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回到魯迅:盛可以《錦灰》、韓松《醫院》三部曲中的醫/病與療救
書刊名:清華中文學報
作者:賴佩暄
作者(外文):Lai, Pei-hsua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26
頁次:頁211-257
主題關鍵詞:魯迅盛可以韓松病態療救科幻Lu XunSheng KeyiHan SongSickTreatmentScience fi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朱崇科(2010)。論魯迅小說中的醫學話語。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11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健富(20021200)。發現孩童與失去孩童--論魯迅對孩童屬性的建構。漢學研究,20(2)=41,301-3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光哲(19950300)。近現代中國「改造國民論」的討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9,68-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明煒、畢坤(2015)。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烏托邦變奏。中國比較文學,2015(3),10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明煒、王振(20161200)。1989年以後:中國科幻新浪潮的烏托邦變奏。中國現代文學,30,6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歐翔英(2009)。烏托邦、反烏托邦、惡托邦及科幻小說。世界文學評論,2009(2),298-3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德威(2019)。魯迅、韓松與未完的文學革命--「懸想」與「神思」。探索與爭鳴,2019(5),4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鳳高(1991)。魯迅遺產中的醫學精神。魯迅研究月刊,1991(7),1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明煒(20210200)。重訪「新中國」未來:以二十一世紀華語小說為中心。二十一世紀,183,30-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逄增玉(2003)。魯迅小說中的「醫學」內容和敘事。社會科學戰線,2003(4),251-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楸帆(2013)。對「科幻現實主義」的再思考。名作欣賞,2013(10),3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岩、珍妮絲‧伯格斯泰德、王鵬飛(2012)。21世紀頭十年的中國科幻文學。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4,188-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邊斌(2015)。當代作家韓松科幻小說主題研究(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佩暄(2017)。盛世危/微言:中國當代長篇小說歷史敘事研究(2000-2015)(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孔維嘉(2018)。韓松科幻小說先鋒性研究(碩士論文)。杭州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宜橋(2015)。魯迅雜文與醫學--《墳》《熱風》研究的科學視角(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文香(2014)。魯迅小說與醫學--《吶喊》、《徬徨》的科學研究視角(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小蓮(2006)。西醫東漸與文化調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魯迅、楊澤(1994)。魯迅小說集。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邦賢(1981)。中國醫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啟超(2011)。新民說。臺北:文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1992)。瘋癲與文明。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魯迅、《魯迅全集》修訂編輯委員會(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瑞松(2016)。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台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韓松(2000)。想像力宣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韓松(2011)。火星照耀美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紀霖(2015)。中國:何以文明。中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小濱(2009)。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啟超(1960)。飲冰室文集。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一兵(2016)。回到福柯--暴力性構序與生命治安的話語構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韓松(2016)。醫院。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韓松(2017)。驅魔。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韓松(2018)。亡靈。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盛可以(2013)。死亡賦格。印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盛可以(2018)。錦灰。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蘇珊‧桑塔格、程巍(2013)。疾病的隱喻。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皮國立(20160000)。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譚光輝(2007)。症狀的症狀:疾病隱喻與中國現代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Lakoff, George P.、Johnson, Mark、周世箴(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周瞱。我的伯父魯迅先生,https://www.thn21.com/xiao/liux/56646.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劍梅(2012)。文學是否還有救贖的力量?,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7947?full=y。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習近平(20130821)。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嘉漢(20181000)。以比喻來比喻比喻的病--讀盛可以《錦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宋明煒(2013)。現代中國的青春想像。批評與想像。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明煒(2015)。「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讀韓松科幻小說《地鐵》。從摩羅到諾貝爾。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明煒(2019)。回到未來:五四與科幻。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梅家玲(2012)。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子平(2007)。病的隱喻與文學生產。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魯迅(2011)。《月界旅行》辨言。現代中國科幻文學主潮。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