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繪畫創作中的「存在感」之研究
作者:陳孟澤
作者(外文):Chen, Meng-Tze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指導教授:陳淑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存在感表象可見性及不可見性透層油彩蛋彩混合技法sence of beingappearancevisibility and invisibilitypenetrationmixed egg tempera and oil painting techniqu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繪畫創作中的「存在感」之研究
摘 要
本論文以繪畫創作中的「存在感」為主題,針對創作過程與「存在感」的關係之論述。主要探討在創作經驗中,從表象的觀看分析其背後所帶來的內在感受,試圖在可見的現象世界與不可見的精神世界之間的存有建立迴圈,讓此存有視覺化,並提出透過表象的描寫使「存在感」體現於創作過程,讓存有視覺化成為可能的主張,同時借由此探索過程與繪畫創作確認自身創作脈絡與風格。
本研究從「存在感」與繪畫創作之關係談起,分析繪畫創作裏「存在感」被感知的可能性及途徑,再以現象學及梅洛龐蒂的視覺存有學觀點作為主要學理依據,從理論性的文本中勾勒出「存在感」與視覺經驗的關係,提出繪畫為「存在感」視覺化的過程之理念,以自身創作經驗為基礎將「存在感」作為繪畫創作理論建構的主要訴求。在理論的探索後,對「存在感」如何於繪畫製作過程中對外展現的問題做出探討。接著以自身創作是透過表象的描寫為方法做為論述「存在感」的再現之理念,將具有透層特性媒材之油彩蛋彩混合使用作為自身實際創作的執行,從不同主題的系列作品中,進行創作內容分析以呼應論文主要理念。
在研究成果方面,除了與主題「存在感」訴求呼應之系列作品呈現外,提出繪畫創作裡「存在感」的體現在於物與心的交叉點,並認為創作者必須意識到技巧的限制與可能性,以及對於傳統的繼承與創造實為一體兩面之結論。
A Study of “ Sence of Being ” in Paintings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ense of being” (dasein) in paintings 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the “sense of be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reative experiences, the observation of appearanc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ner feelings thereby generated. The creation of a loop was then attempted between the visible phenomenal world and the invisible mental world to visualize the existence. The viewpoint of realizing the sense of being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by depicting the appearance and mak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existence possible was presented herein. The painting context and style were confirmed through the exploratory and creative processes.
This study started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e of being” and painting creation, and analyzed the possibility and path of the “sense of being” that were perceived in paintings. Moreover, phenomenology and Maurice Merleau-Ponty’s ontology of vision were applied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e of being” and the visual experiences was outlined from theoretical texts. The concept of painting being the visu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sense of being” was proposed herein. Based on the self-creation experience, the “sense of being” was proposed as the main appe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inting theory. After exploring the theories, the issue regarding the ways of the “sense of being” displayed externally during the painting process was discussed. Next,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appearance, self-creation is used as the underlying concept to discuss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sense of being”. The penetrating mixed egg tempera and oil painting technique was then applied to execute the self-creation. Various paintings with the “sense of being” as the main appeal were provid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painting content in response to the main idea of the study.
In term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 addition to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paintings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sense of being”, we propose that the “sense of being” in paintings is reflected in the nexus of object and mind. Also, we believe that the creator must be aware of the limitations and possibilities of the techniques and conclude that the tradition’s inheritance and passing-on are th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參考文獻


中文著作

王秀雄著,《美術心理學》,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
史作檉著,《雕刻靈魂的賈克梅第》,臺北:典藏出版社,2007。
何政廣主編,《世界名畫家全集 夏爾丹》,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3。
何政廣主編,《世界名畫家全集 米勒》,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何政廣主編,《世界名畫家全集 培根》,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李長俊著,《西洋美術史綱要》,臺北:雄獅美術圖書公司,1979。
高宣揚著,《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
陳淑華著,《油畫材料學》,臺北:洪葉出版社,1998。
陳傳席著,《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7。
陳景容著,《油畫的材料研究與實際應用》,臺北:大陸書店,1970。
陳懷恩著,《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出版社,2008。new window
曹志漪著,《時光的痕跡—曹志漪紐約藝談》,臺北:雄獅美術圖書公司,2003。
廖炳慧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出版, 2003。
劉孔喜著,《坦培拉繪畫技法》,安徽:安徽美術出版社,2002。
鄭勝華著,《製造藝術—論古德曼的藝術哲學》,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new window
賴瑞瑩著,《油畫的誕生—1420年至1450年的尼德蘭繪畫》,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
龔卓軍著,《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2006。new window

英文著作譯本

Albert Camus 卡謬著,張漢良譯,《薛希佛斯的神話》,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
Friedrich Hegel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1。
Gilles Deleuze 德勒茲著,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臺北: 國立編譯館,2009。
Heinrich Wolfflin韓瑞屈・沃夫林著,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臺北:雄獅美術,1987。
Herschel B.Chipp赫索・契普編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從後印象主義到未來主義》台北:遠流出版,2012。
James Lord 傑米斯・路德著,陳靜芳譯,《未完成的肖像》,臺北:允晨文化,2002。
Jean Genet 尚・熱內著,程小牧譯,《賈科梅蒂的畫室》,北京: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John Berger 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
John Berger 約翰・伯格著,何佩樺譯,《另類的出口》,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
John Berger 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Jonathan Littell 強納森・利特爾著,林心如譯,《仿培根的三習作》,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Kenneth Clark 肯尼斯・克拉克著,廖新田譯,《風景入藝》,臺北:典藏出版社,2013。
Linda Nochlin 琳達・諾克林著,刁筱華譯,《寫實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Martin Heidegger 馬丁・海德格著,孫周興義,《林中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Maurice Merleau-Ponty 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典藏出版社,2009。
Max Doerner 馬克思・多奈爾著,楊鴻太、楊鴻晏譯,《歐洲繪畫大師技法和材料》,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 瑪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萊特著,陳品秀、吳莉君譯,《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出版社,2013。
M.H.Albrams艾布拉姆斯著,酈稚牛、張照進、董慶生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Nigel Wentworth尼吉爾・溫特沃斯著,董宏宇、王春辰譯,《繪畫現象學》,南京:鳳凰出版媒體集團 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年。
Nelson Goodman納爾遜・古德曼著,彭鋒譯,《藝術的語言—通往符號理論的道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Paul Klee保羅克利著,雨云譯,《表現主義大師—克利的日記》,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
Rene Descartes笛卡爾著,錢志純譯,《我思故我在》,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
Robert Sokolowski 羅伯・索科羅斯基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2004。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雜記》,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出版,1997。
Romain Rolland羅曼・羅蘭著,諾貝爾文學編譯委員會譯,《羅曼羅蘭作品選》,臺北:環華館,2001。
Rudolf Arnheim 魯道夫・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雄獅美術圖書公司,1976。
Schopenhauer 叔本華著,劉大悲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
Sister Wendy Beckett 溫蒂・貝克特修女著,李惠珍、連惠幸譯,《繪畫的故事》,臺北:台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1998。
Susan Sontag 蘇珊・桑塔格著,黃燦然譯,《論攝影》,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
Walter Benjamin 華特・班雅明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出版,1999。
Will Durant 威爾・杜蘭著,陳文林譯,《西洋哲學故事》,臺北:志文出版社,2001。
William Barrett 威廉・白瑞德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臺北:立緒文化,2001。

日文著作譯本

小川仁志著,鄭曉蘭譯,《超譯「哲學用語」事典》,臺北:麥田出版社,2013。
杉本博司著,黃亞紀譯,《直到長出青苔》,臺北:大家出版社,2010。
松浪信三郎著,梁祥美譯,《存在主義》,臺北:志文出版社,1982。
神林恆道、潮江宏三、島本 浣編,潘襎譯,《藝術學手冊》,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東山魁夷著,竺家榮譯,《京洛四季》,北京:花山文藝出版社,民100。
暮澤剛巳著,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

日文著作

小沢基弘著,《絵画の制作—自己発見の旅》,東京:花伝社,2006。
小沢基弘著,《絵画の思索—絵画はいつ完成するか》,東京:花伝社,2006。
木島俊介、木下 亮、森元 敦 等編著,《Antonio Lopez 現代スペイン.リアリズムの巨匠 アントニオ.ロペス》,東京:美術出版社,2013。
アントニオ.ロペス(Antonio Lopez) 著,木下 亮 譯,《アントニオ.ロペス 創作の軌跡》,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13。
ジャン.バゼーヌ(Bazaine)著, 宗 左近.柴田道子譯,《白い画布》,東京:美術公論社,1980。
佐藤一郎著,《絵画技術入門—テンペラ絵の具と油絵具による混合技法》,東京:美術出版社,1998。
佐藤一郎+東京藝術大学油画技法材料研究室編,《絵画制作入門—描く人のための理論と実践—》,東京藝術大学出版社,2014。
視覚デザイン研究所編,《テンペラ画ノート》,東京:視覚デザイン研究所,1990。
清水穰、林道郎、菅元教夫等執筆,《ゲルハルト.リヒター》京都:淡交社,2005。
ダニエル.バーニー.トンプソン(Daniel Varny THOMPSON, Jr)著,佐藤一郎監譯,《テンペラ画の実技》,東京:美術の図書—三好企画,2005。
ディヴィッド.シルヴェスター著,小林等譯,《肉への慈悲—フランシスコ.ベコン.インタビュー》,東京:筑摩書房,1996。
ワコウ.ワークス.オブ.アート企劃,清水穰譯,《ゲルハルト.リヒター写真論/絵画論》京都:淡交社,2005。
金沢21世紀美術館監修,《ゲルハルト.リヒター》,京都:淡交社,2005。
玉川信一著,《玉川信一の世界展》,茨城:茨城県つくば美術館,1999。
野見山暁治著,《野見山暁治展》,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2003。
マックス.デルナー著,佐藤一郎譯《絵画技術体系》。東京: 美術出版社,1980。
東山魁夷著,《風景との対話》,東京:新潮社,1967。
森田恆之監修,《絵画表現のしくみ》,東京:美術出版社,2000。
中山公男等編著,《REDON—現代世界の美術》,東京,集英社,1986。

論文期刊

陳淑華著,《繪畫?具象、抽象?前衛、傳統?—從李希特的攝影繪畫創作談起》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形塑自然面相—楊飛雲師生北京、台北巡回展暨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2008。
陳孟澤著,《再生的自然—談野見山曉治的繪畫》,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論文集刊20-21,2013。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