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歐普藝術與視覺圖像之動態錯覺感知研究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王藍亭 引用關係吳涵潔
作者(外文):Wang, Lan-tingWu, Hern-jye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0
頁次:頁65-88
主題關鍵詞:歐普藝術視覺圖像動態感知錯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1
  • 點閱點閱:74
近年來造形藝術的改變,從靜態的傳統藝術轉變為動態的現代藝術,且從視覺的靜態造形轉為注意到視覺的動態造形及動態錯覺感之造形。本研究以歐普藝術(Optical art)的代表動力藝術家Bridget Riley的作品,作為視覺上造成動態感實驗的研究主題,探討在視覺上所產生的動態感之因素。本研究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及實驗法進行,以Bridget Riley的17幅黑白作品與16幅彩色作品分別進行調查研究與探討,並改變原作品之部份視覺元素,繪製成68幅黑白實驗樣本及128幅彩色實驗樣本,進行動態錯覺感知實驗。先以20人進行初步測試,正式問卷的份數200份。研究結果發現在動態錯覺感知上,黑白易產生形象重疊與變換位置似的感覺,而產生動態錯覺感知。曲線比直線更能造成視覺上的流動感,具有張力與曲線性的構成,所以會有變形和歪斜的形勢效果的動態錯覺感知,而曲線有也能產生視覺引導的效能,能使視覺上產生動態錯覺感及循環不斷的視覺感知。另外,在動態錯覺感知圖像的實驗設計還上發現,經由漸層、線條的重覆、漸進、分割比例的變化及色彩的改變,也可產生視覺動態錯覺感之效果,並產生整體性與空間性張力,使受試者產生速度感或動態錯覺感知。
期刊論文
1.李傳房、何明泉、朱志明(20000400)。動態圖像對於網頁視覺搜尋之研究。科技學刊,9(2),151-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藍亭、吳涵潔(2006)。基礎造形與動態感之關聯初探。2006亞洲基礎造形教育論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6年9月30日)。台北。97-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詩珮(2005)。錯視圖形構成視覺動態之研究(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Underwood, Benton J.、Shaughnessy, J. J.、洪蘭、曾志朗(1997)。心理學實驗研究法。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蘭亭(2004)。視覺圖像之視知覺研究。臺南市:漢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品章(1986)。商業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田中正明、蘇守政(1988)。視覺傳達設計。臺北:六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丘永福(1987)。造形原理。臺北:藝風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olso, R. L.(1994)。Cognition and the visual arts。Cambridge, MA:A Bradford Book。  new window
7.Lowry, Bates、杜若洲(1976)。視覺經驗。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硯祖、蘆影、田名璋(2002)。視覺傳達設計欣賞。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俊宏、楊東民(2001)。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臺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朝倉直巳、朱炳樹、洪嘉永、林品章(1994)。藝術、設計的立體構成。臺北:龍溪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藤澤英昭、林品章(199108)。平面構成。臺北市:六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清夫(198403)。造形原理。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Ware, Colin(2000)。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erception for Design。San Francisco, CA: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new window
14.今井省吾、沙興亞(1988)。錯視圖形。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麗玉(1994)。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regory, R. L.、羅德望(1987)。視覺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Gibson, J. J.(1979)。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window
18.彭聃齡、張必隱(2000)。認知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Gibson, James J.(1966)。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Houghton Mifflin。  new window
20.Arnhein, Rudolf(1954)。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1.王秀雄(19910000)。美術心理學:創造、視覺與造形心理。臺北:台北市立美術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瓦倫汀、潘智彪(1991)。實驗審美心理學。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子良(2003)。大英百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長俊、安海姆(1985)。視覺與藝術心理學。雄獅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恬君(1997)。視知覺,映象藝術。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清田(1988)。構成。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思量(2002)。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Marr, D.(1979)。Vision。New York: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