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兒童,一種文學動物:語言經驗與符號中的兒童,從浪漫主義到後結構主義
作者:藍劍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n-jian-hong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兒童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杜明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兒童概念兒童文學語詞技術化美學血源文言企需(agency of letter)文學人類學生成(devenir[法]becoming)childchildhoodchildren’s literatureLiterary Anthropologyagency of letter deveni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本論文取徑為文學人類學,將兒童或是童年,標畫界定為:從無法言語到進入語言象徵秩序的階段。或是,由哲學人類學的角度來加以界說:由純粹「動物的存在」進入到文化、「語言的存在」的過程階段。由此來切入兒童與文學遭逢經驗,這應當也是兒童文學領域的核心。從語言的角度來標劃掌握兒童和文學的關係,可為兒童文學研究引入了一個語言的向度,並可標明兒童文學這個文類的特有向度和為這個領域拉開一個值得探究的新視域。
時間的跨度上,從夏爾•貝洛(Charles Perrault)的《鵝媽媽說故事》這個標誌著歐陸從口語文化轉入印刷書寫文化的轉折點來開始,經過浪漫主義、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時期。論文分成三個部份,每個部份各有兩個章節,共六章。每部份分別由兩個方向來進行。第一,是語言學和相關涉及語言的研究,比如精神分析、哲學乃至神經學和文學理論的考察。第二,從涉及兒童主體的構成和其進入語言象徵秩序有關的文學文本分析來進行考察。
從浪漫主義的美學中得出近代兒童概念的確立,從而指出該概念的美學成份乃是立基在反「再現體制」之上,隨著語言研究的變革,進入結構主義時期,敘事結構朝向一個「遊戲」的開放性,兒童也成了此一開放遊戲的能動主體和參與者。後結構主義時期,文學虛擬的力量擊破真/假二元對立,敘事進入一個生成流變的狀態,兒童也被視為一個生成的主體,一股解除兒童與成人疆界的力量,也得以確立人作為一種美學物種的本體論存有。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Literary Anthropology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to divide child (or childhood) into stages from prelinguistic period to language symbolic order, or in other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to define it as a process from the pure “animal being” to the cultural “language being”. This dissertation reaches the cor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tudy from how children experience literature. To comprehe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literature from a linguistic approach is a new dimension for children’s literature study, and it also underlines the specific dimension of this genre, spreading out the field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tudy.
The chronicle line of this dissertation started from Charles Perrault’s Mother Goose Tales, which indicated the transition point from oral culture into script and printing culture in Europe, to Romanticism period and to Structuralism period and ended with Post-structuralism period. The six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and each part contains two chapters, two approaches. The first approach included linguistic study and the related studies in language, such as Psychoanalysis, Philosophy, Neurolog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he second approach is the textual analysis on the work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of children and the process of forming language symbolic order.
The modern concept of child was established in the aesthetics of Romanticism, and thus this concept was based on the anti of “the regime of representation”. With the evolution of linguistic studie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moved forward to an openness of “game” in the Structuralism period, and children became mobile subject and participant of this open game. In the post-structuralism period, the fictional power of literature defeated the dualism of true and false, and narrative is developed into a status of devenir. A child can be seen as a subject of devenir, a force to unbind the boundarie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be a proof of human as an ontological being of an aesthetic species.
說明:
1.部份中譯書名或篇名後有「星字號」” * ”,表示該中譯有原文或法文譯本書目同列於參考書目中。
2.中文書目以作者筆畫順序排列;外文書目以字母順序排列。
3.法文書目、單篇論文,皆於括弧中附上中譯標題。
4.外文作者有不同譯名,以括弧表示之。

文學文本:
尤涅斯柯(Eugène Ionesco)[法]
1987,〈給三歲小孩的故事四則〉*,收錄於《不聽話孩子的故事》(蓬草編譯),台北:聯合文學。
吉卜林(J. R. Kipling)[英]
2005,《原來如此的故事》*(張惠凌譯),台中:晨星。
西西[港]
2002,《西西詩集》,台北:洪範。
沙奇(Saki)[英]
2001,〈說故事的人〉收錄於《沙奇短篇小說選》(張琰),台北:遊目族文化。
貝洛(Charles Perrault)[法]
2003,《貝洛民間故事》*(涂頤珊編),台中:好讀。
安徒生(Anderson)[丹麥]
1999.a,〈醜小鴨〉收錄於《安徒生全集,四之一》(葉君健譯),台北:遠流。
1999.b,《安徒生全集,四之二》(葉君健譯),台北:遠流。
1999.c,〈賣火柴的小女孩〉收錄於《安徒生全集,四之三》(葉君健譯),台北:遠流。
1999.d,《安徒生全集,四之四》(葉君健譯),台北:遠流。
1999.e,《遇見安徒生》(葉君健譯),台北:遠流。
2005.a,《詩人的市場》(劉季星譯),北京:中國文聯。
2005.b,《即興詩人》(劉季星譯),北京:中國文聯。
2005.c,《安徒生日記》,台北:左岸文化。
柯慈(John Maxwell Coetzee)[南非]
2007,《福》(Foe)(王敬慧譯),杭州:浙江文藝。
格林兄弟(Jacob Grimm, Wilhelm Grimm)[德]
2000,《初版格林童話》(許嘉祥、劉子倩譯),台北:旗品文化。
2003,《格林童話故事全集》(徐珞、余曉麗、劉冬瑜譯),台北:遠流。
紀沃諾(Jean Giono)[法]
1997,《種樹的男人》(金恆鏢譯),台北:時報文化。
魯西迪(Salman Rushdie)[英]
2001,《哈樂與故事之海》(彭桂林譯),台北:皇冠。
德•聖修柏百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法](聖修柏里)
2000,《小王子》*(馬森譯),台北:聯合文學。
懷特(E. B. White)[美]
2003,《夏綠蒂的網》(黃可凡譯),台北︰聯經。
羅達立(Gianni Rodari)[義](羅大里、羅大禮)
2000,《童話故事遊戲》(沈萼梅、劉錫榮譯),石家莊:河北少年兒童。

繪本:
大衛•司摩(Davis Small)[美]
2002,《妞妞的鹿角》(柯倩華譯),新竹:和英。
五味太郎[日]
1988,《語言圖鑑,各式各樣的名字》(游珮芸譯),台北:上誼文化。
巴瑟萊(Gilles Bachelet)[法]
2006,《我的大象我的貓》(文洪力行譯),台北:格林文化。
北村悟[日]
2001,《小羊睡不著》(劉清彥譯),台北:三之三。
史坦納(Jörg Steiner)[瑞士]
1994,《森林大熊》(圖/約克米勒)(袁瑜譯),台北:格林文化。
林良
2008,《金魚一號,金魚二號》(圖/郝洛玟),台北:國語日報。
長新太[日]
2007,《圓白菜小弟》(彭懿譯),海口:南海。
威斯納(Davis Wiesner)[美]
2001,《豬頭三兄弟》(黃筱茵譯),台北:格林文化。
陳致元
2003,《Guji Guji》,台北:信誼。
2005,《沒毛雞》,新竹:和英。
賽伯(James Thurber)[美]
1997,《獨角獸》(郝廣才譯,朱利安諾繪圖),台北:台灣麥克。

劇本:
尤涅斯柯(Eugène Ionesco)[法]
2001,《課堂驚魂》*(鴻鴻譯),台北:唐山。

影片:
Terry Gilliam(導演)[美]
2005,The Brothers Grimm(《格林兄弟》;影片中譯《神鬼剋星》),Miramax Films出品(DVD)。

英文文學文本:
Kipling (Rudyrd)
1993, Just so stories, Wordsworth, Hertfordshire.
White(E.B.)
1999a, Essays of e. b. white, 1st Perennial Classics ed. New York.
1999b, Charlotte’s Web, Harper Collins, New York.

法文文學文本:
Ionesco(Eugène)
2002, Contes pour enfants de moins trois ans, I. et II(《給未滿三歲小孩的故事,第一集和第二集》);Gallimard-Jeunesse;Paris.
Perrault(Charles)
2003, Contes, texte intégral +dossier(《貝洛故事集,完整版本與檔案》), Gallimard, “Folioplus Classiques“, Paris.
De Saint-Exupéry(Antoine)
1946, Le petit prince(《小王子》), Gallimard, Paris.

法文劇本:
Ionesco(Eugène)
1954, La Cantatrice chauve, suivi de La Leçon(《禿頭女高音+課堂驚魂》);Gallimard;Paris.

中文專書:
4劃
王佳晴
1998,《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台北:允晨。
王煥生
2006,《古羅馬文學史》,北京:人民大學。
毛斯(Marcel Mauss)[法](牟斯)
2004,《社會學與人類學》*(余碧平譯),上海:上海譯文。
戈菲(Jean-Yves Goffi)[法]
2000,《技術哲學》(董茂永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法](巴什拉)
1996,《夢想的詩學》*(劉自強譯),北京:三聯書店。
巴特(Roland Barthes)[法]
2004,《羅蘭•巴特訪談錄》*,劉森堯譯,台北:桂冠,2004;p.
2005,《顯義與晦義》*(懷宇譯),天津:百花文藝。
2008a,《符號的想像,羅蘭•巴特評論集》*(陳志敏譯),苗栗:桂冠。
2008b,《羅蘭•巴爾特文集:符號學歷險》*(李幼蒸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5劃
申小龍
2005,《”普通語言學教程”精讀》,上海:復旦大學。
艾可(Umberto Eco)[義]
2008,《艾可談文學》(翁德明譯),台北:皇冠。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法](鮑德里亞)
2006,《象徵交換與死亡》(車山槿譯),南京:譯林。
艾倫柏格(Henri F. Ellenberger)[加]
2004,《發現無意識,I,動力精神醫學的源流》(王浩威主編),台北:遠流。
米切爾 [美]
2003,《丹麥文學的群星》(阮珅、韓瑋、劉麟譯),瀋陽:遼寧教育。
卡西勒(Ernst Cassire)[德]
2009,《盧梭問題》(彼得•蓋伊編,王春華譯),南京:譯林。
1990,《語言與神話》(于曉等譯),台北:桂冠。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i)[俄]
1985,《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林陵、史敏徒譯),北京:中國電影。
卡勒(Jonathan Culler)[英]
1993,《索緒爾》(張景智譯),台北:桂冠。
1999,《索緒爾》(宋珉譯),北京:昆崙。
艾斯林(Martin Esslin)[英]
1992,《荒誕派戲劇》(劉國彬譯),北京:中國戲劇。
古爾德(S. J. Gould)[美]
1995,《達爾文大震撼》(程樹德譯),台北:天下文化。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義]
1996,《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吳潛誠校譯),台北:時報。
2009,《義大利童話》(文錚等譯),南京:譯林。
本維尼斯特(Émile Benveniste)[法]
2008,《普通語言學問題》*(選譯本)(王東亮等譯), 北京 :三聯書店。
弗蘭克(Manfred Frank)[德]
2005,《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美學導論》(聶軍譯),長春:吉林人民。

6劃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英](吉卜齡)
2006,《談談我自己》(丁才云譯),南京:江蘇教育。
西川直子[日]
2001,《克里斯托娃》(王青、陳虎譯),石家莊:河北教育。
達馬西奧(Antonio R. Damasio)[美]
2009,《尋找斯賓諾莎:快樂、悲傷和感受著的腦》(孫延軍譯),北京:教育科學。
托多羅夫(Tzvetan Todorov)[法](托多洛夫)
1990,《批評的批評》(王東亮、王晨陽譯),台北:桂冠。
2004,《象徵理論》*(王國卿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伊格頓(Terry Eagleton)[英]
1988,《當代文學理論》(鍾嘉文譯),台北:南方。
2006,《現象學、闡釋學、接受理論——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王逢振譯),南京:江蘇教育。
伊瑟爾(Wolfgang Iser)[德]
2003,《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陳定家、汪正龍等譯),長春:吉林人民。
朱剛
2006,《本原與延異——德里達對本原形而上學的解構》,上海:上海人民。
休斯(Robert Scholes)[美]
1992,《文學結構主義》(劉豫譯),台北:桂冠。
多斯(François Dosse)[法]
2004a,《從結構到解構,法國20世紀思想思潮》上卷(季廣茂譯),北京:中央編譯。
2004b,《從結構到解構,法國20世紀思想思潮》下卷(季廣茂譯),北京:中央編譯。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捷克]
2003,《被背叛的遺囑》(余中先譯),上海:上海譯文。

7劃
伯克(P. Burke)[英]
2005,《歐洲近代早期的大眾文化》(楊豫等譯),上海:上海人民。
2007,《語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歐洲的語言和共同體》(李霄翔、李魯、楊豫譯),北京:北京大學。
沈志中
2009,《瘖啞與傾聽:精神分析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行人。
貝阿爾、卡拉蘇(Henri Béhar, Michel Carassou)[法]
2003,《達達,一部反叛的歷史》(陳聖生譯、郭安宏校),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利科(Paul Ricœur)[法](呂格爾)
2003,《時間與敘事,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卷二》*,北京:三聯書店。
利希特(Hans Richter)[德]
1988,《達達:藝術和反藝術》(吳瑪悧譯),台北:藝術家。
詹斯.安徒生[英]
2006,《安徒生傳》,台北:聯經。
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法](列維-斯特勞斯)
1989,《野性的思維》(李幼蒸譯),台北:聯經。
2001,《神話與意義》(楊德睿譯),台北:麥田。
2006,《結構人類學,I, II》*(張祖建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余匡復
1996,《德國文學史》,台北:志一。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英]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時報文化。
克羅文(Harold Klawans)[美]
2001,《大腦變奏曲,神經演化故事13章》(陳振東譯),台北:究竟。
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法]
2003,《恐怖的力量》(彭仁郁譯),台北:桂冠。
2005,《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吳錫德譯),台北:麥田。
2007,《反抗的未來》(黃晞耘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2009,《反抗的意義和非意義》(林曉等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朵爾托(Françoise Dolto)[法]
2005,《心理分析與兒童醫學》(彭仁郁譯),台北:桂冠。
2008,《正確和孩子說話》(程靜、杜青鋼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沃爾夫朗(Eddie Wolfram)[美]
1994,《拼貼藝術之歷史》(傅家琿譯),台北:遠流。

8劃
多吉(Norman Doidge)[加]
2008,《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從大腦發揮自癒力的故事中發現神經可塑性》(洪蘭譯),台北:遠流。
拉岡(Jacques. Lacan)[法](拉康、拉崗)
2001,《拉康選集》(褚孝泉譯),上海:三聯書店。
雨果(Victor Hugo)[法]
1999,《雨果論文學藝術》(柳鳴九譯),石家庄:河北教育。
拉波特(Nigel Rapport)、奧弗林(Joanna Overing)[英]
2005,《社會文化人類學的關鍵概念》(鮑雯妍、張亞輝譯),北京:華夏。
佛洛伊德
2000a,《歇斯底里研究》(金星明譯),台北:知書房(米娜貝爾)。
2000b,《夢的解析》(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台北:知書房(米娜貝爾)。
2000c,《日常生活病理學》(鄭希付譯),台北:知書房(米娜貝爾)。
2000d,《詼諧與潛意識的關係》(彭舜、楊韶剛譯),台北:知書房(米娜貝爾)。
2000e,《達文西對童年的回憶》(劉平等譯),台北:知書房(米娜貝爾)。
2006a,《史瑞伯:妄想症案例的精神分析》(王聲昌譯),台北:心靈工坊。
2006b,《狼人:孩童時期精神官能症案例的病史》(陳嘉新譯),台北:心靈工坊。
波斯特曼(Niel Postman)[美]
2004,《童年的消逝》(蕭昭君譯),台北:遠流。
拉瑪錢德朗(V.S. Ramachandran)
2002,《尋找腦中幻影》(朱迺欣譯),台北:遠流。
林樺(編著)
2005,《安徒生剪紙》,台北:左岸。

9劃
柯拉瑞(Jonathan Crary)[美]
2007,《觀察者的技術,論19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蔡佩君譯),台北:行人。
柏金漢(Davis Buckingham)[英]
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在長大下的兒童》(楊雅婷譯)台北:巨流。
施特勞斯(Leo Strauss)[美]
2005,《自然權利和歷史》(彭剛譯),台北:左岸。
施密特(James Schmidt)[美]
1992,《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尚新建、杜麗燕譯),台北:桂冠。
岑麒祥(編著;岑運強評註)
2008,《語言學史概要》,北京:世界圖書。

10劃
馬可•薩非洛普洛斯(Markos Zafiropoulos)[法]
2009,《拉岡與李維史陀:1951-1957回歸佛洛伊德》(李郁芬譯),台北:心靈工坊文化•華人心理治療研發基金會。
貢布里希(E. H. Gombrich)[英]
2004,《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
馬克思(Karl Max)[德]
1980,《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伊海宇譯),台北:時報文化。
馬修斯(Gareth B. Matthews)[美]
1998a,《哲學與小孩》(楊茂秀譯),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1998b,《與小孩對話》(楊茂秀譯),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1998c,《童年哲學》(楊茂秀譯),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韋伯(Max Weber)[德]
200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等譯),台北:左岸。
2005,《學術與政治,韋伯的兩篇演說》(馮克利譯),北京:三聯書店。
特納(Victor Turner)[美]
2006.a,《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趙玉燕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6.b,《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黃釗波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英](威廉斯)
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辭彙》(劉建基譯),台北:巨流。
威爾森(Davis Sloan Wilson)[美]
2008,《演化的力量》(李明芝譯),台北:博雅書屋。
威爾遜(Frank R. Wilson)[美]
2008,《手的奧祕》(邢錫范、袁明譯),瀋陽:遼寧教育。
唐諾
2001,《文字的故事》,台北:聯合文學。

11劃
翁(Walter J. Ong)[美]
2008,《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語詞的技術化》(何道寬譯),北京:北京大學。
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加]
1999,《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讀的歷史》(吳昌杰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麥克唐納(Diane Macdonell)[英]
1990,《言說的理論》(陳墇津譯),台北:遠流。
亞科波尼(Marco Lacoboni)[義]
2009,《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從模仿、學習到同理、理解人我關係的腦際特派員》(洪蘭譯),台北:遠流。
紀傑克(Slavoj Žižek)[斯洛文尼亞](奇澤克)
2004,《神經質主體》(萬毓澤譯),台北︰桂冠。
萊薛特(John Lechte)[澳]
2000,《當代五十大師》(王志弘、劉亞蘭、郭貞伶譯),台北:巨流。
黃作
2005,《不思之說:拉康主體理論研究》,北京:人民。
黃晉凱
2008,《尤內斯庫畫傳》,北京:中央編譯。
郭華榕
1996,《法蘭西文化的魅力,19世紀中葉法國社會尋蹤》,北京:三聯書店。
埃諾(Anne Hénault)[法]
2005,《符號學簡史》(懷寧譯),天津:百花文藝。
康德(E. Kant)[德]
2004,《判斷力批判》,台北:聯經。
2005,《論教育學》,上海:上海人民。
格霍(Frédéric Gros)[法]
2006,《傅柯考》(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台北:麥田。
紀蔚然
2006,《現代戲劇敘事觀:建構與解構》,台北:書林。

12劃
張大春
1998a,《小說稗類》(上),台北:聯合文學。
1998b,《小說稗類》(下),台北:聯合文學。
黑伍德(Colin Heywood)[英]
2004,《孩子的歷史:從中世紀到現代的兒童與童年》(黃煜文譯),台北:麥田。
雅克布森(Roman Jakobson)[俄]
2000,《雅柯布森文集》(錢軍編譯),長沙:湖南教育。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加]
2006,《麥克魯漢如是說:理解我》(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
2008,《古騰堡星系,活版印刷人的造成》(賴盈滿譯),台北:貓頭鷹。
喬治(Georges Jean)[法]
1994,《文字與書寫:思想的符號》(曹錦清、馬振騁譯),台北:時報。
傅柯(Michel Foucault)[法]
1995,〈論倫理學系譜〉收錄於《傅科,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拉比諾,錢俊譯),台北:桂冠。
2002,《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
2003,《外邊思維》*(洪維信譯),台北:行人。
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法]
2002,《技術與時間,愛比米修斯的過失》(裴程譯),南京:譯林。
游順釗
1991,《視覺語言學》(徐志民編譯),台北:大安。
楊豫
1998,《西方史學史》,台北:雲龍。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瑞士]
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
普羅普(Vladimir lakovlevitch Propp)[俄]
2006a,《故事形態學》(賈放譯);北京:中華書局。
2006b《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俄] ,賈放譯;北京:中華書局。
孫寶國
2005,《十八世紀以前的歐洲文字傳媒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
陳懷恩
1988,《尼采藝術的形上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陳傳興
2006,《道德不能罷免》,台北:如果。

13劃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法]
2005,《世界的散文》(楊大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14劃
梅吉奧(José Guiherme Merquior)[法]
2002,《列維•斯特勞斯的美學觀》(懷寧譯),天津:天津人民。
鄭克魯(編著)
2003,《法國文學史》(上卷),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蓋伯利克(Suzi Gablik)[美]
1999,《馬格利特》(項幼榕譯),台北:遠流。
費雪(Steven Roger Fischer)[紐]
2009,《語言的歷史》(陳萱芳、吳昭芬譯),台北:商周。

15劃
熊秉真
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法](德里達)
1999,《論文字學》*(汪堂家譯),上海:上海譯文。
德勒茲(Gilles Deleuze)[法]
2000a,《德勒茲論傅柯》*(楊凱麟譯),台北:麥田。
2000b,《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德勒茲訪談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尼采與哲學》*(周穎、劉玉宇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2003,《電影;時間-影像》*(黃建宏譯),台北:遠流。
2004,《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馮炳昆),北京:商務印書館。
德勒茲(Gilles Deleuze)[法]、瓜達里(Félix Guattari)[法]
2004,《何謂哲學?》*(林長杰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賴麗琇
2002,《德國文化史》,台北:中央圖書。

16劃
劉文杰
2009,《德國浪漫主義時期童話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學。
維柯(G. Vico)[義]
1997,《新科學》(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
維高斯基(Lev Vygotsky )[俄]
1998,《思維與語言》*(李維譯),台北:桂冠。
盧梭(J. J. Rousseau)[法]
1986,《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李常山譯),台北:唐山。
1987,《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台北:唐山。
2001,《愛彌兒,論教育》*(上下卷)(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論語言的起源:兼論旋律與音樂的模仿》*(洪濤譯),上海:上海人民。
2007,《盧梭論戲劇》*(王子野譯),北京:三聯書店。
2009,《文學與道德雜篇》(吳雅凌譯),北京:華夏。

17劃
薩依德(Edward W. Said)[巴勒斯坦]
2003,《佛洛伊德與非歐裔》(易鵬譯),台北:行人。
薩莫瓦約[法]
2002,《互文性研究》(邵瑋譯),天津:天津人民。

18劃
韓少功
2003,《暗示》,台北:聯合文學。

1999,《現代戲劇的追尋:新演員或是新觀眾?——布雷希特、莫雷諾比較研究》,台北:唐山。
2002,《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台北:唐山。

19劃
懷特(E. B. White)[美]
2007a,《重遊緬湖》(賈輝豐譯),上海:上海譯文。
2007b,《這就是紐約》(賈輝豐譯),上海:上海譯文。
2008,《從街角數起的第二棵樹》(孫仲旭),上海:上海譯文。
2009,《最美的決定:E. B. 懷特書信集》(張瓊、張沖譯),上海:上海譯文。
懷特(Hayden White)[美]
1999,《史元,19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劉世安譯),台北:麥田。

21劃
羅婷
2004,《克里斯特瓦的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羅達立(Gianni Rodari)[義]
2008,《幻想的文法》*(楊茂秀譯),台北:成長基金會。

法文專書書目:
Bachelar(Gaston)
2005, La poétique de la rêvrie(《夢想的詩學》), puf, Paris.
Barthes(Roland)
1964, Essais critique(《評論集》), Seuil, Paris.
1982, L’obvie et l’obtus, Essais critiques III(《顯義與晦義》), Seuil, Paris.
2001, Ecrits sur le théâtre(《戲劇論文集》), Seuil, Paris.
Becci (Egle)et Julia (Dominique)(主編)
1998, Histoire de l’enfance en Occident, du XVIIIe siècle à nos jours, tome 2(《西方童年的歷史,從18世紀到今日》第二卷), Seuil, Paris.
Benveniste(Émile)
1966, Problème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1(《普通語言學問題,I》); Gallimard, Paris.
1974, Problème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II(《普通語言學問題,II》); Gallimard, Pari.
Brecht(Bertold)
1989,Ecrits sur le théâtre, I(《論戲劇•卷I》), L’Arche, Paris.
Caillois(Roger)
1938,Le Mythe et l’homme(《神話與人》);Gallimard;Paris.
Copeau(Jacques)
1974, Registres I, Appels; Gallimard, Paris.
Corvin(Michel)
1994,Lire la Comédie(《閱讀喜劇》);Dunod;Paris.
Deleuze(Gilles)
1969, Logique du sens(《意義的邏輯》);Minuit;Paris.
1981, Spinoza, Philosophie pratique(《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Minuit, Paris.
1985, Cinéma II, L’image-Temps(《電影;時間-影像》);Minuit;Paris.
1990, Pourparlers(《哲學與權力的談判》), Minuit, Paris.
1993, Critique et clinique(批評與臨床);Minuit;Paris.
Derrida(Jacques)
1967a, De La Grammatologie(《論文字學》);Minuit;Paris.
1967b, L’écriture et la différence(《書寫與延異》);Seuil;Paris.
Foucault(Michel)
1994, ”Qu’est-ce que les lumières?”(〈何謂啟蒙?〉)in Dits et Ecrits, IV;Gallimard, Paris.
1966, Les Mots et les chose – Une ard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 (《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Gallimard;Paris.
Gourevitch(Jean-Paul)
1994,Image d’enfance, quatre siècles d’illustration du livre pour enfants(《童年圖像,四個世紀以來的兒童圖書中的插畫》); Alternatives, Paris.
Ionesco(Eugène)
1966, Notes et contre-notes (《筆記與反-筆記》);Gallimard;Paris.
Ionesco(Marie-France)
2004, Portrait de l'écrivain dans le siècle Eugène Ionesco - 1909-1994(《尤涅斯柯,世紀作家的肖像》); ;Gallimard;Paris.
Jakobson(Roman)
1963,Essais de Lingustique générale(《普通語言學論文集》);Minuit;Paris.
Kantor(Tadeusz)
1977,Le théâtre de la mort(《死亡劇場》), L.Age d’homme, Lausanne.
Kristeva(Julia)
1974, La révolution du langage poétique(《詩歌語言的革命》), Seuil, Paris.
1981, Le langage, cet inconnu(《語言,此一未知之物》), Seuil, Paris.
2007, Cet incroyable besoin de croire(《信仰,難以置信的需求》), Bayard, Paris.
Lacan (Jacques)
1966, Écrits(《文集》), Seuil, Paris.
Lévi-Strauss(Claude)
1974, 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結構人類學》),Plon, Paris.
Mauss(Marcel)
1950,Sociologie et anthropologie(《社會學與人類學》), puf, Paris.
Merleau-Ponty(Maurice)
2001, Psychologie et pédagogie de l’enfant, cours de Sorbonne 1949-1952(《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1949年到1952年索邦大學課程講稿》), Verdier, Paris.
Moreno(Jacob L.)
1987, Psychotherapie de groupe et psychodrame, (《團體心理治療與心理劇》),Paris, Puf.
Parmegiani(Claude-Anne)
1989, Les petits français illustrés, 1860-1940(《1860年到1940年插畫中的法國兒童》), Du Cercle de la Librairie, Paris.
Renaut (Alain)
2002, La Libération des enfants, Contribution philosophique à une histoire de l’enfance, (《兒童的解放》);Calmann-Lévy, Paris.
Ricœur(Paul)
1984, Temps et récit, 2. La configuration dans le récit de fiction(《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卷二》);Seuil;Paris.
Rodari(Gianni)
1997, Grammaire de l’imagination(《幻想的文法》); Rue du Monde;Paris.
Rousseau(Jean-Jacques)
1762, Émile, ou de l’éducation, (《愛彌兒》;法文電子檔全文,Word檔)網址: http://classiques.uqac.ca/classiques/Rousseau_jj/emile/emile.html
1987, 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 Lettre à d’Alembert sur les spectacles(《論科學與藝術,給達朗貝爾的信論戲劇演出》)Gallimard;Paris.
1990, Essai sur l’origine des langues(《論語言的起源》);Gallimard;Paris.
Schérer(Réné)
2002, Enfantines(《童稚》), Anthropos, Paris.
Stanislavski(Constantin)
1992, La formation de l’acteur(《演員的養成》), Payot, Paris.
Todorov(Tzvetan)
1977, Théories du Symbole(《象徵理論》),Seuil, Paris.
Verdeil(Jean)
1998, Dionysos au quotidien, Essai d’anthropologie théâtrale(《日常生活中的酒神,一個戲劇人類學研究》);pul;Lyon.
Vygotski(Lev)
1997, Pensée et langage(《思維和語言》), La Dispute, Paris.
1998, Théorie des émotions(《情感的理論》),L’Harmattan, Paris.
2003, Conscience, inconscient, émotions(《意識、無意識和情感》), La Dispute, Paris.

中文專書論文:
丹屯(R. Darnton)[英]
2005,〈農夫說故事:鵝媽媽的意義〉,收錄於《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鉤沈》(呂健忠譯),台北:聯經。
沈志中
2005,〈譯序:佛洛伊德——拉岡來回〉,收錄於《幻想與無意識》,台北:行人。
宋國誠
2004,〈混雜/換語,回寫帝國中心——塞爾曼•魯西迪的「魔幻後殖民」小說〉,收錄於《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台北:擎松圖書。
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德](克萊伊斯特)
1980,〈論木偶戲〉,收錄於《德語詩學文選》(上),劉小楓選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拉普朗虛、勒克萊(Jean Laplanche, Serge Leclaire)[法]
2005,〈無意識:精神分析研究〉收錄於《幻想與無意識》,台北:行人。
拉普朗虛、彭大歷斯(Jean Laplanche, Jean-Bertrand Pontalis)[法]
2005,〈原初幻想:起源的幻想;幻想的起源〉收錄於《幻想與無意識》,台北:行人。
肖黎編譯
〈目擊一種新語言的誕生〉;J.-J. Pierrer, N. Revoy, C. Janin, I. Bourdial,收錄於《摩登原始人》,上海:上海錦繡文章,2007。
陳傳興
1991,〈不可能的語言:精神分析或是心理分析?〉,收錄於《當代西方思想先河—十九世紀的思想家》(葉啟政主編),台北:正中書局。
雅克布森(Roman Jakobson)[俄]
1958,〈語言學和詩學〉,收錄於《符號學文學論文集》(趙毅衡編選),天津:百花文藝,2004。
游順釗
1991,〈能指的起源——對「手語」的「克拉底洛」思考〉,收錄於《視覺語言學》,游順釗,台北:大安。
楊莉莉
1999,〈向導演挑戰的劇作〉(導讀),收錄於《海布龍城的凱西》,克萊斯特,唐薇譯,台北:唐山。
傅柯
1966,〈人死了嗎?〉,收錄於《傅柯集》(杜小真編選),上海:上海遠東。
1983,〈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收錄於《傅柯集》(杜小真編選),上海:上海遠東。

法文專書論文:
Ewers (Hans-Heino)
1998,“La littérature moderne pour enfants, son évolution historique à travers l’exemple allemand du XVIIIe au XXe siècle”(〈以德國為例,探討現代兒童文學從18世紀到20世紀之歷史演進〉,收錄於Histoire de l’enfance en Occident, du XVIIIe siècle à nos jours, tome 2(《西方童年的歷史,從18世紀到今日》第二卷);sous la direction d’Egle Becci et Dominique Julia;Seuil, Paris, 1998.
Lévy-Strauss(Claude)
1950,”Introduction à L’œuvre de M. Mauss”(〈牟斯作品的導讀〉) dans Sociologie et Anthropologie, M. Mauss, Paris, puf, 1993.

期刊論文:
古佳艷
2003,〈鵝媽媽與仙女:法國民間故事1690-1715〉,收錄於《中外文學》第32卷,第5期;92年10月號。
田啟元
1996,〈座談三:身體、語言與意識形態〉,收錄於《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吳全成主編),台北:文建會。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法]
2006,〈詩歌語言的革命〉,收錄於《文學理論前沿》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
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佛格西(Leonardo Fogassi)、迦列賽(Vittorio Gallese)[義]
2006,〈感同身受:鏡像神經元〉,收錄於《科學人》第58期(12月)
衣若芬
2005,〈骷髏幻戲——中國文學與圖像中的生命意識〉,收錄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
沈志中
2002,〈氤氳靉靆:精神分析「起源」問題初論〉,收錄於《中山人文學報》,第14期。
2004a,〈神經學與精神分析〉(上),收錄於《中外文學》第33卷,第一期。
2004b,〈神經學與精神分析〉(下),收錄於《中外文學》第33卷,第二期。
2006,〈閱讀精神病〉,收錄於《文化研究》第三期。
2008,〈精神病、話語結構與慾望辯證:拉岡理論的出發點〉,收錄於《中外文學》第37卷,第二期。
周靜家
1998,〈觀看新藝術〉,收錄於《聯合文學》第164期「布雷希特100年紀念專輯」。
埃利斯(Madeleins B. Ellis)
2005,〈盧梭的蘇格拉底式愛彌爾神話〉,收錄於《盧梭的蘇格拉底主義》「經典與解釋」(6),北京:華夏。
黃冠華
2006,〈觀看不見:凝視的概念〉,收錄於《新聞學研究》第87期,p.131-p.167。
2008,〈符徵的邏輯:想像、象徵與真實〉,收錄於《中外文學》第37卷•第3期,p.63-p.101。
陳傳興
1988,〈波特萊爾的葬禮〉,收錄於《藝術學》第二期。
1989,〈「詩是一根煙斗」——由傅柯的「相擬」(simulacre)論說起〉,收錄於《藝術學》第三期。
游鎮維
2003,〈文本中的「成人」與「兒童」:從閱讀魯西迪之《哈樂與故事之海》及其(兒童)文學批評談起〉,收錄於《中外文學》第32卷•第五期(92年10月號)
傅柯(Michel Foucault)[法]
1968,〈這不是一根煙斗〉(陳傳興譯),分期刊登於《雄獅美術》第225、227、228、229、230、231、232期。
彭雙俊
2001,〈浪漫主義和語言研究〉,收錄於《當代》,第166期「浪漫主義專題」,台北。
盧曉輝
2004,〈童話的生產:對格林兄弟的一個知識社會學研究〉,收錄於《社會、藝術、對話》(人文新視野•第二輯);天津:百花文藝。

2007,〈布雷希特的攝影術或科學時代的劇場〉,收錄於《劇場與科學專題》,《劇場事》第5期(耿一偉主編),台南:台南人劇團。

訪談:
伊瑟爾(Wolfgang Iser)[德]
1992,〈伊哲訪談錄〉,(單德興訪),收錄於《中外文學》,第20卷,第九期。

專業辭典:
王先霈、王右平(主編)
2009,《文學理論批評術語匯釋》,北京:高等教育。
狄倫•伊凡斯(Dylan Evans)[英]
2009,《拉岡精神分析辭彙》(劉紀蕙等譯),台北:巨流。
尚•拉普朗虛、尚-柏騰•彭大歷斯(J. Laplanche, J.-B. Pontalis)[法]
2000,《精神分析辭彙》*(沈志中、王文基譯,陳傳興監譯),台北:行人。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美]
2009,文學術語詞典(第七版)(吳松江主譯),北京:北京大學。
Laplanche(Jean)et Pontalis(J.-B.)[法]
1992, Vocabulaire de la psychanalyse(《精神分析辭彙》), PUF, Paris.
Oswald Ducrot et Tzvetan Todorov[法]
1972,Dictionnaire encyclopédique des sciences du langage (《語言科學百科辭典》);Seuil;Paris.
Nadeije Laneyrie-Dagen(主編)[法]
1995, Les Grands événements de l’histoire des enfants(《兒童史上的重大事件》,百科全書), Larousse, Paris.

網路單篇論文資料:
王怡淑
〈Salman Rushdie〉
網址:http://beaver.dlc.ncnu.edu.tw/projects/emag/show.aspx?dataId=5785a2ba-5b7e-11d4-b18b-0050bae32d5f
沈志中
2004,〈精神分析中之翻譯問題〉(發表於「中國精神分析年會」,載於《中國精神分析年會專刊》,上海,2004年)
網址:/http://1140.112.114.62/handle/246246/10180
2005,〈拉岡早期精神病書寫〉
網址:/http://www.flaneur.com.tw/article.php3?id_article=95
2008a,〈精神分析中精神病課題——從佛洛伊德到拉岡之路〉
網址:/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76987
2008b,〈拉岡精神分析理論之出發點——拉岡「論任何精神病治療之前提問題」及第三、四、五《講座》研究〉
網址:/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76987
路遙
2002,〈魯西迪事件〉,收錄於《新台灣新聞週刊》第344期
網址: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344&bulletinid=433
Beançon(Thomas Aron)[法]
“Une seconde révolution saussurienne ?”(〈第二次索緒爾革命?〉)
網址:
http://www.persee.fr/web/revues/home/prescript/article/hom_0439-4216_1971_num_11_2_367176
Buot(François)[法]
“Tristan Tzara L’homme qui inventa la Révolution Dada biographie”
(〈特希斯旦•查拉,發明達達革命的人的傳記〉)
網址:http://www.edition-grasset.fr/chapitres/ch_buot2.htm
Carl Zimmer
〈進化,一個觀念的勝利〉(柯南節譯)
網址:
http://74.125.113.132/search?q=cache:-ktU94-wm0EJ:tel.yanlongonline.com/blog.php%3Ftid%3D9349%26starttime%3D0%26endtime%3D0+Judy+Kegl%2B尼加拉瓜手語&cd=5&hl=zh-TW&ct=clnk&gl=tw&lr=lang_zh-CN|lang_zh-TW
Defourny(Michel)[法]
1998,”Imaginer, ça s'apprend”(〈想像是可以學習的〉,《幻想的文法》出版座談會記錄)in La revue de l'AFL
Les Actes de Lecture n°61 mars 1998.
網址:http://www.lecture.org/productions/revue/AL/AL61/AL61P33.html
Hadengue-Dezae(Véronique)[法]
“Qu'est-ce qu'un enfant ?”(〈何謂一位孩子?〉)LA REVUE DES LIVRES POUR ENFANTS N° 185 FEVRIER 1999/25
網址:
http://www.lajoieparleslivres.com/simclient/consultation/binaries/stream.asp?INSTANCE=JOIE&EIDMPA=PUBLICATION_4145
Jakoson(Roman)[俄]
“La première lettre de Ferdinand de Saussure à Antoine Meillet sur les anagramme”, (〈索緒爾寫給梅耶的關於字謎的第一封信〉)publié et commenté par Roman Jakobson
網址:http://www.persee.fr/web/revues/home/prescript/article/hom_0439-4216_1971_num_11_2_367176
Kotwica(Jeanine)[法]
“Editer pour les enfants, c'est cerner l'indicible , François Ruy-Vidal”(〈為兒童出版,即是在捕捉難以言喻,呂伊-維大爾訪談〉)Rencontre avec François Ruy-Vidal à la Bibliothèque de Limours le 26 mai 2005.
網址:http://www.bib77.net
Lou(Irina)[法]
“Le mécanisme de la langue, entre linguistique et pschologie: Saussure et Flournoy”(〈語言的自動機制,在語言學和心理學之間:索緒爾和弗洛諾瓦〉)
網址:http://legacy.persee.fr/showPage.do?urn=lgge_0458-726x_1995_num_29_120_1733
MEB[法]
“Présentation sur Grammaire de l’imagination”(〈《幻想的文法》書評〉)
網址:http://www.icem-freinet.info/icem-info/archives/plonelocalfolderng.2006-02-23.4990464768/ae/ae-94/ae94-48.htm
Perisanu(Mariana)[羅馬尼亞]
2003:“Ionesco, Le Franco-Roumain, choix linguistique et expression artistique”
(〈尤涅斯柯,羅馬尼亞語-法語,語言上的選擇和其藝術性的表現〉)
網址: http://www.biennale-lf.org/b20/index.htm
2005:“Ecrivains français d’origine roumaine et leur rapport à la langue”
(〈羅馬尼亞裔法語作家和他們與語言的關係〉)
網址:http://www.biennale-lf.org/actes2005/mariana_perisanu.html
2006:”Ionesco : du Non de Bucarest à "l’avant-garde de cire" au théâtre de la Huchette”
(〈尤涅斯柯:從布加勒斯特的《不》到雨榭特劇場中前衛明燭〉)
網址: http://www.t-pas-net.com/libr-critique/?p=1169
Rancière (Jacques)[法]
〈獲解放的觀眾〉(黃建宏節譯)
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fubCWFeWFQGmPU5KFqM5bQ6OAw--/article?mid=2350&prev=2368&next=1313&l=f&fid=19
Rastier(François)[法]
“Saussure et les textes— De la philologie des textes saussuriens à la théorie saussurienne des textes”(〈索緒爾和文本——從索緒爾式的文本的語文學到文本的索緒爾式理論〉)
網址:http://www.revue-texto.net/index.php?id=2327
Roman(Aurélia)[法]
2009:“Autour de la traduction inédite en français des Élégies roumaines d’Eugène Ionesco : texte et contexte de traduction pour appréhender le théâtre”
(〈關於尤涅斯柯的《羅馬尼亞哀歌》未出版的法語譯本翻譯:翻譯的文本與脈絡,為了理解劇場〉)
網址: http://www.erudit.org/documentation/eruditPolitiqueUtilisation.pdf
Ruy-Vidal(François)[法]
2006a:Ionesco? Pour les enfants? C’est pas sérieux!
(〈尤涅斯柯?為兒童書寫?這不是開玩笑吧!〉)
網址: http://ruyvidal.blog4ever.com/blog/lirarticle-16310-58481.html
2006b:Historique des 4 contes d’Eugene Ionesco
(〈尤涅斯柯的四個兒童故事的往事〉)
網址:http://ruyvidal.blog4ever.com/blog/lirarticle-16310-72640.html
2008: François Ruy-Vidal nous parle des contes de Ionesco
(〈François Ruy-Vidal談尤涅斯柯的兒童故事〉)
網址:http://www.ricochet-jeunes.org/public/fichiers/ruyvidal/ionesco.html
Schein(Didier)[法]
1996,”La trilogie roumaine de Paris, Ionesco, Cioran, Eliade”
(〈巴黎的羅馬尼亞三部曲:尤涅斯柯、蕭沆、埃里亞德〉)
網址:http://esteurop.free.fr/artic06/trilo06.html
Vuaroqueaux (Georges André)[法]
“Hommage à François Ruy-Vidal”(〈向呂伊-維大爾致敬〉)
網址:
http://www.ricochet-jeunes.org/articles-critiques/article/30-a-propos-de-francois-ruy-vidal-eacutediteur

網站資料:
K.S.(The Kipling Society)[英]
吉卜林協會
網址:http://www.kipling.org.uk/index.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