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人社會幼兒主體觀實踐「幼兒中心」信念之可行性-以文化脈絡為研究取向
作者:巫鐘琳
作者(外文):Wu, Chu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葉郁菁
盧美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文化脈絡幼兒中心幼兒主體觀cultural contextchild-centerednessthe view of child subje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52
本文欲探究華人與西方幼兒教育之歷史脈絡以及文化差異,透過文獻歸納出華人幼兒主體觀,瞭解「幼兒中心」信念之意涵及其代表之西方文化觀點。研究者以兩位教師教學現場觀察以及深度訪談,得以更進一步瞭解「幼兒中心」信念實踐過程中的可能與限制,並且以華人社會文化脈絡提出三個新議題:置身其中的自由,「中和之道」的師生關係,以及知識的流動。研究結果發現「規範與自由」、「選擇與決定」、「依附與自主」範疇中、華人社會之下的幼兒主體觀,包含了人性觀、知識觀、教學方式及其態度之文化獨特性;中心論、二分法以及忽略文化脈絡的差異是西方「幼兒中心」信念在台灣實踐之限制因素。台灣實施「幼兒中心」信念之調整有(1)視幼兒需求而有不同程度的引導,(2)在有限度自由下施行,(3)「幼兒中心」信念必須依照教師與幼兒文化背景而調整,(4)發展幼兒個體且不與社會價值和期望衝突,(5)「幼兒中心」信念是在教師持續不斷地反省自覺下產生,此為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
研究者提出五項可構成華人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1)在教育上,重視幼兒品格道德的培養,強調守序、有禮、負責、自律的行為。(2)在社會關係上,在華人社會的倫常關係與現代西方的獨立自主當中學習「折衷自我」的體現。(3)在文化脈絡上,理解並且尋找符合現代社會與傳統價值的華人教養之道、課程理論以及教學模式。
(4)在教育現場中,尊重師生共構的班級文化,教師依據自身專業能力視幼兒發展、需求與能力,以及考慮家庭背景、當地文化實施最適當之教學方式。(5)在教師專業上,師生相互學習、教學相長,不強調以誰為中心、為主體,達成知識流動的狀態。
The study researche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cultural diversi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ypically through literature, to generalize the view of “child as subject” concept in Chinese society, and to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feasibility of “child-centered” edu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limits of practicing “child-centeredness” in Taiwanese society by observing and interviewing two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three new themes: situated freedom, the neutral and 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child, the flowing knowledge withi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The major argument of this study is : the views of “child as subject”,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knowledge, the methods and attitude of teaching have exclusive cultural features. The limits of practicing “ child-centeredness” in Taiwan are due to central theory, dualism and ignoring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The following features of “child-centeredness” approaches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aiwan should be the followings: (1)to guide the child according to his needs, (2)to practice it in limited freedom, (3)to adapt to the teacher’s and the child’s cultural background, (4)to develop the child as an individual without conflicting with societal expectations, (5)the teacher need to keep reflective and awake.
The researcher also proposed five principles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1) to put emphasis on developing the child’s moral character, obeyed orders, politeness, responsibility and self-control, (2) to promote the idea of “composite self” that emerges from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and individualism in Western society, (3)to understand and develop the philosoph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ory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that conform to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4) to respect and trust the teacher for supplying the child with the best approaches according to the child’s development and needs, his/her family background and local cultural context., (5) to acknowledge the classroom as the dynamic flow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child.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new window
于桂芬(2003)。西風東漸-中日攝取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商務。
文崇一(1972)。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載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性格(頁49-89)。台北:桂冠。new window
文崇一(1995)。中國傳統價值的穩定與變遷。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第new window
五版)。台北:桂冠。
中國學前教育史編寫組(1989)。中國學前教育史資料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2008)。教育變遷全紀錄-教育與勞動。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4月4日。網址: http://www.ios.sinica.edu.tw/TSCpedia/index.php/%E6%82%A8%E5%BE%9E%E9%82%A3%E5%AD%B8%E4%BE%86%E6%95%99%E9%A4%8A%E5%AD%A9%E5%AD%90%E7%9A%84%E6%96%B9%E6%B3%95%EF%BC%9F
王震武、林文瑛(1999)。教養觀的形成機制-環境壓力下的人性表現。載於應用心理學,7,1-16。
王靜珠(1995)淺談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史。幼兒教育年刊,8,91-104。new window
王曾才(2005)。西方文化要義(初版二刷)。台北:五南。
王叢桂(2005)。華人價值研究。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下)(頁633-664)。台北:遠流。new window
王恃軍(1996)。比較人論。多倫多:加拿大福音証主協會出版。
尹弘颷、李子建(2008)。課程變革理論與實踐。台北:高等教育。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方永泉(2004)。詮釋學理論與教育研究的關係。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191-221)。台北:心理。
左海倫(2004)。談儒話墨說道-文思三部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白亦方(2008)。課程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牟宗三(1996)。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二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石元康(1998)。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new window
石之瑜(2005)。社會科學之世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台北:台灣大學。
江沛潔(2000)。台灣與大陸幼兒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丘濬(2006)。大學衍義補。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主編。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國禎(1995)。湧幢小品。上海市:上海古籍。
池小芳(1998)。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沈清松(2001)。序:為後現代探尋出路。載於蔡錚雲著,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五南。
李亦園(1975)。人類學與現代社會。台北:牧童。new window
李定開(1990)。中國學前教育。重慶:西南師範大學。
李美枝、王鎮華(1997)。發現、詮釋與感通-心理學知識旨趣與實踐旨趣的融合。本土心理學,8,3-36。new window
李弘祺(2006)。中國與東亞的教育傳統(一):中國的教育與科舉之導言。台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李建民(2008)。從醫療看中國史。台北:聯經。new window
李奉儒(2004)。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台北:揚智。
何曉夏(1990)。簡明中國學前教育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宋嘉行(2003)。從魔鬼到天使法西方兒童觀的演變。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電子,
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4月21日。網址:
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22262
余英時(1985)。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new window
余安邦、楊國樞(1991)。成就動機本土化的省思,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201-290)。台北:遠流。new window
余安邦(2001)。哪株紅杏不出牆?開放教育的陷阱與誘惑。應用心理研究,11,175-212。new window
余德慧、蔡怡佳(1995)。「離合」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本土心理學研究,3,93-140。new window
余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6,145-202。new window
余德慧(2007)。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余漢儀(2006)。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29)。台北:三民。new window
杜書華(1986)。古畫中的兒童天地。故宮文物月刊,4(1)。new window
杜保瑞(2007)。荀子的性論與天論。哲學與文化,401,頁45-64。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2月21日。網址:new window
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4pap/1con/07.htm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呂俊甫(2001)。華人性格研究。台北:遠流。new window
周明泉(2004)。Habermas與德希達「核心歐洲」之共同宣言,當代雜誌,198,4-19。
周昌龍(1992)。魯迅的傳統和反傳統思想。漢學研究,10(2),193-226。
周愚文(1996)。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金耀基(1988)。「面」、「恥」與中國人行為之分析,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頁319-345),台北:桂冠。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但昭偉(2006)。儒家的教育思想與教師哲學。載於但昭偉主編,教師的教育哲學(頁1-19)。台北:高等教育。
阮凱利(2006)。敘事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林文瑛(1994)。中國社會的體罰現象及其意涵。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一九九二)(頁271-319)。台北:桂冠。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new window
林文瑛(2002)。教養行為的限制因素與調控因素。國科會研究報告,報告編號:NSC 90-2413-H-030-002。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載於主編,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new window
林淑芬(1995)。中國的兒童觀,載於林弘祺主編,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頁95-110)。
林文寶(1997)。歷代啟蒙教材初探。台北:三民。
林來發(1996)。幼教政策的變遷。台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實錄。台北:國立台北師範院主辦。
林耀盛(1997)。社會心理學本土化:反殖民主義與後現代論述之間。本土心理學,8,285-310。new window
林天祐等(2000)。台灣教育探源。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玉体(1996)。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玉体(2003)。美國教育史。台北:三民。
林玉体(2004)。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志穎(2005)。杜威的社會論教育理念之探討。南大學報,39(1),41-62。new window
林子雯(2006)。幼兒教師教育信念之詮釋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new window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J. Dewey)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師大書苑。
林美容(1995)。人類學與台灣(二版二刷)。台北:稻鄉。
林徐達(2004)。《文化批判人類學》導讀。台北:桂冠。
邱秀香(2000)。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興辦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吳毓瑩(2008)。華人教養之道的探尋-全球視野在地理解。載於華人教養之道new window
-若水(頁3-24)。台北:心理。
吳怡(1994)。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再版)。台北:東大。
吳燕和、李亦園(1988)。變遷社會中的台灣幼兒教育-一個人類學的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L:77-0301-H007-006)。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燕和(1994)。中國兒童的社會化:傳統中國文化持續的意義(頁231-270)。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一九九二)(頁231-270)。台北:桂冠。
吳清山(1996)。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台北:心理。
苗春德(1999)。宋代教育(一版二刷)。河南:河南大學。
洪福財(2002)。幼兒教育史-台灣觀點(二版一刷)。台北:五南。
洪仁進(2008)。導讀:什麼才算是「教育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經典研讀活動。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7月15日。網址:
http://hss.edu.tw/upload/user/file/hei/2/%E6%95%99%E8%82%B29703%E6%9E%97%E9%80%A2%E7%A5%BA%E3%80%81%E6%B4%AA%E4%BB%81%E9%80%B2%20.pdf
胡幼慧(2006a)。參與式研究:從研究方法來解決知識權力的不平等。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83-225)。台北:三民。new window
胡幼慧(2006b)。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286)。台北:巨流。
高明士(1999)。中國教育制度史論。台北:聯經。
高敬文(2000)。台灣家長幼兒教養初探。載於21世紀家庭生態趨勢研討會論文集(頁126-141)。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new window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高廣孚(1991)。教育哲學。台北:五南。
徐宗林(1979)。重建主義教育哲學。台南:復文。
徐宗林(2002)。西洋教育史。台北:五南。new window
徐宗林、周愚文(2003)。教育史。台北:五南。new window
徐南號(2002)。台灣民主社會與個人自主性教育之探討,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增訂版)。台北:師大書苑。
徐靜(1994)。從兒童故事看中國人的親子關係。載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再版)(頁207-233)。台北:桂冠。
孫隆基(1985)。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第二版)。香港:集賢社。
翁麗芳(1998)。幼兒教育史。台北:心理。
姚人多(2000)。論傅科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當代,150,108-132。
姜文閔(1992)。杜威和實用主義教育學說評介。載於經驗與教育,台北:五南。
韋政通(1990)。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反思。台北:桂冠。
韋政通(2010)。中國人的道德思考。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頁71-87)。高雄:巨流。
唐淑、鍾昭華(1996)。中國學前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
梁燕城(2004)。中國哲學的重構。台北:宇宙光。
梁漱溟(1982)。中國文化要義。台北:裏仁。new window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台北:五南。
梁漱溟(2009)。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
陳德和(2002)。台灣教育哲學論。台北:文津。
陳漢才(1994)。中國古代幼兒教育史。中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宏謀(1961)。五種遺規。台北:德志。
陳迺臣(2001)。教育哲學(第三版)。台北;:心理。
陳順孝(2002)。客觀報導與春秋筆法:探索華人新聞報導的「使用理論」。台北:中華傳播學會2002 年會宣讀論文。
陳秉華(2003)。重建台灣/華人諮商倫理的文化思考。As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10(1),11-32。new window
陳榮華(2008)。海德格《時間與存有》的本真與非本真存在。哲學與文化,35(1), 57-69。new window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麗文文化。new window
許倬雲(1991)。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第二版)。台北:聯經。new window
許琅光(1979)。文化人類學新論(第三版)(張瑞德譯)。台北:聯經。
許烺光(1988)。中國人與美國人(徐隆德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1953年) 。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一)。台北:文景書局。
陸錦英(2003)。一位幼教老師的專業發展-反省思考方案教學。屏東師院學報,20,217-250。new window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載於楊國樞主編,族群認同與群際關係(頁139-207)。台北:桂冠。new window
夏林清(2002)。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應用心理學,16,119-156。new window
郭齊家(1999)。中國教育思想史。台北:五南。
郭為藩(1995)。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天下文化。new window
梅家玲(2003)。現代小說中的孩童論述(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0-2411-H-002-021-)。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教育部(2008)。教育部統計資料-96學年度幼稚園概況。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 5月5日。網址: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7edu_2.pdf
張德勝(1991)。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
張倩儀(2007)。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善楠(2000)。轉變中的華人價值觀-教育、政治與社會結構之互動。台北:商鼎。
張建邦(2000)。世紀之交,人文社會科學的樣態。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1月24
日。 網址:http://www2.tku.edu.tw/~tkjour/paper/50th/50th-4.fulltext.pdf
張光甫(2003)。教育哲學-中西哲學的觀點。台北:雙葉。new window
張思嘉(2006)。家庭與婚姻:台灣心理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本土心理學研究,26,3-34。new window
張燦輝(1995)。詮釋與此在-:早期海德格之詮釋現象學。論文發表於第三屆全國現象學研究年會:釋義學與現象學研討會,2(1)。
黃光國(1996)。文化、知識與存在:反思那「不可反思的」。本土心理學,6,218-238。
黃光國(2005)。心理學本土化的方法論基礎。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57-80)。台北:遠流。new window
黃光國(2009)。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台北:心理。new window
黃炳煌(2002)。課程理論之基礎(第六版)。台北:文景。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再版)。台北:心理。
黃全愈(2003)。素質教育在美國:留美教育學者對美國基礎教育的體驗。香港:中文大學。
黃武雄(2004)。童年與解放衍本。台本:左岸文化。
黃政傑(2005)。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乃縈、陳玉娟(2005)。從相信學生能學觀點建構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3-20)。台北:心理。
黃騰(2009)。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再省思-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55,3,1-28。new window
溫明麗(2004)。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155-186)。台北:心理。
畢誠(1994)。中國古代家庭教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喻本伐、熊賢君(1995)。中國教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元照。
賈馥茗(2003)。教育認識論。台北:五南。
賈馥茗(2006)。教育的本質(二版一刷)。台北:五南。
絲文銘(2006)。選擇權:觀念、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彭煥勝(2009)。人文教育的理念與反思。載於台灣教育史,彭煥勝主編。高雄:麗文。
彭孟堯(2003)。教育哲學。台北:學富。
楊中芳(1991a)。回顧港臺「自我」研究:反省與展望。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15-92)。台北:遠流。new window
楊中芳(1991b)。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93-145)。台北:遠流。new window
楊中芳(1994a)。試論如何研究中國人的性格:從西方社會/性格心理學及文化/性格的研究中汲取經驗與啟發。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頁319-439)(再版)。台北:桂冠。new window
楊中芳(1994b)。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嗎?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頁321-434)(再版)。台北:桂冠。new window
楊國賜(1978)。進步主義教育哲學體系與應用。台北:水牛。new window
楊國樞(1982)。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載於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頁153-188)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88。new window
楊國樞(1994a)。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頁87-142)(再版)。台北:桂冠。new window
楊國樞(1994b)。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第二版)(頁65-119)。台北:桂冠。new window
楊國樞(2002)。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台北:遠流。new window
楊國樞(2008)。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關問題。載於楊中芳主編,本土心理研究取徑論叢(頁123-159)。台北:遠流。new window
楊國樞(2010)。中國人與自然、他人、自我的關係,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頁9-23)。高雄:巨流。
楊清惠(2007)。近代通俗文學中的另類頑童-以1920、30年代武俠小說為例。論文發表於第六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
楊大春(1997)。傅柯。台北:生智。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
傅寶玉、雷霆(1991)。社會思慮發展研究在港、台。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頁213-304)。台北:桂冠。new window
傅雷(2003)。傅雷家書。台中:好讀。
傅佩榮(1988)。以人性向善論重新注釋儒家之正確性。中國論壇,313,24-26。new window
傅佩榮(2008)。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台北:天下。new window
葉允斌(2004)。對現代性主體原則的批判與超越-以Foucault與Habermas為中心。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7。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4月12日。網址: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37/37-28.htm
葉光輝(1997)。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載於9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下)(頁171-214)。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葉光輝(2009)。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1,97-139。new window
葉明華、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69-225。new window
葉啟政(1984)。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台北:東大。
葉啟政(2001a)。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搓揉遊戲:論學術研究的「本土化」。載於楊中芳主編,本土心理研究取徑論叢(頁53-76)。台北:遠流。new window
葉啟政(2001b)。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new window
葉學志(2004)。教育哲學(第二版)。台北:三民。
葉坤靈(2008)。教育的目的。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2月22日。網址:
http://www.ntnu.edu.tw/edu/txt/971027.htm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點教育。
廖其發(2006)。中國幼兒教育史。中國:山西教育出版社。
潘慧玲(1995)。幼兒發展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潘小慧(2006)。多瑪斯論習慣之本性。哲學與文化,33(7),103-116。new window
趙敦華(2005)。西方哲學簡史。台北:五南。
蔡振興(1992)。典律/權力/知識。中外文學,21(2),p 51-72。new window
蔡勇美、伊慶春(1997)。中國家庭價值觀的持續與改變:台灣的例子。載於9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下)(頁123-169)。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蔡錚雲(2001)。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五南。new window
蔡敏玲(2004)。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台北:心理。new window
劉伯驥(1983)。西洋教育史。台北:台灣中華。
劉慶仁(2005)。美國新世紀教育改革。台北:心理。new window
劉振維(2007)。王充「有善有惡」的人性論。載於第十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言討論,中國哲學的心性論。
劉育忠(2009)。後結構主義與當代教育學探索-回到世界性真實。台北;巨流。new window
劉芳如(1990)。著色鮮潤、體度如生-蘇漢臣嬰戲圖試析。故宮文物(8),1,78-95。new window
劉詠聰(1998)。中國古代育兒。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new window
劉慶仁(2005)。美國新世紀教育改革。台北:心理。new window
劉笑敢(2006)。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哲學與文化,33(7),29-42。new window
蘇東水(2005)。東方管理學。上海:復旦大學。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台北:心理。new window
熊秉真(1992)。好的開始-中國近世士人子弟的幼年教育。載於近世家族與政
治比較歷史論文集,頁201-238。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熊秉真(1995)。幼幼-傳統中國的繈褓之道。台北:聯經。
熊秉真(1997)。人之初:中西幼兒觀比較(頁13-25)。臺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
術研討會實錄。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
熊秉真(1998a)。入理入情-明清幼學發展與兒童關懷之兩面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禮教與情慾」小型研討會論文(頁313-325),台北。
熊秉真(1998b)。中國近世兒童論述之浮現。載於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頁139-17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熊秉真(1998c)。誰人之子-中國家庭與例史脈絡中的兒童定位問題。載於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頁259-294)。台北:漢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熊秉真(1998d)。幾番細思量-清代幼教的曲折之變。傳承與變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35)。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熊秉真(1999)。歷史上的幼教與童年-若干中國式的假設與呈現。本土心理學new window
研究,11,203-261。
熊秉真(2003)。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第五版)。台北:麥田。
滕大春(1989)。盧梭和他的《愛彌兒》。載於愛彌兒(李平漚譯)。台北:五南。
滕春興(2009)。西洋教育史-中世紀及其過渡世代。台北:心理。
戴文青(2005)。從深層結構論台灣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轉化的可能性。南大學報,39(2),19-42。new window
戴璉璋(1989)。易傳之形成及思想。台北:文津。new window
閻愛民(1998)。中國古代家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歐陽教(2002)。教育哲學導論(第十四版)。台北:文景。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台北:高等教育。
錢穆(1984)。從中國歷史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台北:聯經。new window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簡楚瑛(2003)。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再版二刷)。台北:心理。
蕭新煌、黃世明、翁仕傑(1995)。百年來台灣社會力的浮沈與轉型。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輯部,百年來的台灣(頁110-149)。台北:前衛。
瞿立鶴(2002)。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台北:國立編譯館。
關永中(2002)。知識論(一)-古典思潮(初版二刷)。台北:五南。
顏健富(2002)。發現孩童與失去孩童-論魯迅對孩童屬性的建構。漢學研究,20(2),301-325。new window
蔣夢麟(1989)。西潮。台北:晨星。
蔣年豐(1994)。憂患意識與「天之明命」:從海德格的現象學論中國先秦儒家的天命觀(頁249-271)。載於沈清松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再版)。台北:桂冠。new window

外文部分
Alvesson,M., & Sköldberg, K. (2000)。Reflexive methodology: 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Sage.
Applegate, J. L., Burleson, B. R., & Delia, J. G. (1992). Reflection-enhancing parenting as an antecedent to children’s social-cognitive and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
Sigel, I. E., McGillicuddy-Selisi, A. V., & Goodnow, J. (Eds.),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2nd)(pp.3-39).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Jersey.
Aries, P. (1962). Centuries of Childhood. New York : Penguin Books.
Aronson, E. (2004). The social animal(9th ). New York: Worth.
Atkin, J. (1991). Thinking about play. In Hall, N., & Abbott, L. (Eds). Play in the primary curriculum.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Baker, B. (1998). Child-Centered Teaching, Redemption, and Educational Identities: 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Theory, 48(2), 155-74.
Berk, L. E. & Winsler, A. (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谷瑞勉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5年)。
Bruner, J.(2001)。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宋文里譯)。台北:遠流。new window
Buckingham, D.(2004)。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楊雅婷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2000年)。
Cannella, G. S., & Grieshaber, S. (2001). Identities and possibilities. In Grieshaber, S., & Cannella, G. S.(Eds.), Embracing identit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173-18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Cazden, C. B.(1998)。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蔡敏玲、彭海燕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88年)。
Cole, M.(2004)。文化與發展(鄧廣威、吳慧儀譯)。Woodhead, M., Faulkner, D. & Littleton, K. (Eds)。不同文化裡的幼童期發展。香港:公開大學。
Dahlberg, G., Moss, P., & Pence, A. (1999). Beyond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Postmodern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Falmer.
Day, D. E. (1983).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 human Ecological Approach. USA: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ay, B. (1994).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Developmental/experiential teaching and learning(4th). New York: Merril.
Dewey, J.(1989)。民主主義與教育(林寶山譯)。台北:五南。
Dewey, J.(1992)。經驗與教育(姜文閔譯)。台北:五南。
Dewey, J.(2001)。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林寶山、康春枝譯)。台北:五南。
deMause, L. (1974). The history of childhood. New York: The Psychohistory.
Doll, W. E., Jr. (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Estes, L. S. (2004). Essentials of child care and early edcation.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Forwell, N., & Lawton, J. (1992). An alternative view of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7(3), 53-73.
Freire, P.(2004)。受壓迫者教育學(卅周年版,一版二刷)(方永泉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1970)。
Gallas, K.(2005)。以藝術當作學習基礎的教學探索:如何讓孩童瞭解到他們學習的內容。載於Mintz, E. & Yun,J.T. 主編,錯綜複雜的教學世界-師生各自獨立的世界(下)(頁527-547)。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9年)。
Gestwicki, C. (2007).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3rd). Canada: Thomson.
Glasser, W.(2008)。師生雙贏-選擇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楊誠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88年)。
Glesne, C.(2006)。質性研究導論(莊明貞、陳怡如譯)。台北:高等文化(原著出版於1999年第二版)。
Goswami, U.(2003)。兒童認知(羅雅芬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8年)。
Graue, E. (1999). Diverse perspectives in kindergarten contexts and practices. In Pianta, R. C. & Cox, M. J. (Eds.), The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pp.109-142).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Greene, M.(1978). Landscapes of learn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ieshaber, S., & Cannella, G. S. (2001). From identity to indentities: increasing possibilit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Grieshaber, S., & Cannella, G. S. (Eds.), Embracing identit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p.3-22).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Hankins, K. H. (2005)。從不協調的噪音到交響樂:教師研究中的回憶自傳。載於Mintz, E. & Yun,J.T. 主編,錯綜複雜的教學世界-師生各自獨立的世界(上)(頁199-226)。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9年)。
Hatch, J. A.(2006)。新型幼稚園教學(周甘逢、周梅如譯)。高雄:麗文。
Hernandez, D. (1998). The workingshop table-a stepping stone in the visul arts. In Smidt, S(Ed). The early years: A reader(pp.229-240). London: Routledge.
Heywood, C. (2004)。孩子的歷史: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兒童與童年(黃煜文譯)。
台北:麥田(原著出版於2001)。
Holmes, R. M.(2008)。兒童的田野工作(張盈堃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8年)。
Israsena, V. (2007). Thai teachers’ beliefs about learner centered education: Implications for Success For Life Thailan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 Texas Unversity, U.S.A.
Katz, L. G. (2004)。與幼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廖鳳瑞譯)。台北:信誼(原著出版於2002年)。
Kelly, V. (1989).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s(3 nd). London: Paul Chapman.
Kliebard, H. M.(2008)。課程的變革-20世紀美國課程的改革(杜振亞譯)。台北:巨流與國立編譯館合作翻譯發行(原著出版於2002年)。
Knight, G. R.(2010)。教育哲學導論(三版)(簡成熙譯)。台北:五南(原著第四版出版於2007年)。
Kohn, A. (1996). Beyond discipline : from compliance to community.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Kottak, C. P. (2010)。文化人類學(徐雨村譯)(二版二刷)。台北:麥格羅希爾(原著13th出版於2008年)。
Lauxmann, F. (2003)。漫步哲學花園的33條小徑(許舜閔譯)。台北:究竟(原著出版於1994年)。
Lay-Dopyera, M., & Dopyera, J. (1993). Becoming a teacher of young children(5th). US: McGraw-Hill..
Lichtman, M.(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江吟梓、蘇文賢譯)。台北:學富。
Lincoln, Y. & Guba, E. (1999).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In Bryman, A., & Burgess, R.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pp.397-444). London:Sage.
Maritain, J.(1994)。面臨抉擇的教育(高旭平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43年)。
Maxwell, S. (1996). Coming to know about children’s learning. In Robson, S., & Smedley, S. (Eds),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The first things first (pp.1-10). London:David Fulton.
McKernan, J. (2008). Curriculum and imagination-process theory, pedagogy and action research. Routledge: New York
Meyer, A. E. (2000)。當代教育發展史-二十世紀教育發展回顧(李復新、馬小梅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69年)。
Miller, J., & Glassner, B. (1997). 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 Finding realities in Interviews. In Silverman , D.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pp99-112). London: Sage.
Miller, R. (2007)。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張淑美、蔡敏玲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7年)。
Moran, D. (2005)。現象學導論(蔡錚雲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9)。
Morgan, H. (2007).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USA: Rowman & Littlefirld Education.
Montgomery, H.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childhood: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lives. UK: Wiley-Blackwell.
Morrison, G. (2004).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oday(9th). New Jersey: Merrill/Prentice Hall.
NAEYC(1997)。幼教綠皮書-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專業幼教(洪毓瑛譯)。新竹:和英(原著出版於1997年)。
Nakamura, K. (2003). Visual anthropology and ethnographic filmmaking. Retrieve June 12,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deaflibrary.org/nakamura/courses/visualanthro/
Noddings, N. (2000)。教育哲學(曾漢塘、林季薇譯)。台北:弘智(原著出版於1999)。
Nyberg(2004)。開放教育的哲學(林建福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75年)
Palmer, R. E. (2008)。理解的普遍過程:高達美詮釋學中的七個關鍵字(何佳瑞譯)。哲學與文化(35),2,121-141。new window
Palmer, P. J. (2009)。教學的勇氣-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藍雲、陳世佳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98年)。
Postman, N.(2000)。通往未來的過去(吳韻儀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於1999年)。
Postman, N.(2007)。童年的消逝(蕭昭君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82)。
Pratt, D. (2000)。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黃銘惇、張慧芝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4年)。
Ridge, T. (2007)。童年貧窮與社會排除:兒童的觀點(孫建忠、傅玉琴、吳俊輝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2)。
Ridley, M.(2003/2004)。天性與教養-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洪蘭譯)。台北:商周(原著出版於2003年)。
Saukko, P.(2008)。文化研究取徑:新舊方法論的探索(李延輝譯)。台北:韋伯(原著出版於2003)。
Scheffler, I. (1994)。教育的語言(林逢祺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60年)。
Seefeldt, C., & Barbour, N. (199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2nd ). Ohio:Merrill.
Seefeldt, C. (1999)。幼教課程:當代研究的回顧(桂冠翻譯室)。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2年)。
Siegler, R. S. (2004)。兒童認知發展概念與應用(林美珍編譯)。台北:心理(原著第五版出版於2004年)。
Silverman, D. (2000).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Smart, B.(1998)。傅柯(蔡采秀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1985)。
Smith, R. (1998). Punishment, discipline and the moral order. In Hirst, P. H., & White, P.(Ed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 in the analytic tradition(pp.350-373). N.Y: Routledge.
Sokoiowski, R.(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0)。
Stable, A. (2008). Childhood an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 anti-Aristotelian perspective. London: Continuum.
Straughan, R.(1994)。兒童道德教育-我們可以教導兒童成為好孩子嗎?台北:揚智。
Super, C. M., & Harkness, S. (2004)。嬰兒期與幼兒期的情意發展(鄧廣威、吳慧儀譯)。Woodhead, M., Faulkner, D. & Littleton, K. (Eds).不同文化裡的幼童期發展。香港:公開大學(原著出版於1998)。
Taba, H. (196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Tobin, J., Wu, Y. H. D., & Davidson, J. D. (1996)。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王家通譯)。高雄:麗文(原著出版於1989年)。
Tobin, J., Hsueh, Y & Karasawa, M. (2009). 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 revisit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sailexthim, D. (2007). 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s study of teaching philosophie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The first-grade classrooms in Tai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 California State Unversity, U.S.A.
Tzuo, P. W. (2004). The nature of teacher control and children's freedom in a child-centered classroom.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U.S.A.
UNICEF(2007).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 Retrieved June 10,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unicef.org/crc/index_30160.html
Usher, R., & Edwards, R. (1994). Postmodernism and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Van Manen, M. (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7第二版)。
Walker, D. & Soltis, J. F.(1999)。課程與目的(許瑞雯譯)。台北:桂冠。
Warner, L., & Sower, J. (2005). Educating young children from preschool through primary grad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eber, M. (200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於曉等譯)。台北:左岸文化(原著出版於1976年)。
Whitehead, A. N. (1994)。教育的目的(吳志巨集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49年)。
Wilson, W. R. (1984). 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第二版)(朱雲漢、丁庭宇譯)。台北:桂冠。
Wyness, M. (2009)。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學導論(王瑞賢、張盈堃、王慧蘭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2006)。
Wynn, K. (1992). Addition and substraction by human infants. Nature, 358, 749-750.
Yelland, N & Kilderry, A. (2005). Postmodernism, passion and potential for future childhoods. In Yelland, N. (Ed.), Critical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Open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