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知法」與「明理」--基於「法官知法」之思辨
書刊名:高大法學論叢
作者:施奕
作者(外文):Shi, Y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5:1
頁次:頁193-245+247-251
主題關鍵詞:法理法律解釋法律續造侵權責任TruthJurisprudenceLaw interpretationsLaw creationTortuous liabi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4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邵慶平(20140400)。證券交易法的法律變更與續造--最高法院一O二年度臺上字第七三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26,60-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太田勝造(2013)。法と正義の相互作用 : 人間進化における適応の観点から。法社會學,78,3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Tafar, Sebastiano、婁愛華(2015)。羅馬法中的人與家庭。法律科學,2015(3),190-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作翔(2017)。司法中彌補法律漏洞的途徑及其方法。法學,2017(4),5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志攀(2015)。「互聯網+」的興起與法律的滯後性。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5(3),3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建輝(1988)。民法上之類推適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梁慧星(1999)。民法解釋學。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文顯(1996)。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osner, Richard A.、蘇力(2002)。法理學問題。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art, H. L. A.(1997)。The concept of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卡爾.拉倫茨、陳愛娥(2004)。法學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永欽(20020000)。走入新世紀的私法自治。臺北:元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uller, Lon L.(1969)。The Morality of Law。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曾隆興(1984)。現代損害賠償法論。臺北:曾隆興。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茂榮(2009)。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臺北:黃茂榮。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凱爾森、沈宗靈(1996)。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伯恩.魏德士、丁曉春、吳越(2013)。法理學。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金子宏(2007)。租稅法。弘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Dworkin, Ronald M.、李常青(1996)。法律帝國。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Bodenheimer, Edgar、鄧正來(1998)。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從周(2013)。法源理論與訴訟經濟。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伯琦(1963)。民法總則。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丹尼斯.勞埃德、許章潤(2007)。法理學。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宇佐美誠(1993)。公共的決定のとしての法--法実踐の解釈の試み。東京:木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村上淳一(1996)。現代法の透視図。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田中成明(2011)。現代法理學。東京: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民法改正研究會(2009)。民法改正と世界の民法典。東京:信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玉波、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1980)。民商法問題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鄧克銘(1993)。宋代理概念的開展。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翰(1994)。法學與法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仁壽(1987)。法學方法論。臺北:楊仁壽。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黃茂榮(2005)。稅法總論。臺北:黃茂榮。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麥考密克、魏因貝格爾、周葉謙(2004)。制度法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汝倫(1999)。歷史與實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翁岳生(1982)。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臺北:翁岳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孫國華、朱景文(2004)。法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耶林‧魯道夫‧馮、柯偉才、於慶生(2009)。法學的概念天國。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柏拉圖、王曉朝(2001)。柏拉圖全集(法律篇)。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施特勞斯、何地(2006)。論僭政----色諾芬〈希耶羅〉義疏。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哈貝馬斯、洪佩鬱、藺青(1996)。交往行動理論。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呂祖謙(1987)。東萊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吳從周(2011)。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概念法學利益法學與價值法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吳從周(2008)。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論。臺北:一品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朱熹(1987)。晦菴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王澤鑑(1999)。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臺北:王澤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王弼、樓宇烈(2008)。老子道德經註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新民(20010000)。法治國家論。臺北:學林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王澤鑑(2011)。侵權行為法。王澤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澤鑑(2009)。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王澤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Kaufmann, Arthur、吳從周、顏厥安校(1999)。類推與「事物本質」--兼論類型理論。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栻(1999)。南軒集。長春:長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新井隆一、林燧生(1984)。租稅法之基礎理論。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千維(2000)。由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到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三。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後藤卷則(1998)。公序良俗。現代判例民法學の理論と展望--森泉章古稀祝賀論集。東京:法學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鹽崎潤(1965)。論租稅通告之任務與機能。日本租稅法論文集。臺北:中國租稅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葛克昌(2009)。行政救濟之法治國家要求。法治的開拓與傳承。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曄(2009)。卓茂傳。後漢書。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約瑟夫・拉茲、張卓明(2006)。無須注重原意的解釋。法律與解釋:法哲學論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從周(2015)。獨任或合議--第二審審級制度的一個反思。兩岸民事法學會通之道。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曉(2010)。法律類型理論和類推方式研究。法律邏輯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巴倫・巴拉克、林長遠(2001)。司法自由裁量權。公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日然(1985)。民法第一條之研究。民法總則論文選輯。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永欽(1999)。民法第一條的規範意義。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