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六十年來臺灣《史記》接受史研究(1949-2010)
作者:洪喬平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周益忠
李正治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接受美學天人之際歷史哲學黃老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9
論文摘要
1、本論文是以宏觀的視角來考察(1949-2010)這六十年來台灣的《史記》接受研究。
2、本論文把這六十年(1949-2010)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
承接期:(1949-1970)約二十年,這時期因政府剛遷到臺灣,很多的學術界的專家學者也來到臺灣,因此在學術的發展上,是屬於承接的階段。
創發期:(1970-1990)約二十年,這時期,在臺灣已培養出優秀的學者專家,他們運用新的思想方法,創造出屬於這個土地上的學術文化。
交匯期:(1990-2010)約二十年,這時期隨著兩岸的開放與交流,在學術研究領域有了新的面貌,走向多元化的方向。
3、本論文共分二篇,上篇為思想篇、下篇為辭章篇。
上篇思想篇:
第一章:司馬遷「究天人之際」的接受。
尋找「天人之際」的時代意義,給與「天人之際」新的時代詮釋。
第二章:司馬遷的歷史哲學。
司馬遷所建立的歷史哲學,其實就是以人為中心的歷史觀。打破傳統以事為中心歷史敘述。
第三章:司馬遷與「黃老思想」研究。
《史記》中黃老思想的成份非常之豐富,黃老思想也對司馬遷產生極大的影響。
下篇辭章篇:
第一章:司馬遷「發憤著書論」的雙重變奏。
「發憤著書」論是以作者為中心的文學創作論,
第二章:司馬遷的人物世界。
《史記》豐富的人物世界,如何以現代的方式讓《史記》裏的古人能活靈活現在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第三章:《史記》的美學研究。
為臺灣的《史記》研究開創新的方向,新的領域。
參考書目
一、專著類
1、史記專著

〔日〕瀧川龜太郎編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76年9月1日再版。
〔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舘,1972年2月大一版。
〔日〕瀧川龜太郎編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74年9月1日再版。
〔清〕姚祖恩編著《史記菁華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9月第九次印行。
崔適著《史記探源》,臺北:廣文書局印行,1967年11月初版。
徐文珊著《史記評介》,臺北:維新書局印行,1973年9月初版。
施之勉著《史記會注考證訂補》,臺北: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5月出版。
王叔岷撰《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3年10月出版。
李長之著《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4月10日增訂。new window
劉偉民著《司馬遷研究》,臺北:文景書局,1975年2月出版。new window
鄧璞磊著《司馬遷政治思想之研究》,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1977年12月出版。
林雲龍著《司馬遷思想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
古國順著《史記述尚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初版。
范文芳著《司馬遷的創作意識與寫作技巧》,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5月初版。
鄭圓鈴著:《史記黃老思想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
劉光義著《司馬遷與老莊思想》,臺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二版第一次印刷。new window
吳福助著《史漢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2月新一版。new window
逯耀東著《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5月初版一刷。new window
白話史記編輯委員會主編《白話史記》(一)(二)(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賴明德著《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3月15初版。
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一)(二),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
陳新雄、于大成主編《史記論文集》,臺北:西南書局有限公司發行,1978年1月1日再版。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4年5月再版。
森海出版社編《史記研究論文集》,臺北:森海出版社,1973年1月初版。
王初慶等編著《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一刷。
蔡信發著:《話說史記:歷史興衰勝負的癥結》,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
陳桐生著《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印行,1993年11月初版。
陳桐生著《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9月初版一刷。
陳桐生著《史記與諸子百家之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周先民著《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印行,1995年10月初版。
林聰舜著《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初版一刷。
林聰舜著《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出版,2009年4月初版。
左海倫著《司馬遷與史記──經驗築成的巨塔》,臺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田人隆著《窮究天人通古今──司馬遷與《史記》》,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6月初版。
朴宰雨著《「史記」「漢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4年8月第1版。new window
張大可著《司馬遷評傳》,中國: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劉寧著,《史記敘事學研究》,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主編《歷代名家評史記》,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2月初版。
張大可、安平秋、俞樟華編著《史記研究集成》,北京:華文出版,2005年1月第一版。
楊光熙著《司馬遷的思想與史記編纂》,中國:齊魯書社,2006年12月第1版。
韓兆琦編注《史記選注匯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韓兆琦著《史記博議》,臺北:文律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11月一刷。
孫家洲著《命運與性格的對話──再品「史記」的人物、故實和思想》,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2、相關著作

〔東漢〕班固撰《漢書》,臺北:商務印書館,2010年7月臺二版一刷。
〔宋〕范曄著《後漢書》上、中、下三冊,臺北: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台二版一刷。
〔梁〕蕭統選輯,〔唐〕李善注釋《文選》,臺北:正中書局印行,1971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民國〕呂思勉評《史通釋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11月新版一刷。
〔明〕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國泰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1月初版。
〔清〕趙翼著《廿二史剳記》,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2月七版。
〔清〕章學誠撰、〔民國〕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9月1日初版。
〔清〕劉熙載撰《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9月15日初版。
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20日。
康有為著《偽經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11月臺一版。
王國維著《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臺北: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6年7月初版。
錢穆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初版。
魯迅著《魯迅全集》,臺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台一版。
顧頡剛等編著《古史辨》第一冊至第七冊,萬年青書店。
錢鍾書著《管錐編》(上、中、下),香港:太平圖書公司印行,1980年2月初版。
朱光潛著《朱光潛全集》,中國: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1996年10月第2次印刷。
沈剛伯著《沈剛伯先生文集》上、下集,臺灣:中央日報編印,1982年10月初版。
梁啟超著《中國歷史研究法》(附補編),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6月臺十四版。
梁啟超著《國學研讀法三種》,臺北:中華書局,1968年1月臺四版。
杜松柏著《國學治學方法》,臺北:洙泗出版社,1985年11月增訂版一印。
楊寬(郭沫若)著《十批判書》,中國:群益出版社,1948年2月。
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臺北:華世出版社印行,1976年9月出版。new window
金靜庵著《中國史學史》,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3月六版。
牟宗三著《歷史哲學》,臺北:學生書局印行,1988年8月(台七版)。new window
牟宗三主講,蔡仁厚輯錄《人文講習錄》,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2月初版。
徐復觀著《兩漢思想史》卷一、卷二、卷三,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2月七版三刷。
傅偉勳著《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5月臺初版第二次印行。
余英時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初版。
余英時著《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10月第九次印行。
雷家驥著《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初版。
胡秋原著《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份子》,香港:亞洲出版非有限公司,1958年9月三版。
張高評著《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一刷。new window
張高評著《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西元2011年3月11日初版。new window
王曉波著《道與法:法家思想與黃老哲學解析》,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5月初版。
柯慶明著《文學美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new window
林尹等人編著《國學研究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年11月初版。
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聯經,1966年12月。
龔鵬程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1950-2000)》,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3月初版。
李威熊著《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6月初版。
趙雅博著《秦漢思想批判史》,臺北:文景書局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柏楊著《柏楊版/資治通鑑》,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1月七版。
陳麗桂著《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印行,1997年2月一刷初版。
鄔國平著《中國古代接受文學與理論》,中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次印刷。
周何、田博元主編《國學導讀叢編》第二冊,臺北:康橋出版事業公司印行,1991年10月再增訂十一版。
王基倫、洪淑苓著《四史導讀》,臺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中山文庫,1999年8月初版。
章太炎等著《國學研究法》,臺北:西南書局有限公司,1978年3月10日三版。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辦:《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一)初稿本,1990年6月2、3日。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漢學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2月初版。
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年8月。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上、中、下),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3月版,
曹順慶主編《中外文化與文論》,第一期,四川大學出版社發行,1996年1月第一版。
朱棟霖主編《文學新思維》上、中、下三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6月20日台版一刷。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印行,1993年8月修訂五版。
劉毓秀、曾珍珍合譯《希臘悲劇》,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八刷。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上、下冊,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行,1986年8月10日初版。
賴傳鑑著《天才之悲劇》,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12月再版。
李澤厚、汝信名譽主編《美學百科全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胡亞敏著《敘事學》,中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第對次印刷。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周寧、金元浦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德〕漢斯•羅伯特•耀斯著《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中國: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1月初版。
〔英〕柯林烏著(R.G.Collingwood,1889-1943),陳明福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0月初版。
〔英〕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趙淑妙譯,臺北:天下文化出版,1995年第一版。
〔瑞士〕皮亞杰著,王憲鈿等譯《發生認識論原理》,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英〕湯恩比著《歷史研究》,陳曉林譯,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日〕廚川白村著《苦悶的象徵》,臺北:天和出版社,1974年9月初版。
〔美〕孔恩著《科學革命的結構》,王道還編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7月16日。

二、研究論文
1、學位論文

阮芝生著《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73年6月。new window
金苑著《史記列傳義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6月。new window
魏聰祺著《史記引經考》,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12月。
劉國平著《司馬遷的歷史哲學》,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5月。
劉文星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歷史哲學新探》,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陳玲華著《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探究》,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
陳明恩著《氣化宇宙論主體架構的形成及其開展》,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金利湜著《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4月。
魏聰祺著《太史公「成一家之言」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1月。new window
蔡雅惠著《史記悲劇勿物與悲劇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鄭安芸著《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於千秋──司馬遷史記「愛奇」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黃嘉蘭著《論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周淑真著《司馬遷「發憤著書」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黃櫻花著《史記西漢女性人物形象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2008年7月。
黃郁芸撰《「史記」典範人物類型研究──以建業型、超越型、悲劇型為範圍》,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31日。
莊秀蘭著《史記‧酷吏列傳》研究,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金春燕著《史記論贊的書寫與漢初黃老思想》,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0年6月。

2、期刊發表論文

勞榦撰〈從儒家地位看漢代政治〉,《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卷第二期,1977年2月。
阮芝生撰〈試論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收錄在《史學評論》第六期。
徐文珊撰〈由史記看中國社會〉,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六十一期,1984年11月出版。
楊大忠撰〈《史記》西漢史中天命神怪思想智探〉,《船山學刊》2006年第2期。
周紹賢撰〈黃老思想在西漢〉,收錄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二十六期,1972年12月出版。
王叔岷撰〈司馬遷與黃老──紀念沈剛伯先生八十六誕辰演講稿〉,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三十期,1981年12月出版。
王文顏撰〈司馬遷筆下的高祖形象〉,《孔孟月刊》,第二十七卷第十二期,1989年8月28日。
李維武、何萍撰〈歷史哲學的重建──從文化進化論到文化相對主義〉,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一一九期,1989年9月出版。
蔡信發撰〈史之時者──太史公〉,《孔孟月刊》,第三十卷第一期,1991年9月28日。
王東撰〈中國史學的深層意識──傳統史家的心理透視〉,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一四四期,1991年10月出版。
王可平撰〈「天人合一」對文藝的影響〉,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一四五期,1991年11月出版。
呂宗麟撰〈論文天合一哲學之理念與實踐〉,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一五一期,1992年5月出版。
蔡信發撰〈史記附傳析論〉,《孔孟月刊》,第三十卷第十一期,1992年7月28日。
鮑國順撰〈司馬遷的心靈世界〉,《孔孟月刊》,第三十一卷第三期,1992年11月28日。
杜水封撰〈史記汲鄭列傳探義〉,《興大中文學報》,1992年1月出版。
逯耀東撰〈史傳論贊《史記》「太史公曰」〉,《新史學》三卷三期,1992年6月。
田兆元撰〈天人合一與古代美學〉,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一七○期,1993年12月出版。
王新春撰〈傳統儒家的終極關懷〉,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一七○期,1993年12月出版。
李正治撰〈開出「生命美學」的領域〉,《國文天地》第9卷第9期(總105期),1994年2月1日出刊。
蕭振邦撰〈中國美學的儒道釋側面解讀〉,收錄在《國文天地》第9卷第9期(總105期),1994年2月1日出刊。
陳昌明撰〈「形──氣──神」──中國人獨特的美學思維〉,收錄在《國文天地》第9卷第9期(總105期),1994年2月1日出刊。
曹淑娟撰〈體道與審美的綜合經驗──《醉古堂劍掃》〉,收錄在《國文天地》第9卷第9期(總105期),1994年2月1日出刊。
陳旻志撰〈晚鐘棲隱、逆旅驚塵──色相與空靈之間的川端美學層境〉,收錄在《國文天地》第9卷第9期(總105期),1994年2月1日出刊。
詹士模撰〈楚漢相爭的勝負因素〉,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1995年12月。
劉正忠撰〈史記乃「無韻之離騷」申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三卷第九期,1995年5月28日。
蔡日新撰〈《史記》人物語言述例〉,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二一六期,1998年3月出版。
吳儀鳳撰〈《史記‧平準書》書法初探〉,《孔孟月刊》,第三十七卷第一期,1998年9月28日。
蔡日新撰〈《史記》劄記二則〉(外一篇),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二五○期,2001年1月出版。
蔡忠道撰〈黃老處世思想析探──以漢初君臣為中心的考察〉,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年8月。
曾春梅撰〈董仲舒對陰陽五行說之繼承與發展〉,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年8月。
陳麗桂撰〈漢代道家思想的演變與轉化〉,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年8月。
張鴻愷撰〈《史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歸趨及其歷史意義〉,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三○四期,2006年4月出版。
陽平南撰〈《史記》兵謀探析──以所載兵家及徵引兵法為主〉,東海大學主編《中國文化月刊》第三一四期,2007年2月出版。
譚潤生撰〈《史記‧呂不午列傳》探索〉,《國文天地》,第23卷第12期,2008年5月1日出刊。
林礽乾撰〈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史公牛馬走」〉辨正,《國文天地》,第24卷第11期,2008年4月1日出刊。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