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曾國藩的經世思想與近代中國:論道統與洋務交織下的實踐
作者:李嬌瑩
作者(外文):Lee,Chiao-yi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盧瑞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曾國藩經世思想湘軍洋務道統內聖外王儒法並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5
經世思想,在任何年代、任何國家,都是必須且實用的課題。以中國數千年歷史傳承,經世思想早自孔孟時代的儒家學說即已開始闡頌,且亟思能推之於政策實踐,以達入世從俗、教化萬民之目的。然而長久以來卻僅止於空談而乏於實踐,直至明末清初,經世致用之學形成了一股有影響的社會思潮,知識份子們又重新張揚「經世」的口號,此時期經世學者的政治理想與傳統經世思想實質上又有所落差,也就是試圖在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尋求救國自強之道。
曾國藩便是生於這個中西衝突、內外交煎多變的時代。旣受經世學風之影響,加以求學過程中師友的影響以及傳承於湖湘文化基本性格的烘托,再加上時勢所趨太平天國起義的機緣,得以由文轉軍,實踐其經世理念,成就中國史上文人領軍的表率。而除了軍事上其經世思想得以實踐外,曾國藩在洋務上的倡導,帶領中國邁向現代化,也是值得稱頌的經世實踐。
本文乃就曾國藩在中國固有道統與洋務思想交織下所產生的經世理念,從其治理湘軍、從政濟民及興辦洋務等方面,依序探討評析,並將其經世實踐對近代中國之影響,自不同層面予以評析。結論部分則分別以「內外之別」與「人生過程」兩方面分析其經世思想脈絡之演變,並歸納出其經世思想在當時代之意義以及對現代之啟示與借鑒。同時就其對孫中山革命思想之啟發,分別從文化層次與起義的出發點判論。
在參考資料方面,則輔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故宮博物院」所存之奏摺檔案;另以暑假期間赴湖南圖書館及曾國藩故居尋訪所獲之部分資料及訪談,作為輔助參考。
The statecraft scholarship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a practical issue in any era and nation. With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ical heritage in Chinese history, the statecraft scholarship has been elaborated and extolled in Confucianism since the time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as it could be applied to policy practice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following socially-oriented customs and inculcating the public. Notwithstanding, it had long been in hollow words at the expense of a practice. Not until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Early Ching Dynasty did the learning of applied statecraft scholarship give rise to the influential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s intellectuals re-advocated the slogan of “statecraft.” It’s in an era when a substantial gap existed between the statecraft scholars’ political ideal and traditional statecraft scholarship, i.e. attempting to build China's self-strengthening and save the country amid the harmon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Tseng was born in an era under the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in the act of internal revolt and foreign invasion. Being influenced by trends of statecraft scholarship, coupled with the influences from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during his education, his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inherited from the heritage of Hu Hsiang culture and Taiping Rebellion, Tseng, a devout Confucian scholar, rose to military prominence to raise the Hsiang Army to fight effectively against the Taiping Rebellion to practice his statecraft ideal, thus turning him a good model of leading the military army in his capacity as a scholar in Chinese history. Apart from his successful practice of statecraft scholarship in terms of military, Tseng’s initiation of foreign affairs to lead China step forward towards modernization will embody the practice of statecraft that is worthy of praise.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lve into and analyze Tseng’s governance of Hsiang Arm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engage in charity mission, and foreign affai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craft ideal generated from the interlacing of the intrinsic Confucian othodoxy and thought of foreign affairs. This research further comments the influence of Tseng’s practice of statecraft scholarship on modern China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evolution for Tseng’s context of statecraft scholarship was further analyzed based on part of the conclusions, “Differences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aspects” and “Course of life.” This research further induced the significance of Tseng’s statecraft scholarship during his era and the apocalypse and reference to modern era. Meanwhile, this study also judged the enlightenment of statecraft scholarship to Dr. Sun Yat-sen’s revolutionary thought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the threshold of uprising.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add supplements of the palace memorials filed in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of Academia Sinica and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s the reference; this research further took data and interviews obtained from personal visit to Hunan Library and Tseng’s former residence during summer vacation as the adjunct reference.
壹、中文資料
一、原著類
毛澤東
《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
倭仁
《倭文端公遺書》,台灣:華文書局印行,清光緒元年(1875)。
陳獨秀
《陳獨秀文章選編》,北京:三聯書店,1984。
盛宣懷
《愚齋存搞》,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曾國藩
《求闕齋日記類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光緒二年刻本影印(1876)。
______
《曾文正公手寫日記》,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
______
《曾文正公(國藩)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影印長沙傳忠書局木刻本),1974。
______
《曾國藩全集》,台北:漢苑出版社,1976。
______
《曾國藩家書家訓》,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影印,1991。
______
《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94。
______
《曾文正公嘉言鈔》,台南:大孚書局,2001。
______
《曾國藩聯語輯注》,長沙:岳麓書社,2004。
______
《冰鑒》,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曾國藩等撰
《湘鄉曾氏文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
曾國藩原著、歐陽相如解讀
《曾國藩反敗為勝的相人術—冰鑑》,台北:捷幼出版社,2003。
曾國荃
《曾國荃全集》,長沙:岳麓書社,2006。
曾紀澤
《曾惠敏公手寫日記》,台灣:學生書局,1965。
______
《曾紀澤遺集》,長沙:岳麓書社,1983。
楊昌濟
《達化齋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
薛福成
《庸菴文編》,文海出版社,光緒十三年(1887)。
龔自珍
《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二、檔案資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檔案。
三、專 書
丁平一
《湖南維新運動史:1895至1898年》,台北:漢忠文化,2000。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論壇》(第二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中國近代史料叢刊
《太平天國》,上海:神州國光社,1953。
中國史學會
《洋務運動》(一~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曾國藩未刊往來函稿》,長沙:岳麓書社,1986。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集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中國孔子基金會編
《中國儒學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王 韜
《弢園尺牘》,北京:中華書局,1959。
王雲五總編輯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
王爾敏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王闓運
《湘軍志》,台北:文苑出版社,1964。
王繼平主編
《曾國藩研究》第1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A)。
________
《曾國藩研究》第2輯,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07(B)。
________
《曾國藩研究》第3輯,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08。
王繼平、李大劍主編
《曾國藩與近代中國》,長沙:岳麓書社,2007。
王業鍵
《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二),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
方 道
《曾國藩性格絕學》,台北:正展出版公司,2004。
方祖猷、滕复主編
《論浙東學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毛祥麟
《墨餘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古漢源
《曾國藩做人做事作官中庸之道》,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石永貴
《影響現代中國第一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朱東安
《曾國藩幕府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_______
《曾國藩集團與晚清政局》,北京:華文出版社,2003。
_______
《曾國藩傳》,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朱壽朋
《光緒朝東華錄》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
朱克敬
《暝庵雜識》,長沙:岳麓書社,1983。
全漢昇
《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1972。
______
《明清經濟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江世榮
《曾國藩未刊信稿》,北京:中華書局,1959。
成曉軍
《曾國藩與中國近代文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汪廣仁主編
《中國現代先驅徐壽父子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呂亞力
《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89。
何貽焜
《曾國藩評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
何烈、陸寶千、呂實強、王爾敏、孫會文、李金強著,王壽南主編
《曾國藩、郭嵩燾、王韜、薛福成、鄭觀應、胡禮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李志敏
《曾國藩教子書》,北京:京華出版社,2006。
李志茗
《晚清四大幕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李育民
《曾國藩傳統文化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李國章、趙昌平主編
《晚清史》,香港:中華書局,2000。
汪廣仁主編
《中國現代先驅徐壽父子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圖書公司,1976。
______
《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金耀基
《從傳統到現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孟 森
《清代史》,台北:正中書局,1960。
周 妤
《中國近代經世派與經世思潮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周建波
《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周振甫
《周振甫自選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周文欽
《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
吳 永
《庚子西狩叢談》,長沙:岳麓書社,1995。
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思想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
胡 繩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紅旗出版社,1993。
胡哲敷
《曾國藩治學方法》,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1。
故宮博物院
《湖南府州縣志》,台北:海南出版社,2001。
侯書森
《曾國藩權謀人生》,台北:詠春圖書文化公司,2002。
侯家駒
《中國經濟史》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
唐瑞裕
《清季天津教案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秦漢唐
《內聖外王:曾國藩用世方略》,台北:廣達文化公司,2006。
孫西旦
《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孫甄陶
《清史述論》,台北:九思圖書,1978。
孫毓堂
《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宮玉振
《曾國藩七大管理方略》,香港:中華書局,2004。
______
《曾國藩兵法與領導藝術》,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5。
馬積高
《湖湘文史叢談》,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
韋政通
《中國哲學辭典大全》,台北:水牛出版社,1991。
容 閎
《西學東漸記》,台北:廣文書局,1981。
袁偉時
《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戚繼光著,邱心田校釋
《練兵實紀》,北京:中華書局,2001。
郭廷以
《郭嵩燾先生年譜》,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
______
《近代中國史綱》,香港:弘文出版社,1978。
郭榮治
《洪秀全》,台北:一橋出版社,2002。
郭漢民
《晚清社會思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章太炎
《檢論》,台北:廣文書局,1970。
______
《國故論衡》,台北:廣文書局,1971。
章繼光
《曾國藩思想簡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梁啟超
《論李鴻章》,台北:中華書局,1958。
______
《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
梁紹輝
《曾國藩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陳國慶
《晚清社會與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黃公偉
《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1。
張其昀主編
《國父全書》,台北:中華學術院,1974。
張朋園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南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1983。
張品興主編
《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張紹勳
《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2001。
張 俠
《清末海軍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1982。
張研編著
《清代經濟簡史》,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
馮桂芬
《校邠廬抗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
彭基博
《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忠毅人生》,台北:揚智文化文化公司,1997。
普穎華
《曾國藩兵法》,台北:昭文社出版,1996。
曾國藩聯語輯注編輯委員會
《曾國藩聯語輯注》,長沙:岳麓書社,2004。
曾啟球
《評說曾國藩》,香港:天馬出版公司,2004。
楊朝明等著
《儒家文化面面觀》,濟南:齊魯書社,2005。
楊家駱主編
《楊校標點本清史稿》,鼎文書局,1981。
賈熟村
《太平天國時期的地主階級》,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
赫治清、王曉衛
《中國兵制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趙吉惠
《歷史學方法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趙碧華、朱美珍
《研究方法》,台北:學富文化公司,2000。
趙 翼
《陔餘叢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熊月之
《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廖和永
《晚清自強運動軍備問題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歐用生
《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1989。
歐陽崙
《中國人的性格》,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歐陽兆熊
《水窗春囈》,北京:中華書局,1997。
蔡政文、楊日旭、林嘉誠、盧瑞鍾、廖峯香
《政治學》(上、中、下),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8。
蔡松坡
《增補重註曾胡治兵語錄》,台北:軍事譯粹社,1978。
蔡仁厚
《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初版社,1999。
蔡 棟
《湖湘文化訪談》,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蔡方鹿
《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6。
樊百川
《清季的洋務新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鄭玄(注)
《周禮》,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南宋刻本,1992年。
鄭觀應
《盛世危言》,學術出版社影印,光緒19年(1893)。
鄭大華、鄒小站主編
《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鄭劍順
《晚清史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3。
黎東方
《細說清朝》上、下冊,台北:文星書店,1962。
黎庶昌
《曾國藩年譜》,長沙:岳麓書社,1986。
劉建強
《曾國藩幕府》,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盧瑞鍾
《太平天國的神權思想》,台北:時英出版社,1985。
錢 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7。
_______
《國史大綱》,台北:國立編譯館,1980修訂六版。
蕭一山
《曾國藩傳》,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53。
_______
《清代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2。
_______
《清史》,台北:華岡出版社,1980。
繆全吉
《清代幕府人事制度》,台北:中國人事行政月刊社,1971。
羅益群
《曾國藩讀書記》,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
羅爾綱
《湘軍兵志》,北京:中華書局,1984。
羅玉東
《中國釐金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
蘇中立、蘇暉
《執中鑑西的經世致用與近代社會轉型》,北京:中華書局,2004。

四、翻譯書籍
史景遷著,溫洽溢譯
《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台北:時報出版社,2001。
湯恩比著,林綠譯
《歷史的研究》,台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8。
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
Laplanche, J. & J.B.Pontalis著,沈志中、王文基譯
《精神分析辭彙》,台北:行人出版社,2000。
Max Weber著,黃曉京、彭強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唐山出版社,1978。
Maurice Duverger著,黄一鳴譯
《政治社會學-政治學的要素-》,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

五、期刊論文
王繼平
〈論曾國藩的學術觀〉,《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頁1-15。
______
〈論湘集團與晚清政局〉,《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第4期,頁
12-19。
王澧華
〈曾國藩的擬奏幕友〉,長沙: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
第6期,頁64-72。
王 恢
〈曾國藩的學術與事業〉,《湖南文獻》,1997年第五卷第一期,頁10。
王遂頂
〈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初探〉,《曾國藩研究導報》,2003年12月第3期,頁1-3。
史滇生
〈曾國藩和晚清軍事變革〉,《曾國藩研究導報》,2007年3月第13期,頁15-18。
石培華
〈論曾國藩的洋務思想及其實踐〉,《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1期,頁42-50。
朱浤源
〈孫中山對內民族主義的轉折與困惑〉,《滿族文化》,1991年第15期,頁
4-10。
______
〈再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22期,頁327-356。
朱漢民、吳國榮
〈曾國藩的人格理念及其思想文化意義〉,《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年3月,第21卷第2期,頁54-58。

成曉軍
〈簡論曾國藩的治學方法及其影響〉,《益陽師專學報》,1995年第16卷第2期,頁84-86。
后 湖
〈曾國藩京師期間的藏書活動〉,《曾國藩研究導報》2004年9月第五期,頁9-10;2005年5月第七期,頁13-15。
李細珠
〈曾國藩與倭仁關係略論〉,《曾國藩研究》第一輯,2007年6月,頁79-89。
李德陽
<曾國藩從政思想及其實踐>,《婁底師專學報(曾國藩研究專輯)》,1995年9月第3期,頁77-80。
李佑新
<毛澤東與曾國藩—兼論湘學傳統的特徵>,《湖南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8-12。
李妙根
<曾國藩軍事倫理思想散論>,《軍事歷史研究》1994年第1期,頁154-159。
邱展雄
〈曾國藩率先實踐「師夷制夷」〉,《貴州文史叢刊》1994年第6期,頁5-9。
何佑森
〈清代經世思潮〉,《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頁1-14。
武道房
〈從師友關係看曾國藩理學信仰的形成〉,《船山學刊》2006年第1期(復總第59期),頁22-25。
林世奇
〈平章漢宋,會歸禮學—曾國藩學術思想初探〉,《中山女高學報》2001年第3期,頁95-126。
林玲玲
〈曾國藩與晚清經世思想〉,《黃埔學報》2003年44輯,頁39-57。
林美珠
<曾國藩的漢宋調和論>,《建國學報》第19期,2000年,頁143-151。
周朝棟
〈論曾國藩與理學復興〉,《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頁58-64。
周秋光、夏石斌
〈近代湖湘文化研究述評〉,《湖南師大學報》,1990年第5期,頁87-90。
姚會元、曾昭毅
〈論洋務改革集團的內部構造〉,《求索》,1998年第6期,頁107-111。
秦志勇
<曾國藩的理學思想及理學用世觀>,《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6年6月第8卷第2期,頁33-36。
唐浩明
〈從儒到法到道—說說曾國藩的一生三變〉,《曾國藩研究導報》2004年9月第5期,頁2-6。
______
〈曾國藩對湖湘文化的貢獻〉,《曾國藩研究導報》,2006年6 月第14期,頁7-8。
倉田明子
〈曾國藩幕僚中的新型知識份子〉,《曾國藩研究導報》,2007年3月第13期,頁19-23。
徐漢風、沈愛珍、沈紅珍
〈藉鑒曾國藩七大謀略加強現代企業管理〉,《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3月,頁17-19。
凌林煌
〈曾國藩幕府成員之量化分析〉,《思與言》,1995年 第33卷第4期,頁55-82。
______
〈曾國藩幕府之歷史意義〉,《湖南文獻》,1996年(A)第24卷第3期,頁1-13。
______
〈曾國藩幕府成員之界定及其相關組織之發展〉,《大陸雜誌》,1996年(B)第92卷第4期,頁21-32。
______
〈曾國藩幕賓入幕變項析論〉,王繼平、李大劍主編,《曾國藩與近代中國》,
2007年11月,頁334-354。
______
〈曾國藩幕府之歷史淵源〉,《曾國藩幕府綜合探析》
http://www.feu.edu.tw/學術單位/通識教育中心網頁/linhuang/曾幕探析 /content.htm
梁小進
〈晚清湘軍集團及其對近代中國的重要影響〉,《曾國藩研究導報》,2006年5月第11期,頁1-4。
黃懿斌、李文斌、范大平
〈論曾國藩商戰思想的時代內涵與歷史價值〉,《曾國藩研究導報》,2006年1月第10期,頁6。
黄順力
〈曾國藩制軍方略芻議〉,《曾國藩研究》第2輯,2007年,頁18-32。
陳 絳
〈江南製造局的創立對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意義〉,《船史研究》,2005年第19期,頁20-23。
陳秀雋
〈顧炎武學術思想探析〉,《中二中學報》,2002年第5期,頁23-35。
華 強
〈曾國藩治軍思想與近代軍隊建設〉,《曾國藩研究》第1輯,2007年,頁106-114。
張 凡
〈曾國藩的經世致用思想初探〉,王繼平、李大劍主編,《曾國藩與近代中國》,2007年,頁85-93。
張偉、薛學共
〈試論曾國藩的軍事改革〉,王繼平、李大劍主編,《曾國藩與近代中國》,
2007年,頁148-154。

張 超
〈曾國藩的人文修養與現代科技的起步〉,王繼平、李大劍主編,《曾國藩與近代中國》,2007年,頁318-324。
張雲英、羅建英
〈論湖湘文化對毛澤東個性特徵的影響〉,《船山學刊》,2006年第3期,頁38-39。
曾憲森
〈曾國藩的實事求是觀及其淵源〉,《婁底師專學報(曾國藩研究專輯)》,1995年9月第3期,頁1-7。
曾啟球
〈曾國藩的外交思想及其影響〉,《婁底師專學報(曾國藩研究專輯)》,1995年9月第3期,頁8-11。
曾光光
〈桐城派與清代學術流變〉,《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2期。http://www.ahage.net/lunwen/6704.html
彭澤益
〈十九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清朝財政危機和財政搜括的加劇〉,《歷史學》季刊,1979年第2期,頁131-151。
董蔡時
〈論曾國藩與晚清政柄兵柄的下移〉,《蘇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頁90-98。
遂 正
〈曾國藩人才思想述評〉,《婁底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61-65。
熊呂茂、蕭高華
〈近年來曾國藩研究綜述〉,《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第29 卷第1 期,頁58-61。
蔡慧珍
〈曾國藩之洋務觀—兼論其對洋務政策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1999年第229期,頁51-77。
劉常山
〈陶澍與兩淮鹽務的改革〉,《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5年12月第11期,頁223-250。
劉建強
〈曾國藩幕府的演變、特色與影響〉,《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第15卷第4期,頁76-79。
劉師培
〈儒家出於司徒之官說〉,《影印國粹學報舊刊全集》(八),光緒33年第33期,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年,頁4187。
鄭汕、劉力勤
〈曾國藩「將領中心制」治軍思想的歷史評價〉,《曾國藩研究》第1輯,2007年,頁99-105。
薛麒麟
〈曾國藩文化人格論〉,《江淮論壇》,1996年第3期,頁71-75。
羅依平
〈論曾國藩的行政管理思想與實踐〉,王繼平、李大劍主編,《曾國藩與近代中國》, 2007年,頁226-239。

六、研討會論文
禹 敏
〈曾國藩農本思想芻議〉,《2006雙峰國際曾國藩學術研討會》論文,2006年11月30日,頁1-17。
張 灝
〈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1984年4月,頁3-19。
劉鐵銘
〈湘軍湘鄉籍將領的人文特色〉,《2006雙峰國際曾國藩學研討會論文》,2006年11月30日,頁1-7。
劉廣京
〈經世、自強、新興企業—中國現代化的開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頁1121-1122。new window
劉紅燃
〈曾國藩戰略管理思想及當代價值〉,《2006雙峰國際曾國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11月30日,頁1-6。
劉維龍、辛松
〈曾國藩歷史定位新探—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視角〉,《2006雙峰國際曾國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11月30日,頁1-6。
黎志剛
〈郭嵩壽的經世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頁509-527。

七、學位論文
台灣地區
方莊貴
〈漢宋調和與經世之學—論曾國藩的學術特色〉,台北: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6。
李榮泰
〈湘鄉曾氏研究〉,台北: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88。
李新華
〈曾國藩教育思想研究〉,台南: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2 。
林籐輝
〈曾國藩軍世思想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博士論文,1994。
林煌崇
〈明末清初之經世學風與史學思想〉,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0。
翁正雄
〈曾國藩學術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971。
夏建文
〈南宋永嘉永康學派之經世致用論〉,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1。
凌林煌
〈曾國藩幕府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1995。
許長謨
〈王船山經世思想析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9。
黃秀政
〈顧炎武與清初經世學風〉,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76。
陳競芳
〈清末滿漢政治權力消長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64。
張天燈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的方略〉,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1992。
齊婉先
〈黃宗羲之經世思想研究〉,台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1。
楊碧玉
〈洪秀全政治人格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博士論文,2003。
鄭吉雄
〈經史與經世—清代浙東學者的學術思想〉,台北: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0。
魏智美
〈王( 陽明) 曾( 國藩) 二儒論學與志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984。

大陸地區
王惠榮
〈晚清經世致用思潮與 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啟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史革新
〈晚清理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2。
何文賢
〈與狼共舞—“同治中興”時期的中外和局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
李建國
〈曾國藩幕府的歷史特色與作用〉,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5。
李 芸
〈曾國藩曾紀澤外交思想比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張在興
〈晚清湖南經學思想論述〉,湘潭:湘潭大學碩士論文,2005。
楊正娜
〈晚清幕府與近代社會〉,烏魯木齊:新疆大學碩士論文,2006。
趙 麗
〈論曾國藩誠信思想〉,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5。
劉鵬佛
〈清代湘鄉曾氏家族與經濟社會〉,廈門: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03。
蕭高華
〈曾國藩文化思想與中國近代化〉,長沙: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04。

八、網站
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http://www.rxyjzx.stu.edu.cn
大紀元文化網http://www.epochtimes.com/b5/ccindex.htm
中國儒學網(四川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研究室)http://www.confuchina.com
中國儒網 http://www.chinaconfucius.org
中國孔子研究院http://www.confucius.gov.cn
中國文藝網http://www.wenyi.com
中華文化天地http://edu.ocac.gov.tw
孔子2000 http:// www.confucius2000.com
孫胖胖的天空http://www2.seeder.net/sun0620/
華夏經緯網http://www.huaxia.com
曾國藩文化網http://www.gf08.com
曾氏宗親網http://www.zengshi.net
國際儒學聯合會http://www.ica.org.cn
復旦大學儒學文化中心http://www.cccs.fudan.edu.cn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儒學研究http://www.rxyj.org
歷史文化學習網http://culture.edu.tw

貳、西文資料
一、Books , Monographs
Almond, G. and S.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Cheng-Kuang, H.A.
1975, Tseng Kuo-fan A Nineteenth-century Confucian General. Ph.D.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
Cohen, Paul A.
1984,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hen, Gideon
1935, Tseng Kuo-fan, Pioneer Promoter of the Steamship in China. Peiping: Yenching University.
Fairbank, John. K., Edwin O. Reischauer and Albert M.Craig
1965, East Asia: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
_________
1989, 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
Gong, Gerrit W.
1984, The Standard of "Civi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reene, Thomas H.
1974, Comparativ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
Hail, William James
1964, Tseng Kuo-fan and the Taiping Rebellion. New York: Paragon Book Reprint Corp.
_________
1972, Tseng Kuo-fan and the Taiping Rebellion, with a short sketch of his later career.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Iriye, Akira
1967, Across the Pacific: An Inner History of American-East Asia Relation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Johnson, David, Andrew J. Nathan, Evelyn S. Rawski
1985,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uhn, Philip A.
1970,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1796-186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nson, William C.
1988, The Psychodynamics of Culture: Abram Kardiner and Neo-Freudian Anthropology.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
Naquin, Susan
1976, 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orter, Jonathan
1972, Tseng Kuo-fan’s Private Bureaucracy. California:Reg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 Press.
Pye, Lucian W.
1968,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 A Psychocultural Study of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Rawlinson, John L.
1967, China’s Stru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 1839-1895.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Rostow, Walt W.
1960,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G.William
1973, Modern Chinese Society:An Analytical Bibliography,
1.Publications in Western Language,1644-1969.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 G.William and Hsieh Winston
1973, Modern Chinese Society:An Analytical Bibliography,
2.Publications in Chinese,1644-1969.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keman, Frederic
1966, Strangers at the gate: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1839-1861.California: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eber, Max
1968, The Religions of China.New York:Free Press.
Wright, Mary Clabaugh
1957,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Articles
Michale, Franz Henry
1947 “Revolution and renaissanc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The age of Tseng Kuo-fan,” 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16, No.2 (May 1947), pp. 144-151.
Shen, Han-yin Chen
1967 “Tseng Kuo-fan in Peking, 1840-1852: His ideas on Statecraft and Reform,” Asian Studies,vol.27-1(Nov.1967), pp.61-80.
Shefield, D.Z.
1878 “A Discussion of the Confucian Doctrine Concering Man’s Nature at Birth,” The Chinese Recorder, Vol 9, p.23.
Wilhelm, Hellmut
1949 “The background of Tseng Kuo-fan’s ideology,” Asiatische Studien , Vol 3, pp.90-1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