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
作者:沈曼菱
作者(外文):Man-Ling Shen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淇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台灣現代詩記憶空間台灣性跨國性modern taiwanese poetrymemoryspaceTaiwanesenesstransnation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根據對於記憶(memory)的詮釋,記憶不僅只呈現過去的樣貌,也呈現社會與文化意義中集體意識的作用與功能。由於記憶同時包括了對現實的陳述與超越,因此記憶書寫具備了創作技巧上的拼貼和賦予銘刻事物的意義與權力。本文將梳理台灣現代詩中不同主題的記憶書寫,探討記憶書寫的不同形式與差異,分析文本背後的歷史情境與文化脈絡等相關問題。
本文共分為七章,從第二章到第六章討論不同議題中記憶書寫的樣態和形式,針對現代詩文本中呈現的空間與時間意義,論述記憶書寫的多重面向,這些面向分別是殖民地意義下的地方、故鄉與鄉愁、庶民與族群、政治與歷史、個人情感等,本文發展軸線以線性時間序列為主,討論面向則橫佈了台灣文學數個重要的文化肌理。在章節規劃方面,第一章為緒論,分別整理記憶書寫的定義,詳述主要研究概念、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章節架構等。第二章從「異國情調」(exoticism)切入,探討日治時期殖民地台灣的地方如何成為異國情調性質的書寫對象。第三章則討論不同族群世代間如何書寫鄉愁與懷舊,根據經驗和想像創所出現的情感,分析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憑藉著對於空間與時間的溯及既往。第四章主要以庶民和族群的記憶書寫為分析範圍,並討論戰爭、媒體所串連的全球社群和國際政治議題。第五章將以歷史如何被陳述與詮釋為研究方向,分析在台灣現代詩中記憶書寫所呈現的歷史事件,包括記憶書寫中歷史如何被呈現,呈現後的特色或問題為何,是否有其集體失憶的特性產生。第六章分析主體對情感和情感對象的書寫模式和特色;本章收束於主體書寫個人情感經驗的相關記憶為方向,聚焦於主體如何於文本中詮釋失去和缺席(absence)隨之而來的情感倫理。第七章則為結論,整理本論文所提出的記憶書寫之特殊性與研究成果。
基於對記憶書寫的思考與辯證過程,也構成對跨國、跨領域詩學如何可能的相關討論。在記憶書寫問題化之後,諸種記憶書寫不只呈現台灣文學的延展性,也成為台灣文學研究的一個剖面。並且藉由分析記憶書寫在不同年代如何被生產的過程,映射出台灣現代詩所包含的台灣性與跨國性,兩者通過記憶書寫展示了多重而變動的關係。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ain Memory.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memory is not only to display image of history, but also the function of society and culture with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bout memory, it’s including two parts of reality: description and exceeding. Therefore, memory writings have collages by creative skill and the power with meaningful inlaying objects. Be based on the theme of memory, this research explain the different themes and types of writings of Modern Taiwanese Poetries, moreover,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s and culture issues.
According to dialectical thinking for memory writings which discusses about transnation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After make an issue of memory writings, as a result, many memory writings are not merely showing tractility in Taiwan literature but as well finding new view of research. With analyzing the making procedure of memory writings in different periods, it reflect Taiwaneseness and transnational in Modern Taiwanese Poetries, both of them are displaying multiple and variational relations.
參考文獻

一、詩集

王離,《遷徙家屋》,桃園:逗點文創,2010年。

戈波拉,《痛苦的首都》,台北:木馬文化,2008年。

印卡,《Rorschach Inkblot》,台北:角立,2009年。

任明信,《你沒有更好的命運》,台北:黑眼睛文化,2013年。

向陽,《銀杏的仰望——向陽詩集》,台北:故鄉文化出版社,1977年。

向陽,《向陽詩選》,台北:洪範書店,1999年。

向陽,《亂》,台北:INK文化,2005年。

羊子喬、陳千武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新詩四卷,台北:遠景出版社,1982年。

何亭慧,《形狀與音樂的抽屜》,台北:麥田,2005年。

李昌憲,《加工區詩抄》,台北:德華出版社,1981年。

李昌憲,《生態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3年。

李昌憲,《生產線上》,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年。

李昌憲,《仰觀星空》,高雄:春暉出版社,2005年。

李魁賢,《永久的版圖》,台北:笠詩刊社,1990年。

李魁賢,《李魁賢詩集‧第三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年。

李雲顥,《雙子星人預感》,桃園:逗點文創,2011年。

瓦歷斯‧諾幹,《伊能再踏查》,台中:晨星,1999年,頁38-39。

吳晟,《吾鄉印象》,新竹:楓城出版社,1976年。

吳晟,《吾鄉印象》,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吳晟,《泥土》,台北:遠景出版,1979年。

吳晟,《向孩子說》,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吳晟,《吳晟詩選》,台北:洪範書店,2000年。

吳晟,陳建忠編,《吳晟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

余光中,《五陵少年》,台北:文星書局,1967年。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69年。

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出版社,1974年。

余光中、李敏勇等著,《如果遠方有戰爭》,台北:小知堂,2003年。

杜潘芳格,《慶壽》,台北:笠詩刊社,1977年。

杜潘芳格,《芙蓉花的季節》,台北:笠詩刊社,1997年。

利玉芳,《向日葵》,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0年。

沈嘉悅,《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桃園:逗點文創,2013年。

岩上,《岩上詩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年。

林彧,《夢要去旅行》,台北:時報文化,1984年。

林彧,《單身日記》,台北:希代,1986年。

林宗源,鄭良偉編,《林宗源臺語詩選》,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8年。

林宗源,《林宗源臺語詩選》,台南:真平公司,2002年。

林宗源,方耀乾主編,《林宗源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林禹瑄,《夜光拼圖》,台北:寶瓶文化,2013年。

林亨泰,《靈魂產聲》,台中:銀鈴會編輯部,1949年。

林亨泰,《長的咽喉》,台北:新光書店,1955年。

林亨泰,《林亨泰詩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

林亨泰,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二‧文學創作卷2》,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8年。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台北:書林出版,1988年。

林燿德,《一九九○》,台北:尚書文化,1990年。

林德俊,《樂善好詩》,台北:遠景,2009年。

林怡翠,《被月光抓傷的背》,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林達陽,《誤點的紙飛機》,桃園:逗點文創,2011年。

林維甫,《歧路花園》,桃園:逗點文創,2010年。

林永修,呂興昌編,陳千武譯,《南瀛文學家——林修二集》,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0年。

林婉瑜,《剛剛發生的事》,台北:洪範書店,2007年。

阿鈍,《在你的上游》,台北:秀威資訊,2010年。

商禽,《夢或者黎明及其他》,台北:書林出版,1988年。

商禽,《商禽詩全集》,台北:INK印刻,2009年。

洛夫,《無岸之河》,台北:大林出版社,1970年。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1》,台北:普音文化,2009年。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2》,台北:普音文化,2009年。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3》,台北:普音文化,2009年。

洛夫,《洛夫詩歌全集4》,台北:普音文化,2009年。

鹿苹,《流浪築牆》,台北:洪範書店,2005年。

曾貴海,《湖濱沉思》,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年。

煮雪的人,《小說詩集》,台北:煮鳥文明,2012年。

煮雪的人,〈官方地圖〉,《聲韻詩刊》11期(2013.04),頁62。

若斯諾‧孟,《臍間帶》,台北:煮鳥文明,2011年。

崔舜華,《波麗露》,台北:寶瓶文化,2013年。

須文蔚,《旅次》,台北:創世紀詩雜誌社,1996年。

席慕蓉,《七里香》,台北:大地出版社,1981年。

唐捐,《暗中》,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張我軍,羊子喬、陳千武編,《光復前台灣新詩全集——亂都之戀》,台北:遠景出版社,1982年。

張芳慈,《天光日》,台北:台北縣立文化局,2004年。

楊牧,《瓶中稿》,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楊牧,《海岸七疊》,台北:洪範書店,1980年。

楊牧,《有人》,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楊牧,《時光命題》,台北:洪範書店,1997年。

楊牧,《楊牧詩集(1956-1974)》,台北:洪範書店,1978年。

楊牧,《楊牧詩集Ⅱ(1974-1985)》,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楊牧,馬悅然編譯,《綠騎:楊牧詩選》,台北:洪範書店,2012年。

楊熾昌,《熱帶魚》,日本:夢書房出版社,1931年。

楊熾昌,《樹蘭》,台南:楊熾昌自印,1932年。

楊熾昌,《燃頰》,台南:河童郎茅舍,1979年。

楊熾昌,呂興昌編,葉笛譯,《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

楊佳嫻,《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台北:INK印刻,2006年。

楊書軒,《鳥日子愉悅發聲》,宜蘭:賣田出版,2013年。

紀弦,《檳榔樹甲集》,台北:現代詩刊社,1967年。

紀弦,《檳榔樹乙集》,台北:現代詩刊社,1967年。

錦連,《挖掘》,台北:笠詩刊社,1982年。

錦連,《錦連全集1中文詩卷一》,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

顏艾琳,《她方》,台北:聯經出版,2004年。

?弦,《?弦詩集》,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

陳黎,《小丑畢費的戀歌》,台北:圓神,1990年。

陳黎,《家庭之旅》,台北:麥田出版,1993年。

陳黎,《島嶼邊緣——陳黎詩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年。

陳黎,《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

陳黎,《島卅國》,台北:INK文化,2014年。

陳千武,《密林詩抄》,台北:現代文學社,1963年。

陳千武,《不眠的眼》,台北:笠詩刊社,1965年。

陳千武,陳明台編,《陳千武詩全集(二)》,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3年。

陳義芝,《青衫》,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

陳義芝,《新婚別》,台北:大雁書店,1989年。

陳義芝,《不能遺忘的遠方》,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

陳鴻森,《雕塑家的兒子》,台北:笠詩刊社,1976年。

陳鴻森,《陳鴻森詩存》,台北:台北縣文化局,2005年。

陳鴻森,陳明台編,《陳鴻森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

陳克華,《美麗深邃的亞細亞》,台北:書林出版,1997年。

陳育虹,《索隱》,台北:寶瓶文化,2004年。

孫梓評,《如果敵人來了》,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孫梓評,《法蘭克福學派Frank》,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

孫梓評,《善遞饅頭》,台北:木馬文化,2012年。

蘇紹連,《童話遊行》,台北:尚書文化,1990年。

夏宇,《備忘錄》,台北:夏宇自印,1984年。

夏宇,《夏宇詩集——腹語術》,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1年。

夏宇,《摩擦‧無以名狀》,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5年。

夏宇,《夏宇詩集──Salsa》,台北:夏宇自印,1999年。

夏宇,《粉紅色噪音》,台北:夏宇自印,2007年。

零雨,《城的連作》,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0年。

零雨,《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2年。

零雨,《特技家族》,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6年。

零雨,《木冬詠歌集》,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

零雨,《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零雨詩集(2000-2004)》,台北:零雨自印,2006年。

零雨,《我正前往你》,台北:唐山出版社,2010年。

零雨,《田園卅下午五點四十九分》,台北:小寫創意,2014年。

鴻鴻,《在旅行中回憶上一次旅行》,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鴻鴻,《土製炸彈》,台北:黑眼睛文化,2006年。

鴻鴻,《鴻鴻詩集2006-2009——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台北:黑眼睛文化,2009年。

鴻鴻,《仁愛路犁田》,台北:黑眼睛文化,2012年。

劉克襄,《革命青年:解嚴前的野狼之旅》,台北:玉山社,2012年。

鄭愁予,《夢土上》,台北:現代詩社,1955年。

鄭愁予,《衣缽》,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鄭愁予,《窗外的女奴》,台北:十月出版社,1967年。

鄭愁予,《燕人行》,台北:洪範書店,1970年。

鄭愁予,《燕人行》,台北:洪範書店,1987年。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1951-1968)》,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鄭炯明,《歸途》,台北:笠詩刊社,1971年。

鄭炯明,《番薯之歌》,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

鄭聿,《玩具刀》,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10年。

鄭聿,《玻璃》,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14年。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北:人間出版社,2010年。

趙天儀,《牯嶺街——趙天儀詩集》,高雄:三信出版社,1978年。

葉珊,《水之湄》,台北:藍星詩社,1960年。

葉珊,《燈船》,台北:文星書店,1966年。

葉覓覓,《越車越遠》,台北:田園城市,2010年。

葉青,《下輩子更加決定》,台北:黑眼睛文化,2011年。

葉青,《雨水直接打進眼睛》,台北:黑眼睛文化,2011年。

羅智成,《寶寶之書》,台北:聯合文學,2012年。

羅葉,《我願是妳的風景:羅葉詩選2013》,台北:典藏文創,2013年。

羅毓嘉,《我只能死一次,像那天》,台北:寶瓶文化,2014年。

鯨向海,《犄角》,台北:大塊文化,2012年。

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台北:學海,1992年。

滕志賢註釋,葉國良校閱,《新譯詩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蕭蕭,《蕭蕭世紀詩選》,台北:爾雅,2000年。

謝三進、廖亮羽編,《台灣七年級新詩金典》,台北:秀威資訊,2011年。

聶魯達(Pablo Neruda),李宗榮譯,《二十首情詩與絕望的歌》,台北:大田出版,1999年。


二、專書

丹尼‧卡拉瓦羅,張衛東等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島子譯,《後現代狀況:知識報告書》,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2010年。

昂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肖聿譯,《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

史碧瓦克(Gayatri C. Spivak),張君玫譯,《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吳忠超譯,《時間簡史》,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哈拉爾德‧韋爾策(Harald Welzer)編,季斌等譯,《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巴特萊特(Frederic Charles Bartlett),李維譯,《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台北:桂冠圖書,1998年。

麥克‧克蘭(Mike Crang),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2004年。
柯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王志弘等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王志弘等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2003年。

彼得‧艾迪(Peter Adey),王志弘等譯,《移動》,台北:群學出版社,2013年。

皮耶‧諾哈(Pierre Nora)編著,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2年。

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漢娜‧阿倫特編,王斑等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法蘭西斯‧葉茲(Francis A. Yates),薛絢譯,《記憶之術》,台北:大塊文化,2007年。

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賀麟譯,《倫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1993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謝強等譯,《知識考古學》,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莫傳民等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德勒茲(Gilles Deleuze),楊凱麟譯,《德勒茲論傅柯》,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德勒茲(Gilles Deleuze),張宇凌、關群德譯,《康德與柏格森解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年。

德勒茲(Gilles Deleuze)、瓜塔里(Félix Guattari),陳永國編譯,《游牧思想——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格里讀本》(Nomad Thinking),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德勒茲(Gilles Deleuze),姜宇輝譯,《普魯斯特與符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德勒茲(Gilles Deleuze),劉雲紅等譯,《批評與臨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1989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段義孚(Tuan, Yi-Fu),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等著,羅鋼‧劉象愚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李育霖譯,《德勒茲論文學》,台北:麥田,2006年。

保羅.康納頓(Paul Connerton),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亞歷山德安(Sarane Alexandrian),李長俊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台北:大陸書店,1982年)。

西脇順三郎,《超現實主義詩論》,東京:厚生閣書店,1929年。

西脇順三郎,杜國清譯著,《西脇順三郎的詩與詩學》,高雄:春暉出版社,1980年。

秋吉久紀夫,《陳千武論——元台湾特別志願兵足跡》,東京:土曜美術社出版販売株式会社,1997年。


史書美,楊華慶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出版,2013年。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1998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new window

王威智編,《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台北:書林出版社,1999年。

王宏仁、郭佩宜編,《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台北: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9年。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年。

古遠清,《台灣當代新詩史》,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台北:女書,2000年。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2002年。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台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台北:里仁,2008年。

吳晟,《店仔頭》,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1992年。

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黃武忠,《日據時代灣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0年。

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林明德編,《鄉間子弟鄉間老——吳晟新詩評論》,台中:晨星出版,2008年。

林燿德、孟樊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林亨泰,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五‧文學論述卷2》,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林亨泰,呂興昌編,《林亨泰全集七‧文學論述卷4》,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林淇瀁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5:楊熾昌》,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年。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年。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

沈曼菱,《現代到後現代——戰後台灣現代詩的空間書寫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5年。

孟樊,《台灣當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1995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彭瑞金等著,《台灣文學史小事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4年。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張默,《台灣現代詩編目》,台北:爾雅出版社,1992年。

張君玫,《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台北:群學出版社,2012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

張仁春,《邊陲的狂舞與穆思——陳黎後現代詩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6年。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張我軍著,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9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1年。

莫那能口述,劉孟宜錄音整理,呂正惠編校,《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修訂版)
》,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年。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出版,1995年。

孟樊,《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出版,2003年。new window

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台北:淑馨出版社,1990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1978年。

陳永國,《理論的逃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4年。

陳明台,《「詩詩論研究」——昭和初期日本前衛詩運動考察》,台北:笠詩刊社,1990年。

陳明台,《心境與風景》,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年。

陳明台,《異質的風采——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論集》,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4年。

陳明台,《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1997年。

陳芳明,《詩與現實》,台北:洪範書店,1977年。

陳芳明,《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1997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陳政彥,《臺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 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2012年。

陳瀅州,《七○年代以降現代詩論戰之話語運作》,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8年。

須文蔚編,《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9:紀弦》,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

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79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形成》,台北:聯經出版,2000年。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5年。new window

黃錦樹、張錦忠編著,《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1979年。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店,1989年。

楊牧,《疑神》,台北:洪範書店,1993年。

楊牧,《奇萊前書》,台北:洪範書店,2003年。

楊儒門,《白米不是炸彈》,台北:INK印刻出版,2007年。

楊熾昌,《洋燈的思維》,台南:金魚書房,1937年。

楊熾昌,《紙魚》,台南:河童書房,1985年。

楊宗翰《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北:巨流,2002年。

楊宗翰,《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北:新銳文創,2012年。

楊雅惠,《日治時期臺灣新詩的文化詮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

葉振富(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1977-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趙一凡等編著,《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趙天儀,《時間的對決——台灣現代詩評論集》,台北:富春文化事業,2002年。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出版社,2004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2000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new window

鄭炯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9年。

鄭慧如,《身體詩論(1997-1999‧台灣)》,台北:五南圖書,2004年。

魯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台北:業強,1990年。

蕭蕭,《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

蕭蕭、白靈、羅文玲編著,《傳奇鄭愁予:鄭愁予詩學論集1錯誤的驚喜》,台北:萬卷樓,2013年。

蕭蕭、白靈、羅文玲編著,《傳奇鄭愁予:鄭愁予詩學論集2無常的覺知》,台北:萬卷樓,2013年。

蕭蕭、白靈、羅文玲編著,《傳奇鄭愁予:鄭愁予詩學論集3愁予的傳奇》,台北:萬卷樓,2013年。

蕭蕭、白靈、羅文玲編著,《傳奇鄭愁予:鄭愁予詩學論集4衣缽的傳遞》,台北:萬卷樓,2013年。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顏忠賢,《不在場——顏忠賢空間論文集》,台北:田園城市,1998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註解版),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年。

解昆樺,《青春構詩:七○年代新興詩社與一九五○年世代詩人的詩學建構策略》,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8年。

解昆樺,《轉譯現代性:1960-70年代台灣現代詩場域中的現代性想像與重估》,台北:學生書局,2010年。

解昆樺,《臺灣現代詩典律與知識地層的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台北:秀威資訊,2013年。new window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顧蕙倩,《臺灣現代詩的浪漫特質(修訂版)》,台北:秀威資訊,2012年。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

Walter Benjamin(1929), Surrealism: The Last Snapshot of the European Intelligentsia, from Reflections, trans. Edmund Jephcott,(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Hovanovich, 1978),p.207~p.221

克萊爾強森(Claire Johnston),林寶元譯,〈電影與人民記憶導言〉,《電影欣賞季刊》44期(1990.03),頁6-7。

傅柯(Michel Foucault),林寶元譯,〈電影與人民記憶《電影筆記》訪傅柯(Ⅰ)〉,《電影欣賞季刊》44期(1990.03),頁8-17。

傅柯(Michel Foucault),王浩威譯,〈我,皮耶‧希維葉《電影筆記》訪傅柯(Ⅱ)〉,《電影欣賞季刊》44期(1990.03),頁18-20。

柯賽(Lewis A. Coser),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期(1993.11)頁20-39。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11)頁6-19。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5期(2001),頁136-147。

王志弘,〈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卷9期(2005.02),頁9-52。new window

王建國,〈風景與心境的鏡像:日據時期新詩中的海洋書寫——以林修二之詩為例〉,《文與哲》18期(2011.06),頁655-694。new window

史書美,〈華語語系的概念〉,《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14期(2011),頁41-56。

白靈,〈遊與俠——鄭愁予詩中的遊俠精神與時空轉折〉,《明道通識論叢》2期(2007.03),頁107-148。new window

李振亞,〈歷史空間卅空間歷史:從《童年往事》談記憶與地理的建構〉,《中外文學》26卷10期(1998.03),頁48-64。new window

李依倩,〈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究》87期(2006.04),頁51-96。new window

林巾力,〈想像「現代詩」:以林亨泰五○年代的「現代主義」建構為例〉,《中外文學》35卷2期(2006.07),頁111-140。new window

林巾力,〈追求詩的純粹性:從楊熾昌到紀弦〉,《中外文學》39卷4期(2010.12),頁85-133。new window

林瑞明,〈台灣新文學運動理論時期的檢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頁2-25。

林淇瀁,〈五○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靜宜人文學報》11期(1999.07),頁45-61。new window

金尚浩,〈戰後現代詩人的台灣想像與現實〉,《修平學報》11期(2005.09),頁217-242。

沈曼菱,〈歷史的寄存:施叔青《三世人》中的身卅物〉,《文史臺灣學報》6期(2013.06),頁101-124。new window

紀弦,〈創刊號宣言〉,《現代詩》1期(1953.02),頁2。

秋吉久紀夫,〈陳千武詩〈信鴿〉裡的死〉,《笠》166期(1991.12),頁96-116。

孟佑寧,〈文本與超文本的邂逅——以向陽「一首被撕裂的詩」為例〉,《臺灣詩學學刊》5期(2005.06),頁243-263。new window

曾進豐,〈記憶與想像——論陳千武、白萩詩的生死沉思〉,《高雄師大國文學報》21期(2015.01),頁35-70。new window

黃錦樹,〈魂在:論中國性的近代起源,其單位、結構及(非)存在論特徵〉,《中外文學》29卷2期(2000.07),頁47-68。

陳芳明,〈後現代與後殖民的詩藝〉,《聯合文學》360期(2014.10),頁106-112。

陳建忠,〈尋找臺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文學台灣》36期(2000.10),頁175-216。

陳瀅州,〈一直存在的臺灣鄉愁:鄉愁詩在臺灣發展脈絡之初步探討〉,《臺灣文學館通訊》期(2004.03),頁34-36。

陳允元,〈命名、記憶與詮釋——戰後臺灣現代詩的「街道命名」書寫 〉,《臺灣詩學學刊》7號(2006.05),頁57-83。

陳允元,〈尋找「缺席」的超現實主義者——日治時期台灣超現實主義系譜的追索與文學史再現〉《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6期(2013.04),頁9-45。new window

陳允元,〈台灣風土、異國情調與現代主義——以楊熾昌的詩與詩論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19期(2011.12),頁133-162。new window

陳允元,〈問題化「後現代」——以八○年代中期台灣「後現代詩」的想像建構為觀察中心〉,《中外文學》42卷3期(2013.09),頁107-145。new window

陳建忠,〈尋找臺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文學台灣》36期(2000.10),頁175-216。

陳俊榮(孟樊),〈夏宇的後現代語言詩〉,《中外文學》38卷2期(2009.06),頁197-227。new window

陳俊榮(孟樊),〈承襲期台灣新詩史(上)〉,《台灣詩學學刊》5號(2005.06),頁7-35。

陳俊榮(孟樊),〈承襲期台灣新詩史(下)〉,《台灣詩學學刊》6號(2005.11),頁79-105。

陳雀倩,〈女性書寫的延異與衍異——以羅英、夏宇、顏艾琳詩作為例〉,《問學集》9期(1999.06),頁117-136。new window

邱貴芬,〈尋找台灣性:草根全球化(grass roots globalizatiom)與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卷4期(2003.9),頁43-65。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臺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34卷10期(2006.03),頁125-154。new window

郭楓,〈還原台灣現代詩興起的歷史真相:一九五○年代台灣詩史的疑案研究〉,《文學台灣》51期(2004.07),頁295-315。

黃涵榆,〈「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或生命的歸零?有關檔案、見證與記憶政治的一些哲學思考〉,《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6卷2期(2013.06),頁53-92。new window

楊宗翰,〈鍛接期台灣新詩史〉,《台灣詩學學刊》5號(2005.06),頁37-106。

儲湘君,〈《紅柿子》、班雅民與回憶〉,《中外文學》31卷11期(2003.04),頁42-57。new window

葉笛,〈臺灣早期詩人略論——水蔭萍的esprite nouveau和軍靴〉,《創世紀詩雜誌》129期(2001.12),頁41-48。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卷(1997.03),頁247-296。new window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卷2期(2000.10),頁77-138。new window

蕭阿勤,〈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1期(2005.09),頁97-129。new window

蔡佩桂,〈夢的辯證——解讀Walter Benjamin,〈超現實主義——歐洲知識份子的最新快照〉〉,《議藝分子》第4期(2002.03),頁130-139。new window

蔡明諺,〈「現代」的用法及其相對意義——以五、六○年代詩論為考察〉,《台灣詩學學刊》4號(2004.11),頁23-44。new window

蔡明諺,〈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詩的幾個面向〉,《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1期(2010.10),頁89-112。new window

蔡豐全,〈台灣當代戰爭詩研究幾個可能的取徑:文學、文化、傳播觀點〉,《復興崗學報》94期(2009.06),頁229-254。

蕭蕭,〈鄉疇與鄉愁的交替——論近十年中國詩壇風雲〉,《文藝月刊》141期(1981年3月),頁86-92。

郭楓,〈還原台灣現代詩興起的歷史真相:一九五○年代台灣詩史的疑案研究〉,《文學台灣》51期(2004.07),頁295-315。

劉亮雅,〈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中外文學》34卷10期(2006.03),頁61-84。new window

劉紀蕙,〈台灣三○年代頹廢意識的可見與不可見:重探進步意識與陰翳觀看〉,《中外文學》34卷3期(2005.08),頁113-145。new window


四、專書論文

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袁俊生譯,〈超現實主義宣言(1924)〉,《超現實主義宣言》(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32。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王志弘譯,〈感覺結構〉,王志弘編選,《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王志弘自印,1995年),頁193-203。

史書美,趙娟譯,〈反離散:華語語系作為文化生產的場域〉,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編,《百川匯海:文史譯新探》(香港:中華書局,2013年),頁1-15。

藤井省三,張季琳譯,〈大正文學與殖民地台灣——佐藤春夫〈女誡善綺譚〉〉,《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2004年),頁120-121。

酒井直樹,廖咸浩譯,〈主體與卅或「主体」(shutai)及文化差異之銘刻〉,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Ⅰ:帝國——亞洲——主體性》(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頁179-226。new window

羊子喬(楊順明),〈光復前台灣新詩論〉,羊子喬、陳千武編,《光復前台灣新詩全集——亂都之戀》(台北:遠景,1982年),頁1-37。

羊子喬(楊順明),〈從超現實到意象的經營:試析林修二作品〉,收入林修二,呂興昌編,《林修二集》(台南:台南縣文化局,1981年),頁530-533。

朱耀偉,〈誰的「中國性」?九十年代兩岸三地的後殖民研究〉,《本土神話:全球化年代的論述生產》(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頁253-279。new window

朱雙一,〈島嶼邊緣孕育的包容和戲謔:管窺陳黎的詩、散文和林宜澐的小說〉,王威智編,《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台北:書林,2000年),頁335-345。

向陽,〈冷凝沉鬱論岩上〉,岩上,《岩上詩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年),頁93-117。

杜國清,〈「笠」詩社與台灣詩壇〉,鄭烱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雜誌,1989年),頁176-185。

李振亞,〈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城市影像的失落〉,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頁259-274。new window

李豐楙,〈七十年代新詩社的集團性格及其城鄉意識〉,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325-355。

李癸雲,〈往回長大的小孩——從孩童角色的運用論蘇紹連詩中的成長觀〉,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1989-2003‧評論卷(二)》(台北:九歌,2003年),頁1313-1340。new window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1992年),頁3-48。new window

林亨泰,〈台灣詩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前期)——一九五○年代後半期的台灣詩壇〉,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99-121。

林淇瀁,〈康莊有待: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康莊有待》(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頁49-86。

林淇瀁,〈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年代臺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363-375。

林淇瀁,〈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頁9-63。new window

林燿德,〈八○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425-435。

沈曼菱,〈閉鎖與開放——論零雨詩作中的「房間」隱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主編,《第四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7年),頁157-186。

沈曼菱,〈勞與牢——論李昌憲《加工區詩抄》、林彧「上班族詩鈔」中的生產空間〉,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第五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8年),頁223-244。

沈曼菱,〈記憶與時空之延展——論陳義芝詩作中的土地經驗與鄉愁書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主編,《後浪詩社與台灣現代詩研究》(台北:麗文文化,2010年),頁75-94。new window

沈曼菱,〈論鴻鴻《黑暗中的音樂》仿童話詩的暴力書寫〉,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主編,《第八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11年),頁302-320。

沈曼菱,〈身體與空間――論向陽詩中記憶形式的生成與演變〉,黎活仁等合編,《閱讀向陽》(台北:秀威資訊,2013年),頁201-230。

夏志清,周兆祥譯,〈余光中:懷國與鄉愁的延續〉,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79年),頁383-390。

馬悅然,曾珍珍譯,〈楊牧與西方〉,馬悅然編譯,《綠騎:楊牧詩選》(台北:洪範書店,2012年)。另有網路版http://www.ndhu.edu.tw/files/16-1000-34900.php(2015.8.18上網瀏覽)。

施淑,〈首與體——日據時代台灣小說中頹廢意識的起源〉,陳映真等著,《呂赫若作品研究——台灣第一才子》(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頁205-223。

施懿琳,〈從隱抑到激越——論吳晟詩的政治關懷〉,《跨語、漂泊、釘根:台灣新文學研究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頁199-236。

張芬齡,〈接近詩史體質——導讀〈居住在花蓮〉〉,陳義芝,《不能遺忘的遠方》(台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3月),頁130。

陳芳明,〈永恆的鄉愁——楊牧文學的花蓮情結〉,《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頁228-234。

陳芳明,〈快樂貧乏症患者——《商禽詩全集》序〉,商禽,《商禽詩全集》(台北:INK印刻,2009年),頁28-45。

陳建忠,〈讓土地說話——論農民詩人吳晟的詩藝〉,林明德編,《鄉間子弟鄉間老——吳晟新詩評論》(台中:晨星出版,2008年),頁212-227。

陳啟佑(渡也),〈五十年代現代派中的古典〉,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123-147。

陳千武,〈台灣現代詩的歷史與詩人們——《華麗島詩集》後記〉,鄭炯明編,《「笠」詩論選集:台灣精神的崛起》(高雄:春暉,1989年),頁451-457。

陳明台,〈日據時代台灣民眾詩之研究〉,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3-19。

陳明台,〈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戰前台灣新詩現代主義的考察〉,《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頁39-63。

陳明台,〈鄉愁論——台灣現代詩人的故鄉憧憬與歷史意識〉,《心境與風景》(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年),頁1-31。

莫渝,〈六○年代台灣的鄉土詩〉,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199-224。

邱貴芬,〈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頁111-145。new window

郭水潭,月中泉譯,〈薔薇詩人們〉,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頁160。

郭水潭,月中泉譯,〈利野君與水蔭君〉,羊子喬編,《郭水潭集》(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頁160-161。

趙天儀,〈鄉愁的呼喚——論錦連的詩〉,錦連,《挖掘》(台北:笠詩刊社,1982年),頁85-94。

奚密,〈本土詩學的建立——讀陳黎《島嶼邊緣》〉,王威智編,《在想像與現實間走索:陳黎作品評論集》(台北:書林,1999年),頁163-173。new window

廖咸浩,〈離散與聚焦之間——八十年代後現代詩與本土詩〉,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437-450。

廖咸浩,〈玫瑰騎士的空中花園——讀陳黎新詩集《島嶼邊緣》〉,陳黎,《島嶼邊緣》(台北:九歌,2003年),頁9-27。

鄭慧如,〈從敘事詩看七○年代現代詩的回歸風潮〉,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377-397。

劉紀蕙,〈斷裂與延續:台灣舞台上文化記憶的展演〉,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文化,1997年),頁269-308。new window

葉維廉,〈在記憶離散的文化空間裡歌唱——論?弦記憶塑像的藝術〉,蕭蕭主編,《詩儒的創造:?弦詩作評論集》(台北:文史哲,1994年),頁331-378。new window

葉笛,〈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21-34。

蕭蕭,〈鄉愁與鄉疇的交替——七十年代台灣詩壇風雲〉,《現代詩綜橫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30-32。

蕭蕭,〈五○年代新詩論戰評述〉,文訊雜誌社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頁107-121。

潘英海,〈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村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莊英章、潘英海編著,《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頁235-256。

曾珍珍,〈從神話構思到歷史銘刻——讀楊牧以現代陳黎以後現代詩筆寫立霧溪〉,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執行小組編,《城鄉想像與地誌書寫: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年),頁31-53。

鴻鴻,〈鴻鴻自述〉,文訊雜誌社主編,《創作者與評論者的對話:兩岸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台北:國立台灣文學館、文訊雜誌社,2011年),頁445-450。

賴芳伶,〈楊牧山水詩中的深邃美:以〈俯視──立霧溪一九八三〉和〈仰望──木瓜山一九九五〉為例〉,國立彰化師範教育大學現代詩學研討會編輯委員會主編,《現代詩語言與教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教育大學國文系,2001年),頁359-363。

廖新田,〈從自然的臺灣到文化的臺灣——日據時代臺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臺灣美術四論:蠻荒卅文明,自然卅文化,認同卅差異,純粹卅混雜》(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年),頁45-87。new window

魯迅,〈導言〉,魯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7月)後另出版:魯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台北:業強,1990年),頁9-10。


五、學位論文

方婉禎,〈美學的越境:東亞超現實主義的融會與轉化〉,台北: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論文,2014年。new window

王正良,〈戰後台灣現代詩論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林于弘,〈解嚴後台灣新詩現象析論(1987-2000)〉,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林秀蘭,〈論李昂、平路與朱天心的記憶書寫〉,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符明珠,〈蕭麗紅小說的文化記憶書寫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雅雯,〈記憶的多重圖像:論吳明益自然書寫中的歷史記憶書寫與人文思考美學〉,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翁柏川,〈「鄉愁」主題在台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後(1987-2001年)返鄉書寫為討論核心〉,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孫瑋騂,〈台灣現代女詩人記憶書寫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new window

曾琮琇,〈嬉遊記:八○年代以降台灣「遊戲」詩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莊曉明,〈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人群和風車詩社詩風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文鉅,〈記憶的技藝:以夏宇、零雨、鴻鴻為考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解昆樺,〈傳統、國族、公共領域:台灣一九七○年代新興詩社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楊宗翰,〈台灣新詩評論轉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new window

陳義芝,〈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析論〉,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陳政彥,〈戰後台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陳瀅州,〈戰後台灣詩史「反抗敘事」的建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new window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弦為主〉,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鄭智仁,〈戰後臺灣新詩樂園書寫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new window

蔡惠任,〈日本近現代詩在台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九〜二○○二〉,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蔡欣純,〈論杜國清現代詩創作、翻譯與詩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六、報紙、數位資料

《台南新報》,1920年-1936年6月(中有殘缺),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

《台灣日日新報》1898年-1945年。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

《台灣新民報》,台灣新民報社,週刊:1930年3月-1932年4月;日刊:1933年5月-11月。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

阿米亥(Yehuda Amichai),〈忘記某人〉,當代詩卷資料庫:http://ddsj.edit.net.cn/ddsj2010a/ddsj006.htm(2015.6.10上網瀏覽)

余光中,〈從母親到外遇〉,網路版
http://www.b111.net/xiandai/ygz-wj/012.htm(2015.3.10上網瀏覽)。

馬悅然,曾珍珍譯,〈楊牧與西方〉,網路版http://www.ndhu.edu.tw/files/16-1000-34900.php(2015.8.18上網瀏覽)。

「國民記憶庫:臺灣故事島」計畫http://storytaiwan.tw/cp.aspx?n=F3157812E820C28D(2015.1.27上網瀏覽)。

國立暨南大學圖書館「臺灣作家作品檢索系統」
http://hermes.library.ncnu.edu.tw/ncnuc/ncnukm?@@1804289383(2015.8.22上網瀏覽)

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網」
http://tln.nmtl.gov.tw/ch/index.aspx(2015.8.22上網瀏覽)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