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50年代政治抒情詩的語言象徵--以「家」與「海洋」意象為例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廖堅均
作者(外文):Liao, Jian-jyu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36
頁次:頁142-162
主題關鍵詞:五十年代臺灣文學政治抒情詩家園海洋Literature in 1950s TaiwanPolitical lyricsHomeOce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畢恒達(19900200)。東西的意義與環境轉變。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5(1),4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啟峰(20141000)。主觀的真實--論臺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9,9-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明諺(20101000)。一九五○年代臺灣現代詩的幾個面向。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89-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維廉(20061100)。臺灣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兩種文化錯位的現代詩。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129-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佳昆、郭蕙瑜(20140600)。與未造訪過地點之地方連結發展探討。地理學報,73,29-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芳玲(19941100)。五〇年代臺灣文學析論。臺灣文學觀察雜誌,9,74-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佳嫻(20150600)。戰爭、地方與崇高:以路易士發表於《中華副刊》的詩與散文為例(1942-1945)。中國現代文學,27,67-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梅家玲(2012)。戰鬥文藝與聲音政治:《大公報.戰線》與五○年代臺灣的「朗誦詩」。中國文學學報,2012(3),39-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友煌(2011)。主體浮現:台灣現代海洋文學的發展(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achelard, Gaston、龔卓軍、王靜慧(2010)。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墨人、彭邦楨(1958)。中國詩選。高雄:大業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上官予(1960)。十年詩選。臺北:明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默、洛夫(1956)。中國新詩選輯。高雄:創世紀詩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舒暢(2008)。焚詩祭路。台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默、洛夫、瘂弦(1961)。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德威(1995)。50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40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光潛(1987)。剛性美與柔性美。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復觀(2006)。中國文學的想像問題。中國文學精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梅家玲(2004)。50年代國家論述/文藝創作中的「家國想像」--以陳紀瀅反共小說為例的探討。性別還是家國?:五十與八、九十年代台灣小說論。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世旭(1998)。延伸與反撥--重估台灣50年代的新詩。新詩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應鳳凰(2007)。五十年代詩壇與台灣現代詩運動。五十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