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初期臺灣留日學生的左傾言論及其動向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何義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 I-li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9:2
頁次:頁151-192
主題關鍵詞:臺灣留日學生在日臺灣人中國留日學生報日本華僑新聞宣傳左傾言論Taiwanese students in JapanTaiwanese in JapanThe Chinese students' press in JapanOverseas Chinese in JapanesePress campaignLeft-w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8
  • 點閱點閱:90
摘要: 日治時期臺灣青年赴日求學,原本是日本帝國領域內的升學,戰後因國籍變更而成為中華民國政府管轄的留日學生,這個變化影響到每個人的前程。值得關注的是,他們畢業後是否順利歸國就職?政府是否接納這批臺灣青年?透過口述訪談與相關史料考察發現,時局變動阻斷了大部分臺灣學生的返鄉之路。首先,因二二八事件之衝擊,加上日本社會與僑界左傾言論的激盪,臺灣青年自始即對國民黨政府抱持負面評價。1949 年間,國府因內戰潰敗而遷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許多臺灣留學生對「新中國」抱持高度的期待,不久甚至出現集體前往中國之現象。透過學生報與僑界刊物內容分析可知,僑界的左傾言論是催化臺灣學生親共的原因,但不可忽視這股風潮是由在日臺灣人所主導,其背後雖然曾受到共產黨宣傳的影響,但國府的失政引起留學生反彈,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整體而言,戰爭期赴日學生,若戰後繼續在日升學,大多就此定居日本;其中少數返臺之學生,縱使未曾遭到迫害,也很少獲得政府重用。從日後的演變可以看出,留日學生的左傾風潮是臺灣本土菁英預備軍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左傾風潮的產生過程雖已釐清,但個別人物的思想轉折及本土菁英流失之影響等,尚待日後持續地探究。
期刊論文
1.渋谷玲奈(200603)。戦後における「華僑社会」の形成。成蹊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32,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義麟(20101200)。戰後在日臺灣人之處境與認同:以蔡朝炘先生的經歷為中心。臺灣風物,60(4),161-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子震(20090300)。中國駐日代表團之研究--初探戰後中日.臺日關係之二元架構。國史館館刊,19,47-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瓊丰(20110600)。在日臺灣人與戰後日本神戶華僑社會的變遷。臺灣史研究,18(2),147-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清芬(20061200)。戰後初期我國留日學生之召回與甄審(1945-1951)。國史館學術集刊,10,97-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日報闘争ニュース。東京:日本國會圖書館憲政資料室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曾永賢、張炎憲、許瑞浩、王峙萍(2009)。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威理(1993)。ある台湾知識人の悲劇 中国と日本のはざまで葉盛吉伝。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郁雅(200512)。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1945-1949。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日本華僑華人研究會、陳焜旺(2004)。日本華僑,留学生運動史。埼玉:日本僑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國光(2001)。一個臺灣人的軌跡。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本田善彥(2006)。日.中.台視えざる絆:中國首脳通訳のみた外交秘錄。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國光(1999)。ある台湾人の軌跡:楊春松とその時代。東京:露満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南京(1993)。世界華僑華人辭典。世界華僑華人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可兒弘明、斯波義信、游仲勳(2002)。華僑.華人事典。東京:弘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英泰(20050000)。回憶:見證白色恐怖。臺北: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華僑文化。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Altbach, Philip G.、喜多村和之(1971)。政治の中の学生:国際比較の視点から。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大森実(1975)。赤旗とGHQ。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翟作君、蔣志彥(1996)。中國學生運動史。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宏泰、黃紹倫(2008)。香港將軍何世禮。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清芬(2001)。留學日本事務。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施惠群(1992)。中國學生運動史(1945-1949)。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郭承敏(1997)。秋霜五〇年:台湾•東京•北京•沖繩。那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菅原幸助(1991)。日本の華僑。東京: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修竹(1997)。私の履歴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智渠、劉永鑫、陳萼芳(1995)。花岡事件:日本に俘虜となった中国人の手記。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清華寮OB會(2002)。清華寮OB會會報。東京:清華寮OB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蔡朝炘。蔡朝炘先生手稿文件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華僑民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雪萍(2009)。留日学生の選択:《愛國》と《歷史》。1945年の歷史認識。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來幸(2011)。在日台湾人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脫日本人化:戦後神戸.大阪における華僑社会変容の諸契機。近代アジアの自画像と他者:地域社会と「外國人」問題。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川島真(2009)。過去の浄化と将来の選択:中国人•台湾人留学生。1945年の歴史認識:「終戦」をめぐる日中対話の試み。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