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身體現象學視野下的抒情傳統——以《文心雕龍》為中心
作者:莊川輝
作者(外文):Chuan-Hui Chu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雅惠
宋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海德格文心雕龍跨文化抒情傳統身體現象學梅洛龐蒂transcultural researchWen Xin Diao LongMartin HeiderggerMaurice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the body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從晚清的現代化以來,「中國文學傳統是一種抒情傳統」的論述就逐漸被建立起來。「抒情」一詞的用法,是在晚清以來的跨文化處境下,對於「lyric」的翻譯。考察lyric本身的歷史發展,有助於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傳統是在中西比較的背景中被建立,且對抒情傳統的認定受到浪漫主義以降的歐洲哲學影響。相較於理性主義以來歐洲哲學的心物二元論,身體現象學的思路與中國思想較為接近。而「抒情」一詞就字義上來看,牽涉到「表達」與「情緒」。從海德格對於「情緒」(情韻)的論述而來,「情」就脫離心理活動的論述脈絡,是此在通往世界的管道。而「表達」在梅洛龐蒂的脈絡中,與知覺活動一同發生在身體與處境的接觸上,甚至可以說,知覺與表達不斷往返的可逆性還原就發生在身體上,身體是處境空間得以展開的條件。前期梅洛龐蒂從失語症的病例中發現,語言表達的根源在於身體對處境的回應。而後期梅洛龐蒂則從繪畫中發現,精神性的意義必須落實到具體的形貌中才能夠被理解,意義只存在於表達之中,思想寓居於言語中。梅洛龐蒂將表達延伸到語言的使用、身體的姿態、及各種藝術活動上。因此對言語的分析必須在字詞之間的組織、語氣的使用、意義的改變中發現表達的姿態、情緒與意義。身體現象學的視野下,《文心雕龍》的「物色」論具有知覺與表達的可逆性還原,「興」則可被視為世界與歷史脈絡,氣論則需要以身體的角度來將藝術活動理解成修養論。「神思」不再超越,而是落實在身體活動中的意識在與言語、世界的來往中鋪陳出意義的自由向度。因此風格不再是形式與內容的問題,而是讀者在閱讀活動中所發生的存在的變化,這個變化從作者的身體姿態而來,被讀者納入自身的處境而獲得新的視角與世界。反過來,氣論補充了身體現象學中關於經驗型態的論述,而中文的視像性更符合梅洛龐蒂對於文學的想像。最後,文學的研究應該回到這個感知模式的建構與表達活動的可能性條件上,如果說中國文學傳統是一種抒情傳統,那麼這個傳統牽涉到「文學如何構成」以及「意義如何建立」,因此必須納入身體層面來思考抒情傳統。在身體現象學的視野下,《文心雕龍》能夠回應上述問題,而《文心雕龍》屬於中國文學理論重要的指標,必然屬於這個文學傳統。為了論證身體現象學的視野能夠擴展當代抒情傳統論述的深度與廣度,我們選擇以《文心雕龍》為中心,讓《文心雕龍》在當代仍具有意義。並使之與身體現象學對話,激盪出更多抒情傳統論述的可能。
Ever since the modernization in Late Qin Dynasty, Chinese scholars have been gradually establishing the idea that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radition as a whole is a “Lyrical tradition,” which in fact is a complicated transcultural concept. This proclamation was first made by Chen Shih-Hsiang 陳世驤, though there were still indeterminable alternativ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lyric” when he introduced it as a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studies, and not to mention that its inherent meaning had been changing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of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in the West. By reviewing the diachronic evolvement of “lyric”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its translation in China, we find using it to represent the term shu qing 抒情 (to express emotion) would risk formulating the original Chinese expression under the restricted perspectives of subjective philosophy and the contex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hile shu qing 抒情 has a historic origin in ancient Chinese and demands much more.
Compared to the mind-matter dualism from rationalism in Europe,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body is more relevant to Chinese ide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enomenology, especially regarding Martin Heidergger and Maurice Merleau-Ponty, the term shu qing involves two of its fundamental concepts –– “express” and “emotion.” Heidergger’s most important concept “Befindlichkeit” (being in a mood) refers to that “Stimmung” (state of mind) is not only internal but a state which one is to be found by himself in situations, and by in situations it means in a life-world, in a context and in a certain way with others. Merleau-Ponty argued that perception is simultaneously an expressive and creative movement taken place between body and situation. The body is exactly where the reversible reduction between perception and expression happens, and in this progress, the situation spread by the body means a space of lived-experience rather than a geometric space. In his early years, Merleau-Ponty found from aphasia patients that the origin of language expression was based o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body and situation. Years later he discovered in paintings that the spiritual meaning can only be comprehended when embodied in sensible forms, as meanings exist in expressions and thoughts dwell in language. Merleau-Ponty extended the term ‘expression’ to the use of language, body gestures and all kinds of art. Consequently,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must reveal the gesture, emotion and meaning of the expression from the texture of words, the manner of speak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anings. Through these perspectives are we ready to revisit certain idea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Wen Xin Diao Long文心雕龍 and identify modern value. Such as in the chapter wuse 物色 (the sensuous colors of physical things), we could discover the reversible reduction between perception and expression. We could also regard xing 興 (affective image) as the context of the life-world and history. For clarify, the theory of qi氣 (vital energy)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the phenomenon of body providing an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rtistic performance and ethical self-cultivation. And as a result we could argue that shensi 神思 (spirit thought) is no longer a transcendental term since the conscious spirit only exits in the bodily exercise between body and language or life-world in order to expand the liberty of meaning. Back to the scope of literature, style is not only composed of forms and contents, but also referring to the existential transformation that emerges during one’s act of reading. The root of style is the gesture created by the author’s body, and the readers immersed in the style would take it in and blend it into their own current situations where the figure of life-world and the perspectives are thus changed. In reversal, the theory of qi complement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 of experience, and the peculiar iconicity of the Chinese script seems to better match Merleau-Ponty’s imagination of literature.
Ultimately, the critique of literature should be about the pattern of perception and the conditions that make expressing possible. Literature tradition implicates how literature is composed and how the meanings are connected and configur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 Wen Xin Diao Long is capable of responding to the questions above. Since Wen Xin Diao Long is considered the significant norm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dissertation elucidates that 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 could expan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We chose to focus on Wen Xin Diao Long for the purpose of discovering its modern values and having conversations with the phenomenology of body, drawing more possibilities in the discourse of lyrical tradition and the literary criticism.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1、古籍
朱熹集注:《楚辭集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余嘉錫撰,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
陳壽:《三國志・魏書・鍾會傳》,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陸機:《陸士衡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潘運告主編:《漢魏六朝書畫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鍾嶸著,汪中選注:《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
2、專書
王一川:《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清末民初文化轉型與文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___:《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6》,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朱自清:《詩文評的發展》,《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___:《詩言志辨》,《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台北:宏業書局,1983年。
余英時:〈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4年。
李珺平:《中國古代抒情理論的文化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鳳亮:《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2016年。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___:《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年。
周作人:《周作人先生全集》,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郁達夫:《郁達夫全集(第五卷)》,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2版。
___:《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年。
張之洞:《勸學篇》,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5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2版。
___:《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局,2013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王弻聖人有情無情釋》,臺北:廬山出版社,1972年。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劉苑如:《朝向生活世界的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書寫》,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0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
蕭馳:《玄智與詩興》,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賴錫三:《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10年。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6年。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16年)
3、翻譯書
〔加〕查爾斯・泰勒(Taylor, C.)著,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
〔希臘〕柏拉圖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
〔法〕弗朗索瓦・于連(François Jullien)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法〕弗朗索瓦・于連(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譯:《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法〕杜夫海納(Mikel Dufrenne)著,韓樹站譯:《審美經驗現象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1996年。
〔法〕梅洛龐蒂著(Maurice Merleau-Ponty),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法〕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符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法〕梅洛龐蒂著,楊大春譯:《世界的散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法〕梅洛龐蒂著,楊大春譯:《哲學贊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法〕梅洛龐蒂著,羅國祥譯:《可見的與不可見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法〕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年。
〔法〕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周丹穎譯:《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高雄市:無境文化,2011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捷〕普實克著(Jaroslav Průšek),李燕喬等譯:《普實克與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
〔德〕舍勒(Max Scheler)著:〈愛的秩序〉。收入於舍勒著、劉小楓選編:《舍勒選集(下)》,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9年。
〔德〕哈貝瑪斯(Habermas, J.)著,曹衛東等譯:《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
〔德〕施密茨(Hermann Schmitz)著,龐學銓,馮芳譯:《身體與情感》,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著,倪梁康、張廷國譯:《生活世界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r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99年。
〔德〕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著,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台北市:商周出版社,2009年。
王德威著,涂航、余淑慧、陳婧祾譯:《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臺北:麥田出版社,2017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4、期刊(含報紙)
王潤華:〈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性」中的儒家人文傳統〉,《二十一世紀雙月刊》47期(1998年6月)。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程相占:〈中國文論的傳統性與現代性〉,《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2期(2010年3月)。
朱光潛:〈長篇詩何以在中國不發達〉,《申報月刊》第3卷第2號。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Gernot Böhme)《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2003年4月)。
___:〈混雜現代化、跨文化轉向與漢語思想的批判性重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4期(2014年12月)。
___:〈跨文化批判與中國現代性之哲學反思〉,《文化研究》第8期(2009年6月)。
___:〈精微之身體:從批判理論到身體現象學〉,《哲學雜誌》第29期(1999年8月)。
余虹:〈五四新文學理論的雙重現代性追求〉,《文藝研究》(2000年1月)。
吳冠宏:〈何晏「聖人無情說」試解——兼論關於王弻「聖人有情說」之爭議〉,《臺大中文學報》第9期(1997年6月)。
宋灝:〈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年11月)。
__:〈哲學、人文與世界——論述梅洛龐蒂思想中「藝術」與「世界風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2期(2009年7月)。
__:〈華語思維與文字動勢〉,《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2015年6月)。
__:〈轉化現象學與文化哲學思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5期(2011年1月)。
__:〈關係、運動、時間——由現象學觀察身體〉,《運動文化研究》第28期(2016年6月)。
周作人:《晚間的來客・譯者後記》,《新青年》第7卷第5號(1920年4月)。
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新青年》第4卷第4號(1918年)。
郁達夫:〈我承認是「失敗了」〉,《晨報副鐫》(1924年12月26日)。
張靜:〈「物色」:一個彰顯中國抒情傳統發展的理論概念〉,《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7期(2007年11月)。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52期(1999年4月)。
__:〈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7期(1978年6月)。
梁啟超:〈論小說與裠治之關係〉,《新小說》第1號(1902年11月)。
梁實秋:〈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晨報副刊》第1369號(1926年)。
陳世驤著、高文萱譯、陳國球校訂:〈中國文學的文化內涵〉,《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0期(2016年1月)。
陳國球:〈「抒情」的傳統——一個文學觀念的流轉〉,《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
___:〈「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
陳景黼:〈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12年6月)。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第2卷第6期(1917年)。
___:〈現代歐洲文藝史譚〉,《青年雜誌》第1卷第3期(1915年)。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20期(2002年3月)。
黃冠閔:〈神與物遊-論《文心雕龍中的想像中介問題》〉(《漢學研究》(2005年6月)。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臺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09年6月)。
___:〈五行原論與原物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9期(2016年9月)。
___:〈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
___:〈論「管子‧白心、心術上下、內業」四篇的精氣說與全心論-兼論其身體觀與形上學的繫聯〉(《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1991年6月)。
___:〈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08年6月)。
劉大杰:〈中國新文化運動與浪漫主義〉,《前進(成都)》第1期(1936年11月)。
蔡瑜:〈永明詩學的另一面向——「文」的形構〉,《漢學研究》第33期(2015年6月)。
__:〈重探謝靈運山水詩——理感與美感〉,《臺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年6月)。
鄭毓瑜:〈「文」的發源——從「天文」與「人文」的類比談起〉,《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
___:〈抒情、身體與空間──中國古典研究的一個反思〉,《淡江中文學報》(2006年12月)。
___:〈替代與類推——「感知模式」與上古文學傳統〉,《漢學研究》第28期第1卷(2010年3月)。
___:〈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第41卷第1期(2011年3月)。
顏崑陽:〈《文心雕龍》二重「興」義及其在「興」觀念史的轉型位置〉,《文與哲》第27期(2015年12月)。
___:〈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
___:〈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
5、論文集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書版,1988年。
余英時等著:《五四運動——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9年。
李常青等著:《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
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楊雅惠編:《垂天之雲:歐洲漢學與東/西人文視域的交映》,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8年。
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導論》,台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
劉國英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6卷(2016年9月)。
蔡英俊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一):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外文參考書目
1、專書
A.C. Graham (1990),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ristotle (1996), Poetics, trans. Maicolm Heath, London, Penguin.
David Lindley (1985), lyric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Douglas Gray (1972), Themes and images in the Medieval English lyric,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Elisabeth A. Howe (1996), The dramatic monologue ,New York, Twayne.
Francis Turner Palgrave (1964), The Golden Treas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th ed.
Jaroslav Průšek (1980),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ean-Paul Sartre (1995), 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s émotions, Paris, Hermann.
Joel Marks and Roger T. Ames (1995), ed., Emotions in Asian Though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aurice Merleau-Ponty (1945),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Paris, Gallimard.
- (1960), Signes, Paris, Gallimard.
- (1964),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Paris, Gallimard.
- (1969), La prose du monde, Paris, Gallimard.
- (1996), Sens et non-sens, Paris, Gallimard.
- (2000), Parcours deux 1951-1961, Lagrasse, Verdier.
- (2004), Le primat de la perception et ses consequences philosophiques, Lagrasse, Verdier.
- (2013), Recherches sur l’usage littéraire du langage : Cours au collège de France Notes ,1953 , Genève, Metis.
Philippe Sers, Yolaine Escande (2003), Résonance intérieure : Dialogue sur l’expérience artistique et sur l’expérience spirituelle en Chine et en Occident, Paris, Klincksieck.
Plato (1942), The republic(vol.1), trans. Paul Shore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ger T. Ames (1998),” The Meaning of Bod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 in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cott Brewster (2009), Lyric , New York, Routledge.
T.S. Eliot (1957), On poetry and poets, London: Faber.
2、期刊(含報紙)
Chen shih-hsiang: “On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Opening Address to Panel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AS Meeting,1971”, Tamkang Review 2.2&3.1.
Xiaofei Tian, “Seeing with the Mind’s Eyes: The Eastern Jin Discourse of Visualization and Imagination,” Asia Major, vol. 18,part 2 (20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