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光復初期的公教人員任用方法:留用臺籍、羅致外省籍及徵用日人 (1945.10-1947. 5)
書刊名: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作者:湯熙勇
作者(外文):Tang, Shi-yeoung
出版日期:1991
卷期:4:1
頁次:頁391-425
主題關鍵詞:公教人員任用臺籍外省籍徵用日人光復初期臺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1) 專書(13)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108
     民國33年4月,國民政府在中央設計局下,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以陳儀為主任委
員,為臺灣光復後的接收與重建,作先期性的規劃及人才培訓等工作。民國 35 年 8 月 29
日,日本宣告投降後,國民政府明令設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以陳儀為臺灣行政長官,並
公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在秘書長下設立人事室,負責臺灣及澎湖之公教人
員的任用相關事宜。
為了瞭解臺灣光復初年人事行政的利弊得失,本文從臺籍人員的留(任)用、外省籍人員的
羅致及日本人的徵用等三方面,探討有關的方法及所引發的各項問題。在公教人員的任用過
程中,三者形成一種互動的關係,任何一方的人數增減會影響另二方的變動。在「維持各機
關業務不致中斷」的原則,及降低因政權更換所帶來的影響下,公教人員的任用,有其實施
的重點及策略;從陳儀從事臺灣復員工作的成效不彰來衡量,顯然這套任用方法,有所缺失
和不當。彼時之公教人員任用未能予以制度化,雖然受其周遭的部屬操守與態度的影響,亦
與陳儀的個性具有密切的關係,即使陳儀本身「為官清廉」,但亦不能推卸他「約束不嚴」
的責任。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Taiwan government
recruit its officials and public school's teache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ostwar Taiwan.
The paper has drawn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conculsions:
(1)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recruit the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nd public
school's teachers. The first one is remaining Taiwanese in their posts; the next
is to hire mainland Chiness. The third one is to order Japanese stayed.
(2) Th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failes to construct a normal method or
system to appoint officials and teachers. Although Taiwanese who returned from
China mainland gain political positions, but most of Taiwanese, who completed
education in Taiwan or Japan, must pass a period of training before they can
become governmental officials or public school's teachers.
期刊論文
1.姚隼(1946)。人與人之間及其他。臺灣月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敏輝(1989)。二二八前夜臺灣的改革要求--以民報的社論為中心。臺灣文化,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之璋(1947)。介紹臺灣統計事業。臺灣月刊,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允恭(1989)。臺灣二二八事變真相。臺灣文化,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福相(1947)。一年來警政實施之檢討。臺灣月刊,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壽康(1947)。臺灣教育之展望。臺灣月刊,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oun, C. Z.(1946)。陳長官說:『臺灣復興是艱巨的』。臺灣月刊,創刊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振犢、戚如高(1988)。臺灣光復後南京國民政府對原財政金融機構的接收及其工作的推進。民國檔案,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芳明(1988)。二二八事件導論。臺灣文化,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儀(1989)。致陳立夫函(35年5月10日)及(32年5月15日)。民國檔案,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萬仁元(1988)。國民黨政府人事制度概述。民國檔案,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亮功、何漢文(1988)。臺灣善後辦法建議案。民國檔案,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調查委員會(1989)。臺灣調查委員會第一次座談會記錄(34.7.13)。民國檔案,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調查委員會(1989)。臺灣調查委員會第二次座談會記錄(34.7.21)。民國檔案,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錢履周(1987)。臺灣善後救濟工作的回憶。福建文史資料,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utterfield, Fox(19700118)。When the Crunch Comes. Can Taiwan Hold Together?。The New York Time Magazine,14-33。  new window
17.鄭梓(19880500)。戰後臺灣省制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公署到臺灣省政府(1945-1947)。思與言,26(1),133-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賴澤涵(19900600)。陳儀和「二二八」事件。臺灣風物,40(2),161-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國建(1947)。光復前後的臺灣人事行政。臺灣月刊,3/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梓(1989)。復臺前夕祖國派臺籍人士的最後言論與主張--以『臺灣民聲報』為中心之初步分析。成功大學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繆全吉(1984)。抗戰前十年行政系統的變革。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955-9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統計要覽第一期--接收一年來施政情形專號。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儀(1989)。國民政府公報(民國34年8月29日)。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北市政府主計室(1950)。台北市統計要覽。台北:台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統計要覽。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7)。臺灣省統計要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49)。統計要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7)。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47)。陳公洽與臺灣。南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朝琴(1981)。我的回憶。台北:黃陳印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東閔(1988)。歸返:我家和我的故事。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新生報社(1947)。臺灣年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1947)。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四次大會特輯。臺北: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文獻會(1959)。臺灣省通志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1947)。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特輯。臺北: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蔣永敬、李雲漢、許師慎(1988)。楊亮功先生年譜。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endel, Douglas(1970)。The Politics of Formosan Nationalis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0.李震明(1948)。臺灣史。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央警官學校校史編修委員會(1967)。中央警官學校校史。台北:中央警官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9)。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狄超白(1947)。中國經濟年鑑(1947)。廣東:太平洋經濟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翼中(1956)。臺灣社政憶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新榮(1989)。吳新榮回憶錄--清白交代的臺灣人家族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儀(1946)。陳長官治臺言論集。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1947)。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業務總報告(民國34年11月-36年5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郭涵(1979)。翁俊明烈士編年傳記。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亮功、何漢文(1947)。致于右任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臺南縣政府秘書室(1948)。臺南縣政三年。臺南:臺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1946)。臺灣一年來之交通。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機要室(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三月來工作概要(34.10.25-35.1.24)。台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秘書室(1946)。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台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6)。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會計處(1946)。臺灣一年來之會計行政。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臺灣省政府統計處(1947)。臺灣省行政紀要(民國35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臺灣省政府統計處(1948)。臺灣省行政紀要(民國36-37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臺灣省政府秘書處(1947)。臺灣省政府施政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接收委員會(1946)。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接收總報告。臺北:正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鄭梓(1988)。戰後臺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1946-1951)。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韓石泉(1964)。六十回憶錄。臺南:韓石泉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專輯編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Riggs, Fred W.。Formosa under Chinese Nationalist Ride。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window
33.丘念台(1962)。嶺海微飆。中華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Kerr, George H.(1965)。Formosa Betrayed。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new window
35.嚴演存(1989)。早年的臺灣。台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嘉琪(19910602)。崔淑芬--臺灣第一位『北京話』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460701)。華商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470210)。華商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451206)。新生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461020)。新生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10813)。世界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十朝聖訓。康熙聖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崇禧(1947)。臺灣事變之起因及善後措施。臺灣事變真相與內幕。上海:建設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儀(1944)。陳儀覆陳立夫函(民國33年11月25日)。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國鍵(1945)。十年來福建之人事制度。福建十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