礎。其次,進入傳統認為專屬於「內聖」的哲學思想之中,看見朱熹在建構學術理論時,亦帶有濃厚的文教意識,包含理氣論中的理一分殊、理氣同異論,關涉物我關係、氣稟教化的問題;心性論中的心統性情分疏、對於認欲為理的疑慮;工夫論中的格物致知、主敬涵養,共同反映他面向世界、關注文教的思維,建立其以文教工作落實「內聖外王」精神與理念的嶄新型態。
  第四章旨在觀察朱熹實際的文教作為,凸顯其以思想為基礎而具體落實的文教事業,並進一步刻畫其「內聖外王」型態與政治互動平衡的關係。本章分別由朱熹的注經與出版事業、對於官私學校的經營、對於民眾與士人群體的教化為討論重心,包含他對《四書》的詮釋、對出版的熱衷與投入;他認真經營官學,又努力建構書院,平衡著官私學校與科舉的關係;他運用為民、為士、為官的身分,在居鄉居官之際,使用文書規約方式教育鄉里群體與士人群體,並與同道互相支持或是刻意批評抵制,以發揮文教的影響力。從朱熹的這些作為中,可看見他對於文教載體、場合、流傳問題的全方位涉入與掌握,使學術思想通過文教工作,成為改變世人的基礎,也實現安定天下的功業。最後透過文教獨立於政治的價值,以及朱熹不離政治的心念,看見他在仕隱政教中的平衡關係,全面呈現朱熹「內聖外王」模式的特色,是文教與政治相離不分、重疊互涉的型態。
  第五章為結論,對文章整體做出總結,回應本文宗旨與目的,並以朱熹為起始,進一步指出未來研究的發展方向。
  There are three research purposes of the thesis. First, to establish a dynamic concept and thought of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Second, to carry on a research which combine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Third, to depict the new type of Zhu Xi’s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Chapter 2 is devoted to define the specific usage of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in this thesis, to build the mode of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about Confucians before Zhu Xi, and to detect the influence of Song Dynasty circumstances on Zhu Xi. First, to reach back the scheme of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and to check the definition and usage of this concept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 Second, to discuss the type of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from Pre-Qin Confucians to Han and Tang Dynasties. Based on these explanations, we can find where Zhu Xi’s spirit and idea of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comes from, and fi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s type. Third, to make an approach to Song Dynasty that Zhu Xi lived, including political culture,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version of Confucianist’s consciousness.
  Chapter 3 is devoted to analyse Zhu Xi’s personal thoughts to confi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and to establish the new type of Zhu Xi’s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First, starting from the debate between Zhu Xi and Chen Liang to know how Zhu Xi arr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er morality and outter legacy. Expanding the category of “Kingliness Without" by delimiting Zhu Xi’s opinions about “legacy” or “exploit”. Offer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using culture and education to connect inside and outside by explaining Zhu Xi’s notions about culture and education work. Second, finding Zhu Xi’s 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his philosophic though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hinking about "Sageness Within”, Zhu Xi’s philosophic theories are not only belong to "Sageness Within” but also belong to “Kingliness Without".
  Chapter 4 is devoted to observe Zhu Xi’s practical actions for presenting his culture and education work which is based on though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Zhu Xi’s type of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and politics is also emphasis in this Chapter. We will find that Zhu Xi flung himslve into culture and education work and mastered the art of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arriers, spaces, and circulation . We can also present the key feature about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politics of Zhu Xi’s type. On the one hand Zhu Xi sured that the valu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s independent of politics, on the other hand he had never abandoned political power and resources for implementing his spirit and idea of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Accordingly, the new type of Zhu Xi’s "Sage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can be completely established.
一、中文論著

(一)古籍文獻(依著、編者朝代排列)

〔漢〕孔安國撰、〔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第2冊。
〔漢〕司馬遷:《史記》,《二十四史(縮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1冊。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趙曄撰:《吳越春秋》,《二十五別史》(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2000年),第6冊。
〔漢〕班固:《漢書》,《二十四史(縮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2冊。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2005年再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第5冊。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第7、8冊。
〔漢〕劉劭:《人物志》(臺灣:中華書局,1988年)。
〔漢〕徐幹:《中論》(上海:泰東圖書局,1929年)。
〔蜀漢〕譙周:《古史考》,《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87年),第二十四編。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第1冊。
〔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第9、10冊。
〔南朝〕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梁〕蕭子顯:《南齊書》,《二十四史(縮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5冊。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吳兢編著:《貞觀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陸淳:《春秋集傳纂例》,《中國經學史基本叢書》(上海:上海書店,2012年),第2冊。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韓愈著、〔清〕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唐〕韓愈、李翺:《論語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唐〕李翱:《李文公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第159冊。
〔唐〕羅隱:《兩同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唐〕陸希聲:《道德真經傳》,《正統道藏.洞神部7.玉訣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影印民國十二年上海涵芬樓重印本)。
〔唐〕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二十四史(縮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10冊。
〔宋〕王溥:《唐會要》,收於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第2集。
〔宋〕王禹偁:《小畜集》,《國學基本叢書》(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
〔宋〕穆修:《穆參軍集》,《四庫全書珍本.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第482冊。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收於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薈要四百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宋〕左圭輯刊:《百川學海》,《百部叢書集成.百川學海5》(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第7冊。
〔宋〕宋綬、宋敏求同編:《宋大詔令集》(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宋〕孫復:《孫明復小集》,《四庫全書珍本.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371冊。
〔宋〕胡瑗:《周易口義》,《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第1、3冊。
〔宋〕孫甫:《唐史論斷》,收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第854冊。
〔宋〕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契嵩:《鐔津文集》,《四部叢刊三編(六一).集部》(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重印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
〔宋〕歐陽脩:《歐陽文忠公集》,《四部叢刊正編.集部》(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44、45冊。
〔宋〕李覯:《李覯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蔡襄:《端明集》,《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第236冊。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中國名著精華全集》(臺北:遠流出版社,1983年),第9冊。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陳襄:《古靈集》,《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第236冊。
〔宋〕司馬光:《司馬文正公傳家集》,收於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薈要四百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宋〕司馬光:《溫公易說》,《易學叢書續編》(臺北:廣文書局,1974)。
〔宋〕曾鞏:《元豐類稿》,收於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2集。
〔宋〕王安石:《臨川集》,《四部備要.集部》(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第565冊。
〔宋〕劉摯:《忠肅集》,《四庫全書珍本.別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第279冊。
〔宋〕程頤、程顥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蘇轍:《龍川別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蘇轍:《欒城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第208冊。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楊傑:《無為集》,《古逸叢書三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宋紹興十三年趙士粲刻本),第36函。
〔宋〕李攸:《宋朝事實》(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朱熹著,〔清〕張伯行集解:《小學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10月第6版)。
〔宋〕朱熹、呂祖謙編,〔清〕張伯行集解:《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宋〕朱熹著,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宋〕朱熹撰,黃珅校點:《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2001年)。
〔宋〕朱熹著,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2004年)。
〔宋〕張栻著,鄧洪波點校:《張栻集》(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宋〕呂祖謙編:《皇朝文鑑》(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胡宏著,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陸象山:《象山全集》,《四部備要》(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子部第388冊。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陳傅良:《止齋集》,《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第396冊,集部第49冊。
〔宋〕陳亮著,鄧廣銘點校:《陳亮集(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葉適:《水心先生文集》,收於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59冊。
〔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宋〕黃榦:《勉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168冊,集部第107冊。
〔宋〕陳淳:《北溪字義》,《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1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709冊。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李心傳:《道命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劉荀:《明本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上海:商務印書館,1959年)。
〔元〕蘇天爵編:《國朝文類》,《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68冊。
〔元〕脫脫:《宋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7年)。
〔明〕宋濂:《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明〕蔡有鵾、蔡重輯:《蔡氏九儒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第346冊。
〔明〕胡廣等奉敕撰:《性理大全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710冊,子部第16冊。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黃宗羲著,周駿富輯:《明儒學案》(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佚名編:《嘉靖祀典考》,收於劉錚雲主編:《傅斯年圖書館藏未刊稿鈔本史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年),第22冊。
〔清〕王懋竑:《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全祖望:《鲒埼亭集》,收於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第2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永瑢、紀昀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阮元:《經籍纂詁》(臺北:宏業書局,1986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清〕曾國藩著、趙煥禎校注:《曾國藩家書》(武漢:崇文書局,2007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梁啓超:《莊子天下篇釋義》,收於嚴靈峯編:《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82年),第55冊。
〔清〕梁啓超:《儒家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1966年)。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第2版)。
王利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江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吳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武夷山朱子研究中心、閩北朱子後裔聯誼會合編:《考亭紫陽朱氏總譜》(福建:,武夷山朱子研究中心,2001年)。
孫啟治校補:《申鑒注校補》(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張沛:《中說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陳得芝、邱樹森、何兆吉輯點:《元代奏議集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二)專書論著(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建秋:《宋代太學與太學生》(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5年)。
王健:《在現實真實與價值真實之間──朱子思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7年),第76冊。
王小藍:《宋代隱逸文人群體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方彥壽:《朱子書院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方彥壽:《朱子學派與閩台書院刻書的傳承和發展》(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
方健:《北宋士人交遊錄》(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
牛銘實:《中國歷代鄉約》(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心,2004年)。
朱子學刊編輯部主編:《朱子學刊》(江西:黃山書社,1996年),第8輯。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200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2008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書局,2003年7月)。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成雲雷:《先秦儒家聖人與社會秩序建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論》(臺北:東昇出版社,1980年)。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2月)。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李軍:《士權與君權:上古漢魏六朝政治權力分析》(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才棟:《中國書院研究》(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李明輝:《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申:《隋唐三教哲學》(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7年)。
朱義祿:《儒家理想人格與中國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漢民、肖永明:《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余英時:《朱子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余述勝、余建福:《中國傳統教育哲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何忠禮:《科舉與宋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何忠禮:《宋代政治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何佑森:《儒學與思想》,《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吳春山:《陳同甫的思想》,《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1年),第35冊。
吳國武:《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吳新穎:《儒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年)。
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社,1992年)。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束景南:《朱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1991年)。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吳錚強:《科舉理學化──均田制崩潰以來的軍民整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編:《朱熹與中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閩北朱子後裔聯誼會合編:《考亭紫陽朱氏總譜》(福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2001年)。
林維杰:《朱子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0月)。
林安梧:《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林安梧:《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臺北:文海基金會,1996年)。
林安梧:《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新店:讀册文化,2003年)。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金春峰:《朱子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出版社,1998年)。
金中樞:《宋代的學術和制度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年)。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周寶榮:《宋代出版史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周揚波:《宋代士紳結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孟淑慧:《朱子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22冊。
屈直敏:《敦煌寫本類書〈勵忠節鈔〉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臺北:開明書店,1964年)。
苗春德主編:《宋代教育》(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十三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收於唐君毅全集編委會編:《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第13冊。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收於唐君毅全集編委會編:《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第14~16冊。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收於唐君毅全集編委會編:《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第17冊。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總目》,收於唐君毅全集編委會編:《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第20冊。
袁征:《宋代教育:中國古代教育的歷史性轉折》(廣東:廣東高等教育社,1991年)。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徐紅:《北宋初期進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高明士:《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主編:《呂祖謙與浙東學術研究專輯》,《江南文化研究》第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朱子》(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陳榮照:《范仲淹研究》(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7年)。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來:《宋明儒學論》(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陳來、朱漢民主編:《傳承與開拓──朱子學新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4年)。
陳谷嘉:《張栻與湖鄉學派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谷嘉:《宋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志信:《朱子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陳逢源:《朱子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子《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13年)。
陳瑛主編:《中國古代道德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梁庚堯:《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陸建猷:《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章宏偉:《出版文化史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郭沫若:《卜辭通纂》,收於許錟輝主編:《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9年),第一編5。
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收於許錟輝主編:《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9年),第一編6。
張立文:《朱子思想研究》(中和:谷風出版社,1986年)。
張立文:《朱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其凡、陸勇強主編:《宋代歷史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6年),第129冊。
湯承葉:《范仲淹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輯委員會,1977年)。
彭永康:《朱子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程方平:《隋唐五代的儒學──前理學教育思想研究》(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程潮:《儒家內聖外王之道通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曾春海:《朱子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黃俊傑、劉岱主編:《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辨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出版社,1985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馮友蘭:《新原道》,《民國叢書》(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第五編14。
馮用軍:《多學科視野的科舉學研究──大規模考試視角》(雲南: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重印三版)。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董平、劉宏章:《陳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0年四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楊天石:《朱子》(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
楊澤波:《牟宗三三系論論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楊渭生:《宋代文化新觀察》(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渭生等著:《兩宋文化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楊儒賓、馬淵昌也、艾皓德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楊玲:《宋代出版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鄒永賢主編:《朱子思想論叢》(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熊十力:《原儒》(臺北:史地教育出版社,1974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
熊十力:《十力語要》(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趙峰:《朱熹的終極關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蒙培元:《朱子哲學十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心體與性體義旨述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蔡方鹿:《朱熹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蔡方鹿:《朱子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4年)。
鄧小南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
樂愛國:《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劉伯驥:《宋代政教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8月增訂再版)。
劉述先等著:《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述先、楊貞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理論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樹勛主編:《閩學源流》(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海峰等著:《中國考試發展史》(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海峰、李兵:《學優則仕:教育與科舉制度》(長春:長春出版社,2004年)。
劉澤華、葛荃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訂本)》(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
劉澤華、羅宗強主編:《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劉學斌:《北宋新舊黨爭與士人政治心態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劉欣:《宋代家訓與社會整合研究》(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鄭臣:《內聖外王之道:實踐哲學視域內的二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鄭吉雄:《浙東學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書局,1994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盧敦基、陳承革主編:《陳亮研究:永康學派與浙江精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
龍念主編:《朱子學研究》(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羅家祥:《朋黨之爭與北宋政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收於許錟輝主編:《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9年),第一編1。
譚宇權:《中庸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三)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丁為祥:〈朱子本體意識的裂變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3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01~116。
方蕙玲:〈朱子的認知哲學〉,《中國文化月刊》第95期(1987年9月),頁95~120。
王孺松:〈朱子論性〉,《國文學報》第7期(1978年6月),頁31~55。
王孺松:〈朱子論涵養與察識〉,《教學與研究》第5期(1983年6月),頁109~129。
王慶光:〈朱子對「誠」的體知、實踐及其當代意義〉,《興大歷史學報》第13期(2002年6月),頁71~98。
王汎森:〈歷史方法與歷史想像:余英時的《朱子的歷史世界》〉,《中國學術》第18期(2004年),頁219~237。
王瑞婷:〈朱子「仁」觀念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第65期(2005年7月),頁1~33。
王錕:〈「天地以生物為心」——朱子哲學的「生本論」〉,《中國哲學》第2期(2006年),頁52~56。
何孟芩:〈由「心具理」探討朱子哲學中本心的道德實踐性〉,《鵝湖》第31卷第1期(2005年7月),頁47~55。
何俊:〈推陳出新與守先待後──從朱子研究論余英時的儒學觀〉,《學術月刊》第38卷第7期(2006年7月),頁61~68。
杜保瑞:〈書評: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8期(2004年8月),頁127~131。
杜保瑞:〈書評:金春峰《朱子哲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8期(2004年8月),頁133~138。
杜保瑞:〈朱子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7期(2005年7月),頁93~110。
杜保瑞:〈朱子形上思想的創造意義與當代爭議的解消〉,《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3期(2007年3月),頁15~90。
杜保瑞:〈對牟宗三批評朱子與程頤依《大學》建立體系的方法論反省〉,《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8期(2009年8月),頁57~75。
吳承學:〈現存評點第一書──論《古文關鍵》的編選、評點及其影響〉,《文學遺產》第4期(2003年),頁72~84。
吳略余:〈唐君毅之朱子學〉,《鵝湖》第33卷第7期(2008年1月),頁38~49。
吳展良:〈朱子世界觀體系的基本特質〉,《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8期(2008年5月),頁135~167。
吳震:〈「內聖外王」的一種新詮釋——就余英時《朱子的歷史世界》而談〉,《國學學刊》第2期(2010年6月),頁76~85。
李幸玲:〈略論先秦兩漢的「本末」觀〉,《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1993年3月),頁173~212。
李靜:〈論「外王」之學在宋代向「內聖」之學的轉化〉,《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第1期(1999年),頁38~47。
李存山:〈宋學與《宋論》──兼評余英時著《朱子的歷史世界》〉,收於龐朴主編:《儒林》第1 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年),頁220~259。節本收於《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2005 年第2 期(2005年6月),頁2~9。
李瑞全:〈朱子之道德規範根源問題〉,《當代儒學研究》第4期(2008年7月),頁23~37。
李進:〈「內聖外王之道」的衍化〉,《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2期(2010年3月),頁39~43。
李美惠:〈陳亮主張「義利雙行」之商榷〉,《崇右學報》第16卷第1期(2010年5月),頁209~228。
沈享民:〈朱子批判「觀過知仁」與「知覺為仁」之探討──對比於程明道與謝上蔡的詮釋進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5期(2013年3月),頁39~60。
東方朔:〈上達體悟與下學窮理──朱子、南軒仁說之辨所表達的工夫方向〉,《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6期(2002年1月),頁81、83~106。
林美惠:〈論朱子小學與大學思想之義理根源〉,《鵝湖》第14卷第3期(1988年9月),頁23~35。
林正三:〈朱子的格物致知說〉,《德明學報》第12期(1993年3月),頁189~199。
林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探討〉,《鵝湖》第10卷第6期(1984年12月),頁4~11。
林安梧:〈「繼別為宗」或「橫攝歸縱」:朱子哲學及其詮釋方法論辯疑〉,《哲學與文化》第1期(2009年3月),頁1~28。
林維杰:〈萬物之理與文章之理--朱子哲學中形上學與詮釋學的關連〉,《揭諦》第4期(2002年7月),頁97~131。
林世賢:〈聰聖、聞思與音樂──論耳修在工夫論上之殊勝〉,《漢學研究》第30卷第1期(2012年3月),頁61~92。
金春峰:〈內聖外王的一體兩面──讀余英時《朱子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第2 卷第4 期(2004年),頁298~320。
施忠賢:〈論朱子、陳亮「漢唐之爭」〉,《文藻學報》第9期(1995年3月),頁1~15。
胡元玲:〈宋代理學體用論探討〉,《中國文化月刊》第263期(2002年2月),頁18~37。
科大衛:〈祠堂與家廟--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第1卷第2期(2003年10月),頁1~20。
范春義、閻慧:〈烏州李呂家世及與朱子交遊考略〉,《歷史文獻研究》總第38輯(2004年),頁112~120。
柳熙星:〈由「心統性情」省察朱子的「心」義〉,《鵝湖》第32卷第1期(2006年7月),頁18~23。
柯品文:〈探析宋代文化與政治史的相互建構與影響:評余英時的《朱子的歷史世界〉,《東吳中文學報》第15期(2008年5月),頁165~174。
祝平次:〈評余英時先生的《朱子的歷史世界: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12月),頁249~298。
馬育良:〈從孟子的「四端」說到朱子的「四端皆情」說〉,《孔孟月刊》第543期(2007年12月),頁19~26。
馬育良:〈朱子「中和新說」、「四端皆情」說及其思想文化史索解〉,《孔孟學報》第87期(2009年9月),頁159~177。
徐信國:〈金春峰《朱子哲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6期(2003年6月),頁121~124。
陳榮捷:〈論朱子之仁說〉,《哲學與文化》第8卷第6期(1981年6月),頁23~26。
陳榮捷:〈朱子之宗教實踐〉,《華學月刊》第127期(1982年7月),頁1~15。
陳榮捷:〈朱子的創新〉,《哲學與文化》第18卷第12期(1991年12月),頁1058~1066。
陳代湘:〈錢穆的朱子心學論評析〉,《中國文化研究》第33期(2001年),頁74~78。
陳俊民:〈「道學、政術」之間──論宋代道學之原型及其真精神〉,《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5期(2002年5月),頁409~425+485~486。
陳逢源:〈道統的建構──重論朱子四書編次〉,《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223~254。
陳來:〈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余英時《朱子的歷史世界》述評〉,《二十一世紀》第79期(2003年10月),頁130~139。
陳仁仁:〈莊子「內聖外王」思想的三種形態〉,《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2011年),頁17~21。
陳志信:〈論《四書章句集注》對聖賢授受語境的承繼與開展〉,《政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14年12月),頁183~214。
梅廣:〈「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621~667。
黃甲淵:〈荀子與朱子之「心」論(上)〉,《中國文化月刊》第139期(1991年5月),頁104~116。
黃甲淵:〈荀子與朱子之「心」論(下)〉,《中國文化月刊》第140期(1991年6月),頁105~125。
黃甲淵:〈朱子「知行」論之實義(上)〉,《中國文化月刊》第153期(1992年7月),頁95~115。
黃甲淵:〈朱子「知行」論之實義(下)〉,《中國文化月刊》第154期(1992年8月),頁111~125。
黃甲淵:〈朱子「格物致知」工夫論的義理背景與其過程(上)〉,《鵝湖學誌》第19卷第9期(1994年3月),頁9~15。
黃甲淵:〈朱子「格物致知」工夫論的義理背景與其過程(下)〉,《鵝湖學誌》第19卷第10期(1994年4月),頁48~54。
黃甲淵:〈從「心具理」觀念看朱子道德哲學的特性〉,《鵝湖學誌》第23期(1999年12月),頁43~70。
黃進興:〈以序為書〉,《讀書》第9 期(2003年9月),頁80~84。
黃瑩暖:〈朱子論《中庸》「未發」之義及其工夫〉,《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21期(2007年6月),頁121~140。
黃瑩暖:〈唐、牟論朱子中和新舊說之「心」義〉,《當代儒學研究》第4期(2008年7月),頁147~168。
黃瑩暖:〈朱子格物之心性理論與工夫義蘊的再探討〉,《當代儒學研究》第6期(2009年7月),頁35~58。
黃瑩暖:〈唐君毅先生論朱子格物致知工夫〉,《國文學報》第18期(2010年12月),頁65~91。
黃富峰:〈朱子的道德認識論〉,《齊魯學刊》第6期(2009年),頁11~14。
張慧芳:〈朱子的心性觀與格物致知〉,《靜宜人文學報》第8期(1996年7月),頁55~64。
張新民:〈朱子「去惡全善」思想的本體論與工夫論〉,《孔子研究》第4期(2001年),頁44~53。
張子立:〈釋朱子「脫然貫通」說〉,《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8月),頁99~125。
郭齊:〈諭小學在朱子思想體系中的地位〉,《中國文化月刊》第228期(1999年3月),頁61~78。
郭淑新:〈朱子的敬畏倫理思想及其現代意蘊〉,《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9年),頁45~50。
葉世昌、馬新愛:〈陳亮主張「義利雙行」說質疑──兼論陳亮、朱子在義利觀上的分歧〉,《孔孟月刊》第35卷第8期(1997年4月),頁28~31。
程潮:〈儒家「內聖外王」的源流及內涵新探〉,《嘉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7年),頁5~9。
程繼紅、程國棟:〈朱子與信州文人集團交游考〉,《朱子學刊》總第14輯(2004年),頁77~86。
曾春海:〈朱子德性修養論中的「格物致知」教〉,《哲學與文化》,1982年3月)第9卷第3期,頁20~29。
曾昭旭:〈朱子格物之再省察〉,《鵝湖》第11卷第3期(1985年9月),頁10~13。
景海峰:〈朱子哲學體用觀發微〉,《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4期(1995年11月),頁38~43。
湯建榮:〈朱子「體用一源」思想論析〉,《蘭州學刊》第7期(2008年),頁6~10。
游騰達:〈唐君毅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省察──以心性論為焦點〉,《鵝湖學誌》第42期(2009年6月),頁31~94。
廉永英:〈朱子學之體與用〉,《孔孟月刊》第26卷第6期(1988年2月),頁31~35。
賈忠婷:〈朱子談「體驗未發」的可能思考進路〉,《鵝湖》第29卷第5期(2003年11月),頁54~63。
葛兆光:〈拆了門檻便無內無外:在政治、思想與社會史之間──讀余英時先生《朱子的歷史世界》及相關評論〉,《當代》第198期(2004年2月),頁86~96。
楊儒賓:〈朱子的格物補傳所衍生的問題〉,《史學評論》第5期(1983年),頁133~172。
楊儒賓:〈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讀余英時先生的《朱子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當代》第195期(2003年11月),頁125~141。
楊儒賓:〈我們需要更多典範的轉移──敬答余英時先生〉,《當代》第198期(2004年2月),頁97~105。
楊祖漢:〈退溪與朱子持敬工夫論之涵義〉,《鵝湖》第21卷第10期(1996年4月),頁22~28。
楊祖漢:〈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9年3月),頁195~209。
楊雅妃:〈朱子透過「孟子」所闡述的「心性情」三分之義理內涵〉,《興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7年12月),頁57~71。
楊澤波:〈內聖外王之辨及其當代價值──對一個學術公案的遲到解讀〉,《河北學刊》第32卷第4期(2012年7月),頁23~29。
楊舒雲:〈余英時的士人論及其歷史思維──以宋代「君臣同治天下」觀為切入點〉,《史原》第24期(2012年9月),頁123~166。
趙潤昌:〈「致中和」到「格物致知」──朱子《四書》詮釋的「心性論」探微〉,《通識研究集刊》第13期(2008年6月),頁149~172。
黎建球:〈朱子的形上思想〉,《興大中文學報》第10期(1977年12月),頁24~75。
黎建球:〈朱子理形論〉,《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6期(1987年6月),頁2~12。
潘立勇:〈朱子「心與理一」的人格理想〉,《浙江學刊》第1期(2001年),頁170~174。
劉述先:〈朱子的仁說、太極觀念與道統問題的再省察〉,《史學評論》第5期(1983年),頁173~188。
劉述先:〈評余英時《朱子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第1卷第2期(2003年),頁316~334。
劉述先:〈對於余英時教授的回應〉,《九州學林》第2 卷第2 期(2004年),頁294~296。
劉君燦:〈由價值與理性合一的生態學談起:簡談朱子「格物窮理」說的心態意義〉,《鵝湖》第9卷第7期(1984年1月),頁34~35。
劉承符:〈朱子論性之研究〉,《菩提樹》第34卷第8期(1986年7月),頁20~21。
劉芝慶:〈陳亮經學述義〉,《東華漢學》第17期(2013年6月),頁81~104。
蔡仁厚:〈朱子學的新反省與新評價〉,《哲學年刊》第1期(1981年12月),頁48~58。
蔡仁厚:〈朱子論性之研究〉,《東海學報》第27期(1986年6月),頁59~72。
蔡介裕:〈朱子「仁說」思想大要──中和新說後之思想歸結〉,《中國文化月刊》第159期(1993年1月),頁51~69。
蔡茂松:〈朱子的四端七情理發氣發問題〉,《中華學苑》第55期(2001年2月),頁35~59。
蔡家和:〈朱子的性理學──仁義禮智四德由來之考察〉,《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2期(2007年7月),頁140~157。
鄭吉雄:〈陳亮的事功之學〉,《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6月),頁257~289。
鄭伊庭:〈「成人」與「醇儒」──論陳、朱之辯中儒學理想的分歧〉,《有鳳初鳴年刊》第5期(2009年10月),頁395~398。
蔣昭陽:〈辨析朱子心性論中的「心」〉,《蘭州學刊》第11期(2007年),頁18~20。
簡貴雀:〈陳亮與朱子之辨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8期(1984年6月),頁407~538。
龔道運:〈朱子及其心學〉,《國立編譯館館刊》第8卷第1期(1979年6月),頁149~172。
龔道運:〈朱子心學的特質〉,《朱子學刊》第1輯(1989年4月),頁149~172。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文炳道:《從道德哲學的觀點論朱子理氣論及心性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85年)。
元鍾實:《朱子之心性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8年)。
王惠雯:《朱子「心與理一」思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2年)。
朱倍儀:《宋代士人之義行》(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年)。
何祚璞:《朱子蒙學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呂建康:《宋代鄉約組織社會職能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碩士論文,2014年)。
林翠芬:《孟子內聖外王思想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所碩士論文,1991年)。
林漢文:《士論與道理:試由宋代政治之發展解釋理學的興起脈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海霞:《醇儒與英雄──朱子陳亮辯論研究》(江蘇:蘇州大學中國哲學系碩士論文, 2009年)。
胡森永:《朱子思想中道德與知識的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2年)。
柯玫妃:《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研究──以詮釋傳意方法分析》(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
師瓊珮:《朱子《家禮》對家的理解-以祠堂為探討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2002年)。
高荻華:《朱子《四書章句集注》解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
黃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瑩暖:《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
黃麗娟:《朱子的道德世界──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7年)。
黃婉瑜:《朱子《小學》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聖傑:《論「心」朱子哲學中的地位與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怡婷:《宋代刊刻集部典籍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陳代湘:《現代新儒學與朱子學》(天津:南開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2002年)。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陳火根:《朱子教化思想研究》(雲南:雲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張香芸:《朱子存有論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雪紅:《傳播與轉型:走向生活世界的宋代社會教化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張莞苓:《朱子哲學中「心」的意涵研究──對牟宗三論斷之駁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陳俞志:《朱子童蒙教育思想及其影響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許滸:《全體大用:朱子道學之基本構成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彭孝維:《先秦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91年)。
甯慧如:《南宋儒者的入仕與教學──特別關注道學家的雙重實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5年)。
楊雅婷:《朱子思想中「心」的意義與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
楊博淳:《損有餘補不足:宋朝義倉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2012年)。
翟秀娟:《宋代鄉約制度研究──兼與中古英國鄉村共同體比較》(山東:山東師範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鄭相峰:《朱子心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93年)。
劉敏:《家國之間--從家訓、義莊和鄉約現象看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河北: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樊其玲:《朱子《大學》哲學思想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賴賢宗:《康德倫理學「自律」問題研究──兼與朱子「心統性情」比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2年)。
歐陽賜:《朱子心性論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3年)。
盧其薇:《朱子「聖賢氣象」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

(五)會議論文集(依姓氏筆劃排列)

劉昭明主編:《第十一屆兩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2014年)。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二、翻譯論著

(美)Hoyt Cleveland Tillman編,楊立華、吳豔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美)John King Fairbank著,郭曉兵等譯:《中國的思想與制度》(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
(美)Peter K. Bol著,王昌偉譯:《歷史上的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田浩:《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子的挑戰》(根據哈佛大學出版社1982年版譯出,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田浩著、程鋼譯:〈評余英時的《朱子的歷史世界》〉,《世界哲學》第4期(2004 年),頁103~107。
(美)田浩:《朱子的思維世界(增訂版)》(臺北:允晨文化,2008年3月)。
(美)田浩:《旁觀朱子學:略論宋代與現代的經濟、教育、文化、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美)包弼德著、程鋼譯:〈對余英時宋代道學研究方法的一點反思〉,《世界哲學》第4期(2004 年),頁92~102。
(加)秦家懿著,曹劍波譯:《朱熹的宗教思想》(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230~254。
(日)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日)寺地遵著,劉靜貞、李今芸譯:《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7月)。
(日)諸橋轍次:《儒學之目的與宋儒慶曆至慶元百六十年間之活動》(南京:首都女子學術研究會,1937年7月)。
(日)溝口雄三著,陳耀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與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比利時)魏希德著,胡永光譯:《義旨之爭:南宋科舉規範之折沖》,收於彭國翔主編:《海外中國思想史研究前沿譯叢》(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