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胡台麗的人類學實踐:六部民族誌影片之分析
作者:蘇淑冠
作者(外文):Su,Shu-Kuan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光興
陳惠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胡台麗民族誌電影HU Tai-Liethnographic fil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0
胡台麗吸收西方民族誌電影理論與思維(特別推崇尚‧胡許的民族誌
電影理論)後,在台灣人類學實際操作上如何將「民族誌電影」之概念轉
化與延展,以及結果為何,將是本論文企圖探問的問題意識。
我以《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
笛》、《石頭夢》 和《讓靈魂回家》六部影片作為分析對象。這六部電影
刻畫了胡台麗從漢人農村研究、榮民研究和原住民文化展演研究思考和轉
進,也擘畫出胡台麗人類學實踐的軌跡。
本文試圖探問,胡台麗八○年代開始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任職,
著手以電影的方式再現族群、社區、榮民等人類學知識在地化的問題,究
竟最後呈現出什麼具體意義和實驗結果。
HU Tai-Li studied Western ethnographic film movements and theories (with
a particular praise on Jean Rouch’s work) in the 1980s. How has Hu elaborated
the concepts of ‘ethnographic film’ in actual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Taiwan's
Anthropology, and what were the outcomes and evaluations? These are the
problematics of the dissertation.
Therefore,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six films: Songs of Pasta'ay, Voices of
Orchid Island, Passing Through My Mother-in law's Village, Sounds of Love
and Sorrow, Stone Dream, and Returning Souls. As a whole, the films show
Hu’s research path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Han Chinese rural community to
veteran mainlanders and indigenous cultural performances. More importantly,
making these films becomes a way to put her anthropological theory into real
practice.
As Hu employs her films as a means to present the issues brought by the
localiz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since the ‘80s, such as ethnic groups,
communities, and veteran mainlanders, the dissertation also tries to examine
what Hu’s practice has achieved, and what are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參考文獻
英文資料:
Banks, Marcus ( 1992 ).Which films are the ethnographic film? 116-130. In Film as Ethnography, edited by Peter Ian Crawford &; David Turton. Me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Banks, Marcus &; Jay Ruby ( Eds. ). ( 2011 ). Made to Be Seen:Perspective on the History of Visual Anthro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teson, Gregory and Margaret Mead ( 1942 ). Balinese Character: A Photographic Analysis, Vol.2 Wilbur G. Valentine Ed. NY: NY Academy of Sciences.
── ( 2002 ) .On the Use of the Camera in Anthropology. 41-46. In Kelly Askew and Richard R. Wilk (eds.) The Anthropology of Media: A Reader. Blackwell Publishers.
de Brigard, Emilie ( 1975 ).The History of Ethnographic Film. 13-44. In Paul Hockings (ed.) Principles of Visual Anthropology. Mouton &;Co. Press.
Crawford, Peter Ian &; David Turton ( Eds. ). ( 1992 ). Film as Ethnography. Me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El Guindi, Fadwa ( 2004 ). Visual anthropology: Essential method and theory. ALTAMIRA Press.
Engelbrecht, Beate &; Husmann, Rolf ( 2004 ). Films in the Classroom. 112-126. In Curren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European Social Anthropology Education, edited by Dorle Drackle and Lain Edgar. NY. Oxford: Berghahn Books.
Geertz, Clifford ( 1973 ).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George, Marcus &; Michael Fischer ( 1986 ).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 second edition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imshaw, Anna ( 2001 ). The anthropological cinema of Jean Rouch. 90-120. The Ethnographer’s Eye: Ways of Seeing in Modern Anthrop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 Stuart ( Ed. ) ( 1997 ).REPRESENTATION: Cul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SAGE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e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Heider, Karl ( 1997 ).Seeing Anthrop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rough Film. Ally and Bacon Publish.
── ( 2006 ) Ethnographic Film. (Revised Edi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Hockings, Paul ( 1995 ). Conclusion: Ethnographic Filming and Anthropological Theory. 507-529. In Paul Hockings ( ed. ) Principles of Visual Anthropology ( 2nd ed. ).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Press.
Loizos, Peter ( 1993 ). Innovation in Ethnographic Film: From Innocence to Self-Consciousness 1955-85. Oxford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cDougall, David ( 1997 ). The Visual in Anthropology. 276-295. In Banks and Morphy ed., Rethinking Visual Anthropology.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2006 ). The Corporeal Image: Film, Ethnography, and the Sens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anks, Marcus &; Howard Morphy ( Ed. ). ( 1997 ). Rethinking Visual Anthropology. Yale University Press.
Mead, Margaret ( 1956 ). Some uses of still Photography in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79-105. In Douglas Gilbert Haring ( ed. ) Personal Character and Culture Milieu: A collection of Readings. New York, Siracuse University Press.
── ( 1963 ). Anthropology and the Camera. In The Encyclopedia of Photography, Willard D. Morgan ( ed. ), NY: National Educational Alliance.
── ( 1995 ). Visual Anthropology in a Discipline of Words. 3-10. In Paul Hockings ( ed. ) Principles of Visual Anthropology ( 2nd ed. ).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Press.
Rollwagen, Jack ( 1988 ). Anthropological Filmmaking: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Production of Film and Video for General Public Audiences, New York :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Rouch, Jean ( 1995 ). The Camera and Man.79-98. In Paul Hockings ( ed. ) Principles of Visual Anthropology ( 2nd ed. ).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Press.
Ruby, Jay ( 1975 ). Is an Ethnographic Film a Filmic Ethnography? In Studi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2(2): 104-111. Retrieved April 08, 2015, from http://astro.temple.edu/~ruby/ruby/is.html
── ( 2000 ). Picturing Culture: Explorations of Film &; Anthropolog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aylor, Lucien ( 1991 ). A Conversation with Jean Rouch. Visual Anthropology Review 7(1): 92-102.
── ( 1998 ). Visual Anthropology Is Dead, Long Live Visual Anthrop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 New Series ) 100(2): 533-537. Retrieved March 20, 2015,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683137
Turner, Victor ( 1974 ).Social Dreams and Ritual Metaphors, 23-59. In 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 1988 )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PAJ Publicaions.
Turton, David ( 1992 ).Anthropology on television: wha next? 283-299. In Film as Ethnography, edited by Peter Ian Crawford &; David Turton. Me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Stoller, Paul ( 1989 ).Jean Rouch’s ethnographic path. Visual Anthropology 2(3-4):249-263.
中文資料:
小野 ( 2005 ),〈劉必稼不會說的話〉,《聯合文學》,第21卷第5期,頁124-127。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2007 ),《在地發聲:2007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特刊》,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黃智慧(主編)( 1998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三卷‧賽夏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蔣斌(主編)( 2003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原大學建築系 ( 1996 ),黃俊銘主持,《日據時期台灣文化資產研究與保存文獻彙編:以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相關文獻為主》研究成果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巴奈‧母路 ( 2004 ),《靈路上的音樂:阿美族里漏社祭師歲時祭儀音樂》。花蓮:財團法人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
── ( 2010 ),《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2004 ),〈台灣阿美族神話傳說研究:文化內涵與起源的集體思維〉,《應用語文學報》,第6期,頁189-215。
── ( 2007 ),〈混沌年代重要的神話母題:以台灣原住民族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創刊號,頁159-207。
文崇一 ( 1995 ),〈我在民族所做社區研究的經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0期,頁15-18。
木枝‧籠爻(潘朝成)(2001年4月),〈從殖民壓抑到主體抵抗的原住民族紀錄片〉,影像與民族誌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桂花 ( 1993 ),〈虛懷若谷的善意—訪人類學者胡台麗〉,見胡台麗,《性與死》,頁203-211。台北:張老師文化。
王墨林 ( 2002 ),〈台灣紀錄片中的身份認同〉,《藝術觀點》,第13期,頁29-34。
── ( 2005 ),〈紀錄片在乎真實嗎?〉,《苦勞網論壇》。2015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
王櫻芬 ( 2005 ),〈殖民化與全球化:從日治時期音樂學者的調查記錄看台灣原住民音樂的變遷及其成因〉,《民俗曲藝》,第148期,頁43-102。new window
── ( 2008 ),《聽見殖民地—黑澤朝隆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 ( 2012 ),〈導言:錄音科技與台灣音樂—近年研究回顧〉,《民俗曲藝》,第178期,頁1-24。
王櫻芬,劉麟玉 ( 2008 ),《戰時台灣的聲音:1943,黑澤隆朝《高砂族的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CD)》。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石磊 ( 1971 ),〈筏灣:一個排灣族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21》。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向伯松 ( 2012 ),〈兄妹婚神話的文化人類學分析〉,《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6期,頁16-21。
向陽 ( 1994 ),〈打開意識型態地圖:回看戰後台灣文學傳播的媒介運作〉,《聯合文學》,第十卷第六期,頁144-145。
利格拉樂‧阿女烏 ( 2005 ),〈父親眼淚後不能言說的故事:我看「石頭夢」後的敘事體〉,《張老師月刊》,第327期,頁95-100。
吳建翰 ( 2012 ) ,〈雅美族的交換邏輯〉,《2012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優選論文集》,頁1-7-1至1-7-21。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吳錦發 ( 1993 ),《原舞者—一個原住民舞團的成長紀錄》。台中:晨星出版。
呂正惠 ( 2010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
呂鈺秀 ( 2009 ),〈賽夏音樂中的時間疊置與延展〉,《民俗曲藝》,第166期,頁125-40。new window
呂鈺秀、孫俊彥(2007),〈傳統的樣貌──臺灣原住民音樂形式傳承與傳統意識建構〉,《止善》,第2期,頁21-42。new window
李壬癸 ( 1993 ),〈賽夏族矮人祭歌詞重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4分,頁891-933。new window
李亦園 ( 1982 ),〈Anito的社會功能—雅美族靈魂信仰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頁257-270。台北:聯經。(原載於 ( 1960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0期)。new window
── ( 1995 ),〈四十年來的民族學研究所—一個全程參與者的回顧與反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0期,頁3-13。
李泳泉 ( 2005 ),〈四十年的變與不變—從「劉必稼」到「石頭夢」〉,《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卷第6期,頁168-172。
李威使 ( 2007 ),〈每月影訊—石頭夢〉,《人本教育札記》,第219期,頁105-107。
李道明 ( 1990 ),〈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第8卷第2期(總號第44期),頁80-93。
── ( 1993 ),〈傳遞弱勢者的聲音:訪李道明〉,陳蓁美訪問,《電影欣賞》,第11卷第6期(總號第66期),頁27-29。
── ( 1994 ),〈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臺灣原住民族的呈現〉,《電影欣賞》,第12卷第3期(總號第69期),頁55-64。
── ( 2005 ),〈關於劉必稼、石頭夢與胡台麗的敘事策略〉,《電影欣賞》,第23卷第3期(總號第123期),頁60-75。
杜而未 ( 1958 ),〈阿美族神話研究〉,《大陸雜誌》,第16卷第20期,頁14-20。
周明傑 ( 2009 ),〈牡丹村 ( sinvaudjan ) 的歌謠〉,《藝術評論》,第19期,頁87-148。
明立國 ( 1989 ),《台灣原住民族的祭禮》。台北:臺元出版社。
林一宏 ( 2011 ),〈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歷程概要〉,《國立台灣博物館學刊》,第64卷第1期,頁75-106。
林文玲 ( 2003 ),〈遷徙的故事:第二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概述〉,《文化視窗》,第55期,頁88-91。
── ( 2005 )〈石頭的時間紋路:我看「石頭夢」〉,《文化視窗》,第72期,頁40-42。
── ( 2012 ),〈人類學學識、影像的展演/介入與公共化策略:民族誌影展在台灣〉,《文化研究》,第14期,頁53-100。
林谷芳 ( 2005 ),〈照顧腳下,不枉歷史:談「石頭夢」的配樂〉,《文化視窗》,第72期,頁46-49。
林信來 ( 1981 ),《台灣阿美族民謠歌詞研究》。台東:東野彩色印刷公司。
林建享 ( 1993 ),〈多種角色的衝擊:訪林建享〉,陳蓁美訪問,《電影欣賞》,第11卷第6期(總號第66期),頁30-31。
林瑋嬪 ( 2000 ),〈人觀、空間實踐與治病儀式:以一個台灣西南農村為例〉,《考古人類學刊》,第56期,頁44-75。
林衡立 ( 1956 ),〈賽夏族矮靈祭歌詞〉,《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2期,頁31-107。
林麗雲 ( 2012 ),《尋畫—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台北:印刻。
芙代‧谷木‧母那烈 ( 2008 ),〈「狩獵,非去不可?」—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傳統、儀式與文化〉,《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頁31-65。
邱貴芬 ( 2004 ),〈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第32卷第11期,頁123-140。new window
娃丹‧巴色爾 ( 1999 ),〈原住民影像的迷思及未來方向〉,《電影欣賞》,第17卷第4期(總號第100期),頁60-61。
柯瑋妮 ( 2009 ),《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台北:時周文化。
胡家瑜 ( 1996 ),《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台北:中國民族學會。
── ( 2000 ),〈器物、視覺溝通與社會記憶—賽夏族儀式器物的初步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5期,頁113-141。
夏黎民等人(著)( 2007 ),《放逐孤島的他者:蘭嶼、農場、管訓隊與外省老兵的生命史》。台東:台東縣政府。
孫大川 ( 2003 ),〈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能〉,《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頁17-51。台北:INK。new window
── ( 2005 ),〈石頭夢回〉,《聯合文學》,第21卷第5期,頁128-130。
孫松榮 ( 2004 ),〈胡許先生的無盡旅程〉,《電影欣賞》,第23卷第1期(總號第121期),頁13-20。
郝譽翔 ( 2000 ),〈論一九八○年前後台灣新生代文學的發展〉,《中外文學》,第28卷第11期,頁161-175。new window
張玉姍 ( 1990 ),《外省第二代省籍意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恭 ( 1988 ),《賽夏族社會文化變遷的研究:紙湖、向天湖社群的探討》,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世珍 ( 1956 ),〈台灣高山族的始祖創世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9期,頁285-298。
許常惠 ( 1978 ),《台灣山地民謠原始音樂》第一、二集。台灣省山地建設學會。
── ( 1991 ),《多采多姿的民俗音樂》。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 1994 ),〈台灣原住民音樂採集回顧〉,《台灣的聲音:台灣有聲資料庫》,(原住民專題)第一卷第一期,頁12-25。台北:水晶有聲出版社。
── ( 1998 ),《台灣原住民的音樂:台灣民俗技藝之美》。南投:台灣省政府文化處。
許馨文 ( 2001 ),〈愛戀排灣笛:民族誌紀錄片的敘事分析〉,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郭立昕 ( 2005 ),〈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文化的一些問題〉(林郁庭譯),《電影欣賞》,第24卷第1期(總號第125期),頁51-55。
郭美女 ( 2010 ),《布農族音樂與文化傳達》。台北:秀威資訊。
陳文德 ( 1986 ),〈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胆曼部落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第61期,頁41-80。
陳正醍 ( 1998 ),〈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陳炳昆譯),《清理與批判》,頁129-181。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光興 ( 2006 ),《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new window
陳佳誼 ( 2000 ),《「大隘」的前世今生—比較賽夏與客家歷史記憶與遺忘》,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陳金田 ( 1981 ),〈矮人祭的由來〉,《苗栗文獻》第1卷第1期,頁130-148。
陳俊斌 ( 2009 ),〈「唱片時代」的阿美族歌聲:以黃貴潮「台灣山地民謠」為例〉,《台灣音樂研究》,第8期,頁1-30。new window
── ( 2013 ),《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後現代聆聽: 媒體文化、詩學/ 政治學、文化意義》。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陳映真 ( 2004 ),〈祖祠〉,《父親》。台北:洪範書局。
陳春欽 ( 1966 ),〈向天湖賽夏族的故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21期,頁157-196。
── ( 1967 ),〈東河村賽夏族之人口與家庭〉,《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23期,頁141-166。
── ( 1968 ),〈賽夏族的宗教及其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26期,頁83-120。
陳敏慧 ( 1987 ),〈從敘事形式看蘭嶼紅頭始祖傳說中的蛻變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3期,頁133-193。
陳淑卿 ( 2002a ),〈移/安置在地:論《流離島影》四部紀錄片的地方影像美學〉,《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頁158-185。new window
── ( 2002b ),〈書寫原住民歷史災難:《倒風內海》的空間歷史與《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的歷史空間〉,《中外文學》,第30卷第9期,頁57-85。
陳儒修 ( 1993 ),〈文化研究與原住民--從「蘭嶼之歌」到「蘭嶼觀點」〉,《電影欣賞》,第11卷第6期(總號第66期),頁40-47。
彭兆榮 ( 1988 ),〈兄妹婚神話結構之分析與整合〉,《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02期,頁27-32。
曾石南 ( 2001 ),〈阿美族之鄉:太巴塱始祖起源〉,《漢家雜誌月刊》,第71期,頁48-49。
游婷敬 ( 2005 ),〈族群光譜中的文化圖騰:記「石頭夢」〉,《文化視窗》,第72期,頁43-45。
黃心雅 ( 2006 ),〈「現代性」與台灣原住民文學:以夏曼‧藍波安與利格拉樂‧阿女烏作品為例〉,《中外文學》,第35卷第5期,頁81-122。new window
黃國超 ( 2012 ),〈台灣「山地音樂工業」與「山地歌曲」發展的軌跡:1960年代至70年代鈴鈴唱片、群星唱片、心心唱片的產製與競爭〉,《民俗曲藝》,第178期,頁163-205。new window
黃貴潮 ( 1990 ),〈阿美歌舞簡介〉,《台灣風物》第40卷第一期。
── ( 1995 ),〈漫談阿美族的口琴〉,《台灣的聲音:台灣有聲資料庫》第2卷第3期。
黃應貴 ( 1986 ),《台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灣研究叢刊;9),頁1-43。台北:聯經。new window
── ( 2006 ),《人類學的視野》。台北:群學出版社。
楊牧 ( 2005 ),〈歲月的背後〉,《聯合文學》,第21卷第5期,頁121-123。
廖咸浩 ( 2003 ),〈「漢」夜未可懼,何不持炬遊─—原住民的新文化論述〉,《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頁249-78。台北:INK。
聞天祥 ( 2005 ),〈石頭夢:如同玫瑰石般的質地〉,《世界電影》,第434期,頁148-149。
趙正貴 ( 2002 ),〈賽夏族人物誌〉,《新竹文獻》,第11期,頁30-45。
趙彥寧 ( 2001 ),《戴著草帽到處旅行》,台北:巨流。
── ( 2004 ),〈公民身份、現代國家與親密生活:以老單身榮民與「大陸新娘」的婚姻為研究案例,《台灣社會學》,第8期,頁1-41。
趙慶華 ( 1998 ),〈縫補「邊陲」與「核心」的裂隙--戀愛島嶼的胡台麗〉,《新觀念雜誌》,第120期,頁18-25。
劉斌雄 ( 1986 ),〈日本學人之高山族研究〉,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灣研究叢刊;9),頁69-87。台北:聯經。new window
歐曉燕 ( 2012 ),《台灣原住民樂舞與展演之動態關係研究—以原舞者舞團為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友月 ( 2007 ),〈遷徙、挫折與現代性: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台灣社會學》,第13期,頁1-69。new window
蔡慶同 ( 2013 ),〈冷戰之眼:閱讀「台影」新聞片的「山胞」〉,《新聞學研究》,第114期,頁1-39。new window
蔣斌、李靜宜 ( 1995 ),〈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衛惠林 ( 1956 ),〈賽夏族的氏族組織與地域社會〉,《台灣文獻》,第7卷第3、4期合刊,頁1-7。new window
衛惠林 ( 1986 ),〈台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灣研究叢刊;9),頁111-140。台北:聯經。new window
鄭依憶 ( 1987 ),《賽夏族歲時祭儀與社會群體間的關係的初探:以向天湖部落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世忠 ( 2005 ),〈頑石、瑰石、臺灣石—從民族誌電影「石頭夢」談起〉,《人本教育札記》,第188期,頁98-101。
簡美玲 ( 1994 ),〈阿美族起源神話與發祥傳說初探──兼論阿美族亞群的類緣關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第1卷第2期,頁85-108。new window
簡鴻模 ( 2007 ),《矮靈,龍神與基督:賽夏族當代宗教研究》。台北/南投: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魏貽君 ( 2003 ),〈找尋認同的戰鬥位置—以瓦歷斯‧諾幹的故事為例〉,《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下)》,頁97-148。台北:INK。
蘭薰 ( 2005 ),〈胡台麗拿起攝影機做「石頭夢」〉,《張老師月刊》,第327期,頁88-95。
視聽媒體:
A Balinese Trance Séance ( 1980-81 ). 30 min. By Timothy Asch &; Linda Conner.
A Kalahari Family: A Far country ( 2002 ). 90 min. By John Marshall.
Chronicle of a Summer ( 1961 ). 90min By Jean Rouch and Edgar Morin. Distributed by First Run/ Icarus Films.
Dead Birds ( 1963 ). 83 min. By Robert Gardner. Distributed by DER.
Jaguar ( 1967 ). 93min. By Jean Rouch, Damoure Zika, et al. Distributed by DER.
Lorang’s Way ( 1980 ). 70min. By David MacDougall &; Judith MacDougall.
The Hunters ( 1957 ). 73min. By John Marshall. Distributed by DER.
Les maîtres fous ( 1953 ). 30min. By Jean Rouch. Distributed by DER.
關曉榮(導演)( 2007 ),《國境邊陲:1997島嶼上的人類》,【DVD影片】,102分鐘,侯孝賢工作室出品。台北:人間發行。
翻譯文章/書籍:
松澤員子 ( 1986 ),〈東部排灣族之家族與親族—以tadjaran(一條路)之概念為中心〉(張燕秋等譯,黃應貴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445-478,台北:聯經。new window
鄭明河 ( 2013 ),《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黃宛瑜譯)。台北:田園城市出版。
Stoller, Paul ( 1992 ),《搞電影的歌俚謳:尚‧胡許的民族誌》( The Cinemaic Griot: The Ethnography of Jean Rouch ),(楊德睿譯)( 2003 )。台北:麥田。(原作出版年:1992)
Whyte, W. F. ( 1943 ),《街角社會:一個義大利人貧民區的社會結構》( Street Corner Society: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n Italian Slum )(黃育馥譯)( 1995 ),商務印書館出版。(原著第四版出版年:1993)
Zizek, Slavoj and Glyn Daly ( 2004 ),《與紀傑克對話》( Conversations with Zizek ),(孫曉坤譯)( 2008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作出版年:2004)
報章媒體:
胡台麗,〈李表哥露面之前〉,1985年9月5日,民生報第三版。
莊琬華,〈從拓荒者劉必稼到石頭夢〉,2005年2月25日,聯合報副刊。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