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
作者:王錦慧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4
出版項:臺北市:里仁
ISBN:986-7908-34-1
主題關鍵詞:中國語言 - 文法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
期刊論文
1.王錦慧(20020200)。談趨向補語「來」與「去」的產生。新竹師院學報,15,181-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祝敏徹(1958)。先秦兩漢時期的動詞補語。語言學論叢,2,1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文一(2000)。“如、適、之、徂、逝、往”的幾個問題。浙江師大學報,25(2),106-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毓智(1995)。時間的一維性對介詞衍生的影響。中國語文,1,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藍生(1984)。概數詞“來”的歷史考察。中國語文,2,145-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叔湘(1941)。釋《景德傳燈錄》中在、著二助詞。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范干良(1990)。介詞“向、往、朝”及其相關的介詞。煙台大學學報,4,8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祝敏徹(1963)。使成式的起源和發展。蘭州大學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信應舉(1980)。古漢語詞語札記。中國語文,4,292-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丹(1990)。評介《介詞問題及漢語的解決方法》。中國語文,1990(6),465-4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馬貝加(1987)。介詞“沿、往、望、朝”的產生。溫州師院學報,1987(1),1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馬貝加(2003)。在漢語歷時分析中如何區分動詞和介詞。中國語文,2003(1),5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俐(2001)。介詞“向、往、朝”功能比較。河南大學學報,41(5),87-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梅祖麟(1981)。明代寧波話的“來”字和現代漢語的“了”字。方言,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曹廣順(1986)。《祖堂集》中的「底(地)」「卻(了)」「著」。中國語文,3,192-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曹廣順(1987)。語氣詞“了”源流淺說。語文研究,2,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潘維桂、楊天戈(1984)。宋元時期“了”字的用法,兼談“了”字的虛化過程。語言論集,2,7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厲振蒼(1987)。現代漢語中的介詞。銀川師專學報(寧夏),1,45-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Li, Charles N.、Thompson, Sandra A.(1974)。A Linguistic Discussion of the Co-Verbs in Chinese Grammar。JCLTA,9(3),109-119。  new window
20.李平(1987)。《世說新語》和《百喻經》中的述補結構。語言學論叢,14,129-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福祥(2000)。關於動補結構‘V死O’的來源。古漢語研究,3,44-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伯江(1991)。關於動趨式帶賓語的幾種語序。中國語文,3,183-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梅祖麟(1991)。從漢代的「動、殺」、「動、死」來看述補結構的發展:兼論中古漢語時期的起詞的施受關係的中立化。語言學論叢,16,112-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梅祖麟(1999)。先秦兩漢的一種完成貌句式。中國語文,4,285-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湯廷池(19780500)。動詞與介詞之間--華語語法研究舉隅之3。華文世界,12,13-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靈庚(1981)。“去來”釋義商榷。中國語文,3,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潘允中(1980)。漢語述補結構的發展。中國語文,1,5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魏麗君(1996)。也談動趨式的產生。古漢語研究,4,4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Li, Charles N.、Thompson, Sandra A.(1974)。Co-Verbs in Mandarin Chinese : verbs or preposittions?。JCL,2(3),257-278。  new window
30.吳福祥(2001)。南方方言幾個狀態補語標記的來源。方言,2001(4),344-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吳福祥(2002)。南方方言幾個狀態補語標記的來源。方言,2002(1),24-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澤平(1992)。試論完成貌助詞「去」。中國語文,1992(2),143-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崇興(1990)。《祖堂集》中的助詞「去」。中國語文,1990(1),7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蔣紹愚(1999)。漢語動結式產生的時代。國學研究,6,327-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3,161-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劉勛寧(1985)。現代漢語句尾“了”的來源。方言,1985(2),128-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魏培泉(19930400)。古漢語介詞「於」的演變略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4),717-7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魏培泉(20001200)。說中古漢語的使成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4),807-856+9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秀芳(19910600)。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了」的用法--兼論完成貌助詞「矣」 (「也」)。臺大中文學報,4,213-2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梅祖麟(1981)。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和詞尾的來源。語言研究,創刊號,65-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吳福祥(1998)。重談「動+了+賓」格式的來源和完成體助詞「了」的產生。中國語文,1998(6),452-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錦慧(2002)。從禪宗語錄看句末助詞「去」的用法與產生。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金發(2003)。Grammaticalization of Deictic Verbs in Southem-Min。第三屆海峽兩岸語法史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澤平(1999)。閩語的“去”與溫處方言的“爻”同源假說。第六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213-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福祥(1999)。試論現代漢語動補結構的來源。漢語現狀與歷史研究--首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317-3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梅廣(2000)。迎接一個考證學與語言學結合的漢語語法史研究新局面。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連金發(1995)。台灣閩南語的完結時相詞試論。1994 Conference 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s in Taiwan。Taipei:Crane。121-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趙長才(2000)。漢語述補結構的歷時研究(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泰源(1986)。「了」字完成式的語意演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麗麗(2003)。處置式「將」「把」句的歷時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維茹(2000)。句末助詞「來」、「去」:禪宗語錄之情態體系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朴正九(1996)。漢語介詞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力(1982)。漢語語法綱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力(1946)。漢語語法綱要。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力(1955)。漢語的詞類問題。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力(1958)。漢語史稿。香港:波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健萍(1957)。使成式的起源和發展。語法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健萍(1992)。使成式的起源和發展。現代漢語補語研究資料。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叔湘(1990)。釋《景德傳燈錄》中在、著二助詞。漢語語法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叔湘、朱德熙(1951)。漢語語法修辭講話。北京: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志村良治、江藍生、白維國(1984)。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金昌吉(1996)。漢語介詞和介詞短語。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祝敏徹(1996)。使成式的起源和發展。近代漢語句法史稿。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俞光中、植田均(2000)。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章士釗(1907)。中等國文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志公(1952)。漢語語法常識。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相(1953)。詩詞曲語詞匯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承澤(1922)。國文法草創。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澤平(2003)。閩語新探索。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馮春田(1991)。近代漢語新興或特殊介詞分析。近代漢語語法問題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程湘清(1984)。《論衡》複音詞研究。兩漢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董同龢(1985)。漢語音韻學。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83)。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勛寧(1996)。《祖堂集》“去”和“去也”方言證。古漢語語法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蘭英、孫全洲、張志公(1997)。語法與修辭。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相(1978)。詩詞曲語詞匯釋。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赬(2002)。漢語介詞詞組詞序的歷史演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克定(1988)。從《世說新語》、《搜神記》等書看魏晉時期動詞‘來’、‘去’語義表達和語法功能的特點。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力(1944)。中國語法理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堅、江藍生、白維國、蔣紹愚(1992)。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馬建忠(1898)。馬氏文通。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黎錦熙(1924)。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石毓智(2003)。現代漢語語法系統的建立--動補結構的產生及其影響。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劉堅、江藍生(1996)。唐五代語言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石毓智(1992)。肯定和否定的對稱與不對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呂叔湘(1985)。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孫錫信(1999)。近代漢語語氣詞:漢語語氣詞的歷史考察。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太田辰夫、蔣紹愚、徐昌華(1958)。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石毓智、李訥(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形態句法發展的動力和機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伯榮(1996)。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馬建中、楊家駱(1989)。馬氏文通校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劉承慧(2002)。漢語動補結構歷史發展。臺北:翰盧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高名凱(1948)。漢語語法論。上海: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趙元任、丁邦新(1968)。中國話的文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太田辰夫、江藍生、白維國(1988)。漢語史通考。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力(1943)。中國現代語法。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Traugott, Elizabeth Closs、Heine, Bernd(1991)。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John Benjamins。  new window
49.趙元任、丁邦新(1994)。中國話的文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Heine, Bernd、Claudi, Ulrike、Hünnemeyer, Friederike(1991)。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51.王力(1963)。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呂叔湘、江藍生(1985)。近代漢語指代詞。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李佐豐(2003)。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潘允中(19821100)。漢語語法史概要。鄭州:中洲書畫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Sun, Chao-Fen(1996)。Word-order Change and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6.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王力(1987)。中國現代語法。台中: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王力(1987)。中國語法理論。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陳承澤(1982)。國文法草創。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楊伯峻(1981)。古漢語虛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黎錦熙(1992)。新著國語文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李訥、Thompson, Sandra A.、黃宣範(1983)。漢語語法。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太田辰夫、蔣紹愚、徐昌華(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Hopper, Paul、Traugott, Elizazbeth Closs(1993)。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6.呂叔湘、李臨定(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太田辰夫、江藍生、白維國(1991)。漢語史通考。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趙元任(1968)。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訥、石毓智(1999)。漢語動補結構的發展與句法結構的嬗變。當代語言學論叢。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樂士(1992)。元雜劇語法特點研究--從《關漢卿戲曲集》與《敦煌變文集》比較看元雜劇語法的若干特點。宋元明漢語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遲明(1958)。漢語的使動性複式合詞。漢語論叢。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錦慧(2002)。禪宗語錄的句末助詞「來」。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湯廷池(1979)。‘來’與‘去’的意義與用法。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魏培泉(2002)。《祖堂集》中的助詞「也」--兼論現代漢語 助詞「了」的來源。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伯峻(1979)。列子著述年代考。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樂士(1992)。《史記》語法特點研究--從《左傳》與《史記》的比較看《史記》語法的若干特點。兩漢漢語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澤平(1996)。福州方言動詞的體和貌。動詞的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良偉(19920000)。台灣話和普通話的時段--時態系統。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