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姚一葦戲劇創作文本符號的可轉換性 ---以〈孫飛虎搶親〉、〈申生〉及〈傅青主〉為例
作者:邱少頤
作者(外文):Shao-Yi Chiu
校院名稱: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國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姚一葦符號可轉換性崇高想像權力結構國族寓言Yao Yi-weitransformability of signsimagination towards sublimitypower structurenational alleg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本論文的重點在於以符號學方法來分析,如何在戲劇創作形式中,運用表意符號系統的轉換可能,多義的具體化其內在的創作動力,將創作視為「個人生命理想的藝術呈現」(這是一種透過自省與自我界定的自我表現,也是對其所追求之內在崇高想像的溝通意圖,且將其賦予戲劇藝術的形式呈現到公共領域上),並透過「人/境對立」的戲劇結構,讓崇高想像得以被有效的表現;另一方面,其創作實踐也同時由內而外的指涉出,那建構其內在創作衝動與創作意念的「語境結構」與「社會意識」的現實脈絡影響,並在其中分析出其自我「界定」的知識分子形象與藝術態度。
在這樣的方法下,本論文挖掘出姚一葦的戲劇美學架構與創作實踐的交互關係,以及劇作家的符號使用在不同語境之下的增生模式,描繪出其生命/美學價值取向、意識/社會內容,與個人/時代解釋系統的交織狀態。
筆者的論述脈絡擬以以下四個層次來切入:由戲劇文本(《孫飛虎搶親》、《申生》,以及《傅青主》等三個作品)的表意符號系統之建構出發,逐步透過符號的不同意義轉換,一層一層地看到劇作家所呈現的面貌與思維、象徵運用及意志展現,後進一步從其語境結構的多元交織中,看到他所處的經驗世界,以及他在其中所抱持的態度與自我界定,這四個層次條列如下:
1. 劇作家內在理想的符號化之可能。
2. 戲劇動作與象徵符號之解讀邏輯。
3. 意志衝突中權力結構的複合性。
4. 戲劇形式之語境結構所呈現的多元論述。
換言之,乃是對於其戲劇文本的多層次解讀,並藉此看到劇作家於其中投射出的自我意識,分別在美學上、在思想上、在語境結構上等等的多樣表現,更重要的是,在其身處的「政治/美學意識型態」籠罩下,發現劇作家在其中如何透過思想與自覺,界定並爭取其主體性的詮釋權,並提出藝術理想的崇高想像。
Summary
The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n, with semiotic methods, how Yao Yi-wei employed the transformability of ideographic system to materialize his inner impetus for creation in a polysemous way, how he viewed his creation as “an artistic presentation of personal ideals of life”, and how his imagination towards Sublimity could be effectively expressed through the dramatic structure of “Antithesis of Human/Situation”.
Furthermore, his creation practice also made reference to, from within, the impacts of the context of “contextual structure”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that constructed his inner impetus and ideas for creation, from which the image of intelligentsia and artistic attitudes of his “self-definition” were analyzed.
With such a method, the dissertation excavated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Yao’s structure of dramatic aesthetics, his practice of creation, and the mode of proliferation of the dramatist’s sig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it described the intertextuality of his approach to the values of life/aesthetics, contents of consciousness/society, and personal/historical interpretive system.
The discourses were mad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levels: it start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graphic system of dramatic texts (“Sun Fei Hu, the Snatcher of Wedding”, “Shen-Sheng”, and “Fu Ching-Chu”), to find out, layer by layer, the visages and thoughts, and employments of symbols and presentation of intentions. Then it further found out, through the intertexuality of his contextual structures, the experiential world and the attitudes and self-definitions he held. These four level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possibility of signifying the dramatist’s inner ideals.
2. The logic for deciphering the dramatic actions and symbols.
3. The combination of power structures in the conflicts of wills.
4. The diverse discourses presented in contextual structures of dramatic forms.
It is namely a multi-level deciphering of his dramatic texts, and with which, found out the self-consciousness projected in them by the dramatist and the diverse presentations in aesthetics, thinking, and contextual structures, etc. Furthermore, it found out how the dramatist, under the “political/aesthetic ideology” that he dwelt, defined and fought for the right for interpretation of his subjectivity through thinking and self-awareness, and proposed his imagination towards Sublimity in his artistic ideals.
Key words:
Yao Yi-wei; transformability of signs; imagination towards sublimity; power structure; national allegory.
(中文資料)

Artaud, Antonin 著,劉俐譯(2003),《劇場及其複象》。台北:聯經出版社。

Elam, Keir 著,林國源譯(1987),《劇場與戲劇記號學》。未出版。

Gadamer, Hans-Georg 著,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

Jameson, Fredric 著,王逢振、陳永國譯(1999),《政治無意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Reaske, Christopher Russell 著,林國源譯(1991),《戲劇的分析》。台北:書林出版社。

Sartre, Jean-Paul 著,張靜二譯(1991),《沙特隨筆》。台北:志文出版社。

Sartre, Jean-Paul 著,黃忠晶、黃巍編譯(2010),《薩特自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Sartre, Jean-Paul 著,歐陽友權、馮黎明譯(2004),《薩特論藝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Saussure, Ferinand de 著,弘文館編輯部譯(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出版社。

Scholes, Robert 著,劉豫譯(1994),《文學結構主義》。台北:桂冠出版社。

Scholes, Robert 著,潭一明譯(1989),《符號學與文學》。台北:結構群出版社。

Smart, Barry 著,蔡采秀譯(1998),《傅柯》。台北:巨流出版社。

Sophcles著,胡耀恆、胡宗文譯(1998),《伊底帕斯王》。台北:桂冠出版社。

于貝斯菲爾德(Ubersfeld, Anne)著,宮寶榮譯(2004),《戲劇符號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巴特(Barthes, Roland)著,李幼蒸譯(1991),《寫作的零度》。台北:時報出版社。

巴特(Barthes, Roland)著,李幼蒸譯(2008),《符號學歷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巴特(Barthes, Roland)著,董學文、王葵譯(1992),《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出版社。

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著,羅達仁譯(2003),《西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士儀(2000),《論亞理斯多德《創作學》》。台北:里仁書局。

王友輝(2003),《姚一葦》。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出版。

王友輝編(2012),《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1:姚一葦》。台北:國立台灣文學館。

王建元(1992),《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東大出版社。

王洪岳(2009),《審美與啟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王敬民(2008),《喬納森-卡勒詩學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王夢鷗(1976),《文藝美學》。台北:遠行出版社。

王夢鷗(2001),《文學概論》。台北:藝文印書館。

王實甫(2008),《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台北:三民出版社。

王德威(1988),《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方謙譯(1994),《羅蘭巴特》。台北:桂冠出版社。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張景智譯(1992),《索緒爾》。台北:桂冠出版社。

古繼堂(2009),《台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布洛克曼(Jan M. Broekman)著,李幼蒸譯(2010),《結構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著,丁揚忠等譯(1990),《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布爾格(Peter Burg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1998),《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出版社。

白先勇等(1991),《現文因緣》。台北:現代文學出版社。

皮亞傑(Piaget, Jean)著,倪連生、王琳譯(2009),《結構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光潛(2001),《西方美學史》。台北:頂淵文化。

朱光潛(2002),《悲劇心理學》。台北:駱駝出版社。

朱芳玲(2007),〈被壓抑的臺灣現代性:六○年代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對現代性的追求與反思〉。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朱剛(2002),《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揚智。

朱耀偉(1996),《當代西方批評論述的中國圖象》台北:駱駝出版社。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余英時(1992),《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出版社。new window

吳佩芳(2002),〈姚一葦劇作《碾玉觀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承澤(2007),〈概論台灣小劇場運動(1980-1989)中的烏托邦理念及其溯源〉,《戲劇學刊》第六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出版。

吳承澤(2008),〈身體自主、理性主體與戲劇想像:尼采與亞里斯多德〉。《民俗曲藝》第一六一期。new window

吳承澤(2009),《論台灣實驗劇場中的烏托邦理念及其實踐》。博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吳若、賈亦隸(1985),《中國話劇史》。文建會。new window

吳靜吉編著(1982),《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出版社。

呂正惠(1988),〈現代主義在台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四期。

呂正惠(1988),《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聯經。

呂正惠(1998),《文學與社會》。臺北:聯經。

呂效平編著(2006),《戲劇學研究導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李亦園、楊國樞編(1981),《中國人的性格》。台北:全國出版社。

李瑞騰編(1998),《台灣文學二十年集(四)---評論二十家》。台北:九歌出版社。

沈謙(1979),《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臺北:時報。

貝克(George Pierce Baker)著,余上沅譯(2004),《戲劇技巧》。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亞伯納˙柯恩(Abner Cohen)著,宋光宇譯(1987),《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台北:金楓出版社。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1992),姚一葦譯著,《詩學箋著》。台北:中華書局。new window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2001),陳中梅譯注,《詩學》。台北: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2003),王士儀譯疏,《亞里斯多德《創作學》譯疏》。台北:聯經出版社。

周慶華(1996),《臺灣當代文學理論》。臺北:揚智。new window

拉辛(Jean Racine)著,華辰譯(2000),《費得爾》。台北:桂冠出版社。

林秋芳(1997),〈模擬、動作、境界之研究-以姚一葦《藝術的奧妙》為中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我碩士論文。

林國源(2000),《古希臘劇場美學》。台北:書林出版社。new window

林國源,〈姚一葦《詩學箋註》與《詩學》研討典範的突破〉,「姚一葦先生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1998年4月11日。

林淑慧(2008),〈藝術的奧秘---姚一葦文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積萍(1996),〈現代文學研究:文學雜誌的向量新探索〉。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茂生(1995),〈中國新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研究(一九一七~四九)〉。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邱貴芬(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金耀基(1991),《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出版社。

侯作珍(2002),〈自由主義傳統與臺灣現代主義的崛起〉。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俞大綱(1987),《俞大綱全集---論述卷(二)》。台北:幼獅出版社。

哈貝瑪斯(Ju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等譯(2008),《現代性哲學話語》。南京:譯林出版社。

姚一葦(1965),《孫飛虎搶親》。台北:現代文學出版社。

姚一葦(1989),《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出版社。

姚一葦(1989),《說人生》。台北:聯經出版社。

姚一葦(1989),《戲劇與文學》。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社。new window

姚一葦(1993),《審美三論》。台北:開明出版社。

姚一葦(1993),《戲劇論集》。台北:台灣開明出版社。

姚一葦(1993),《藝術的奧秘》。台北:開明出版社。new window

姚一葦(1995),《戲劇與人生》。台北:書林出版社。

姚一葦(1996),《藝術批評》。台北:三民出版社。

姚一葦(1997),《美的範疇論》。台北:書林出版社。new window

施密特(James Schmidt)著,尚新建、杜麗燕譯(2003),《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台北:桂冠出版社。

柯慶明(1970),《一些文學觀點及其考察》。臺北:大西洋。

柯慶明(1992),《現代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new window

柯慶明(2006),《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new window

柯慶明(2010),《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紀蔚然(2006),《現代戲劇敘事觀──建構與解構》。台北:書林出版社。new window

紀蔚然,〈古典的與現代的一姚一葦的戲劇藝術〉,「姚一葦先生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1998年4月11日。

胡適(1969),《白話文學史》。臺北:胡適紀念館。

胡適(1978),《中國新文學小史》。臺北:偉文。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著,馮至、范大燦譯(2003),《審美教育書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筱薇(2004),〈戰後臺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曙玉等編(2001),《二十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天津:百花文藝。

班特萊(Eric Bentley)著,林國源譯(1989),《現代戲劇批評》。台北:聯鳴文化有限公司。

馬˙布雷德伯里、詹˙麥克法蘭(Malcolm Bradbury and James McFarlane)編,胡家巒等譯(1992),《現代主義》。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著,黃瑞祺編譯(1994),《馬克思論方法》。台北:巨流出版社。

馬森(2000),《戲劇---造夢的藝術》。台北:麥田出版社。

馬森(2002),《臺灣戲劇---現代到後現代》。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馬森(2006),《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大西潮》。台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高行健(2008),《論創作》。台北:聯經出版社。

尉天驄(1985),《理想的追尋》。臺北:新地。

尉天驄,〈姚一葦先生與五○年代的臺灣文學批評〉,「姚一葦先生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1998年4月11日。

康德(Immanuel Kant)著,何兆武譯(2005),《論優美感與崇高感》。北京:商務印書館。

康德(Immanuel Kant)著,鄧曉芒譯(2004),《判斷力批判》。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啟豐,〈什麼是她/他們本來的面目?-試析《孫飛虎搶親》〉,「再造臺灣劇場風雲:姚一葦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7年6月2-3日。

梁羽生(2002),《七劍下天山(上)》。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2000),《符號》。北京:商務印書館。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莫伊謝耶夫(Моисеев,Н.)著,吳仕康等譯(1987),《人和控制論》。北京:三聯書店。

莊宜文(1998),〈《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松全(2001),〈新批評與臺灣詩歌批評理論及方法關係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new window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

陳映真編(1998),《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先生的人生與戲劇》。台北:書林出版社。

陳美美(2009),〈臺灣新戲劇研究(1965-1980)〉。宜蘭:私立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麥克里蘭(David McLellan)著,施忠連譯(1994),《意識形態》。台北:桂冠出版社。

勞遜(John Howard Lawson)著,邵牧君、齊雷譯(1999),《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焦桐(1990),《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臺原出版社。new window

華倫、韋勒克(Austin Warren and Rene Wellek)著,許國衡、王夢鷗譯(1977),《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

陽醒輝(2000),〈姚一葦劇作六種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毓云(2002),《文藝學與方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黃仁(2000),《台灣話劇的黃金時代》。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黃心華(2000),〈姚一葦戲劇創作理念與技巧-《紅鼻子》-劇為例並探討其演出〉。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國編著(1989),《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出版社。

楊小濱(1995),《否定的美學》。台北:麥田出版社。

楊如賓主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出版社。

楊春時(2009),《現代性與中國文學思潮》。北京:三聯出版社。

楊照(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

楊曉琪(2002),〈七○ 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葉石濤(1985),《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遠景。

葉維廉編(1977),《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陳永國譯(1998),《布萊希特與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鄔崑如編(1975),《五四運動與自由主義》。台北:先知出版社。

廖奔、劉彥君(2003),《中國戲曲發展史---第二卷》。山西教育出版社。

廖淑芳(2005),〈國家想像、現代主義文學與文學現代性─以七等生化文學現象為核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漢森(Wendy Jana Henson)著,郝哲、柳青譯(2006),《編劇》。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福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書店。

福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瘋癲與文明》。北京:三聯書店。

趙稀方(2009),《後殖民與臺灣文學》。台北:人間出版社。

劉昌元(2008),《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劉慧芬(2005),《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津出版社。

樂黛雲、王寧主編(1990),《西方文藝思潮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北京:北京大學比較研究所。

滕守堯(1999),《藝術社會學描述》。台北:揚智出版社。

蔣維國,〈傳統的延伸與現代意識的滲透-論姚一葦戲劇創作的藝術取向〉,「姚一葦先生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1998年4月11日。

蔡孟文(2006),〈《劇場》雜誌與五、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思潮〉。臺中: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蔡明蓉(2000),〈姚一葦戲劇美學理念及其實踐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源煌(2009),《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出版社。

鄭明娳(1994),《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

盧卡奇(Lukacs Gyorgy)著(1988),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出版社。

錢穆(1976),《中國歷史精神》。台北:東大出版社。

霍克思(Terence Hawkes)著,陳永寬譯(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出版社。

蕾曉青(2007),〈《以孫飛虎搶親》與《碾玉觀音》為例論姚一葦的劇作技巧〉。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明德(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台北:揚智出版社。

韓維君,〈等待果陀及其他-從《劇場》雜誌談一九六○年代現代主義在臺灣之發展〉。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松林編(1987),《西廂編》。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簡政珍編(1993),《文學理論》。台北:正中書局。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1997),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顏元叔(1970),《文學批評散論》。臺北:驚聲文化供應公司。

顏元叔(1973),《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書局。

顏元叔(1976),《文學的史與評》。臺北:四季。

顏元叔(1976),《何謂文學》。臺北:學生。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楊發庭等譯(2010),《羅素論中西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靳建國譯(1989),《權力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蘭色姆(John Crowe Ransom)著,王臘寶、張哲(2010),《新批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英文資料)

Abrams, M. H. 1953. Mirror and the Lamp: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 Oxford:University Press.

Aristotle.1961.Poetics. Translated by S. H. Butcher.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rthes, Roland. 1992. On Racine. Translated by R. How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ardsley, Monroe C. 1975. Aesthetics from Classical Greece to the Present.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Benjamin, Walter.1969. Illuminations. Translated by Harry Z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Benjamin, Walter.1990.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Translated by John Osborne, London: Verso.

Bhabha, Homi K..1990. " The Third Space: Interview with Homi Bhabha ".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Brandt, George W. 1998. Modern Theories of Drama. Oxford: Clarendon Press.

Crowther, Paul 1989.The Kantian Sublim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Culler, Jonathan.1997.Literary The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s, R.C. & Schleifer, R.(1991) , Criticism and Culture :The Role of Critique in Modern Literary Theory,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De Man, Paul.2002.Aesthetic Ideology.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lam, Keir. 2002. The Semiotics of Theatre and Dram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ergusson, Francis. 1949.The Idea of a Theat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 , Edith. 1964. The Greek Way. New York: The Norton Library.

Jameson, Fredric. 1986.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 Social Text 15. 65-88.

Kant, Immanuel. 2000. The Critique of Judgment. Translated by J. H. Bernard, Prometheus Books.

Lyotard, Jean-Francois. 1989. The Lyotard Reader. Oxford: Basil Blackwell.

O’Tool, John 1992.The Process of Drama. London: Routledge.

Ogden, C. K. & Richards, I. A 1989. The Meaning to Meaning. New York: HBJ Book.

Richter, Peyton E. 1973. Perspectives in Aesthetics. New York: The Odysse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