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司馬光《通鑒考異》與裴松之《三國志注》
書刊名:臺大歷史學報
作者:逯耀東
作者(外文):Lu, Yau-tu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1
頁次:頁125-145
主題關鍵詞:司馬光通鑒考異裴松之三國志注荀彧漢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
  • 點閱點閱:92
荀彧是曹魏開國功臣,還是為劉氏盡節,魏晉以來爭論不已。裴松之、司馬光論荀彧之死,都在考辨材料之後,從當時歷史發展的實際情勢,分析荀彧之死和其生存時代的關係,和一般所謂「世論」不同。他們所持言論與其時代的史學發展有相互的關聯。裴松之於史學脫離經學獨立之際,堅持探索歷史事實真相。司馬光奉詔撰修《通鑒》,欲力挽頹風,敘事論事,皆以史實為據。司馬光《通鑒考異》所引魏晉史學著作,完全取自《三國志》的裴松之注。《通鑒考異》的體例,也受到裴松之《三國志注》的影響。 後世稱贊裴松之,都集中在他對魏晉史料保存之功,完全忽略「臣松之案」與「臣松之以為」的作用與功能。「臣松之案」考辨異同,即為對材料的處理。「臣松之以為」則是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或對歷史事件的議論。其有所評價或議論,皆以考辨異同為基礎形成的。史傳論贊是一種具有文學性質的史學寫作形式。史傳論贊由《史記》「太史公曰」,兼蓄《左傳》「君子曰」而形成。然《文選‧史論類》,所選史傳論贊卻自班固《漢書》始。因為司馬遷遷的「太史公曰」,除了史事議論與人物評價外,還包括材料的處理。《三國志注》的「臣松之案」與「臣松之以為」,則包括材料處理,和史事議論與人物評價兩個部份。司馬光《考異》單獨成書,其目的仍在對《通鑒》材料的考辨與去取。至於其對史事議論與人物評價,則見於《通鑒》「臣光曰」。《考異》與「臣光曰」雖分在兩書,實為《通鑒》一體之兩面。中國史學中的兩司馬,一為紀傳體的肇始者,一為編年體的功臣,其間經裴松之《三國志注》的轉折,彼此相承脈絡可以顯現。
期刊論文
1.逯耀東(19730400)。魏晉對歷史人物評論標準的轉變。食貨月刊,3(1),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逯耀東(19920600)。史傳論贊與「史記」「太史公曰」。新史學,3(2),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逯耀東(19800700)。從隋書經籍志史部的形成論魏晉史學轉變的歷程。食貨月刊,10(4),121-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逯耀東(19961100)。《史記》列傳及其與本紀的關係。臺大歷史學報,20,379-4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居里(1985)。從《通鑒考異》看通鑒材料來源與選材特點。史學史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逯耀東(1974)。裴松之與其《三國志注》。國立編譯館館刊,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逯耀東。裴松之與魏晉史評論。食貨,15(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逯耀東(1985)。經史分途與史學評論節萌芽。大陸雜誌,7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逯耀東(1986)。《三國志注》與裴松之《三國志》自注。臺北。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逯耀東(1991)。漢武帝封禪與《史記‧封禪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章學誠、王雲五(主編)。文史通義。文史通義。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鳴盛(1985)。十七史商榷。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宗侗(1979)。正統的觀念。中國史學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潤孫(1990)。兩宋春秋學之主流。注史齋叢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湯用彤。魏晉南北朝佛教史(上)。魏晉南北朝佛教史(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唐)杜牧。樊川文集,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趙翼。廿二史劄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牛運震。讀史糾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宋)歐陽修。歐陽忠公文集(卷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北宋)司馬光。司文公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北宋)司馬光。司馬文公傳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須。通鑒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劉知幾。史通.論贊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東漢)荀悅。漢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蕭統。昭明文選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