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懲罰社會之研究—以監獄執行為中心
作者:林正昇
作者(外文):Lin, Cheng-She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士隆
許華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懲罰社會監獄執行戒嚴解嚴理性化監禁人口society of punishmentpunishment practice in prisonenforcement of Martial Lawabolishment of Martial Lawrationalityimprisonment popul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戰後臺灣懲罰社會發展有著迷樣而令人驚心動魄的複雜歷程。本文研究策略採取社會學的詮釋取向,透過時序與歷史文本進行論述分析,目的在於企圖解構懲罰的實踐如何經由現實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交互作用,而對社會集體良知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進而在監獄執行,並如何產生具體的懲罰實踐效果,以及在持續更迭的道德秩序脈絡中,監獄的執行又如何再生產懲罰的未來。
戰後國際左翼與右翼兩大陣營在中國大陸交鋒的結果之一,即國共內戰的政治現實,與戰後臺灣地區戒嚴、通貨膨脹與經濟極度蕭條、社會治安敗壞,及去日本化再中國化的文化衝擊,終致228事件的爆發,確立臺灣懲罰社會的初胚,其獨特的懲罰意涵,至今仍深遠地影響臺灣社會的發展與監獄執行。
臺灣經濟發達的同時,經歷民主抗爭與解嚴,惟犯罪的量與質持續惡化,為新塑社會秩序,使用更為強硬的刑罰政策,反造成監禁人口爆炸與擴張,這主要是忽略所增加懲罰的對象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位置,與監獄不斷運用現代科技以管理及處遇收容人,使得刑罰策略朝向更理性化方向前進。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ociety of punishment in post-war Taiwan, like a mystery, is complex and heart-shaking. The researcher adopts the interpretive approach of sociology by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text of time-series and history, intending to deconstruct how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ollective social conscience was affected profoundly by the practice of punishment which is in a realistic circumstance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and under an interac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e. It furthermore probes how the punishment practice in prison produced specific effects and reproduced the future of punishment in the continually changeful trend of morality order.
In the post-war Taiwan, international Right and Left wing powers waged war against each other in China, resulting in the politic realistic of Chinese Civil War. The post-war Taiwan then experienced the enforcement of Martial Law, inflation, economic depression, ruin of public order, and a strike of dejapanization and rechinalization. Finally, the uprising of 228 Incident formed a prototype of Taiwanese society of punishment, whose unusual implication of punishment is still affecting deepl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ison-practice in Taiwan.
While being prosperous in economy, Taiwan experienced the contending for democracy and the abolishment of Martial Law, however,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crime kept worsening as well. For constructing a new social order, the government adopted a strategy of severer punishment that resulted contrarily in imprisonment population explosion. The mainly reason are that we ignore the adding punishment subject’s position in his/her social-economic activities, and keep innovating in prison system and managing/treating inmates with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ake the strategy of punishment progress toward rationality.
一、中文部分

丁道源
1967 。<光復地區監犯處理問題芻議>。收錄於《刑事法雜誌》。11:6。頁:391-404。
2002。《刑事政策學》。臺北:作者自刋。
人權之路編輯小組主編
2008。《人權之路2008新版—臺灣民主人權回顧》。臺北: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方文宗
2011。《刑法假釋規範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世慶、郭海鳴、林熊祥、李騰嶽(監修)
1975。<政事志行政篇>、<政事志司法篇>,收錄於《臺灣省通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任遠
1972。《動員戡亂時期司法行政紀要》。臺北:司法行政部。
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郭菀玲、游美惠、游常山等人譯
1999。《東方主義》。臺北:立緒。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等譯
1992。《臺灣戰後經濟分析》(劉進慶,1975。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臺北:人間出版社。頁:24-29。new window
王伯琦
1981。《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臺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王怡超
1998。《清末法制改革思想研究—沈家本與<寄簃文存>》。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方彥吉
2010。《國軍官兵酒駕成因探討與改進措施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建國
2006。《百年牢騷:臺灣政治監獄文學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王泰升
1996。<百來臺灣法律的西方化>。收錄於《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基金會。頁:381-382。
1997。《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作者自行發行。頁6-17。
1999。<臺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系的承接1945-1949>。收錄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9:1。
2004。《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頁:251-252。
2006。<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的「法律暴力」及其歷史評價>。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5:1-36。
2008。《臺灣檢察史:制度變遷與運作實況》。臺北:法務部。
王泰升、吳欣陽
2006。<劉銘傳新政>。收錄於《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臺北:五南。頁58-59。
王濟中
2011。《八十憶往》。苗栗市:臺灣社區培力學會。頁:223-235。
王鐵崖
1962。《中外舊約章匯編》第1冊。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頁:42
石萬壽
1998。《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嘉義市政府。
未知名
1968。<社論—論加強「在監人最低處遇標準規則」之實施>。收錄於《犯罪與矯治學刊》1:4。頁:1。
司法行政部
1972。《動員戡亂時期司法行政紀要》。臺北:臺北監獄印刷廠。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
1946。<民國三十五年度工作要領-三十四年除夕廣播>。收錄於《陳長官治臺言論集》第1輯。臺北: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1947。《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計劃》。臺灣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頁:4。
任全鈞
2006。《臺灣地區受刑人監獄化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論文。
朱勇譯
1995。《中華帝國的法律》。南京:江蘇人民。頁:78-79
伊能嘉矩
1984。《臺湾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

朱惠足
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臺北:麥田。頁:28-40。
江慕雲
1947。《為臺灣說話》。上海:三五記者聯誼會。頁:173。
肖世杰
2007。<道是无关却有关-清末时期的领事裁判权与晚清监狱改良>。《湖南社会科学》3:68-71。
2009。《清末监狱改良-思想与体制的重塑》。北京: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初版。頁:37。
汪庚年編
1911。<大清監獄>。收錄於《法學彚編》。北京:京師法學編輯社。
吳上星
2012。《酒駕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星
2007。<新日本近代法論—主編序>。收錄於《新日本近代法論》。臺北:五南。
李甲孚
1984。《中國監獄法制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邱明偉
2010。《我國刑法重刑刑事政策之犯罪嚇阻效能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定葉、黃耀東編
1979。《日據初期警察及監獄制度檔案》第二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佳霖
2010。《粉碎特別權力關係的最後一道堡壘—論監獄行刑事件的權利救濟途徑》。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論我國受刑人的司法救濟途徑—以日本法為核心>。收錄於《軍法專刋》。58:2。頁:111-145。
吳秀謹
2002。<傅科和布爾迪厄身體觀之比較>。收錄於《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
李茂生譯
1993。《犯罪與刑罰》。臺北:協志工業叢書。頁:6-11。
呂奕欣、鄭佩嵐譯
2009。《面對風險社會》。臺北:韋伯文化。頁7-14。
李宣鋒等編
1998。<朱振山事件調查表>。收錄於《臺灣地區戒嚴時期50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彚編(三)個案資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邱振瑞譯
2001。《我啊! 一個臺灣人日本兵的人生》。臺北:圓神。
李清泉
2009。《監獄法規綜析》。桃園:作者自刋。
李傑清
2013。<日本全面修正監獄行刑法的理念與實務>。收錄於《犯罪、刑罰與矯正研究》。頁:1-19。
李筱峯
1996。<一百年來臺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收錄於黎中光、陳美蓉、張炎憲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基金會。頁275-302。
2004。《臺灣全志.卷首—戰後臺灣變遷史略》。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何漢文
1939。<如何樹立國民黨在農村中的基礎>。《國民黨中央周刊》。1:30。
吳叡人
2008。<國家建構、內部殖民與冷戰—戰後臺灣國家暴力的歷史脈絡>。收錄於《人權之路—臺灣民主人權回顧》。新北市: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吳靜芝
2008。《美國酒駕成因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濁流
1988。《無花果》。臺北:前衛。頁:178。
何曉飛
2011。《成年觀護個案酒駕風險知覺、拒酒自我效能與酒後駕車行為之關聯性》。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憲璋、賈孝遠
1994。《監獄建築概論》。臺東:群品。
吳錦勳
2009。《臺灣,請聽我說—壓抑的、裂變的、再生的六十年》。臺北:天下文化。
林山田
1995。《刑罰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頁128-129。
2003。<刑法改革與刑事立法政策—兼評二○○二年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收錄於《月旦法學雜誌》。92:9-25
林木順編
1992。《臺灣二月革命》。臺北。前衛出版社初版。頁6。
周平
2005。<笑話文本的社會學分析>,收錄於《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頁:213-218。
周占元
1942。《北京第一監獄報告》。北京:北京第一監獄。頁:1-8。
林正昇
2006。《從Foucault規訓觀點分析一所臺灣監獄場域的運作》。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正昇、劉育偉、許華孚
2013。<非法藥物濫用者進出司法場域的考察>。收錄於《犯罪預防學報》第18期。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
金長佑
1936。《日本政府》。上海:商務。頁:353。
林青蓉
1996。《邊沁的監獄設計──「全景敞視監獄」》。新北市: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林紀東
1977。《監獄學》。臺北:三民書局。頁:17。
林茂松
1978。<清代州縣司法運用的實態>。收錄於《戴炎輝先生七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固有法制與現代法學》。臺北:成立。頁:247-265。
林茂榮主編
1990。<法務部所屬監獄暫行設置分監計畫>。收錄於《監所法規彚編》。臺北:法務通訊雜誌社。頁:33-34。
林茂榮、楊士隆
2014。《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修訂再版。臺北:五南。
林政佑
2011。《日據時期臺灣監獄制度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林冠樺
2013。《應用於交通載具之防酒駕嵌入式系統設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
林彬
1951。<林部長告司法同人書>。收錄於《司法專刊》V:1。臺北。頁:5。
周盈成譯
2006。《控制的文化—當代社會的犯罪與社會秩序》。高雄:巨流。頁:60-61。
林琪芳
2002。《監獄受刑人副文化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健陽編
2008。《犯罪矯正專題研究》。桃園:未出版
林健陽、柯雨瑞
2003。《毒品犯罪與防治》。桃園:國立中央警察大學。
林健陽、賴擁連
2001。<西方刑罰思潮與獄政制度>。收錄於《刑事司法概論》。臺北:許春金自刊。頁:239-289。
林淑梨等譯
2005。《性侵害加害人評估與治療手冊》。臺北市:心理。頁:4-5。
法務部
1993。《法務部接管流感訓處分執行業實錄》。臺北:法務部。
2012。《犯罪狀況及其分析.中華民國100年》。法務部。頁:180。
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監獄
2011。《矯正組織與制度之演進紀要》。嘉義: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監獄。頁:220-251。
法務通訊雜誌社
1988。<社會變遷與立法原則之調整>。收錄於《法務通訊社論選輯》。V:1373。臺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林瑋婷
2010。《臺灣戰後流氓控制(1945-2009)—一個社會學的考察》。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端
2003。《韋伯論中國傳統法律:韋伯比較社會學的批判》。臺北:三民。頁:17-19。
2006。<《社會分工論》導讀>。收錄於《社會分工論》(Emile Durkheim, 1902, 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臺北:左岸文化。頁:7-11。
林慧靜
2011。《花蓮監獄的歷史變遷(1937-2010)》。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林璀瑤
2006。《異法地域之鞭:日據時期笞刑處分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頁:2-4。
林聰賢
2005。<消逝的人—法律觀察之極限>。收錄於《中原財經法學》。14:1-43。
法權討論會
1999。《列國在華領事裁判權誌要》。臺北:學海出版社。頁:59-64。
洪金珠、許佩賢譯
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若林正丈東着 アジアの國家と社会2 臺湾)。臺北:月旦出版。
柯志明
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收錄於《臺灣社會學》。10:149-170。
段承璞等著
1992。《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
侯淯荏
2009。《從Foucault的「規訓」與Bourdieu的「慣習」概念探究矯正機構矯治教化人員之現況》。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朝欽
2006。《例外狀態的統治與救贖》。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頁:1-2。
洪維德
2002。《受刑人科學分類制之研究--以美國、日本為借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漢寶
1999。<思想、法律與社會變遷>。收錄於《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臺北:作者自刋。頁:175-198。
洪嘉臨
2012。《高速公路酒駕與酒駕執法強度、社會經濟關聯性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燕秋譯
1994。《後藤新平傳—臺灣統治篇》。(鶴見祐輔著)。臺北:臺灣商務。
柯耀程
2011。<假釋與撤銷問題的思辯—兼論釋字第681號解釋之迷思>。收錄於《軍法專刋》。57:2。頁51-74。
洪鎌德
2004。《法律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
郝立輿
1930。《領事裁判權問題》。上海:商務印商館。頁:6-19。
徐 昀
2001。《經濟發展與犯罪—臺灣經驗分析(民國四十年至八十七年)》。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有威等譯
2008。《近代中國的犯罪、懲罰與監獄》。Frank DikÖtter(2002)著。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頁:5-6。
高明士主編,蔣竹山、陳俊強、李君山、楊維真
2009。《巨龍的蛻變—中國1840至2008》。臺北:五南。初版三刷,頁:338-343。
秦尚志
1966。《中國法制及法律思想史講》。臺北:水牛出版社。頁:3。
徐國章
1998。<由「六三法」看日本治臺的基本理念—天皇大權統治主義>。收錄於《臺灣風物》。48:2:,1998年6月,頁19-41。
孫雄
1924。《獄務大全》上、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監獄學》。上海:商務印書館。頁:218-226。
唐賢龍
1947。《臺灣事變內幕記》。中國新聞社出版部。
唐寶慶
2009。《應用德非法評估酒駕肇事政策宣導效益之研究》。正修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陳介玄、翟本瑞、張維安
1989。《韋伯論西方社會的合理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188-190。
張文伯
1968。<參加聯合國第二屆犯罪預防暨罪犯處遇諮詢會議>。收錄於《犯罪與矯治學刊》。1:4。頁4-5。
陳正茂
1990。<夏濤聲>。收錄於《傳記文學》56:3:139-141。
郭正亮
1988。《國民黨政權在臺灣的轉化1945-1988》。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世勳
2010。《根據理賠次數與酒駕違規次數設定加減費率之探討》。逢甲大學統計與精算所碩士論文。
梁辛仁
1947。<我們對不起臺灣>。收錄於《新聞天地》。22:1。
郭明
2005。《中国监狱学史纲:清末以来的中国监狱学术述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張君玫譯
2001。《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臺北市:群學。頁:147-149。
陳恆正
1998。《酗酒駕車之有關刑法問題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芳明
1996。<臺灣左翼運動史與政治變遷>。收錄於《臺灣近百年史論論文集》。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頁453-467。
2006。《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頁:15-28。
陳金貴
2008。《國家考試普通科目設置改進之研究》。考試院委託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報告。
許春金
2000。《犯罪學》。臺北:三民。頁313-316。
張春興
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陳彥錦
2007。《刑罰嚇阻效力之實證研究—以竊盜犯為例。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海平
2008。<日本監獄法的新發展—《刑事收容設施及被收容者處遇法》評介>。收錄於《中国监狱学刊》第6期。
陳紹英
2005。《一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手記》。臺北:玉山社。頁:242。
郭峻榮
2008。《臺灣監獄剝奪模式與輸入模式之實証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許華孚譯
2004。《犯罪控制工業時代的來臨》(Niles Christie著)。臺北:一品。
2005。《受審判監獄》。嘉義:洪葉。
許華孚
2004a。<英美刑罰發展與臺灣經驗:一個批判性的分析>。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2:1。頁1-42。
2004b。<美國監獄發的社會學分析—從共和國的機器到倉庫化管理>。犯罪學期刊。7:1。頁98-122。
2005。<監獄與社會排除:一個批判性的分析>。收錄於《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5:191-235
2008。《排除社會型態下危險他者之社會復歸:社會支持接納系統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計畫編號:DOH97-NNB-1047。
張皓丞
2011。《車內酒氣偵測系統之研發與應用於市區酒駕行為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凱唯
2009。《應用駕駛模疑儀探討酒駕對於駕駛績效及生理狀態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福生
1999。<從刑事政策觀點論臺灣地區當前犯罪控制對策之研究>。收錄於《臺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5。<從兩極化刑事政策觀點論刑法之修正草案>。收錄於《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六)》。臺北:法務部。
張聖照
2007。《假釋受刑人再犯預測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翠蓮
2002。<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1946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收錄於《臺灣史研究》。9:2:155。
陳鳴鐘、陳興唐編
1989。<臺灣接管計畫綱要—34年3月14日侍奉字15493號總裁(卅四)寅元侍代電修正核定>。收錄於《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頁49。
康樂、簡惠美
2003。《法律社會學》。臺北:遠流。
許鴻文
2009。《酗酒駕車不二罰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陳聰富
2000。<韋伯論形式理性之法律>。收錄於《臺灣法律史研究的方法》。臺北市:新學林。頁:250-255。
陳麗秋
2008。《政策對美國酒駕死亡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成
2006。《受刑與書寫—臺灣監獄文學考察(1895—2005)》。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丘隆譯
1990。《社會學研究方法論》,(Emile Durkheim, 1902,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臺北。結構群:頁:1-10。
黃自進
2004。<抗戰結束前後蔣介石的對日態度:「以德報怨」真相的探討>。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4:143-194。
黃永順
2007。《監獄受刑人欺凌行為之被害相關因數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博士論文。
黃旺成
1954。<抗日篇>。收錄於《臺灣省通志稿》。第25冊.卷9,革命志。
黃英哲
2008。《「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頁:45-49。
游美惠
2008。<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第8期。頁5-42。
黃紹恒譯
2002。<戰前日本統治臺灣的權力構造>。收錄於《臺灣總督府檔案之認識與利用入門》。(檜山幸夫著)。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52-63。
黃富三
2001.《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50-70年代文獻專輯:美麗島事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源盛
1992。<董仲舒春秋折獄案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1:2。頁29-63。
2005。<傳統中國法對日本刑事立法最後的影響—以《新律綱領》與《改定律例》為中心>。收錄於高明士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政治法制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481-491。
堯嘉寧、阿部由理香、王泰升、劉晏齊譯
2008。《新日本近代法論》
黃徵男
2010。《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與對策)》。臺北:一品
黃靜嘉
1960。《日據時期之臺灣殖民法制與殖民統治》。臺北:作者自刊
楊士隆、林健陽
1987.《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臺北:五南。
楊青矗
2009。《美麗島進行曲》。臺北:敦理出版社。
楊亮功、何漢文
1988。<調查二二八事件報告>。收錄於《楊亮功先生年譜》。臺北:聯經。
詹惇貿
2013。《論規制酒駕之法規範》。國立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竣升
2008。《日本飲酒駕駛對策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潛昭譯
1979。《東洋法史—中國法史篇(一)》。島田正郎著(1968)。臺北:鼎文。頁:18。
楊慶堃
1985。<韋伯及其「中國的宗教」>。《史學評論》10:195-233。
楊鴻烈
1967。《中國法律發達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廖仁義
1884。《法蘭克福學派》。臺北:桂冠。
趙琛
1931。《監獄學》。頁:197。
廖福村
2007。《犯罪預防》。臺北:五南。
蔡心珮
2011。《基層警察酒駕防制政策之探討—以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蔡文輝
1993。《社會學》。臺北:三民。頁:181-183。
蔡采秀譯
1998。《傅柯》。臺北市:巨流。頁:136-138。
蔡宛蓉
2011。《日據時期臺灣監獄制度之研究(1895-1945)》。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保勣
1968。<聯合國在監人處遇最低標準規則與我國之比較>。收錄於《犯罪與矯治學刊》。1:1。頁:37-55。
蔡相煇、許育銘、王文裕、許世融
2006。《臺灣史重要文獻導讀》。臺北:空中大學。
蔡章麟
1980。<行刑之指導精神及方法>。收錄於《軍法專刊》。1:5。頁:56。
蔡琇如
2011。《犯罪人復歸社會議題之考察—從我國現行處遇制度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瑩珍
2007。《從法治國刑事政策觀點論監獄超額收容之現象-由新修正刑法之變革以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蔡德輝、楊士隆
2007。《重刑化刑事政策對於再犯威嚇效果之研究》。法務部研究報告。計畫編號:PG95080025。
2012。《犯罪學》。臺北:五南。
劉北成、楊遠嬰譯
2003。《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
鄭朴譯
1977。《社會經濟史》。臺北:商務。
劉東昇
2012。《憲兵學校成員酒駕問題及防治對策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宗為、黃煜文譯
2006。《懲罰與現代社會》。臺北:商周。頁:7。
鄭梓
1985。《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臺灣省參議會史研究》。作者印行。頁:32-35。
1988。<戰後臺灣省制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公署到臺灣省政府1945-1947>。收錄於《思與言》。26:1。
鄭淑屏
1986。《臺灣在日據時期警察法令與犯罪控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博文
2003。《權力場域的三個空間向度之建構—嘉義市、嘉義舊監及身體的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發育
1972。<罰的效果>。收錄於《犯罪與矯治學刊》。5:1:17-18。
魯貴顯譯
1998。《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Georg Kneer Und Armin Nassehi, Niklas Luhmanns Theorie Sozialer Systeme (Mönchen: Wilhelm Fink Verlag, 1994)。臺北。巨流:頁119-203。
錢穆
1991。《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頁:1-14。
賴擁連
2012。《法務部擴建監所設施計畫必要性及配套措施之檢討芻議》。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11月27日。登入時間:2014年7月18日。網址:npf.org.tw
薛立敏
1999。<臺灣產業結構之變遷與特色>。收錄於《中華經濟研究院產業發展與政策研討會報告》。
薛宏甫
2009。《臺籍老兵的血淚故事》。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戴炎輝
1991。《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書局。頁:28-29。
謝振民
2000。《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謝國華
2005。《酒駕對車險被保險人權益之探討》。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梅卿
1997。 《清末民初改良监狱专辑》。中国监狱学会。
簡惠美譯
1989。《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凃爾幹、韋伯》。臺北:遠流。頁130-132。
簡琬莉
2011。《戰後初期臺灣監獄發展(1945-1967)》。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同祖
1981。<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收錄於《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頁:270-273。
198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頁:437。
蕭純美譯
1992。《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臺北。遠流。頁:6。
蕭富隆
2010。《戰後初期臺灣省人事之演進與分析》。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士泰
2013。《酒駕事件之賽局分析》。佛光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羅詩敏
2000。《二二八事件之法律史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瑞鏘
2010。《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1949-199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頁:274-275。
蘇慶軒
2008。《國家建制與白色恐怖:五○年代初期臺灣政治案件形成之原因》。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以謙
2011。《受刑人標籤感受與社會排斥感之關連性研究》。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部分

Bauman, Z.
1998. 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 Blackwell, London.
Beirne, P.
1982. ‘Ideology and Rationality in Max Weber’s Sociology of Law’, in Beirne, and R. Quinney (eds.). pp. 44-46.
Bodde, D. & C., Morris
1967. Law in Imperi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Press.
Bottomore, T. B.
1984. The Frankfurt School.
Carich, M.S., & S.E., Mussask, (eds.).
2001. Handbook for Sexual Abuse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New York: Safer Society Press.
Christie, N.
1986. ‘Suitable Enemies,’ In Bianchi, H. & van Swaaningen, R. (eds), Abolitionism: Towards a Non-Repressive Approach to Crime. Amsterdam: Free University Press.
Clemmer, D.
1940. The Prison Community. Halt Rinehart & Wiston.
Denney, D.
2005. Risk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pp: 17-12.
Dikötter, F.
2002. Crime, Punishment and the Prison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É.
1964.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G. Simpson (trans.), 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pp: 64-68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London. Garland, D.
1990. Punishment and Modern Society: A Study in Social Theory. Oxfor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1. The Culture of Control: Crime and Social Order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71.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s of Marx, Durkheim and We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
1961. 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Garden City, NY: Anchor Books.
Irwin, J.
1977. The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Men’s Prison. In D. Greenberg Corrections and Punishment. Beverly Hills CA: SAGE.pp.21-40.
Martinson, R.
1974. What Works?—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Prison Reform. The Public Interest 35.
Mathiesen, T.
2000. Prison on trial. Winchester: Waterside Press.
Moore, B.
1967.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 Peasant in the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oston: Beacon Press.
Pearson, Frank S. et al.
1997. ‘Rehabilitative Programs in Adult Corrections: CDATE Meta-analys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 San Diego, 22 November 1997. pp.17
Said, E. W.
1978. Orientalism. New Century Publishing.
Smart. B.
1985. Michel Foucault.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Sykes, G. M.
1958. The Society of Captives: A Study of a Maximum Security Pris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伊藤博文編
1936。《秘書類纂(18)臺灣資料(全一冊)》,頁434。
松岡修太郎
1938。《外地法》。東京:日本評論社。頁:8。
檜山幸夫
1998。<臺灣における監獄制度の確立>。收錄於《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日本:中京大學。5。
濱崎紘一
2000。《俺は日本兵—臺湾人簡茂松の「祖國」》。東京:新潮社。
鶴見祐輔
1943。《後藤新平—臺灣統治篇》(上),頁159-16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