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青年黨人與五四愛國運動關係之探討(1918-1919)
書刊名: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作者:李金強
出版日期:1991
卷期:23
頁次:頁165-182
主題關鍵詞:中國五四青年黨人愛國運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1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李金強(1989)。民國史學南--左舜生生平與香港史學。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會刊,3,85-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正茂(19890700)。記民八的「巴黎通信社」。東方雜誌,23(1),72-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雲龍(19760900)。曾琦(慕韓)先生傳。傳記文學,29(3),107-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師曾(19700800)。<左舜生先生紀念集>書後。傳記文學,17(2),75-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義彬(1965)。國家主義派的形成及其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反動活動。歷史研究,1965(5),3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益清。從新聞角度來談曾慕韓先生。傳記文學,2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師曾(19760800)。每月專題人物:曾琦(慕韓)。傳記文學,29(2),6-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雲龍(19790700)。我所認識的「少中」師友。傳記文學,35(1),25-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韓凌軒(1979)。略論五四時期的少年中國學會。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4),3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19)。李璜致左舜生書(民國八年四月廿六日)。少年中國,1(1),4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19)。曾琦致周太玄、李璜書(民國八年七月一日)。少年中國,1(1),4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璜(1969)。五四運動與少年中國學會。明報月刊,4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19)。康白情致若愚、慕韓信函(民國八年八月三日)。少年中國,1(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福慶(19720700)。五四前夕留日學生的排日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上),11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正昭(19710600)。王光祈與少年中國學會(1918~1936)--民國學會個案探討之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97-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俞辛焞(1980)。巴黎和會與五四運動。紀念五四運動六十週年學術討論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421-4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evine, Marilgn(1990)。Zeng Cei and the Frozen Revolution。The Cenference "Oppositional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會議日期: September 20-20, 1990)。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雲卿(1988)。中國青年黨的創建與初期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正茂(1988)。少年中國學會之研究(1918-1925)(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Lewis, Charlton M.(1976)。Prologue 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and Institutions in Hunan Province, 1891-1907。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2.陳啟天(1965)。寄園回憶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琦(1954)。曾慕韓先生遺著。臺北:中國青年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hen, Joseph T.(1971)。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Shanghai: The Making of a Social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Leiden:E. J. Brill。  new window
5.孫子和(1981)。民國政黨史料。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oorman, Howard L.(1970)。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易君左(1970)。火燒趙家樓。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策縱(1960)。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李璜(1979)。學鈍室回憶錄。香港:明報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玉法(1981)。中國現代史論集:五四運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Yip, Ka-che(1980)。Religion, Nationalism and Chinese Students: The Anti-Christian Movement of 1922-1927。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new window
12.李璜(1970)。學鈍室回憶錄。香港:明報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Lau, Kit Ching Chan(1972)。The Chinese Youth Party, 1923-1945。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ew window
14.張朋園(19830000)。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 湖南省, 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左舜生(1976)。近三十年見聞雜記。台北:中華藝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璜(1975)。學鈍室論政選錄。台北:傳記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曾琦(1919)。國體與青年。北京:少年中國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蕭超然(1986)。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周佳榮(1985)。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香港: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廷以(1979)。近代中國史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郭廷以(1979)。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Schwarcz, Vera(1986)。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3.呂芳上(19890000)。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匡戶生(1979)。五四運動紀實。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明德(1986)。簡論日本寺內內閣之對華政策。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民初外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嘉熾(1979)。五四與學運。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常燕生(1967)。中國文化小史。常燕生先生遺集補篇。台北:文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雲龍(1981)。國民參政會之由來及其成果。民國史事與人物論叢。台北:傳記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雲龍(1981)。政治協商會議的面面觀。民國史事與人物論叢。台北:傳記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朋園(1898)。清末民初的知識份子。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1898-1921)。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太玄(1959)。談少年中國學會。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左舜生(1951)。懷念曾琦。中國現代名人軼事。香港:自由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菊池貴晴(1987)。曾琦と國家主義青年黨について。中国第三勢力史論 : 中国革命における第三勢力の総合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左舜生(1970)。我的少年時期。左舜生先生紀念集。台北:中國青年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福惠(1988)。近代湖湘文化鳥瞰。東方的黎明:中國文化走向近代化的歷程。四川:巴蜀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德珩(1979)。回憶國民雜誌社。五四時期的社團。北京: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79)。五四運動六十週年。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曉丹、楊景士(1957)。五四。五四運動文輯。武漢:湖北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玉法(1979)。民初政局與五四。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51)。記曾慕韓。中國現代名人軼事。香港:自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一覺。本社成立週年紀念大會紀事。五四時期的社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57)。五四愛國運動北京資料選輯。五四運動文輯。武漢:湖北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周予同(1979)。五四和六三。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澤厚(1987)。啓蒙與救亡的雙重奏。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日葵。中國近代思想史演進中的北大。五四時期社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許德珩。歷屆職員名單。五四時期的社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許德珩。社員名單。五四時期的社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德珩。回憶國民雜誌社。五四時期的社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諶志篤(1979)。參加五四運動的幾點回憶。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覺悟社。五四時期的社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璜(1975)。述曾慕韓生平政治行動之一貫方針。學鈍室論政選集。台北:傳記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許德珩(1959)。五四回憶。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光祈。本會發起之旨趣及其經過情形。五四時期的社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川島(1959)。五四運動期間的少年中國學會。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