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政治算術:戰後台灣的國家統治與人口管理
作者:林勝偉
作者(外文):Lin,Shung-Wei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顧忠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國家統治人口管理軍事人口戶籍制度監控社會空間stategovernmentadministation of populationmilitary populationhousehold registersurveillancesocial sp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本文考察1945到1970年間台灣人口管理機制的特殊性與國家「統治型態」的變遷。理論層次上我們思考的問題是:現代國家如何「統治」──而解答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建立一個現代國家有關「人口」的特殊視野。現代國家的出現,其實正意味著一種新的統治型態、一種合理化的「管理」;其具體的對象,就是「人口」。要之,近代所謂的「人口」現象,本身就反映出現代國家在「統治」與「反思性監控」上最根本、最核心的一環。
從這個角度來看,1945年到1970年間,台灣在人口管理上呈現出極為特殊的現象。一方面,國府於1945年接收台灣之後,就在延襲日本殖民政府的戶籍制度、「警察-保甲」之組織與地方行政區劃的前提下,迅速地建立或重建了一個以「戶籍管理」為核心的人口管理機制。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國府透過「綏靖」與「基層編鄰」的措施進一步地強化了警察與社會底層「村里鄰」的組織網絡;1949年國府遷台,上述機制更在「反共復國」與「動員戡亂」的需要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擴張,也使得國家得以嚴密地監控「人口」狀態。國府接收台灣的過程,可因此標示為「移植」、「挪用」與「轉化」。
但另一方面,對於軍事人口,國家行政體系始終無法予以有效的管理。原因在於:戰後初期台灣「軍事人口」群體的出現,主要是隨同國府遷台與來自中國大陸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由於其中「在營軍人」的社會活動空間與國家行政體系眼中的一般人口有著客觀上的區隔,因此被迫施以特殊的處置。再者,國府統治大陸期間軍事體系內部問題的「制度遺緒」,使得戰後初期的軍事體系尚未「國家化」,內部管理上也沒有達到「現代化」的水準;因此,無論國家行政體系與軍方,都無法有效管制軍事人口動態。其中,「在營軍人」未納入戶籍的現象,更是國家行政運作上的一大困擾,甚至對總體人口的統計數據形成嚴重扭曲。
然而,中樞在衡量各項主客觀條件之後,透過「強迫服役」、「禁婚令」與退除役軍人「集中-隔離」等「內部規約」,以及抑制軍人營外活動的「外部監控」,國府仍然建立了一個「內弛外張」的人口管理模式。此一模式其實具有高度的「權宜性」:在「動員戡亂」這樣一個非常態性的統治方略下,它結合了對於軍事人口(內部的)生命歷程的規約與(外部的)人身監控,將軍事人口的社會活動壓縮在一定的社會空間,以達到有效管理的目標。這樣一個高度權宜性的人口管理機制,在1970年前後出現重大的轉變:戶籍管理的統計模式開始要求「一般化」與「集中化」,而軍事人口也一律要納入戶籍管理。導致此一發展的因素包括:國民黨政權「外部合法性」的消失、行政體系內部的合理化要求、以及國家「權力結構」狀態的變化。在1950年代與1960年代間,國府在國際情勢的特殊條件下得以堅持「反共復國」、「戰時體制」的方略;同時間,國家無法完全掌握軍事體系也構成軍方獨立管理內部人口的前提。然而,國府遷台之後二十年間,先是逐步推展「以黨領軍」、「以黨領政」的策略,繼則因為國家行政體系在專業知識、行政技術與制度慣習上的優勢,逐漸排除了「黨」直接干預國家行政決策與執行的可能性,終於在1970年前後由行政體系主導,成功地推動了一連串的內政革新──總體來看,「國家行政體系的合理化要求」與國家內部「權力結構」的變遷,乃是此一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內在因素。
根據戰後台灣人口管理機制的諸多變革,我們發現:(1)位居社會底層綿密組織(甚至既有的社會關係)的挪用與轉化,(2)國家行政體系的合理化趨勢,以及 (3)權力結構的集中與穩定,乃是現代國家之建構與國家遂行長期有效「統治」的重要關鍵。然而,從理論的層次來看,台灣歷史的發展也提供了一些特殊的思考空間,值得進一步探討:
其一,台灣在清治時期到日本殖民時期,人口管理的基本要件乃是由「保甲」到「警察-保甲制度」轉化;這樣一種「挪用」與「轉化」的過程,在國府接收台灣時也再次出現。據此,國家體系「由上而下」的制度與組織建構,作為某種歷史發展中的突出現象,始終必須連結社會既有的組織網絡與社會關係,以重新規劃、建構有利於「統治」的「社會空間」。
其二,台灣歷史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的「戶籍」管理體系,其實是在日本殖民時期才發展成一個全面而有效的人口管理機制;國府遷台之後,在組織、制度與行政區劃上大致也延續了這樣的統治型態。無論是以「保甲」、「警-保」體系或「戶政管理」作為人口統治的基礎,基本上都是將「人口動態」、「社會關係」與「地理行政空間」相互結合而產生的「反思性監控」模式──從「人必歸戶」的要求與「流動人口」的嚴厲管制,不難看出此一模式的特徵。然而,這樣一種建立在「地理行政空間」的人口統治型態是否能夠適應「現代」世界的變遷?從當前的發展趨向分析,戶籍制度以其長期發展、盤根錯結的現況,與國家的行政運作已經無法割離;然而,制度本身在國家統治的需要上要求「人地合一」的初衷,在高度流動的現代社會中卻早已去而不返。
一、統計資料與各類史料
1. 官方統計資料
內政部(1970)《中華民國台灣人口統計》,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主計處(1971∼2000)歷年《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內政部主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1946)《各省市鄉鎮保甲戶口統計》,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統計處編印。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70,《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抽樣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75,《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抽樣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80,《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90,《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行政院主計處,1988~2000,《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74,《中華民國六十三年統計提要》,台北: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74)《中華民國六十三年統計提要》。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統計年鑑》。
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綜合計劃處與內政部戶政司合編(1976)《臺灣地區戶籍人口統計之調整(民國四十年至六十二年)》。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1956)《中華民國四十五年戶口普查報告書》,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歷年《臺北市統計要覽》。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1966)《中華民國五十五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書》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71)《中華民國臺灣省統計提要(自民國三十五年至五十六年臺北市改院轄市止)》,臺灣省政府主計處編印。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43-1977)歷次《臺灣省統計要覽》第十四期(1943)∼第三十六期(1977)。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78∼1997)歷次《臺灣省統計年報》第三十七期(1978)∼第五十六期(1997)。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59)《臺灣省戶籍統計要覽-民國三十五年至四十七年戶籍統計年報》,台中: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19)《人口動態統計記述報文》台北艋舺: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2. 其它史料(方志,政府公報與施政報告,傳記、回憶錄與訪問記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張玉法、陳存恭訪問,黃銘明記錄)(1991)《劉安琪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1)《黎玉壐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沈雲龍、林泉、林忠勝訪問,林忠勝記錄),(1990)《齊世英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張朋園、林泉、張俊宏訪問,張俊宏記錄),(1993)《於達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張瑞德訪問),(1993)《于豪章將軍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四集,《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
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92)《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
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輯委員會(1971)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第四冊,《國防軍事建設》,台北: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輯委員會。
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輯委員會(1971)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第十冊,《復興基地》,台北: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輯委員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74)《輔導工作紀要.第一輯》。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74)《輔導工作紀要.第二輯》。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75)《輔導工作紀要.第三輯》。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75)《輔導工作紀要.第四輯》。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工作報告書──榮民服務白皮書》。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歷年《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公報》。
台灣史料編纂小組(1993)《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1945~1965)》,台北:業強出版社。
台灣史料編纂小組(1994)《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I(1966~1978)》,台北:業強出版社。
自由中國雜誌社編輯部社論(1957a)<今日的軍事>,《自由中國》第十七卷第二期。
──(1957b)<關於反攻大陸問題>,《自由中國》,第十七卷第三期。
──(1957c)<關於「反攻大陸問題」的問題>,《自由中國》,第十七卷第五期。
丁日健(1959)《治臺必告錄》(全四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丘仲言(1959)<一個軍人對「以軍為家運動」的看法>,《自由中國》第二十二卷第一期。
余幸娟(1987)《離開大陸的那一天》,台北:久大文化。
朱天心(2001)《擊壤歌》台北:聯合文學。
朱景英(1983)《海東札記》(清乾隆三十八年刊本),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何應欽(1981)《軍政十五年》,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982)《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吳濁流(1987)《台灣連翹》,台北:南方出版社。
──(1995)《無花果》,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林正義主編(1991)《中美關係報告》台北:中研院美國文化研究所。
周琇環編(1995)《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軍協計畫》第一冊,台北:國史館。
──(1997)《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軍協計畫》第二冊,台北:國史館。
──(1998)《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軍協計畫》第三冊,台北:國史館。
周鍾瑄編纂(1983)《諸羅縣志》(清康熙五十六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
周璽編纂(1983)《彰化縣志》(清道光十五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
侯坤宏編(1990a)《役政史料》上冊,台北:國史館。
──(1990b)《役政史料》下冊,台北:國史館。
郁永河(1983)《裨海記遊》,台北:成文出版社。
陳文達編纂(1993)《臺灣縣志》(清康熙五十九年刊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陳淑均(1983)《噶蘭瑪廳志》(清咸豐三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
張拓蕪(1976)《代馬輸卒手記》,台北:爾雅出版社。
──(1978)《代馬輸卒續記》,台北:爾雅出版社。
──(1980)《代馬輸卒補記》,台北:爾雅出版社。
──(1981)《代馬輸卒外記》,台北:爾雅出版社。
國史館(1996)《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1998)《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二)》,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1999)《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內政志編纂委員會(1992)《中華民國史內政志初稿》,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社會志編纂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史公職志初稿》,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社會志編纂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台北:國史館。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86)《黃埔軍官學校校史簡史簡編》,台北:國防部史編譯局。
藍鼎元,1997a,《平臺紀略》(清康熙年間刊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藍鼎元,1997b,《東征集》(清康熙六十一年刊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董天工,1996,《臺海見聞錄》(清乾隆十八年刊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蔣勳(1998)<不可言說的心事──談「四郎探母」>,見《聯合報》民國八十七年十月六日,十月七日。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4)《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刊行。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臺灣省通誌》卷三,<政事志.綜說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刊行。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臺灣省通誌》卷三,<政事志.戶政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刊行。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臺灣省通誌》卷三,<政事志.外事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財稅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交通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1948)歷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臺灣省政府(1948~1953, 1957~1960)歷次《臺灣省政府施政報告》
臺灣省政府,歷年《臺灣省政府施政報告》,臺灣省政府編印。

其它各項政府公報:歷年《立法院公報》、《行政院公報》、《臺灣省政府公報》、《總統府公報》。
報刊:《中央日報》、《中國時報》、《青年戰士報》、《聯合報》、《聯合晚報》。

3. 網路資料
Population Division and Statistics Divi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2001, “Indicators on Population”, Source: http://www.un.org/Depts/unsd/ .

二、專著、論文
1.中文論著
中村孝志(1996)<從村落戶口調查看荷蘭的臺灣原住民統治>,《臺灣文獻》第四十七卷第一期,頁146-153。new window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1996)<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四十四卷第一期。new window
尹南平等(1995)《軍人及其眷屬之法律權益》台北:永然文化。
文馨瑩(1989)《經濟奇蹟的背後》,台北:自立報系出版。
王甫昌(1993)<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6期,頁43-96。
──(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第八卷第二期。
──(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台灣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第九期。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頁6-19。
王振和(1973)<我國退除役官兵輔導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紹光(1994)《中國國家能力的考察》,香港:牛津出版社。
古奠基(1975)《戶政研究》,苗栗:撰者自刊。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於《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39-160;臺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何思瞇(2001)《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何淑宜(1994)<臺灣「廢除本籍」與東晉南朝「土斷制度」初探>,師範大學《史學會刊》第三十八期,頁6-12。
余政雄(1982)<榮民就業輔導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守成(1987)《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制度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姿樺(1996)<日據時期臺北地區死亡率長期變遷趨勢研究,1906-1942>,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丁讚(2003)<社會力的轉化:臺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二期,頁57-119。new window
──(2005)<現代性的進程:兼論理性國家的誕生>,發表於「國家與現代性:現代性與台灣政治經濟轉型」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
李妙虹(2001)<論東晉南朝的土斷政策>,《中興史學》,第七期,頁27-41。
李志鐘(1952)《陸海空軍軍人釋論》,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李紀平(1998)<「寓兵於農」的東部退輔老兵──一個屯墾的歷史現場>,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李啟明(2002)<政府遷台後國軍後勤體制之演進>,《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七期。new window
李棟明(1968)《歷來台灣人口社會增加之研究》,台灣省衛生處台灣人口研究中心出版。
──(1970)<居台外省籍人口之組成與分佈>《台北文獻》第十一、十二期合刊本。
李廣均(1996)<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刊於《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3期。
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宋昌斌(2004)《編戶齊民─戶籍與賦役》,長春:長春出版社。
杜正勝(1990)《編戶齊民》,台北:聯經。
杜煜慧(1987)<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松僑(1989)<從自治到保甲:近代河南地方基層政治的演變,1908~193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期。new window
──(1992)<地方精英與國家權力──民國時期的宛西自治,1930~194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期。
狄縱橫(1980)<駐台美軍三十年>,《亞洲人》創刊號。
周唯中(1984)<我國退除役官就業輔導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婉窈(1995)<日本在台軍事動員與台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1937~1945>,《臺灣史研究》第二卷第一期。new window
官蔚藍(1963)<臺灣光復後人口總數及其增加率之研究>,《國際經濟資料》,10(4): 9-31。
尚道明(1994)<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國家認同-樂群新村的個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林正義(1985)《一九五八年臺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台北:台灣商務。
林育德(1989)<國防是怪物,政工亦然>,《人間》第41期。
林樹等著(1997)《新竹市眷村田野報告書》,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林勝偉(2002)<台灣人口性別結構之變遷:1905-2000>,《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三十三期。
──(2003)<從戰士到榮民:國家的制度建構與人口類屬的形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五十二期。
林桶法(1997)《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接收工作之檢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阿部由理香(Abe Yurika)(2001)<日治時期台灣戶口制度之研究>,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侯公純(1969)《戶政實務》,台北市:撰者自刊。
侯楊方(2001)《中國人口史》第六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二期。new window
姚嘉文(1975a)<高普考也要論省籍?>,《台灣政論》第二期,頁15-21。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2003)《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段體貴(1973)<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在社會安全體系中扮演角色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秋芬 (1994) <一九二0年代臺灣保甲制度和社會運動關係初探> 《中國歷史學集刊》第26期,頁163-175。new window
──(1992)<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期。
胡台麗(1989)<從沙場到街頭:老兵自救運動概述>,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1990)<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期。
范子華(1986)<臺灣地區戶籍人口統計制度之演進>,《主計月報》第六十一卷第二期。new window
范燕秋(1995a)<日治前期臺灣公共衛生之形成(1895-1920):一種制度面的觀察>,《思與言》第三十三卷第二期,頁215-258。new window
──(1995b)<鼠疫與臺灣之公共衛生(1896-1917)>,《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一卷第三期,頁59-84。
──(1996)<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第七卷第三期,頁133-173。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月旦出版社。
夏傳宇(1985)<台北市軍眷眷村重建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華(1998)<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九六0年代臺灣家庭計劃的探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二期。new window
孫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代堯(2003)《台灣威權體制及其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孫得雄(1990)<生育率達到替代水準之後>,收錄於中國人口學會編《臺灣轉型後期的人口現象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人口學會。
孫肇男、孫得雄、李棟明合著(2003)《台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劃政策成功探源》,台北:中央研究院與聯經出版公司。
徐乃力(1992)《抗戰時期軍兵員的補充與素質的變化》,《抗日戰爭研究》第三期。
柴雅珍(1997)<戰後台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一九四五-一九八七)>,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翁志遠,1999,<一九九0年台灣地區人口之婚姻狀況分佈的省籍差異探討>,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世瑛(1999)<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軍隊國家化」的努力>,《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五期。new window
張玉法(1986a)《中國現代史》上冊,台北:東華書局。
──(1986b)《中國現代史》下冊,台北:東華書局。
──(1988)《中國現代政治史論》,台北:東華書局。
張旺山(1995)<馬基維里革命:「國家理性」觀念初探之一>,收錄於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頁77-102,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1999)<由「國家理性」思想論近代國家的發展與本質>,收錄於《哲學論文集》,頁 135-162,國科會八十二年∼八十五年度哲學學門專題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編輯委員會主編,台北:國科會人文處及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印。
張朋園(1982)<清末民初湖南的軍事變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一期。new window
張國興(1990)《自立的臺灣》,台北:稻鄉出版社。
張敬原(1959)《中國人口問題》,台北:中國人口學會。
張瑞德(1993)《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許癸鎣(1994)<臺灣地區的族群居住隔離──以1956、1966、1980及1990年四次戶口普查報告資料為例>,政治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書局
陳正祥等(1997)《台灣的人口》,台北:南天書局。
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孝惇(1999)<國共戰爭期間海軍整建之研究(一九四五∼一九五0年)>,《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五期。new window
陳家煌 (1999)<保正伯的矛盾--論蔡秋桐及其小說>,《臺灣文藝(新生版)》166/167: 40-57。
陳純瑩(1993)<光復初期臺灣警政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時期為中心的探討>,收錄於賴澤涵主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1989)<日據時期台灣的警察制度>,《警專學報》第二期,頁171-192。
──(1995)<光復後的戶政、警政與役政>,收入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台灣近代史政治篇》,頁433-456。
陳紹馨(1997)《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寬政、王德睦、陳文玲(1986)<台灣地區人口變遷的原因與結果>,《人口學刊》第九期,頁1-21。new window
陳寬政、葉天鋒,1982, <日據時代以來台灣地區人口年齡組成之變遷:1905- 1979>,《人口學刊》第六期,頁99-113。new window
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台北:巨流出版社。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湯熙勇(1991)<臺灣光復初期的公教人員任用方法﹣﹣留用臺籍、羅致外省籍及徵用日人(1945.10-1947. 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四卷第一期,頁391-425。new window
黃仁宇(1988)<蔣介石的歷史地位>,收於《放寬歷史的視野》,台北:允晨出版社。
──(1989)<闕漢騫和他的部下>,收於《地北天南敍古今》,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黃文瑞(1994)<日據以迄光復初期臺灣行政組織之探究>,《臺灣文獻》第四十五卷第一期。new window
黃宗樂 (2001)<論戶籍與身分登記>,《輔仁法學》第21期,頁35-54。new window
黃宣範(1993)<眷村的臺灣人經驗>,《台灣風物》43卷第2期,頁97-111。new window
黃國衛(1987)<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組織功能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榮華(1984)<近五十年來中美外交關係之演變>,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樹仁(2002)<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臺灣城鄉發展>,台北:巨流出版社。new window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台北:三民書局。
──(2001a)《社會學和本土化》,台北:巨流出版公司。
──(2001b)<均值人與離散人的觀念巴貝塔:統計社會學的兩個概念基石>,《台灣社會學》第一期,頁1-63。
楚戈(1981)<看不見的淚水──序代馬五書>,收錄於《代馬輸卒外記》,台北:爾雅出版社。
楊泰順(1990)<國民黨與在野勢力的互動關係>,發表於「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台北,民主基金會。
楊晨光(訪問整理)(2002)<一個行伍軍人的回憶──李志明先生口述歷史訪問記錄>,《軍事史評論》第九期。new window
陸傳傑(1989)<誰的國民革命軍>,《人間》第41期。
程佳惠(2004)《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台北:遠流出版社。
趙中孚(1983)<近代中國軍事因革與現代化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期。new window
趙彥寧(2001)<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一期。new window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出版社。
劉克智,1986,《臺灣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劉恆妏 (1994) <日據時期臺灣之保甲制度>,《法律學刊》第24期,頁169-189。
劉惠麟(1985)<空間變遷對公共空間鄰里活動的影響研究>,成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鳳翰(1997a) <陳誠與抗戰後之整軍 (上)>,《近代中國》,第117期,頁71-94。
── (1997b) <陳誠與抗戰後之整軍 (下)>,《近代中國》,第118期,頁94-114。
── (2002)<國軍(陸軍)在臺澎金馬整編經過(民國39年至70年)>,《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七期,頁277-317
潘國正編(1997)《竹籬笆的長影——眷村爸爸媽媽口述歷史》,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蔡慧玉(1994)<日治時代台灣的保甲戶籍行政>,《臺灣風物》第四十四卷第三期。new window
──(1996)<日治臺灣街庒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庒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第三卷第二期。
──(2000)<一九三0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臺灣史研究》第五卷第二期。
鄭祖邦(2003)<社會學的戰爭論述:對歷史社會學與國際關係社會學的知識論析>,台灣社會學會2003年年會發表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鄭為元(2004)<權力、實力與情感:1950∼56撤台陸軍整編的分析>,二00四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論文。
鄭梓(1994)《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臺北:新化圖書公司。
──(1996)<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收錄於《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
鄭曉時(1992)<政體與軍隊:臺灣文武關係 (1950-1987) 的一個分析架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五卷第一期,頁129-172。new window
鄭麗玲(1996)<日治時期台灣戰時體制下的保甲制度(1937-1945)>,《臺北文獻》直字第116期。
──(1996)<日治時期台灣戰時體制下的保甲制度(1937-1945)>,《臺北  文獻》直字第116期。
鄧善章(1964)《台灣人口問題》,台中:省立中興大學。
龍冠海,1955,《中國人口》,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鍾基年(1993)<族群特質與職業生涯──外省籍族群從事公教行業原因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於陵(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與和再界定>,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出版社。
鹽見俊二著,周憲文譯(1985)<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收錄於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new window
顧忠華(1992)《韋伯學說新探》,台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1998)<民主社會中的個人與社群>,收錄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2.西文中譯
Burke, Peter著,賈士衡譯(2003)《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台北:麥田出版社。
Duara, Prasenjit著,王福明譯(2003)《文化、權力與國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Dunleavy, P. & Brendan O’Leary著,羅慎平譯(1994)《國家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Durkheim, Emile著,渠東、傅德根譯(2000)《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Durkheim, Emile著,陳光金、沈杰、朱諧漢譯(2001)《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Durkheim, Emile著,李魯寧、趙立瑋、傅德根譯(2003)《孟德斯鳩與盧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Edward, H. Carr著,王任光譯(1968)《歷史論集》,台北:幼獅文化出版公司。
Elias, Norbert著,張義東譯(1993)<社會學家的退卻>,《當代》第八十九期。
Elias, Norbert著,袁志英譯(1999)《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II卷,北京:三聯書店。
Foucault, Michel著,吳宗寶譯 (1991) <全體與單一:邁向批判政治理性之途>,台北:《當代》第五十七期。
Foucault, Michel著,錢俊譯 (1995) <主體與權力>,收錄於Dreyfus & Rabinow 著,錢俊譯, 《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公司。
Foucault, Michel著,錢翰譯 (1999)《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著,胡宗澤、趙力濤譯(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書局。
Gramsci, A.(1988)《獄中札記》,谷風出版社譯,台北:谷風出版社。
Hegel, G. W. F. 著,范揚,張企泰譯(1996)《法哲學原理》,北京:商務出版社。
Hacking, Ian著,劉綱譯(2001)《馴服偶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Hobbess, Thomas著,黎思復、黎廷弼譯,《利維坦》,北京:商務出版社。
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2000)《蔣經國傳》,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Locke, John著,葉啟芳、瞿菊農譯(1986)《政府論次講》,台北:唐山出版社。
Malthus, T. S.著,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譯(2001)《人口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Marx, Karl著,中共中央編譯局譯(1995a)<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Marx, Karl 著,中共中央編譯局譯(1995b)<德意志意識形態>,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Marx, Karl著,中共中央編譯局譯(1975)《資本論》卷I,北京:人民出版社。
Merton著,范岱年等譯(1993)《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
North, Douglass C. 著, 劉瑞華譯 (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Petty, William著,周憲文譯(1970)《政治算術》,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Pierre-Etienne Will著,徐建青譯(2002)《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Shennam, Margaret著,王瓊淑譯(1999)《普魯士的興起》,台北:麥田出版社。
Skocpol, T. 著,劉北成譯(1998)《國家與社會革命》,台北:桂冠。
Schluchter, Wolfgang著,顧忠華譯(1986)《理性化與官僚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Tocqueville, A.著, 馮棠譯(1994)《舊制度與大革命》,香港:牛津出版社。
Weber著,于曉、陳維綱等譯(198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三聯書店。
Weber, Max著,康樂等編譯(1989)《韋伯選集(III):支配的類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Weber, Max著,錢永祥編譯(1991)《韋伯選集(I):學術與政治》,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Weber, Max著,康樂編譯(1990)《韋伯選集(IV):經濟與歷史》,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Weber, Max著, 顧忠華譯(1993)《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出版社。
Wittgenstein, Ludwig著,張新方譯(1987)《哲學探討》,台北:海國書局。

3.英文論著(含其它西文英譯本)
Althusser, Louis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Amsden, Alice H.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Benedict(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ppadurai, Arjun (1997) “Number in the Colonial Imagination”, in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Pp. 114-135,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rato, A. (1981)“Civil Society Against the State: Poland 1980-81”, Telos, No.47, Pp.23-47.
Arendt, Hannan (195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The Univ. of Chicago
Press.
Aron, R. (1968) Peace and War: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Barclay, G. W. (1954) 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 Taiwa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 Press.
Block, Fred (1987a) “Beyond Relative Autonomy: State Managers as Historical Subjects”, pp.81-96, in Revising State Theory: Essays in Politics and Postindustrialism,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1987b) “The Ruling Class Does Not Rule: Notes 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 pp.51-68, in Revising State Theory: Essays in Politics and Postindustrialism,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 (1990) In Other Word: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Matthew Adams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Bourdieu, P. & loïc 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owles, Samuel. & Herbert Gintis (1986) Democracy and Capitalism: Property, Community, and the Controdictions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
Chapman, Brian(1970)Police State, London: Pall Mall Press Ltd.
Chen, Ching-chih (1984) “Police and Community Control Systems in the Empire.” in R. H. Myers & M. R. Peattie ed.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rinceton, N. 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Cheng, Tun-Jen(1990) “Political Regim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outh Sorea and Taiwan”, in Gary Gereffi and Donald L. Wyman (ed.) Manufacturing Miracles: Path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East Asia. Pp. 139-17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Emile & Marcel Mauss (1969) Primitive Classification, trans. &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dney Needham, London: Cohen & West.
── (1984)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trans. by W. D. Hall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ara, Prasenjit(1988)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Elias, Norbert (1970) What Is Sociology ?, trans. by Stephen Mennell and Grace Morrisse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Espiritu, Yen Le (1992) Asian American Panethnicity: Bridging Institutions and Identitie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iner, Samuel (1975) “ State- and Nation-Building in Europe: 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and Lond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I: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 (1980) Power/knowledge :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Brighton, Sussex : Harvester Press.
── (1990) “Politics and Reason”, in Michel Foucault: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7-1984, ed. by Lawrence D. Kritzman, London: Routledge.
── (1991) “Governmentality”, in The Foucault Effec: Studies in Gocernmentality, ed. by G. Burchell (et. A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95) Displine and Punic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alenson, Walter (ed.)(1979)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 the Postwar Exper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ates, Hill(1987)Chinese Working-Class Lives: Getting by in Taiwan,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Berkel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1987)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cking, Ian (1990) The Taming of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How Should We Do the History of Statistic?”,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Harvester Waheatsheaf Press.
Ho, Samuel Pao-San(1978)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85) “Colonialism and Development: Korea, Taiwan, and Kwantung”, in R. H. Myers & M. R. Peattie ed.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rinceton, N. 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Combridge.
Harvey, D.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Held, David. (1989)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Modern Stat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Jacoby, Neil H.(1966)U.S. Aid to Taiwan : 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 F. A. Praeger.
Jansen, Marius B. (1984) “Japanese Imperialism: Late Meiji Perspective,” in R. H. Myers & M. R. Peattie ed.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rinceton, N. 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essop, Bob (1977) “Recent Theories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 (4): 353-373。
Jordan, Amos A., Jr.(1962)Foreign Aid and the Defense of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 Praeger.
Luhmann, Niklas (1995) Social Syste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pherson, C. B. (1977) 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nn, Michael (1984)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25: 185-213.
── (1986) The Sourse of Social Power. Vol.I, Cambridge Univ. Press.
── (1993) The Sourse of Social Power. Vol.II, Cambridge Univ. Press.
Meinecke, Friedrich (1984) Machiavellism. The Doctrin of Raison d’Etat and It’s Place in Modern History, Lonson: Boulder.
Miliband, Ralph (1973) “Poulantzas and the Capotalist State”, New Left Review, No. 82, Pp. 83-92.
Polanyi, Michael (1962) Personal Knoelwdge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ggi, G.ianfranco (1972) Image of Society: Essays on the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Tocqueville, Marx, and Durkhei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7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yder, B. Norman, 1959, “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ASR, Vol.30
Shryock, Henry S. and Jacob S. Siegel, et al., 1976,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Condensed Edi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Skocpol, Theda(1985)“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ntroduction: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s of Modern Social Pro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Protecting Soldiers and Mothers,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mmel, Georg (1950)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translated, edited by Kurt H. Wolff,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Taylor, Charles (1990) “Modes of Civil Society” ,in Public Culture, Vol.3, No.1, pp.95-132.
──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Muli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edited by Amy Gutman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1975)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tate-Making”,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and Lond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85) “War Making and State Making as Organized Crime,” 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2) Coercion, Capotal, and European State, AD 990-1992,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Walzer, Michael (1986) “The Politics of Michel Foucault”, in Hoy (ed.) Foucault: A Critical Reader, Oxford: Basil Blackwell.
Weir, Margeret & Theda Skocpol, 1985. “State Structures 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Keynesian” Responses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Swede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