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學、家族與地方社會──以吉水、安福兩縣為例
作者:張藝曦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I-Hsi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汎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陽明學江右吉安吉水安福家族丈量社會工作鄒守益羅洪先Wangyangming SchoolJiangyouJianJishuiAnfulineageland registersocial workShou-yi ZhouHong-Xian Lu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52
前言
從先秦以來,士便以主角的形象出現在歷史舞台,尤其宋代以下的近代中國社會既是以士階層為主體的科舉社會,唯一有資格參加科考的士階層自然成為政治與社會的中堅層,這個變化為近代中國史的發展開了新局。
「士志於道」——這是孔子最早爲「士」所下的定義,用現代的話說,「道」相當於一套價值系統,而這套價值系統必須通過實踐以求其實現,唯有如此,「天下無道」才有可能變爲「天下有道」,也就是合理秩序的重建。「以天下為己任」成為宋代士大夫的基本信念,而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呼聲,也使士大夫更積極的希望在政治上實現其理想,這很自然的引出王安石變法,而變法的失敗則帶給士大夫相當大的挫折。此後士階層將其關心的層面漸從政治領域轉向社會文化領域,宋明兩代的理學學術與蓬勃的社會文化活動,都可放在此脈絡下理解。
宋明兩代士風不同,士所關懷的、所扮演的角色也有差異,其中從兩宋程朱學到王學兩股學術思潮之間的興衰交替,更是影響近代思想文化史相當深遠的一件大事。兩宋理學學者所嚮往的是「得君行道」的理想,懷抱「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主要的訴求對象也鎖定在以政治主體自居的士大夫階層,但明中期代之而興的王學所追求重建合理秩序的實踐方向則從朝廷轉向社會,包括創建書院、民間傳學、宗族組織的強化、鄉約的發展等等,都是此一集體活動趨向的具體成果。
緊接著可更深入發問的是,王學這門學術是如何傳學、如何創建書院、又如何推行鄉約等地方工作,亦即:王學既然轉向社會實踐,則其學術如何流傳於廣大的中下層士人甚至布衣處士之間?同時又如何在地方上開展其學,其學又如何可能草根化?至於進行鄉約等地方工作,王學學者既不像官方可以一聲令下,使人人遵命景從而行,則王學這門學術在其中又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其中顯然有許多曲折複雜的面相存在。
目前學界對王學的討論焦點多半放在左派王學上,由於左派王學中不少人秉持儒學平民化的理想,效法孔子周游四方,向無論識字與不識字的平民百姓談論道德,講說學術,遂使我們發現理學這門在大眾印象中精英性頗強的學術,其實有其平民性與社會性的一面,而王學也確實不是一門抽象的學術而已,而是在社會活動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地。問題是,除了左派王學以外,其他流派卻鮮少受到研究者的注意而相對被忽視了,但除非我們認為左派王學已足以代表全部的王學,或其他流派的王學學者在講學以外並無其他突出或值得深入了解之處,否則目前對王學的研究顯然尚不完全,還有許多待補的部份。
在王學的各個流派中,江右王學這個被視為王學正統學術代表的流派頗值得注意,這個流派的代表人物,如鄒守益、羅洪先等人,都是當世王學學者中與左派王學的代表人物王艮、王畿等人齊名的學術領袖,而這幾位江右王學的學術領袖又都是出身吉安,因此吉安可說是江右王學的中心所在,安福、吉水兩地更是吉安王學的中心所在,安福王學以鄒守益、吉水王學以羅洪先為首。
一般認為王學學者多是透過講會與書院講學的方式傳學,但除非是像左派王學走入社會基層講學──左派王學在吉安並不盛──否則無論是講會或書院講學,都必須先召集人來聽講才可能舉行,但為何人們願意前來,以及如何召集與吸引人來聽講,仍是一大疑問,尤其書院講學所能吸引的往往都是生員以上的精英階層,不易與社會基層的士民發生關係,而除非我們相信王學只是一門精英的學術,否則勢必還有其他的傳播管道存在。更深一層看,是誰在支持講學活動,又為何支持講學活動,這些疑惑都仍待解答。
這跟學術在地的根基有關。在傳統中國社會,家族可說是最基本又最重要的社會單位,一門學術在地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很難想像地方家族完全沒有角色,尤其江右──即江西,從宋代以來就是與江、浙兩地同為全國文教最發達之處,吉安府的功名表現更是領先江西其他各府,當地不乏高官顯宦與世家大族,因此學術與家族之間在地的互動,以及吉安王學學者如何根著當地,經營與當地家族、士民百姓、地方鄉里的關係,都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問題。
王學學者又不只是空談學術而已,還會負責承辦許多地方事務或推動許多重大改革,包括鄉里建設、社會救濟,以及賦役丈量等。為了順利進行與完成這些工作,王學學者不僅必須亟力取得官方的支持、地方士紳的配合,更須動員當地士人、地方家族的共同合作才能成功,因此我們將可看到學術群體如何有效的結合當地的家族、士紳、士人,甚至平民百姓,共同營造一個心中理想的地方社會。
這個研究將可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學術如何在地發展與草根化、學術群體的地方動員能力,以及王學學者如何經營與地方鄉里關係。加上若是考慮到家族在傳統中國社會的重要性,吉安王學與地方家族之間合作甚至共生的關係其實有其指標性的意義,我們甚至可以說,宋明兩代理學學者的「化鄉」理想,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吉安王學甚至江右王學的方式實現了。在整個明代文化史的地圖上,江右王學是急待補上的一塊拼圖。
結論
如果說宋明理學的主要目標是「合理秩序的重建」(余英時),勢必不能如西方中世紀的修道院修士一般只是沈浸在思想的啟發與討論中,而是必須進入世俗世界來完成,於是宋明理學內部從程朱學到王學的轉變,也不應只是放在學術思想史的脈絡下理解,而必須更脈絡化的來看其學術如何在俗世中展開。
兩宋程朱學的思想論辯多有其政治脈絡可循,這跟程朱學將其學術成就的可能性放在得君行道上有關,這條取徑直到明初程朱學者仍然不變。明中期新興的王學則相當全面的投入到民間講學傳道運動中,並協助地方進行許多社會地方工作。這篇論文便集中討論王學在地方層次如何草根化、取得其社會基礎的過程與發展。
若就學術傳播的角度來看,王學學者主要是透過群體講學以及書面文字、即古本《大學》與《傳習錄》這兩本小書傳播其學。透過《傳習錄》與古本《大學》這類宣傳小冊的刊印流傳,不僅可以打開王學傳播的範圍,同時也不必被侷限在王守仁及其門下弟子講學所在之地,無論聽過講學或無法前往聽講的人,都可透過這類小冊子了解王學學說的精華,所以這兩本小冊子出版後便不斷在士人間轉手流傳,並且不斷再編、再版。
有趣的是,講學與書籍的流傳又在安福與吉水兩地各自造成不同的影響,在安福,學術傳播主要透過講學活動的舉行,但在吉水,許多士人都是透過閱讀《傳習錄》而有悟,講學活動相對冷清得多。而兩縣出現此一差異,還跟彼此的學術傳統不同有關,明初安福以春秋學這門舉業之學著名全國,理學的傳統不強,士人一旦對理學有興趣時的阻礙不大,因此安福也是吉安府中最早有人前往浙中或南贛向王守仁問學的縣份,相對的,吉水、尤其是同水鄉則有其程朱學傳統,所以吉水學術始保持終介於王學與程朱學之間的特色。
在第三、四兩章,則以吉水與安福為例切入討論兩縣王學與地方家族的關係,以及王學草根化的幾種方向與情形。吉水同水鄉世族群聚的先天條件有助於當地王學學者利用親緣或姻親等家族關係網絡發展其學,也因此從正德、嘉靖始,至萬曆、泰昌、天啟末一百多年的時間中,同水鄉的講學活動始終不盛。而在世族群聚的有利條件下,同水鄉學術擁有相當強固的生命力,一位大儒去世後往往便有另一位繼起,而即使萬曆年間曾經無人主持學術,同水鄉士人仍可外出前往縣城區域鄒元標處求學,最後更有李邦華繼鄒元標而起,主導了這個區域的學術活動。安福王學的草根化過程中同樣需要地方家族的支持,當地王學學者在親緣與姻親的關係網絡之外,還透過講學活動建構一個或多個學術網絡,並以興建書院的方式將其建制化。吉水縣城區域、安福南鄉、安福北地、安福西鄉都各自提供了不同的實例。
同水鄉王學學者充份利用原有的家族關係網絡發展其學,草根化深的同時也受到地域的限制,於是學術最後侷限在同水鄉一鄉的範圍而難以廣傳。所以如仁壽鄉當地的學術雖因玄潭講會在此地舉行而興起,但在羅洪先去世後便迅速中衰。安福與吉水縣城區域的學術發展則更迅速而具即時性,即使當地缺乏如同水鄉世族群聚的條件,也沒有強固的家族勢力或家族關係網絡,王學學者仍然可以利用講學、興建書院的方式作興學術,不過有無學術領袖與世家大族的支持則是安福南鄉、北地學術發展能否延續不斷的關鍵因素,尤其在整個大環境對王學的發展漸趨不利時,這兩個因素的重要性更被凸顯出來。安福南鄉與北地恰好形成對比,前者在進入十七世紀以後,由於缺乏學術領袖與世家大族的支持,其學術發展曾有二十年的衰退期,而安福北地因有鄒、伍兩世族長期支持,遂能成功維繫其學術網絡達百餘年之久。同水鄉與安福北地這兩個成功的例子,都共同凸顯了地方家族的參與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在王學草根化過程中的關鍵角色。
若從現實利益的角度切入看,當地的地方家族除了受王學學術的吸引外又為何支持王學?明中期以後由於社會秩序一直呈現不安的狀態,官方的社會控制力又漸弱,使得中央或地方官員所推動的許多改革必須有賴於官方以外勢力的合作。王學學者積極協助這些地方政令或事務的推展,企圖解決地方秩序不安的問題,應是當地的地方家族倚賴並支持王學的原因之一,並且應是很關鍵的原因。
於是我從族、鄉、縣三個層級看王學學者所從事的地方事務,除了家族工作以外,王學學者還在鄉里層次持續推動鄉約保甲等工作,希望藉此恢復地方秩序。至於丈量與賦役改革工作則是明中晚期王學學者所進行的地方工作中最殊異於其他學術群體或地方士紳的部份,所以本文以兩章的篇幅處理這項課題。第五章把重心放在嘉靖年間吉水、安福兩縣丈量與賦役改革工作,並旁及吉水、安福、永豐三縣王學學者為此所生的爭議,藉此凸顯王學學者所行的實務工作與其「一體說」理想的出入與侷限之處。第六章則注意到隆慶、萬曆年間以後政治力干預的加強,並一步步緊縮了王學學者在這方面活動施展的空間。在政治風氣寬鬆的嘉靖年間,王學學者如鄒守益可以率領四十餘位諸生分有司權而行丈,甚至越級上訴與知府對抗,但在政治風氣緊縮的萬曆年間,王學學者卻幾乎難以措手了。
無論實務與理想的矛盾,或政治力的緊縮限制,都使王學學者不得不走上政治解決這條路,這也許可以部份解釋為何東林學派可以繼王學而起,東林學派在學術立場上趨近程朱學,而其目標則是希望以政治清議展開其學。相對的,安福王學在同一時間的發展幾乎趨於停滯,鄒元標則是參與到東林學派相關的政治運動中,京師的首善書院講學可說是整個運動的高峰,但最後仍以失敗告終。
這次的失敗,也幾乎宣告了學術在政治領域難有作為的結果,晚明學術高度發展的同時,政治上的危機卻日深,兩者形成相當強烈而矛盾的對比。清初學者延續這股下層經世之風,繼續進行許多地方工作,陸世儀即是一例,而這或許也可以部份解釋了顧炎武與黃宗羲提出郡縣論的文化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清初的下層經世之風,既可視為明中晚期王學地方工作的延續,但王學所行的地方工作因政治壓力而無出路的內在危機,在清初異族高壓政權下仍然無解,於是政治高壓終於成為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清初的這股經世風潮也在不久衰落。
參考書目
一、史料
(民國)《廬陵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九年刊本影印。
(光緒)《吉水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元年刻本影印。
(光緒)《吉安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元年刊本影印。
(光緒)《江西通志》,台北:華文書局,據清光緒七年刊本影印。
(同治)《永新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影印。
(同治)《永豐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影印。
(同治)《安福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同治十一年刻本影印。
(乾隆)《永新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十一年刊本影印。
(乾隆)《安福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東洋文庫藏清乾隆四十七年修同治四年補刻本影印。
(乾隆)《杭州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乾隆四十九年刻本影印,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701。
(乾隆)《泰和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六年刊本影印。
(乾隆)《廣德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五十九年重修刊本影印。
(乾隆)《廬陵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四十六年刊本影印。
(康熙)《安福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清康熙十八年刻本影印。
(順治)《吉安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順治十七年刻本影印。
(萬曆)《吉安府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明萬曆十三年刻本影印。
(萬曆)《紹興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十五年刊本影印。
(道光)《吉水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五年刻本影印。
(嘉靖)《吉安府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明嘉靖元年刻本影印。
《八修文氏統譜》(永新),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年木活字本。
《三舍劉氏七續族譜》(安福),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三十三年木活字本。
《三舍劉氏六續族譜》(安福),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一年木活字本。
《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
《左氏十二修族譜》(永新),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三十八年三都堂木活字本。
《平溪羅氏四修族譜》(廬陵),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一經堂木活字本。
《江西賦役全書》,台北:學生書局,1970。
《吳氏宗譜》(永豐),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十八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坑東固塘文氏族譜》(永新),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十五年木活字本。
《沙溪楊氏宗譜》(吉水),上海圖書館藏清宣統三年光裕堂木活字本。
《忠節南嶺楊氏族譜》(吉安),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三十三年木活字本。
《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油田隆堂彭氏族譜》(廬陵),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十四年木活字本。
《近思錄》,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87。
《前溪劉氏族譜》(安福),上海圖書館藏民國三年木活字本。
《南溪劉氏續修族譜》(安福),上海圖書館藏清崇本堂木活字本。
《夏陽湯氏族譜》(永新),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二十六年木活字本。
《神泉寧氏七修族譜》(永新),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六年達孝堂木活字本。
《陳氏三修族譜》(永新),上海圖書館藏清德星堂木活字本。
《賀氏十二修族譜》(永新),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九年鏡湖堂木活字本。
《賀氏十三修族譜》(永新),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十四年鏡湖堂木活字本。
《傳習錄》,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87。
《楊氏三修族譜》(吉水),上海圖書館藏清清白堂木活字本。
《龍山黃氏宗譜》(永豐),上海圖書館藏民國十八年木活字本。
《續修安福令歐陽公通譜》(安福、廬陵),上海圖書館藏民國間影印清乾隆十五年刻本。
尹臺,《洞麓堂集》,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77。
尤時熙,《尤西川先生擬學小記╱續錄╱附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9。
毛伯溫,《毛襄懋先生全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63。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台北:大申書局,1983。
王艮,《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87。
王宗沐,《敬所王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11。
王宗沐纂修,陸萬垓增修,《江西省大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萬曆二十五年刊本影印。
王時槐,《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14。
王慎中,《弄芳堂摘稿》,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88。
伍袁萃,《林居漫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242。
朱衡,《朱鎮山先生集》,明萬曆十九年刊本。
何心隱,《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呂坤,《呂新吾先生去偽齋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61。
呂柟,《涇野子內篇》,北京:中華書局,1992。
呂柟,《涇野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60-61。
宋儀望,《華陽館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16。
李中,《谷平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71。
李邦華,《文水李忠肅先生集》,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81。
李棪,《東林黨籍考》,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李樂,《見聞雜記》,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242。
李贄,《焚書╱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偉文圖書公司,1976。
汪循,《汪仁峰先生文集╱外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47。
周汝登,《東越證學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周廣,《玉巖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58。
孟化鯉,《孟雲浦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67。
林俊,《見素集》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7。
姜寶編,《松谿程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46,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紀盷等,《歷代職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胡松,《胡莊肅公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91。
胡直,《衡廬精舍藏稿.續稿》,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87。
夏燮,《明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9。
徐問,《山堂續稿》,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54。
徐學謨,《歸有園稿》,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25。
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31。
高攀龍,《高子遺書》,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2。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
崔銑,《洹詞》,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7。
張元禎,《東白張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75。
張岳,《小山類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郭子章,《蠙衣生粵草.蜀草》,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54。
郭子章,《蠙衣生黔草.傳草》,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55。
郭子章編,《王父雲塘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4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29。
陳九川,《明水陳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72。
陳昌積,《龍津原集》,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毛汝麒等校刊本。
陳建,《學蔀通辨》,京都:中文出版社,據日本寬文三年(1663)刊本影印。
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章袞,《章介菴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81。
章懋,《楓山集》,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4。
曾同亨,《泉湖山房稿》,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刊本。
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56。
焦竑,《國朝獻徵錄》,台北:學生書局,1984。
焦竑,《焦氏澹園集》,台北:偉文圖書公司,1977。
程文德,《程文恭遺稿》,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90。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馮從吾,《少墟集》,清康熙十四年重刊本。
黃佐,《庸言》,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9。
黃宗羲,《明儒學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94。
黃綰,《久菴先生文選》,據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年間刊本影印。
楊士奇,《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楊時喬,《新刻楊端潔公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39-140。
楊廉,《楊文恪公文集》,在《續修四庫全書》集1332-1333。
楊應詔,《天游山人集》,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台北:明文書局,1991。
鄒元標,《存真集》,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啟二年序刊本。
鄒元標,《南皋鄒先生會語合編.講義合編》,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14。
鄒元標,《願學集》,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4。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65-66。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遺稿》,嘉靖末年刊本。
鄒袞,《鄒氏學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鄒德涵,《鄒聚所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57。
鄒德溥,《鄒泗山文集》,清安福紹恩堂刊本。
靳學顏,《靳兩城先生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02。
熊過,《南沙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91。
管志道,《問辨牘.續問辨牘》,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87-88。
劉元卿,《劉聘君全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54。
劉元卿,《諸儒學案》,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12。
劉孔當,《劉喜聞文集》,東京高橋情報據明萬曆三十九年刊本影印。
劉文卿,《劉直洲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72。
劉日升,《慎修堂集》,國家圖書館藏本。
劉應秋,《劉大司成文集》,國家圖書館藏明吉水劉氏家刊本。
劉繹,《白鷺洲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據清同治十年白鷺書院刻本影印。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80。
歐陽鐸,《歐陽恭簡公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64。
蔡清,《蔡文莊公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43。
錢一本,《黽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14。
薛甲,《畏齋薛先生藝文類稿》,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72。
顏鈞著,黃宣民點校,《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魏良弼,《太常少卿魏水洲先生文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85。
羅大紘,《紫原文集》,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139-140。
羅汝芳,《近溪羅子全集》,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29-130。
羅汝芳,《盱壇直詮》,台北:廣文書局,1977。
羅汝芳,《羅近溪先生明道錄》,台北:廣文書局,1987。
羅洪先,《念菴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75。
羅洪先,《念菴羅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89-90。
羅洪先著,羅大紘選編,《石蓮洞羅先生文集》,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四十五年跋陳于廷校梓本影印。
羅倫,《一峰先生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51。
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
羅欽順,《整菴文集》,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1。
羅僑,《東川羅先生潛心語錄.羅東川公內稿.羅東川公外稿》,在《續修四庫全書》子938。
顧允成,《小辨齋偶存》,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2。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台北:廣文書局,1975。
顧憲成,《涇皋藏稿》,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2。
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14。

二、中文著作
《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吉安縣地名志》,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7。
《江西省地圖冊》,上海:中華地圖學社,1993。
《江西省安福縣地名志》,安福:江西省安福縣地名辦公室,1986。
《江西省泰和縣地名志》,泰和:江西省泰和縣人民政府地名辦公室,1986。
《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于志嘉,〈日本明清史學界對「士大夫與民眾」問題之研究〉,《新史學》4:4(1993),頁141-175。new window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方祖猷,《清初浙東學派論叢》,台北:萬卷樓,1996。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1993),頁679-712。new window
王汎森,〈明末清初思想中之「宗旨」〉,《大陸雜誌》94:4(1997),頁1-4。
王汎森,〈近代知識份子自我形象的轉變〉,《文史哲學報》56(2002),頁1-27。new window
王汎森,〈清初的講經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3(1997),頁1-90。new window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3(1998),頁557-587。new window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崇峻,〈明代中晚期江右王門學者的鄉村運動──以江西吉安府為中心〉,《國立編譯館館刊》28:1(1999),頁181-209。
王崇峻,《明代書院講學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王蘭蔭,〈明代之鄉約與民眾教育〉,《師大月刊》21(1935),頁103-122。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new window
朱鴻林,〈明太祖的孔子崇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1999),頁483-530。new window
朱鴻林,〈明代中期地方社區治安重建理想之展現—-山西河南地區所行鄉約之例〉,《(韓國)中國學報》32(1992),頁87-100。
朱鴻林,〈明代嘉靖年間的增城沙堤條約〉,《燕京學報》新8(2000),頁107-159。
朱鴻林,〈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與挫折〉,《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5(1996),頁167-181。new window
江士傑,《里甲制度考略》,在《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
池勝昌,〈耿定向與泰州學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牟宗山,《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學生書局,1984。
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何淑宜,〈以禮化俗──晚明士紳的喪俗改革思想及其實踐〉,《新史學》11:3(2000),頁49-100。new window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2003。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2004。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吳廷燮,《明督撫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2。
吳宣德,《江右王學與明中後期江西教育發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台北:學生書局,1991。new window
吳震,〈現成良知──簡述陽明學及其後學的思想展開〉,《中國學術》4(2000),頁54-83。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吳晗,《皇權與紳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吳晗,《讀史劄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6。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呂景琳、郭松義主編,《中國歷代經濟史》(明清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李才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李文治、江太新,《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李弘祺,〈絳帳遺風──私人講學的傳統〉,收入林慶彰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頁353-410。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new window
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1200-1850》,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李伯重,《理論、方法、發展趨勢:中國經濟史研究新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李伯重,《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
李孝悌,〈十七世紀以來的士大夫與民眾──研究回顧〉,《新史學》4:4(1983),頁97-139。new window
李紀祥,〈入道之序:由「陳(淳)、黃(幹)之歧」到李滉《聖學十圖》〉,《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24(2001),頁241-337。new window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8。
李慶龍,〈羅汝芳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杜乃濟,《明代內閣制度》,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
杜婉言、方志遠,《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九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沈登苗,〈明清全國進士與人才的時空分布及其相互關係〉,《中國文化研究》26(1999),頁59-66。
肖源隆編,《吉水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1989。
那思陸,《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周德昌,《中國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1995。new window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new window
林麗月,〈科場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0(1992),頁43-74。new window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1991),頁215-234。new window
侯外廬等編,《宋明理學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柳存仁,〈王陽明與佛道二教〉,收入《和風堂文集》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頁878-923。new window
柳存仁,〈王陽明與道教〉,收入《和風堂文集》中冊,頁847-877。new window
柳存仁,〈明儒與道教〉,收入《和風堂文集》中冊,頁809-846。new window
科大衛、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歷史研究》2000,頁3-14。
科大衞,〈祠堂與家廟──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1:2(2003),頁1-20。new window
胡發貴,《羅欽順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韋慶遠,《明代黃冊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61。
韋慶遠,《張居正和明中後期政局》,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唐文基,《明代賦役制度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唐立宗,《在「盜區」與「政區」之間》,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2002。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開明書局,1962。
容肇祖,《容肇祖集》,山東:齊魯書社,1989。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頁137-160。
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徐揚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
袁良義,《清一條鞭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張仲禮,《中國紳士》,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
張建仁,《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張研編著,《清代經濟簡史》,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
張哲郎,《明代巡撫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new window
張德澤,《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張慧劍,《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曹松葉,〈宋元明清書院概況〉,《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週刊》,第111-115期(1930)。
曹國慶,〈王守仁與南贛鄉約〉,《明史研究》第3輯,合肥:黃山書社,1993,頁67-74。
曹國慶,〈明代鄉約發展的階段性考察──明代鄉約研究之一〉,《江西社會科學》1993:8,頁24-29。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梁方仲,《梁方仲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梁方仲,《梁方仲經濟史論文集集遺》,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new window
梁洪生,〈江右王門學者的鄉族建設──以流坑村為例〉,《新史學》8:1(1997),頁43-85。new window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郭紹虞,〈明代文人結社年表〉,《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頁498-512。
郭紹虞,〈明代文人集團〉,《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頁518-610。
郭景昌、賴良鳴編,《吉州人文紀略》,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127。
陳支平,《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
陳光貽,《中國方志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陳谷嘉、鄧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陳來,〈明嘉靖時期王學知識人的講會活動〉,《中國學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1-53。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83。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2。new window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1991。
陳寶良,《飄搖的傳統──明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台北:學生書局,1977。
傅衣凌,《明史新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初探》,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嵇文甫,《左派王學》,上海:開明書局,1934。
程玉瑛,〈王艮與泰州學派:良知的普及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7(1989),頁59-136。
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台北:廣文書局,1995。
費孝通,《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香港:中華書局,1887。
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上海書店,1991。
賀廣如,〈江右王學及其相關書院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馮爾康,《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北京:中華書局,1982。
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1350-1988》,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台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2001。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1994。new window
楊天石,《左派王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葛兆光,《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詹康,〈明代的教化思想〉,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聞鈞天,《中國保甲制度》,在《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
劉志偉,〈系譜的重構及其意義:珠江三角洲一個宗族的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43 (1992),頁18-30。
劉志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里甲賦役制度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1984),頁190-208。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鄭振滿,〈中國家族史研究:歷史學與人類學的不同視野〉,《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1:4(1991),頁120-127。
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鄭曉江編,《江右思想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錢杭,《中國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華書局,1994。
錢杭,《血緣與地緣之間:中國歷史上的聯宗與聯宗組織》,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錢杭、謝維揚,《傳統與轉型:江西泰和農村宗族形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六),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
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自印本,1971。
錢穆,《朱子學提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錢穆,《講堂遺錄》(上),在《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繆詠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981。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2。
謝國楨,《明清筆記談叢》,北京:中華書局,1960。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鍾彩鈞,〈上海復旦大學藏《整菴續稿》及其價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5:3(1995),頁137-141。new window
鍾彩鈞,〈羅整菴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1995),頁199-220。new window
鍾彩鈞,〈羅整菴的經世思想與其政治社會背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8(1996),頁197-226。new window
懷效鋒、張晉藩,《中國法制通史》第七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1992。new window
蘇晉仁、蕭鍊子選輯,《歷代釋道人物志》,成都:巴蜀書社,1998。
欒成顯,《明代黃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三、日文著作
《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1990。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二,北京:中華書局,1993。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六,北京:中華書局,1993。
《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岩波講座世界歷史》12,東京:岩波書店,1971。
《明清時代史ソ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7。
《清水博士追悼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大安株式會社,1962。
三木聰,〈明清時代ソ地域社會シ法秩序〉,《歷史評論》580(1998),頁14-27。
三木聰,《明清福建農村社會ソ研究》,札幌:北海道大學圖書刊行會,2002。
上田信,〈地域シ宗族──浙江省山間部──〉,《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94(1984),頁115-160。
上田信,《傳統中國──〈盆地〉〈宗族〉ズノペ明清時代》,講談社,1995。
大久保英子,〈泰州學派シガソ社會的基礎〉,在《東洋史學論集》三,東京:清水書院,1953,頁65-80。
大久保英子,《明清時代書院ソ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
大木康,〈明末江南ズれんペ出版文化ソ研究〉,《廣島大學文學部紀要》50:1(1991),頁1-173。
大木康,〈明清時代ソ科舉シ文學──八股文メバをゲサ〉,《中國-社會シ文化》7(1992),頁83-96。
小山正明,《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2。
小川尚,《明代地方監察制度ソ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9。
小火田龍雄,〈分巡道ソ成立〉,《山口大學文學會誌》3:1(1952),頁25-34。
小火田龍雄,〈江北ズれんペ里甲ソ改編〉,《山口大學文學會誌》16:2(1965),頁21-32。
小火田龍雄,〈江南ズれんペ里甲ソ編成ズコゆサ〉,《史林》39:2(1956),頁1-35。
小火田龍雄,〈里甲編成ズ關エペ諸問題〉,《山口大學文學會誌》9:1(1958),頁40-60。
小火田龍雄,〈官圖.儒圖.僧圖.軍圖等ズコゆサ〉,《山口大學文學會誌》6:2(1955),頁39-50。
小火田龍雄,〈明代鄉村ソ教化シ裁判──申明亭メ中心シウサ──〉,《東洋史研究》11:5╱6(1952),頁423-443。
小林義廣,〈宋代史研究ズれんペ宗族シ鄉村社會ソ視角〉,《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8(1982),頁118-139。
小島毅,《中國近世ズれんペ禮ソ言說》,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6。
小島毅,《宋學ソ形成シ展開》,東京:創文社,1999。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東林黨シ復社》,京都:同朋舍,1996。
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ソ社會シ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6。
小野和子編,《明清時代ソ政治シ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3。
山下龍二,〈最近ズ於んペ王學左派論〉,《斯文》3(1949),頁14-15、11。
山下龍二,《陽明學ソ研究》,東京:現代情報社,1971。
山本命,《明時代儒學ソ倫理學的研究》,東京:理想社,1974。
山本英史,〈日本ソ傳統中國研究シ地域像〉,在《傳統中國ソ地域像》,頁1-9。
山本英史,〈書評──岸本美緒著《明清交替シ江南社會──十七世紀中國ソ秩序問題》〉,《史學雜誌》109:11(2000),頁120-129。
山本英史編,《傳統中國ソ地域像》,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0。
山本進,〈明清時代ソ地方統治〉,《歷史評論》580(1998),頁2-13。
山田賢,〈中國明清時代史研究ズれんペ「地域社會論」ソ現狀シ課題〉,《歷史評論》580(1998),頁40-53。new window
山田賢,《移住民ソ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會史研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5。
山根幸夫,〈明代里長ソ職責ズ關エペ一考察〉,《東方學》3(1952),頁79-87。
山根幸夫,〈明初ソ均工夫ズコゆサ〉,《東洋學報》39:3(1956),頁99-103。
山根幸夫,〈書評──栗林宣夫著《里甲制ソ研究》〉,《東洋學報》54:2(1971),頁109-114。
山根幸夫,《中國史研究入門》,東京:山川出版社,1983。
山根幸夫,《明代徭役制度ソ展開》,東京:東京女子大學學會,1966。
川勝守,〈徐階シ張居正〉,《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1990),頁243-261。
川勝守,《中國封建國家ソ支配構造:明清賦役制度史ソ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
川勝守,《明清江南市鎮社會史研究:空間シ社會形成ソ歷史學》,東京:汲古書院,1999。
中島樂章,〈明代中期ソ老人制シ鄉村裁判〉,《史滴》15(1994),頁16-30。
中島樂章,〈明代前半期.里甲制下ソ紛爭處理──徽州文書メ史料シウサ──〉,《東洋學報》76:3╱4(1994),頁1-32。
中島樂章,《明代鄉村ソ紛爭シ秩序:徽州文書メ史料シウサ》,東京:汲古書院,2002。
中純夫,〈王畿ソ講學活動〉,《富山大學人文學部紀要》26(1997),頁1-81。
中純夫,〈耿定向シ張居正〉,《東洋史研究》53:1(1994),頁50-77。
井上進,〈方志ソ位置〉,《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頁1289-1306。
井上進,〈復社ソ學〉,《東洋史研究》44:2(1985),頁242-272。
井上徹,〈「鄉約」ソ理念ズコゆサ──鄉官.士人層シ鄉里社會〉,《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11(1986),頁34-59。
井上徹,〈小島毅氏ソ批判ズ答りペ──拙著『中國ソ宗族シ國家ソ禮制』ソ書評メ讀モザ──〉,《歷史學研究》758(2002),頁33-35、62。
井上徹,〈宋元以降ズれんペ宗族ソ意義〉,《歷史評論》580(1998),頁28-39。
井上徹,〈宋代以降ズれんペ宗族ソ特質ソ再檢討──仁井田陞ソ同族「共同體」論メバをゲサ──〉,《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12(1987),頁59-99。
井上徹,〈宗族普及ソ一局面──江蘇洞庭東山メ對象シウサ──〉,《中國-社會シ文化》13(1998),頁106-135。
井上徹,〈明朝ソ「里」制ズコゆサ──森正夫著『明代江南土地制度ソ研究』ズ寄オサ〉,《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15(1990),頁82-118。
井上徹,〈黃佐『泰泉鄉禮』ソ世界──鄉約保甲制ズ關連ウサ──〉,《東洋學報》67:3╱4(1986),頁81-111。
井上徹,《中國ソ宗族シ國家ソ禮制:宗法主義ソ視點ろヘソ分析》,東京:研文出版,2000。
今井宇三郎,〈全書本傳習錄考(一)〉,《斯文》27:7╱8╱9(1945),頁19-27。
今關壽磨,《宋元明清儒學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
夫馬進,〈同善會小史〉,《史林》65:4(1982),頁37-76。
夫馬進,《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東京:同朋舍,1997。
生駒晶,〈明初科舉合格者ソ出身ズ關エペ一考察〉,《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1990),頁45-71。
伊藤正彥,〈中國史研究ソ「地域社會論」──方法的特質シ意義──〉,《歷史評論》582(1998),頁18-29。
伍躍,《明清時代ソ徭役制度シ地方行政》,大阪:大阪經濟法科大學出版部,2000。
吉田公平,《陸象山シ王陽明》,東京:研文出版社,1990。
多賀秋五郎,〈宗族ソ資格ズコゆサ〉,在《東洋史學論集》三,東京:清水書院,1953,頁197-210。
寺田浩明,〈明清法秩序ズれんペ「約」ソ性格〉,在濱下武志等編,《社會シ國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4,頁69-130。
西村元照,〈明後期ソ丈量ズ就ゆサ〉,《史林》54:5(1971),頁1-52。
西村元照,〈張居正ソ土地丈量──全體像シ歷史的意義把握ソギバズ──〉,《東洋史研究》30:1(1971),頁33-61;30:2╱3(1971),頁54-81。
吳金成,〈再論明.清朝的紳士層研究〉,《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92),頁653-668。
吳金成,〈明代江西農村的社會變化與紳士〉,《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89-211。
吳金成,〈明末.清初江西南部ソ社會シ紳士〉,在《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頁1081-1106。
吳金成著,渡昌弘譯,《明代社會經濟史研究:紳士層ソ形成シガソ社會經濟的役割》,東京:汲古書院,1990。
谷口規矩雄,《明代徭役制度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98。
谷川道雄,《戰後日本ソ中國史論爭》,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1993。
谷光隆,〈明代監生ソ研究(一)──仕官ソ一方途ズコゆサ〉,《史學雜誌》73:4(1964),頁56-81。
阪倉篤秀,《明王朝中央統治機構ソ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
和田正廣,〈明代ソ地方官рЗЬズれんペ身分制序列ズ關エペ一考察──縣缺ソ清代シソ比較メ通ェサ──〉,《東洋史研究》44:1(1985),頁77-109。
和田正廣,〈明代舉人層ソ形成過程ズ關エペ一考察──科舉條例ソ檢討メ中心シウサ──〉,《史學雜誌》87:3(1978),頁36-71。
和田正廣,〈明末清初ソ鄉紳用語ズ關エペ一考察〉,《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9(1981),頁79-110。
和田正廣,〈明末清初以降ソ紳士身份ズ關エペ一考察〉,《明代史研究》9(1981),頁1-18。
和田正廣,《明清官僚制ソ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
和田清編,《明史食貨志譯註》(補訂版),東京:汲古書院,1996。
岡田武彥,《王陽明シ明末ソ儒學》,東京:明德出版社,1970。
岡田武彥編著,《陽明學ソ世界》,東京:明德出版社,1986。
岸本美緒,〈書評──濱島敦俊著《總管信仰──近世江南農村社會シ民間信仰》〉,《史學雜誌》111:8(2002),頁80-87。
岸本美緒,《明清交替シ江南社會:17世紀中國ソ秩序問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
岩見宏,《明代徭役制度ソ研究》,京都:同朋舍,1986。
岩見宏、谷口規矩雄,《傳統中國ソ完成》,東京:講談社,1984。
松本善海,《中國村落制度ソ史的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7。
武內義雄,《宋學ソ由來及ヂ其特殊性》,東京:岩波書店,1934。
牧野巽,《牧野巽著作集》,東京:御茶ソ水書房,1979-1985。
近藤秀樹,〈范氏義莊ソ變遷〉,《東洋史研究》21:4(1963),頁461-506。
青山一郎,〈明代ソ新縣設置シ地域社會──福建漳州府寧洋縣ソ場合〉,《史學雜誌》101:2(1992),頁82-108。
青木隆,〈明末ズれんペ讀ハアシ──萬物一體ソ仁メ中心ズ──〉,《中國-社會シ文化》16(2001),頁119-142。
前迫勝明,〈明初ソ耆宿ズ關エペ一考察〉,《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頁73-90。
則松彰文,〈清代中期社會ズれんペ奢侈.流行.消費──江南地方メ中心シウサ──〉,《東洋學報》80:2(1998),頁31-58。
星斌夫,《明清時代社會經濟史ソ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89。
重田德,《清代社會經濟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5。
宮崎市定,〈明代蘇松地方ソ士大夫シ民眾──明代史ソ素描試ノ──〉,《亞洲史研究》4(1964),頁321-360。
宮崎市定,《科舉史》,東京:平凡社,1987。
島田虔次,〈中國近世ソ主觀唯心論ズコゆサ──萬物一體ソ仁ソ思想〉,《東方學報》(京都)28(1958),頁1-80。
島田虔次,〈王學左派論批判ソ批判〉,《史學雜誌》61:9(1952),頁70-87。
島田虔次,《中國ズ於んペ近代思惟ソ挫折》,東京:筑摩書房,1949。
島田虔次,《朱子學シ陽明學》,東京:岩波書店,1967。
栗林宣夫,〈明代老人考〉,在《東洋史學論集》三,東京:清水書院,1953,頁129-140。
栗林宣夫,〈明代後期ソ農村シ里甲制〉,在《東洋史學論集》四,東京:清水書院,1953,頁365-400。
栗林宣夫,《里甲制ソ研究》,東京:文理書院,1971。
荒木見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管東溟ソ生涯シガソ思想》,東京:創文社,1998。
荒木敏一,《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69。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ソ研究》,東京:弘文堂,1960。
高橋進,《朱熹シ王陽明──物シ心シ理ソ比較思想論》,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
曹永祿著,渡昌弘譯,《明代政治史研究:科道官ソ言官的機能》,東京:汲古書院,2003。
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東京:同朋舍,1985。
清水盛光,《中國鄉村社會論》,東京:岩波書店,1951。
清水盛光,《支那家族ソ構造》,東京:岩波書店,1942。
清水盛光著,宋念慈譯,《中國族產制度考》,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
細野浩二,〈里老人シ眾老人──『教民榜文』ソ理解ズ關連ウサ──〉,《史學雜志》78:7(1969),頁51-68。
細野浩二,〈明末清初江南ズれんペ地主奴僕關係──家訓ズノヘホペガソ新展開メバをゲサ──〉,《東洋學報》50:3(1967),頁229-264。
曾我部靜雄,〈明太祖六諭ソ傳承ズコゆサ〉,《東洋史研究》12:4(1953),頁323-332。
森正夫,〈「鄉族」メバをゲサ──廈門大學ズれんペ共同研究會ソ報告──〉,《東洋史研究》44:1(1985),頁137-153。
森正夫,〈中國前近代史研究ズれんペ地域社會ソ視點──中國史Ё⑦рЖヨу『地域社會ソ視點──地域社會シベ──Ф──』基調報告〉,在《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83(1982)。
森正夫,〈日本ソ明清時代史研究ズれんペ鄉紳論ズコゆサ〉,《歷史評論》308(1975),頁40-62;312(1976),頁74-84;314(1976),頁113-128。
森正夫,〈明代ソ鄉紳──士大夫シ地域社會シソ關連ズコゆサソ覺書〉,《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史學)26(1980),頁116-100。
森正夫,〈明末ズれんペ秩序變動再考〉,《中國-社會シ文化》10(1995),頁3-27。
森正夫,〈清代江南ЫюУソ鄉鎮志シ地域社會〉,《東洋史研究》58:2(1999),頁82-119。
森紀子,〈鹽場ソ泰州學派〉,《東方學報》(京都)58(1986),頁525-554。
滋賀秀三,《中國家族法ソ原理》,東京:創文社,1967。
滋賀秀三,《清代中國ソ法シ裁判》,東京:創文社,1984。
奧崎裕司,〈明代ズれんペ地主ソ思想ソ一考察──浙西.嘉善ソ袁氏ソ家メ中心ズ──〉,《東洋學報》51:2(1968),頁190-229。
奧崎裕司,《中國鄉紳地主ソ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78。
楠本正繼,《宋明時代儒學思想ソ研究》,東京:廣池學園出版社,1964。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ソ屈折シ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
葭森健介,〈中國史ズれんペ「社會」シ「人間」ソ把握メバをゲサ──共同體.地域社會.хью.リヵвт───〉,《中國-社會シ文化》7(1992),頁259-277。
鈴木博之,〈明代徽州府ソ鄉約ズコゆサ〉,《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頁1045-1060。
福田殖,〈羅念菴「冬遊記」〉,《陽明學》6(1994),頁2-27。
聞立鼎、王衛平,〈明清期.太湖地區ソ社會風潮ソ變遷〉,《廣島大學東洋史研究室報告》14(1992),頁1-9。
稻田清一,〈清末江南ズれんペ一鄉居地主ソ生活空間──ガソ範圍シ構造ズコゆサソ試論──〉,《史學雜誌》99:2(1990),頁39-59。
檀上寬,《明代專制支配ソ史的構造》,東京:汲古書院,1995。
濱島敦俊,《明代江南農村社會ソ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2。
織田萬,《清國行政法汎論》,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
瀨川昌久著,錢杭譯,《族譜:華南漢族的宗族.風水.移居》,上海:上海書店,1999。
藤井宏,〈一條鞭法ソ側面〉,在《和田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1951),頁571-590。
鶴見尚弘,〈元末.明初ソ魚鱗冊〉,《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頁665-679。
鶴見尚弘,〈明代ソ畸零戶ズコゆサ〉,《東洋學報》47:3(1964),頁35-64。
鶴見尚弘,〈清初.蘇州府ソ魚鱗冊ズ關エペ一考察──長洲縣.下二十五都正扇十九圖魚鱗冊メ中心シウサ〉,《社會經濟史學》34:5(1969),頁1-31。
鶴見尚弘,〈魚鱗冊メ訪ゼサ──中國研修ソ旅〉,《近代中國研究彙報》6(1984),頁30-68。
鶴見尚弘,〈舊中國ズれんペ共同體ソ諸問題──明清江南ЫюУ地帶メ中心シウサ〉,《史潮》新4(1979),頁63-86。

四、西文著作
Beattie, Hilary J.. 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 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 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Bol, Peter Kees. “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in Southern Song and Yuan Wuzho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1.1(2001), pp.37-76.
Bol, Peter Kees.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Bonfil, Robert et.al. Histoire de la Lecture dans la Monde Occidental.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97.
Bossler, Beverly J.. “Powerful Relations and Relations of Power: Family and Society in Sung China 960-127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D. Thesis, 1991.
Brokaw, Cynthia J..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Brook, Timothy.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Carrington, Goodrich L.. &Fang, Chao-ying eds.. 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 1368-1644 (DMB).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Chartier, Roger ed.(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The Culture of Print: Power and the Uses of Print in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9.
Chartier, Roger(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The Culture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Durham, N. 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Chartier, Roger. Lectures et Lecteurs dans la France d’Ancien Régime. Paris: Éditions du Seuil, 1987.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Chow, Kai-wing. 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Dardess, John W..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in the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Dardess, John W.. Blood and History in China: the Donglin Faction and its Repressions.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2002.
De Bary, William Theodore et al.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De Bary, Wm. Theodore ed.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De Bary, Wm. Theodore ed..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De Ridder-Symoens, Hilde ed.. Universiti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 1500-1800.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Dennerline, Jerry. The Chia-ting Loyalists: 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Haven C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Dimberg, Ronald G.. The Sage and Society: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o Hsin-yin. 1974.
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Ebrey, Patricia Buckley. &Watson, James L.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Eisenstein, Elizabeth L.. The Printing Revolu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Elman, Benjamin A.. &A. Woodside.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Elman, Benjamin A..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Elman, Benjamin A..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os Angeles, UCLA Asian Pacific Monograph Series, 2001.
Esherick, Joseph W.. &Rankin, Mary Backu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Faure, David. &Siu, Helen F.. Down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Faure, David.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Febvre, Lucien. &Martin, Henri-Jean(translated by David Gerard). The Coming of the Book: The Impact of Printing, 1450-1800.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90.
Freedman, Maurice.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Furth, Charlotte.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Godechot, Jacques(translated by Salvator Attanasio). The Counter-Revolution: Doctrine and Action, 1789-1804.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Grendler, Paul F.. Schooling in Renaissance Italy: literacy and Learning, 1300-1600.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Grendler, Paul F.. The Universities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2.
Grove, Linda. &Christian, Daniels eds..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Japanese Perspectives on Ming-Qing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84.
Halasz, Alexandra. The Marketplace of Print: Pamphlets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Handlin, Joanna F.. Action in Late Ming Thought: the Reorientation of Lü Kun and Other Scholar-Official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Hartwell, Robert.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750-150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2(1982), pp. 365-442.
Hauf, Kandice J.. “The Jianyou Group: Culture and Society in Sixteenth Century China,” Ph.D. Diss. Of Yale University, 1987.
Hauf, Kandice. “The Community Covenant in Sixteenth Century,” Late Imperial China 17.2(1996), pp. 1-50.
Ho, Ping-ti.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
Huang, Ray. 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s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Hucker, Charles O.. Chinese Government in Ming Times: Seven Stud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9.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Hymes, Robert P.. Way and Byway: Taoism, Local Religion, and Models of Divinity in Sung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Ko, Dorothy.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Kutcher, Norman Alan. Mourn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 Filial Piety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Lee, Sheng-kuang. “Commoner and Sagehood: 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T’ai-chou School in Late Ming Society,” in Marie Cha& Chia-lin Pao Tao& Jing-shen Tao ed., Excursions in Chinese Culture: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William R. Schultz.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197-214.
Liu, Kwang-Ching ed.. Orth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Mark, U. Edwards, Jr.. Printing, Propaganda, and Martin Luth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Meskell, John Thomas. Academies in Ming China: A Historical Essay. Tucson, Ariz.: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by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82.
Naquin, Susan. & Evelyn, S. Rawski.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Rawski, Evelyn S., et al..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Richard, Vinograd. Boundaries of the Self: Chinese Portraits, 1600-19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Richardson, Brian. Printing, Writers, and Readers in Renaissance Ita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kinner, G. William.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Smith, Paul Jakov. &von Glahn, Richard eds..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Spence, Jonathan D.. &John, E. Wills eds..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zonyi, Michael.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Tillman, Hoyt Cleveland. Confucian Discourse and Chu Hsi’s Ascendancy.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1992.
Troeltsch, Ernst(translated by Olive Wyon). The Social Teaching of the Christian Church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Twichett, Denis. &Frederick W. Mote.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8: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Von Glahn, Richard. Fountain of Fortune: 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eley, Univ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Wakeman, Frederic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Vol. I-I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Wu, Pei-yi. The Confucian''s Progres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in Traditional China. Princeton, N.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Yu, Chun-fang.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