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文化戰線觀點論中共之生存與發展(1921-1945)
作者:陳偉忠
作者(外文):Cheng-wei Chu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陳鵬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毛澤東中共紅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文化戰線Mao ZedongCCPRed ArmyChinese Soviet RepublicCultural Fro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1942年5月2日毛澤東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在座談會的引言中,毛澤東針對文藝工作者,率先揭櫫在中國人民解放的戰爭中,有文武兩戰線,將文化戰線與軍事戰線等量齊觀。
毛澤東認為解放戰爭有文武兩個戰場,然而這兩個戰場並非各自孤立,而是相為互補。毛澤東認為文化戰線的文化,所指即是文學與藝術。對於文藝而言,毛澤東認為「是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做鬥爭。」由於中共所面對各時期的生存條件與發展形勢的不同,因之,基於各個時期政治任務的考量在文化戰線的攻守作為自有區別。
對於中共的生存與發展,文化戰線對內是求取生存,鞏固軍心與民意向心。對外則是在符合生存條件之下,擴大宣傳作為,爭取群眾支持。誠然中共自1921年在共產國際扶植下創黨,1924年中共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中國國民黨,藉此擴大力量。也因政治理念殊異兩者摩擦日熾。終於1927年中國國民黨有清黨之舉。中共自此循建國理念建立根據地,並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與當時國民政府形成5次的圍剿與反圍剿之戰。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面對國民政府第5次圍剿失利,從中央蘇區潰敗,紅軍流轉萬千里,1935年10月落腳陝北難以再戰, 1936年12月12日爆發西安事變,中共在陝北局勢才予稍安。
中共師法列寧面對危機「媾和是積聚力量的手段」,1937年8月國共和談,敗走陝北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初為第八路軍後稱第十八集團軍,同年10月原流竄南方八省的殘餘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成立新編第四軍。自此中共在延安以抗日為名,自行對第八路軍與新編第四軍發號司令,深入敵後擴大佔領區,建立抗日根據地厚植實力積蓄力量。八年抗戰結束,不數年內戰爆發主客易位,國民政府遷徙海隅台灣一地,中共則開國於大陸。何以中共成立不到30年,竟能與當時成立已近60年,尚為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在逐鹿中原時勝出?中共在文化戰線上的得力,實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以中共文化戰線觀點,探討中共從建黨前後,以迄對日抗戰結束,在文化戰線的作為演進與變化,進而研析此時期中共生存與發展的文化策略運用。
On May 2nd, 1942, Mao Zedong made a keynote speech in a literary and artistic symposium, which was called in Yan'an, and announc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re were civil and military fronts, both of which were equally important, in the war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ccording to Mao Zedong, there were two battlefields which were not isolated but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in the liberation war. Mao Zedong pointed out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term “cultural front” refers to the literature and art. “Literature and art,” Mao said, “are integral parts of the revolutionary machine.” He added that they were powerful weapons for uniting and educating the people and for striking and destroying the enemy, and that they helped the people fight the enemy with one heart and one mind. The situations varied from different periods to another, therefore, so were the political tasks of the cultural front.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the cultural front was internally to seek their own survival and consolidate morale and public opinion and externally to be propagated to win public support. It is true that the CCP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in 1921. In 1924, the members of CCP joined the Chinese National Party (Kuomintang or KMT) in their own name to expand their power. However, due to the conflicting political concepts, Kuomintang finally purged Communists within the party in 1927 Afterwar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established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Such a fact made them to experience five failed suppressions led by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October of 1934,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launched the Long March when they face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fifth encirclement. Traversing thousands of miles, in October 1935 the fatigued Red Army settled in northern Shaanxi. On December 12, 1936, with the Xi'an Incident breaking out, the CCP in northern Shaanxi became safe.
Copying Lenin’s strategy for amassing power through peace negotiations, at the 1937 KMT-CCP peace talks, the Red Army in northern Shaanxi was reorganized into the Eighth Route Army, while the remnants of the Red Army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s became the so-called New Fourth Army. Since the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Japanese aggression, the CCP at Yan’an ordered the Eighth Route Army and the New Fourth Army to expand occupied areas behind the enemy, establishing many resource-rich bases. Once the Sino-Japanese War was over, the situation had become favorable to the CCP. He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while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retreated to Taiwan. How could the CCP, a party being less than thirty years since its birth, win the victory over the then ruling KMT which had already had a long history of nearly six decades? The victory of the CCP on the cultural fro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CCP’s cultural fron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rough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furthermore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strategies that supported the CCP’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檔案
1《蔣中正總統文物》
「何應欽電蔣中正」,〈武裝叛國 (20)〉,國史館典藏號:002-090300-00043-130。
2. 《陳誠副總統文物》
「晉陜綏寧四省邊區剿匪經過:第15-不解決之解決」,〈晉陜綏寧四省邊區剿
匪經過(二)〉,國史館典藏號:008-010702-00040-015
3國家發展委會檔案管理局
《制裁新四軍叛亂紀實》,(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號:0020/130/3730。
《新四軍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號:0027/013.13/0292。
《陸軍新編第四軍收編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號:0026/583.2/4。

二、檔案彙編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橫排1卷本,山東: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
王健英,《中共中央機關歷史演變考實》,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1月。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21-1945)》,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年6
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 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
1925)》第1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1月。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檔案館編研部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1915-
1937)》,北京:學習出版社,1996年9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輯,《毛澤東軍事文集》,北京:中央文獻出
版社,1993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
中共中央文件編輯委員會,《朱德選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周恩來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1921-1949)》第1卷上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
社,2015年3月。
中共中央北方局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區委時期卷》,北京:中共黨史出
版社, 2000年1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八路軍新四軍駐各地辦事機構》第4卷,北京:解放
軍出版社,1999年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新四軍-文獻》,第2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
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五四愛國運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79年3月。
北京大學資料室編,《五四愛國運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3月。
李玉貞譯,《聯共、共產國際與中國(1920-1925)》第1卷,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5月。
杜永鎮編,《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選編(1923年2月至1924年4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1981年8月。
姚金果、蘇杭、楊雲若著,《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大革命》,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102年10月。
梁春、張大明編,《三十年代左翼文藝資料編》,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
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第76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藥決議案彙編(上)》,中國國
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出版。
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第79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1)》,台北:中國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出版。
陸軍軍官學校校史編篡委員會,《陸軍軍官學校校史》第4冊,鳳山:陸軍軍官學校,1969年6月。
張慕良等譯文校定、張瑞亭等編寫、丁世俊等編輯、顧錦屏等審定,《列寧全集》第35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
董榮卿等譯文校定、張瑞亭等編寫、江顯藩等編輯、張啟榮等審定,《列寧全集》第34卷2版,北
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
蕭繼宗主編,《革命文獻第69輯-中國國民黨宣言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出版,1976年6月。

三、回憶錄、年譜、傳記
丁曉平,《蔡元培傳》,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年8月。
丁曉平編選,《陳獨秀印象》,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年1月。
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學術論著編纂委員會,《國父年譜》下冊,台北:中國
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5年11月。
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學術論著編纂委員會,《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
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5年11月。
中華民國留俄同學會,《六十年來中國留俄學生之風霜淖厲》,台北:中華文化基金會,1988年7
月。
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家協會編,《百年司徒慧敏》,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左聯回憶錄》編輯小組,《左聯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82年5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
社,2002年8月。
尹心田,《佩劍將軍-回憶張克俠》,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1月。
毛澤東口述、斯諾筆錄、汪衡譯,《毛澤東自傳》,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9月。
王仲廉,《征塵回憶》,台北:煜洲排版印刷有限公司,1978年10月。
王孝柏、劉元生,《左權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王柏齡,《黃埔開創之回憶》,台北:中華印刷廠,1988年6月。
王覺源,《留俄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1-6冊,台北:國史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財團法人
中正文教基金會,2014年12月。
李一邙,《李一邙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
李雲漢校閱、蔣京訪問紀錄,《蕭贊育先生訪問紀錄》,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2年11月。
李烈主編,《賀龍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
李維漢,《回憶與研究》,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年3月。
李德、舒雲編著,《林彪日記》上冊,香港:明鏡出版社,2013年12月。
李勇、張聶熙主編,《趙一曼圖錄》,北京:新華出版社,2015年8月。
沈雲龍訪問,《凌鴻勛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4月。
金冲及主編,《劉少奇傳》上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10月。
林美莉編輯校定,《王世杰日記》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12月。
吳葆樸、李志英,《秦邦憲(博古)傳》,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6月。
周可、汪信硯編,《李達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
周佛海原著、蔡登山編,《往矣集-周佛海回憶錄》,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11月。
邱子靜,《碧血丹心》,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91年9月。
(俄)維利華著,郭榮趙節譯,《蘇俄在華顧問回憶錄,(1924-1927)》,台北:中國研究中心
出版社,1971年10月。
姚辛,《左聯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11月。
俞濟時,《八十虛度追憶》,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3年12月。
涂紹鈞,《林伯渠》,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5月。
袁繼成、吳明堂著,《武漢黃埔女兵》,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
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台北遠流出版社,2009年3月。
秦烈士啟榮殉國30周年紀念籌備委員,《秦烈士啟榮殉國30周年紀念冊》,台北:秦烈士啟榮殉國
30周年紀念籌備委員,1973年8月。
孫元良,《億萬光年中的一瞬》,台北:銘華製版印刷有限公司,1972年7月。
孫建三,《中國電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中國早期電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獻拾穗》,北京:世界圖
書出版公司,2010年5月。
徐向前,《歷史的回顧》,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7月。
唐寶林,《陳獨秀全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7月。
夏衍,《懶尋舊夢錄》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1月。
郭廷以、王聿津訪問,《馬超俊先生訪問記錄》,台北:國史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年4月。
郭沫若,《沫若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7 月。
許壽裳,《魯迅傳》,北京: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
陳存恭、張力訪問,《石覺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2月。
陳宇編著,《黃埔軍校年譜長編》,北京:華文出版社,2014年11月。
陳堅、陳奇佳著,《夏衍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5年6月。
陳播主編,《中國左翼電影運動》,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年9月。
陳錫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篇》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8月。
陳鐵健,《從書生到領袖-瞿秋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陳鐵健編,《瞿秋白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逄先知主編,《毛澤東年譜(1891-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8月。
逄先知、金冲及主編,《毛澤東傳》第1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
馮資榮、何培香編著,《鄧中夏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11月。
單剛、王英輝,《歲月無痕-中國留蘇群體紀實》,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11 月。
張國燾,《我的回憶》第2冊,香港:明報月刊,1973年。
張軍鋒主編,《八路軍口述史》下冊,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蔡德金、王升編著,《汪精衛生平紀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
鄧文儀,《從軍報國記-鄧文儀先生從軍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1979年4月。
廖久明主編,《郭沫若家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黎辛,《親歷延安歲月》,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劉玉章,《戎馬五十年-劉玉章回憶錄》,台北:海天印刷廠有限公司。1975年10月。
劉志青,《葉劍英元帥》,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年10月。
賴輝亮、郝瑞庭主編,《中國共青團工作全書》,北京:紅旗出版社,2006年5月。
鍾子麟,《張靈甫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年1月。
羅家倫,〈五四運動宣言〉,《羅家倫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羅銀勝,《周揚傳》,北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5月。
龔繼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譜年譜(1892-1978)》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2
月。

四、專書
上海魯迅紀念館編,《魯迅與新青年》,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年8月。
于麗、田子渝著,《陳獨秀與新青年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王一桃,《魯迅在文化戰線上的鬥爭》,浙江:蕭山縣革命委員會文教局編印,1977年11月。
王洪祥主編,《中國現代新聞史》,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年1月。
王偉壽主編,《烽火信使-新四軍及華中抗日根據地報刊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0年11月。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辦公室編,《紀念彭湃論文選》,編者自印,1981年12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中國共產黨歷史圖誌》第1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2年3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1921-1949)》第1卷上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
社,2015年3月。
中國作家協會、中央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文藝》,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
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廣東市委員會、廣東歷史博物館合編,《中國國民黨一大史
料專輯》,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
中國廣播公司研訓發展考訓委員會,《中廣大事記(1928-1978)》台北:中國廣播公司,1978年
8月。
中國勞工運動史續編編纂委員會,《中國勞工運動史》第1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理
事會,1984年。
孔海珠,《文總與左翼文化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
(日)臼井勝美著,陳鵬仁譯,《張學良與日本》,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
月。
(日)後藤瀋吉著、陳鵬仁譯,《東亞政治史研究》,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8月。
(日)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6月。
方漢奇、陳業劭、張之華編著,《中國新聞事業簡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年8
月。
文天行,《抗戰文化運動史》,中國文聯出版社,北京:2015年9月,
田濤,《百年記憶民謠裡的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
史全生主編,《中華民國文化史》,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4月。
池子華、李紅英、劉玉梅,《近代河北災荒研究》,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汪毓和編著,《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年1月。
沈以行,《工運史鳴辨錄》,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1987年6月。
沈寂、汪晴編著,《胡適與新文學》,安徽: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安徽大學出版社,2015 年6
月。。
沈寂,《上海電影),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年8月。
李新等主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李書緯,《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學生歷史現場》,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
李春雷、史克己,《赤光-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實》,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李勇、張仲田編著,《統一戰線大事記-抗日戰爭時期卷》,北京:群言出版社,2014年12月。
李楊,《白毛女七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頁84。
李瞻,《世界新聞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5月。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年5月。
李雲漢主編,《中華民國一百週年大事年表》第1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1994年11月。
李達嘉,《商人與共產革命(1919-192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7月。new window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6年1月。
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5月。
金達凱,《郭沫若總論-30至80年代中共文化活動的縮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9
月。
余信紅,《掀開中國文化新的一頁-土地革命時期中共對文化戰線的領導》,江西:江西人民出版
社,2000年11月。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7月。
周葱秀、涂明著,《中國近現代文化期刊史》,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3月。
周雪舫,《俄羅斯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周策縱等,《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年11月。
周尚文主編,《國際共運史事件人物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周維東,《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戰略與延安時期的文學產生》,廣州: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
易君左,《火燒趙家樓》,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1月。
林長君編著,《國民革命軍之奮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9月。
林偉民,《中國左翼文學思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編,《啟蒙文獻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
姚文錦等編著,《晉冀魯豫邊區出版史(山西部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段從學,《文協與抗戰時期文藝運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
胡適,《一點一滴的改造-胡適談時代》,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6年8月。
胡適主編,《中國新文藝大系-文學論戰一集》,台北:大漢出版社,1977年5月。
胡國樞,《蔡元培評傳》,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
(美)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運動》,上
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美)周策縱著、陳永明、張靜等譯,《五四運動史》,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3月。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
社,1987年7月。
袁中秀、吳家林,《紀念彭湃論文選》,編者自印,1981年12月。
袁偉主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各地武裝起義簡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2月。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年。
容鑑光主編:《黃埔軍官學校校史簡鯿》,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6年1月。
殷海光,《中國文化展望》,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1月。
秦弓,《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五四時期卷,河北: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11月。
夏明方,《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0月出版。
馬武洪、王明生著,《革命根據地史話》,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8月。
馬良春、張大明編著,《30年代左翼文藝資料選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
荊藍主編,《中國歌劇史(1920-2000)》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3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抗日戰史冀察游擊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66年5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抗日戰史魯蘇游擊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66年5月。
國防大學《戰史簡編》編寫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簡編》,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年。
郭恆鈺,《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月。
郭沫若,《文學與革命》,台北:駱駝出版社,1998年6月。
郭華倫編著,《中共史論》第一冊,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編印,1969年9月。
陳三井,《民初旅歐教育運動史料選編》,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6月。
陳三井,《旅歐教育運動:民初融合世界學術的理想》,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new window
年4月。
陳智德主編,《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修訂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9月。new window
曹樹鈞,《劇聯與左翼戲劇運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
程舒偉、鄭瑞峰著,《周恩來與黃埔軍校》,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1月。
彭明,《五四運動史》修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彭斐章主編,《中外圖書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張大明,《國民黨文藝思潮-三民主義文藝與民族主義文藝》,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2009年5月。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
張明勝主編,《延安革命史畫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6月。
張憲文主編,《中日抗日戰爭史(1931-1945)》,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新華通訊史編寫組,《新華通訊社史》第1卷,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年11月。
楊亮功、蔡曉舟編著,《五四-第一本五四運動史料》,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9月。
蔡和森,《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
蔡清富、黃輝映編著,《毛澤東詩詞大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
聞立欣編著,《民國新聞月刊1911-1919從武昌起義到五四運動》,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13年
5月。
蓋軍主編,《中國工人運動史教材簡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4月。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鍾文典主編,《桂林通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瞿秋白原著、周楠本編,《多餘的話-瞿秋白獄中反思錄》,台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年12
月。
鄭洸主編,《中國青年運動60年(1919-1979)》,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7月。
劉妮主編,《親歷延安歲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劉綬松,《中國新文學史初稿》修訂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1月。
劉雲萊,《新華社史話》,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年8月。
劉建軍等著,《李大釗思想評傳》,福建: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
劉增杰等編著,《抗日戰爭時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文學運動資料》上冊, 北京:知識產權
出版社,2010年2月。
劉震、孟遠,《永遠的魯藝》上卷,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13年11月。
錢穆,《文化學大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7月。
蕭裕聲,《李大釗的軍事行動》,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年5月,
譚克繩主編,《中國革命根據地史》上卷,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蘇雪林原著、謝泳、蔡登山編,《新文學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公司,2016年10
月。
蘇紹智、林基洲、謝韜主編,《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文件(1920年7-8月)》,北京:中國人
民大學出版,1988年11月。
龔樂羣編著,《黃埔簡史》,台北:正中書局,1980年4月。

五、期刊論文
楊典錕,〈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中國留學生-以第一至第十一期畢業生為中心的分析〉,《台大歷new window
史學報第49期》,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2年6月,頁9。
歷史教學月刊編輯委員會,〈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湖南農民運動文物史料剪輯〉,《歷史教
學》總157號,天津:歷史教學社,1964年7月,頁38。

外文部分
1英文
Alexander V. Pantsov, Steven I. Levine. (2012). Mao: The Real Story.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Edgar, Snow. (Editor)(1937).The Autobiography of Mao Tse-Tung. Beijing:Workers
   Library Publishers.
Edgar, Snow. (1939).Red Star over China. New York:Garden City Publishing Co., Inc.; 2nd edition.
Mark, Selden. (1995). China in Revolution:Yenan Way Revisited.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2nd edition.
Maurice, Meisne. (1999). 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 : Free Press, Third Edition.
Petr Parfenovich Vladimirov. (1975). The Vladimirov diaries: Yenan, China,
1942-1945 New York:Doubleday,
Tse-tung Chow (1980).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日文
遠藤譽(2015)、『毛沢東 日本軍と共謀した男』、東京:新潮新書。
香川孝志・前田光繁著(1984)、『八路軍の日本兵たち』、東京:サイマル出版会。
服部卓四郎(1965)『大東亜戦争全史』、東京:鱒書房。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