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革命抑反革命?蔣中正革命道路的起源(1919-1927)
作者:施純純
作者(外文):Chun-chun Shih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遠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蔣中正戴季陶革命共產國際馬克思主義Chiang Kai-shekTai Chi-t’aorevolutionthe CominternMarx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8
本文主要討論1919-1927年之間蔣中正革命道路的起源和形成過程。蔣中正革命道路主要源自共產國際殖民地民族革命的策略和戴季陶對於中國革命的詮釋。1925年孫中山過世之後,戴季陶提出國民黨革命道路的理論,尤其以生產力優先的主張反對中共的階級鬥爭策略。戴季陶與中共各擷取、運用不同部分的馬克思主義,以作為其不同革命道路的理論來源,並相互批評、攻擊。蔣中正一方面公開支持聯俄容共,另一方面則依據戴季陶的理論發展不同於中共的革命道路,即重視軍事行動和道德改變,以發展中國生產力為優先,反對中國社會內部的階級鬥爭。在戴季陶發表其革命理論之後,蔣中正逐漸在其公開演講和著作中提出與戴季陶相同的觀點,終在1926年5月底之後被中共和共產國際視為戴季陶思想的執行者。蔣中正與中共兩條革命道路的分歧,在共產國際所推行的「國共合作」政策下加深,最終演至相互衝突、對抗。蔣中正的革命道路呈現其改造中國的獨特方式,是共產國際殖民地民族革命全球戰略的一部分。然而,這一革命道路逐漸發展為對抗中共的政治力量。對於中共而言,蔣中正的革命實具備著「反革命」的性質。因此,蔣中正革命道路應界定為革命抑或反革命的兩全或兩難,實則反映了「中國革命」的悲劇性,以及中國與現代世界的複雜關係。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origins and the process of how Chiang Kai-shek formed his revolution in 1919-1927. The origins of Chiang Kai-shek’s revolution were the strategy of “national revolutions” which the Comintern directed, and Tai Chi-t’ao’ the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After Sun Yet-sen passed away, Tai Chi-t’ao provided a theory on revolution of Kuomintang(KMT) in the middle of 1925, which especially focused on prioritizing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 against the strategy of class struggl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 Tai Chi-t’ao and CCP used different parts of Marxism as theoretical resource to express their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revolutions, and they criticized each other. Chiang supported the policy of alliance with Soviet Un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CCP, but formed his revolution according to Tai Chi-t’ao’s theory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CC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ang’s revolution were valuing military a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morals, prioritizing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 and opposing social class struggle inside China. After Tai’s theory was published, Chiang Kai-shek gradually addressed some points which were the same with those Tai provided. Then Chiang had been seen as an executor of Tai’s theory by the Comintern and CCP since the end of May 1926. The differences of revolutions between Chiang and CCP were deepened under the policy of “the cooperation of KMT and CCP” which the Comintern guided, and turned into conflicts in the end. The revolution of Chiang Kai-shek showed a unique way of changing Chinese society, and it was a part of “national revolutions” in Eastern countries based on the global strategies of the Comintern. However, Chiang’s revolution gradually became a political power against the revolution of CCP. To CCP, Chiang’s revolution was “counter-revolution”. Therefore, the difficulties of defining the revolution of Chiang Kai-shek as revolution or counter-revolution reflect the tragedy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modern world.
一、文集、回憶錄、年譜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注,《李大釗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編,《孫中山全集》,第7、11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蔣介石年譜(1887–1926)》。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中國當代革命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編,《鮑羅廷在中國的有關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3。
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學術論著編纂委員會主編,《革命先烈先進詩文選集》,第四冊。臺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1965。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1。
甘乃光等著,《孫文主義研究集》。上海:大東書局,1927。
任建樹、張統模、吳信忠編,《陳獨秀著作選》,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第一、二冊。臺北:國史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14。
周佛海,《往矣集》。上海,古今出版社,1944。
居正編,《清黨實錄》。台北縣:文海出版社,1985,頁34。
孫中山,〈三民主義〉,收入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一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頁1–181。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6。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鄒魯,《回顧錄》。臺北:三民書局印行,1974。
秦瘦鷗編,《蔣介石先生最近之言論》。上海:三民公司,1927。
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編,《黃埔叢書:精神教育》。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軍需處,1927。收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州市立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圖書館編,《黃埔軍校史料匯編》第1輯第12、13冊。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
國民革命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編,《黃埔叢書: 蔣校長東征訓話集》。國民革命軍總司命部軍需處,1927。收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編,《黃埔軍校史料匯編》,第1輯第13冊。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第1–4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59。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續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67。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再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68。
陳天錫編,《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續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71。
陳紅民輯注,〈戴季陶1925–1926年間至胡漢民等幾封信〉,《民國檔案》第4期(2005,南京),頁3–9。
陳錫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廖仲愷著,尚明軒、余炎光編,《雙清文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5。
蔣總統言論彙編編輯委員會,《蔣總統言論彙編‧卷二:專著》。臺北:正中書局,1956。
鄧文儀,《中國革命與民生問題》。廣州:中央軍事學校政治部,1927。收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編,《黃埔軍校史料匯編》。第1輯第15冊,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
戴季陶,《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25。
簡笙簧、侯坤宏編,《戴傳賢與現代中國》。臺北:國史館,1988。
蘇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學院編纂,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斯大林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二、檔案

〈蔣中正致蘇俄黨政負責人意見書〉,《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10100-00001-00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譯,《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17–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譯,《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譯,《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中共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一冊)(1921–1925)》。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中共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二冊)(1926)》。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編譯,《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1919–192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五卅運動和省港罷工》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史料》(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王正華編輯,《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一)》,臺北縣:國史館,2003。
李玉貞主編,《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香港: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李玉貞譯,《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1920–1925)》,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孫道昌等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三)》,出版地不詳: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1982。
孫道昌等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四)》,出版地不詳: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1982。
蕭繼宗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宣言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發行,中央文物供應社經銷,1976。

三、報紙、雜誌

《星期評論》
《建設》
《上海民國日報》
《廣州民國日報》
《嚮導週報》
《政治週報》
《國聞週報》
《湖州月刊》

四、近人研究

C. A. 達林著,侯均初等譯,《中國回憶錄:1921–19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王正華,〈北伐前期的蔣馮關係(民國15至16年)──以《蔣中正總統檔案》爲中心的考查〉,《國史館學術集刊》7期(2006,臺北),頁193–221。new window
王正華,〈國民政府北遷後蔣中正驅逐鮑羅廷之議〉,《國史館學術集刊》2期 (2002,臺北),頁193–213。new window
王正華,〈廣州時期的國民政府(民國十四年七月至十五年十二月)〉。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王良卿,〈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後領導制度的轉型(1923–1924)〉,《國史館館刊》44期(2015,臺北),頁1–46。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修訂版)。北京:華文出版社,2010。
王遠義,〈李大釗到馬克思主義之路〉,《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卷4期(2001,臺北),頁477–513。new window
王遠義,〈惑在哪裡――新解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的論辯及其歷史意義〉,《台大歷史學報》50期(2012,臺北),頁155–250。new window
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ere)著,溫洽溢譯,《孫逸仙》。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石川禎浩著,袁廣泉譯,《中國共產黨成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朱英,〈「革命」與「反革命」:1920年代中國商會存廢紛爭〉,《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2卷5期(2012,開封),頁9–19。
朱英,〈1920年代的戴季陶與商會〉,《學術月刊》46卷(2014,上海),頁137–145。
朱英,〈北伐之前的國民黨與民眾運動〉,《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1期(南京),頁177–185。
艾愷(Alitto Guy),《西方史學論著中的蔣介石》。臺北:谷風,出版年不詳。
多伊徹(Isaac Deutcher),《先知三部曲(中)――被解除武裝的先知》。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何幹之,《中國現代革命史》,上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余敏玲,〈蔣介石與聯俄政策之再思〉,《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4期(2000,臺北),頁49–87。new window
克思明,〈三大政策的辨正:論國共互爭革命正統的歷史根源〉,《輔仁歷史學報》5期(2004,新北市)頁,145–205。new window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臺北:世界大同出版社,2011。
呂芳上等著,《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台北:時報文化,2011。
李占才,〈五四時期的《星期評論》〉,《民國檔案》1991年2期(南京),頁70–78。
李占才,〈五四時期的戴季陶〉,《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1992年3期(商丘),頁41–48。
李玉貞,《國民黨與共產國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李朝津,《中國近代民族史學探源》。臺北:蘭台出版社,2014。
李雲漢,〈由黃埔建校過程看蔣介石先生的風格與遠見〉,《近代中國》157期(2004,臺北),頁20–28。
李雲漢,〈孫文主義學會與早期反共運動(1925–1926)〉,收入高純淑編輯,《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頁293–345。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臺北:李雲漢,1987。
李達嘉,〈左右之間:容共改組後的國民黨與廣東商人,1924–192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1期(2011,臺北),頁1–50。new window
李達嘉,〈敵人或盟友:省港罷工的商人因素與政黨策略〉,《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8期(2002,臺北),頁125–177。new window
李達嘉,《商人與共產革命,1919–192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天下得失:蔣介石的人生》,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2。
汪朝光主編,《蔣介石的人際網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汪榮祖、李敖合著,《蔣介石評傳》。臺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肖芳林,《中國共產黨黨章歷史發展研究》。長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周德丰,〈評戴季陶的文化哲學與歷史哲學〉,《人文雜誌》1996年第4期(西安),頁13–20。
岳艷,〈陳獨秀對戴季陶主義的批判〉,《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卷2期(2002,思茅),頁96–98。
林志宏,〈北伐期間地方社會的革命政治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6期 (2011,臺北),頁85–126。new window
林玲玲,《廖仲愷與廣東革命政府(1919–1925)》。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95。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林毓生主編《公民社會基本觀念》,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4。
段雲章、倪俊明,《陳炯明》。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
范小芳、包東波、李娟麗著,《蔣中正的國策顧問戴季陶》。北京:團結出版社,2011。
韋慕庭(Wilbur, C. Martin)著,楊慎之譯,《孫中山:壯志未酬的愛國者》,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6。
唐寶林,《陳獨秀全傳》。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1。
孫中山研究學會編,《回顧與前瞻――國內外孫中山研究述評》。北京:中華書局,1986。
孫宗一,〈戴季陶的三民主義觀〉,《貴州文史叢刊》2012年2期(貴陽),頁45–49。
孫語聖,〈淺析戴季陶「馬克思主義」兩重觀之原因〉,《咸寧師專學報》20卷5期(2000,咸寧),頁20–22。
徐素華、賈紅蓮、黃玉順等著,《三大思潮鼎立格局的形成――五四後期的思想文化論戰》。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
殷海光,《殷海光全集》,第9、10卷。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主編,《蔣中正先生與國民革命軍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中正文教基金會,2004。
馬佩英,〈戴季陶的政治思想論〉,《史學月刊》1997年3期(開封),頁57–61。
馬望英,〈論「戴季陶主義」產生的原因及影響〉,《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卷1期(2009,煙台),頁96–99。
張玲,〈1926–1935年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政策和影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法政學院博士論文,2002。
張憲文、方慶秋主編,《蔣介石全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張曉輝,〈廖仲愷與南方政府財政〉,《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0卷5期(2010,惠州),頁13–17。
敖光旭,〈失衡的外交──國民黨與中俄交涉(1922–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8期(2007,臺北),頁141–192。
敖光旭,〈共產國際與商團事件〉,《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4期(北京),頁175–189。
敖光旭,〈革命、外交之變奏——中俄交涉中知識界對俄態度之演變(1919–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5期(2007,臺北),頁47–97。new window
敖光旭,〈商人政府之夢——廣州商團及「大商團主義」的歷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3年4期(北京),頁177–149。
郭恆鈺,《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郭恆鈺,《俄共中國革命秘檔(1926)》。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郭恆鈺,《俄共中國革命密檔(1920–1925)》。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
郭聖福,〈五四時期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的介紹和研究〉,《學術月刊》1990年9期(上海),頁73–78。
陳天錫,《戴季陶先生的生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陳曾燾著,陳勤譯,《五四運動在上海》。臺北:經世書局,1981。
陶涵(Taylor, Jay)著,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曾成貴,《弄潮――鮑羅廷在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曾慶榴,《廣州國民政府》。廣州:廣東人民,1996。
賀淵,《三民主義與中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雅各布斯(Jacobs, Dan N.),《鮑羅廷:斯大林派到中國的人》。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
馮筱才,《北伐前後的商民運動,1924–1930》。臺北:台灣商務,2004。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黃宇和,《中山先生與英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
黃自進,〈北伐時期的蔣介石與日本:從合作反共到兵戎相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0期(2008,臺北),頁169–213。new window
黃自進,〈青年蔣中正的革命歷練(1920–1924)〉,《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5期(2009,臺北),頁1–50。
黃克武,〈修身與治國──蔣介石的省克生活〉,《國史館館刊》34期(2012,臺北),頁45–68。new window
黃克武,〈蔣介石與陽明學──以清末調過傳統為背景之分析〉, 收入黃自進編,《蔣介石與近代中日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頁1–26。
黃道炫,〈蔣介石與黃埔建軍〉,《史學月刊》2004年2期(開封),頁78–84。
黃道炫、陳鐵健,《蔣介石:一個力行者的精神世界》。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3。
楊天石,《尋找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II)》。北京:華文出版社,2010。
楊天石,《揭開民國史的真相‧卷三:蔣介石崛起與北伐》,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楊奎松,《中間地帶的革命――國際大背景下看中共的成功之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楊樹標、楊菁,《蔣介石傳(1887–1949)》。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董顯光,《蔣總統傳》。臺北:中華大典編譯會,1967。
裴京漢,〈北伐初期廣東地區的勞動運動與國民政府的應對〉,《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期(南京),頁68–76。
裴宜理(Perry, Elizabeth J.)著,劉平譯,〈「告別革命」與中國政治研究〉,《思與言》44卷3期(2006,台北),頁233。
劉文麗,〈馬克思主義還是社會改良主義──再論五四運動後戴季陶的政治思想〉,《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5期(北京),頁1–5。
劉洪哲,〈蓄勢:蔣介石在江西(1926.9–1927.3)〉,《中正歷史學刊》13期(2010,臺北),頁109–129。
劉維開,〈訓政前期的黨政關係(1928–1937)──以中央政治會議為中心的探討〉,《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4期(2005年,臺北),頁85–130。new window
劉懷玉、劉維春、陳培永著,《資本主義理解史》,第三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滕峰麗,〈回歸傳統:戴季陶的儒家思想〉,《理論月刊》2006年11期(武漢),頁67–69。
滕峰麗,《民國時期的三民主義――戴季陶思想研究(1909–1928)》。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
蔡銘澤,《《嚮導》週報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蔣永敬,〈孫中山與鮑羅廷〉《近代中國》第157期(2004,臺北),頁3–19。
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2。new window
蔣永敬、楊奎松,《中山先生與莫斯科》。臺北:臺灣書店,2001。new window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1919–1926)》。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霍新賓,〈在「愛國」與「私利」之間――國民革命時期一例民族主義運動中的工商關係〉,《安徽史學》2006年5期(合肥),頁57–68。
霍新賓,〈國共黨爭與階級分野――廣州國民政府時期工商關係的實證考察〉,《安徽史學》2005年5期(合肥),頁68–75。
薛銜天,《民國時期中蘇關係史》,上卷。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2009。
謝幼田,《聯俄容共與西山會議》。香港:集成圖書有限公司,2001。
Bianco, Lucien.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5–194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oble,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Deutsch, Karl W.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5:3 (1961): 493–514.
Dirlik, Arif “Mass Movements and the Left Kuomintang,” Modern China 1:1(1975): 46–74.
Dirlik, Arif. 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Dirlik, Arif. The Origi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Eastman, Lloyd. “New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the Nationalist Regime,” Republican China IX:2 (1984), 8–18;
Fewsmith, Joseph. “Response,” Republican China IX:2 (1984): 19–27.
Fewsmith, Joseph. 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 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 1890–193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Fromm, Erich, The Sane Socie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0.
Geisert, Bradley. “Response,” Republican China IX:2 (1984): 28–39.
Herman Mast III, “Tai Chi-t’ao, Sunism and Marxism during the May Forth Movement in Shanghai,” Modern Asian Studies, 5:3 (1971): 227-249.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Isaacs, Harold R. The Tragedy of Chinese Revolu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Jordan, Donald A.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China’s National Revolution of 1926–1928. Honolulu :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76.
Kirby, W. C. 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Mast, Herman III and William G. Saywell. “Revolution Out of Tradition: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Tai Chi-t’ao.”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1 (1974): 73–98.
Meisner, Maurice. Marxism, Maoism and Utopianism: Eight Essay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2.
Moore, Barrington Jr.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 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9.
Perry, Elizabeth J. 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ichon P. Y. Loh, “The Ideological Persuasion of Chiang Kai-Shek,” Modern Asian Studies 4:3 (1970): 211–238.
Schwartz, Benjamin I.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New York: Harper &Row, 1967.
Skocpol, Theda.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mith, Dennis. Barrington Moore: Violence, Moral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London: Macmillan, 1983.
Tilly, Charles.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8.
Tucker, Rober C. “The Emergence of Stalin’s Foreign Policy.” Slavic Review 36:4 (1977): 563–589.
Vatlin, Alexander and Stephen A. Smith. “The Comintern.”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Communism, edited by Stephen A. Smith, 187–202.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Wilbur, C. Mart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1923–1928. 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Wood, Ellen Meiksins. Democracy against Capitalism: Renewing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