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舞蹈身體與美術館場域的互文分析--以《日常編舞》與《透明》為例
書刊名:臺灣舞蹈研究
作者:施文涵
作者(外文):Shih, Wen-ha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17
頁次:頁29-58
主題關鍵詞:舞蹈在美術館日常編舞透明情境互為主體性Dance in the museumYou ChoreographTransparencySituationIntersubje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9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黃冠閔(20091100)。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梅洛龐蒂與昂希。臺大文史哲學報,71,147-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卓軍(20051200)。從擬作姿態到擬作的力:舞蹈現象學研究。哲學與文化,32(12)=379,103-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龔卓軍(20060300)。身體感與時間性:以梅洛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思與言,44(1),49-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偉慈(2015)。現象9:當劇場、舞蹈進入美術館,改變了什麼?。PAR表演藝術雜誌,276,88-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灝(20160600)。關係、運動、時間--由現象學觀察身體。運動文化研究,28,45-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秦嘉嫄(20120300)。重塑空間:「觀演關係」研究之新途徑。中外文學,41(1)=436,161-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柏偉(20170900)。基本元素的縮放:《透明》編舞家與音樂家專訪。現代美術,186,1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國英(2020)。從肌膚存在到文化肌膚:走向文化交互理解的現象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9,91-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范宇晴(2018)。表演藝術進入美術館展覽的現象觀察:以〈社交場〉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尚-路克.南希、瑪蒂德.莫尼葉、郭亮廷(2014)。疊韻:讓邊界消失,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漫遊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uncan, Carol、王雅各(1998)。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erleau-Ponty, Maurice、羅國祥(2016)。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ischer-Lichte, Erika、余匡復(2012)。行為表演美學--關於演出的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國英(20180000)。法國現象學的蹤跡:從沙特到德里達。臺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heets-Johnstone, Maxine、Cunningham, Merce(2015)。The Phenomenology of Dance。Temp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Merleau-Ponty, Maurice、姜志輝(2001)。知覺現象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ishop, Claire、黃亮融(2021)。畢莎普選集(1):表演與美術館。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